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X创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X创新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X创新读后感10篇

  《X创新》是一本由[美]Adam Richardson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X创新》读后感(一):抽空把这本书好好看

  前段时间在中欧上海校区听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秘书长董扬先生的一段话,基本意思是:

  企业生产产品往往没有用户需求变化快,经常赶不上使用者的需求。

  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好的企业产品往往是被用户教育出来的。

  当时我有一些关于创新的想法,抽时间整理了一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kxODYxOA==&mid=200879851&idx=1&sn=0951a6a926fdfe7d3fa04bc88106dff5&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感觉很多地方没有写透,请对文中所说的观点多给些意见和指正。

  《X创新》读后感(二):拨开“暗物质”,讲透如何创新

  我是这本书的译者,几年前就接触到了这本书,当时看完后觉得有很多系统性的创新方法眼界自己受用。确实所有团队公司都在声称对创新的重视,大家都急于奔着创新的结果而去,为了证明创新而创新,究竟如何以创新来助力商业成功?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团队和技能储备才能达成有效创新?这些都相对模糊

  自己也是最早在这本书中了解到商业生态系统和用户接触点的概念,了解到如何针对这两块开展设计。这方面意识和方法在后续工作中一直引导着自己。接触到原版书的时候恰好在腾讯,2010年的时候往无线倾斜的趋势在公司内已经较为明显,很多产品必须面对新的态势进行重新思考调整,设计也必须应对这些快速的动荡挑战。后来加入了阿里,也一样感受到了公司面对各种新兴的模式和垂直类竞争对手承受压力,大巨头间相互侵入彼此的领域,竞争态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有意思。在这样的变化中,公司和个人感受到的疑惑、压力、挑战,以及想要急于应对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迫切心态均在本书的很多案例中有贴切体现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能让人感受到痛楚却又觉得无处发力的困惑正是本书所说的“暗物质”,所以最终下定决心花些时间把全书翻译出来,希望能够对处在这样变化态势中的公司或者设计师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X创新》读后感(三):努力做一个牛逼的创新者

  这篇是给《X创新》的推荐序~

  我相信,会看到这篇文章同学都有体会,身边的新产品越来越多,创业朋友也越来越多。

  站在行业社会的大视角去看,加速发展必然的,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但是,站在参与者角度去看,即将成为炮灰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也意味着你很可能会沦落为一位苦逼的创新者,所以,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如何不苦逼,成为牛逼的那一个?本书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

  大量的所谓创新者,犯的最大错误,是误把简单的“做一个新产品”,当做创新。今天,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复杂的商业世界,其中有各种各样问题阻碍创新,书中给出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概念——X-Problem,它的复杂性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 激烈的竞争和日渐模糊化的行业界限。这些是由于公司的扩张所带来的,很多公司不断进入自己核心地盘之外的领域,挤压着合作者和相关公司的生存空间

  2. 用户对产品质量体验不断提高期望。现在的用户更关注产品是否易用、产品能否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的体验、产品能否融入他们的生活等等,他们已远远不再是那些仅对性能价格要求的用户了。

  3. 需要通过将实体产品、软件服务整合成为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来满足用的需求,而非通过单一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作为产品经理,我的理解是,“产品”的概念已经大大升级了,要做好产品,必须:

  1. 深入到用户真实场景中,用各种方法直接交流,才能真正的理解需求,除了实用性的诉求,对心理期望、情感需要的洞察,越来越成为好产品的关键

  2. 把用户与“狭义产品”的各种触点,比如看到广告、购买、售后服务等整个流程,都当做“广义产品”来对待,要设计完整的解决方案;

  3. 为了长盛不衰,产品要有可扩展性,但一定要围绕一个焦点,比如抓住一批精准目标用户,给他们不断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或服务;

  4. 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甚至要主动拥抱变化”,传统的“闭关修炼一举成名”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现在更需要敏捷迭代,开放心态,和用户、市场一起成长

  按作者的话,这就是X的四条边,可以总结为四件事情——Immersion、Convergence、Divergence、Adaption,神秘吧?想探个究竟,不妨细细阅读本书。

  书里说,“当下的生活是未来生活的Beta版本”,把Beta版变成正式版,靠的就是各位牛逼的创新者,加油,预祝成功。

  《X创新》读后感(四):教科书

  “我们选择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有困难。”——约翰·肯尼迪

  看完这本书不是说马上就能学会创新,我的友邻魔云兽常说“知识经验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很多公司出现了“创新盈余”我所在的公司就有这个问题,把创新单纯的理解为“制作一个新产品”,这让公司陷入了巨大危机

  书里给了很多实在建议,比如不要让大家都研究自己擅长的部分,要让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一起工作,互相开拓出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这些都能提供出新的系统,方便在新的领域做的更好,把利润放大的更好。每个人互相作用的团队,才是一个高效的团队。

  好了说了不容易的事,来看看容易的事。作者用了30多页,这本书的十分之一来阐述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他自己的从业过程。把思路整理的很好,从书的大框架就能大概了解设计、创新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把设计和用户需求结合起来,到最后把竞争力、市场、产品策略整合到设计中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从作者的自述中看到作者的经验总结过程,就能发现这是一本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书。作者希望能做出有趣有价值东西,相信这是每个设计者的愿望

  创新不是结果,井上达彦《模仿的技术》引用法作家夏多布里昂的话“所谓独创的作家,不是不模仿别人,而是无法被人模仿”。创新不代表借鉴别人的成果,书里在每个论点之后,附加论述,并且介绍了很多案例,并从中分析出创新的要点,比如“如果无法正确引导方向,适应变化,即使一个能快速适应的灵活系统也会变得毫无价值。”

  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教科书,布局、设计、知识含量都像。书的最后一章,重点阐述里四个事实真相真心建议众多APP的设计者,重点看一下,能把那些半夜不停响的APP处理一下。

  《X创新》读后感(五):沉浸,整合,扩张,适应形成一个反馈闭环

  1。N种不确定性和复杂的需求,产品设计,上下游共同的生态之间的联系

  2。沉浸

  3。整合

  4。扩张

  5。适应

  6。战略战术策划

  1。X种不确定性促使了企业必然需要不断认清楚自己的条件以及边缘起来的业务产品利,对放羊式的管理还是从上到下去执行上层认为的创新方式,但在国内的环境估计大多都是上层需要那种创新,一般而言大多数都是从上到下的执行了功能创新,体验创新,以及生态上的创新。

  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多会出现混合打乱行业的界限,每一种外来方式促进了之前利益格局改变,更是你不创新不能把握大势就会被抛弃在历史尘土中,而且就像诺基亚手机不断在研发更好的功能机时,把握用户的需求的能力是非厉害,但最后出现了智能机所以就根本都没有办法

  宝马的mini 是最能说明公司对创新模式上的探索,更是让你体会到年轻品味质感还有运动激情个性十足,弥补了宝马老道的汽车风格,更是填补了在这块上的空白,对大众对汽车理解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上;需求不断在变化,产品的品味也在不断改变,唯有不变的就是变化。

  2。整合,就是生态系统把整个作为你周边资源作为一种可以共赢的路子来,发挥自己企业对核心理念执着,还有顺势而为不管外界怎样的变化都有一个核心的品牌或者主打产品,跟现在的网易一样需要你去不断发现周边产品,然后通过主打产品来前期铺垫尚未成型的初创产品,通过边缘性的创新才能够游走在潮流前面。

  周边的生态系统就是比如说供应链上下游的把控,以及相互分担和承担风险有利益大家一起赚并且知道不断的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公司组织业务结构创新,构建一个整体部队才华性格互补的员工,流出时间来让每个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性来产出边缘性产品。

  3。扩张,整合一支非常厉害的海陆空作战部队然后打开无人之境,创立一个品牌得到资本支持,适应市场的变化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痛点,不断扩大着组织队伍以及适应这种扩张性的文化基础。产品的扩张,组织的扩张,市场的扩张,平台的扩张,组织结构的扩张,生态系统的不断扩张。

  4。适应,每一个产品都会出现衰退期,也会出现新的产品来代替老的产品线,而新的产品线在那里呢,也许在生态系统中发现,也许就是在员工身上发掘出来的产品,还有几年市场都会变化非常大,通过不断的适应市场的巨变,来调整公司的业务逻辑,通过整体和局部的把控然后把整个系统做到最优化的安排

  5战略和战术,公司为何要存在,只是为了赚钱吗, 那么你走不远,只是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吗,那么你总有一天会不了解你的用户在那里,只有规划人生才不是闲逛,也同样只有有愿景有战略的公司才会做的更好,对产品对用户对员工对整个生态系统更好的改进。制定战略和战术不断迭代小步快跑试错中前行着,不求最好,但求抓住重点。

  总结,X种你受不了的问题,也通过会有X种你受不了的创新,虽说本身来说有点说书中套路比较重但至少给我们提出了这四个思维结构。 沉浸,整合,扩张,适应形成一个反馈闭环,不断通过这样的套路来促进企业更好的向前走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X创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