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到中年,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人到中年,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2017-02-18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人到中年,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人到中年,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孔子曾经曰过: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大多数人都喜欢设计人生。小时候,父母老师设计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把最初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写进作文里。后来慢慢长大了,开始为自己设计未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在哪里生活拥有什么样的汽车、住多大的房子……

  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人的理想逐一实现,也有很多人的理想逐渐化为了泡影。人近中年,站在当年曾经憧憬、展望和相信过的未来时,我们不期然地迎来了或多或少的疑惑、忧愁和惊惧。

  无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中年是指多少岁到多少岁,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是将孔子说的“不惑之年”当成人到中年的标志。四十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向过去看,似乎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向未来看,终点依稀可见。

  01

  不久前,腾讯《大家》发表了一篇陈思呈写的文章《旅行,是中年人恢复青春的最后努力》,其中说道:高中生时期,她对生活的想象所需要的成本很低,似乎随时都能“到远方去”;参加工作后坐火车第一次出远门,世界扑面而来,令人深感活着就是一场狂欢!“因为年轻,人们容易迷醉”

  然而,养了孩子之后,不知不觉地,“年轻时在旅途上一触即发的激情,都难以被唤起了”,而是介意起上厕所不方便、连续几天没法洗澡、坐着拖拉机在泥坑里颠簸、蚊虫跳蚤的叮咬、高反引起失眠等各种细节事情来。她总结道,旅行其实是一种隐喻。

  我也深有同感。想起多年前我们家刚买了第一辆车时,酷爱呼朋唤友自驾游,旅途上遭遇的种种不便和有惊无险,那时只当是狂欢,如今回忆起来,却是些不愿意再次重复的狼狈不堪:三家人拼两台车,总有一两人觉得委屈,结果得不偿失地伤了感情;那时因为没有车载导航,无法预知路况和预定宾馆饭店,懵头懵脑地乱开,饱尝了“不确定”之苦。

  我们还不止一次地车开到半路突然坏了,只好打求助电话、拖车、在陌生的地方寻找维修点;最狼狈的一次是自驾去贵州的路上,突遇山洪暴发加大堵车,偏偏我们开的两厢小破车的电动车窗死活关不上,于是只能在车里打着伞前行……

  我们这一代人,跟上一代相比,已经算是过上了相当幸福的生活,但其实压力仍然不小。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飞跃发展与变化,中国中产人群的数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今天的2。25亿。这几亿个个体,人人的今天都是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得来的——但面对现状,人们仍然担心养老、担心因病返贫、担心下一代的成长。中国的中产人群目前遭遇到了结构性的困境,挣扎于理想的彼岸与现实的此岸之间。

  所以,因为年轻而容易迷醉的生活,很快就被现实打醒:年轻时,觉得只要“拥有”一辆车就差不多算实现梦想了,但短暂的迷醉过后才发现,拥有高品质的“好车”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追求,于是在人生蓝图中又多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02

  很多年近不惑的中产人士甚至过早感受到了中年人才会有的焦虑,这种焦虑往往正是来自于理想的彼岸与现实的此岸之间过于遥远:你无法根据从前的理想去设计自己的人生。

  各种各样的旅行,也许是可以治愈焦虑的良药。年轻时,可以没心没肺地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去做梦,把梦话说得跟真的似的,直到钱包干瘪了才回到现实。

  人到中年,有家有业,钱包是充实了,却很难像从前那样说走就走,放下一切跑到南非北极去穷游。因为这个时候,纳入考量的因素增多了,人生需要重新设计。比如,我们可以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带着家人一起舒舒服服地自驾旅行,深藏功与名。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但也有很多选择是完全基于自己的判断的,比如,选择一辆什么样的汽车。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年人需要的汽车,应该是一辆驾乘品质上流、可靠性高又很安全的车,简单说就是开不坏、没有小毛病、乘坐舒适、能保护人的车。

  如果不是这样靠得住的车,而是时不时故障灯就亮了、雨刮突然不听使唤了、车窗上不来下不去了……,把你和一车人扔在人生地不熟的大太阳底下、或是路况复杂的雾霾里,你只能或者焦躁地咒骂、无助地打电话等待救援,或者保持良好的教养、表面沉默内心对世界又多了一份不信任

  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我们进入汽车社会时间较晚,大多数人是从我们这一辈才开始买私家车,我们很少能从父辈和祖辈那里传承积累多年的汽车知识和相关文化。所以,其实我们选择汽车往往是依靠简单直接的第一手经验和未必可靠的听说来的间接经验,也就是说,很可能我们买的第一辆车并不是最正确的选择。 www.wenzhangba.com

  就像英国诗人哈代说的那样:二十岁时,意志支配一切;三十岁时,机智支配一切;四十岁时,判断支配一切。我的理解是:二十岁时,你想要什么,什么就是最好的,反正还可以重新选择;三十岁时,你还可以当阿Q,用“精神胜利法”骗骗自己;但到了四十岁,你应该要面对现实,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了。

  或者说:二十岁,你可以自由徜徉在理想的彼岸;三十岁,你还可以在理想的彼岸与现实的此岸之间来回徘徊;四十岁,你的肉身已经来到现实的此岸,如果你的思想还没跟过来,你就会感受到一种类似被撕裂的焦虑。

  心灵导师们大力提倡的身心合一境界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而无论是肉身的旅行还是精神的旅行,正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捷径。那么,如何重新选择一辆正确的汽车在现实的此岸承载新的人生理想,也许是人到中年绕不开的一个实际问题。

  03

  这个世界上产品力强的好车很多,在很多国家卖得很好的汽车,有的在中国却不一定也能大卖。因为中国的文化根基深厚,历史发展曲折,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独一无二。有没有好好研究过中国人的心理和文化,也许是好车能否大卖的相关因素之一。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塑造人的心理?

  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曾经曰过: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智慧、仁爱、勇敢,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者,是不会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的,因为有智慧的人会预先做出判断。人到不惑之年,应该具备这种判断力了。

  仁者,内在宽广、包容他者。人到中年,你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队伍:你的父母兄弟爱人孩子、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在你的心中有一定的位置。

  勇者,具有的不是“无知者无畏”那种勇敢,而是类似“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还爱着它”的那种勇敢。

  认真思考一下,知、仁、勇,还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有足够的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加上心中有爱作为动力,才能无惧风雨,勇敢前行,迎接人生的一切挑战。而“知、仁、勇”三德达成之后,古人在七十岁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中国人设计的理想人生。

  汽车的发明,大大提升了人类对自由的想象。而自驾游,又使人们能够无限接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经常设计各种自驾游路线,当然跟年轻时那种“不确定”式的苦旅不同,我们尽可能地让一切尽在掌握:路况、车况、住宿、饮食、天气……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在山东自驾旅行,感受历史底蕴深厚的齐鲁文化。途中结伴而行的有两位汉兰达车主,其中一位张总,老家在陕西,曾经在深圳待过几年,目前在青岛工作,他今年刚好四十岁,家里原本有一辆福克斯,有了两个孩子以后,就决定要买一辆七座SUV,“放眼望去,汉兰达几乎是唯一入眼的选择”,他当机立断,终于幸运地成为青岛市第一辆全新汉兰达的车主。

  另一位在燃气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袁总,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时政经济美食旅游……各种话题侃侃而谈,为人豪爽,见多识广,之前一直开凯美瑞的他也对汉兰达的各项性能赞不绝口。

  有人说,德车韧、美车爽,其实我们家第一辆车就是德系小两厢,第二辆车是美系轿车,为什么后来还是买了日系车呢?也是因为人到了这个年龄,才明白真正的好车跟人一样,最重要的是品质、可靠和安全。

  我们买的第一辆德系小车不可靠,小毛病不断,动不动电动车窗坏了、雨刷坏了,大雨天给我们带来无尽烦恼;第二辆美系轿车品质欠奉,才两年就发动机大修,哪敢开着这车长途自驾?记忆中有几次印象深刻的长途自驾游,现在都想不起当时游玩的主题,因为只顾找地方修车了。

  这次山东行,让我感觉到汉兰达就像孔子说的君子一样具备足够的美德,让我们可以安心享受旅游的乐趣,不用担心车况路况:遇到沙地泥泞,轻松安静地驶过;遇到山地缓坡,轻松安静地驶过……盛夏骄阳之下、都市车流之中,我们在宽大舒适的座椅上随便瘫,从超大的车内收纳空间里拿出零食随便吃,太阳落山后,打开超大天窗感受外面的风景,还可以时不时利用车内的WIFI上上网,查询当地的历史知识和美食信息。

  可见,好车就像空气一样,你需要它,但它不会时刻提醒你它的存在,它只会以人为尊,让人更加舒适、更加自由。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仅一次旅行,并不能充分体会到一辆好车的重要性。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同意,高品质、高耐用性和高可靠性是汽车最重要的特性,这也是汉兰达从丰田继承而来的基因。再加上舒适、豪华又省油的特点,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换车时都首选汉兰达。

  从我们共同的经历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主从懵懂迈向不惑,购车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汉兰达,是一款诞生于美国的日系车,同时,也因为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追求,在中国备受追捧,成为国产车研究、学习的对象。

  而正是“知、仁、勇”这三种特性,使全新换代汉兰达有别于其他SUV,能够驶向更高境界的自由。相信融合知、仁、勇为一体的汉兰达,将会带领更多不惑、不忧、不惧的中年人走得更远、更自由地设计自己的人生。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