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
石头
作者:拓万岚
印象中,小时候对我威慑力最大的便是父亲的巴掌。当高高举起的手掌携着厚厚的老茧,以一种山呼海啸般的气势袭来,但还未落在我身上时,我就怂了。尽管现在我很确定这个比我矮了一头,年逾半百的男人打不过我了,但,只要他脸一沉,未有任何举动,我还是会倒吸一口凉气,心理阴影啊。
事实上,我挨揍的次数并不多,记得从小学三年级之后就没再挨过打。让我对父亲的巴掌记忆如此深刻,其实是和后来一件事情的对比。
初中时虽然年龄尚小,但我的暴脾气已经显露无遗。在一次和同学的争斗中,我将凳子砸在了对方的后脑勺上。不得了了,父母在电话铃声中放下了各自的工作匆匆赶往医院,我则在沉默和绝望中惴惴不安。就在医院对面的小餐厅里,我默默地等待着众目睽睽之下一记响亮的耳光。但等来的却是父亲低沉地回应:“把人家打了,你没跑,说明你还是个敢担当的孩子。今天这事不论因何而起,这个年龄都是容易冲动的,打架很正常。有人打你,你不能怂,但要懂得保护自己,要知道分寸……”父亲后面还说了很多,但记住的也就这几句,暗自揣测一下,匆匆赶来的父亲心中应该是担忧多过怒火吧。不知道在别人眼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溺爱,或是偏袒,但在我心中却是被注入了一股男子汉的血性和刚直。为什么要畏惧?当拳头已经砸在你脸上的时候,何必要退缩?尽管现在想来,很多事确实是需要忍让的,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一个爷们儿心中就应有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要有砸不扁,锤不烂的血气。(爱情语录 www.wenzhangba.com)
我这种坚硬的石头样的气质,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柔内刚的母亲。小时候,大部分时间父亲是在外奔波的,家里只有母亲和我。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她都咬牙坚持,未曾抱怨,也未曾哭泣过,怎是一个刚强坚定能言尽的?
母亲说她最见不得别人哭,说那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但母亲看《感动中国》时,为那些平凡人的不平凡而流泪;看奥运会时,为运动员的拼搏与付出而流泪……可她从未因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而流泪。
人常说,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样的人。我想:的确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我是石头,母亲是玉,父亲就是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