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名句_关于李鸿章的名句
●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李鸿章
●日本帝国的优势就在于一举起民族主义的旗帜,便能举国一致。而中国向来是各行其是,他们的人民对于国事更是混沌无知。李鸿章刚想伸一伸胳膊,马上会有七八支胳膊把他拽住。 ----伊藤博文《走向共和》
●慈禧当天就知道了李鸿章的死讯,她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是啊,陪她一路前行的小伙伴们——曾国藩、奕訢、李鸿章全都去了,以后再也没人替她背黑锅,日子还怎么过? ----江城《历史深处的民国 壹 晚清》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李鸿章《走向共和》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李鸿章
●荒川所谈与杉村濬“语意略同”,使李鸿章更相信日 本“必无他意”的保证,毫不怀疑其包藏祸心,便坦 率相告:“韩请兵,势须准行。俟定议,当由汪使知 照外部,事竣即撤回。”这样,日本方面便完全掌握 了中国的派兵计划。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一生风雨裱糊匠 ----李鸿章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梁启超《李鸿章传》
●这个故事说的是清朝光绪年间,具体哪一年,太久远,记不住了。
说的是山东临清州,有个人叫刘安生。他爹,是原先临清的一个武官,做到把总。
临清嘛,是大运河出河北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码头,在康乾盛世那当儿,这里是商铺林立,五行八作秦楼楚馆遍布林立,就是远在江南一带的大商人,也得到这里来做买卖,端的是个花花世界,被称为“小南京”。
无论是康熙爷六下江南,还是乾隆爷南巡六次,都是打这里停靠御舟。因此,各衙门和街面上,建筑也是干净严整。
可后来白莲教大起义,加上江南闹长毛、北方闹捻子,大清国国事日衰,朝纲不振,曾文正公横空出世,带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诸位大人,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平定长毛及之后的捻军起义,气息奄奄的大清国,才又延续下去。 ----齐州三爷《古玩笔记》
●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就是做官。做官无他,只是莫作怪。 ----李鸿章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李鸿章
●好风凭借力,方能送我上青天。鸿鹄之所以为鸿鹄,正在于其抓住了“好风”,这就是权力,就是机遇。权力之“风”未必为大王之风,亦绝非和煦之风,电闪雷鸣,风云激荡。疾风知劲草,“拼命做官”就往往需要直面暴风雨,甚至要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豪情。 ----雪珥《李鸿章政改笔记》
●从1862年任江苏巡抚到1901年去世,四十年来李鸿章一直位高权重,自然上了大量奏折。他 的精于权谋与“写折子”的本事,在其奏折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不少有关国家大政及一些 与他本人利益相关的事情上,他与朝廷的主张并不一致,但多数情况下,他却都能迂回曲折 达到目的,并在奏折中列举种种理由说服朝廷,使其不能不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主张。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连日报上警告蒋王八蛋不要为李鸿章第二,今天晚报又有妥协消息,无怪罗文干连日奔走。我兴奋极了,我恨一切人,我恨自己。你有热血吗?为什么不上前敌去杀日本人,不没有热血吗?为什么看见别人麻木就生气。我解决不了。我想死。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