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帝”与“仆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上帝”与“仆人

2018-11-20 08:44:39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330

上帝”与“仆人

  昨天上午听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是《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

  上课起始教师引导学生对方程概念稍作复习,便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多媒体出示信息窗,让学生搜集数学信息。一生回答找到的数学信息:1.一共有38只梅花鹿。2.梅花鹿的只数比长颈鹿的3倍多2只。此时,我觉得教师应该把数学信息(也就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板书出来。一是屏幕上显示的字体太小,好多学生看不清楚;二是便于和后来的提出的问题合成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此类应用题有个整体的印象。

  教师没有板书,匆匆询问学生根据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生回答:长颈鹿有多少只?就只能提出这一个问题吗?教师没有再问。白白错失了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机会。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比如:梅花鹿和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梅花鹿比长颈鹿多多少只?长颈鹿比梅花鹿少多少只?大脑只有思考,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当然,解答的问题是有选择的,并不是提出的所有问题都需要解答。不解答不等于不让学生提,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师生要抓住每一个机遇。

  解答问题是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应该放慢节奏和语速,指导学生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教师没有画出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间的直观联系,没有板书表示数量间关系的关系式为列方程“建立模型”,也没有给学生运用算术法解答的机会,至于后来教师所提到的“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空中楼阁”。没有体验,没有比较,学生怎么能感受算术法与方程法两种思维的不同呢。

  一节课,我看到教师在匆匆忙忙的说,催促着学生在急急忙忙的做,不仅自问:你匆匆忙忙为那般?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包括课前设计与准备,课中教授与引导,课后练习与辅导,都应该立足于服务学生。教师如果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多加思考,在讲述相关知识时,常常就以为它们是那样浅显易懂,自己一说就能明白,而不注意教给学生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流程,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听明白了,等动手时又无从下手。

  美国非凡学校集团领导者道格.莱莫夫的“按部就班”技巧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前提是让他们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流程,在此基础上再去自由发挥。作为教师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任务,把复杂的技能分解为可以操作的若干步骤,帮助学生学习它们,而不是简言之,省略之。

  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流程的过程,其实就是让“思维可视化”的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一道参与为每一个步骤命名等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些步骤,以便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很自然地重现相关程序。这既能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还能教学生怎样解答此类问题。

  一句话,课堂上学生是“上帝”,教师是“仆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提高服务,负责。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已有0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查看上帝”与“仆人的全部评论>>

还没有用户发表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