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0篇

2017-12-01 22:50: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0篇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是一本由[巴西] 保罗·柯艾略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一):短暂生命也是生命

关于死亡,没有一个人是有经验的,但又或者有经验后忘记了,无论威武还是唯心,我们都无从知晓,死亡的感受是如何的,有人说会看到一团黑,有人说会看到一道光,正如有人说天堂和极乐,有人说地狱和轮回。这本书中的故事一定是杜撰的,可是觉得生活里就是这样,一群思维正常的人,装成精神病躲在医院里。一个寻找理想的少年,在找到方向后的欣喜,到失去信心失落。为了理想放弃仕途的行为,被视为精神出了问题。医院里一切似乎比外界友好,而自由。他们有做一切的事情的理由:我是精神病人。这样的理由下,每一个病不合理的行为变得理所应当,一切怪诞的行为都是正常。可是当你看到故事的中间,你会发现,他们的想法都很简单,而且在这个医院里的人,都希望得到自我的救赎。曾经成功的女律师,有着他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家庭,可是有一天她自己走进了精神病院,并且不想离开。她感觉自己时时刻刻被恐惧围绕着,甚至后呕吐,晕倒。这恐惧来自她所拥有的一切,怕失去事实上,在生活里面,我们对幸福的渴望是欲望,而大部分人会害怕幸福的失去,恰恰是这样的恐惧,导致自己亲手毁掉了幸福。

书中真正的女主角是维罗妮卡,一个年轻女孩,她决定服用安眠药自杀,原因是她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其实这个状态似乎很多年轻人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此书绝不是鸡汤文,激励活下去。恰恰相反,作者利用书中医生一角,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维罗妮卡服用安眠药后获救,但是仍然想寻求解脱,在她看来,只有死才能达到完全地解脱。医生告诉她,只有一周的生命。她再不用考虑别人的眼光,父母的期许,道德的枷锁。在这一周中,她感到非常的恐惧,她开始思索死亡,找寻自己生存的意义。她开始发觉每一秒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珍惜的。作者想表达的是:死亡意识可以激励我们活的更好。最终,维罗妮卡逃出了医院,她不想死在医院里面。她向往外面的世界,一切不如意的周遭都变得美好和鲜活。

这一切都是医生构想出来的治疗反感,并且用药让维罗妮卡感到身体不舒服相信自己只有一周的生命。努力享受只属于自己地时光。在小时所有压力后,维罗妮卡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自己爱的,想要的生活。她开始想要为了活下去努力和“逃亡”。这个故事其实看起来荒唐,医生怎么会告诉病人马上要死去,而是为了她更好的活。

当维罗妮卡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她勇敢地爱上了那个精神分裂的男人,没有想未来,没有想会不会被接受。很多人不敢爱,是因为太多的事情,太多的过去与未来会纠缠不清。而她不同,她只有现在。我们经常说活在当下,其实并没有真的做到,因为总是有太多的未知可能,作为自己逃避的理由与借口。她的抑郁症好了,她在自己身上发现了更多的疯狂。她希望带着它们走向新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她从一个抑郁女人成为一个疯狂的女人,从一个“正常”的人成为了一个“精神病人”,她却变得自豪自信起来。在心仪的男人面前,她第一次用心弹奏出华美的乐曲,她大胆地展现自己的身体,取悦自己,她不怕了,什么都不畏惧,没人会对她品头论足,因为她是进过精神病院的人。正是这疯狂解救了她!

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抑郁的人很多,但是很少人会需求帮助,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正常”的,而只有进了精神病院的人才是疯子。可是当你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似乎做个精神病人挺好的。因为可以活的像自己,你会看到真的,可爱的自己。

在看这本书期间,偶然的机会,又重新看了《辛德勒名单》,与书中的内容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战争是普通人控制不了的,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普通民众。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如此的残忍和灭绝人性。犹太人的顽强,求生的意志力。整个民族都希望活下去,每个人都在默默祈祷,地狱般的日子赶快过去。

书与电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却一同道出了一个道理:对死亡的恐惧,激励着人活下去。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二):死亡带来的自由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是保罗柯艾略的一部小说,讲了一个叫维罗妮卡的女孩在精神病院的奇遇。

小说设定的场景和时间是1997年斯洛文尼亚的一个精神病院。不过作为带有哲学色彩的小说,这个背景意义不是特别重要,小说要解剖的问题具有更普世的意义,南斯拉夫分裂后的社会现实只不过加剧了人的焦虑和抑郁,是书中的故事看起来更加合理。正因为如此,所以小说开头快速推进故事发展--维罗妮卡自杀而未成被转到精神病院。这件事本身稀奇古怪,也只有在战争后的混乱时期才会发生。这也是为了尽快做铺垫,让故事在主要舞台--维雷特精神病院上演。在精神病院维罗妮卡和一群精神病患者相遇,并影响了其中几位,让他们病愈出院了。

故事是一种直线铺叙的结构,并不是前两年非常时髦的双线叙事或者多线叙事,追时髦的读者可能会略有失望。故事使用的是一种伞状花序的叙事结构,那就是遇到重要人物再进行不惜笔墨的描写。最重要的人物有三个:泽蒂卡、玛丽和爱德华。他们每个人都像一面镜子,身在精神病院,不仅反射出维罗妮卡那里照耀的光,也反映了精神病院外面残酷变态的世界---这里可以找到一种二元对立的意象。每个人象一面镜子,折射的光线指向都是一个方向。这种结构很像向日葵的花序,也像阿基米德的聚光镜,将光聚在一起可以融化铅块。柯艾略想出得这个结构很是厉害。有时间还想读一读他的其它著作,看看在文章结构方面他还有什么其它的创见。

维罗妮卡是主角,她的故事也是小说的主线,串起众多人物。她是年轻一代的女性,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被忽视,被安排。爱德华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过作为男性他获得的是肤浅流于表面的重视,他真正想做的事情被禁止,却被强迫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维罗妮卡则是被忽视到根本失去了自己的欲望,除了自杀,无事可做。泽蒂卡和玛丽分别是精英阶层和家庭主妇,生存无忧和富足只是表象,泽蒂卡从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工作。玛丽也一直浑浑噩噩,直到某个事件或者某个时刻,紧绷的神经突然崩断,她们一下子就崩溃了---话说小说对这个过程描写的非常精彩。

维罗妮卡进精神病院纯属意外,她是自杀未成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她是属于那种“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类型的人,自杀是因为觉得无事可做。而维雷特精神病院是对病人限制比较少的地方,更让维罗妮卡放开的一点是,医生骗她说,她只有短短几天可以活了。这些条件加在一起,短短住在精神病院的几天,维罗妮卡活出了完全精彩的精彩生活。她先是打破了心中的禁忌,打了一个人耳光;然后给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爱德华弹奏钢琴。她本是被迫学习了钢琴,在自由自在心境下技能全开,并且把自由放开的精神灌注进了琴声,乐曲被她弹得动听精彩。最后她跟爱德华结成伴侣,双双离开了精神病院。

小说的安排非常巧妙,一般精神病院很难把这些条件全部凑齐,作家以文为戏,竟然全凑齐了,而读者也觉得很自然,这就是本事了。小说顺手讲了许多问题,比如父母看似无私地付出,但是却要孩子无条件服从他们对孩子的人生设计,维罗妮卡的妈妈付出的越多,她就越讨厌她,甚至痛恨她。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种蠢事?这种所谓的无私究竟是不是无私?

小说的故事全在精神病院进行,但是很显然是两个地方对应的:精神病院和外面的现实世界。精神病院某种意义上被描写成了世外桃源,病人们在这里很舒服惬意,很多人已经病愈却不愿意出去,不愿意回到现实世界。一般小说基于现实写理想的天堂,而柯艾略反其道而行之,笔行险道,是其高明之处。不过,柯艾略借玛丽之口也说了,回到现实世界才是真正的治愈。记得以前读过一本《24重人格》,病人分裂出24个人格,有些人格甚至非常好,但是真正的治愈是所有这些分裂人格将控制权归还给主人格。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是一部内涵多样的小说,相信不同兴趣点的读者都可以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心人甚至可以学习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三):疯狂一次吧,向死而生

死亡以自由魅惑维罗妮卡,而维雷特这个所谓的疯人院以祛魅的方式让维罗妮卡继续活。读完小说,我不确定维罗妮卡是否领悟了活的真谛,我甚至怀疑,在未来活着的一段时间里她还会决定去死。

正像她这一次赴死的理由:“生命的一切均一成不变,一旦青春消逝,一切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一切都错乱了,而她却无法重整局势,这使她觉得自己很无能”。维罗妮卡的死是对乏味无趣的,并与她理想中的完整世界大相径庭的现实的,一次浪漫主义的反抗。然而就如她的祖国斯洛文尼亚被记者愚蠢发问“在什么地方”一样,人们能够随意地搞混地球上存在的一个国家,对于维罗妮卡去死的决定,世界也不会为之动容。不过她这次决定去死的经历,促使读者我再次去思考死,并和她一样重新去迎向生。

死亡,作为目前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常以文末句号或文末省略号的戛然而止或神秘悠长,恐吓那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活下去的人们。当然,它也告慰着某些痛苦灵魂——此生终了,痛苦终了。而对于那些相信不死的人类来说,死亡更像是打开新世界的一扇大门,通往彼岸。维罗妮卡只想结束那时她并非神清气爽的人生,想通过死亡的力量结束她三十,四十乃至五十年都会看到的卢布尔雅那的这种美丽傍晚的重复。美丽,若是毫无新意,不如就断送在这个黄昏。可惜,如此反讽,并未寄希望于死亡打开新世界大门的维罗妮卡,经由去死的决定却回归到生。更讽刺的是,维雷特这个非理性的存在——疯人院,却成为了迷途心灵的救赎之乡。

从向死到向生,维罗妮卡在维雷特这个无须背负责任,无须胜任任何角色的超社会环境中,解放了被捆绑多年的自己。给博爱会那个老头的一耳光让她领悟到生命的值得,无需忍受无谓的痛苦;病友泽蒂卡的昏迷治愈法让她喊出“人们抗争是为了从昏迷中苏醒,可不是为了陷入昏迷”;她任由内心的恨意汹涌,去质疑外在所谓现实给我们的“二二得四”的必然规律,去质疑所谓的爱,她领悟是这一切给自己套上层层面具,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体内生存着的上百位另外的维罗妮卡,她们有趣、疯狂、好奇、大胆,勇于冒险”;她在钢琴边想起了自己的儿时梦想并凭依着弹琴寻到爱的懂得及性的高潮……带着这股疯人院里习以为常的不介意被说三道四的疯狂劲儿,一路疯回了理性社会。

决定去死的维罗妮卡只是想杀死那个她早已绝望的自己,她没有料到死亡未遂的峰回路转,让她在伊戈尔医生善意的很快就死的谎言的催逼下,一周之内就脱胎换骨,从单调无意义的“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到了完美有意义的“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真实地活着才能继续往下活吧,只是真实地活着,在外部世界总是避免不了指责、非难、计较等等等等灾难性的事件及这些事件所引发的波峰波谷般跌宕的情绪。所幸活着的过程里,大事不多,琐事不断,诸行总是无常,诸漏也总是皆苦,两苦相形,我选择疯狂的维罗妮卡那般真实。

正如开头我所怀疑的,维罗妮卡还会不会去死,毕竟,漫漫人生总不存在一劳就能永逸之法,小说结尾生的意义满满的维罗妮卡仍然可能在她活着的某段时间里又染上苦病,但是,决定死过一次的人这般对生命无畏弃绝的执行力,应该能助她去开启另一种“生”的大门吧。

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里这么来回答活着的意义——“看画,听风的声音”,保罗·柯艾略大概会回答——“疯狂一次吧,向死而生!”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四):无论身处何地都会被同化,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厌倦

当我第一次向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朋友一脸质疑,他说:“《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怎么感觉听起来充满负能量啊。这么多题材不写,为什么写寻死,这本小说名完全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啊。”我听后哈哈一笑,只道,“你看完了,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几日过去,朋友来找我,赞不绝口啧啧称奇。小说的内容与书名截然相反,讲述的主角维罗妮卡在寻死的过程中,如何和一步一步的找到生存的价值

弗洛伊德曾说:“即使是内容痛苦的梦,也可以用欲望的满足来解释。这一类梦的解释,肯定会牵扯到很多我们不愿意讲出或者不愿意想到的事情。每个人都要一些隐私,不愿意告诉别人,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在梦里,就绝不仅仅是偶然事件的巧合。梦中唤起的痛苦感情,正是为了阻止我们提及或者讨论那些痛苦的事情。”爱德华的梦是“天堂的影像”,在维罗妮卡的梦中,她成了“局外人”。维罗妮卡的一生,似乎都是在被动的生活在。她等待着父亲的下班,等待恋人味道的情书,等待火车、汽车、飞机,生活给予她什么,她就接受什么,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她仿佛是一个上了发条的玩偶,生活转动发条,她则机械的手舞足蹈着。她似乎更像是一个生活的装饰品,而不是创造生活的人。

川流不息的人生对于维罗妮卡的来说,就是生活不断的ctrl+c和ctrl+v,她想出了一个绝佳的方式逃避眼前的生活——自杀。维罗妮卡服下了大把的安眠药,药物却并没有将她带到天堂,她醒来时,眼睛里的事物依旧是地球的模样,一家精神病院的医生救活了她。在医院里,她开始了新的生活,她认识了玛丽,认识了泽蒂卡,认识了爱德华。来这里之前,她们都拥有羡煞旁人的生活,玛丽是律师行业内的佼佼者,在公司里她能说会道,业界里的一把手,在家里她与丈夫琴瑟和谐,是一位好妻子。爱德华是大使的孩子,父亲拥有只手遮天的能力,大小事务,在父亲手中都能有条不紊的办妥。

她们每个人就如从模子里走出来的玩具,旁人用无形的模具,将他们硬塞进去,于是就成了周围人眼中理想的模样,她们有自己的想法,却又无从反抗,他们与朝夕相处的人们的作对,就犹如螳臂挡车一样可笑。他们被周围的人同化,然后再与他们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他们厌倦了往昔的千篇一律,对于他们来说,精神病院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这里每个人都是社会里的“异类”,“臭味相投”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概括。可是当他们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又会被其他人同化,生活本就是一个不断的厌倦,不断的同化的过程。没有独立的人能与团体格格不入,他们需要生活,就必须得融入到其他人的社交里。

自杀,死亡,复苏,逃跑……维罗妮卡的一生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她在精神病院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她用卑微的力量与世俗作者反抗,即使未能如愿,她也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自由世界的道路。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质与天性,追求快乐与寻找冒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五):莫在岁月蹉跎中过了一生

文|轻禅
  有时候会想,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就是每天忙忙碌碌,到头来过的却不是想要的生活?无数次问自己,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并非是我要的。若生命平平淡淡,若生命只是在等待,那么这样的生命体即使活着,思想也已然死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就是这样一本关于生命思考的书。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维罗妮卡因生命过得平淡而觉得毫无意义,选择去死,她吞了很多安眠药企图自杀,可她并未死去。当她醒来时,出现在一个叫维雷特的疯人收容所,在这里,没有人能够逃出去,她还被告知只有一周的生命。只有一周的生命,她该如何度过?而在这里,她还遇见了不曾想过的爱情……从此,她的生命好像重新燃起。
  作者保罗·柯艾略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本书中,做了一个试验,维罗妮卡自从进入疯人收容所之后被告知生命只有一周,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在观测一个人濒临死亡时候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什么都不做的面对最后的日子,还是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从维罗妮卡的决定来看,她最初进入疯人收容所并没有求生的意志,只盼着能够去死,可当生命一天天减少,她看到了疯人收容所里很多人的行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其实现实中的人,有多少人像维罗妮卡一样,生命平淡如水,生活没有丝毫涟漪,在少不更事时,不懂得去生活,当明白生活的意义时,似乎一切已经为时已晚。这似乎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在蹉跎中渐渐流逝,而最终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了一生。
  人,也许只有在生命即将凋零时,才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才会思考,若是生命没有完结,究竟如何很好的过一生。也有可能,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才激起对生活的渴望,就如同维罗妮卡一样,在无法逃跑的疯人收容所不顾一切的选择逃跑,即使生命只剩下几天,她也要离开。
  戏剧性的是,这不过是一个试验,她的生命没有就此终结,她逃离了疯人收容所,也逃出了她生命如死水般的日子,于是,她获得了新生。《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一书,无法不让人去深思,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在这个我们看似什么都不用太过去追求的时代,究竟生命怎样度过一生才最有意义。
  对于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定义不同,但无论如何,也不要在岁月的蹉跎中就这样随随便便过了一生。有时候,没有追求时,生命就已经开始凋零了。而时刻思考生命的真谛,至少可以让自己清醒,不要在碌碌无为中就这样过了一生。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六):投入地爱,投入地生和死

整个故事是人类终极问题的简化版:在每天重复的生活之下,在时间流逝的悲哀中,在至亲至爱相继离开的人世间,活着,还有意义吗?选择当下死去,便可以避开那些令人烦忧的种种,不是很好吗?

维罗妮卡家境不错,美丽温和,听从父母的意愿,放弃了挚爱的钢琴,选择法律专业,又在毕业之后,按照家人的安排进入图书馆工作,月末领钱便是她全部愿望。工作时在修女院租住了一个房间,因为有门禁,她也找到了适当的理由拒绝和男友在外过夜。一切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却惨白无趣的进行着。

她教导自己,给男人的欢愉要有一个精确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只给他需要的这么多。她从不对人发火,因为那意味着反击,意味着与敌人战斗,之后却又不得不去承受无法预料的后果,比如报复。她得到了生活中希望得到的一切,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她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的日子都一模一样。因此她决定去死。

她小心翼翼地活着,为了不惹怒家人,放弃梦想;为了和同事朋友好好相处,让自己忍耐谦逊;为了不成为别人口中“放荡的女人”,她扼制内心的渴望……

她这只是在呼吸,并不是在活着。

如果她真的甘心于这样生活,一切便相安无事,直到自然死亡。但她内心的暗流时刻涌动,在完美的伪装之下,她很清楚自己精心塑造的面具已出现致命裂痕,稍有不慎,一切便轰然崩塌。

她具有独立女性的外在,内心却绝望地想找人相伴。白天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喜欢盯着她看,而晚上她却孤枕难眠,只能待在修女院的出租屋看电视,甚至连台都懒得调。为了让所有的朋友都觉得她是个令人钦羡的榜样,她几乎耗费了全部的力气,期许行为符合她自我塑造的形象。

庆幸的是,生命对她是仁慈的,吞下四盒安眠药之后,她被救起,送进了疯人院维雷特,幸存了下来。而就是在这里,在病痛的折磨之下,她体会了愤怒、欲望、兴奋。生活,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食不知味的下意识咀嚼动作。

吞食大量安眠药的后果之一,便是不时呕吐,面对那些“疯子”的嘲笑,维罗妮卡第一次允许自己愤怒;在同样喜欢音乐的温柔的爱德华面前,她可以肆意自然地演奏钢琴,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欲。在维雷特这座疯人院里,那些她从未敢尝试的情绪、行为都能够实现,她开始大胆展现自己。她的自杀,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同伴。

泽蒂卡有位英俊多金的丈夫,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然而,某天下午,她经过普列舍仁的雕像,想起了这位诗人浪漫的爱情故事。

三十四岁时,他偶然走进一家教堂,看到了一位少女,她叫朱莉娅·普里米奇,诗人深深爱上了她。他开始写情诗给她,并想娶她为妻。然而朱莉娅家世极好,除了那次教堂的不期而遇,普列舍仁与她始终缺少缘分。如今,在卢布尔雅那的小小的中心广场上,诗人的双眼凝视着一个方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在广场的另一面,会看到一栋房子的墙上雕刻着一张女人的脸。那正是朱莉娅的住所。即便死后,普列舍仁也永远守候着他那无望的爱。

突然,泽蒂卡的心被刺痛了,因为她想起了结婚之前自己苦苦追寻的无望的爱,那个有妇之夫允许泽蒂卡做他一段时间的情人,后来再也没有联系。泽蒂卡想,如果当时自己坚持去找他,求他回来,是不是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期待?于是,她疯了似的耗尽所有钱财、精力去寻找那个男人,终于有一天,她被送进了维雷特,诊断结果是抑郁症。

另外一位女友是玛丽,四十年的律师生涯,终究让她意识到:人们创造法律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将斗争无限期地拖长。偶然一次,在看一部讲述萨尔瓦多人们疾苦的影片时,她惊恐万分,决定放弃让人厌烦、无休无止的律师工作,将余生献给人道主义事业。她开始不时地冒冷汗、无法控制暴力行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在朋友的劝慰下,她主动去维雷特寻求救助,医生判定她得了恐惧综合症。

作为国家大使的儿子,爱德华的一生早已被注定,他将出入上流社会,学习政事交往技巧,以便将来继承父业。但他对那些都不感兴趣,生活空虚至极。直到有一天出了车祸,在住院期间,接触到了一些空想家的生活。他觉得

这些男人与女人撼动了世界。这些男人与女人如他、他的父亲或者与他渐行渐远的女友一般平凡,面对程式化的生活,也有普通人的焦虑与不安。对宗教、上帝、思想的传播或新观念,他们其实没有特殊的兴趣,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决定改变。这本书很有趣,因为每个人物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瞬间,让给他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影像。

于是,爱德华决定,他要学习绘画,向世人展示那些圣徒眼中的影像。对于爱德华成为画家这一想法,父母当然惊惶失色,他们软硬兼施地劝阻爱德华,在发现儿子对外在的刺激毫无反应之后,他们把他送进了维雷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既然是疯人院,维雷特里自然都是不正常的人,然而,这些所谓的“不正常的人”在得知有一位自杀的女孩儿入住之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在第一次听到维罗妮卡弹钢琴的时候,爱德华就被深深感动,他一直要求维罗妮卡为他演奏,虽然他一言不发,而在这种被需要的心境之下,维罗妮卡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爱情萌芽,也是在那个晚上,她全身赤裸地在爱德华面前释放着自己的情欲,她终于知道了活着的真切感受,是用力去爱、去愤怒、去喜悦。而爱德华也被她的美丽、大胆震撼了。这一幕被玛丽看在眼里,也终于让她明白:“一次冒险抵得上一千个舒服安逸的日子。”泽蒂卡是维罗妮卡入院之后认识的第一个人,那时她的治疗将近尾声,她清楚地明白自己症结所在,决定不再执迷于那虚幻的不切实际的爱情,她对维罗妮卡说:

或多或少,我们都是疯子。刚进维雷特的时候,我是个抑郁的女人。今天我是一个疯狂的女人,我深以为豪。我到了外面,行为不会与其他人不同。我会去超市购物,与朋友谈些八卦,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但是我知道我的灵魂是自由的,我可以与其他的生命交谈。我们是疯子,也只有疯子才会创造出爱。

泽蒂卡潇洒地离开了,玛丽也被维罗妮卡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震撼,决定投入萨拉热窝的人道主义事业中。而维罗妮卡走到医生的候诊室,对医生说:

我想离开这里。我想让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我想向对我有兴趣的男人微笑,如果他们请我喝杯咖啡,我一定接受邀请。我要吻我的母亲,告诉她我爱她,在她怀里大哭一场。对于感情的流露,我不会觉得羞愧,因为它一直存在,只是从前被我藏起来了。我想投入地爱男人,投入地爱这个城市,投入地度完这生命,最后,投入地死亡。

维罗妮卡终于在死过一次之后,敢于面对、体验人生中赤裸裸的情感,这并不是说生命便不再有重复,生命的重复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在这重复中、如何在时间的流逝里,仍旧活得生气盎然,是人一生都要修炼的功夫,不必担忧,在这修炼的过程中,生命的精彩会自然涌现。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七):把每一天当做奇迹来对待

活着很累,这似乎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共识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过去五十年中,世界自杀率增加了60%,2016年的研究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其中30%来自中国。
孕妇不堪妊娠的痛苦,选择自杀;生活压力大,选择自杀;家庭不和,选择自杀;遭遇不公,选择自杀……这样的悲剧一直在上演。
选择自杀的人,大多数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活着太过于疲惫,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别人的眼里,这样一个群体被视为异类、疯子;在这个群体中,他们也无法懂得其他人的处事方法。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柯艾略解释“疯子”时说:
疯子就是不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就像你置身于外国,你看到一切,你明白身边发生的一切,但是你无法张口,也无法得到旁人的帮助,因为你不懂那里的语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厌倦了生活的维罗妮卡决定自杀。她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所以生活给了她什么,她便接受什么。少年时代,她觉得选择为时过早,而现在已是青年,她又觉得改变为时已晚。生活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样顺心。她想了很多种自杀的方法,最后选定了吃安眠药。
但是这次自杀并不成功,醒来的维罗妮卡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并且被告知心脏受到损伤,只能活一个星期。弥留之际的维罗妮卡,在精神病院遇到了几位同样是“病人”的朋友。这些朋友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进了精神病院:有的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心里突然产生恐慌;有的是因为父母为难自己,想做的事无法做成。
在精神病院里,维罗妮卡想过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慢慢等待过自己的死亡。七天,她的心脏只能保证她活下一周。
她绝望过很多次,但她发现,在和那几个朋友间短暂相处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所以这本书里面,实际上有很多对于人生的思考。这个故事也许并不好看,但是能让人学会思考。
维罗妮卡爱上了一个叫做爱德华的精神病,只有爱德华能安静地听她弹钢琴,一曲接着一曲。他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提要求,只想听着她弹钢琴。她爱上了他,她决定不再那么拘谨,不再受生活的支配。她酝酿了一份和他一起逃离精神病院的计划。
她对爱德华说:我再一次喜欢上了太阳、山川,还有麻烦事。生活缺少意义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在自己,我现在接受了这个事实。我想再看一次卢布尔雅那的广场,再一次体验爱与恨、绝望与烦闷,再一次感受日常生活的简单与琐碎,这些也正是人生的乐趣所在。
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要离开人世,所以她要和爱德华好好地看一看这个世界。爱德华想起了往事,头脑也变得清醒。他父亲是个外交家,想让他好好读大学,将来继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是爱德华只想画画,他觉得他有一天可以画出天堂的模样。在父母的压迫下,他选择了做一名疯子。
精神病院里的一切都在院长伊戈尔医生的掌控中。伊戈尔医生在维罗妮卡从安眠药中苏醒过来之后,谎称她只能活一个星期。正是在这一个星期中,维罗妮卡改变了对人生的绝望感,选择了重新热爱生命。
把每天当做奇迹来对待,这是维罗妮卡和爱德华的最终选择。
医生是治不好疯子的,只有等疯子自己治愈自己。当他们选择逃离精神病院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再是疯子了。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正如柯艾略所写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样》,这本书也有很多关于人生的独到见解。
柯艾略说:
对任何事,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理论,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才是真正重要的。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夸夸其谈,拒不接受隐藏在看法背后的现实,而其实不管看法是好是坏,只有将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才真正存在。
这段话正好指出了我们大多数人为人处世的弊端。也正是因为人们只相信自己,拒绝信任别人,也拒绝把观点转化为行动,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活着是一件很累很纠结的事。想做的事,永远做不了;想把生活过得更好一点,但每天都在原地踏步。时间束缚了我们,环境也束缚了我们。
但是实际上,真正束缚我们的,是自己的内心。人们不敢遵循内心,因为那样别人会说你是疯子;可是,疯子的界限到底在哪呢?维罗妮卡被人当做疯子,可是当她在精神病院和同类人待在一起时,她觉得这时他们才是正常的,外面的人才是疯子。
精神病们没有烦恼,而外面的人每天都在生活中因为违背内心而沉沦。
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生活在内心的枷锁中?
书中说:
要是每个人都能学会与自己内心的疯狂共存,那该有多好!难道世界会因此而堕落?不,人们只会更公正,更幸福。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八):死而后生

死而后生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其曾被誉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之一。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奇幻冒险故事曾经畅销多国,引起世界读者的极大反响。保罗•柯艾略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部小说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对生活失去兴趣,想要自杀的少女。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而又未死成,反而进入了一家叫做维特雷的疯人院,在维特雷的一系列遭遇和内心的思索后,逃离疯人院,为我们揭示生命的真谛。
                       在人的一生当中,多多少少会动过自杀去死的念头。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布满鲜花,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些许挫折或失意可能会让我们丧失生活的勇气。而本书中的维罗妮卡并不是经历了人生当中的坎坷或荆棘才做出自杀的决定,而是因为生命里的一切一成不变和对时局的无能为力感。不用再看着同样的事情发生三十、四十乃至五十年,毫无新意的人生会变成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悲剧。
                      在自己年少的时候,翻阅日记依稀写着曾经想要自杀的一个阶段。高二,十六岁的年纪,在军事化封闭管理的高中阶段,除了老师的授课丝毫没有其他的文娱活动,体育课也少的可怜,寄宿学校每天的日程安排,都是如出一辙,毫无新意。枯燥的课程,还要忍受学霸的碾压,也曾想熬夜努力学习,然成绩并不理想,逐渐失去动力,每天夜里思考怎样才能让这种波澜不惊的生活泛一圈圈涟漪,难道只有自杀才会快乐。日记了记载着现在看来颇为幼稚的言论,但在当时,一个寄宿学生,在离家的另一个城市,没有心理开导,也没有心理学书籍的阅读,面对单调的生活,出现这种想法也算正常。当然,熬过了那段看起来艰苦的岁月,现在回想起来竟还有点舍不得。
                       在维罗妮卡的维特雷的日子里,得知自己在疯人院活了下来,心里想着又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了,按部就班的工作,结婚,生子,为生活寻找种种理由,还会有出轨,反抗,当一切尘埃落定,生活仍然是毫无新意,不会前进也不会改变。如此之后,维罗妮卡对于自杀的决定又坚决了几分。此时,心口的疼痛,被告知严重的心脏病,还有五天的存活日期。
                       自杀是一回事,等死又是另一回事。在这五天中,维罗妮卡见到了泽蒂卡的离开。泽蒂卡说,我们不是疯子,如果想要按照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别人希望的方式去生活,会被当做疯子,那做疯子又如何。诚如,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维罗妮卡在维特雷弹钢琴,遇到大使的儿子爱德华,音乐让其想到自己曾经的追求,当一名钢琴家。在得知自己活不长的日子里,维罗妮卡的疯狂和大胆以及为所欲为,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觉,爱恨、害怕、好奇、活下去的渴望,逐渐找到真实的自我,学会与内心的疯狂共存。
                          终于,维罗妮卡和爱德华逃离了维特雷,他们做了疯子该做的疯狂的事情,因为他们不想再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对生活充满的新的希望。原本以为逃离维特雷的维罗妮卡会死于心脏病,在结尾故事出现的转机,作者安排维特雷的院长伊戈尔医生,给维罗妮卡注射的一种病症像心脏病的药物,真正拯救维罗妮卡的正是其自身活下来的勇气。在死亡的倒计时中,活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奇迹,会更加感恩生活吧。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九):《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其实,活着也需要理由

文/吴情
自杀,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伴随现代人的一大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前现代社会不存在自杀现象。不过,作为现代社会问题之一,自杀常常与资本主义、摩登都市关系密切,往往以城市病的面貌呈现。糟糕的业绩、公司内部的不合理规则、连续加班带来的精神压力等等,都可能成为自杀的主要理由,或者导火索。现代文学中,不少文学作品都书写了人的自杀,无论是因战争生发虚无情绪,还是对现实反感无奈。
巴西著名小说家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的小说《维罗妮卡决定去死》(Veronika decide morrer)也书写了自杀这一主题。在这部小说中,年轻女人维罗妮卡因感慨“生命里的一切均一成不变,一旦青春消逝,一切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上“一切都错乱了,而她却无法重整局势,这使她觉得自己很无能”两个理由,暗自搜集大量安眠药,决定自杀。不过,在吞下安眠药后,事情并未像她预料的那般发展,没有进入天堂,也没有被罚入地狱,而是被收押至一间疯人收容所,维雷特,它因医生虐待病人和滥用职权而臭名昭著。
进入维雷特后,故事的发展并非电影《飞越疯人院》那般。医生告诉她,她只有几天的寿命;即便如此,维罗妮卡仍觉得活在世上诚为煎熬,她的生活,现在或未来,一眼可以望到头,没有任何惊喜和期待。在维雷特,维罗妮卡结识了几个“病友”:善于讲寓言故事的泽蒂卡、静静听着钢琴曲的爱德华,以及博爱会成员玛丽。尽管被外界目为疯子,但他们的生平经历,并非总与药物、癫狂联系在一起,相反,其实大有可观之处,与其他普通人或正常人相比,显得精彩纷呈,当然,也少不了作为社会人的疑问、焦虑与迷惘。
在最后的日子里,维罗妮卡在别人的鼓励下,决心尝试自己先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比如无畏达到性高潮时快乐地喊叫——这对先前理性牢牢主宰下的她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沉入冥想,“努力寻找真实的自我”,试着体验“很多感觉——恨、爱、害怕、好奇、活下去的渴望”等等。在这过程中,维罗妮卡渐渐忘记了自己即将死去,不惧他人眼光,敢想敢做,最后甚至与爱德华私奔。
除了维罗妮卡的故事,小说中还书写了其他几个疯子(是他们疯狂,还是世界?)的遭际。每个人的经历,都与众不同,因此或主动或被动来到维雷特。这家特殊疯人院,患者的生活,非但不可怖,反而令人向往,因为他们可以大声欢笑,做自己想做的事,屏蔽掉公众舆论。《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就现实与虚假、疯癫与正常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究。什么是疯子呢?书中人物的回答是,“疯子就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比如精神分裂、心理变态或躁狂症患者。或者说,与其他人不同的人。”因此,或许都市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个疯子。那,什么是现实呢?“现实就是大多数人觉得应该如此的事。”换言之,现实与虚假,并未明确界限,现实即是虚假,虚假即是现实。
在小说结尾,因为伊戈尔医生的义举,维罗妮卡并未死去——这并不令人意外。通常,我们习惯别人为自杀寻找可靠的理由,殊不知,有时候,活着,其实也需要理由;在现代语境中,或许找到自己必须活着的理由,远比活着本身更为重要。人为什么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为了生命的尊严?为不能违法上帝的律令?为帮助他人?为了让世界更好?尽管《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译成中文不过十二万字,但简洁深刻,善于讲述寓言的柯艾略,让读者如我再次思考活着意味着什么。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不要等到时光流逝,才想起认真生活。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十):应该不叫书评

初看感觉很熟悉。《一个叫作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因为看过那部电影的关系我大致能够猜到结局…事实上又是一部披着“死”的外衣,却是对于“生”的意义的探索的作品。书中人物不多,对于刚接触外国文学而觉得记名字是件让人头痛的人(比如我)来说简直不能再棒。“人们害怕与众不同”,简直就是说到了心坎上。很值得多次翻阅的一本书。

很不幸的是身边也有朋友有过自杀倾向……不能说是自杀倾向,应该叫轻生打算。打算在写完这个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东西的东西之后就推荐给她,希望那位多愁善感压力山大的姑娘看过后能懂点什么,哪怕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好。

如果您不幸点进来并且觉得我这堆东西写得狗屁不通的话,只能说声抱歉了,上午看完了这本书之后习惯性的觉得应该要做点仪式性的动作才行,想写个短评,但字数超了那么十多个,只能到这儿来了,各位见谅见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