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冷思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随笔 >

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冷思考

2016-08-26 作者:许志刚 来源:感谢许志刚的投稿 阅读:载入中…

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冷思考

  大学生同居现象是很普遍的,每一所大学附近都聚居着大量同居的学生。改革三十年以来,中国人的性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对待性问题的态度就是一个缩影。从上世纪90年代起,婚前性行为开始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情到深处的时候,发生性行为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要知道,性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这和企业生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性是参与者互有所得的生产和收获,但是任何一种行为都离不开成本的约束。可以说,很多大学生对性行为有点放纵自己,随便就和对方发生关系。为何过去的大学生对待性行为趋向一种保守观念?这是什么原因。婚前性行为成交量增加,就说明成本发生了变化,也就说做这种事情的代价降低了。从需求定律角度来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反之相反。因此,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婚前性行为需求量增加,就证明了婚前性行为的代价降低了。

  据考察所知道有过***、嫖娼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不低。尽管性行为可以带来生理上满足,但是只要这种行为成本高于收益,人们就会选择放弃。正如慕容雪村说的,“波茨纳说,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知道茱迪福斯特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不管我多么仰慕她,也不会跟她上床,因为这事风险太大。”对于大学生来说,我想也是如此。没有人傻到仅仅到明知对方染上了艾滋病,仍然坚持和人家上床,除非他本身也染上了艾滋病,否则是不会这样做的。

  尽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还是存在很多争议,但是他们仍然积极实践这个争议的行为。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到了临死前才攒够了买新房的钱,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国老太太则先贷款,住进了新房,到死贷款也还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辈子的新房。其实,婚前性行为就是美国老太太故事版本,婚后性行为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版本。道理很有简单,如果有机会提前享受,为何要放弃?一些人固执坚持把留到结婚那天,从而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他有这种特殊偏好,我们并反对,但是经济学却告诉人们,为了这种特殊偏好付出代价是非常大。

  中美老太太的故事,折射了不同观念偏好。不同的人有不同价值观,或许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经济学却清楚告诉每个人,不同价值理念的选择发生费用是不同的。现实生活往往是这样的,某些价值观可能造成个人生活成本的增加。一个社会价值观往往影响制度的选择,不同制度的选择,背后的运作费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婚前要不要性行为,也就成为经济学问题。个人的生活方式深受价值观影响,问题不在于执著坚持自己价值观是否重要,而是思考坚持所谓特殊的偏好带来的成本是多少。

  所谓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虽然有些消极的想法,但是也道出一个事实,人生苦短。如果今天不及时享受,就不知道明天是否有机会有享受。做爱要趁早,这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一种理性行为。如果一个男人30多岁才结婚,并且也坚持把人生第一次留到结婚那天,那么他的代价是非常大。先不说长达10多年的性压抑,就说男人到了30多岁之后,性功能衰退了,也就错过性效用的黄金时间。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恋爱的天堂,自然就有人趁早享受人生美好的东西。

  性可以给男女双方身体上带来满足,拒绝婚前性行为,实际上就意味着这种享受就要推迟。可以这样理解,婚前性行为就好比先搬进去住之后取得房子上所有权,然后再把产权清楚界定。那么婚后性行为就是先取得房子所有权,然后再搬进去住。或许,这样比喻不是很准确,但是基本道理就是这样。如果先搬进去住之后取得房子上所有权,遇到房子涨价就有点不合算。先取得房子所有权然后再搬进去住,不好地方就是推迟享用。人生苦短,推迟享用就会错过黄金时间。因此,婚前或者婚后性行为,无非就是这两种购房方式。

  不要把大学生寻欢作乐看做一种堕落,人生无非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只是有些人注重精神享受,有些人注重身体享受而已,并没有好坏之分。大学生成为婚前性行为积极实践的群体,这就需要从利息角度去理解。毕竟,明天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还不知道死活,所以就要抓紧享受。要知道,人性不耐决定以较多将来财货换取较少现在财货。这就让我们明白,只要与时间有关的现象,都涉及利息。

  性作为一种爱情在精神层面的一种升华,而体现在了物质生活中,它不单单是一种本能行为,而且是神圣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产生,以及其所带来的很多方面的问题,日益的体现出来。(经典哲理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从伦理学的相对主义而言,西蒙·布莱克本曾经写过,不同的观点,对于其中的某些人而言是正确的,而其他观点对其他人来说是正确的。简单来说,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真正的对与错,通过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事物的认知,产生不同的见解。当然,人总是为首先在任何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观点,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事物。在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中,首先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感情累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第二点,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有能力对未知发生的事情负责,然而我们知道,真正当那所谓的未知事件发生时,有很多人往往是逃避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堕胎问题。

  堕胎,作为一个道德问题,一个伦理上的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个人的看法,但到了最后,选择只有两个,便是堕胎与否。杰夫·麦克马汉在《道德直觉》中这样说过,“我提倡的一种方式是在我们已有的实质性的道德信念的基础上去探讨。但是,如果我们先进行认真的反思,我们就会怀疑我们关于堕胎的道德信念是不可靠的。比如说,我们关于堕胎的道德信念可能反映了现在已经被我们抛弃的宗教教育对于我们的影响,或者我们对于胎儿地位的敏感程度多多少少因我们的女性主义同情感而减弱了。”

  从很多方面而言,在没有婚姻法律保护下的女性,一般是十分的脆弱的,特别是在中国,千年积攒下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某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依旧是普遍的价值观念,回到堕胎那个话题,我们对于堕胎的看法往往是根据对于胎儿所拥有的特质的看法(即将他看做是存在着的人,还是个体的人),如果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堕胎就像是杀害一个成年人一样罪恶;如果并非如此认为的话,那么有理由认为堕胎类似于杀害动物。而这种判断很多时候源自于人们所称之为的道德直觉。

  所谓的道德直觉一般是关于一个特点行为或特点行为者的一个自发的道德判断,尽管一个直觉也可以以一个种类的行为,或者以一个更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或原则作为它的对象。因此,婚前性行为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双方的道德直觉判断的错误,所谓的爱情高于一切,不计后果,殊不知最后其后果是由社会以及其自己来买单。

  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个人,对双方而言,大学生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适度地性行为其实并无很大的坏处,反而能够促进双方的感情。但如果一旦有了孩子,或者有了疾病,不单单肉体上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心理上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同时对两人的感情,有不利的影响,若是选择堕胎,则对女方的身体造成极大的破坏,若是选择把孩子生下来,则对于双方家庭而言,是经济上与道德上的双重压力,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引发纠纷。

  对于社会而言,此风气一开,社会的稳定将遭到影响,社会的思想,文化理念,将遭到扭曲以及破坏,同时,由于教育上对于责任心教育的缺失,势必产生诸如弃婴等问题,增加社会保障的成本,延缓社会进步的步伐。

  正值18、9岁的大学生,意气风发,身体机能的不断成熟所引发的性冲动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小学开始,中国性教育的缺失,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不了解自身,自己会遵循着本能活动,任意妄为,同时,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性这个字眼是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的,由此造成的压抑,在行为自由的大学时候更容易迸发出来。

  由契约主义所引发的思考,卢梭曾经这样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直白的来说,真正的自由,不是肆意妄为,而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自由,严复曾经写过的《群己权界论》中所阐述的中心思想,就是这个。

  当然随着社会的自由之思想愈渐开放,环境的越来越宽松,婚前性行为,特别的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时不可避免的,社会只有正确地去引导,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这才不会让当事人产生很大的额外的心理负担,所谓的“家丑”,不过是过去那种封闭状态下的思想遗存罢了。

  以存在主义的理论来说,即“存在即是合理”,人性本是浑然天成的,过分的压抑,或者是不计后果的放纵都是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不负责任,而如何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普世价值观念,是我们这代人的任务,因为我们,作为中国教育过渡时期的产物,在教育体系未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所谓国家,靠的是一代代的人不断地完善,我一直相信,社会的糟粕总会湮灭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时间所冲刷出来的,必定是那经过打磨后的真理。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