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外向是一种能力,内向是一道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外向是一种能力,内向是一道坎”

2017-12-06 22:03:19 作者:淡淡 阅读:载入中…

“外向是一种能力,内向是一道坎”

  - Lifestyle · 职场 · 日常心理-

  这是我们的第78篇原创

  阅读全文需5分钟

  世界上对内外向最大的误解 叫做

  “外向是一种能力,内向是一道坎”

  小时候,走在路上经常遇见爸妈的朋友,我对于成年人的年龄问题一直存在疑惑,常常不知道叫叔叔还是伯伯,姐姐还是阿姨,所以干脆不主动开口。

  于是总是出现这样的场景,我妈说“叫叔叔”,我就会小小声的叫一声“叔叔”,要是我妈我爸没说叫什么,我就只好什么都不说。

  “你们家小姑娘有点内向怕生哦。”叔叔阿姨们总是留下这么一句话。直到初高中,我站在讲台上讲话,耳边还是会响起这句话。

  同行的两个朋友下课去厕所,没有叫上我。

  “是忘记我了吗?是有些事情不想让我知道吗?是他们两个在一起比三个人一起更舒服快乐吗?”我做了很多心理建设去问她们,得到的答案是“你太敏感了啊,想太多了。”

  那时候我还在人人上写文章,常常被说“好矫情。”

  有一个男生抄了一段《情歌》的歌词,下面也有人说他矫情,他回:“是啊可我喜欢。”

  我大概是从那个瞬间开始喜欢他的。

  我去墨西哥的第二天,就遇上了Daniela(我的host,和我一样大的姑娘)的生日party,我当时语言不好,不敢主动向他们搭讪,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谈话维持下去。

  “我这么内向的人,能在party上熬到凌晨三点,认真回答每个他们问我的问题,真的是非常有礼貌了。”我从party离开,回家的时候这么想。

  第三天晚上,我半夜下楼倒水喝,不小心听见了住家妈妈对Daniela说:“我觉得中国人好无聊啊。”

  那一刻我有点崩溃,我以为自己已经尽力表现得外向和有趣了。

  内向性格者在对话中的状态

  第四天,我和住家妈妈一家去Guanajuato度假,晚上跟着乐队逛小城,唱的都是类似《我的祖国》那种家喻户晓的歌,大家都会一起唱。虽然我记不得歌词,但旋律还是懂的,跟着唱的时候有种力量在心里击打,有点想哭。

  “听歌第一次听的歌听哭,太矫情了。”我一边想一边转头抹掉自己的眼泪

  但一抬头,我却看到我亲爱的住家妈妈、爸爸,还有旁边好多人,眼里都闪着泪光,笑着唱歌。住家妈妈一把搂住我“Llores si quieres(想哭就哭呗)。”

  那是第一次,我放下了对自己“太矫情”的判断,安全地待在情绪里,度过了一个超级美好的晚上。

  在墨西哥,大家走进每家商店和店铺,都会和店里的人打招呼。我一开始还没习惯,后来完全爱上了这样的常态。

  我们窜进墨西哥最好大学的教室,连跳三首歌舞;四个不同国家的男生女生,手挽手互相搂着爬金字塔,去海边;在每天下班路上,把音响调大,和Daniela一边大声唱歌,一边摇摆。

  直到最后,我们在校园里摆摊,我拿着话筒唱《茉莉花》,向路人大声招呼,拉他们来尝尝我做的饺子时,一群人一起笑,我才意识到——“这也是真的我,这也是我喜欢的自己。原来我可以这么外向,原来我可以一点也不内向。”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羡慕那些外向、大方和果断的人,每次看到和陌生人打招呼毫无压力的人,就羡慕得不行,在心里默默责怪自己怎么就是做不到。

  “内向、敏感、矫情是不好的”,我后来才知道,我的潜意识被植入了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我太想要自己变得“好”,以至于我都没有了解这些词真正的定义是什么。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对于一个人去吃饭很不适应、不喜欢,到后来快速地习惯,甚至享受一个人待一天,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任何时候我都有重新开始的能力”心情低落的时候,我发现我更容易从自己身上找回力量,回归小超人一样的自己。

  对于活动细节的高标准和要求,我只要花一点点心思就可以做出惊喜让伙伴们哭得稀里哗啦;

  在项目里我快速地感受到学员们情绪,去提出问题、推动进程,去凝聚整个团队;

  做复盘里的每一步,提出的每个问题,给出的每个回应,都轻易的能够联结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我在公众号上写文章,收到很多“你给了我好多力量”的回复。

  我忘了这些,也是我的内向、敏感和矫情。

  带项目的时候,我可以快速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班级聚会我总能成为组织的那个人,去招呼所有人;

  上个月的“不一样人生实验室”活动里,作为主持,我可以大方说出“请大家把焦点集中在我身上”,没有紧张和不安,是满满的心安理得和享受;

  我会主动去认识想要认识的人,即使是看起来很厉害的人,会认真去提问和反馈;

  尽我所能地帮别人的忙,牵线对接周围的人。

  我忘了这些,也是我的外向和热情

  当我开始重新去看这些以前我给自己挂上的标签——内向、敏感、矫情,我发现我花了太多时间和这些标签抗争,想要快一点摆脱它们,早日换上外向、大方、果断的新标签。

   

  可我忘了,越不了解自己,就越羡慕别人。

  职业规划里最常见的性格测试是MBTI,第一项就是内外向(E和I),过去两年我一共测过两次,第一次是内向分数偏高,第二次内外向分数持平。内外向分数持平,意思是你身上的内向和外向一样多,可以随时切换,你既可以是一个外向的人,也可以是个内向的人,就这么简单

  内外向不是在同一个圆里的黑白两极,不存在“外向增长,内向就相应减少了”的关系,它们是并行亲密挨着的、又互相独立的两个圆。

  即使你的测试结果是内向,只是表示内向的圆比外向的圆要更大一些,但它们仍然并肩存在着。

  内外向性格的根本区别,只在于人汲取能量的方式外向的人通过和大家在一起,从外部汲取能量;内向的人通过独处,从内部汲取能量。

  敏感,是对细微事物敏锐的觉察和感受能力。

  矫情,是情感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内向不是缺点,看不到内向性格的优势才是最大的缺点。

   “内向性格带来的问题#10 ——你身边的人并不知道内向和害羞之间的不同。”

  前两天在上海做宣讲,结束之后收到好几个姑娘给我发微信。有个小姑娘问,“淡淡姐,外向要怎么才能锻炼出来?”

  外向从来都不是锻炼出来的,它在你身上本来就存在。

  你以为内向是道坎,总是苦恼自己跨不过去,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道坎儿。

  如果你心里“我是内向的”的念头反复加深,内向圆的边界就不断延展扩大,最后大到几乎看不见外向的圆了。

  “我能不能主动上去和他说话呢,万一他不理我怎么办,万一他对我说的不感兴趣怎么办,要是我外向一点就好了。”这是我在陌生人搭讪之前常常的内心活动,下次当你出现这种想法的时候,记得,不要再错怪内向了。

  让你不敢主动和陌生人说话的不是内向,而是伪装成内向的恐惧、不安、犹豫、害羞。这些狡猾的情绪,即使是非常外向的人也很难彻底摆脱,只是外向性格的人天生喜欢与人交流,即使有不安,你也感觉不到罢了。

  而且,真正认可和接受自己内向的人,会和自己相处得很好,根本不会出现这些自我对话。

  第一次和孙红雷说话,在片场,张天爱准备了两个小时。她提前到现场,放好所有东西,坐在原地开始等机会,并且在心里想好了几乎所有的可能。

  “我怕被拒绝。我怕我作足了准备过去,他说我现在在忙,或者其他让我走开的话。我想到很多很多种他会给我的答案,脑动大开,开始心里在演,他会怎么回复我。他会不会一句话把我问住?他会不会说我不想按着剧本演?想到最后,把所有可能都预演了一遍,不管他怎么说,我都能接住招。然后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终于站起来了,去说了那句话。”

  那句话是:“红雷哥我一会要跟你演戏,我想跟你对对戏。”

  “他看了我一眼,说,好啊。”

  ——节选自《张天爱 恐惧是不懂声色的力量 | 吕彦妮》

  我非常喜欢的这段张天爱的专访细节,在她为了简单的一句对话准备一个半小时的过程中,没有一点点对自己个性的评判,只有接受,然后认真定下心准备,想出了孙红雷所有可能的答案和反应。

  我真正敢站在台上讲两三个小时的话,是从接受一个自我介绍都会忘词的自己开始的;

  我接受自己身上内向的部分,也接受外向的部分,它们同时存在。

  而这,让我更像我自己。Let me be me.

  你一定还想看

  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就是你只想要有趣

  逼疯你的到底是那些小事,还是那个情绪过载的自己?

  有人被时间牵着走,有人牵着时间走,而我想成为第二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