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条关于吴思的经典语句
●血酬定律有三个要点:一、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二、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三、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吴思《血酬定律》
●其实中国历代老狼经验很丰富。那些为天子牧民或者叫牧羊的肉食者,都知道羊是狼的生存根本——民本。大家都懂得爱护羊群的重要性,奈何抵不住眼前绵羊的诱惑,也抵抗不住生育狼崽子的诱惑。我不吃别的狼照样吃,我不生别的狼照样生。个体狼的意义与狼群的集体意义未必一致。如果我的节制不能导致别人的节制,我的自我约束对羊群就没有任何意义,突然减少自己的份额而已。当老狼忍不住饕餮时,我们可以听到一声叹息:他们要是变成刺猬,俺们不就变成清官了吗? ----吴思《隐蔽的秩序》
●我们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难道有谁能天真地指望钱能够向皇上汇报,说我最近成功的完成了两次敲诈勒索么?如果干坏事的收益很高,隐瞒事实又很容易; 如果做好事代价很高,而编一条好消息却容易,我们最后一定就会看到一幅现代民谣所描绘的图景:“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 ----吴思《隐蔽的秩序》
●恶政可以培养出一个自我膨胀的具有独立生命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在最高层笼络皇亲影响皇帝,在官场中清除异己,在各地招收爪牙,在民间吮吸膏血,肥肥壮壮地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层又一层地自我复制。势力所及之处,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成体统,实施的政策也越来越背离帝国公开宣称的政策。 ----吴思《隐蔽的秩序》
●我猜想,古今中外的地摊和行贩行为都差不多。大店名店则另是一路。造成重大差别的不是时间、地域和民族,而是具体的商业制度。 ----吴思《潜规则》
●这就是说,在进行官场谋划,努力摆平各种利害关系的时候,无需考虑老百姓的压力,他们根本就不能构成一个压力集团,甚至连一个舆论集团也不是,不过是一盘散沙。 ----吴思《潜规则》
●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关键,恰恰在于搞清楚隐蔽在漂亮文章下边的实际利害格局。没有这种格局的保障,那些规定不过表达了政府的善良愿望或者骗人唬人的企图 ----吴思《潜规则》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看,刘瑾并没有把家产转移到国外,他甚至从日本使臣那里敲了一万两银子的贿赂,如此说来,刘瑾也可算爱国人士。 ----吴思《隐蔽的秩序》
●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到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 ----吴思《血酬定律》
●道德操守是官僚集团自始自终卖力挥舞的一面大旗,它翻滚得如此夺目,根本就不容你不重视。 我完全承认,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的刚直不阿可以为证。但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罕见和盛名也可以为证。 ----吴思《隐蔽的秩序》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我爱的人》这首歌曲的时候,是在歌唱比赛吴思思唱陈小春的一首歌曲,当我听见了那种感情,似极了她真实生活的一种经过,慢慢的感受着,像靠近了自己的生活有着同样的经历,让我感触很深。
歌词:从他们的眼神 说明了我不可能
每当听见 她或他说我们
就像听见爱情永恒的嘲笑声
她做了她觉得对的选择
我只好祝福她真的对了
爱不到我最想要爱的人
谁还能要我怎样呢
●欧洲形成了冲击农业文明的力量。那里的工商业吸纳了大量人口,工业的发展又为农业提供了化肥农药等新投入的生产要素,从而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水平;发达的商业也保证了外来的食品供应,支撑着工商业分工的神话和繁荣。如此分工与专业化交互促进又相互支持,逐步改变了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这种新的文明体系及其市场色彩浓厚的激励机制,改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育意愿,最后达到了人口增长率和生产方式的承受能力的基本平衡。 ----吴思《隐蔽的秩序》
●在潜规则的生成过程中,当事人实际并不是两方,而是三方:交易双方再加上更高层次的正式制度代表。双方进行私下交易的时候确实是两个主体,但是,当他们隐蔽这种交易的时候,就变成以正式制度为对手的一个联盟。隐蔽本身就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存在,反映了更高层次的正式制度代表的存在。 ----吴思《潜规则》
●在一个缺乏安全和秩序的社会里,对获利能力的幻想,不如对加害能力的幻想那么具有根本性,那么肆无忌惮所向披靡。这就是说,对加害能力和自卫能力的热切幻想,对公平和正义的热切幻想,反映了我们社会的缺陷。中国的合法暴力控制着长期失职,因此公正问题格外严重。我们营养不良,我们的社会有病,所以我们特别馋这些东西,在幻想中大口吞食这些东西。 ----吴思《隐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