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药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独药师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1 12:25: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药师读后感精选10篇

  《独药师》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药师》读后感(一):药与革命

  药与革命

  小说读完了,坦白说,觉得不好,但还是说点什么。

  小说写了什么呢?清末山东半岛的养生世家季府有着养生术的独传之秘,声望隆著,门生故旧遍布,同为养生大家的邱家略输一筹。然而季府第五世季践受养子徐竟的影响开始支持革命,于是便开始了山东半岛革命风云的持续发酵,以及季府与革命势力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小说并没有直接写革命,而是从季府第六世主人,季践的儿子季昨非开始写起。而且全书采用第一人称,从季昨非的视角展开。

  小说的后半部分就笼罩在令人羞涩、窒息的爱情氛围与炮声震天的革命与反革命战争的惊险斗争中。所以,说到底,《独药师》还是一部传统的“革命+爱情”小说。只不过爱情有了新写法,革命是孙中山旗下同盟会的革命。

  但因为采取了第一人称,全书叙述的视角在季府第六代传人季昨非这边,因此,被医药包裹着的爱情成了前景,革命的凶险奋进和隆隆炮声成了若隐若现的遥远背景。

  最为关键的点是,张炜有意让这几个元素发生了互相催化、互相隐喻的作用。不同的读者也就可以从中看到各自的重点,但这种意图在作者笔下驾驭得并不多么高明。

  首先,养生或长生术,是一种传统文化,事实上可能比中医还缺乏科学性,只要看看目前以各种“长寿之乡”为名的地方旅游经济形态,就可以知道这种民间文化与那些无伤大雅的“迷信”有多么近似了。养生世家都信仰长生,本身已足称奇,(长生现象中普遍存在的年龄造假就不提了)问题是,作者将这种长生信仰与乱世中的革命信仰联系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医药在古代属于杂家,长寿也是先秦中国人的一个神话般的理想,魏晋时期的药石和炼丹一度成为文士风流和宗教文化的一个形态。但到了晚清的山东半岛,这种医学信仰还坚挺地存在,而且以世家的形式散发着神秘色彩。

  吊诡的是,几乎无人对此产生质疑和反思。主人公甚至反复通过父亲季践的语录引导众人:身在乱世,唯有养生是出路。(大致如此)或“人逢乱世,唯有养生”。而季昨非这个情种私底下又增加了一个解释:除了养生,再就是好好去爱一个人了,其他事情几乎毫无意义。(p209)

  但小说也没那么简单,如果爱情(对陶文贝的追求)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场起义战争”的话,那么,药石养生则被赋予了革命拯救的象征。

  这里顺便提及张炜叙事技巧的苍白。上文说过,全书的第一人称视角其实构成一种限制。但为了情节的推进,和叙事的惊奇效果,小说往往采取了病人生病 、师生兄弟情谊、爱情思念三种形式作为推进器。以病人生病为例,原本陶文贝拒绝季昨非的求爱,但革命党人统领顾先生右眼受伤,躲在季府医治,这成为季陶二人情感促进的一个机会;礼尚往来,麒麟医院的院长、院长女儿艾琳先后因疲劳、相思而生病,又去求助于季府的中医。这样,不仅中西医有了交融,季昨非视为生命的爱情也逐渐升华,并最终成功。此外,对兄长徐竟、老师王保鹤的思念,对老奸邱琪芝、康家父子的怀疑和周旋,也往往是故事线索的内部原因。符号便是仆人朱兰和管家常常突然冒出来告诉老爷,某某来拜访,某某回来了,或者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处理,我觉得很有些戏剧的脸谱化。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只是觉得这样的叙事并不高明,因为它缺乏事件本身的内在推动。

  再来说说,药石与革命之关系。

  这一层关系,是基于历史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与孙中山、黄兴等一起在东京成立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徐竟。作为季府的养子,徐竟将父亲乃至家族间接拉进了革命风雨中。张炜正是对这一历史人物和地方史料关系的发现,才有了小说的构思。

  坦白说,当小说进展到一半,革命氛围越来越浓时,小说还颇有了一丝紧张的气氛。通过各方消息为季昨非所掌握的几个革命党人的形象、信仰也像许多的同盟会志士一样令人敬佩和神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走向共和》,想起前两天才去拜访的南京总统府,继而,像是烟瘾犯了一样,打开硬盘,连看了三四集《走向共和》。

  毫无疑问,维新派、革命党都值得同情,但历史的潮流证明,革命党人才是真的生机勃发,英气逼人。在《独药师》的侧面描写中,英雄、刚毅、聪明、不屈不挠、勇气过人的革命党人也多有英灵之资。徐竟与金水,则是最为鲜明的两个人,尽管革命党北方形势的发展全来自一些消息和争夺城池的战斗炮声。

  孙:不对!大清国人人有病……

  康:什么病?

  孙:愚昧之病。

  康:愚在何处啊?

  孙:被奴役着却以为自由着,从来不知道平等为何物,不知自爱且不懂爱人,一句话,奴才不知道自己是奴才。

  康:病根何在?

  孙: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 纲生产奴才,五常捆绑性情。这是文化之病。普天下之大众,食不能裹腹,衣不

  能暖身,而王爷大官骄奢淫逸,盘剥不止。这是经济之病。所有这些病症都是一

  个总病根,那就是政治之病:华夏四千年的封建专制。

  康:开个方子试试。

  孙:走向共和。

  康:这方子有几味药啊?   

  孙:思想之药三味:自由、平等、博爱。制度之药三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

  康:有什么药引子吗?

  小说无疑是站在房檐下看革命,说革命。而据文本背景提供的资料,孙中山通过徐竟,对于山东半岛和季践的养生术也是颇为赞赏和神往,还曾于退去临时大总统之后前往季家酒庄视察,与季昨非长谈。孙中山结交权贵富豪,支持民族实业,这是史实;但孙中山对养生术的兴趣有多大、多实,我认为这可存疑。

  无神论与三民主义没有必然关系,革命党也确实需要补充精力和药石疗伤,但是医药为什么不属于后勤乃至经济,而要从古老的长生迷梦中引出一条尾巴呢?

  因为简单,所以《独药师》来得更流畅,更干脆。有人说《古船》像《白鹿原》。我认为这只在家族单位和历史气度上是合理的类比;但在对历史残酷性的记载上,《古船》的尖锐、诚挚似乎更像《活着》,而《独药师》里季昨非的那种逍遥、洒脱精神和神秘气氛,才更像《白鹿原》。

  在《独药师》的结局中,麒麟医院遭毁,陶文贝随医院一起前往北京参与协和医院建设,辛亥革命后,守旧人物如邱琪芝暴毙,革命志士徐竟等位革命理想献出生命,半岛地区的几个朝廷鹰犬也一一毙命,革命党的北方局势也成绩可喜。总的来说,前途是光明的,“独药师”季昨非安置好家族产业,在一夜觉悟之后,决定去北京和陶文贝在一起。

  革命始终是背景,而季昨非和徐竟差别以及几次交流中,也可以看出“生命与理想”、“身体与革命”、“流血与保命”、“个人与时代”、“药石与体制”等辨证的影子。徐竟也许是为了向弟弟阐述自己的思想,说药丸是季府救人的药,孙中山的革命则是中华民族光明前途的药。一句话,革命是中国命运的药石。

  不过,小说主人公“独药师”季昨非虽然支持革命,却对革命敬而远之——革命不是季昨非的主题,养生

  《独药师》读后感(二):张炜可以处理的更好

  ---《独药师》琐记

  大约从第十章开始,才觉得这本书走上了正路。之前的篇章,简单而零碎,实在没看到张炜与众不同的地方,甚至,有一种老套和落伍的感觉。不能说张炜是失败的,但前九章在结构和细节上的诸多败笔,确有读不下去的感觉。

  看独药师第一章,首先想到张炜未必是个伟大的作家,但也是独树一帜的作家。从语言节奏上来说,他讲述的故事更像是为场面而生,所以在他自身和别人对他的描述中,总是充满了“半岛”这个单词,而他对细节的利用似乎并不擅长,也许是他不屑于此。你很容易得到一个假象:作者的套路习气很重,让人容易进入是一本书的长处,也极可能是败笔,但愿张炜不会让我失望。

  读第一节我有个疑问。做为养生秘术的传人,这个特殊行当的季家独苗,是怎么血气方刚、义愤填膺地跑到对手家里去发脾气的。与养生相关,他更应该是个沉静稳重的人,怎么会有这种小家子习气?脾气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即便是一时冲动,也决不能支撑他经过一段路来到对手的面前慷慨陈词。

  读第二章。也许张炜是想说一个寓言。第二章的行文不错,流畅,沉稳,阅读感很好。这是要入佳境?但愿。开始提起一个女人,朱兰。稍有突兀感。张炜在写作的框架上是守旧的,所以读来不废工夫,线性,当然也可以说他写得妙,接下来他会呈现什么呢?

  很奇怪他对季昨非和朱兰关系的描写。莫非那个时代就是张恨水笔下的样子?

  第二章还没看完,但书中已随“我”吸了两次凉气了。个人认为在小的细节上存在败笔。对“鹦鹉嘴”和“酒窝”的描写,像在读《聊斋志异》。

  时时觉得张炜写作囿于常规,在技巧上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性格使然吧。

  第四章。有一句“那是必须的!”,而且后面又出现数次,总有撞衫的感觉。

  不得不说,小胡同,真是聊斋啊。

  第四章的后几节在节奏上掌握的非常好。

  第六章后几段写的也不错。

  第七章,紧凑,爽快。好。

  第八章,晕。前面还写信自我介绍,转过几页,就对别人知晓他是季府老爷表示震惊?

  写信就好了,是相信文字即可,何必非要点明“文言”,有生硬感。

  忽然想到,主人公生活的年代。用第一人称来讲故事,本身就有点怪。因为作者虽然在环境中传达了革命、新生代的气息,但文中的“我”却时时以“老爷”自居。

  季在危险的境况下竟然喃喃自语状对兄长徐竟谈情说爱,如梦呓,不可理解。可以谈,但内容和方式就是这样子?不是话剧。

  第九章。开篇说城里人习惯了季府的华车,而且都知道这位年轻的老爷身边有位姑娘,这城有多大?季昨非说的是一个月以后还是这起初三五天的事?

  前面说讨厌半文半白而喜古旧文法,后面信尾接着来一段如下:原谅我吧,因为对我来说,这会儿就像一个束手待擒的罪犯……这可能是给读者的翻译版本?

  从第十章看起,状态不错,得益于故事的紧凑性。总之流畅了许多,当然也可能是我刚刚进入了故事。

  张炜一直在讲故事。故事不错。但又仅仅是故事。

  末章。“季夫子逝世前……。身为第六代传人……。”此处该是指第五代还是指季昨非?

  完。放弃第一人称,此书可写至波澜壮阔。

  第十章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悦读感受。可能是初起用力过深,效果适得其反。又或者前面是整个故事的框架,搭建起来更有难度。而后半部分减弱了主人公作为独药师的身份,更注重于恋爱和革命的穿插。

  因为前面的控制并不得力和细节上欠妥的地方。我只能给张炜打七十分,封顶。他可以处理得更好。

  2016.10.16

  《独药师》读后感(三):无花果之花

  《独药师》读后感(四):《独药师》令人惊艳

  通读全书,我们会困惑于三个谜底之间:革命秘辛?养生指要?情爱笔记?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能制作出搏人眼球的现代畅销版。然而这三者之间交织成的却是至大的命题,并且以最简洁的叙述来呈现,可以说最通俗又最形而上,有着无限的蕴藏和挖掘不尽的层次。自古以来人类生存的悖论,受欲与长生与革命,教化与暴力与宽容,它们都一齐涌向我们,必将引发我们作为现代人难以回避的沉思。

  如果将这本书的重心视为情爱,也确实会看到极出色的缠绵悱恻的描写。与阅读习惯有悖的是作为通常的“女对手”,却是于全书的近三分之一处才出现的。而贯穿在全书中的、一开始就出场的人物却是一个百岁老人邱琪芝,这就在一般的小说传统中显得太异样了。其实从作者的立意上看,这只是从生命不朽的高处倾泄而下的一道大瀑布,而绝非是什么“情爱小说”。可是这浓烈的情色又分明让人沉迷,就像书中主人公长期沉迷于“死亡/长生”一样。

  《独药师》读后感(五):自己的拙见

  这个题材是很容易落入俗套的题材,但是这本毒药师一点也不俗套,换句话说有点不好读,不是那么通俗易懂。以至于在昨天读完后我在想这就结束了嘛,我读一个什么东西,感觉什么都没有呢?难道真的是像前言里说的,只是把他人的家谱翻译过来吗?经过一天的消化,我现在有点醒悟,这可能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把俗套的东西(长生不老之术)写的缥缈,又杂糅进其他东西(爱恨情仇,革命)。小弟愚钝,我还不能够断定这写的是好还是坏。我认为的坏处是确定不易读,好几次想扔下书本,但好处是读过之后发现余味悠长,怎么这样就没了的感慨。把爱情,革命,大宅大院之情,兄弟之情融入到修仙之术,这就是毒药师

  《独药师》读后感(六):唯有养生与爱不可负

  说来惭愧,张炜先生成为作协主席之后,才拿起了张炜先生的书。

  在第一章的时候,作者把后面故事的内容便透漏了一部分,猛的一读可能看不懂,但逐渐往后面继续读的时候,故事慢慢的浮现在了水面。慢慢的爱情,革命,亲情这三条线在交叉这进行,这里也有自己家族世传的医术和西医之间的碰撞,季老爷,也逐渐从抵触到了接受的转变。

  书上说:乱世之中,只有养生才是最重要的。季老爷在后面加上了还有真爱。养生是自己家传的,真爱是自己追寻的。家族的使命是融在血液里,灵魂里,季老爷也同样吧对陶文贝的爱,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和灵魂里,爱一个人是幸运的,被一个人爱同样也是幸运的。

  《独药师》读后感(七):467.17.20 《独药师》—张炜。

  实话实话,觉得不好。

  寻求长生是一种传统文化,到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大都是当做传奇故事来读。半岛世家季府年轻的主人季昨非在与宿敌邱氏的交往中,切磋养生之术,或者说是邱氏单方面传授更准确。季昨非深受情欲折磨走火入魔九死一生,然后突然就醒悟了,自囚三年出关后对西医院医护陶文贝展开追求。

  如果单单这样写,我会当做一本通俗小说来看。然而期间穿插着清末半岛地区激烈的几方势力交战,最终革命党站稳脚跟。

  如果单单这样写,我会当做一本大时代小的小人物传记来看。然而作者写独药没有深入,写情欲虎头蛇尾,写革命倒是费墨不少,然而与主题相差万里。

  我做一假设,作者用药隐喻当时国家已病入膏肓,用独药师暗喻挽救国家于危难的革命者,然而作为主角作为独药师,季昨非实在没有主角光环,若是将独药师投射另一‘独药师’,则对方着墨太少,不足以产生共鸣。

  《独药师》读后感(八):遇见:张炜

  遇见:张炜

  真的没想到能亲眼见到张炜。

  最初知道张炜老师的时候是在高中,大概是高二,读到了一篇他的关于当下社会阅读的文章,从此喜欢上了他。大二泡图书馆的时候偶然间翻到一本他的《古船》,半明半灭的时代光火里,站着理想主义者——张炜。再后来读到《九月寓言》,用了一种对于他而言全新的故事构架。星期三左右的时候在先锋书店的公众号里看到《独药师》的读者分享会,星期五买的星期六去南京和星期日早上最早一班七点的票。周六下午给三个学生上完课就背着单反跑过去了,《独药师》是在动车上读完的,内容、语言都比不上《古船》,甚至有些粗糙。

  到先锋已经七点十几了,迟到了十几分钟。里面人不是很多,张炜老师就坐在台上,下面听众不是特别多,提问的大多是非中文专业的问题,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关系之类的问题,后来才听说张炜老师下午刚在南大做了演讲,明天还要去南师大做演讲,那现在在场的多非中文系出身,快到最后只能提两个问题时时鼓起勇气问了在心里盘算的三个问题:

  “张老师,您好,刚才我迟到了十多分钟,所以不知道之前读者提了哪些问题,我想提三个问题。(主持人惊讶状)

  “第一个问题:您自身如何评价《独药师》,您觉得这部作品中您写的最为满意的地方是在哪里,同时这部作品中有您觉得欠缺和不足的地方吗?

  “第二个问题:您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古船》,您能谈谈《古船》的写作体会之类的吗?

  “第三个问题:在《古船》《九月寓言》以及这本新书中,如果排个位置的话,您最满意的是哪一部作品?”(拿话筒提问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声音还挺好听的==)

  张老师笑了一下,说这三个问题对于写作者而言是比较尖锐的三个问题,他先回答第三个问题,说没有优劣之分,是铁三角的关系,第一个问题回答很含糊,避开了缺点,只谈到《古船》《九月寓言》和《独药师》是他现在最满意的三部长篇,最后才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也不是很多,只谈了古船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古船对于他而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结束后买了本《独药师》,拿去给张老师签名,并和他合了一张影,老师夸我会问问题,我得意地说是念中文系的,他的助手(或者他妻子?)问是南大中文系吗,我说不是。

  算是满足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吧。

  《独药师》读后感(九):走出“旧房间”的中国病人——读张炜《独药师》

  走出“旧房间”的中国病人——读张炜《独药师》

  文 | 韩浩月

  “乱世要养生”,当《独药师》里的邱琪芝说出这样的观点时,会有读者产生被冒犯的感觉。这不奇怪,在我们的历史里,乱世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乱世出英雄”、“乱世多悲歌”,读多了典籍、传奇,甚至志异,会发觉乱世被赋予了革命正当性,充满了推倒重来的快意与舒畅。

  但“乱世要养生”,的的确确也是我们文化当中真切存在的一种生命姿态,如邱琪芝所说:“凡乱世必有长生术的长进,春秋魏晋莫不如此……”联想到前几年“绿豆治百病”等怪诞养生术蔓延全国的情形,会不由感慨,乱世被赋予“韬光养晦”光环的“养生”,到了盛世,竟然堕落成了一种狂欢与疯癫。

  写作《独药师》,作者张炜要冒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贾平凹冒过,在写《废都》的时候。《独药师》里的男一号季昨非,容易被误读成庄之蝶;张炜透过小说传递出来的信息,也容易被解读成犬儒。在当下价值观冲突的环境下,这样的写作需要莫大的勇气。也因此,有的作家走上了首鼠两端,有的则选择了同流合污,当然也不乏有人干脆封笔养老。

  张炜不可能意识不到这种风险的存在。一定是有些什么催促或逼迫着他,让他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了这部作品。为了强化故事的可信性,他还通过楔子和一篇长长的附录(管家手记),来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尽可能地让读者相信,在那片半岛之上,真的有过一位季府老爷,与革命党暗通款曲,与一众女子有过镜花奇缘,并在一场浩荡的爱情中,完成了生命的洗礼,把自己由一位中国病人,变成通透、英勇的中国好人。

  阅读《独药师》并不是个畅快的过程。年轻的季府老爷受养生师傅邱琪芝的“引诱”,走上了一条纵情之路,终极的目的就是“不要专情于一个人”,继而达到不受情感束缚的自由境界。但事与愿违,季府老爷无法摆脱自己的贾宝玉情怀,时时为情所困。水满则溢,情深则痴,痴多则病,那股游走于季府老爷血液里的情欲,使得他每每在作者笔下出场时,都病态十足:汗出如浆,头昏目胀,神经衰弱,喉咙喑哑。每每读至此,总忍不住停下翻页,感觉季府老爷始终走不出他的“旧房间”。这个“旧房间”由他的祖业继承人身份、求新不得的生命欲望、自我压抑带来的放纵渴望等构成。伴以忠心耿耿的仆人、肮脏的豪华马车、每日必服的丹丸等元素,这个“旧房间”充满令人窒息的气味。

  但《独药师》也是本读了之后很难放下的书。季府老爷与西方医院的医生陶文贝之间的爱情,似这个灰色调故事的晶莹亮线,会牵扯着读者的眼睛,去追随他们的点滴进展。值得庆幸的是,张炜写爱情的笔触是那么的细致入微,如果说这个故事是一个“病体”,读来让人纠结,那么那些关于爱情的描写,就是包治百病的“丹丸”,“丹丸”所到之处,一切的不畅快便迎刃而解。

  或是因为爱情元素的高调介入,使得这部小说的主旨不再是叙述养生与革命的关系,也不再是暗示腐烂与新生的必然联系,而变成了一部任性的爱情小说。不止一次地想到,季府老爷对陶文贝的爱,其实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对费尔米纳的爱,一个在无数女人床上滚过的男人,竟然说他一生都在为自己最初的暗恋对象守贞。相比之下,形象与阿里萨一样并不讨人喜欢的季府老爷就坦诚多了,他按自己所爱女人信仰的宗教所要求的那样,坦白、倾诉、忏悔,用卑微的姿态,去浇灌爱情花朵并使之盛开。而那位骄傲又圣洁的女人又说了什么?很显然,她追求的是简·爱式的平等,是对季府老爷家的仆人也要以“姐姐”相称的尊重。

  张炜以纪实的口吻开创了这个故事,以传奇的笔触完成了其中的情节,又以浪漫现实主义彻底驱逐了给他的这个故事带来风险的“旧房间”的味道——当季府老爷眼前一亮,决定抛弃一切北上追寻他的爱妻时,“独药师”已经放弃了他赖以养生的丹丸,忘记了他那动辄就疲软无力的病体,完成了他多年追求的蝶变……在顺理成章的想象中,北上后的“独药师”和陶文贝一样,成为一个愿意为理想与事业放弃贪图与享受的人。这个结局,足以让读者轻松地舒一口气,《独药师》的价值观正确到无以复加,而且并不因此显得坚硬干燥、难以下咽。

  作为写作过十卷本四百五十万字《你在高原》巨著的作家,张炜的情感原动力与文学创造力曾被担心消耗过多,但《独药师》的文学性还是非常显眼的。作品的词汇并没有贫乏,相反,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生活的积累之后,《独药师》有了灵动与鲜活的色彩,正是这份灵动与鲜活,在不断对题材本身存在的陈腐气息进行干扰。能感受得到,张炜在写作时并不吃力,这本书的完成,虽然得益于对资料的掌握,受助于窥探历史的冲动,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作家内心深处涌出来的新的文学激情,这种文学激情,如同季府老爷在碉楼之内插满的各色鲜花,花香带走原有的气息,让写作者的内在焕然一新。

  《独药师》在写作形式上有向市场靠拢的痕迹,比如镜头感的凸显,主要冲突的戏剧化设置,以及语言与细节的现代性,使得它具备了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良好底子。对于传统作家而言,这样的转变很难,因为要对以前的经验进行大力地推翻。《独药师》让读者看见一个熟悉的张炜,也看见一个陌生的张炜,就我个人的阅读趣味而言,对陌生的张炜更加喜闻乐见。

  《独药师》读后感(十):一个男人的成长史?

  偶然在报刊亭买了5月的《人民文学》杂志,开篇就是张炜的《独药师》,看了开篇似乎挺有意思,就花了两天读完了。(据说杂志版的略有删节)

  故事的前半部分实际是在讲一个男人漫长的青春期?朱兰和白菊的名字相互映照,朱兰是季昨非的性启蒙,而真正让季昨非告别童贞的是那个不男不女的“鹦鹉嘴”,季昨非把性的欲念投射到白菊身上,而最终回复到朱兰。但是欲念的滋生不代表爱情,直到陶文贝的出现,季昨非为爱赴死,最后逐爱而去,而他所谓的事业最后也不了了之?

  我发现很多男性视角的小说,主人翁的成长都是这样一个模式,性启蒙和真爱似乎可以全然分开,如果故事主人公换成女性,读者将会如何评价这个女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