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的进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7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精选10篇

  《文明的进程》是一本由[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6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一):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外部强制与自我强制

  看了网上很多关于《文明的进程》的书评,其实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但读起来却也都津津有味感觉似乎自己都没有写这篇读书笔记的必要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三个多月,三月份因为搬家和置办各类家具,也搁置了阅读,四月份在使其这本书的时候,感到些许陌生。总结起来,这本书主要从两个部分着手论述文明的进程,微观和宏观。个人认为,微观的部分应该是艾利亚斯最成功同时也是最擅长的地方,毕竟他本人是以研究宫廷社会学著称的,比如刀和叉应用的起源,擤鼻涕和吐痰等礼仪规矩的起源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埃利亚斯仅仅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微观方面的话,那么他历史社会学大师的地位是难以奠定的,问题的焦点是他如何将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的。之前阅读《个体的社会》时,已经非常清晰感觉到埃利亚斯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只是那时的我没有意识到他本人对大规模文明具有如此透彻的观察。

  埃利亚斯论述的焦点是“文明的进程”,他想强调的是一种变化,所以从道理上来说应该一种进程化,日本的译本名为《文明的过程化》虽然名字似有琐碎,但是比较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目的也就是说,文明这个东西,极有可能不经意间,但却漫长且渐渐实现的。正如埃氏在文中所说,这种“文明”,并非是在过往年代里某一时刻,某些人有意为之;渐渐则完全是有意识、有“理智”通过目的明确的措施来实现的。显然,无论是“文明”还是合理化,都不是人类“理智”的产物,都不是高瞻远瞩精心策划的结果。也就是说,文明是没有计划性的,人类总是被预设为追求文明的一种状态,但是至于这种文明始于何时?往往却没有明确的起点,埃利亚斯论述的起点或许始于中世纪的中后期,但是他也没有明确地指出“文明始于此,或止于斯”。我们今天所谓的“文明”也不是一种天然的结果,而且漫长文明过程中的某一个时点,拉长历史的视角或许可以看到,人类历史曾发生过多次不经意间就改变文明进程的诸种要素,但是这些事件不过沧海一粟,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这种流动性的文明史观或许早已注定其流动的总体方向

  个人认为,“使文明过程化”的两个最重要机制是“特殊到一般”的社会化进程,以及由外来强制到自我强制的变化过程。前一种社会化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这也是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一书所要论述的中心内容,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个体的社会”,而不是“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当然也绝非建大的包容关系,当然我也没有能力十分正确的概括出埃利亚斯本人写作的目的,不过整体感觉埃氏意在强调“个体很重要”,在论述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的时候,他就已经指出了个体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个体慢慢地因各种利益关系而形成各自的组织,比如王室、贵族和武士之间的紧张状态和平衡状态是西方文明社会发生的重要推动力。在这种个人和社会之间起某种联结作用的是“心理学”,传统观念认为,个人与社会是应该被分开看待的,正如埃利亚斯“总结”部分指出的那样:无论是研究社会历史者,还是对研究思想史者来说,一边是“社会”,另一边是人的思想世界,是人的“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形体,不管从哪方面说,都要使其分家。两者似乎都相信,既没有超越思想的社会,也没有超越社会的思想和观念。他们之间争论的只是,两者之中哪一个更重要。但是,心理学化和合理化现象是不能将这两个维度截然分开的,否则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恐怕很难成立。

  至于第二种机制,即外来强制到自我强制的变化过程,埃利亚斯也详细的以十字军东征为例进行了阐述,(其实即使在一个国家或社会内部,也有这种外来强制到自我强制的变化过程)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且日本问题研究为中心的我,更愿意以东方社会为例做简单说明。扼要来讲,这种外来强制的文明或许就是中国近代化(某种程度上不自觉的近代化)的缩影,日本看到了这种外来强制(或者说是对西方文明恐惧的同时又带有的某种崇拜),同时也承认这种外来强制,所以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始以自我强制为中心的“文明开化”。当然,我的这种观点或许有些牵强,但是大概意思相信自己没有读错埃利亚斯的意图。

  总体感觉全书第二章“文明使人类行为发生的特殊变化”(主要以宫廷礼仪到社会利益的普遍化为主)最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该章让你认识到文明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征服人们以及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而第三章“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则更具学理性,是一种对文明社会发生学的整体阐释,如果说第二章让埃利亚斯的文明论纲有血有肉、更加丰满的话,那么第三章则是其文明论纲的心脏、头脑和骨架。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二):文明与西方民主自由的关系

  在越自由的环境下,按照本书的思想,在民主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安排下,文明程度会严重下降,因为人民对自己的情感控制严重下降,同时国家利益在个人私利面前也大幅削弱,最后资本家从经济和政治中渔翁得利,这是西方民主的致命缺陷,所以从引进西方民主的国家如日本,台湾,印度等国家的实际情况可以印证这一假说,然而传统的西方国家为何没有这种缺陷,是因为资本家通过政治渗透转化为国家意志,对人民的社会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但其缺陷仍是国家利益只反映了资本家的需求不是国民的利益,从而引发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以及资本外逃。中国则通过所谓公有制来实现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致重合,不会发生资本外逃以及考虑人民的公平诉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缺陷,通过国家强制控制个人的自由情感的表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三):社会学研究的“微观-宏观”困境

  埃利亚斯凭借本书在80多岁才著作等身,这对埃利亚斯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当然,我们后来者没有资格来评论埃利亚斯的历史,也没有资格来评论《文明的进程》所遭遇的历史,或许,这本书的历史本身就值得研究。阅读完该书,确实是一个十分美妙的心理体验过程。

  这本书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埃利亚斯对“社会力量”这一概念的强调以及在社会力量这一视角下对整个西方国家的社会变迁历程的研究。当然,埃氏没有对“社会力量”下一个精确的概念,但是这一思路启迪了后来的无数研究者,这一思想也与马克斯·韦伯的研究思路有相似之处。埃氏利用不同国家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构成的关系网络与制度设置来研究西方国家的形成过程,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而且,埃氏扎实的历史理论功底以及对材料的选择和描绘,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是该书最出彩的地方。后来者如迈克尔·曼,斯考切波以及查尔斯·蒂利等都在该书身上获益匪浅,这无论是研究的问题或者研究的方法可见一斑

  我是在阅读社会网理论的同时阅读这本书的,而这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网研究有着重大的暗合之处。但这似乎构成了一个讽刺:该书的副标题是“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最终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启迪人们最多的是其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而对其相关的心理起源问题没有太多的评价,这似乎在于社会学研究的“微观-宏观”困境作祟吧!平心而论,虽然埃氏的整个研究让我眼花缭乱,但是其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网络对社会心理的决定性影响方面,我始终不得其逻辑要领,这或许是该书的最大结构硬伤,也是逻辑硬伤。但这或许不是该书可以解决的:这本身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社会网络理论标榜自身的“微观-宏观”连接的潜力,我只能承认这是潜力而已。譬如说,要将该书的困境拿来利用社会网方法进行逻辑证明是否可行呢?

  当然这一切都是一些设想,在此,我只是想对埃利亚斯致敬!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四):文明的进程

  16世纪的一本书《男孩礼貌教育》,以及随后的一些书,都谈及各种行为礼仪的问题,比如: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大小便;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在别人面前赤身裸体;不要在餐桌上对着桌子咳嗽;不要吐痰过桌,或吐到别人身上;不要大声擤鼻涕;吃东西不要叭唧嘴;咬过的菜、啃过的肉,都不能放回公共盘子里;咬过的菜或面包不能再去蘸公共酱汁,种种。埃利亚斯把这些看做社会文明化的开始。假如这些是文明化的开始,那么我们就一直处在文明的进程当中,因为来自山东济南妓女村的阿七也还把痰吐在老乡的裤子上,黄金右脚明锋还在大街上墙角边小便,而我的邻居山田君的爸爸在今天还在教儿子餐桌礼仪。他对儿子山田君说:不要举筷不定,没家教。瞄准目标,就要毫不迟疑的夹来吃。吃饭不要用筷子在菜盘里翻,要在看准后一下子夹起来。然后山田君的爸爸做了个示范。山田君的外婆:那是我盘子里的菜。山田君爸爸:噢,对不起。然后把送到嘴里的菜又还回外婆盘子里。山田君妈妈:菜夹起来,就不能放回去。

  我认为这些虽然可以作为文明的表现,但是不能算是真正的文明。正如埃利亚斯自己所说,这些是人的内在本能或说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而不是来自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表现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的自动驱动,比如人有吃喝拉撒睡的需求,有性爱需求,这些需求驱动人找吃的,找地方住,找人恋爱。另一部分来自意识形态,比如Christianity,引领人过一种遵从上帝旨意的经文所规定的生活。当后者影响微弱的时候,比如在思想性比较弱的个体身上,或没有强的意识形态存在的时代,往往个人的需求表现的较为明显。这个问题在现代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也正是韦伯作为悲观预言,贝尔提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和鲍德里亚对现代社会的消费ethos进行批判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在现代的社会里,由于缺乏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导致了人们遵从自己内心欲望的低级、腐化的行为和社会风气。在意识形态强的时代或思想性比较强的个体身上,欲求反而退居次要地位,完全在为某些可以说人类最不腐化堕落、最文明的ideas所指引和规范,以至于莱布尼茨(?)也难以相信,Spinoza从25岁开始似乎几十年独居没有性生活。罗素赞他说,或许有人在才智上超过了他,但是在道德上他是独一无二的(大概Socrates因为不够关心老婆儿子逊色了一点)。

  In this respect,无论有无强意识形态,大众身上的欲求representation或performance相对来说多过精英身上的counterpart。在弱意识形态的时候,大众由于几乎完全是由此组成,因此构成一种个体追求利益、享受,相对缺乏鲍德里亚所谓的trancendance。在强意识形态的社会里,意识形态波及到相当大比例的人,这种强意识形态有力地攫取了这部分的minds,改变了这部分的行为,几乎控制了社会的运行。韦伯认为的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共产主义思想也促发世界性的革命热潮;极端伊斯兰教的恐怖袭击,都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埃利亚斯说,很多研究者总是从思维和思想的角度上进行研究,显然仅仅触及了少数的知识精英而已,并未涵盖大众,大众是受欲求本能驱动。这一点如何区分开呢?就是知识或思想精英代表着人类知识的进步历史,而知识对人类的影响,则要看知识的传播程度。但是知识似乎又要分为纯粹理性知识和实践理性知识。后者具有生活经验的相关性,比如疾病,但是跟世界观和人生观关系不大;前者涉及一些关于理解世界的知识,跟世界观或人生观有点关系,可是因为知识是中性的,所以并不直接提供这些观。因此后者对迅速传播,代替流传在民间的法术。但是前者一般受到旧有意识形态的抑制,比如宗教对日心说的禁止,这些知识就无法得到即时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思想的传播史很可能往往落后于它实际产生的年代。也就是说,往往精英个体把思想产出之后,仅仅在别的精英之间传播,或者受上层权力的限制,或者由于下层智力的有限,这些思想很难渗透社会。就如亚斯贝斯所谓轴心时代的智者思想,到今天恐怕也没有普及到普通民众思想之中。因此,对人类和社会的研究,和对人类的知识或思想精英的研究,应该是有差别的。

  埃利亚斯提到,社会结构和文明的变化,并非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是许许多多的人相互牵制、相互推动造成的,是一种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力量博弈的结果。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和进化上的问题一样,生命进化出有秩序的结构,给人看起来好像intelligent design;社会结构也呈现出一种秩序,给人一种认为设计出来的结果,谬也。社会结构式一种homeostasis,代表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均衡或说attractor,所有的社会,无论在任何地点出现,无论是何种皮肤讲何种语言,经济和社会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必然达成此attractor。所有的原始社会不约而同采用原始共产主义,所有的社会随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些都是attractor是导致。马克思看到了,误以为存在一种规律,一种进步规律。可是谁告诉你attractor更替是一种进步?

  埃利亚斯还提到,而人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的特点亦不相同。比如圣西门和蒙莫朗西同样是贵族,一个是骑士时代的产物,所表现的就是匹夫之勇,代表旧时代的对自己不加约束的发泄的野蛮人;而圣西门则作为廷臣,所有心思都在观察别人行为和小心自己行为上,代表新时代的“心理化”和“理性化”的文明人。当然,他的这个例子是错误的。错误在于,文明并不是他所谓的心理化和理性化导致的。所谓“心理化”,不过是在复杂或艰难环境化的一种自然结果。比如说,假如一个孩子,生在一个竞争性特别强的环境中,就会长出一种察言观色的技能;再比如,假如一个官场是一个关系场,那么就会淘汰那些不会算计的人,留下一堆婊子(和有靠山的蠢货)。也就是说,心理化跟文明没关系,跟环境有关系。理性化也是如此,所谓延迟满足,长远打算,连爱斯基摩人都会,把有鸟的季节打到的许多鸟,在海豹皮里装起来,然后放石头间埋上,等到缺粮食的季节再吃。这些都是环境的产物,不是文明化的原因。我以为,文明化的原因就是因为低级需求满足了,高级需求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就是大群的人们开始丰衣足食,于是开始讲究起来了。但这些人的讲究相比精英,相差不止1000年。柏拉图说,那些蠢人在聚餐的时候,找那些吹笛子的小妞来助兴,真是无聊之极。人应该在吃饭的时候谈人生、知识和哲学!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叹息一声:唉!至少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埃利亚斯所谓的文明的起点是从宫廷开始的,当然宫廷都是寄生虫,生活水平高,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吃喝玩乐。有钱的平民百姓很羡慕,于是模仿其上层。这就是时尚的来源。时尚变化极快,就是因为上层人为了保持自己独特的身份,就要穿最独特的衣服;人们立刻跟风。穿的人多就掉价,上层人立刻更换另一种风格。这是一种social value的追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资产阶级成形,他们不再羡慕宫廷人士,也就就不再学习宫廷。风尚的源头转向明星。埃利亚斯以为这种追求social value是文明的动力,是错误的。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也知道挂贝壳打扮自己,甚至那些土著人会把自己的耳朵或下巴变成畸形,在自己身上刻上伤疤,这些全都是一样的动力,因此说明此动力并不必然导致文明。当然,假如埃利亚斯提出的是一种历史分析,那就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提出的是一个因果模型,不是历史模型。历史总是从时候看一步一步都是必然,然而事前什么都无法预测,充满了偶然性。

  埃利亚斯以为,文明化就是对自我的抑制和监控的增强。我以为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正如巴斯所说,人生来会选一套菜单,而不是人生来就是各种本能的发泄。假如真如埃利亚斯所说,男性就会看到女性就蠢蠢欲动,看到吃的就流口水,跟人生气就想抄家伙,我以为这不是真实情况。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人都会学会一套东西,在这一套东西之内,人的行为是感觉很自然的,不需要抑制。但是超出这套东西之外,人就感到很别扭,需要抑制。比如随地大小便,你让我做我反而觉得非常不安,而不是抑制自己不随地大小便的冲动。另一方面,正如鲍德里亚和许多人所说,人们想要的总是比她的需求多一点。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下行事,并没有各种自然的冲动。

  埃利亚斯一个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提到parenting的作用。他说,人在小时候,跟父母和环境学了一套东西,这套东西就固化在他或她的人格里。然后,等到长大了,这些固化的特点,或者跟社会相一致,那么她就比较顺利和快乐。但是如果相冲突,那么她就陷入到困扰和痛苦之中。在有利的情况下,这些分裂会愈合,再不利的情况下,会反复撕裂。埃利亚斯以为这是文明化导致的冲突,非也。这是每一个人身上,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导致的冲突。原因当然是父母的parenting引发的问题,比如父母人格有问题导致,或者是小时候生长环境和长大的生产环境不同导致。一般都是因为个人没能够养成一个成熟的人格所致。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五):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重读《文明的进程》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对于欧洲史尤其是中世纪史还没有很整体的认识,只是知道黑暗的中世纪处于一种混乱当中(当时理解的错误,今天想来实感羞愧。对中世纪的兴趣源于错误的认识,至今天才知道中世纪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它的积极作用),从图书馆里借了这本书粗粗的读了一遍,并没有形成深刻印象。当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部书,再次在中国图书节火了一把之后,又有了重读的冲动,断断续续的没有读完。直到今年,总算集中的读了一遍。从来标榜读书的自己,竟然懒惰起来,吹嘘变成了真正的虚荣。当写下这篇读书笔记,也只能以此监督自我溃散的读书精力,好好地拾起那久违地读书感觉,重新充实自己的生活。

  在德国,埃利亚斯称不上很深刻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的贡献远不如法国的涂尔干,德国的马克韦伯。就但从埃利亚斯对于人的行为的研究,有绝不如马林诺夫斯基和费雷泽,虽然埃利亚斯算得上百科全书派的人物,但由于其生活时代已进入20世纪,百科全书的东西也早已经被法国人嚼烂,也称不上在这方面有多大的突出贡献。然而,埃利亚斯毕其一生致力于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以“形态社会”来整合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心理发生”层次与“社会发生层次”的问题来构造人的科学,却在学术界有极大的影响力。我相信埃利亚斯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地位有着极深的苦恼,他用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会起源详细的论述了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英法两国)关于文化的起源上的不同,从古典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文明”和“文化”的起源及其区别。在社会学几乎已经混同两者概念的20世纪,他重新挖掘了这两个概念。

  从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之后,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在欧洲讨论一百多年。埃利亚斯在总结前人的观点的过程中,对文化和文明给予了新的内涵。从语言学的角度,他区分了英法语言中的文明和德语中的文化的概念,正如英国古典学教授·劳埃德·琼斯在维拉莫威兹《古典学的历史》中的评价:德国语言学的伟大时代注定要对欧洲各个地方产生影响。埃利亚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作出区分后也已文明作为主线,开始了文明的进程的叙事。我最喜欢埃利亚斯的第一章,从德国的宫廷文化开始,埃利亚斯奠定了论述的基础。德国文化的起源和欧洲并不是同步的,是相对迟于欧洲文化的发展。德国文化的崛起,是源于宫廷对外界的模仿和贵族阶层的形成。应该说,德国的文化是自上而下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的,一种文化形态的产生缺乏了民间基础,势必会昙花一现。然而,德国没有。至于其中的原因,埃利亚斯没有说清楚,似乎也不想纠缠于这个问题。但读完了第一章,我们基本上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德国人通过对语言的整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并通过语言表达的深刻性,使德国文化长盛不衰。德国的哲学思想体系之所以如此完整,恐怕和德国的语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基础,作者通过艾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男孩的礼貌教育》用一章的篇幅,详细了阐释了“文明”使人类行为发生的特殊变化。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德国人对外部世界的重新审视使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文明的基础之上,几个世界以来德语国家的动荡核分裂使他们饱受“野蛮”之苦,他们落后于整个欧洲,被后者成为野蛮人。甚至欧洲文明国家的腐化生活,都成为他们羡慕的对象。上层对此的认识,就是必须在德语国家建立文明规范,而由于国家的不统一,使得他们只能通过说教来影响德国的儿童,通过对儿童的文明洗礼,建立自身的文化,这也正是文明的进程。所以在第二章我们读到很多说教的儿歌,告诉德国的儿童,应该如何吃穿住用行。德国用近200年的时间完善了自己的文明教育,创造迄今仍熠熠生辉的闻名世界。虽然其中也存在不光彩的历史,但整体来看,德国的文化仍然显示了他的强大生命力。

  在老的版本中,绪言、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了上卷,第三章单独的列为一卷。第三章实际是本书对德国文化进程的多面诠释。从封建化机制中,从社会结构、民族迁徙、宗教冲突、人和社会的有机构成,分析了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接着又从国家结构方面论述了国家作为一个文明标志的社会发生。最后从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的角度,总结了文化的冲突。这里,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文化或文明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作用有正面的也由反面的。从正面的关系上来讲,人是文明的进程的参与者,人在这一进程中通过交往形成社会,使社会关系网不断聚集、强化,最终形成人的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从反面的关系上,人的观念的冲突使不同的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对抗,爆发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又在这样的冲突中不断前进、退缩,融合了不同的文明,实现文明之间的被动性交往。人和社会的融合在这样的一种构造——破坏——在构造的过程中有机统一,完成融合。这融合的过程便是文化,结果就是文明,从而使结尾和第一章遥相呼应。

  20世纪初,埃利亚斯的这部著作出版的过程颇费周折,出版后又因二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五十年代才重又被发现,并在此后的几十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流传于世。这部书也成为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历史社会学的必备参考书。作为门外汉,我不敢说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作者的本意,也不敢说这本书对我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总是在阅读后能有一个朦胧的感觉,知道自己又获取了一种看待问题的视角,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如同完成了精神世界的一种旅行,饱览满园春色后留下了愉悦便已足够。

  至少,又可以重新拾起读书的乐趣……

  《文明的进程》读后感(六):。。。。

  - 灰常地NB

  - 灰常地NB

  - 灰常地NB

  - 作者的观点对社会发展做了定性分析,我觉得这为建立数学模型指明了方向。

  从历史上类比地看, 法拉第当年对电磁学做了定性的研究,后来有了数学NB的Maxwell在其基础上建立了电磁方程,定量地研究了电磁学,才让电磁学有了更大的发展。

  也许N百年后,会出现一门独立的分支:计算社会学。置身其中的科学家被人顶礼膜拜,一如我们今天眼里的牛顿和爱因斯坦一样。那时人们对社会发展会有更清醒的认识;那时的人们看待现在的我们,就像日心说的信徒看待地心说的信徒一样。

  再具体一些:

  - 如何建立战争模型?有哪些变量需要研究?人群?经济体?

  - 从书中的观点里如何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和微观经济模型?

  - 这些微分方程如何演化?能预言哪些结果?

  - 三体这部科幻小说最成功之处,在我看来,是建立了一个框架。让大家在这个框架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添加进去。

  如何为你的科幻小说设计一个合理的社会背景,未来的社会会怎样的?

  读读《文明的进程》这本书就会有些自己的想法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