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穿破裤子的人
那个穿破裤子的人
山东 魏国华
走在喧闹的大街上,穿梭于熙攘的人群,无意间看到那条青黑色的破裤子,大概印象太深刻了,或许尘封许久,那段回忆又浮现在了眼前。
他永远是我们孩子追赶的对象,偶尔会从大人那里听到一点关于他的故事。他曾经有个家,不知什么原因,妻子离开了他。但这似乎从来都不是我们孩子关心的话题,吸引我们的是他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和东西。他好像从来都不厌烦我们,别的大人不允许我们做的,他允许;别的大人嫌我们吵吵嚷嚷,而他却不烦。每次去别的地方,父母都会千叮万嘱要小心,唯独去他那里,父母便不再说什么,只说早点回来吃饭。
农村人的名字都很奇怪,他是叫“和敞”还是叫“和尚”我也分不清楚,但叫就没错,我们从不礼貌的称呼他什么,他好像也不在乎,“和尚,你的裤子咋这么难看,都有洞了,为啥不缝?”“去去去,小孩子家的懂啥叫好看。”“你不会缝裤子!”接着孩子们一阵欢笑,嘴里喊着“和尚不会缝裤子”便都急急跑了出去。
忘了说一下那间茅草屋,那间屋在当时不是最破的,屋前有一颗枣树和一棵槐花树。房子不大,在我的记忆力房间里有许多很古老的东西,具体叫什么我现在也叫不上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面镜子,它好像每天都是新的,听伙伴们说,他每天都会去擦,在右上角有一个用红纸剪的字,后来我认识了,是“囍”字。他那么宝贝的东西也不怕被我们摔坏,放在桌上,那个最显眼的地方。现在想想,也许那面镜子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吧。 (很有哲理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他家田地不多,应该是村里最少的,于是他平常的工作就是去别人家帮忙,然后在那里吃顿饭。
那年夏季的一天,雨下得很大,邻门的一家人好像开了锅一样,哭声、争吵声夹杂着雷鸣,吓得我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母亲急忙跑出来叫父亲,“快,你帮着去找找,他家的娃子不知跑哪里去了,下这么大雨。”父亲急忙放下手中的碗筷跑过去。天快黑了,他们家聚了好多人,我又看到那条熟悉的裤子,是和尚。他皱着眉头,看着快黑下来的天,戴上席帽就跑了出去。
“我都找了,能去的都去了。”那个母亲哽咽着说,“都怨你,为啥对他大吼大叫!”
“你别吵了,行不行!”那个父亲铁青这脸,抓起手电筒又跑了出去。
好像过了很久,我在母亲的怀中快睡着了。但忽然一下所有的人都跑到院子里,是和尚找到了娃子,他戴着和尚的席帽在和尚的背上睡着了。那个母亲又开始哭,似乎要给和尚跪下,和尚尴尬的闪身躲开,轻轻地说:“他只是跑到村边那个麦场里去了,怕回家你骂他。别老对孩子大吵大叫的。”母亲一个劲的点头,从和尚背上接过孩子。
听说后来那个母亲非要给他做条新裤子,可他死活不要。最后,还是请他吃了顿饭。现在想想,也许大人们当中,只有他知道我们孩子会去那个麦场躲起来。
和尚好像在我的印象中消失了好多年,因为每次回家都见不着他,也渐渐把他遗忘了。
说来也巧,那天在街上见到他,头发已渐白,但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变化,那条裤子虽比当年那条新,但还是有些破旧了。“和尚”俩字,我好像再也叫不出,只是勉强的叫了一声“爷爷”。我从小就知道,他的辈分比我爷爷还大。
听到我叫他,他似乎有些惊讶,点点头,“唉。你,放假了……”
他似乎还想对我说些什么,但好像又不知该说什么。
“您吃了吗?”我搭讪着。
“啊!吃了,吃了。”
“那您干嘛去?”
“老李叫我去他家吃饭……”
我扑哧一声笑了,他也笑了。
看着他缓慢离开的身影,还有那条破旧的裤子,我停留了许久,那些童年的记忆又浮现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