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生了5个女儿,现在过得可好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我生了5个女儿,现在过得可好了!”

2018-04-15 21:19:02 作者:婉兮 阅读:载入中…

“我生了5个女儿,现在过得可好了!”

  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资源

  作为劳力预备军的男孩

  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抢手货香饽饽。

  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

  这种特质长进了人类基因

  成为代代相传的劣根。

  文/婉兮  图/花瓣

  1

  外婆命中无子,一连生了五胎,个个都是女孩

  外公气了个半死,他是端国家饭碗的人,一直指望着有个带把的来继承衣钵。

  毕竟那是个牛气哄哄的老牌国企,只有把“接班”指标儿子,才对得起自己这当牛做马的一辈子不是?

  但外婆生到了36岁,上天也只赐给他们5个女儿,中途还不幸夭折一个。

  那些年很难,外公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大大小小五个女人,总免不了要受些冷眼挨些欺负。诸如“绝户”“报应”这一类锥心刺骨的讽刺,也总会时不时飘进外婆的耳朵

  年轻时的外婆很好强,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女儿不比男孩差,始终都在逼女儿们自立自强。

  母亲姐妹四人都没有学习天赋,但插秧割稻样样干得好,为人大方热络,个个都出落成了勤劳能干又俊俏的好姑娘

  可即便如此,街坊邻居还是嘲讽不断,对外公的香火无继幸灾乐祸。尤其隔壁家生了4个儿子的胖大婶,更是冷嘲热讽挖苦不断。

  外婆一讲起这些,就恨恨的气不打一处来。

  这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往事

  女儿普遍被看作“赔钱货”,没生出儿子的母亲,也常常因此而被鄙视被看轻。

  2

  一转眼,50多年过去了。

  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据说女性地位提高了不少。可想要儿子的心思,依旧在960万公里的广袤土地蠢蠢欲动

  朋友怀了二胎,公公喜上眉梢,每天都念叨着再来个男宝,对拥有两个孙子的生活无限向往

  他们生活在省会城市夫妻俩都受过高等教育,只把公公的想法当作一个笑话。可公公却催着他们找个熟人去检测性别,朋友又好气又好笑,就骗公公说:“看过了,是个女儿,正好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

  公公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失望沮丧伤心都齐齐涌了出来。朋友表示无法理解:“家里明明已经有男孩子了,为什么还那么执着?”

  我见过更执着的人。

  婆家那头的亲戚,80后小夫妻,已经生了4个女儿,老三送了人。现在仍在孜孜不倦耕耘望眼欲穿地等着儿子到来。

  我和这对夫妻聊天,委婉地把计划生育政策暗示给他们听。丈夫振振有词:“国家再怎么样,也不能断了我的后啊!”

  “你都已经4个女儿了,怎么会没后?”

  “丫头片子以后都是别人家的!你一个女人家懂什么?”

  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干脆放弃管闲事的心。女人一脸无奈地对我笑了笑,右手意识地抚摸了一下腹部

  你以为这只是偏远农村才会发生状况吗?NO!

  二胎政策一开放,最踊跃的是中年夫妻。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踊跃人群中的积极分子,大多是只有一个女孩家庭

  那些未曾说出口的锦上添花,其实就是一个男丁的姗姗来迟

  3

  古代有个词,叫作“母以子贵”。

  注意,不是母以女贵。

  因为无论高门大户还是平头百姓,女儿都会被一纸婚书划定为“泼出去的水”。男权社会潜规则将女儿排除在家产继承之外,甚至从形式上与娘家完全割裂。

  再说得远一点吧。

  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人类的劳动方式正在由采摘向农耕狩猎转变男性一身力气有了用武之地,逐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与资源,作为劳力预备军的男孩,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抢手货香饽饽。

  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这种特质长进了人类基因,成为代代相传的劣根。

  所以对母亲来说,生儿子的安全系数,要明显高于生女儿。

  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可能才是重男轻女根源所在

  对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来说,哪怕已经有了退休金做保障人们还是会下意识地把儿子等同于晚年防线,将生子视为传宗接代线索

  女儿再优秀强大,似乎都是“别人家的人”,靠不住也靠不长久

  外婆也害怕自己晚年无依,可事实证明,这些担忧焦虑都是多余的。

  4

  外婆前半生艰难,等到孩子一个个长大,舒心日子就来了。

  零花钱自不必说,一年四季衣裳鞋袜都早早备好。女儿们心细,连手纸蛤蜊油都一一送来,平日里嘘寒问暖,个个都希望妈妈住到自己家里去。

  和外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奚落她的隔壁奶奶

  4个儿子结婚闹分家,都觉得自己吃了亏,怪父母偏袒、怨兄弟贪婪。于是渐渐和妻子过成了单独的一家人,对爹娘和兄弟都起了防备之心。整个家庭的气氛,就此改变

  再然后,孙子孙女接二连三地出生了。儿媳们都把孩子送到老两口的家里来,老俩口力不从心,却拒绝不得、抱怨不得。稍有不慎,儿子儿媳便怨声载道,闹得鸡犬不宁。

  人一老,总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医药账单一出来,兄弟四人又要为算账闹腾上好几天,言行举止都伤透老人的心。

  难怪有人会说,“生儿子能高兴两天,出生那天和结婚那天,剩下的日子天天不高兴。”

  如果一定要用养儿防老来考量生儿生女的利弊,那女孩也绝不会是落败的一方。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老人生病,在医院女儿穿拖鞋,儿子穿皮鞋

  因为女儿承担了大部分照顾工作,据我进进出出医院无数回的观察,陪床者十之八九都是女儿。老人们谈论起来,张口闭口也都是享了女儿的福。

  当然,可能儿子也在出钱出力。但无论你承认与否,女儿的贴心细致永远都是远胜于儿子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生女儿的幸福指数,的确是要高那么一点的。

  5

  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驳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但绝没有贬低男同胞意思

  女儿好,还是儿子好?其实这都取决于你的教育不好万事绝对,有让父母操碎心的女孩,也有把父母宠上天的暖男。

  一个人品质脾性,和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

  有人说,生女儿绝后。

  难道她没有携带着你的DNA?难道她不能把你的基因传下去?

  有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难道儿媳标签与女儿属性无法兼容?难道嫁人等于卖女儿?

  有人说,女儿都是赔钱货。

  如果生儿育女必须要折算成经济价值来衡量,那我劝你还是别生了,留着钱自己慢慢花吧!

  永远都记得毕业那年,我妈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生你养你供你读书,不是求你回报,只是希望你过得舒心,没白来世间走一趟。”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生孩子的最伟大价值,或许并不是为自己的余生准备后路,而是参与另一个生命成长,看着它发芽、开花、结果

  但这并不是儿女逃避责任借口乌鸦尚知反哺,为人子女的,谁不该积极主动孝顺一天天老去的爹娘?

  毕竟要积累几辈子的缘分才能换来今生的父母子女一场。

  -作者-

  婉兮,十点读书签约作者。90后,不偏激不毒舌,有温度力量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ID:zmwx322)。新书《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正在热销中。

  婉兮作品

  (可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关于婚姻

  你妈为什么看不上那个男人

  “生个孩子了不起啊?”了不起!

  钱不是安全感,赚钱的能力才是

  “32岁那年,我终于嫁了有钱人”

  男欢女爱

  一个不黄不暴力的出轨故事

  致前任:所有的错过都不可惜

  失足少女从良记

  有一种奸情叫利聚而来利尽而散

  红楼梦系列

  如果薛宝钗进了宫,能活到第几集?

  《红楼梦》中的简爱:我贫穷,但并不卑微

  《红楼梦》揭示的10条婚姻真相

  人物

  小时候羡慕白素贞,现在只想做许仙他姐

  袁泉VS章子怡:人生无套路,条条都算数

  好看的人那么多,但古天乐只有一个

  今日话题

  重男轻女在你身边常见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