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0后可能是最“无用”的一代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90后可能是最“无用”的一代人

2017-12-22 09:00:20 作者:小新 阅读:载入中…

90后可能是最“无用”的一代人

  2017年,年轻人感觉过得有点熊。图/《熊猫家族》

  文/小新

  2017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还记得2017年1月1日的清晨,小新在新年献词中写下了一些愿望:我们希望世界冷暖有度,四季如约而至,天空没有阴霾;我们希望老年人有朝气,年轻人不要有暮气,每个人都找到生活工作意义

  念念不忘到了年末,现在看看我们2017年初许下的愿望,有多少有了回响?

  2017年12月18日,北京再迎大风降温,市民裹紧厚重衣服迎风出行。图/视觉中国

  蓝天的天数更多了,大冬天的北京街头,金色的阳光能够打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只是蓝天里的风更加清冽了,冷得让人想躲进暖气房里。时隔39年之后,新《追捕》上映了,让人想起片中那句话:“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啊。一直走下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走吧,一直往前走,不要向两边看……”

  我们希望老年人有朝气,这个愿望也实现了,因为人们口中的“老年人”标准已经下移到80后甚至90后,怎么说都比80岁和90岁的真·老人有朝气。可是这样一来,年轻人显得有点暮气沉沉

  2017年的年轻人觉得自己老了。

  那些忧伤的90后

  90后可能是最无用的一代人吧。2017年的年度汉字,无论是“丧”“尬”还是“戏”,它们背后的群体大部分都是那些忧伤的90后。

  这一年,90后背负了无数的标签,他们不再叛逆了,因为他们都成了“秃头少年”。就连那些反对标签90后的话语,也不忘丧一下90后。知名段子手“水晶男孩鸡大帅”如是说:“认清自己,你身上并没有那么多个标签。你既没有好看的皮囊,也不存在有趣的躯壳,更不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你只是个熬夜点外卖的猪精。”

  90后都那么努力了,熬夜加班加到腰间盘突出、颈椎僵硬、满脸油腻,还要被无情调侃,还有王法吗?

  把房价炒得这么高,然后怪90后买不起房,哪有这样的道理?图/电影《功夫》剧照。

  当然,90后的很多标签,就是90后自己往自己脸上贴的,不自黑不快乐,不疯魔不成活。一把青说得好,自黑其实就是90后的“自我保护与惺惺相惜”。因为90后已经不再是那个45°仰望天空的杀马特文艺青年,人近中年,已经知道什么叫愁滋味了。

  2017年,孙燕姿时隔三年之后,发表了新专辑《跳舞的梵谷》。有人说, 80后和90后的青春BGM就是孙燕姿。那么,他们的青春已经进入了无欲无求的梵系中年阶段,“不谢幕/不庆祝/不欢呼/不回顾/不顽固/不踟蹰”,因为这些都没有用。

  年纪轻轻,就被戴上了房子的紧箍咒,为此清心寡欲,一心存钱。图/《大话西游》

  那些没用的90后

  对90后来说,唯一值得庆祝的事,也许是拥有一套70年产权的房子。根据Q房网的统计数据,在深圳,2017年的全款购房者有47%是80后,26%是90后。也就说,第一批90后已经全款买房了。

  也许,我们这些没有全款买房、焦头烂额还房贷、千方百计筹首期甚至还在为下个月房租奋斗的90后,是一个假的90后吧。

  在这样一个用房子衡量一切世俗价值时代,90后想要做一名“有用青年”是艰难的。在小时候父母们经常骂那些叛逆的90后,“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现在,他们不会骂了,因为他们也在忙着给孩子筹首期。

  这种意气风发的表情,在一般90后的脸上,是很难见到的。

  有头发,谁想做瘌痢呢?90后也不愿做啃老的一代。这一年,多少人为了他们的目标理想而奋斗。

  为了一间下班后可以舒适地瘫一瘫的dream house,他们成了公司里加班时间最多的人;为了一辆可以在假日带家人去郊外散心的入门级轿车,他们每个月背上5000元的车贷;为了换一个更好的工作或出国留学,他们晚上下班后还要跑去上课。

  有用吗?好像依旧没有多大作用,我们还为此掉了不少头发。房子的首期遥遥无期,你努力的步伐总是落后于房价的涨幅。在你最青春的时候却没有钱,当你有钱了很可能已经没有青春了。那还不如现在就丧一丧,浪一浪,拈花一笑置之

  年轻人的丧,并非出世,反而是入世。

  无用,是一种存在主义

  如果你认为年轻人的“丧”是一种出世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那就错了。鲁迅说过,这也是一种生活,一种存在主义。

  在《“这也是生活”……》中,鲁迅回忆起亲戚的一个孩子高中毕业后进了袜厂当学徒,一年到头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但他从来不肯偷懒,拼命工作了一年多,忽然就病倒了,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也不想言语。他的工作状态和病后症状,多么像21世纪那些拼命努力的年轻人呀。

  可是生活的切实意义不在于那些宏大的目标,而在于一些无用的事,只有这些无用的小事,才能支撑我们朝着远大前程走去。

  只有无用的事,才能让人生更丰富。图/《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病中的鲁迅,同样进入了那种丧丧的“无欲望状态”,他从中走出来的方法,是仔细看看身边那些被忽视的、微不足道东西: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墙上的苍蝇,熟识的书堆,书堆旁边未装订的画集,还有夜里窗外进行着的夜,那里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

  只有看看这些无用的事物、无用的风景,想想世上的人怎么吃饭、怎么呼吸、怎么睡觉,我们才能感觉到“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

  2017年就要过去了,作为“丧文化”元年,以后也许没有比它更“丧”的时候了,因为发明这种人生哲学的90后将会慢慢退出舆论场,像80后一样消失于江湖。

  但比2017年更好的时期,正在远方等着他们,去读书,去种花,去跑步,去恋爱吧,这些无用的事才是正经事。买房,升职,加薪,应该是人们顺便成就的事。

  阳光与书,都属于世上最美好的事。

  新年渐进,也许这件“无用”的小物,可以安慰一下2017年疲惫灵魂——新周刊2018新年文创礼盒。在媒体快速大转型的时代,一个媒体却去卖慢生活文创,看起来也是在做一件“无用”的事吧。

  希望这个“无用”的礼盒,能够让2018年的你无用于事,但有用于心,获得安静力量,然后再去和领导谈谈,2018年赶紧给我涨工资!

  新周刊2018限量新年礼盒

  “无用”系列文创套组

  新是告别旧我,追寻新人

  新是洗涮忙碌,重归宁静

  2017年12月22日,冬至温馨开卖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