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一领土被收回 藏万亿宝藏 世界眼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一领土被收回 藏万亿宝藏 世界眼馋

2018-03-23 10:08:44 作者:国手张 来源:深海之 阅读:载入中…

中国一领土被收回 藏万亿宝藏 世界眼馋

  中国一领土被收回 藏万亿宝藏 世界眼馋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超过两个青海面积大小,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在这片看似荒凉土地上,蕴藏着丰富资源

  除了水、森林和土地,这里的矿产资源,也令人惊叹。超过两百亿吨的石油,2.19万亿吨的煤炭,以及黄金宝石珍贵矿产。

  这是一片极为富饶的土地。但在晚清时期,却有人想要遗弃这片土地。

  当时是清朝的同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74年。这一年,日本人入侵台湾。因为没有海军,在面对日本入侵时,清朝多少显得有些无力。

  虽然最后赶跑了日本人,但清朝也意识到,发展海军对于国防的重要性。不过,此时不只海军有困难,西北边境也遇到大麻烦。在西北,俄国人占据了伊犁,阿古柏盘踞新疆。

  伊犁属于新疆的一部分,俄国人借着中国实力衰落,占领了这里。晚清时期,朝廷的财政通常是很紧张。海军跟西北防御,很难同时兼顾。

  所以,在这个时候,以李鸿章为代表站出来说,应当选择遗弃,或者至少暂时延缓收复。因为西北都是沙地,没有什么价值放弃这里,对整个国家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

  

  而在这个时候,左宗棠站了出来,力排众议决定收复新疆,巩固西北塞防。左宗棠的看法在于,收复新疆,才能保住蒙古,保住蒙古,才能拱卫京师。

  这个提议虽然得到了认同,但出征西北,收复新疆,不是一件容易事情。阿古柏在新疆盘踞多年,根基深厚,背后又有俄国人跟英国人的支持。而收复伊犁,则需要直面俄国人的挑战。这是一个大难题

  

  左宗棠清楚其中的难度。他清楚的划分好进攻的主次,把实力较弱的阿古柏作为先进攻的对象。因为是远征,他没有着急出兵,而是选择养精蓄锐,争取做到速战速决。

  从人员,粮草、武器,左宗棠都做到了一次升级。左宗棠砍掉了大批无用、怯战的人员,从而节省下的开支投入到粮草和武器上。

  

  尤其是武器,左宗棠当时积极的向国外购买大批先进的武器,又在国内开设了兰州制造局仿造外国武器。至于在筹钱上,左宗棠把这件事交给了经商高手胡雪岩,让他去办理。效果还算不错

  在出征的时候,左宗棠在大漠沿途的路边种上了许多杨树、柳树和枣树。既是防范风沙,也可以让后来的行人有一个遮风挡雨地方

  中国和西方的关系非常复杂,有时候不是简单的敌对或友好可以形容,里面牵扯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地缘问题,诸多是非掺杂在一起,有时候也会衍生出不少有意思故事

  比如今天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在遥远的欧洲靠近北极的冰天雪地里,中国人还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虽然这里不是任何国家的主权领土,但我们不仅能够自由出入、逗留,还能旅行、拍照、建站、科考、捕鱼、工业和开采。

  并且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中国人无需任何护照或出入境手续,就可以直接进入和离开,所能行使权力等同于“国土”。

  这块土地是怎么来的呢?网络上一般的爆红网文都鼓吹这是法国以及当年中国军阀段祺瑞的功劳,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年西方各国列强虽然都欺压中国,但他们自己也并不团结,而是互相往死里掐架。

  正在这种情况下,靠近北极圈的斯瓦尔巴群岛被发现和探明拥有丰富的海底资源,于是西方列强都纷纷宣称自己对该岛拥有绝对主权,这一吵起来就没完,甚至差点打起来。

  但显然在这个地方开打,当时谁也占不到太大便宜,以当时的技术这里的资源仅仅是探明,要开采还有难度。没有人会愿意为了太过遥远的利益而在当下就开战。

  于是,西方各国坐下来签署了一份协议,即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何划分呢?就看自己能拉上多少小弟站台了。

  于是大家就纷纷出马,全世界到处搜罗小弟,英国、法国啥的纷纷出动,拉帮结伙地组团签约。其中法国人就找到了段祺瑞,要他选边站然后签约。

  段祺瑞当时根本对这个东西没有概念也没有任何兴趣,同时他也知道这是列强的游戏,自己签不签根本没啥用,反正谁都可以去用,但也轮不到中国人自己去用。毕竟当时的中国,孱弱啊。经常处在朝不保夕和自身难保的状态,哪还有心思能力去搞什么北极大开发呢?

  于是段祺瑞就随便找了个跑腿的叫他去帮忙代签,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跑腿兄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欧之后懵懵懂懂地站队,然后懵懵懂懂地签完字就回来了。这份条约名为《斯瓦尔巴条约》,自签约后的1925年8月14日生效。

  该协议的具体内容是:所有参与缔约国军可自由出入该岛无需签证,并且缔约国均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域及其领水内的捕鱼狩猎,开展海洋工商矿业活动以及进行科考的权力。

  这份权力不可谓不大,不过当时没有任何人真正让中国行使这份权力,也没人觉得中国会有一天用上这份权力,大家都明白中国只是来站队的而已。

  段祺瑞政府自己也没把这当回事,协议签约回来以后往柜子里一扔就彻底没人记得也没人提起了,这一躺就是60多年。60多年的沧海桑田只不过是弹指一瞬间,很快中国就进入了90年代,第一批中国90后开始呱呱降生在这个世界上。

  而他们降生的这片土地面貌却和条约缔结时面貌已经截然不同,这里已经看不见战火、硝烟、饥荒、灾难、内战、外敌入侵、易子而食、大屠杀尸横遍野、积贫积弱,而是一个和平安稳生机勃勃的土地。

  90年代的中国还远远没有今天这般富饶,但是拥有了两弹一星工程成熟的核潜艇项目、精密的洲际导弹覆盖以及打下了500多个工业门类基础,基本满足了农牧、工业、教育、基建、医疗产业架构需求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渐告别积贫积弱,开始站起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也就是在八九十年代以后,这份尽管中国已经签约了几十年,却一直和废纸没有什么两样的文件,终于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

  由于段祺瑞政府的管理混乱,这份重要的文件签署一事几乎没有其他任何记载,所以新中国也并不知道此事。但是,奇迹总是眷顾强者

  当中国的综合国力开始抬头,当我们的视野开始放眼更高更远的地方时,总有一些上天奖赏给勇敢者和勤奋者的礼物躺在前进的路上等待着到来者的亲手开启。

  在八九十年代时,中国探险家高教授应挪威卑尔根大学叶新教授邀请,参加了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四国联合的北极综合科考。

  而这次探险考察最大收获,是高教授在叶新教授赠送的《北极指南》小册子中无意间看到了《斯瓦尔巴条约》的英文版。

  并且他震惊地发现,根据这个英文版的条约显示,中国竟然是《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约国!于是,他回国后火速将这个情况上报,并在叶教授的建议下,向国家提出申请,希望国家支持按照这份条约赋予的权力,投入建设中国科考站。

  此前,中国并没有在北极范围附近可以落脚的土地,一直被排斥在北极圈势力划分游戏之外旁观。这一次的发现,等同于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简直太及时了。

  中科院得知此事后,立刻责成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全力促成建设北极中国科考站,并在中科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增加了一个子课题“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科学建站调查研究”。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西方面对这份战绩当初签下的白纸黑字的协议也哑口无言,只得承认中国的确有此权力。

  不过当时西方诸国的看法是,即便中国人来建设科考站估计也无法取得多大的成就,以后更不一定能真正涉足北极,毕竟在当时西方世界的眼中,中国还是一个相对很落后的国家。

  当年中国的军机都是一些老旧的五爷、六爷,歼10根本没有眉目,歼20连影子都没有。后来享誉世界的着名顶级战机制公司成飞,当时迫于生计还在制造和贩卖成飞牌儿洗衣机。

  所以中国当时以较小的阻力进入了群岛行使权力,并建设起了自己的科考站:黄河站,同时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和重要的科学考察和探索工作。黄河站落成后,中国成为了在北极地区第八个拥有顶级科考站的国家,如今与中国黄河站相邻的有英法德等多个国家的科考站。

  今天的斯瓦尔巴群岛云集着全世界众多的顶尖科学家,形成了一块不亚于南极的人类极地科研热土。其产生的科研价值、地缘价值、战略价值不可预估。

  令西方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如今用事实证明了,我们不仅能建设起科考站,更能取得令西方人感到震惊的科研成果

  原创:深海之【龙行天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