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弗洛伊德的座右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弗洛伊德的座右铭

2018-03-31 22:23: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弗洛伊德的座右铭

  ●这就是说,作为陈述主体的“我”只是一个起着转换或指示作用符号,它只表示在“我”的背后还有一个言说主体存在,但并不能说出那个言说主体的任何真相。那么言谈主体的真相在哪里可以找到?按照精神分析逻辑,在言语的断裂处,在话语缝隙中,在弗洛伊德所讲的那种种语言过失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言说主体的真相的蛛丝马迹。 ----拉康

  ●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但对他人的赞美无能为力。 ----弗洛伊德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意为个体不断地重复某一类型创伤事件,反复将自己置身于可能发生某类事件的情形中。常见情况是,你总是无法离开那些伤害/虐待自己的人;长期用物质滥用(如酗酒)来应对或发泄负面情绪;总是苦苦追求那些得不到的人。

  ●“我并不像你那样爱哭。”

“不是。人应该对自己坚强,对别人,却要有一颗柔软的心,有一颗会落泪的心。而你,刚好相反。” ----《亲爱的弗洛伊德》

  ●你自己在愤怒激情冲突方面有怎样的问题?你怨恨什么?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记住弗洛伊德的至理名言抑郁是愤怒的内化。这种自我破坏的状态可能体现火星黑暗

  ●因为在梦的分析中,弗洛伊德打算给予我们的不是别的,只是无意识最广义上的法则。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梦之所以在此是最合适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在正常的主体和神经患者身上同等地揭示了这些法则。 ----拉康

  ●放下是弗洛伊德伦理观的核心所在。但他提倡的放下绝非是向世界投降。他摒弃要人向任何宇宙秩序合一的看法,因为他所说的放下是指接受宇宙的全盘混沌,这有些类似古代斯多葛派的观点:要保持头脑清醒,人得学会放下。然而,弗洛伊德的目标并非是古罗马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勒?利乌斯所追求但却从未找到的内心平静。弗洛伊德鼓励人接受内心永无的平静,而他所说的放下不是要把自我缩小到命运无法触及的地步,而是先强化自己后再去挑战命运。 ----John Gray《动物沉默

  ●实际上,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学三论》一书,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理性欲的发展。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先天的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他将这一能量称为生本能,其投注于外即为爱情对象,投注于内即为自我爱恋。 ----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因为我觉得,明天不会对任何人承诺一定到来,再见或许就再也不见,转身或许就再不回头。

因为总是担心哪天挥手分别,意外就让我们分离。总是担心前一秒还在远远地对你微笑,后一秒就车祸台风意外海啸。总是担心买好了电影票,捧着爆米花,你却没有出现。总是担心明明约好了去哪里,却最终独自前行。

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有意外发生,或主观,或被迫,太多了不是吗?所以把每一分钟都当作最后一秒来过啊!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人生最后的时刻。

你不知道,你对我,像全世界一样重要。 ----《亲爱的弗洛伊德》

  ●“人们嘲笑过了,怜悯过了,抨击过了,看过戏了,就忘了。可只有我记得,只有我记得!这种疼,林子翼他们活着一天,疼得与日俱增!疼得你们这些旁观者再怎么设身处地地想,再怎么怜悯悲伤,都无法感同身受!”

“问题很简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亲爱的弗洛伊德》

  ●自尊心强的人,没面子的事会在心里磨很久。 ----玖月晞《亲爱的弗洛伊德》

  ●这世上,有些时候,和有些人,讲道理不通沟通,也是非常艰难而奢侈的事。 ----《亲爱的弗洛伊德》

  ●我们都更尽力地去避免痛苦,却不去努力获得快乐。 ----弗洛伊德

  ●是啊,很多时候,个体的痛苦是孤独的,是他人不可帮助或纾解的。

帮助,只是一个冠冕堂皇姿势。 ----《亲爱的弗洛伊德》

  ●崇拜是由禁忌转化来的。(图腾) ----弗洛伊德

  ●人类一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于睡眠。我们本不愿入世,因而和人世关系只好有时隔断才可忍受。因此,我们按时回复到未入世以前或子宫以内的生活,想重复类似这个生活的特点,如温暖、黑暗及激情的退隐。有些人还像一个球似的蜷曲着身体——和在子宫内的位置相似。我们似乎仅有三分之二属于现世,三分之一尚未诞生。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这么解释“忧郁”的:当人们失去了心爱之物,外界却不承认这种失去的痛苦,并不允许他们为之哀悼,此时唯有一种无望的纪念之法,就是把自己当做这个心爱之物,把自己也给“失去”了。

  ●来的时候,一个一个都好好的,怎么,就都回不去了。 ----玖月晞《亲爱的弗洛伊德》

  ●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有关原始父亲以及子民谋杀父亲的神话的修正,言说主体的原乐是被禁止的,这被禁止的原乐实际就是原始父亲所享受的那种原乐,那是一种超越于原始大法之外的纯粹原乐——至少在神话性的回溯意义上看是这样——而在原始大法即乱伦禁忌确立之后,主体的原乐就只有借助菲勒斯能指的法则亦即通过接受父法的阉割才有可能。 ----拉康

  ●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约莫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大家都觉得安徒生里海的女儿可怜,我却觉得,她能爱一场,挺幸福的。” ----《亲爱的弗洛伊德》

  ●作为文明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得以远离个人生活的混乱,远离那些有违道德身份。因此,作为文明人,我们委任了公共权威比如警察,不单单是为了保护我们免受到他人卑鄙冲动的伤害,更是为了抑制我们自身的阴暗面。但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必要的保护措施却招致了我们的不满情绪,因为我们不得不抑制那些以快乐为导向的本能行为。为了和别人和谐共处,我们只能抑制那些冲动鲁莽的欲望

  ●当一个人处于不能克服无法避免的痛苦中时,就会爱上这种痛苦,把它看成幸福。 ----弗洛伊德

  ●Most people do not really want freedom, because freedom involves responsibility, and most people are frightened of responsibility.
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伊德在创立心理分析学时坚信自己在开创一个全新的科学,一个神经学的分支。事实上他研究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一古老课题。颇具矛盾的是虽然弗洛伊德是位彻头彻尾现代的思想家,但他却给许多现代的想法都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在坚持自己的无神论的前提下,他总结出了宗教给人的一大启示:人其实正如漏水的船舶,妨碍我们实现理想障碍不仅是我们周围的世界,而且还有来自自己阻扰自己的冲动。他既认为爱洛斯,古希腊人的爱神所代表性爱创造性是做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也认为塔那托斯,古希腊人的死神所代表的死亡本性趋势着人,这往往表现在人的仇恨和破坏情结里。心理治疗目的既不是要给这相互交战的双方带来和平,也不是要让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要让人改变心态同时接受双方。 ----John Gray《动物的沉默》

  ●这个世界的“恶”不仅存在于人的内部,也存在于人的外部,精神分析治愈患者的不幸,不过是将其引入生活的普遍的不幸。 ----弗洛伊德

  ●歇斯底里症研究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

  ●正是在这里,弗洛伊德与笛卡儿之间的不对称性显现出来了。这种不对称性不在于在主体基础上建立确定性的最初方法上,它源自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这种无意识领域中,主体“在家”。 ----拉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