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2016-12-20 作者:白金科等 来源:悦读 阅读:载入中…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一等奖】

  最后的守护

  白金科

  这个冬天一直在下雪,门前小石桥上的积雪已经被碾压成厚厚的冰,小石桥的桥面变得光滑如镜。老人坐在门洞里,看着小石桥,一下午的时间里,老人看见有八辆电动车在桥上摔倒,幸亏是年轻人,老人想,如果是上了年岁的人,可怎么得了啊。

  天就要黑了,老太婆还没有回来。好些日子了,老太婆一直早出晚归,天知道她在干什么——老人当然也不知道,老太婆不说,他也不稀罕问。事实上他们已经二十多年不说话了,合不来,话说不到一块儿去,一说话就抬杠,那就不说,大家都憋着,就不信离了你就活不了了?

  老人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性格合不来,说离就离了,像喝汤那么简单,可不像他们那时候,两个人一旦拜了天地,那就是拴在绳上的两个蚂蚱,谁也别想蹦跶开去。

  天就要黑了,雪又开始下,纷纷扬扬的。老太婆还没有回来。老太婆腿脚不太好,老寒腿,胆子又小,怕黑,都这般时候了还不回来,你说你都在外面忙些啥呢?

  老人想,光坐着不行啊,天就要黑了,老太婆怕黑,桥面上很滑……他得站起来,叫老太婆一爬上小石桥就能看见他。老人用手抓着门框,很努力地往起站,终于,老人站了起来。老人佝偻着腰,很努力地站在门洞里,眯缝着两眼紧紧地盯着飞雪中的小石桥。

  谢天谢地,老太婆回来了。老太婆慢慢地过了小石桥,慢慢地过了门洞,经过老人身边的时候,老人分明听见老太婆说了一句:个老东西!

  不知怎么的,老人突然觉得这句话很好听,他想好好咂摸一下这句话,可又觉得好累、好困,该睡觉了,老人想着,便一头栽下去,天一下子就黑了。

  在这个冬天剩下的日子里,老太婆再没有出过家门。她拖着老寒腿顶风冒雪地早出晚归,只是想给老东西制造一些牵挂,好叫老东西多撑几天,现在,老东西已经走了,还出去受那罪干吗呢!

  老太婆坐在墙根下,看着那门洞。

  【点评】

  两位老人,一座石桥,一个门洞,故事就在这三个要素中展开。老人的眼神在石桥上聚焦,老太婆每天在石桥上往返,文中仅有的一句“个老东西”也是在穿过门洞,经过老人身边时说起,老人一头栽下去也发生在门洞前……故事以老人坐在门洞里看小桥开篇,结束时以老太婆坐在墙根下看着那门洞收束。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构思精巧,人物性格鲜明。故事告诉人们,相濡以沫情最真,更需且行且珍惜

  极安静的地方

  殷茹

  雨早已停了,风还在刮着。

  岸上的人越聚越多,骑车的和步行的都停下来,抻长了脖子朝湖面上张望。

  那个挤在人群中的孩子,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突然,他跑出人群,一边跑一边哭喊“妈妈,妈妈——”

  我也想妈妈了,虽然才离开她两个小时,却像分别了一个世纪。

  回到家,推开院门,我看见屋子里围了一群人,有亲戚、邻居和一些我不认识的人。他们把母亲围在中间,每个人的嘴唇都在蠕动,反复说着一些意思相同的话。母亲好像刚刚哭过,脸上还留着泪痕。她累了,一定累了,她的眼睛半开半合,似乎在听,又似乎睡着了。

  夜幕落下来,那些人渐渐散去,我小心地守护着母亲,一步都不敢远离。

  天刚破晓,我听到有人敲门,门外来了许多人,我又看到了那个孩子,他被***妈牵着,站在一群人身后。他的妈妈一进门就长跪不起,泪雨滂沱:“您的儿子救了我的儿子,用什么也报答不了这份恩啊,以后我的儿子就是您的儿子……”

  我看见母亲又一次流下了眼泪,她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再怎么哭我的儿子也回不来了,只要你的儿子好就行了。”

  人群静下来,我看见小孩的脸上挂着泪珠,温顺地依偎在他的妈妈和我的母亲之间。我的鼻子发酸,想哭却哭不出来。

  我随着一行人走出家门,往西山走去,那里正在举行着一场葬礼。我好奇地注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肃穆最隆重的葬礼。

  后来,他们都走了,我留在了我的墓地里。

  这里,安静极了。

  【点评】

  小说以“我”——为抢救一个落水小孩而溺亡者的视角,叙述事发现场的情景,描述母亲因“我”溺亡而悲伤和亲戚、邻居进门安慰的情状,以及被救孩子的母亲对“我”母亲的哭诉、感激……小说打破了时空界限,突破了阴阳两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间真情。叙事角度新奇,切入角度独特。小说似在告诉人们,舍身救人,在赢得了人们感激和敬重的同时,也给亲人带来无尽的悲痛

  【二等奖】

  星星下奔跑的孩子

  曾明辉

  小草五年没见到爸爸了。

  现在,爸爸就在窗外,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下课了,小草混在同学堆里,迅速跑到厕所,上课了才跑回教室。经过爸爸身边,她埋着头更快地跑过。

  中午下课,爸爸不在窗外了,她心里轻松了许多,又有点空落落的。她装作若无其事,和同学说说笑笑地去食堂。

  食堂门口,爸爸在站着等她。小草忽然不说话了,又要低头走过。爸爸低低地喊了声:“小草。”

  小草不作声,慢慢地走。

  “小草,这是七百块钱,你充到饭卡里。”

  小草接过钱,蚊子似地“嗯”了一声,就闪进食堂。吃完饭出来,爸爸已不见,小草暗自松了口气。

  这天是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所有的学生都要回家。临近天黑时,小草走到了村口,坐了下来,捏着衣角发呆。但终归要回家的。天已全黑,爷爷在门口焦急地等着她。

  “你这孩子,快进来吃饭,天都黑了。”爷爷说。

  小草磨磨蹭蹭地不肯进屋。

  “快进来,菜都凉了。是你爸爸亲手做的,他想陪你吃顿饭,听你叫声爸爸。”

  小草的心怦怦地乱跳。

  “今天怎么比平时晚回来三个小时?你爸爸临时有事,两个小时前去赶火车,回广州了。给你买的衣服和书,放在你房间里。”

  小草怔住了。

  忽然,小草转身就跑,往县城的火车站跑。天黑,摔倒了,又爬起来继续跑,爷爷在后面追着。

  星星出来了,月亮也出来了,乡村的灯亮了。

  【点评】

  小说描述了留守女孩“小草”见到专程来学校给她送生活费的父亲时的生疏和淡漠,以及她回家后没能见到父亲时便不顾一切地追赶父亲的情形。其中有失望,有自责更有愧悔。于此同时,一位真心爱着孩子,却因生计关系而无法疼爱孩子的父亲形象也得以突出。小说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社会问题——缺失父母之爱的留守少儿的身心健康如何矫正?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都是雾霾惹的祸

  杨波

  忽一日,城内雾霾肆虐,昼夜难分。恰逢钟馗自地府到阳间巡视,因雾霾沉沉,不辨南北,竟然无法找到回去之阴路,直至天明,依然在雾霾中徘徊,所幸雾霾遮天蔽日,阳光照射不进来,尚无魂飞魄散之虞。(哲理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一见自己不为阳光所伤,钟馗索性在街道上游历起来,但见街道两侧车水马龙,人员辐辏,众美女虽然无一不是以口罩掩面,匆匆而过,却腰肢款款,妩媚动人,钟馗不禁看得呆了,暗自思忖,人间如此繁华,且流连几日再回地府亦不迟。

  于是乎,钟馗在街上逛至深夜,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灯红酒绿,钟馗看得愈发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至夜阑人静方栖身公园之长凳小憩。正半梦半醒间,一群大汉乘着印有城市执法字样的面包车呼啸而至并围殴钟馗,称其夜宿公园有碍市容观瞻。

  钟馗大怒,老虎不发威,你当爷我病危呢?双拳如电,把一干大汉打得抱头鼠窜,场面甚为暴力。一路过此处的泡夜店的靓女目睹这一场面,顿时花容失色,惊叫不已。不想这一幕又恰被一因为缺乏新闻线索而夜不能寐的网络娱乐记者看到,遂狂摁快门,将这一切记录在了硬盘里。

  翌日,雾霾依旧,百无聊赖的人们蜗居室内,打开电脑,一条“昨夜众恶男当街猥亵妙龄女,一义士拔刀救美”的帖子点击率狂飙。画面中,钟馗的相貌清晰可辨,那名泡夜店的女子及众执法队员的面部则打了马赛克。

  随即,钟馗以其奇特的面貌,被人们轻易认出并迅速蹿红。一时间,政府有关部门慰问、民间团体探视、知名企业捐赠……最后,因其怪异装束而被当成行为艺术家的钟馗成为了市内一房产开发公司的代言人,据说是钟馗相貌霸蛮,强拆时可以增加对钉子户的威慑力。

  钟馗名利兼收,衣食无忧,不禁乐不思蜀,全然忘了回地府复命。深夜,众鬼差来到钟馗下榻的五星酒店套房,宣读鬼王法旨:“钟馗贪恋尘世虚华,玩忽职守,渎职腐化,着褫夺神职,速速押回冥府受审,以儆效尤!”

  钟馗失神地站立起来,跟着众鬼差去往阴曹地府,举头之间,见雾霾渐成稀薄之势,不由得一声喟叹:“我知道都是雾霾惹的祸……”

  【点评】

  故事所述钟馗到阳间巡视一直跟着众鬼差去往阴曹地府结束,通过对钟馗在阳间的所见及其遭遇,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昭示了当今的某种社会现实。小说以“都是雾霾惹的祸”为题,有其深刻的寓意,其“雾霾”不仅指雾、霭、灰霾等空气湿度较大且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还直击了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雾霾”,即喻指道德滑坡、追金逐利等社会丑恶现象。本文随虽是小说,却有着杂文般针砭时弊的效力。

  【三等奖】

  德福老汉学画

  牟喜文

  五十岁的德福开始学习画画了!

  这一消息不亚于重磅炸弹,在莲花新村上空炸响。

  “就他那捏了一辈子锄头的手,五根手指都不分叉,还画画呢,画个鸭蛋都费劲!”

  “可不是,八成脑袋坏掉了吧?”

  “就是有俩钱烧包了,刚领回动迁款就开始得瑟!”……

  面对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德福就像没听见似的,右手拿个画笔,整天画啊画的,一摞摞的废纸沾着黑黑的墨汁,不停地往垃圾箱里送。

  其实,教画画的王老师也对德福连着参加了三期书画班有意见,好像王老师的画工有多差似的,这直接影响王老师的声誉啊,无奈架不住德福软磨硬泡,后来干脆赖在画室不走了,王老师也拿他没办法,邻里邻居的,也曾变着法地给德福涨学费,可只要说出数来,德福立马掏钱,这年头,哪有谁和钱较劲呀,王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德福学得极认真。

  可有一样,自始至终,德福就画一个场景:三间低矮的茅草房,一个用板杖子当篱笆圈起来的大院,院门口一棵粗壮的老榆树,树上一个鸟窝,一条黄狗摇头摆尾。

  就这几样,德福一会儿把房子画歪了,撕了,重画;一会儿又把篱笆画大了,撕了,再画……整个一幼儿园水准啊!

  王老师问:“德福叔,您这是画的哪呀?”

  德福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家呗!”

  “前面的楼房不是您家吗?”

  “以前的!”

  “我记得以前您家住砖房啊?”

  “再以前的。”

  再问,德福就不吭声了。

  历时十八个月,德福的大作终于完成了。

  这天,德福兴冲冲地来找王老师,“你能把我的画传到网上吗?”

  “干啥呀?”王老师喉结上下动了两动,硬把揶揄德福的话生生吞了回去。

  “有用。”

  德福的画传到网上没过半个月,远在南方的一个小伙子看到后大叫一声,喜极而泣。

  他是德福被拐走的儿子,当年五岁。

  【点评】

  这篇小说很像一则谜语,开篇写人们对德福学画的冷嘲热讽,写教画画的王老师因德福年纪大不想教他,甚至以涨学费的方式迫使德福“急流勇退”,都无法让德福放弃学画的初衷。他依旧学得极认真。小说在写到王老师对德福始终只画三间低矮的茅草房,一个用板杖子当篱笆圈起来的大院,院门口一棵粗壮的老榆树,树上一个鸟窝,一条黄狗摇头摆尾这样的画面不理解时,便以德福和王老师的一番对话解开了谜底:德福一根筋地学习画画,并始终只画一个场景,原来是为了让五岁时就被拐走的儿子找到自己的亲人,回到亲人的身边。小说歌颂人性美、亲情美的主题便在谜底揭开时得以显现。

  换 心

  周国华

  李娟胸前就像压了座山一般难受。见护士白云进来,李娟吃力地喊着:“你们就忍心看着我等死?你们的心是石头做的吗?”

  李娟是心脏衰竭症患者,正等着做心脏移植手术。可供体紧张,好多人都排着队等,白云只好安慰她:“阿姨,别着急,您要放松点,不然对病情不利。”

  “放松?我放松得了吗?你们……”

  白云说:“我们正在想办法,我相信,很快就会找到的。”

  白云说这话后没几天,供体果然找到了。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李娟几天不见白云,就问别的护士。护士说,白云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去了。李娟有点过意不去,前段时间自己心情不好,总爱无端乱发脾气,每次都是白云耐心地陪在身边开解。出院时,李娟请护士向白云转达谢意,护士背过身去,点了点头。

  不久,李娟痊愈了。她甚至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李娟感到很幸运,听护士说,她换的是一颗最好的心脏。只是有一点她搞不明白,每次路过医院,她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地加速。

  或许是在医院里还有啥未了的事吧?对!得去一趟,看看白云那小姑娘,为了自己,她受了不少委屈!

  说来也怪,到了医院后,李娟的心跳反而正常了。而且,这个向来令她厌烦的地方,竟突然间让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不见了白云的照片,也没见到她本人,于是她径自去了原来住过的病房。病房里,病人们正在聊天:知道吗,几个月前,这里有位护士出车祸去世了,临终前,她要求把心脏移植给自己的一个病人……

  这以后,李娟经常来当义务护工。在这里,那颗心脏才会跳得格外欢畅。

  【点评】

  “换心”这篇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巧合”法:住院患者李娟无端乱发脾气,每次都是护士白云陪在她身边安慰劝说;李娟接受的心脏供体,竟是这位护士在车祸去世前要求把自己的心脏给她的!离奇的情节构思,加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其次,小说以较大篇幅描述“换心”之后的李娟:每次路过医院其心跳会不由自主地加速,到了医院心跳又正常了,到医院当义务护工时,心脏会跳得格外欢畅。这与其说是描述李娟的内心感受,不如说是曲折地表现了护士白云敬业精神与高尚灵魂!让人们对从事救死扶伤伟大事业的白衣战士们肃然起敬!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