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0 11:05: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精选10篇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是一本由吴敬琏 厉以宁 林毅夫 等著 / 朱克力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16-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二):摘录

这么多专家的观点,也不是一时能吸收的,多看几次呗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三):物质最终也只是为了我们的思想做保障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因为生产力的低下而得不到满足,但是现在,我网上逛天猫的时候,却发现真的不需要买任何东西,我觉得买回来就是浪费与搁置。全中国类似于我这样的消费者应该有2亿左右,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都是无需考虑,却总是希望能够通过买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来娱乐自己,类似的电子产品,以及旅游、健身等服务购买就代替了传统的衣食住行占据消费的大部分。

人的欲望是多样和不确定性的,在这方面的潜力是永远都挖不完的。一切是以物质为基础,即使是部分人倡导的极简主义,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制造业的变革做起,在坚持质量的同时,加上感性的设计和精准化的营销,增进现代化的功能,又要降低其成本,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第二产业,制造业工业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割除掉一部分以污染我们环境却在过去没有将其成本代价列入企业生产成本中的。除此之外,就是服务业的天地。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等,都是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一直围绕人为中心而发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用被物质上所束缚,而只管沉浸到挖掘人性的自身魅力中去了。至此,我们才能越来越明白,我们这个物种到底是怎么回事,至此,我们才有时间和空间好好运用更多人的大脑,去探索下我们自身,这又是一件不知何时是终点的未知的旅程,意义不亚于人类祖先从非洲开始探索这个世界。

未来,我希望我们民族的勤劳团结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还有我们的乐观与平和。在探索人这个宿命的问题上,我们的祖先比西方人走的更远。现在我们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我们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很多固有的思维和制度等着去破除,我们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的外壳,但是我们的心应该都是保持着一种传承的思维和态度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自身。我不希望世界大同,我喜欢求同存异,我们能够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令世人惊奇的道路,只愿我们自己不要给自身太多包袱和障碍。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四):做大国,更做强国

学校要求写的有关“十三五”的征文,所以读了这本书,写了以下大道理的征文。结合着学校学的经济学知识,在知道了供给侧的具体意思后,的确觉得挺了不起的。教授啊、企业家啊,大家都汇聚一堂,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政府管得多,认,那么接下来改,好。定下目标,看准方向,放手大步前进,中国的未来还是很被看好的。
一位教授曾言,中国企业家总喜欢说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大”放在“强”的前面,更像是陪衬,都想着“大”,没有人专心致志做“强”。中国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是一个大国,无可厚非。国际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就跌价;中国人购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掌盘着国际大部分市场,连美国电影里也硬要插一两句中文。我想国际对中国的印象也大多是“生产基地”亦或“消费市场”。
但单依靠这两样,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之前的我们将重心放在了“大”上——促进投资、拉动消费、增加出口——也就是从需求侧来拉动经济。可政府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私认为十三五规划,最重要也是革命性的一点是从供给侧入手,进行结构改革。虽然以前早已提出过这一点,但现在被放到台上重点重视了起来。或许短期并不能达到十分显著的效果,长期来说,这个转变的积极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要想让中国经济“强”,就得让中国企业“自强”。企业是服务于消费者的,自然要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本。所以,要使中国企业“自强”起来,就要颠覆很多传统观念。政府插手得再少些,特殊政策少些,制度程序再简化些,使社会更法治些,把企业交由市场。
传统和习惯因为观念在,很难被打破。当年腾讯研发微信时,实际电信通讯商也表示了不满。但我们必须得承认,互联网已经颠覆了许许多多,除了睡眠时间,一天16个小时都在与它接触。时代和科技的步伐是不可逆的,我们只有学会顺水推舟。
十三五很多地方是很跟随时代潮流、“接地气”的。例如“互联网 +”、5G、流量低价高速等等。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但或许在将来也能成为我们的优势。
变革离不开创新。而当大大小小的企业家走进市场,他们就会更加意识到要在这个市场有稳稳的一席之地,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特别之处,满足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满意,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就拿企业而言,技术、管理、经营等等层面都能创新。试想技术上创新了,产品质量自然会上去,吸引的消费者多,又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服务也会进一步跟上。管理、经营上创新了,企业上下,对内对外都会散发着朝气的活力。在良性的竞争中,实现了双赢。
创新一方面要放开市场准入,另一方面则要充分释放民智民力,为“万众创新”创造环境和资源。政府也据此建设了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体系,除了中关村,也有各种创客空间、创新工厂在诞生。马化腾对实习生的态度也是:只要你有敢闯实力,资源项目可以全权交由你。
创新的效益一时或许不显著,但在未来实际潜力无穷。试着想想苹果和淘宝,都是从无到有再侵袭全球的革命性创新,带来的利益不言而喻。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种态度是令人欣喜的。我们迎接时代,接受挑战,收获机遇。先求“质”,次求“速”;先求“强”,再求“大”。期待有一天,也能在世界舞台上,看到中国别样的风采。
不是所有人都写的是好文章,抱着这样的心情去读的。还是发现了一些说理简易,举例生动易懂的有趣教授。(另外只扫了约3/4,并未全部读完)

  《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读后感(六):读书笔记:序言——创新制度体系,推动供给侧变革

吴老用八页纸,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为什么提出了供给侧?供给侧要改善什么?如何改善供给?供给侧改革突破变革关口是什么?
捞点干货给大家看看吧。
为什么提出供给侧?
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不work了,继续通过投资拉动将出现债务危机和资金链断裂,出现系统性风险。因此,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高层领导人明确了需要从供给侧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从供给侧采取措施。
供给侧要改善什么?
供给侧主要包括投资(新增资本)、新增劳动力、效率提高三个主要因素。其中,通过简单购买和引进的办法提高技术水平,这方面拉动增长的可能性逐渐消失,加上投资已经引起了消极后果的积累,不能再大量用这个办法保持供给的增长。因此供给侧最重要改善的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重要事情说三遍。
如何改善供给侧?
吴老说20年前他就知道供给侧有问题,而且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了要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同期还提出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第二个转变是第一个转变的基础(这句话很重要,暗含目前市场经济不够的意思)。但是,让吴老痛心的是,在老江的带领下,“十五”期间热衷于大投资,进行所谓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建设,这种增长方式都是退步的!!!
“十一五”又把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工作主线,但大家也知道影帝年代的推进力度了,一遇到经济问题就靠投资拉动,即使注意到供给侧问题往往也采取计划经济的办法来解决,政府出手改变供给结构、改变供给体系(再次映射市场经济不够)。
所以,改善供给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改革,要用能够支持激励创新和创业的体制去推动实现结构的改善。
供给侧改革突破变革关口是什么?
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共同来推动改革,共同实现改变。所谓突破该个关口,就面临着供给侧体系和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的变革。
吴老举了个栗子后,再次强调:为了推进实现供给侧转变,一定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即十八大三中全会所说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