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2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是一本由[日]石田衣良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一):【摘录】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

  男人这种东西,越是喜欢耍帅的,差不多越是容易遇到一点小事就灰心,而且越是优秀的人,情绪变化就会越激烈。男人啊,一旦气馁,就会比女人还女气。

  无论家世如何优厚,人这种东西到底还是适应不了纯粹的无边的幸福

  话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是谁说的。语言是有性格的。

  无论年收入如何高、如何有一份安定的工作,真能和无法感到心跳对象一起生活吗?这样的话,结婚就和找工作没有区别了。

  人都相信自己所有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做很高的评价。自己没有的东西则是一门心思想要,这大概就是人类这种生物的特征吧。

  身边工作的女性,大部分都在想自己能做什么、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如何在工作上恋爱上都和男人们对等,想以此争取爱情和幸福。但是像杏美这样的女子,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和纪之在同一水平上战斗,而是将自己的弱点坦率地展现给对方正因为不战斗,所以还没开始,就注定获胜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真是太复杂了。

  年轻时候,绝对是要时尚外表,然后过了二十五岁,就变成了未来性和年薪;但是,我下个生日就到三十五岁了,什么东西重要,我自己已经完全不知道了。

  鞋子和男人一样,只有一开始就合适的才能买呀。好的人一直很好,不行的人永远都不行。这是挑男人的铁律。

  上了年纪之后,女人要的就是钱,男人要的就是年轻。人生的最后,想要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因为这些就是自己没有的东西。不管嘴上说的多天花乱坠,只要是上了年纪,都是一样。

  连续不断的美妙误解就是恋爱的真谛。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二):尴尬的大龄都市女青年

  这本书是《孤独小说家》的作者的另一部作品。虽然比不上拿了直木奖的《孤独小说家》那般惊艳,但这部作品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这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小说,写的是现在都市中无处不在的剩女现象。这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社会问题了。能够就这个问题写一本书也好让围城外的人都好好反省反省。都市中的大龄剩女自然有她们的骄傲悲哀。正如书中所说,年龄一天天变大,作为女人的魅力在一天天减退,看男人的目光却越来越严厉。这不就是都市大龄剩女的真实写照吗?抛去大龄剩女不谈,都市生活本来也是充满压力的。上班族们不得不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在都市生活的权利。即使没有经济危机,生活上的压力也无处不在。工作上的压力、加班、收入上的不平等已经严重影响到都市人的生活质量了,东京,这座全世界繁华城市,也是由一个个辛苦工作的上班族组建起来的啊!全世界的大都市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吧。大多数人在工作中抽不出身来谈恋爱,这也是造成都市多现大龄剩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女人的青春说到底也就只有有限的几年,过了最好的这几年,在寻找配偶方面就要比年轻的女孩子吃力很多。书中的女主人公年龄29岁,工作不错,收入不低,却在相亲的道路上处处碰壁。但她一直不肯迁就,不愿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正是一个将近三十岁的女人才会有的成熟想法。作为一个已婚人士,我会觉得,如果在婚姻中生活的不幸福,那还不如不结婚。但是作为大龄剩女的她们可能觉得能够穿上婚纱,即使身边站着的人差一点也无所谓吧!书的结尾还是以让人充满希望的喜剧形式表现的。女主人公的好姐妹一个穿上了婚纱,另一个被求婚了,还有一个也即将成为妈妈,而女主人公也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约会对象,剩下的就是好好经营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自己不在乎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可能弥足珍贵。所以,最完美的生活就是知足啊!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三):29岁的我读了29岁的她的故事

  之前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翻了下封底的介绍,映入眼的就是“29岁,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

  2015年4月,我29岁,遇见了这本书。以及书中的那些女性们,和她们的故事。

  简单说下,书的封面设计好看,铅笔素描的女性画像,书的纸张也很不错,再生纸的轻,但也粗糙的有厚度。

  故事开头,让我一度怀疑这作者是否是抄袭。因为故事的开头,东京市中心的惠比寿,三个女人搬进了属于女主叔叔的一幢白色的洋房里,后来又加入了一个女人,最终是同为好友的四个女人住在一幢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房租价格低廉的美好房子里。这样的开头让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很喜欢的漫画,《东京爱丽丝》,漫画里也是四个在东京生活的都市女性,自幼的青梅竹马情谊,成年后所经历情感故事相同的是,漫画里的三个女人也是住在一幢亲戚的白色洋房里,不过不是位于惠比寿,而是位于代官山。

  所以刚看到这样的开头,我不禁为之后的故事有点隐约的担忧。不过还好,虽然开头类似,但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

  智香29岁的年纪,眼看就要跨入30的关卡,忙着和同样单身的好友们去联谊去相亲,去认识不同异性,去发展可能的美好恋情,并为了结婚而去努力

  高等学历,名企就职,工作努力,年薪不菲,外形较好,会穿衣打扮,家世也算是小康,希望婚后能继续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沦为只为家庭付出主妇,她们身上这些显著的标签,明显没有“大龄未婚”来的刺眼。这样的女人,在日本和在中国的城市里,都应该不少了吧,要不怎么会有“剩女”这个词成为热门词汇呢?

  作者的文笔可以说是平淡舒缓的,没有太跌宕起伏的情节,虽然出场了好多人,但故事也算紧凑有致,没有让人产生杂乱的感觉。

  王子般的男人(品牌大学毕业,一流跨国企业就职,家世也算显赫,前途无量,而且还有当模特的经历,可说明长相和身材都是一级棒的),只想找个能为了家庭付出一切的妻子,只需要这个成为妻子的人必须有抛开一切追随左右的决心。当然,能俘虏王子般男人的女人也不是等闲之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能舍弃的又是什么,然后步步为营的去一举拿下王子。

  当爱情来了,身高都不是问题,这是当然的!矮个子的S男,和高个子的M女,虽然看起来稍微的有些违和,但却异常的适合顺利,最终奔向了婚姻的殿堂。

  有家室的男人又怎样,我只是不想再去做人工流产,只是想生个孩子。所以当怀孕了,就决心好好把孩子生下来,即使成为单亲妈妈也无所谓,可以靠自己的工作能力养孩子,才能挺起胸脯(不止八两的大胸哦),在中年有家室的男友同时劈腿好多女性呢)面前有尊严的说要独自抚养孩子。

  结婚35年的夫妻,会因为退休生活而彼此厌倦憎恨,甚至出轨离婚。是啊,你以为的白头到老,哪有那么简单,即使35年生活在一起的人,也会说翻脸就翻脸,说抛弃就抛弃,男人这种生物,其实和女人一样不好懂。而一切的动机其实也很纯粹,只是因为新鲜的刺激能重振雄风,于是春天来了,糟糠之妻就可以下堂了。而理由也是也并不让人深恶痛绝,人生苦短,要为自己而活了,是啊是啊,妻子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家庭,而男人的晚年却可以任性的去弥补青春的遗憾。结婚又是为了什么呢?婚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读了博士,有很多学问,但面对社会,一份派遣员的工作也是奢望。这应该是社会的悲哀吧,怨不得时代杯具下的个体。而派遣员这样不受重视的职位,也决定是否有资格结婚哦!毕竟即使不是正式员工,一份工作的收入也是维系生活开销的保障啊。

  离过婚的大龄剩女反而还是值得称颂的呢,至少有过婚史,至少证明你曾被选择,比大龄未婚单身女青年来的有身价呢!不骗人哦。当然,这里的故事还是有前提的,女人还是要靠脸吃饭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只要长相好,即使离过婚又怎样,照样有年下男(比自己年纪小的)往上扑,所以不要灰心哦!当然,没有孩子也比较重要啦!

  遇见一个各方面都符合自己理想的男人的概率有多少呢?每周认识一个人,一年也能认识50个不同异性,努力2年的话,至少能认识100个哦,从100个里面挑出一个来跟自己恋爱结婚,真的那么难吗?事实就是,真的不容易哦!联谊会,相亲VIP,各种服务都任君选择,但80分钟认识16个不同的男人,最后却还是无法从里面挑出一个可以继续交往的人,真的是一种困顿呢。

  当遇见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喜欢的男人的时候,真的是恋爱了啊!连吃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对方坐在自己对面的样子啊!可惜啊,即使是恋爱的感觉满满,但性爱却大打折扣,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慎重考虑啊,毕竟合适的从开始就能合适,不合适的或许努力终有一天会合适,只是不知道到达终有一天前需要多久罢了。

  年龄真的不是问题啦,离过婚的都有年下男追求,何况从来都是未婚的人呢!只是从最初的接触,从未想过会有牵手拥抱的一天,所以爱情这种事情还是奇妙的。

  忘了说,即使被35年同床共枕的男人抛弃,也不可以想不开轻生哦!虽然男人先找到了恋情,但不等于说人老珠黄的女人不可以有新恋情哦!所以要一直期待会有好的爱情到来,即使不是对的人,也要去努力哦!终会有让你散发美好能量的那个人出现,所以不可以只是坐在家里等啊!要行动啊!不能放弃哦!!!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四):和整个世界负隅顽抗

  文/橘川大人

  情人节过后的第二天。现在外面在下着雨。昨天的气温十几度,今天有了倏然的冷却,在马上就要除夕的空气里酝酿起一种甜适暧昧的情绪。这样的午后最宜于看书。读过很多清淡哀愁系列的日本情爱小说,看过往往记不住内容,读的时候也是匆促得很,因为都是普通至极有如白水般平淡的文字。石田衣良的这本,使我慢下心来,去反复咀嚼每个人物在其中的对白,那么自然流畅,如此地贴近现实,使一个抱着愉悦心态去读这本书的读者凛然一惊,像是踩空了一阶,又像是被书页另一彼岸的作者窥见了自己内心的蠢动。

  二十多岁的我们,无疑也是按照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一步步走来,抑或是朝着那个方向一步步走去吧。故事里的智香,用较为流行和通俗的说法,就是所谓的“剩女”,在二十和三十岁的交界处上迷惘不已,年华渐渐老去,对异性的要求却也越来越严格,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重新开启爱情的动力,面对着一叠相亲时被人递送的名片无所适从

  随着阅历渐增,我开始觉得,穿过人海去定位那个今生只和你匹配的人,是一件愈来愈不可能的事。概率不是没有,只是极小,大多数人在满意度够得上百分之六十的时候就会选择对婚姻妥协,对爱情耸肩,而那些没有妥协的,仍旧苦苦等待或寻找所谓的真爱,和整个世界负隅顽抗。

  “所谓恋爱,基本上和运动很相似。一旦从训练中停下来休息心理生理都无法恢复到竞技状态了。身体也倦了,心灵也倦了。越是疏远越容易疏远,障碍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恋爱”。这就是智香无法在众多对象中找到那个令她心动的人的原因吧。反而在让她没有防备的晚辈面前,越是能够轻松随意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最后智香选择了建都,选择这个第一次见面时令她讨厌的男性,也是因为日久天长峰回路转,在最粗糙的贝壳内部或许也会有一颗璀璨的珍珠吧。

  在淡淡的叙述中,不时突现一两句令人感同身受的箴言,你只能在心底暗叹,石田衣良怎会如此了解女人。“与出色的男人相遇,简直可以改变世界。仿佛像是厚厚的云层散开、炫目的阳光直射下来一般,之前的阴暗全都消失不见,整个世界都恢复了色彩”。那种女性特有的缜密心思一个男人轻松地写出来,戏谑地,微笑地。

  可以察觉到的是,故事里的四个女主角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青春的尾巴上做着最后的挣扎,但这是一种积极的抵抗,她们是鲜活而生动的,是留有希望的,情路艰辛崎岖,却仍坚信不疑地去认为,世上的某个角落里,还是有一个最终适合她的人。小说也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不刻意不做作,人物之间有随性而温暖的交集,即使是分手也是轻如微风,对于景色的描写恰如其分地衬托了主人公的心境,令读者也想在某个五月和煦的日子里,谈一场哪怕没有结果的恋爱。

  在青春的男女进行着他们情事的同时,还存在另外一条叙事的线路:智香的父母离异并各自找到了幸福。年过花甲的中老年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早已行将就木,爱情肯定也应当与他们无缘,智香的父亲在与其妻子生活三十多年后,毅然提出离婚,选择了另一位其貌不扬的女性。

  “大多数年轻人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死去了,剩下的时光无非是重复以前的生活”。将生活推倒重来,需要莫大的勇气,大部分人在这种已经习惯的设定面前低下头来,任由时光的流水从身上经过,将动荡的情感磨损得枯朽和平淡。有的人停下了脚步,转身,以一种和众人逆反的方向往前走去,这种无畏,是对命运的嘲讽和抵抗,力量微渺却伟大。

  我们渐渐老了,我们的眼角也都有了细纹,我们的感情,是不是也该从容静好一些。石田衣良的温柔新作,道出了多少人苦楚的心声。愿所有人都得以遂其心愿,愿你我在人海中不至于失落,愿每个受折磨的灵魂都能够拿起爱情的武器和整个世界负隅顽抗。

  (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五):人就是两个人相互支撑活下来的生物

  之前很少读日本的小说,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日本的小说里以悬疑为主,现在想来这该是偏见。

  在图书馆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因为自己也是快适婚年纪,谈着一段不咸不淡的恋爱,因此想看看日本作家笔下的婚恋观,以供参考。(ps:书读完的时候,我自己短暂的恋情也画上了句号。)

  这本书描写了四个30岁左右的女性同居后的相亲生活。

  冈部智香,29岁,汽车公司广告部,就算结婚也不想放弃工作

  小竹彩野,平胸,29岁,身高175,清凉饮料公司企划部。

  森沙都子,身段妖娆,32岁,离过一次婚,综合商社秘书室,想尽快结婚生小孩

  中崎结有,155,短波波头,肉食系萝莉女王。

  文中很尖锐的说,相亲会就是因为不敢追求的男性和只知等待的女性而欣欣向荣的,而主动出击的,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最终也会达到目标。

  文中还借冈部智香的父母离婚又再找寻到真爱的故事来表达无论多大年纪,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要满怀着期待,不要放弃,好好努力。

  小说的结局里冈部智香最终选择了小她几岁的文案 建都,一个会说“任何事情只会有一次开始,就算重来一次,方式也会不同,所以想尽可能慢一点”的男子,经历过数次一见钟情般的爱情后,选择了一种悠然漫步般的恋爱。小竹彩野最终选择了一个小个子S博士,森沙都子则和冈部智香的同学——一个花花公子结了婚,中崎结有选择成为单亲妈妈。

  总的来说,是一部故事不错,对女性心理描写细腻的有着美好结局的小说。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六):不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

  “不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这是我身边很多未婚女性的周末生活写照。而女性的悲催就在于除此之外还要应付“不在加班,就在加班的路上”的日常状态。这本书,将我带入的就是这种完全符合都市女性生活形态的氛围。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在婚姻方面的困扰究竟有多大?以我的视角而言,形势相当严峻。

  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和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引发的收视狂潮似乎就已回答了这个问题,而网络世界也用真实的数据悄然将真相呈现在我们面前:优秀女青年们在微信上毫不掩饰的发放貌美如花的照片公开征婚;热搜微博中雪姨关于过年三姑六姨常问问题的精彩答复赫然在列,其中一条就是:“你结婚了吗?”;打开搜狐新闻,一个青年五天开车相亲25次以及另一青年过年租男(女)友回家应付家长盘问的新闻都令人叹为观止。。。。。。情人节不再属于情人,只是一个有老公的收花吃西餐、有男友的求婚送戒指、没男友的孤单没人爱的秀场;新年也不再是探亲访友,而是应付三姑六姨热心的盘问和父母亲焦虑的诘问的考场。在诺大的中国,尤其是上海、深圳这样的大都市里,优秀女青年一边过着自给自足的小资生活,一边接受男少女多导致的女性仿佛置身菜场般待价而沽的现状。

  除了公众领域,在我工作中也先后有四五个不错的女孩儿让我帮忙留意合适的小伙儿,她们都在从事设计师、钢琴教师、护士等听起来很不错的职业,样貌与性格自然也都是不错的,可婚姻问题却始终是她们的心头大患。想想也是必然,大学毕业就二十多岁,等有了男朋友再相处几年基本也都到了快要奔三的尴尬年龄,一旦双方感觉不合适就会被“剩”在家里,沦为相亲会上的常客。关键还在于如今的女青年有文化有能力有了宁缺毋滥的骨气和自我选择权,是决计不肯委曲求全去“将就”的,而如今的男人们却无论老少美丑贫富都一概只想娶二十来岁的萌妹子了,如今的男女不平等不在表面,而在于红男绿女在时间的魔力之中老去的速度不同,以及永远无法超越的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颜值的期待。

  如同中国一样,日本也是一个女性成长发展史的缩影,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文明高速发展下,女性生存与思维状态不断变迁的缩影。无论在哪个国度,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一直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但当这个社会赋予女性们慕求已久的自由生存能力时,骨子里流传的思维方式却不曾改变,就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主外女主内、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思维的绳索注定了女性进退维谷的纠结存在,应该说对于女性,这个社会苛求太多。所以一众女性,在男权社会艰难跋涉,一方面与男性近身肉搏以求能自食其力,一方面又要承受男权社会的挑剔维持贤良淑德的内在和妖娆妩媚的外在以求能嫁得符合社会大众审美。本书中的四个主人公,是四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她们都貌美如花行动妖娆独立自主热爱生活,对于婚姻也都有着无限的期待和并不算高的要求,可通过书中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而又有些黯然的相亲,社会赋予女性的不合理要求也被逐渐披露,依然是对于职业女性的歧视,依然是对自我约束的欠缺,依然是要貌美如花又要勤俭持家的贪婪。大多数的婚姻,似乎讲究的不是爱情,而是“符不符合要求”。

  幸而在剧终,看到欢喜的一幕,女主们纷纷找到真爱或者是合适的郎君,在奔向结婚的道路上迈进了一程。似乎是充满了希望,但我相信千千万万的女性,也许更多的还在相亲的路上。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七):摘抄一些有趣的话。

  1.所谓恋爱,就基本上跟运动很相似。一旦从运动中停下来休息,心里和生理都无法恢复到竞技状态了。身体也倦了,心灵也倦了。越是疏远越容易疏远,障碍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恋爱。

  2.男人们似乎都认为没有必要配合日程安排来打扮自己,基本上都是每天该上班上班,到毁约的那一天就去约会。可这样岂不是十分无趣么?男人们只知道上班工作,晚上喝个酒也要说什么世界经济政治之类的话题,那样的生活有什么乐趣啊?充实自己的生活,岂不是必谈论荒诞无稽的世界更重要吗?智香工作的公司,是以出口为主力的汽车厂商,汇率的变化对业绩有着致命的影响。单个员工的力量,怎么也比不过外国的通货。但是,自身的幸福只要用心,无论如何都可以找到。如果男人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对自己幸福的追求比解决世界危机更用心一点,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女性一定会更幸福吧。

  3.如杂志和电影中那样,在大都市观察接头的女孩是非常美妙的事。漂亮的、善于搭配的女孩,如新亚一般纷纷涌出。

  4.对于男人来说,爱情的一半……不,大概是六七成都是因为性吧。(其实女人也一样)

  5.恋爱和性爱原本就不是理性驱动的行为。只要条件合适,就会轻易陷入情网,人类就是既单纯又愚蠢的生物。

  6.为了让男人觉得自己可爱,故意装出无知的样子,连工作单位和收入都要隐瞒。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又何必非要和男人一起生活呢?

  7.首先男性没有勇气,就算看到自己喜欢的对象,也不会认认真真在电话和短信里跟女性保持联系。不订好餐厅和时间、认真邀请,这是决定性的缺陷。接下来呢,就算鼓起勇气去邀请,因为女性都有工作,要找个合适的日子是在也不是很容易。被拒绝第一次,女女性就会立刻放弃。邀请都没邀到,一次挫折就放弃了,这不但算不上是男人,作为人来说也太可悲了。

  8.然后女性这边也有问题。不管到了哪个时代,女人还是想要男人主动,喜欢被夸“你真可爱啊”什么的。所以呢,女人就知道一味等待。可是呢,光是等待是等不出好结果的。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男性已经很难掌握主导权了。

  9.世上有那么多的男人和女人,但很难遇到“非他不可”的终极爱人。那种感觉就像是为了寻找一粒钻石,必须过滤十几吨沙子一样,都是无止境的徒劳。

  10.人的心思真是单纯啊,永远没办法怀抱不幸活着。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是每个人都必须担负起的重要工作。

  11.为什么会有说不完的话呢?单是聊着各自的过去,时间就飞逝而过。每一次都会有种想要无限深入了解对方的渴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男人真是不可思议的生物,不管说多少话,抱多少次,还是无法真正了解。

  12.上了年纪之后,女人要的就是钱,男人要的就是年轻。人生的最后,想要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

  13.智香也想过随便什么男人都行,一起生活就行了。她望着惠比寿车站前盘转的人流,单单这里就有几百个年轻男人走在路上,自己却和其中任何一个无缘。没有一个是属于自己的。智香不禁想,是不是自己在某个不注意的地方有什么女性魅力上的欠缺呢?

  14.不管失败多少次,我都是同样的回答。男人和女人,放弃的时候,就是死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八):没有什么该不该,顺其自然吧。

  二十多岁,该结婚了?!

  在我这个年纪聊这个话题,相对应的身边自然是有一大群符合话题的人吧。跟这本书是有缘分的,好友以前曾提过她在看,有一次我在24小时书吧的成列书籍中竟就这么迎面碰上了。若无先前朋友提过,我是不是也会与这个书名共鸣,亦或是看到这么赤裸裸的表达只会嗤之以鼻。

  以一个29岁日本女人的视角,看待她身边的闺房密友和其他千千万万日本待婚男女,都带着一颗大同小异的心寻找婚姻,相亲、联谊会原来如此日常,让我倒是好想假装单身混进去满足好奇心。即便认可婚姻本身是不美好的,可依旧毅然决然认准必走婚姻之路。故事很有现实性,不过可读性不强,平铺直叙,就像普通网络写手的水平,怪不得好友束之高阁了。

  什么样的条件才是可以定终生的人?经济条件?长相?气质?谈得来?关于男人魅力值的公式,只要有一个为零,乘积就是零了,其它条件再好,也觉得接受不了。或许初见时,眼里看到的都是对方的好,臭的也是香的,慢慢地到了一定熟悉程度,就开始盯着对方的短板看,久而久之,就被这短板判刑了,其它再达标也抵不过短板的厌恶。爱情原本就是爱情,可当它准备迈进婚姻,仅仅过了一道门,就一切都不一样了,没有谁会不向钱看,说广泛点,就是向经济基础看。或许很多女人抱着这一条择偶,但多数人并不是,只是它始终是一个硬性条件。

  我承认女人的魅力逐年减少,确实如此。听到一个男人的岁数,如果很年轻,只觉得是还没什么作为的小弟弟,需要被引导和照顾,但年轻的女人就像一汪清泉、一碟鲜嫩豆腐。若是听到年纪大的,只觉得中年男人很有成熟魅力,但女人再美再有钱,过了25,就如秋风卷落叶的景象了。所以过了这年纪就要更努力地增加魅力值,内外兼修,可无论如何,年纪始终就是最大的伤害。

  在我身边的同龄人中,有一对娃娃可以上小学的,也有目前仍苦苦单着的,还有一些在婚姻边缘挣扎的,其实谁也不用羡慕谁,各有各说不出的苦难念的经,只不过你看到别人的都是幸福的一面罢了。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顺其自然,放宽心。

  看完此书,我对石田衣良的作品算是没渴望了。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九):婚姻是一个人的体验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自从木心先生的诗《从前慢》被刘欢在春晚上唱过之后,大概有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了这位诗人,也注意到了“从前慢的爱情”。无奈,单纯而久远的爱情,在这个速食时代成为了稀有之物。情投意合的恋爱对象总是如昙花一现般难得一见。年轻男女们寻寻觅觅,总是找不到一个“对的人”。

  被日本文坛誉为“现代感觉的妙手”的石田衣良,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社会现实,把视角对准了当今社会的大龄剩女,以她们寻找爱情和婚姻的真谛为主题,创作出这样一部小说《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

  小说讲述了二十九岁的冈部智香,站在通往三字头的十字路口,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故事。围绕着智香,还有三位同为单身大龄女的闺蜜,包括作为辅线人物出现的智香的母亲,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境况的女人们,都在为爱情和婚姻做着打算。而作为配角们出现的各色男子,其实也同样被婚姻问题困扰着。

  智香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工作,经济独立,身材和姿色也都不错,但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遇到一个愿意交付终身的好男人。 她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联谊会,都以失败告终。对同学好友早矢人介绍的高濑纪之一见倾心,但终究因为对方要求自己婚后放弃工作随之到海外工作而告吹。随后又在职场同时邂逅“完美男人”五十岚和文案池本。究竟智香最后会找到心目中的真命天子吗?这个问题,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发现吧。

  读完小说,再回味整个故事,“婚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不禁浮上心头。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即便已婚人士,也不一定都能说得清楚。但毫无疑问,必须有一个女人,还有一个男人(当然,现在也有了其他可能性,暂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他们相遇、相知、决定在一起、互相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然后,相濡以沫,或分道扬镳。

  但无论何种情况,我们不可否认一点,那就是:婚姻和幸福有关。而对于绝大多数向往婚姻的女性来说,幸福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在日本,婚后仍旧有很多女性选择放弃工作成为家庭主妇。但也有像智香一样的职场女性不愿因为婚姻和家庭放弃自身的社会价值。如果仅仅是看小说,我们只是会被智香寻找结婚对象的经历所吸引,为她的终身幸福担忧。

  而在这被文学加工过的小说背后,更为深层的是当今的社会现实。如今的整个日本,正因为许多原因大踏步地走在孤独社会的路上,随着经济泡沫破灭、终身雇佣制度瓦解,越来越多的企业裁员,上班族不断被压榨,隐蔽青年增多,御宅族沉迷虚拟情爱问题,高龄、无子、失业、不婚、独居造成的无缘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在小说中有体现。

  “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一个人只能活短短的一瞬,而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每个人都要去结婚、生子、背负如此麻烦的事情……在漆黑的卧室里一闭上眼睛,不知怎么就觉得一切都随它去吧。这一生都不会再爱了,更不会结婚了。如果能够下定这样的决心,那该可以如何快乐地享受生活啊。可以全然不顾男人的眼光,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归根到底,男人只是一个可以激发女人感觉的那个“物体”,反过来亦然。所以,婚姻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其实只是一个人的体验。这便是智香屡屡败北的真实原因。

  幸好,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安排了池本这个对生活和未来怀抱理想的年轻人出现,正是他关于写作的梦想,触动了智香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仅仅是工作、打扮、和出色的男人恋爱,这些就足够自己满足了吗?自己有什么三年、五年的目标可以对人说的吗?想到这里,智香突然对现在的自己感到不满了,连眼前的香槟酒杯也显得十分空虚。……”

  看到这里,如果是大龄单身女,或许应该多少受到些震动了。如果对自己的人生和婚姻没有深入的思考,盲目追赶着其他人的脚步去结婚、生子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和幸福可言呢?

  幸福的谜底各有不同,该不该结婚的答案,其实也就藏在自己的心底。

  《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读后感(十):俗世庸常,在这世界每天上演

  《欲望都市》第五季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凯瑞单身again,信誓旦旦的要和纽约这个城市热恋。结果情人的脸说变就变,凯瑞遇到了大雨,跑到一个门廊底下躲雨,遇到了一个帅哥,这时候凯瑞开始的喋喋不休,帅哥刚开始还礼貌的微笑,直到她说道:“你放心吧,我还没有想和你结婚……没错,我是想和你结婚。”然后哥就像撞鬼了一样冲进风雨里了。中国山寨版的《欲望都市》《好想好想谈恋爱》也这样的一个情节,蒋雯丽饰演的女作家一个人去在类似情人节的时候独自去饭店吃饭,结果遇到了从服务员到其他吃饭的人的一致诧异和鄙视。

  瞧见没有,在“大龄单身女”这个问题上,中美是一样的。没错,连日本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日本这个戴有色眼镜的异类的年龄比中美还要低而已——二十九岁,差那么一点点就是三十多岁的老女人了,但是还可以堂而皇之的说“二十多”的年纪。说到这,我不禁又想起《奇怪的她》里的妙龄女所言:我可没想过当三十多岁的老女人,要在那之前自杀云云。别说,我十来岁的时候很真的觉得三十岁是欧巴桑了,连活着的勇气都没有了,不过,到了三十岁,不还是厚着脸皮活着?虽然并非人们所言的“公害”我却完全理解智香们彩野们和沙都子们的难堪、迫切和无奈。

  她们往往工作稳定有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容貌说不上是上等,但是也绝对不差,相亲无数但是最后就是不了了之。于是,不止一次像智香所想的那样——算了吧,一辈子就这么过吧。随着自己的工作年限的增长,社会地位的逐渐稳固,这然她们看男人的眼光更加的高了,然而年龄却让她们的婚配价值贬值,这个时候,怎么能调和理想中的婚配对象和现实中可婚配对象之间巨大的差异呢?沙都子不愧是有过婚姻的,她说,好的人一直会好,不合适的人总归不合适,男人和鞋子一样,要一开始就合适才行。或许,没有那么多社会资源,不会赚那么多钱,住在也不错的房子里(管它租的还是买的),会更好找到对象。就像我的一个大龄单身姐姐所说,总觉得是这样的工作才会让她要求更高才有资本活的这么独立,然而,这——不结婚不找对象这事,总不是个事。虽然,结婚生孩子就这么生活下去,也是一件麻烦事。就算结婚了,之前不是也和智香想的一样吗?这些事情的确麻烦,但是普罗大众还是这么活下去的,甚至如果免了这些麻烦的那样活,还会带给你很多困扰。想想,俗世庸常,大抵如此吧。

  虽然语调轻松,行文小清新,但是这本小说不正是说明了很多残酷的现实吗?日本经济的萎靡不再上涨的薪酬和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优秀的毕业生小百合选择了深造攻读博士却反而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毕业七年,境遇迥异,然而却也不是智香这样的人的过错。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但是也许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尽如人意。就算有好的工作但是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对象,就算找到好的对象,也许只是“看上去很美”。退休之后的父亲因为性爱选择和厮守一辈子的智香母亲离婚,母亲看上去伤心转而却在交友网站上找到了新欢。高个子选择了矮个子男,大龄女选择了姐弟恋,如此种种,恰如这个世界,每天在城市的角落里上演着。

  我很喜欢这样的小说,似乎比起轰轰烈烈的不可能,这样的真实,读起来轻松的,才是我现在最愿意去读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