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愁里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乡愁里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0: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愁里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乡愁里的中国》是一本由叶一剑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3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一):的确是乡【愁】里的中国

  拿到书之前光看书名,我以为是一归国人士写的对于故乡的怀念,也许是余光中<乡愁>里的那种吧。

  拿到书之后,略读寥寥数字,顿觉自己眼光的短浅。作为当代中国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职业相对见识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新闻人,作者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白描”似的叙述。在当代闲的蛋疼的年轻90后面前,这本书过于沉重。现在年轻的8090后们情愿记住“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姐的狂放,哥的犀利”。当然所谓大人们希望他们从热闹和愚蠢中,记忆正义;从麻木和好笑中,记忆责任和良知。

  现在的年轻人少了对过去的真正理解,对当下难以摆脱无以言说的困惑,对未来说不清迷茫,所以习惯从网络的所谓潮流的嬉笑怒骂中痛并快乐成长,哪怕有一些是病态的甚至变态的视角。

  可是有些东西是规避不掉的,比如【高考】【户籍】【村官】甚至【公务员小说】等等等等。读到第一章的第二节第三节,那些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想过的问题真真戳中了我的心。真的是【愁】肠百结。

  我相信这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作为记者有时候你必须抽丝剥茧让人看到一些社会“坏死”的部分,让人有改变的动力,有思考的意向。这才是作为记者所赋予的【正能量】!如果都像狗仔队以挖边角新闻来爆料,传统媒体真的是无药可救。而作为媒体的受众的80后90后们至少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大环境,改变改变自己是应该并且唯一能做的。

  所以下面的几个章节我会继续读下去,希望下面没有太多【愁】。

  :第一次写书评。勿拍砖。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二):谈谈读《乡愁里的中国》的感觉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后,粗略读了前几节,感觉不错。于是,一回学校就网购了。这本书是一本沉甸甸的书,书的纸质不同于其他书,较厚实。而且字体有点淡,兴许是出版前没加粗。我一直以为这可能是配合书的内容而故意的。

  作者是一名财经记者,年纪30多,但我还是对这本书给予了厚望。不仅因为作者的主张“只有实现对基层中国和真实中国的记录和发现,才能思考未来的中国。”这与我,只有切身处于改革之中,努力参与到中国改革进程中,才能有前瞻性的眼光,发掘出正确的改革道路,甚至领导时代的前进,观点相似。这个想法有相似之处。论点不同的是基层中是否处于改革之路中,或者说只是主流之一方面。还有一点吸引我的是乡愁二字。

  但是几天的阅读完毕,结束了我对这本书的思考。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虽然第一章还是让人感觉不错,其中一些文章令人深思不已。例如,作者爷爷临终前的两句话:“咱现在不错,咱现在不错!” “凭良心做事就管。”前一句结合之前爷爷问作者生活状况,表现了一个人穷其一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能。后一句朴实地讲述着流传着千百年得最是方式:凭良心做事。这两句话放在当今社会,让人深省。还有作者论述产籍与改革的关系,抽丝剥茧,条理清楚,正中要害。以及官场小说和蜗居热销与热播背后原因的分析。让人恍然一悟。

  这美好也只是停留在第一章。在第二章时,笔锋一转,章节题目为城里,城外。从论述中国向何去到论述中国城市发展进程的问题与现象。第三章干脆说道大陆之外城市与经济的发展。倒不如整体书名叫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与城市。

  无奈本人有着不中途而废的习惯,没气魄随手扔,所以几经思想斗争,书还是读完了。然后脑子冒出了个念头:亏了。花了25.4大洋和几寸光阴,读了一本新闻报道,还是不感兴趣的内容。有种上当的感觉。在内容介绍中题目设得很大,通过对“乡土中国” “城市中国” 城市化中国“ 域外中国” 的记录和观察,完成宏观层面的国家转型命题的探讨。但是说来说去,就是说城市。中国转型命题的探讨是不是太窄了。

  政经记者出身的记者,文章写得如新闻报道。具体表现为:太多篇幅为描述现象,进而发问,有时回答了,有时概括性回答了,带有“方针性”,或是又把问题抛回了读者。可能这也没错吧,探讨嘛。而且不知是出于记者的严谨还是记者身份原因,很多回答点到为止。这就造成单纯性的报告式文章。让我颇为纳闷还有,不喜欢官方,书面表达的我,见识到了作者的专业素质,句子长而难懂,表达方式专业。

  这让我选择书籍时大可大意,开头好吃,就犯迷糊了。尽量跳读和快速浏览各章节。把握书的大致走向,不要偏差过大。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三):尴尬的现状和殷切的期望

  □木木勺

  今年国庆节前CCTV推出了一档基层百姓心声的调查节目,节目组在全国各地调查了几千名各行各业的人,很简短的问题是,“你幸福吗?”和“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被问到的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没被问到的也热烈讨论起来,“幸福吗?”很快成了网络热门话题。而其中被引用最多的回答之一是,“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

  很多这样的“外地打工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城市里,不仅是在工地附近,还在大街上,公交车里,公园里。他们自觉地和“城里人”划清了界线,承受着诸多特殊的“待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动或被动地进了城。他们离开了乡村,但却一时无法轻易融入城市。这部分被称为“城客”的人并没有享受到丝毫“客人”的优待,相反的,他们往往被排除在各项福利保障之外。城客的群体还包括家在农村的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些“80后”“90后”的青年人基本没有干农活的经验,也没办法接受乡村的生活方式,他们更加期待融入城市和被尊重。与他们的父辈比起来,“新生代”更脱离乡村,更边缘化,心态更迷茫,处境也更尴尬。

  怎么看待和解决进城的农民工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使共处一个城市的人们和睦相处,这不仅是改革转型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心有识之士需要思索的问题。

  这本《乡愁里的中国》就可以看成是叶一剑的观察和思索。

  身为一名记者,叶一剑有着比普通民众更加开阔的视野,七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鲜活真实的素材。又因为在农村出生长大,他有在乡村的父老亲朋和同学好友,这使他对农村的问题更加关注,对农民的真实状态和切实利益的理解也就更多了一分感同身受般的真切。

  所以我读《乡愁里的中国》时,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纪录片,走进镜头的人们都是没有经过加工修饰的本来面目,他们平凡卑微,每个人都努力着自己的生活。啃干粮吃咸菜在医院排队的老夫妻,为孩子在哪参加高考而心急的妈妈,来城市里收废品的男人,在小区里巡逻的大妈……读到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就浮现在我们眼前——就像每天都会见到的那样。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叶一剑是坦诚的,他告诉我们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他是在一座庙里出生的,他告诉我们他的名字为什么叫建国……关于为什么没人再愿意种地,为什么贫困县不愿意把贫困的帽子摘掉,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看官场小说和电视剧《蜗居》,叶一剑都记录了大众坦率真诚的答案。对于现状,他没有过分去关注被损害群体的疾苦,也没有愤慨指责,而是用理性的分析解释原因。人们天性趋利避害,难免不理会他们不理解的号召,农村的想去城市,三线城市想去一线城市,种地不如打工划算……现象背后总有观念驱使,而观念很大程度上都成本收益的计算。明白了这些,问题就变得很好理解,再想的对策也就更容易奏效。

  叶一剑主张,只有实现对基层中国和真实中国的记录和发现,才能思考未来的中国。所以他格外关注记录了真实的田野百姓。他认为,善意和理性是观察未来中国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态度。所以他不愤怒不盲目。我想这或许也是《乡愁里的中国》的最可贵之处,毕竟,所谓的“爱”不能是一味强横袒护,遮盖住所有短处,谁要说一句批评就和谁拼命,更不能是愤恨的指责谩骂,而应该是善意而理性的发现问题,并愿意提出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来帮助完善改正,然后期望一切变得更好。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谈到乡愁,很多人都可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在外打拼的游子、旅居海外的侨乡,然而,在叶一剑笔下,乡愁却成了作者观察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切口。作者通过多年的记者经历,众多的田野考察,将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域外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以一个政经记者的敏锐眼光去捕捉当下中国发展的具体细节,为城乡发展作了最为生动的注脚。

  作为万千“乡愁”读本中的一种,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城乡发展、域外中国对中国自身发展的影响作了一个全面的评估,并通过这些故事化的基层记录,来完成国家转型命题的宏观探讨。正如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所说,如果我们试图对中国问题给出更趋真实的发现和思考,单纯地只有乡村中国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从这一点来看,也正是作者抓住了这一说法的核心要义,对现实中国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才使得这本书的可读性和附加值大大增强。

  在本书开头,作者以故乡河南虞城为切片,将农村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一一引出。比如城乡藩篱中的户籍之痛,扶贫政策中的欺骗与不公,以及农村改革过程中的共识与分歧。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好像都只发生在中国乡村的个别地区,但细加推敲,又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又何尝不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缩影,在当下的城乡发展语境中,又具有特别明显的象征意义

  然而,新时代下的乡村,也并非只有问题没有成绩,作者也注意到了“农民公共意识觉醒”这一欣喜现象,虽然说这一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它离完全实现也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但是,这种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敢于与旧有规则说不的勇气,本身就是时代的进步。奥威尔也曾说:“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身上。”不是吗?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多个城市的走访,以实地考察的形式总结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弊病”。概括起来,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城市泛滥的欲望已经让乡村开始迷失;其二,城市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功能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让城市变成了一个个“孤岛”;其三,多元的城市理念难以在发展中形成共识。可这些“城市病”,往往又被“轰轰烈烈”的发展表象所掩盖,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传统与现代之间严重断裂,人与人之间陌生感严重,城乡之间更是藩篱重重。这样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直接恶果便是城市成了许多人追求梦想,但却不能成为他们的故乡。

  要想认识一个完整的中国,单方面介绍乡土中国、城市中国还远远不够,于是,作者对域外中国的介绍成了本书的点睛之笔。在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对东京、台湾、越南以及芬兰等城市的实地考察,为中国大陆城市以及乡村发展所面临的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求解之路,这条路即为:“只有将城市、乡村、工业区放到一起,城市的问题才能在乡村中找到答案,乡村和工业区的问题也才能在城市发展中寻得结果。”

  本书的又一特点还在于,作者在实地考察中所发现的问题,他都通过一系列努力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比如在谈到城市治理时,作者认为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需要对乡村或乡愁元素怀有敬畏,而乡村的建设在接受城市文明输入的同时,也应该发掘和留住乡村中所存在的通向社会良知的文明基因。诚然,在“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当下,作者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如何让城市与乡村在发展中达成共识,如何在高速的城市化过后,对乡愁充满敬畏,又如何在真实的中国环境中,找到一条归乡的路,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

  刊于《东台日报》、《宜兴日报》、《乐清日报》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五):乡愁何处 名不副实

  “一部与《寻路中国》、《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比肩的好书!”——本书腰封上的推荐语如是说。

  最初看到“乡愁里的中国”这个题目和上面这句话,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高的期待,期待这又会是怎样一部情致绵绵又不乏深度思考的好书。然而通读下来,期待却成了失望。

  本来,这部书的序言写得很妙,“在这个多有迷失的‘城市时代’,对这种城里的乡愁的关注,不但包含了解决“城市病”的良治思维,而且,也包含了疗治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心灵创伤的新思维。但乡愁正在消失,因承载它的‘乡土’正在消失,天翻地覆之后,只有到线装书里寻觅那种属于中国人的况味。可线装书也要没了,中国人手一个ipad”。百余字中,作序者在空间(城-乡)与时间(古-今)这两个维度上展开思维,以诗意的叙述揭开了生发于失落与回归之间的情愫,从人之本体和存在的立场出发叩问现实,在我看来是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但书的作者在行文的大多数时候却只有由当下及于未来的单向度瞭望,一味求“增长”论“发展”,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可见一斑。而即便是对当下的关注,作者的观念依然刻板片面且不鲜活。

  例如,在“小日本就是小日本”一节中,作者借用出租车司机“无知”这一事例来表达媒体人需承担舆论导向责任的主旨。他引述司机与之聊天时的话如下:

  “我们国家现在是多么强大,通过举办奥运会就是让外国人真正地见识一下我们的国力。”

  “以前小日本侵略中国,现在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富裕和实力。”

  这两句话句式规整、符合语法、情态单一,是标准的书面用语。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深谙北京出租司机(方言谓之“的哥儿”)神侃情状的北京人,我深知作者绝没有按原样准确记述当时的场景,而只是按其写作需要表现出了司机幼稚、无知的一面。换言之,这里的引述是经过作者本人的思想意识和固有观念“加工”之后的模样。如此一加工,事件原本所包含的无数复杂、微妙的信息均已被自动过滤,成为了附加作者本人意图的平面化载体。不能不说,这几乎从根本上造成了本书的“失真”。

  诚然,作者在本书中触及到了不少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敢于剑指现有体制下权、利的渗透勾结和资源的分配不公,可赞可敬。但是,他对这些问题的言说却意犹未尽。本书中大篇幅地采用了一种“个别现象+宏观通论”的机械的叙述方法:先是描述某种细微的现象,紧接着抛下现象高谈阔论一番,满口皆是“制度”、“改革”、“战略”、“体系”等大而空泛的语词,既没有立足现象给予深度解析,也没有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之于社会和组成社会的个体,作者始终站在高层建筑上向下俯视,煞有介事地指点迷津,却不知他的声音并无半点切实。 语言本体论的观点认为,“不是我们在用语言言说,而是语言在借用我们言说。”事实上,比“说什么”更为重要的是使用何种话语系统“怎么说”。作者身为某些主流刊物媒体人,在主流意识和话语中浸淫已久,所缺乏的,唯“真诚”二字而已(顺此思路再进一步,这难道是作者个人的过失么?)。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本书封面上的另一句推荐语所指涉的似乎不仅是如孤鸿般徘徊在城乡真空中的人与社会,同时也是作者本人那不接地气又不甚高深的话语姿态。甚至我认为,就“乡愁里的中国”这个命题而言,这句推荐语本身比这整本书来得更为精妙和有价值。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六):回不去的,岂止故乡?

  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故乡的水,故乡的云,故乡的风,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永远不会逝去的记忆,即便故乡在你的脑海中已经模糊,即便故乡从未真正出现在你的眼前。

  但是,一朝醒来,蓦然发现: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城市,成为了我们的向往和安身立命之所。城市化似乎成了人类历史不可阻挡的洪流,落花流水般裹挟前行的我们似乎别无选择?

  城市越来越繁华,故乡越来越荒芜。

  人们带着梦想和欲望毅然决然地奔赴城市,留给故乡的只剩少人问津的落寞和萧条。

  但是表面的繁华却愈发难掩内里的虚乏。

  每当走在人潮汹涌的街道,不知为何总是忘了自己来去何方?

  生存的成本和压力与日俱增,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渐渐疏离和淡漠。每个人都想生活得更好,生活水平也的确越来越好。可是每个人却好像都感觉到失去了什么,是一些很轻却也很重的东西。

  一切优质的资源为了满足城市人的需求,一点点一天天向城市输入。逐渐膨胀的城市已经趋近饱和,但人的欲望却愈加急速飙涨。

  城市的夜空看不见星星,故乡的青空也成了明日黄花。

  不久之前,我们还饮用着几乎免费的水。而现在,我们早已习惯了承担看似纯净的纯净水的日常开销。

  明天,我们是不是连呼吸空气也要付费享受?

  随着城市的壮大甚至臃肿,随着故乡的萎缩甚至凋敝,不知不觉中我们自己的变化也许更加可怖而令人心寒。

  是的。

  故乡,回不去了。

  我们,也回不去了。

  这,难道就是成长的代价?

  行至今天的路,是我们自己一点点走出来的。

  既然没了回头路,我们能做的只有继续前行。

  路,已经走了很远很久。回头看,不应忘记我们出发的理由:为了更好的生活。

  拥有的多并不一定幸福。

  走远路,最忌行囊过重。是到了该做些放弃的时候了。放弃那些看似不可或缺实则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果意识到了这点,就该尽快决断,尽快行动。犹豫踌躇的越久,我们失去的只会更多。

  天,寂静无边。

  我们,还在下面。

  彳亍。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七):村落在城市建设中消亡

  村落在城市建设中消亡

  偷爱警/文

  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有人欢喜有人忧。或奔跑或停歇。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路的远方,是怎样的方向?封面视觉感,形成一幅内容丰富的遥感图。“乡愁”使人多少有些低落、哀怨的感觉。穷困潦,才会有愁的理由,愁的烦恼。

  住楼房时间久了,开始怀念住平房的岁月。楼房里的人,倘若生活在一个个火柴盒里,邻里间的感情,淡漠如水。冰冷的水泥地,楼梯扶手,成为建筑物的核心。挤在小小空间里的人们,为生活而忙碌,为生计而奔波。家的温度,只能停留在开门关门之间。每天,迫使自己在规则和刻板中行走。强调、约束横在面前。亚历山大的自嘲式排解,或许可以找到一点泄愤的着力点,但人还是要面对,还是要生活,还是要为琐碎而忙忙碌碌。脆弱的疲惫感,由上心头。到底哪里出错了。社会洪流下的漩涡,吞噬的是自我意识,还是整个时代的封印,摇摆松动。无处安放的心,在憔悴中,飘忽不定。在泛黄枯萎的秋季,渐渐消瘦。

  村上小学的敲钟声响起,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朴实天真的一面,表露无疑。还不知道“贫瘠”的概念。不知道他们所要面临的抉择。成长中的快乐,仅仅是玩伴儿间的打闹,灰头土脸的嬉戏。整个时代的呼吸,他们察觉不到,即使通过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听闻一些,也只是如同梦境的泡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孩子们深知重任所在。而走出去的目标,成为孩子们为之奋斗的方向和理想。脱掉贫穷的外衣,穿上华丽的彩装,不再为吃喝,饿肚子而犯愁,不用再为家庭的拮据而苦恼。凌乱不堪的日子,将会因此打破。

  凭借政经记者的身份,此书得以成型。没有堆砌大量的经济数据,经济理论。而是以个人随笔的方式,表现乡村、城市、域外的比差。

  城市的欲望在忧愁下,变得黯然神伤,变得模糊不清。生活在乡村里的人,被一些窘境和现实双重压迫,一点点的被边缘化,被城市区隔。冯骥才曾经说“在极速现代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传统村落都消失了。”村落的消失,喜忧参半,虽然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指标,却在留守村、孤老村、打工村的代名词中,逐渐成为落寞时代的注解。

  城市化的进程,催化人性的欲望,改变人性的本质。从乡村到城市,人性的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膨胀,甚至在某天,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理性看待问题,成为奢望,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性退回到起点,开始埋怨、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谴责身边的环境。无欲则刚是禅宗的观点。有人能够做到,有人做不到。思虑者的感悟,没有任何幻想色彩,踏踏实实的用脚步去实践,去丈量每一寸进步。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八):中国何时走上公平正义的轨道

  才云鹏

  《乡愁里的中国》写的是一个记者眼中的乡愁,记录了叶一剑七年来走遍中国城市乡村所引发的对中国转型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全面的、多角度的,但无论是直面乡村还是忖思城市化,其核心只有一个: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吁。

  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中国目前改革面临的一切困扰,其根本性的制约和障碍都来自于现体制。但正如上述所说,这不是一个学者、更非政治家眼中的乡愁,本书起到的作用,是尽作者最大之力提醒和提示读者: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城市化的进程就是中国改革的进程。

  尽管如此,作者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怎样使中华民族健康、高贵和团结起来,是中国人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代的真问题。针对目前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的种种弊端,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是当务之急,而这种变革不能只寄希望于社会上层的开明和勇气,还必须着手于促进民间健康力量的发展,促进民间与政府互动格局的形成。

  2003年轰动一时的孙志刚事件,导致了收容遣送制度的被废除。而更多的时候,当中国社会出现种种不公平的事件时,人们只是震惊、气愤于地方政府或某个领导人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没有人性。中国缺的就是这种敢发不同声音、敢向体制深处开火、并有具体考察为基础的真知文本。

  看得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探访和揭露,是叶一剑努力从政经记者走向公众意见领袖的晋身之为。这是一个该鼓励的姿态。通读此书,我们将更明白一些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行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基点是什么?暴富的城市都干了哪些伤天害理的事?更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什么样子?大陆和台湾的差距仅仅是富裕程度吗?作为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和周边国家该如何相处?

  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被作者归纳入四个部分: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化中国和域外中国。书中所列的许多作者亲历事件,矛头直指改革的深水区,处处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具慧眼和非凡勇气。

  例如,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发展太不平衡,因此户籍隔离制度是必要的。其实,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正是户籍隔离的结果,正是户籍制度使得农民五十多年来损失了数十万亿元!收容遣送制度虽被废除了,但其背后的根源——户籍隔离制度、暂住证制度等歧视性制度依然故我。

  户籍的制度安排,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富裕地区可以无限度地掠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城市的发展,以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放任农村越来越贫困为代价!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述,“中国的城市像西欧,中国的农村像非洲”。户籍制度造成越来越大的城乡差距,十分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但却严重妨碍了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导致我国城市化速度的极其缓慢。而城市化被看作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未来20年要保证高速发展,前提是城市化进程还可以持续20年。不改变根本的户籍制度,城市化将在接下来的进行中更加脚步维艰,尤其是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摧毁。尤其,如果不废除户籍制度,中国的“三农”问题将永远不可能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户籍制度既损害了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利益,也损害了城市居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中国城市化最大的一个分裂特征——城市化与人的分裂。3亿农民工仅仅成为城市化进程的纯粹劳工而不是城市化的目标人群。春节前后40天时间里,20多亿人次的交通出行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2008年2月南中国的持续大雪为这一大迁徙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困境,并促使更多人来面对和思考这种城市化的分裂现象。

  于建嵘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谈到,中国没有谁称得上是真正的公民,没有谁充分拥有“国民待遇”。农民没有自由迁徒的权利,城里人也没有;农民没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城里孩子也并非人人都有;大量的城里人同样不可能从银行贷到款,很多下岗职工想筹措干地摊的钱都没有办法!中国没有国民,只有贫贱的劳动者与拥有资本和权力的权贵者;也没有什么国民待遇,只有权贵者的待遇。而当更多的人把农民问题与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相比时,和谐何时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呢?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现实中国的不和谐,很多都植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其核心则都与户籍制度有关。目前世界上只有北朝鲜和贝宁实行类似于中国的城乡割裂、地区分割的户籍制度。中国不应再回避公民自由迁徙这个基本人权,废除户籍制度,正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从改革这些极端不合理的制度入手,才可能逐步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不然的话,中国社会将永远没有公平和正义,只有特权和歧视。

  城市化还面临哪些问题?除了作者上述所说的外来人口(主要指农民)难以进入外,能源、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及各区域贫富分化加剧是另外两个需正确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大连、大庆这样的城市战略定位,正越来越与城市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发生严重冲突,而对柴达木现象和鄂尔多斯现象的解剖,相信也是众多读者正感到困惑的。

  皮埃尔•勒鲁在《论平等》中说,“假如你们只要求在城邦内实现平等,这样的平等就受到了限制,失去了普遍性,就不成其为原则,而变为一种利害关系。”现在,北京正在向成为世界城市中挺进,周边地区却越来越边缘化。而当农民失去了身份上的认同,城市失去了清晰的边界,社区变成一个个“恐惧的孤岛”,我们的疑问必将凝聚到这一点上:城市化最终目是为了人的发展,工业化、GDP、城市扩张所组成的城市化进程,能否在过程中而不是在最后,才关注到城市社会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

  阅读《乡愁里的中国》,像这种体现作者对社会对不良现象的抨击、对不良声音的质疑的文字比比皆是。本书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分裂的中国里,虽然我们可以用“城乡隔离”、“二元结构”等学术术语,甚至是“一国两制”的机巧来形容这现实,但面对现实,我们并不能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分裂的中国里的事实,不管我们用怎样的言辞去修饰。

  那么,在一个人为地、长时间地分裂的中国里,社会到底在发生些什么?还在发生些什么?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静下心好好读读这本书,你会从中了解很多真相,并找到想要的答案。

  因作者的工作之便,本书涉及面较广,提出的问题很多,每一个章节几乎都以问号结束。但正因这并非一部学者写的书,纵深度稍显不够。比如,缺乏一个城市乃至国情整体规划,关键时候就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那么,房子盖好了没人住怎么办?高速路修好了没车跑怎么办?这些钱最终要谁来埋单?作者虽表达了对日照模式、西安模式的推崇,但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当然,我们没必要求全责备,实际上,读者只要不把这部书当做改革药方来阅读,那么此书还是颇有益处的。

  《乡愁里的中国》读后感(九):乡愁中埋藏的是什么?

  余光中早期就在诗歌《乡愁四韵》中描述过那种浓粘得化不开的乡愁。通往故乡的大路越来越宽敞,而心灵却离乡村越来越远。随着城市压力的不断增大,乡村已经成为了城市新移民的一个假想的桃花源,一个躲避的避风港,却也因此给乡村这个名词附加了很多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属性。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无情的推进,淳朴的乡村作风不断消逝,农民不断成为了城市游荡的产业工人,而新一代的农民成为了城市和乡村间漂移不定的灵魂,这一代的灵魂如何安放? 作为一个曾经对乡村有着切身体会的作者,在经过多年理想与现实的激烈思想交锋后,作者将离愁别绪提炼为且行且惜的乡村情怀,千言万语化为淳浆般的文字,试图在新的社会坐标中找到农村的新定义和方向。

  这本书描述这么一个事实,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乡村风光,在城市化不可阻挡的进程当中,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流动和商业化的改造力量使得乡村的经济形态和文化氛围都已经改变了。作者用双脚丈量大地,将对过去乡村的回忆和当下的现实进行映照,将一切都立足于对经济社会的现实考察当中,从而得到了一副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乡村变迁的大图景。作者没有简单地回答乡村如何城市化或者一个前乡村居民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又如何表达对乡村的怀念这么一个简单地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思路,那就是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蕴藏在乡村之中,乡村蕴藏着中国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图景,但现在却在中国过快的发展节奏和社会思潮中迷失了方向。未来乡村的发展方向应该并不是恢复人们心中的乡村桃花源,也不是罔顾事实按照理想设计区打造一个不能独立存在的理想乡村。未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蕴含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机遇,也将带来对城市格局的重新定位、对城市功能的重新配置、对城市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影响几亿人的生活。因此对于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怀着感情来不断推进,通过乡村居民的自发变迁推动和城市对于新居民福利功能配置的不断完善和自由迁徙权的保证的拉动共同作用来促进乡村的不断完善。这本书由于不断的行走而带有公路片的质感,甚至让我想起了贾樟柯的电影。

  十年砍柴曾经写过一本书《进城走了二十年》,对农村人在城市的立足之艰难有深刻的描述。曾经的农村人进城并不是简单地迁移过程,还是从生活方式、心理思维等全方位的改变。在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二元化社会,城乡差异以及人均福利很不对等的情况下,迁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中国人有素以吃苦耐劳著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多少农家子弟为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拼命奋斗,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不能取得安宁,中国传统文化寄托于乡土,多少人在城市扬名立万后依然希望魂归乡土。而中国人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被西洋文化所冲击,被天翻地覆的政治改革所影响,对于乡土文化没有好好保存,使得这一代人都失去了心理纽带。

  如何回归乡土,寻找中国人生存的文化根基,是回答中国发展模式的答案重要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像作者一样,在行走中寻找答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