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与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与黑》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31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与黑》读后感精选10篇

  《红与黑》是一本由司汤达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5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读后感(一):无非是自卑心作祟

  作为司汤达的传世之作,确实写得挺精彩主人公于连始末,从默默无闻,到飞黄腾达在即,到入狱最后被判死刑,典型的小人物终究斗不过命运一生

  于连跟他父亲关系并不是很好,可以说紧张——后文曾说道,拉莫尔侯爵为了使他身份不那么低微,编造于连的真实身份是侯爵一个远方亲戚朋友的私生子,而于连都快信以为真甚至于觉得他对自己父亲那么的糟糕好像有理据了——木匠的儿子在做工时却在看书,被木匠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而却仍旧不改。却也因为喜欢读书而变得有学问因此精通拉丁文,被当地市长选中当其孩子家庭教师。市长夫人担心家教是一个很严肃的人,看到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倒也坦然一笑。

  市长夫人结婚不是因为爱情,而却在于连那儿感受到了感情。于连开始畏畏缩缩,后来也就大胆起来,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被地位崇高的人所欣赏。事情败露后,市长为了不毁坏自己的名声,于连也为了保全自尊,遂到神学院去了,也因此有机会去了拉莫尔侯爵家当其秘书。并在那大展才华,赢得了侯爵深深的信任。侯爵的女儿也因此注意起这个与众不同年轻人,并做出了疯狂的举动,可立马就后悔了,热情瞬间变成了冷淡。于连便将计就计,出城去帮侯爵办事,并获得了一个朋友的“帮助”。回来后,于连欲擒故纵加上故意追求别的女人,让侯爵女儿无法忍受最后只得投降。可好景不长,就在侯爵女儿怀孕后不久,前市长夫人被逼着写了一封足以让于连神身败名裂的信给侯爵。侯爵看过信后大发雷霆,于连因此用枪去射杀了夫人(还没杀死),最后在狱中终于正视了自己对市长夫人的爱情,但侯爵女儿已经深深爱上了他。最后无奈于逃不过被斩首的命运。如此便是,一个小人物的一生。

  要不是由于自卑,他可以获得比现在高得多的成就,但那就不是他本身的自己了。一个社会底层的人,想要出入上流社会并得到认可,要么从联姻获得身份要么有着过硬的实力,于连两者兼有却皆不精。因为自卑,所以才会对市长夫人捉摸不定,所以才会那么想把她深深地紧握却又明白她终究不属于自己。所以才会在一群颇有身份的人面前侃侃而谈自己的学问并自恃清高,一幅“我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场的各位,都是垃圾”的表情。他太想要表现自己,太想要得到认可,所以喜欢他的人极其喜欢他,讨厌他的人极其讨厌他,即使不了解他的人也能对他评头论足一番,他那想要“出名”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他一开始都是不信的。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一个身份如此高贵的女人会看上自己,她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引我上钩然后好侮辱我,还是仅仅因为寂寞难以排遣所以想找个乐子。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如果对她们的这些好表示出哪怕是一点的热情,也会看上去像是在摇尾乞怜,他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所以总是冷冰冰不推辞不拒绝。可当女方一旦做出巨大的牺牲时,他就把持不住了,从不曾受到如此款待过,以为这就是他这一生最耀眼的光。可随即是失望,因为他指望对方能每一天都像曾经那样,光芒如此辉煌。才会生气地故意让对方吃醋,让对方崩溃后好对自己软弱屈服。自尊常常将人拖着,把爱都走曲折。为了这可怜的自尊,两个人不管心中有着多大的苦表面上看上去仍是什么都不在乎,才会有那么多可笑的自以为是: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什么都不管不顾地奔向我告诉我你爱我,你就应该断绝跟其他异性的来往,不然你凭什么说你足够爱我呢。这种靠玩手段而获得的爱情,终究是不长久的。

  可侯爵女儿为了他,名誉什么的真的都不要了,而且还怀了他的孩子。侯爵本来已经怒不可遏,他没办法接受自己的女儿去跟一个没有身份的人过日子,他没办法想象没有“侯爵女儿”这个头衔后,她的日子会有多难过。岳父对女婿天生的厌恶,本身无可厚非。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只凭“爱情”而没有面包过日子的底层社会的人,即便他现在已经有了通往上流社会的门路,可那也不过是凭借着他女儿,准确的说是凭借着他才得来的机会。直到前市长的夫人被迫写了一封信,侯爵看到那封信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怒。如果说侯爵之前已经狠不下心要执意跟那小子生活的女儿受苦,那么现在,他一心只想杀了于连,因为他不可能接受一个,一面有着高官妻子做情妇,一面却又信誓旦旦地说要照顾自己的女儿的,社会最底层的骗子,底层社会那些可怜虫,没有信誉可言。便只给了女儿两条路,要么你跟他走从此我当没你这个女儿,要么你离开他我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于连自然知道这件事有多严重,却异常冷静——他这一段日子奋斗所得来的一切,名誉,地位,上流社会的头衔,贵族的身份,就因为一封信,全没了——他要报仇。便回到家乡,街上的人们知道他的“身份”以及“成就“,所以对他钦佩有佳。他买了一把枪,一心想要杀死市长夫人。谁知道一枪打在了她帽子上另一枪射穿了她的肩膀。他满心以为她死定了,在牢里过得心安理得,专心等死,却得知没有一枪是致命伤。他绝望,深深地绝望,就像是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他没想过还要抱着遗憾死去,他这一生什么没做成,最后连杀个人也失败了。到后来市长夫人来看望他,他崩溃了。他没办法逃过心中对她的爱,那种让他有底气站在上流社会的人们中间并且不觉得自己渺小的爱。他抱着她哭,痛哭,祈求她的原谅,似乎其他的一切,包括死亡,都不重要了。

  可侯爵女儿呢,那个为了他做出了一个女人为了名节不应该做出的一切的她呢。那个对其他人冷若冰霜唯独对他满怀热情的她呢。那个愿意怀上他的孩子并心甘情愿地和父亲决裂的她呢。那个在他入狱后,不惜一切代价跑前跑后,只为他能平安的她呢。那个曾后悔自己对他恶劣态度并祈求他的爱跟怜悯她呢。那个看着他对市长夫人情义绵绵却不在乎自己,而疯狂吃醋的她呢。那个在他被斩首后,抱着他的头颅深情望着,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去埋葬他尸体的她呢。那个花了大价钱把他的坟墓修得如此华贵体面的她呢。

  谁知道呢。

  假装了解是怕真相太赤裸裸,狼狈失去难受

  《红与黑》读后感(二):小英雄于连

  《红与黑》是文学经典,但是直到看见“于连”才感觉到这本书的确是别人口中的经典,因为对主人公名字的久仰大名迫使我一口气读完了它。

  文章写的大意是一个出身贫穷阶级的一个小男孩,经过命运之手的提携,成为一位小英雄的故事历史背景不是很了解,也不太感兴趣,大概涉及到法国党派的政治斗争。文中主线是他的成长,支线是与两个女人的爱情纠缠。究竟为什么于连成为了人们口中、心中的双料英雄,读到文章末尾,我还是有点茫然。

  主要讲几点自己的体会吧:1、于连的成长,是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逆袭成功的故事。在任何一个时代,这个主题都比较能够为大部分读者所接受和赞扬。对他有影响的大概两种。一是情人,包括瑞那夫人和玛娣儿特小姐。在他的发迹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二是贵人,比如彼拉、谢朗神甫,在关键的时候给予提拔和指引。这些加之他超人的记忆力,拉丁文的精通,《圣经》的熟记,就像一个个特殊技能,将他推向更高更好的社会舞台。

  2、高傲的人终究会被高傲打败。玛娣儿特小姐什么都不缺,自身条件也好,自然会有一股傲气,但是偏偏最后被于连得手,被一个轻视她的穷小子收服。其中,也涉及于连的一点计谋和玛娣儿特的内心活动充分证明了高傲的人永远不会像讨好的人低头,反而会被更高傲的人制服,现在的话讲叫做“HOLD”住!

  3、文章末尾的一段“以你的年龄,你受之于天的动人仪容,你的甚至无法解释的犯罪动机,拉穆尔小姐为营救你所做的可歌可泣的努力,总之这一切,直至被害女子对你那份石破天惊的情谊,把你造就成为贝藏松年轻女子心目中的英雄。她们为了你,把什么都忘了,连政治都忘了。”,看出于连彻底征服两个贵族阶级的女人,不论是市长夫人还是大户小姐,为了于连的舍弃了一切。这样的剧情体现的是男女本性的欢与爱,还是时代背景下自由爱情的蓄意迸发?这样畸形的爱情世界,仿佛是一种对于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吧。但是放在现在的现实社会,也有不少出轨、婚变的真实案例,关于人性本质、关乎爱情本身的更多一点了。

  4、小英雄于连固然是一个传说,但是最后还是难免一死。作为英雄人物,死可能是最伟大的荣光,但是却让我再一次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的死。于连也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代表。其内心对于资产阶级,对于当时的贵族当权者是强烈鄙视的。随着他的逐渐奋斗和发迹,他的内心依旧渴望实现更加伟大的自我价值,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巅峰。可是最后巨人般的陨落,仿佛说明了那个阶级在社会潮流中注定成为炮灰,就像昙花一现,终究是以凄惨落幕。为什么时代不同,人物不同,境遇不同,结局却奇迹般的相似?如果社会的大环境没有错,就是这些人物的内心对于时代、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吧。

  5、掩卷回首,才发现书名叫做“红与黑”。什么代表着“红”,什么代表着“黑”,这个问题,或许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吧。

  《红与黑》读后感(三):多么喧闹,多么寂寥

  一面掩藏自卑和怯弱,一面寻求向上的机会。一开始并不认同于连这样的人物,但越往后看,却越觉得比不上于连。

  能够拥有改变自己未来生活状态的机会,为何不利用?能够找到有利的时机,为何要和他人一样庸碌无为?更何况,他还聪明,充满行动力,并且也的确拥有许多能够成功的机会。

  “多么喧闹,多少忙忙碌碌的人!在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的头脑里有多少未来的计划!对爱情说来是怎样的分心啊!”

  只是,越往后看,却觉得这可能越大却越是漂浮不定。比起于连和雷纳尔夫人以及马蒂尔德的爱情纠葛,其实于连的成长和变化才更深刻

  “胆怯和自尊心在他心里斗争了整整一天,已经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太多矛盾,或许他自身也算是个矛盾的混合体。但这书里的一切本身也充满了太多矛盾,以及太多意料之内的感慨。故事怎么会在于连和玛蒂尔德结合后就轻易结束呢?于连暂时的“成功”自然是不会被认可的。也可能,他自己也不会允许。毕竟,他也失去了不少。

  “他羡慕它的这种力量,他羡慕它的这种孤独。”

  结尾部分的故事读来甚是伤感,有种一切都将结束的真实感,也有希望太多不可能的无力之感。

  其实能够猜到于连的答案。他才二十出头,但其实人生的喜乐他都曾体验过。努力过,争取过,爱过,也伤害过。没有什么好失去,也没有什么好去辩解。

  你曾喧闹,所以不会感到寂寥。

  “我很喜欢在俯视维里埃尔的高山那个山洞里安息——既然安息这个词用来很恰当。我曾经跟你讲过,有好几次我在黑夜里躲进那个山洞,我的目光远远地投向法兰西的那些最富饶的省份,野心燃烧着我的心:那时候这就是我的热情……总之,那个山洞对我来说是宝贵的,没有人能够否认,它的位置连一个哲学家的灵魂都会羡慕。”

  《红与黑》读后感(四):于连配不上她们,但也没有人比于连更配得上她们

  Votre départ m'oblige à parler... Il serait au-dessus de mes forces de ne plus vous voir... —— 其实也是爱情的故事

  比起于连,倒是两位女主人公留给我更深的印象

  德·雷纳尔夫人温柔如水,质朴自然,更多地展现出与她的母亲角色相符的成熟与体贴;德·拉莫尔小姐激情如火,完完全全一个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富家千金。我看到有很多评论褒前者贬后者,或是说于连对于雷纳尔夫人才真正的爱情,对于拉莫尔小姐不是。说实话,我有权怀疑这样的评论抱有一种“结局决定一切”的态度。的确,在于连临刑之前,他对于拉莫尔小姐的狂热感到厌倦,而对雷纳尔夫人充满了怀念和向往,但他曾经对两个女人产生过的爱情都是真诚的,虽然这两段感情都是以自尊心和野心的满足作为开端。

  与其说雷纳尔夫人和拉莫尔小姐是两种女人,倒不如说她们是女人的两个阶段。雷纳尔夫人三十岁,是一个成熟的母亲,所以她的端庄、包容、体贴、温柔是这种成熟的产物。拉莫尔小姐十九岁,热情、张扬、才华横溢,仿佛让人看到一个时代最风华正茂女性的熠熠光辉正在散发出来。<玛格丽特王后>这一章让我受到很大震动,因为我觉得拉莫尔小姐对于伟大的追求、一种英雄主义的崇拜,让人看到一颗崇高的心灵,这是她最闪亮的地方。但是拉莫尔小姐的这个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演化为她的缺点:虚荣心。正是这份虚荣心让她想到更多的不是自己的爱情,而是别人如何在客厅里谈论自己的爱情;正是这份虚荣心使她在于连殷勤时冷淡,冷淡时殷勤;也正是这份虚荣心导致了她在于连临刑前的狂热和嫉妒。一个男性读者可能对雷纳尔夫人的温柔情有独钟,但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女观众,我反而感到被拉莫尔小姐深深地吸引,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二十岁能带给一个少女的所有的闪光点,那些完美和缺点都在发光,她的美丽和聪慧、虚荣和妒火同样地燃烧着,每个二十岁的少女都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向往许久的品质。拉莫尔小姐最后和她的玛格丽特王后一样,默默抱着自己情人的头颅坐上马车,她也终于成了自己的玛格丽特王后。

  于连为她们点燃了那个时代最稀有却又最高尚的品质:热情与勇敢。雷纳尔夫人和拉莫尔小姐在遇到于连之前处于她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困境之中,那就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麻木和厌倦。但这两段惊世骇俗的恋情让人看到女性能够表现出非常高贵的品质,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热情,一种充满了力量的勇敢。这些女性角色是非常丰满的,温柔但不软弱,反而迸发出力量,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从她们身上汲取到的东西要多于主人公于连带给我的感触。

  再简单说说于连吧。细读这本书之前,曾经在百度百科上看过情节的简介,里面把于连描述成一个十足的自私鬼和野心家,为了自己飞黄腾达不择手段。读书的过程中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事实上少年于连可以说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他具有一个英雄典型的品质:贫穷的出身,过人的天赋,坚定的性格,伟大的抱负。他与两位女主人公发生的情感关系虽然在一开始都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为了维护自己脆弱而顽强的自尊,甚至满足自己的小小野心,但他很快就陷入到了完全的爱情之中,这种感情我觉得是可以看作一个二十岁少年的真诚的。此外,对于他所选择的职业和生活,他的内心一直非常清楚自己爱什么恨什么,不为周遭所左右,教士袍里藏着的是一颗希望成为拿破仑麾下的将军的心。

  于连的这种英雄主义是十分具有感染力的,至少它展现出的伟大和壮丽使人想到立即就会肃然起敬。

  所以我说,于连配不上她们,但也没有人比于连更配得上她们。

  :

  1. 通过爱情点燃的法式热情真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我在读这本书的日子里,内心独白都变成了优雅的法式语言 :D

  2. 日常发问:小说为我们展现出了两种力量:爱情/野心塑造人性格和心灵的力量。后者在两位女主人公和于连身上都有体现,对于两位女性更加地明显,因为她们受到野心的支配更少。在于连的身上,我们还看到了野心和自尊心塑造人性格和心灵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在年轻的于连身上既是相互提升,又有博弈和抗衡。对于于连来说,哪种力量具有更强的支配作用?如何塑造或是改变他的?于连在临死前是否摆脱了这两种力量的支配,是否超越了?

  2017.5

  @ PKU

  《红与黑》读后感(五):红与黑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段时间忙飞了……

  心理描写满分。尽管所有人都提过这点还是想多讲讲。作者对人性的观察力实在深刻,能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创造出多重矛盾,特别是内心冲突——因而人物也有有了深度。于连便是自我冲突最多的那一个(也是最戏剧化的那一个),其他的几个人物,特别是两个女人是和他最好的对照。一定程度上,她们甚至直接代表了他性格的最大矛盾之处,正是这性格分裂又统一的两部分让他先后选择了她们。(倒未必是爱上,特别是后一个)

  他有为野心,为成功的热情,这和玛蒂尔德的英雄情结不谋而合。他有为美,为爱的热情,这正让他和德·雷纳尔夫人可以走得那么近。他又和她们两个一样,在不同的环境里却都有着目空一切的骄傲。他的性格是一切的起因,而那样一个时代则造就了这样一个故事。

  初恋是多么美好啊!德·雷纳尔夫人那样美好的心地,单纯,真实,热情,高傲,一切让她显得那样美丽,让于连有那么些时刻里抛掉了把这只看做必须要完成的成就的心理,显出自己真诚的对美和自由,爱的追求,便和她真正的爱上了彼此。他至少曾经快乐过(最终想起这一切让他对一切倍感悔恨)

  而当于连到了巴黎,玛蒂尔德——代表一切巴黎在于连心里所象征的东西,让他一边憎恨她,一边渴望她。玛蒂尔德生活在伪善和虚荣心的生活当中,知晓一切变得多么无趣,对伟大的牺牲,伟大的爱情有真正的渴望,却太难摆脱她的环境给她造就的一切——虚荣心。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让她把于连看成了那个博尼法斯·拉莫尔一样的人物,让她全心全意的(以为自己)爱上了他。也许于连说得对,在过一些年,玛蒂尔德只会觉得当初做的行为非常的傻气,而德·雷纳尔夫人却会一直爱着他和他的孩子。

  于连最想要的是站在那样一个山谷里,他既自由又快乐,还能俯瞰众生。在他追求后者的过程中,在整个当时社会的影响和风气之下,他逐渐失去了前者,他迷失在野心中,尽管有那么一些时刻他善良,正派的那部分也冒出来过,但最终被为追求出人头地不得不不择手段的思想所取代(他和皮拉尔神父是多么大的一个对比)。他一边鄙视着当时所有的风气,在心里默默地崇拜拿破仑,一边却觉得自己只能像他们一样行为。从客观的眼光看来,于连的思维是多么的局限和伪善。若是真正鄙夷那样的社会体系,为何自己不和更多人一起来反抗它?然而在那时乃至今天,又有几个人的思想理念,或意志决心来这样想,这样做呢?说到底,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太多的“于连”了。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丝像“于连”。

  在这种自我挣扎中,死亡对于连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他无法逆转任何自己心理上发生的变化,也就无法逆转对自己的鄙视,对做出的一切行为的悔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尽管我们还是得说,这是有局限性的)坚持到除了之前的行为为了野心除去做下那些别无他法。他和社会的巨大冲突,导致真正的他自己和社会完全地不相容。除去死亡,在他眼里看不到其他任何解决途径。

  另外,在神学院的那一段也同样精彩,和文中其他人们的心理描写,对话一起,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法国,当时的巴黎。

  不得不说音乐剧选角太好了!也许是我先入为主吧,但是摇滚红与黑这几个演员都很符合原著的描写了,把心理内冲突转化为舞台上冲突的处理也很不错。除了稍微有一点强调爱情部分之外真算是完美改编了。

  《红与黑》读后感(六):反抗、斗争

  拖拉了两年半,终于耐着性子把这本书看完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才看了书的四分之一,就妄下结论,把于连看成是一个龌龊卑鄙的青年。这次把整本书看完,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一本描写英雄末路的小说,自小贫穷却骄傲敏感充满野心,脑海里构建的又一个辉煌的拿破仑帝国与人们只崇拜金钱、马车、马的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注定生活在其中的英雄要经历剧烈的斗争。在贵族的客厅里,思想与行动的反差时时困扰着于连,本性孤高但要在众人面前虚与委蛇。

  在被判刑后,于连的反思,既是从更高的地方看透了现实的种种现象本质,也是认识到真正的英雄无出路的感慨。在书的末尾,在孤独中,于连回顾自己的一生,所有那些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以及自己做过的事以更清晰的面貌重现在脑海里,坦然面对死亡吧,像一位拿破仑时代的骑士那样,死亡是勇敢的人的行为。

  《红与黑》读后感(七):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

  虽然都是絮絮叨叨,但是雨果的絮絮叨叨就是如此机智而耐看,司汤达的絮絮叨叨却如此难以忍受。

  这是我阅读《红与黑》的第一印象。

  诚如后世所评论的,《红与黑》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虽然主题是讽刺复辟王朝的政治黑暗、宗教黑暗,但是司汤达不厌其烦地描写人物的心理以及是不是跳出来对现实进行一番讽刺和评价,也实在让这本小说看起来更像是散文集议论文集而非故事。为了表现于连丰富的内心,司汤达可以用整整三五页的文字来描写,这简直就是普鲁斯特用三十页来描写主人公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鼻祖,准确也好,细腻也罢,对于想要当故事来读的读者,这样的描写实在有点不友好。同样的一个故事,于连的两次恋爱,于连进入修道院学习,于连蓄意谋杀,于连的行刑,换成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作家(狄更斯、雨果、巴尔扎克或者歌德),都会是洋洋洒洒的铺陈,但是在司汤达这里,这些故事性的内容被严重压缩了,于连的谋杀用了一页就完成了,他的行刑甚至连一个字也不愿意浪费。反过来呢,于连参加的那次秘密会议,司汤达用了好几章来记录对话。我觉得我的例子足够说明问题了。

  相比之下,浪漫主义旗手雨果虽然也喜欢絮絮叨叨,甚至在《巴黎圣母院》里插入了两章和故事完全无关的对于巴黎城市和对圣母院的描写,但是至少雨果不会至埃斯梅拉达的死于不顾,他将这位可爱的吉普赛姑娘的绞刑写得如此婉转,而克洛德主教从圣母院楼顶摔下的过程,更是惊心动魄。在这样的故事里,雨果又不失时机地插入他的评判的议论,就好像一个博学的朋友在和你探讨问题,这样的做法又怎能不亲切呢?

  雨果在生前作品就广为人知,而司汤达的作品在他生前罕有人问津,大概不是偶然。

  不过,对于读者不友好,并不能拿来评判一部作品是否伟大。司汤达细腻的内心戏自然是可圈可点的,其实也是《红与黑》的特点之一,但是我素来不擅长内心戏的描写,此时来评价司汤达的描写是否优秀显然不合适。但是,我至少可以评价一下《红与黑》的精髓——真实人心。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一定是因为它发掘了一些隽永的东西,根植于人类本性之中,可以跨越时间和民族。这是老生常谈的废话了,但是《红与黑》真的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

  不管司汤达对于自己笔下的于连持怎样的态度,无可否认,于连是那种典型的“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普通人。于连是一个木材商的儿子,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能够整本背诵拉丁文《圣经》,也疯狂崇拜拿破仑。但是,在那个平民和贵族有天然分野的时代,于连是自卑而又自负的,他在贵族面前抬不起头来,同时又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可以像拿破仑或者拿破仑手下的将军一样从平民变成贵族。虽然伏尔泰和卢梭珠玉在前,早就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但是于连无论如何克服不了社会和心理的巨大鸿沟,即便在和贵族夫人、贵族小姐恋爱的时候也瞻前顾后,而且还时不时注意着自己能不能通过这些“爱情”获得晋升的便利。

  我们离开那个时代的法国来看看现如今的中国,就会发现于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群人热切地渴望成为“贵族”,艳羡着“贵族”的生活方式,认为高人一等、出人头地是无上的荣耀。他们也许会说“人人平等”,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社会阶层的分化在阻止他们成为新的“贵族”,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当中恨不得自己成为君王,人人都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就如同今天我见到的一位老同学,无论他平时表现得如何,但是他的不少言行,还是透露他的想法。

  他羡慕的是成功的企业家,批判的是社会阶层固化,朋友圈转发的不是某个企业家的发迹史就是对统治者的批判。平时同学打趣的时候,他也会故意说某某同学是“土豪”,夸大土豪的生活,眼睛中不无对这种被夸大了的生活的艳羡。也许是我的话说得太夸张了,也许这位老同学只是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但对于贫穷的鄙夷和对财富的羡慕,他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的。所以,当我站在我这位老同学的角度重新来思考《红与黑》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司汤达所说的一切都如此准确而真实。

  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这有错吗?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无权指责别人的生活,所以即便司汤达对这些人持批判态度,我也绝不想发表什么臧否的言论。之所以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有意义的,而且我还相信人人生而平等,我才会说,无论我是不是艳羡贵族羡慕奢华的生活,我在面对贵族的时候也会不卑不亢,我不需要任何东西为我撑腰——财富、地位、学识——我需要的仅仅是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严,当然,还有我能够不断为我自己积累的良好的品格。

  末了说一句,不知道是哪位翻译家第一个把Julian翻译成了“于连”,发音虽然准确,但是这个在基督教世界如此普遍的名字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带有点中国特色的名字,实在是有种奇异的感觉。虽然我觉得非英文的作品看汉语翻译和看英语翻译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少在保留名字拼写这个角度,英语比汉语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红与黑》读后感(八):“这一个不是生下来跪的”

  监狱里于连终于想通一点,一只朝生暮死的蜉蝣不会理解黑夜这个词的意思,于连也理解不了他自己的生命。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性格,也不明白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可以确定的就是对第一个情妇的爱情和赴死的决心。

  认真读过小说的人都能发现,书里没有任何一个角色——不管是恨他或爱他的——能说了解他,甚至是读者,也不敢讲了解于连的性格。同德·拉莫尔先生一样,我们最多能说出一些确定的特征,例如“这个年轻人受不了蔑视”。

  作者用大量的直接的心理描写把于连这个形象塑造得非常复杂,批评他的人可以举出无数个栗子来。最容易遭到抨击的有三点。一是功利,野心勃勃,二是阴险,心机深重,三是花心,玩弄女人。我对这三点的看法是:表面的一层,不拨除它们你就看不到真正的于连和真正的红与黑。哪怕无数细节证明他看起来是个阴谋家,哪怕他对自己都直白地揭露那些伪善和密谋,但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作者的本意。他总是几乎不着笔墨地泄露给我们真相,其实于连的心根本不在这些东西上。

  首先,他不是真正的功利。少时教育的确是举足轻重的,一个读卢梭和拿破仑启蒙的木匠的儿子,对功利的追求,归结下来不过是吃得饱的面包而已(想想他幻想过多少次“足够的面包”),他对于攫取大量金钱和奢靡享乐的野心是小到几乎不计的,哪怕是在最浮华最讲究外貌的巴黎时光,他仍然是属于“打扮好了就不再注意”的那一类型。参加宴会时他忍受着周围人的奉承话和丑态,绝望地想着,要是成功就要忍受这些,而取得成功不过是意味着要一直忍受这些。他对于上流社会真的有野心吗?我不认为。这些仅仅是一种顺势而已。数次命运的重大拐点,都不是他自己所求,一切都像是天降的阶梯,他只是顺从地爬了上去,因为他不知还能向何处去,毕竟拿破仑已死去多年,这里有的只是保王派,密探和变节的将军。他的理想:农民的儿子凭借英勇表现一跃成将军,其实已经幻灭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于连的经历里最不忍卒读的神学院的一段。在那里,小市民团体的精明,庸俗,残忍,污浊和虚伪的惺惺作态,被司汤达渲染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

  于连一开始自负和高傲,凭借才华夺得几乎所有考试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他仅仅只是抱着对周围只为了在神学院吃饱饭求个职的同学的鄙视——“他就是应该在这样一些人中崭露头角——”的态度而这么做,而非是为了得到院长等人的青睐继而获得什么好处,他只是出于心里的骄傲。

  其次,他一点不够阴险,甚至是天真的。在维里埃尔,甚至要靠德·雷纳尔夫人这种几乎不问是非的女人的讲解,他才勉强听得懂那些纷争大体上是怎么回事。同样,在神学院的那段,也是因为他不够阴险,在诸多细节上表露了自由思想,仅仅因为“他是靠自己的脑袋思想,而非仅听命令、盲目地模仿权威”,他“成了危险的伏尔泰”,遭到神学院师生的排挤。最后才意识到,最聪明的人一直都在有意使自己泯然众人,最功利的人一直都在小心地计算分数让自己刚好保持在中游,最阴险的人一直都躲在暗处,已经太晚了。最后只有装疯卖傻低声下气地讨好别人,甚至模仿那些粗鄙的农民不思考的习惯,还是做不到,司汤达来了句:“他太不同了”。

  皮拉尔神父对于连下的断语叫人几乎同他自己一样泪如雨下:

  “你的人生道路将是艰辛的。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使一般人感到反感的东西。嫉妒和诽谤将缠住你不放。不论天主将你安置在什么地方,你的同伴们绝不会不用憎恨的眼光看你;如果他们假装爱你,那是为了能更有把握地出卖你。天主为了惩罚你的自负,让你有必要遭人嫉恨。

  “如果您得不到发迹,您将要受到迫害。对您来说,没有折衷的余地。千万别抱幻想。别人能够看出,他们跟您说话,并不能使您感到高兴。在这样一个重视社交的国家,您如果不能得到尊敬,就注定要遭到不幸。”

  以最世俗的当时的平民们茶余饭后看热闹的眼光,他很厉害,很会往上爬,但真实的他一直都在不合时宜着,在崇尚体力的木匠家庭里瘦弱无力,在神学院里不信神而悄悄崇拜拿破仑,在上流社会的饕餮餐桌上为被禁止唱歌的底层百姓而暗自流泪,在各色人等求取荣禄的舞会里和一个被判死刑的危险分子热情地赞颂丹东,在虚荣的一天结束之际,他常常感到“恨不得哭出来”。

  把他叫做阴谋家真的是笑话了,往上爬的一路,他身边有多少真正卑鄙无耻的人,功利现实的人?他及不得他们。有趣的是,可能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到其他人得不到的。家庭教师的职位,国王来访时破格的迎宾身份,侯爵的秘书职位,贵人的相助,两个女人的厚爱,还有最后的中尉军衔。这些小唐博们和瓦尔诺们梦寐以求使尽烂招都不得的东西。

  最后,他不是花心,他唯一爱的还是为他启蒙的熟妇德·雷纳尔夫人。从小没有得到任何父母兄弟之爱,在临死前父亲来探监还只为了谋他的财。这种爱的缺失带给他性格上致命的弱点。多疑,自卑,极度的敏感。而从最底层依靠最杰出的才华“发迹”,这种命运注定了他要反复在对才华的自负和对出身的自卑之间撕扯,在整个强大高贵的上流社会的重用和鄙视之间矛盾,在巴黎玩偶们对自己外表和才华产生的爱慕和对他出身的嫌恨之间迷惘(元帅夫人给他回信时甚至在写一个如此平凡的地址时感到手颤抖而写不下去)。

  总之,这种性格使得他很难相信爱情。他戒备重重,疑心重重。一开始摸德雷纳尔夫人的手,仅仅是当做一种对骄傲人格的挑战。因为他偶然碰了她的手,她立马缩回去了,他把这理解为蔑视,因此下定决心要狠狠地抓住这只手。而如果不在午夜钟响前爬进她房间,他就自杀。对于后段的玛蒂尔德也是如此,他把她的情书理解为恶作剧,紧张应对,到了可笑的地步,对于她请他爬进房间的邀请,更是理解为活捉他的计谋,害怕得要死,把第一个浪漫夜晚破坏殆尽。最后为了“征服”反复无常的玛蒂尔德,甚至假意写信给另一个女人,还写什么“围攻日记”做记录···爱情在他那里,只是一种争夺和证明的游戏。他和醉心于浪漫故事的玛蒂尔德棋逢对手,演了整个下半部的拉锯战。但是德·雷纳尔这个单纯的女人完全地接纳他。那是一类“美,但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美”的夫人,单纯地爱衣服、儿女、自然,崇拜和尊重自己的丈夫,也许一生都不知道爱情是何滋味。德·雷纳尔遇到于连,深爱他,救他,忍受背叛天主的心理压力,最后为他身败名裂而殉情,有这样的爱情,于连也算是幸运了。司汤达对主人公还是偏爱的,至少最后仁慈了一把,让他发现了自己真实的感情。跟对待爱情如同演戏的玛蒂尔德比起来,德·雷纳尔夫人对他的爱情可以说是纯粹的。以谋杀,和解与死刑作陪的爱情已经通过了考验,最多疑的心也能安定下来得到确认了。他是非黑非白的灰乌鸦,飞不回任何一片树林里。也许死在爱情里,是他最好的归宿。而热爱刻奇的玛蒂尔德也得到了情人的头颅和悲壮的故事,可以继续自恋了。

  《红与黑》的确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但从司汤达把自己对拿破仑的崇拜灌注给于连就能看出来,还有里面的政治争斗,下半段处处可见的对革命爆发的火花,那些篇幅不短的秘密会议、送报、阻拦和告密,的确是一本能反映其时代的小说,这一点可称杰出了。当然,最能使一部小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还是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年轻人内心的骄傲,上进和挫败,爱与被爱。真伤感,人总是要经历百转千折才能明白曾经的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