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这件事情,先上车
微博@杨小米1988我发现自己真是对买房、赚钱、个人成长、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非常关注,就是大俗人一个。
与刘先生(老公)相比,我们真是两个极端,他除了工作,业余时间活得就像一个仙:电影、音乐、旅行、如何把家里装修的更好看、生活更舒服。
过完年,刘先生的工作不是特别忙,最近也没有新项目,我们俩跑到厦门玩了几天。
一下飞机,坐上出租车,刘先生就开始欣赏周边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想着去吃美食。
我就和师傅聊天,问:厦门的房价多少呀?平常他们生意好吗?有没有受专车的影响?
厦门的房价真高,岛内平均五六万,有一些都七八万了,和北京、上海一个水平,可这里的经济并不如一线城市发展好。
这时,我就自己瞎想原因,也不知道对不对:是不是因为厦门是一个岛,没有更多的土地,扩张也要到岛外了,土地成本高,房子成本就高了?
厦门是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周边有钱人都聚集在这里买房,像泉州等地。
到了酒店,房间窗户外面是海景,可以直接看到鼓浪屿,非常美,刘先生欣赏美景。
我当然也觉得美,却突然来了一句:“厦门这个城市很适合开国际会议,你看空气好,风景也好,要是这方面好好发展一下,以后经济会有大的提升。”
然后,逛了一天后,我拉着刘先生讲,我说:“你有没有感觉厦门和新加坡有点像,要是再建一个迪斯尼或环球影城,是不是更好一些?”
我感觉自己真是操心,可是我脑子里就就有了这些想法。我和在厦门工作的一个朋友聊天,他的工作倒是很适合厦门——同声传译,这边会议多。
他是杭州人,他也和我分析,还是想回杭州买房,感觉杭州的房子未来的竞争力更大。
关于买房这个话题,我俩都说了几年了,他还没有行动,我告诉他:买房这件事情,对于第一套房,先上车最重要。
《如何根据手里的预算买到适合的房子?》
《我不到10万的存款,正在思考上海买第二套房的问题......》
《我们县房价都8000元一平了》
我的很多观点也随着深入了解在不断变化,但很多底层逻辑没有变,房子要买,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功课,需要认真对待。
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变化很大,还不仅仅是房价涨得太高,主要体现在全国的限购政策,目前来讲,信贷政策收紧了,是不太鼓励我们买房的。
我个人也不太支持,目前的环境下,把大资金投资在房子上,但是如果你是首套房,我建议你就不要太犹豫了,先上车。
我看过「罗辑思维」发布的一篇来自北京大学徐远教授的文章《关于“买房”,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文中提到中国房价涨得这么凶,根源在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这一点也好理解,我在农村长大,目前农村人是越来越少的,大家有钱后,就会进城买房,这部分人占比很高,并且还是刚需。
针对这个问题,徐远教授是这么解答的,对于他的观点,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买房要遵循一个原则——先上车原则。中国经济就像一列快速前进的列车,一个个大中城市就像一节节车厢,买房就相当于买票上车。
不管是商务座,还是二等座,或者是站票,一定要先买票上车,才能不被列车抛下。所以买房自住,先保证能买一套,再去考虑大小、位置。
很多人觉得买房住要一步到位,挑来挑去就被耽搁了。随着房价进一步上涨,人们只会越来越买不起,后悔不迭。
为什么我经常写文章鼓励大家买房?
很多人不具备理财的能力
我经常听很多人说干嘛把那么多钱用来买房,我要是理财,每年收益多少。能够做到理财的钱cover房租和房子增值的人,特别少。
一般人手里有了钱是没有驾驭能力的,都折腾没了。
这两天,我和一个客户聊天,她以前在一个众筹平台做了差不多3年,也算是混金融圈。
我们就感慨,前两年众筹开咖啡厅的基本上都死了,光有情怀是不能做事情的。很多做起来的项目本质上都是把众筹当成宣传的方式。
她也接触了其他很多项目、各种理财投资方式,最终她发现就买房这件事情靠谱,也算零存整取了。
我身边有很多人也是如此,手里有点闲钱,就想折腾,要么合伙做点生意吧,要么放在股市,要么被一些所谓的朋友借走了,最后发现,手里的钱真是越来越少。
如果你也攒不下钱,也不知道如何理财,对项目没有识别能力,不如保险起见,先把买一套房子当一个目标,也不想着钱生钱了,买完房子再考虑各种理财方式。
买房对心里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真会改变很多想法。我也经常会听很多不买房的朋友说,不想靠父母,就想自己赚钱买。
因为我遇到很多人因为这个理由,拒绝了一套房子。这篇文章,想特意拿出来说说这事。
不管谁的钱,筹到钱最重要
我已经劝弟弟蛋蛋买房几年了,至今没有买。
2017年,他已经决在在我们老家定居了,反正早晚要买,早点买也没问题。这一次,我给爸妈打电话,帮他去看房子,也挑了一些。
他觉得自己手里没有多少钱,又刚买了车。我说我可以先借他,他自尊心上有点受不了,就没有同意。
等到一年后,一套房子要多花20万块钱。
今年,他工作有了大的起色,在我们山东当地一家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管工厂,年薪20万+工厂利润10%的分红,并且吃饭和住宿都给解决。
蛋蛋大概觉得自己现金流稳定了,问我要不要买房?我就说了一个字:买。
买房这件事情,爸妈给他的支持很少,最多赞助5万块钱,剩下就靠自己了。我说首付不够的部分,我可以赞助他。
关于自尊心这件事情,我说过他,我说我们是亲姐弟,彼此帮助是应该的。
自尊不是用在这个方面,而是你自己可以立足。你要是自己没有工作,混吃混喝,我也不会帮你。
后来,他私底下和我爸妈讲:别看我姐情商不高,没心眼,脾气也不好,但对我是真心好,自己有能力了也真心想帮我。(唉,这个评价呀)
目前,他已经去行动,看房了。
其实,当决定买房的那一刻,也是在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了。买房之前,你最起码要有一份稳定现金流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钱甚至每年赚多少钱,都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持久的赚钱,每个月都有进账。
在买房之前,你要先规划好自己的工作 ,积累能够让自己持续变现的能力。
有了这一点,接下来就是尽可能少的首付,贷款时间越久越好,这样还款没任何压力,基本上影响不到你的生活。在大城市,每个月还款基本上和房租持平了。
剩下解决的问题,就是首付了。一方面自己工作,强制存款的钱,一旦决定买房,真要告别大手大脚花钱的日子。再说理财也是,前几年,就是要存款,没有钱,如何理呢?
一方面就是自己的人脉杠杆,盘算一下能够筹集多少钱,并且制定一个还款计划。这一点,可能最令人尴尬了。
关于买房要不要用家里钱或接受亲友的帮助,不止蛋蛋有这样的想法,我很多朋友都有。
每次都特别有志气的告诉我,我一定不要花爸妈的钱,靠我自己的能力买房。
可爸妈的钱,能花还是要花,尤其买房这样的事情,要是不好意思,先借,等自己以后有了钱再还他们。
爸妈不就是希望我们好吗?我们过好了,才能更好的对他们。家庭有资源,为什么不用呢?
在这方面,我一直脸皮很厚,之前,爸爸也会讲我读高中、大学花了多少钱,也会这么讲弟弟蛋蛋。蛋蛋,男人嘛,非常要强,真是特别苦,也不对家里张口。
每次我就会笑着、撒娇反驳过去了,总不能因为爸爸说我几句,就赌气不上学了吧,没有什么是脸皮厚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觉得一个有想靠自己想法,并且愿意行动的人,哪怕接受了家人帮助,也是心怀感恩的。那些觉得父母就应该给买房的人,哪会考虑这些问题。
我们不啃老,但如果能够利用父母的资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什么不呢?刘先生(老公)同学毕业后,就马上在上海买房了,家里给的首付,当我们买房时,比他一套房子多花了200万。这就是很聪明、理性的做法。
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讲,如果你还没有一套房子,刚需自助,先上车。
凡是能理财很好,做到钱生钱的人,一般都已经买房了,我们普通人就别高估自己这点理财能力了。
还有关于首付问题,也不要考虑太多自尊了,有人帮忙,就一定要接受呀。
至于买房的很多具体操作问题,一些原则,我以前的文章中写过了,这篇就不多写了。
还有如果你手里没有一定积蓄,房子也要先看,行动起来就有方向了。
如果你在买房上有什么经历或经验,欢迎留言分享,也可以给我写邮件1225767993@qq.com,这样我把你的经验分享出去,也能给更多人参考。
- END -
文章推荐
我们的改变,都从换朋友圈开始
我的富二代朋友,买不起黄浦江畔5000万+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