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 | 争夺的焦点
文丨evo西宁-邵
今日共读目标
今天我们和领读达人@evo西宁-邵 一起共读
《耶路撒冷三千年》第6天。
01
克里米亚战争后,奥斯曼帝国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赋予帝国属民和境内各国侨民平等待遇,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欧洲犹太人。
耶路撒冷各宗教团体的人口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犹太社团遂成为当地最大的居民团体。1874年,美国领事哈斯报告说,耶路撒冷的3万居民当中有2万是犹太人。
犹太人和阿拉伯穆斯林之间基本还能相安无事,这里仍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宁静家园,然而,大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到来却打破了耶路撒冷的平静。
02
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直译为“锡安主义”,以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命名,旨在号召全世界的犹太人返回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重建犹太国家。
20世纪以来,基督教社团在耶路撒冷的生存和正常的宗教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不存在主权庇护的必要,曾照顾到基督教社团利益的国际政权方案也早已失去意义,基督教势力已退出这一争端”。
耶路撒冷之争主要在当地穆斯林同犹太人之间展开,它直接关系到双方在耶路撒冷的自由生存和发展。
03
自从1920年4月4日耶路撒冷首次爆发阿犹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以来,耶路撒冷之争几乎从未停息过,并愈演愈烈。
耶路撒冷一直都是阿以双方争夺的焦点和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方都决不放弃各自的原则和立场。
巴方坚持认为耶路撒冷是约旦河西岸的组成部分,巴勒斯坦人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要求执行安理会242号决议,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坚持耶路撒冷是其“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并不断扩大城市范围。
针对阿以双方的分歧,美国和埃及等国相继提出一系列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方案,但均未得到巴以双方的认同。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反复强调,耶路撒冷永远是巴勒斯坦方面无法妥协的最后底线。
事实上,作为三大一神教圣地的耶路撒冷,它不仅关系到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力,而且还涉及全世界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权益。
在某种程度上,复杂而敏锐的宗教争端是耶路撒冷之争最深刻的历史根源。
因此,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首脑一再表示,坚决反对以色列独占圣城。
△
领读达人简介:
evo西宁-邵,园艺师。读书的亮点在于照亮生活,书没有生活那么丰富,但更应该集中了光照与穿透的能力。每天都要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文章来自领读达人:evo西宁-邵
国 馆 读 书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加入共读社群
一年48本书,组队对抗惰性
回复“塔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