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2017-02-18 作者:王木春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大师就是大师。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李叔同批评学生后鞠躬

  一个世纪前李叔同在浙江一学校给丰子恺等学生上音乐课,课还没开始上,李先生就端坐在讲台上。坐到上课铃响起,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胡适放窗帘 吴宓搬椅子

  上世纪30年代,北大名师荟萃,各怀绝技。时任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尤其受学生喜欢。他上课别具风格:深入浅出,条理明晰,偶尔穿插一两句恰到好处的俏皮话,让学生身心放松,如沐春风。有时,课安排在下午,教室里有太阳西晒,胡适经常自动走下讲坛,放下窗帘,并说:女同学们是不是应该多晒太阳的?

  在民国教授群体中,还有一位特别懂得“怜香惜玉”的人物——国学大师吴宓。吴宓在西南联大是西语系的教授,他开的“红楼梦”课非常“叫座”,听课者如云,尤以女粉丝为多。有一回,吴宓走进教室,看到有些女生站着,马上转身而出,咚咚咚去隔壁教室搬椅子。联大教室的椅子是可以搬来搬去的。吴宓这一骑士行为,惊醒了听课的男生们,大家急忙起身,蜂拥出门去搬椅子。等到所有女生都坐定,吴宓才开讲。吴宓的学生汪曾祺风趣地说吴宓的行动,很能体现“贾宝玉精神”。我想,如果少了“贾宝玉精神”,吴宓的“红楼梦”课大概会少了许多魅力吧。(好文章 www.wenzhangba.com)

  像这样温存的课堂,这样温存的老师,今天不知还有没有?我每听到校园里师生大打出手的新闻,记忆里便自然浮起两张可爱的脸:胡适微笑的脸,吴宓满是胡子茬的脸。

  黄侃 王资愚用真情诠释诗文

  着名律师张思之先生回忆他的初中国文老师王资愚:王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大江东去”,“醉里挑灯看剑”,声情并茂;讲到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则是语含呜咽地对学生说:“国不可亡,决不能亡;否则,月明不再,山河也就变色了。”然后说:“李煜词绝佳,可读,但决不能当李后主!”这是抗战时期,王老师的话,一字字打进少年张思之的心底,影响一生。

  国学大师黄侃晚年讲课,没有一定的教学方案,而是兴之所至,随意发挥,并且上课的内容也没有完全从学术角度着眼,而是经常借古讽今,批评时政,针砭时弊。1935年,在金陵大学一间教室里,黄侃给学生讲《诗经》,当他用独特而极具感染力的“黄调”念完末章“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之后,又把《毛传》“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用非常低沉、几乎是哀伤的声音念了出来。念完,黄侃没有对经文和传文做过多的解说,但青年学生们的心弦却深深地被触动了。黄侃讲完课,在下课铃声中,抱起他的黑布书包,走出教室,四天后便在忧愤中逝世了。

  王资愚和黄侃两位先生,他们的课堂没有机械单一的知识传授,却充满着个人独特的体验、真挚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是“人”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令人不胜怀想。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有温度的大师课堂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