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智小谋大,必遭祸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智小谋大,必遭祸殃

2017-04-09 作者:向江华 来源:思维与智慧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智小谋大”也就是说凡事要量才而行,因时制宜。

智小谋大,必遭祸殃

  西汉盛年,窦太后死后,武帝亲政,窦家势力渐弱,与此同时,王太后与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共同经营,使王家及田家势力大增。原来围在窦婴周围的朝中显贵纷纷改换门庭,投在王太后和田蚡门下。窦婴门前车马日益稀疏,只有好友灌夫一如既往地和窦婴往来。

  是年黄河洪灾,淹没民田无数,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荒。外界传说洪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武帝命人调查事中缘由,发现王太后及田蚡因为不使自家田地受淹,而擅令改变黄河泄洪洪道,使大水流向了百姓良田,造成黄河洪灾损害百姓。

  发现其中事由后,武帝命窦婴调查与处理,最终解决了洪灾之事,但却使得窦与王及田形成水火之势,双方内斗骤然升级。

  元光三年,窦婴的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由于王太后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

  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在渭城大街上被斩首示众。

  窦婴之死,是西汉历史上一件影响较大的政治事件,是政治势力你死我活的较量。

  窦婴本人在景帝平叛七王之乱时任大将军,统帅为汉室打败七王叛乱立下了大功,后又在武帝时期担任了丞相,可谓文武兼具,胆识和智慧非一般人所能比,堪称人中之杰。但这样一个政治人物,为何会落得如此悲催境遇,值得深思。可以说,导致窦婴之死,有三个原因。

  第一,没有清醒认识到对手的强大,未图合适的时机,而被迫急促应战。武帝亲政后,窦氏势力开始瓦解,王田势力大增。武帝虽亲政,但还没有达到独揽朝纲的地步,在许多重大事件决策上还不得不遵从王太后的旨意,甚至有些旨意还极度违背武帝对内更化改制、对外打击匈奴的宏图大略。但武帝知道他需要逐步厚积实力,图缓有力局势。而窦婴却没有看清楚其中的局面,在对手强大压力下试图依靠武帝的力量奋起反击,拼死一搏,结果落得惨败。政治人物不懂得韬光养晦,图缓局势,可以说是窦婴失败的第一层原因。(经典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第二,处事不密,失去先机。窦婴之死的导火线是景帝临死前留给他的密诏。皇帝密诏的主要内容是景帝认为武帝即位后,将形成子幼母壮的情形,将会导致外戚把持朝政、干预国事、败坏朝纲的局面,甚至会重演吕氏专权灭刘的事件,因此密诏受命窦婴可以便宜行事,行周勃匡扶汉室的使命。这样一个密诏在当时局势中关系重大,如何使用这个密诏应慎之又慎。

  但是,由于窦婴处事不密,多次透露先帝密诏一事,致使密诏之事为对手所查,随后王太后和田蚡迅速毁掉了秘藏于秘书署的一份密诏(密诏为二份,一份在窦手中,一份在秘书署存档),并反手一击,控告窦婴行假诏欺君之事,最终导致窦婴被武帝灭门。

  王太后和田蚡通过汉律严惩假诏的刑律成功实现了借力打力,迫使武帝不得不为、自断臂膀的势态(武帝与窦婴有联手牵制王和田势力坐大的意图,二者可谓是同盟)。在中国历史这般刀光斧影的政治斗争中,行事机密是打击对手的利器,反之,更是自我失败的导火线。

  第三,选择政治同盟有误,造成被动局面。窦婴之死与灌夫事件实为一体,窦灌二人可以说在对付田蚡的斗争中形成了同盟,但灌夫为人不智,有战功但却劣迹斑斑,讲义气、好冲动,可以说毫无政治智慧,所作所为无形中为田蚡创造了许多致胜良机,也为窦婴在政治斗争中埋下了败笔,最终迫使自己一方日处劣势,不得不在已被关入大牢时让家人拿出景帝密诏以求自保,最终却是引来杀身之祸。

  史家关于窦婴失败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魏文帝曹丕在其诗《煌煌京洛行》中评价吴起时曾说过一句话,“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智小谋大”也就是说凡事要量才而行,因时制宜,智小谋大必遭来祸患。

  (郭旺启摘自《廉政了望(综合版)2016年第11期》)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