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登 上 峨 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登 上 峨 峰

2016-09-02 作者:冀原 来源:冀原投稿 阅读:载入中…

登 上 峨 峰

  登 上 峨 峰

  刘述涛

  去禾源不登峨峰,就如去了首都没有去游安门广场一样,心里多多少少总会有些遗憾。为了这次的禾源之行不留下遗憾,我决定去登峨峰。

  峨峰,有人读成鹅峰,说是早年间从天上下来七七四十九只仙鹅,其中一只留恋上了峨峰有山有水的风景,于是就留了下来,没有再归天界,这座山也就称做鹅峰。还有人说应该叫做禾峰,因为禾源是稻种的源头,站在峨峰的顶上就能够望见千亩稻种良田,守护在千亩稻谷良种边上的山峰自然叫作禾峰。

  叫什么,怎么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达了人们自己想要的意思。

  上山的路并不难走,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峨峰的顶上。山路的两边开着一树又一树白色的油茶花,向导说,你可别小瞧这一树又一树的油茶花,明年结出的果、榨出油、炒出的菜那可是香飘万家,经年不散。

  不散的还有峨峰的景点和景点本身的传说。八十岁婆婆流眼泪、马蹄恨、斋公心大出砻糠、斋公背斋婆……传说中的人都是峨峰山下的人,传说中的事都是峨峰山上的事,每一个传说都带着痛、带着酸、带着涩、带着恨;每一个传说都告诉人不要贪、不要懒、不要虚、不要滑。可真正有人放到心里去了吗?问天问地问峨峰才知道。

  可惜山无言,水无语,鸟不声、唯有微风轻轻的掠过我的脸颊,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看见马蹄印里流出的汩汩泉水,俯下身去喝泉水的一刹那,我的耳边响起了马轰然倒地的巨大声响,我看见那匹神马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坚硬的石壁上砸出的马蹄印,它的眼睛里布满了恨。它恨人类的贪婪,它恨自己没日没夜的守护在峨峰山上,驮着人们飞向峨峰山顶,竟换不来人心的怜惜,最后还要被贪婪的人占为已有,它恨,恨俗世的人占有还不够,还想食自己的肉,啃自己的骨。于是它折断双蹄从山上飞下,它知道纵是粉身碎骨,也比落进那些俗人的血盆大口强一万倍。(励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古到今,贪欲之人数不胜数,又何止那想食马肉啃马骨的世人,就是吃斋修行之人也不能够幸免。

  的确,如果不是嫌苦嫌累,那修行吃斋的和尚怎么会想到叫石匠把每天为自己提供粮食的石仙嘴扩大一点,以为扩得越大,出的粮食也就越多,自己也就不用每天到山顶来挑这一点粮食。他却不知,人在做,天在看,上山下山皆是修心,连一点粮食都不愿意多挑的人又怎么能够修行成佛。

  最后断送的不止是那流出粮食的石嘴,还断送了峨峰谷中寺庙的千年基业。向导说,峨峰谷的寺庙曾经南来北往人流如织,香火鼎盛,而且更让人叹奇的是来多少香客,摆多少酒席,寺庙里的管事都不用担心桌子碗筷,粮油酱醋,因为这些一应物件,只要上了峨峰的花销顶,都能够扛回来。更奇的是,来多少客,就有多少东西,人手一份,多一份没有,少一份更是不可能。但记得借还得记得还,生死的契约谁也无法改变。可世上就有这样偷奸耍滑之辈,自以为瞒得了天,欺得了主,却不料神仙发出雷霆之怒,一把天火毁了寺庙。

  看着杂草丛生中的残墙断壁,我想不明白后人怎么就不重新修缮。还有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一座山,从山脚上到山顶上,都是教人戒贪、教人为善、教人修心,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登上了峨峰顶,向远处跳望,我看见了禾源圩上走动的人,奔驰着的车,我也看见站在稻田当中使唤着牛的农民,我忽然之间豁然开朗,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禾源人喜欢这样的故事,也终于明白了禾源人为什么以真、诚、善、美而著称于世,这一切都因为峨峰,以及峨峰特有的故事。

  这些故事滋了一代又一代的禾源人,让禾源人明白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需要,所以禾源这座小镇,才一直能够成稻谷的祖先,禾的源头!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登 上 峨 峰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