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特权》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0:5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权》读后感精选10篇

  《特权》是一本由西莫斯·可汗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权》读后感(一):淡定的精英教育要得

  2016年川普当选总统,让人感受到精英和大众的尖锐对立。川普号称代表底特律等“锈色地带”的普通人。他用充满着形容词最高级的粗糙语言,打破了《纽约时报》等精英掌控的媒体所有的预测。川普靠着富翁老爸“借”的第一桶金,成长为房地产大亨,和普通人毛关系都没有,咋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言人?不过想到川普那种简单、直接而高效的沟通方式,我感觉他是披着平民外衣的精英社会的成员。这样独特的新精英,率领平民打败了不愿和平民为伍的旧式精英。小布什和川普都是这种狡猾的精英,他们受的是精英教育,来自精英家庭,可是他们敏锐地把握平民百姓的脉搏,在需要的时候和他们打成一片。

  我自己对精英和精英教育向来反感,不过准确地说,是反感那些吹嘘祖上是皇族、书香门第、大资本家,自己并无建树,甚至对社会祸害多于造就的没落豪门,和小人得志的各式新贵。而西莫斯·可汗在《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一书(看文末原文链接了解更多信息)中描述的一所寄宿精英中学,倒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精英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对一所学校最好的反思性观察也许来自于这所学校的校友。他们回答了一个让公众关心的问题,精英教育起步之初允诺的一切是否在个人成长中获得了验证,好的教育究竟给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智识和文化储备?《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一书就呈现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圣保罗中学学生500人左右,每年学费40000多。其实在哈佛也这样,学生家庭的中等收入介于11万到 20万美元之间。但是圣保罗也设置了大量的奖学金,试图接近不分收入的英才教育。普通人进去,和一群衔玉而生无衣食之忧的公子哥白富美在一起,无形压力还是有的。普通孩子看到校工,会时不时想到自己的出身。值得学习的是,学校在他们学习期间,如何造就包括他们在内所有学生能上能下的从容淡定。

  此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此校怎样培养淡定而不显摆的精英。圣保罗继承了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特提出的“自然贵族”理想。哪怕校园里名流云集,学生也学会了靠着努力打造自己的优秀。血统、家世、财富甚至聪明这些属性被隐藏掉,学生珍惜的是卡罗尔·德怀克所称的成长思维,管你有钱没钱,爱拼才会赢,自己争来的卓越才被尊重。新生因为姐姐上过该校,对学校的“秘密”张口就说,却被老生修理得够呛,因为这一切不是他自己体验而来的。

  在教育上,这里的学业负担一点都不轻,作者自己所上的一门课上,学生要看包括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密尔的《论自由与功利主义》、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等书。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非常有趣。低年级不分英语、历史、社会科学这些具体学科,只上一门人文课,把具体学科领域揉到了一起上。到了高年级,选修课品种多而精,500来人的中学居然有50多种选修课,包括“当代爱尔兰文学和历史”、“夏娃之女:宗教中的女性经历”、“漫画小说的崛起”。理科选修课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和银河系天文学。在教学法上,学校让学生探讨宏大问题,包括“什么是爱?”“什么是美德?”“宗教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什么是他者?”“什么是神话?”知识在这里不被视为力量,而这种大胆设想、发问、思考的能力,和广泛的人文修养,则成了这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新精英阶层博览群书,读书的多少,将使得他们和普通家庭的孩子鸿沟越来越大。这些年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普通家庭的孩子学数理化和各种工具性学科,以日后谋生为主,而土豪们的子弟在学艺术史,看《玩偶之家》、《黑暗之心》、《贝奥武夫》、《大白鲨》以及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

  该学校另外一种淡定,是文化上的,学生会看高大上的著作,谈论高雅艺术,却也不忌讳饶舌音乐,学生学会在各种文化之间穿梭自如,这让他们能够在鸡尾酒会上高谈阔论,一下子丢到底层人民中间,也能悄然混迹其中,不显突兀。

  对于无限可能性的追求和实践,让学生在知识领域,形成了一种知性的淡定。这些精英学校和哈佛等名校关系密切。和圣保罗类似的一所精英高中过去有一传说,校长拿三张纸,上面分别写着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名字,学生自己填。这个“志愿”一填,基本就可以录取。说到底,这些高中和名校互相知根知底。这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被训练出来的思维习惯、远大志向和心灵上的淡定,也和哈佛们保持一致。

  我在美国学教育多年,深知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成就的影响,而教育又决定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一个草莽英雄和知识英雄辈出的年代,过去依据血统和出身的等级制度,被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冲击不小。圣保罗中学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社会情境下,都能表现出从容和开放,这是美式精英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这种淡定的新精英教育是要得的。

  《特权》读后感(二):你离精英有多远

  这本书值得推荐给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以及即使没有孩子但仍在思索如何成为精英的人。

  本书作者是哥大社会系教授,毕业于圣保罗中学,也曾在该中学任教,因此他有足够的经验去观察分析何为精英教育,精英与普罗大众的区别。

  圣保罗中学是美国顶尖私立寄宿学校,学生全部去往美国最好的大学。几十年前这类顶尖私立学校的学生来自于贵族阶级,当毕业生纷纷成为经济和政治上的领头羊之后又把权利传到了下一代,这种传承早已不是百年前那种头衔与身份的传递,传承变得隐蔽,文凭、关系、文化成为另一种纽带,保证他们的毕业生能在未来获得成功。

  在书的开篇,作者就断然下了结论:不会有绝对平等的社会。事实上,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不平等的程度也在与日俱增,这种悖论似乎有违于我们的直觉。但数据是最理智的存在:从1967年到2008年,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收入增长大约是25%,而美国家庭中最富有的5%收入增加了68%,越往上走,增加的百分比越大,美国家庭中最富有的1%的收入增加了323%,而最富有的0.1%收入居然增加了令人咋舌的492%。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不平等以及等级制度在这个星球上从未消失。那么,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如果当你奋力往前依然不能改变阶级属性的时候,你是不是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呢,又或者依然会存有幻想觉得可以凭自身努力成为少有的改变阶层属性往前走一大步的人?

  作者揭开了精英教育的帷幕,用无数发生在圣保罗中学围墙里的故事勾勒了精英阶层的形象。精英被认为是一群拥有经济实力、封闭人脉和共享文化组成的特殊阶级,过去的血统差异已经转变为文化差异。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伊始,他们的父母在教育这个领域已经达成共识,将孩子送入最最顶级的学校接受精英教育。虽然圣保罗这样的精英学校和其他学校在课程架构上有区别,但令圣保罗脱颖而出的并不是任何一堂课中教授的内容。真正区分精英寄宿学校的标志是远远超出课堂范围的东西。

  孩子们每周会有两次着正装的晚餐,旨在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人际交往;他们需要学会合适的穿着;接受尊重高年级学生的权威;他们在品味上被培养成杂食性的,从古典到饶舌都听,用餐地点既可以在高档餐厅也可以是大众食肆。同时他们需要学会和学校工作人员---那些永远比他们下等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种超越等级的与人交往技能是在为未来他们引领自己的企业帝国做准备。圣保罗的理想不是学术成就,而是关系的建立。

  知识早已不再是精英们的独霸领域,那些做出重要决策的领导者不需要懂得很多,而是要有思维习惯。此书的阅读体验不一定会让你舒适,当很多人因膨胀的资产而沾沾自喜时,当虎爸虎妈们觉得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有康庄大道时,这本书无异于在打耳光。真正的精英教育从不是分数高低,也不是掌握了多少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你所处的圈子,前者仍有努力可能,后者却是封闭的。

  《特权》读后感(三):对圈内人赋予特权

  家长选择了从教育中就模拟社会的学校,较普通家长护犊的育儿方式将孩子的成长提前。学生从中学习到了用身体去学习以及周旋的方法。尤其是在这个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当今社会上不知道如何自我定位的人该好好阅读的书。

  书中最动人的地方在我看来有两处。

  新精英们已经学会选择性杂食,有意模糊阶级界限,而在其他不明显的方面不平等加剧。其实大家并没有变得“贵族”,而是贵族现在已经不玩用知识划界线的游戏了。对高雅事物的捧脚,贬低通俗文化已经失去意义。做到对任意一种事物游刃有余的淡定和开阔的视野才是成本最大的游戏。大家表现的人人平等,不过是装作痴人,实则背后另有一手。

  另一点可以看作是对现今崇尚外国式快乐教育的打脸。没有种族的特权,也就无福消受。

  书中最后一句总结的极妙。

  “贫穷不是穷人的一个特点或属性,而是穷人之于社会中其他人的一种关系。精英也是同样的道理。精英之所以为精英,不是因为他们是谁,而是因为他们和社会中其他行动者与机构之间的关系。”

  《特权》读后感(四):精英的塑造与不平等的持续——评《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一、引言

  在我的印象中,精英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与贵族教育划等号的,私立的贵族中学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权贵群体进行一个阶级文化再生产的场所,学生在私立的贵族中学中的学生时光更像是在走个过场,完成必要的几年学习生活之后,要么拿着父母的钱继续去国外进行所谓的深造,要么就是挥霍着父母的钱,成为被人声讨的“富二代”,待这些学生真正成人之后,自然而然地继承着父辈准备好的一切,仿佛这些贵族们注定将要走上一条“富不过三代”的“不归路”。

  《特权》一书真正地让我意识到了,我之前的想法有多么的落后,当我每天伏案学习期待着实现一场底层群体的华丽逆袭时,精英阶层已经悄悄地完成了改变,他们不再站在脚下阶层的“天花板”上俯视着芸芸众生,他们早已不再封闭,不再独享属于精英的知识,并借此迎合这个开放的充满着机会的世界,但是在打开自己脚下阶层的“天花板”的同时,他们也淬炼出契合于自身精英地位的“淡定”气质,这种气质又使得在开放的世界中,精英所处的位置依旧那么遥不可及,世界已然开放,但是持续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二、入场

  《特权》一书,以作者西莫斯·可汗在举世闻名的圣保罗中学的就读经历开场。作者的父母来自巴基斯坦,母亲则来自爱尔兰的偏远农村,虽然父母通过个人奋斗成为了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但是与这所学校中出身显赫的白人学生相比却显得那么不足挂齿。作者在圣保罗中学就读的经历中始终都被作为少数族裔对待,虽然在这里作者接受的是美国最好的精英教育,但是因为作者的少数族裔身份,在接受精英教育的过程中是挣扎和充斥着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曾经让作者在圣保罗中学毕业后毅然选择退出精英教育的世界,但是对“不平等”现象持续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认识驱使他时隔多年再次回到了圣保罗中学,再次回到这里聚焦新式的“精英教育”和持续的“不平等现象”。

  时过境迁,当作者时隔多年重回圣保罗中学的时,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开放”与“不平等”的程度都在提高。精英群体不再将自己通过血缘、性别和继承封闭在“少数人”的小群体中,看上去精英群体已经向少数族裔、女性开放。在1951年,黑人在精英大学中约占0.8%,今时今日的常春藤盟校历大约8%的学生是黑人;哥伦比亚大学2014届学生大约有13%的黑人,类似的变化也体现在别的种族身上,而且如今女性也多于男性,造成了大学录取中倾向女性的性别落差。与学校对日渐开放的现实所对应的则是社会整体的不平等程度在剧烈上升,从1967年到2008年,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收入增长大约是25%,美国家庭中最富有的5%收入增加了68%,最富有的1%的家庭收入增加了323%,最富有的0.1%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令人咋舌的492%。

  该如何透视这种现象呢?作者从精英教育的视角进行切入,因为预测一个人收入最准的变量就是其受教育程度,而精英教育培养出的英才很大程度上是之后驱动教育不平等的人。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他所关照的第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教育特别是精英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的观点是:通过观察精英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精英群体以及我们当代所经历的不平等的某些运作方式。

  作者时隔20年再次回到圣保罗中学进行田野调查,他所面对的当代圣保罗中学的精英学子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作者身边的精英们了。老派资格的精英们,靠着父辈留下的优势地位形成一个封闭的阶级。新精英们则认为自己更加个性化,相信自己的地位是通过努力得来的。他们淡化了对高尚的情趣和“你认识谁”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作者在本书中所关注到的第二个大的问题就是,圣保罗中学的教育模式怎样缔造当代精英们的气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这种新时代精英的气质又带给这些学生怎样的优势?关于这一问题,作者首先给出的是关于圣保罗中学教育模式的“三堂课”,即第一堂课:阶级是非自然的,他们像梯子,而不是天花板;第二堂课:经历很重要;第三堂课特权意味着淡定。

  三、变革

  全书的伊始,作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的“新精英”的产生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于这一过程纵向的历史分析,以便于能够对精英们对自身进行塑造的方式及其变迁过程有所了解。这一过程可以将其描述为“旧制度——旧精英——新精英”的过程。

  美国精英群体的变革过程首先要从旧精英的产生开始。18世纪的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来自欧洲的移民深受启蒙思想的浸润与濡染,原本在欧洲就岌岌可危的贵族政治,到了北美大陆就更没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相比于欧洲,美国形成了一套不同的精英体系——“美国优越主义”,即美国的政教体制拥有高度的社会平等主义(没有封建遗毒和牢固的社会阶级及身份区别)和社会流动性,宗教的力量更加强大,而中央政府更羸弱。 生长于北美大陆的独特的“美国优越主义”使得美国没有以继承身份、地位和头衔的传统欧洲贵族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以财富为象征的贵族文化。较之传统的欧洲贵族文化,新兴的以财富为象征的贵族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阶级向上流动的机会,这种机会虽然非常渺茫但是只要有存在的可能性就意味着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可能存在的颠覆性的影响,在美国的“镀金时代”一部分基于手中的资本联合起来形成了美国的“工业贵族”。这些封闭的、以继承财富为象征的美国“工业贵族”也是美国最早的精英群体,作者将这样一部分人称为美国的“旧精英”。

  为了限制可能存在的阶层流动所带来的风险,美国的旧精英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以财富为象征的贵族地位,这些措施可以看作是美国旧精英的一种保护自身阶级的一种防御性措施。最能体现防御性的是美国城市对于街区的划分,以纽约为例,镀金时代的旧精英纷纷把家从曼哈顿下城的工厂、黑帮、工人和移民区,搬到了上东区的安全地带,形成了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为了彻底从居住空间上实现对于阶级的划分,精英们甚至在富人区和穷人区之间建造了一个兵工厂保护在可能到来的阶级战争中工业贵族的安全。除了街区划分这种防御性的措施,文化上的人为区隔同样是强化阶级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圣保罗中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目的和背景下诞生的。

  圣保罗中学成立之初就是精英将自身与较低社会阶层进行文化区隔的场所,“寄宿制”也是为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内,对精英文化和精英阶级本身进行再生产,在那时的圣保罗中学,学生的身份更多地是承载着强化精英阶级自身内部凝聚力作用的“阶层卫士”。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圣保罗中学也在经历着惊人的转变和自我变革,在这样一个精英云集的学校,学生们逐渐不再只关注自身的社会阶层,不再只站在与生俱来的“高位”俯瞰着芸芸众生,同时还要时时刻刻警惕自身地位的安危,这一精英群体也开始向世界开放他们的“大门”。圣保罗中学渐渐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复刻精英阶级的场所,在这个开放的世界中,圣保罗学校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世界的微观缩影,当精英从这里走出时,他能够具备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与气度。

  精英学校的这种身份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精英对于财富来源的转变,在1929年最富有的0.01%美国人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资本:70%所得来自对诸如工厂的物产的所有权,只有10%来自工作。到1998年这个趋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对最富有的美国人来说,仅17%的收入来自于资本,52%的收入来自于工作。 财富来源的转变使得精英越来越重视工作,越来越重视一个人的自我特征和能力,精英云集的圣保罗学校及时而积极地响应了这一转变,利用英才教育的方式生产出了一批以开放而非防御主义的“新精英”。

  较之旧精英,新精英的特征不在于他们的排他性,而是他们对一个更开放的世界的包容兼并。培养精英的圣保罗学校其宗旨也随之变成为余下的世界提供典范,而不是成为一幢歧视性的堡垒。 看上去,世界更加开放了,然而世界却并没有变得更加平等。在本书余下的部分,作者将继续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展示圣保罗中学的精英们如何仍然为他们的后代复制自己的地位,不排外也不保内,而是通过一个强调个人天赋的语境;另一条是展示模式化的不公平是如何在英才教育的模式下被维护和掩盖的,借以帮助读者看清,世界是如何一方面更开放,另一方面却更不平等的。

  四、塑造

  正如我在上一部分提到的,圣保罗中学学生的精英地位不是通过继承父辈的财富和经验得来的,其精英地位是通过圣保罗中学的诸多项教育内容进行重新塑造的。在这所学校中,学生的身家背景在这所学校里几乎被完全忽视,每个人都需要在这里重新经受一次系统的精英教育,从学会穿衣吃饭到学会思考世界性话题,在这场精英话语的转授过程中,决定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精英凭借的是学生在校期间个人经历的累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身上自然生发的“淡定”的精英气质,而完成这一精英的塑造过程圣保罗中学依托的是等级教育、气质教育、行为教育和课程教育四项“利器”。

  (1)群体互动中的等级教育

  这一章的内容是围绕着圣保罗中学的“等级教育”展开论述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明确“等级”的重要性和参与阶级流动的实践,在学校中掌握与不同阶层的人沟通与周旋的惯习。学生在接受学校的“等级教育”时,需要同时与学生、员工和教师进行复杂的,多方面的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积累同多个阶层的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并将此“具身化”为自己的能力。

  在圣保罗中学的“等级教育”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使学生直接体验阶层流动的一种互动类型,无论学生是在教堂中做礼拜还是在咖啡厅中闲聊,每个人都在固定的场所中有自己独有的位置,从表面上看,位置的排布是以学生的年级也就是在校时间来确定的,然而当我们看到那些家境殷实,入学前仿佛就对圣保罗中学“足够”了解的学生所遭受到的来自学长和老师的贬斥就能够看出,在这所中学里,比年级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的亲身经历。如果一个学生想在这所学校中实现升级,继承而来的家庭背景是毫无说服力的,只有亲身经历所达成的个人成就才能成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依靠努力和勤奋将成功包装成是自己赢得的而不是被授予的。

  学生之间基于“位置”的互动是学校给学生体验阶层流动打造的“模拟实验室”,在这座实验室中,学生们需要通过丰富的个人经历来实现位置的向上流动,但是这种模拟情景还不足以让学生褪去“家世显赫”的光环,因为当学生们走出校园,同较低社会阶层的同龄人相比时,依然会认为在相同的努力程度之下,自己的成功是基于自己的身家背景。这时,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大量的与学校员工的互动机会是圣保罗中学“等级教育”的第二堂课。在学生的眼中,员工虽然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服务,但是他们只不过是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自己。在学生的世界中,勤奋努力的目的在于通过丰富的个人经历获得能力的增长以实现功成名就,而在员工的世界中,员工同样需要通过勤奋努力服务学生来获得一种在世界上最好的高中工作的骄傲感,这两种成就的达成同样值得自豪。那么在学生眼里决定一个人分属不同的世界的因素是什么呢?通过作者经过访谈记录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将区隔两个世界的因素归为个体的生活是否艰难,而不是结构性的阶层之间的“壁垒”,学生不需要承认两个世界之间的区隔是结构性的,因而就可以模糊的持续不平等,同时也可以在与学校员工的互动过程中无视阶层的差异。圣保罗中学精心为学生打造了这样的一堂“等级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从潜移默化中赋予学生美国精英的职责,即保护等级制度的同时,让这一制度隐形。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只不过是圣保罗中学“等级教育”的“前奏”课程,“等级教育”的正课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比于员工,一方面教师是和学生同时住在学校中的,另一方面,教师又扮演的是权威的角色,所以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多层次的密集关系中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维持紧密而又相互尊重的相处。再者,教师与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的,既要负责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希望教师演绎的是“牺牲”的角色,因为当权威人物为学生“牺牲”时,更加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会赋予学生一种来自于精英的自信,即权威是为自己服务的。寄宿制学校和居住于学校中的老师给了学生大量的机会掌握与权威人物交往沟通的能力,通过老师,学生才能摸清复杂交际的门道,他们不仅能把高高在上的人当作权威人士来对待,也能当作密友。 圣保罗中学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教授给学生的是一种在复杂的密集关系中获得提升的能力。

  圣保罗中学的“等级教育”在高中阶段帮助学生尽早地塑造了今后立于成人社会的交际能力与独到眼界,这一教育方式同时也对作为这一教育模式“受体”的学生提出了更加苛刻要求,对于家世显赫的学生来讲,在学校中必须要忘记自己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现成的经验,要将自己想象成一张白纸重新用个人体验去丰富纸上的内容;对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来讲,则要控制住自己对于精英群体的难以克制的崇敬与高度认同。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在接受“等级教育”这堂课的过程中在“自大”和“敬畏”两种情绪中找到一种平衡性,使得学生认识到世界的无限可能性也是“等级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2)从零开始的气质教育

  作者在这一部分中,论述了圣保罗中学用于教授学生的第二种教育方式,即“气质教育”,这项教育是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具身化”一套同自身精英地位相符的气质,在具备这一气质的同时还需要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

  对于精英淡定气质的塑造过程,作者几个事件来进行详细的阐述,首先是新生入学的启蒙仪式,学生入学之后,同父母之间的联系会被强行“割断”,这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完成一个身份角色“统一化”的过程,所有的学生从来自不同等级家庭的“菜鸟”,变成了具有统一身份的“新圣保罗人”,在这一身份下,所有新生的经历都是空白的,所有新生都要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开始学起。之后,学校会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每周一次的聚餐活动的目的就是如此,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圣保罗人”,新生们每个周都需要通过自己个人经验的积累学着用服装和餐桌上的礼仪贪图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精英”,并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淡定”的气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被“圣保罗化”,有的学生依然希望能够利用自己身上所穿的“名牌”去彰显自己与别人的与众不同,只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被其他人所孤立和排斥。可以看出,气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们,真正决定你与别人差异的不是你穿了什么不是你来自哪里,而是你是谁和你做了什么。

  关于精英的“淡定”气质,布迪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民权运动过后,对法国高校所存在的精英群体对优质公立学校名额丝毫未变的垄断现象研究就发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下一代精英顺利继承了上一代精英在文化方面的独特气质,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可以代际间继承的精英气质符合与精英学校的组织运行规则,所以即使民权运动过后,精英可以继续垄断接受精英教育的权利。

  然而,通过作者对于圣保罗中学培育学生精英气质的过程性研究发现,圣保罗中学,遵循的完全是另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同之前的“等级教育”所强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真正使学生获得淡定的精英气质的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具身化”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继承自父辈的文化精英气质,相比于后者,前者使得圣保罗中学的学生能够更加淡定地适应精英的地位,同时也是他们为人处世更加重要的筹码。

  在我看来,作者这一部分研究实现了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对话,并同时对其进行了补充。布迪厄的研究群体是法国的精英阶层,结合法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精英家庭会形成多样性程度极高的精英文化,落到学生身上的文化烙印和阶级烙印便很难被学校祛除,换句话说,在构建法国社会阶层结构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要更强,且精英文化的异质性程度较高,难以被统一化。相比之下,美国家庭在文化底蕴的积聚上因为时间原因就要略逊一筹,需要像圣保罗中学这样的精英学校承担一部分的塑造精英文化的职能,再者,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将个人经历与成就相联结已经成为美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的价值信仰。因此,学校可以轻易地将来自不同家庭的精英学子的身份进行“统一化”,并对学生施以重视个体经验积累的“经历教育”,借此对学生进行“具身化”的“气质教育”。

  (3)两性差异的行为教育

  布迪厄认为,社会禁令不是我们通过大脑“习得”的东西——他们不是记载在某种无法观察的“超我”之上,而是在身体的“记忆体”上留下印记。 作者提及布迪厄的这一理论旨在揭示,等级教育和气质教育还不足以实现造就精英,对于学生行为的塑造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作者通过对于圣保罗中学行为教育的研究发现,这所学校对于学生精英行为的塑造是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的,而这种行为塑造上的性别差异是以男女两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性存在”导致的。

  首先,对于学校而言,男性的“性存在”是自然的、不需要加以抑制的,因而男性的“性存在”是符合圣保罗中学淡定的精英气质的。而女性的“性存在”则存在着勾起男性天然荷尔蒙的可能性存在,所以学校采取相关措施对其加以抑制。再者,对于学生而言,在男性学生中,“性存在”即男性的身体魅力在评价男性学生的评价体系中虽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其他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也可以与之相称。但对于女性学生而言,“性存在”则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功能,在每年都要举行的新生之夜中,“性存在”甚至会作为印刻等级地位的一项工具。

  由“性存在”的不同,引发的是学校对于男女学生行为教育的内容不同,男性学生拥有更加宽松的生活环境,他们在聚餐会上穿着可以更加随性,评价体系也对男性更加开放,使得男性拥有更加充足的空间发展自己的个人特质。相比之下,女性则需要在这一行为的塑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压力和矛盾冲突。一方面,对于学校其他的大多数女学生而言,学校对于女学生“性存在”的抑制与女学生符合精英淡定气质的展示自己身材的特权同样一对矛盾冲突。在圣保罗女学生看来,穿漂亮的衣服和展示自己的身材是自己所享有的特权之一,而并不是为了给男性观赏,有什么理由因为男性所产生的欲望就对女性的行为要加以抑制呢?这种对女学生进行行为教育的矛盾冲突导致的结果是,女学生往往要在“做女孩”和“做精英”之间徘徊不定,而在徘徊之余,女性往往要承担着更大的接受指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女性学生的个人努力与学生被期待的精英气质之间存在的显著矛盾。当校园中有女性学生的行为明显显示出忙碌和努力状态时,可能会遭到其他学生的调侃与疏远,因为圣保罗中学需要每一位学生在应对自己手中的任务时都要表现出足够的淡定,然而,女性学生在面临升学时不光要面临学业压力,还要面临顶尖大学制定的性别平衡政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这些女性学生很难表现出与精英地位相符的淡定气质。此外,当这些女性学生因为过分投入到学习中而忽视了打扮自己时,她们的境遇将会更加恶劣,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些女生放弃了“性存在”这一学生间进行相互评价的主导原则。

  (4)关键意义的课程教育

  学生去学校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这点对于圣保罗中学的精英学生同样不例外,学生在学校中学到什么和怎么学对于塑造圣保罗中学学生的精英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课程教育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原因在于,这项教育内容既为学生灌输了一种他们拥有巨大能力和无限选择性的想法,同时也使学生坚信,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是因为他们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中能够乘风破浪,而弱势群体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精英的排外,而是因为他们的固步自封。

  首先,这项教育内容带给学生以一种大胆去想的能力,这也可以说是属于精英的一种思维习惯。不同于其他公立学校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清晰的课程设置,圣保罗中学为学生准备的是多学科交叉人文课程和大量的需要深入讨论的思维游戏,例如对于正义和美德的讨论。经由这一课程的锻炼圣保罗中学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往大处想”的思维习惯,伴随着这种思维习惯生成的是一种具有世界眼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在这些学生看来意味着世界不是一个封闭的,而是多元开放的,正因为如此,世界对于这些精英学生而言也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

  其次,这项教育内容着重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特殊点,并重点培育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特殊性才能。同其他公立学校按照成绩排名不同,圣保罗中学从未按照成绩对学生进行等级上的划分,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利用多元指标体系对学生分类。与最好的公立学校相比,圣保罗中学的优势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其有充足的资源保证多元指标体系中的每一类学生都有充足的资源去发展自己的特殊性才能,以确保当圣保罗中学的学生面对哈佛、耶鲁的面试官时,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除了能够拿出斐然的成绩外,还能够生动地讲出属于自己的令面试官喜闻乐见的故事。

  再次,这项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褒奖学生所取得的成就,这对于精英自信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圣保罗人”,学生们有充足的自信去相信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因此当他们的某一方面在学校中特别突出时,他们就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取得世界级的成就,他们可能得到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可能成为世界级的顶尖运动员。学生在每一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收到来自于学校的大力褒奖和高度认同,正因如此,这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所钟爱的兴趣保持高昂而持久的热情。

  最后,这项教育内容与之前提到的几种教育内容类似,也能够塑造学生淡定的精英气质。通过这项教育,学校试图使学生们认识到,经营的世界已经改变了,专属于精英的知识和行为已经不复存在了,平等的知识代替了原先阶层之间有差异的,在这个开放的世界中,兼容并包是成为一个新精英的策略,而这种姿态建立在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之上:淡定。“淡定”一方面要求圣保罗中学的学生要保持着一颗文化平等主义的内心,既能够欣赏类似于《贝奥武夫》一样的高雅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以相同的心态去欣赏类似于《大白鲨》一样的大众文化作品,能够在“雅”“俗”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开放的世界中精英的一项必备素质。另一方面,圣保罗中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同世界顶尖大师接触交流的机会,学校努力地在为学生塑造一种想法,即这些在其他学校看来值得仰望的交流机会是他们应得的,他们也值得这些大师为自己“服务”,从而当学生们乘着包机去纽约近距离观赏世界级的演出时,他们依然能够风轻云淡地说一句:“还不错!”。

  总结一下,这四项教育内容构成了从日常生活到课程学习,从行为教育到价值教育的一套全方位的精英教育体系,四项教育的内容在这场精英的制造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地位与角色。

  首先,等级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内容,这项教育从入学到毕业一直贯穿始终,学生在等级教育中要在身份统一化的过程中完成一场与现实社会中拟合度极高的阶层流动过程,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将会非常清楚各个阶层所应该掌握的行为方式和话语方式。

  其次,气质教育是承接这等级教育进行的,当学生们都拥有统一的“圣保罗人”的身份时,学校的大环境将学生的个人经历的累积置于评价学生的主导地位,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是谁,当学生完成了圣保罗中学的学生时,他们不会有任何“富二代”般的怯懦,取而代之的是凭借自己努力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淡定”。

  再次,圣保罗中学对于学生“淡定”气质的塑造不光依靠学校的评价标准和对个人经历的着重强调,行为上的强化同样非常重要,行为教育虽然存在明显的性别上的差异,但是却完成了对学生身体的规范过程,实现了学生由意识到行为的一致“淡定”。

  最后,课程教育是决定整套精英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之前三项教育内容的铺垫下,学生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了在开放的知识环境中游刃于“雅”、“俗”之间的能力。学生在开放的世界中,时刻保持一种“淡定”和“开放”的态度,是这项教育最为成功之处。

  五、不平等

  为什么精英教育已经向所有的种族、所有的社会阶层开放了,但是社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甚至加剧了呢?这是作者在本书中关注的第二个大的问题。实际上,从上一部分对于学生地位塑造的过程来看,每一部分都充斥着不平等,而且更需要谨慎的是,这种不平等是多元的、非冲突性的,甚至弱势群体都在逐渐默认这种不平等现象,我想这也是在开放的世界中,社会不平等持续和加剧的原因。

  (1) 个人经历制造的不平等

  当精英重视个人经历的累积时,是不是意味着处于弱势的群体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和奋斗实现向上流动呢?从圣保罗中学的学生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精英们完全没有这种来自较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压力,同时也不会对弱势群体有任何怜悯。因为圣保罗中学的等级教育使学生们相信,阶层与阶层之间并不是一种纵向的“阶梯”关系,而是一种横向的“世界”关系,当圣保罗中学的某一个学生正在为成为一名常春藤学校学生而努力时,在自己的身旁有一个学校的员工正在为了获取一种“骄傲感”而努力工作。在学生们看来,他们与员工之间不过是都重视个人经历累积的两个世界的人,而决定谁应该归属哪一个世界的是个人因素而不是结构化的社会性因素。

  这种个人因素在我看来,其实是圣保罗中学的一招“障眼法”,当学生们被统一身份然后成为“圣保罗人”时,他们确实要完成从底层实现向上流动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毕竟是一种在“象牙塔”内进行的,当学生们脱下校服时,他们依旧是显赫身家的继承者,只不过圣保罗中学成功地实现了学生们对于学校中这种统一身份的认同,这一身份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原因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自己本身精英地位的认同,因此,结构化的社会不平等是依然存在的,只不过是圣保罗中学的学生在学校的环境里将其忽视而已。

  (2) 文化地位制造的不平等

  当精英学校向其他种族和其他社会阶层抛出橄榄枝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着精英学校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包容更多的处于弱势中的群体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首先,精英学校确实花了非常大的力气从非白人的种族中寻找极具天赋的“种子选手”,统一化的“圣保罗人”的身份也使得这些学生不至于在同白人精英相比的过程中,处于明显下风。但是,这是需要这些非白人精英学生付出代价的。当学生的身份被统一时,每一个学生好像是一张白纸,学校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每张纸上重新书写内容,这对于白人精英学生们并不算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但是对于非白人学生而言,圣保罗中学的教育内容无疑是在“洗白”这些学生入校之前被耳濡目染的种族文化。

  圣保罗中学的精英文化是白人精英建构的,当他们将自己传授精英文化的大门向其他种族和其他阶层打开时,他们势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濡化”非白人的精英学生,当其他种族和较低的社会阶层中产生的精英接受并完成了这一“濡化”过程的时候,非白人种族和较低社会阶层将更加失去他们在反抗不平等的过程中的话语权,因为他们的“代言人”早已经被“白人精英化”了。

  (3) 性别差异制造的不平等

  圣保罗中学的气质教育中暗含着白人精英对于非白人精英的一种同化和压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强迫认同,但是气质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是一种隐性的不平等,而且涉及的范围也仅限于学校中为数不多的非白人精英基层的学生。而在行为教育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不平等则是一种显性的不平等,可以看出,圣保罗中学的行为教育即使在今天依然存在显著的性别偏向,即使是在这样的精英学校中,男性依然可以在更少的束缚环境中,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环境,而女性则需要在考虑到男性的环境中,局促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4)开放态度制造的不平等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知识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既然无法垄断属于精英阶层的知识,那么他们便放弃了这种对于知识的垄断,转而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接纳来自更加大众化的知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精英学校和公立学校学生们能够学到相同的东西,与大多数公立学校相比,圣保罗中学已经不再重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的重点在于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思维习惯的重要性,当弱势群体还在为能够接触到父辈们无法触及的精英阶层的知识教育时,精英学校的学生们已经对于如何在开放的世界中创造知识展开研究,并积极在“雅”、“俗”文化中自由穿行。反观,其他社会阶层,他们要不就是固步自封在属于自身阶层的知识文化中,要不就正在恶补属于曾经的旧精英的知识文化,开放的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显得那么遥不可及,而精英阶层已然将不平等的责任转嫁到了弱势群体的身上。

  六、比较

  《特权》一书,展示的是美国教育与社会的现状,对“他者”的文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之后,往往要反观自身的文化。作者所关注的两个问题,即精英的塑造和不平等的持续,其实在当下的中国同样值得关注。

  首先,从精英塑造的角度来看,以圣保罗中学为例的美国精英教育即使在当下这个开放的世界中依然是受到中产阶级以上阶层的控制的,圣保罗中学竭力塑造的开放式的精英教育也并未给弱势群体的阶层向上流动减轻丝毫压力,白人精英的话语权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依然分量十足。而中国的精英教育相对而言则明显缺少能够起到控制作用的非常显著的“阶层话语权”,抛开城乡这一地域因素不谈,学生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量化指标明晰的考试还是在遴选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相比于美国而言要更加的公平。

  然而,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来看,以圣保罗中学为代表的精英中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的是常春藤学校对于人才的要求,这些顶尖大学对于学生的遴选标准和学生在私立学校中接受到的培养方式是高度一致的,而在这背后,依然是“阶层话语权”在发挥作用。相比之下,中国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则存在明显的“断档”,学生往往要在刚进大学时拿出大量的时间适应大学的生活,如果说美国是以一套完整的“阶层话语权”去统合这套机制的话,那么针对中国的大多数地区而言,是缺少这样一种统合机制的。

  这样一看,中国的教育似乎陷入到了一个“保障公平”与“精英塑造”之间的悖论,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悖论”,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现在需要一套“话语”去统合尚处在分离状态中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我看来,一味地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自的领域中大搞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建设注定是无效的,因为二者彼此之间的话语都不是相互贯通的,甚至在有的领域还是相互矛盾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建构一套同时适用于二者的“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建构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关涉到“公平”的问题,一谈到“公平”那就一定会涉及到“教育到底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这无疑又回到了,美国教育的框架中去。

  如何在中国的语境下构建一套与美国“阶层话语权”作用类似的既能够保障教育公平,同时又能够打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界线的“话语”或许将会在未来成为中国教育所要面临的需要解答的问题。

  《特权》读后感(五):这可能是一本“新精英养成攻略”

  “精英”这个词就像一种酸酸甜甜的茶后点心。有时候打开微信,浏览浏览公众号和朋友圈,就能被塞一口酸甜。

  而“新精英”是相对于“旧精英”而言的,前者将取代后者登上社会金字塔顶端。

  精英的位置一直在,新旧更替的是人。不少人为了获得精英的位置,付出了很多。

  之前看过一篇分析,说普通人要想成为精英的话,走知识精英这条路的成功概率最高。但其又很不厚道地指出,知识精英走到艰难处还是要靠靠出生,拼关系、拼运气。

  远远看去,向金字塔尖尖攀登的人,每到一层,就会遇到许许多多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要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到达更高一层,仅凭实力么?还是需要点“特权”?

  经常在一些小文章里看到对这样一类人的类似描述:

也许,你身边会有一些人,出身和修养都胜人一筹,生活安排的精彩有序,事业和学习井井有条,努力且淡定,浑身散发一种精英气息。他以比你稍差的实力获得了和你相同的机会,并在此后后劲十足地把你甩开。他们永远不知道,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你,曾经做到了他们无法完成的事,而他们只是在更好的条件下,完成了难度更低的事情。

  可据说,最后能顺利向金字塔尖尖攀登的,往往是他们。他们就是准精英群体——圣保罗中学的大门早早为他们敞开。

  为什么明知付出程度不一样,外界还是愿意去接受一个努力的更少的人。

  《特权》一书的作者对准精英们的一帆风顺有更为深刻的剖析。看起来轻而易举跻身社会精英阶层的人,一部分是出自于自身努力不掉链子,一部分是出自于旧精英们的打造——他们可能在家庭教育上就领先了。

  旧精英——新精英,形成了一个平稳的过渡。至少在美国社会是这样的,而圣保罗中学接过了帮助这个阶层过渡的任务。感觉放在中国,也会是这样。越是金字塔顶尖的人,越能给孩子提供高价教育、社会资源、人生指导,孩子就越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精英。这对均是赤裸出世的孩子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特权。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我选择相信这是一种‘阶级’效果——父母的出身对孩子的未来是很好的指标。”

  细思极恐,但自己成不了精英就怪父母和出身,这委实不太英雄。虽然道路会更崎岖,想成为精英的普通人、想让孩子成为精英的普通父母,只要认真去学习、培养,大家表示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特权》中有很多相关讨论,有两点可以直接启发想养成精英的人:

1.对于新精英而言,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做过什么”。2.是你自己无能。

  完全不必为第2点感到恼火,因为旧精英们联手培养的新精英身上确实有很多过人之处。他们在已经难以超越长辈的情况下,坚持做出自己的成绩,通常眼光也比同龄人更高远,做起事来更加大刀阔斧,而且还很可能打小就游走活络于精英圈。

  圣保罗中学的准精英门生们能把阶级当做阶梯来用,他们上能和CEO聊、下能和清洁工聊。

学生通常在房间里的电脑上看电影和电视,而不是在公共休息室。部分是因为隐私,但更要紧的是避免被老师和他们同龄人看见自己在蹉跎光阴。对精英的传承至关重要的是,每一代人都要学会在这些等级关系中周旋。这种周旋是一种互动的和身体上的技能——皮埃尔*布迪厄称之为习性。重要的是个人特质和能力,而不是持续的不平等。从这个角度看,那些不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弱势群体,他们只是没有抓住这个新的开放性社会的机会的人而已。

  看着这些旧精英的后代是如何去学习和被培养的,也许我们会生出和作者一样的感叹:世界一方面更加开放,另一方面却更加不平等。

  也许会从中得到精英养成的启发,毕竟:

(1)等级制度是自然的且可以利用;(2)经历和经验比天生的遗传的特质更重要;(3)向别人示意你精英地位的方法,是在所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淡定和开放。

  哈哈,第(3)点很实用的样子呢。

  如果把这本书当成“新精英养成攻略”来看,我叽里咕噜的也只说了自己看到的。

  再叽里咕噜几句。一般认为,新精英应以这样一群人为主力:受过良好教育,有社会责任感,在某个领域表现优异,积累了大量社会资源,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自身能够做出点表率的一类人。

  不禁想起张小波曾说过一段话,让我惦记了很久:

  “我们呼唤中国应该有一个‘英雄阶层’的出现,来取代现在所谓的‘精英阶层’,所谓的‘英雄阶层’是一批有远大志向有远大理想的中国人能进入我们各行各业的决策阶层,包括国家的决策阶层,他们要有远大抱负,要肩负着将来在某些层面上引导中国的这样一个使命。”

  可惜比起精英来,英雄更是凤毛麟角。与其指望英雄的诞生,不如指望更好的精英教育。

  始终,对于个人奋斗者而言,重要的是多多了解,从而补足自身短板。这本书值得一看。

  《特权》读后感(六):新精英阶层的秘密:保持淡定,不要让他人看到你的努力

  如果说托马斯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是用数据从宏观解析社会精英阶层的资本带来的不平等,此书则是从一个寄宿制精英学校的微观观察来阐述新世界的精英是如何维持自己的地位。旧式精英靠知道沙拉叉和正餐叉,知晓贝奥武夫来维持阶级,在知识获得性大大便利的当今,新精英是通过反复经验,以及对于各种场合各种知识表现的淡定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也许上网就能知道所有西餐正餐的礼仪,但是无论怎么上网也学不会在各种酒会和三教九流把酒言欢的能力。换句话说,各种经验,更重要的是对于平常人感到重要特别的事物表现出的自然的,毫无惊讶的淡定是新精英阶层来区分和维护自己的地位的手段。新精英在自己的成功塑造为自身能力而不是家庭背景财富的结果。并且让公众相信自己的不成功乃是自己能力的不足。殊不知这种"能力"不是靠勤奋努力就能获得的。甚至靠勤奋获得的成果会被精英嗤之以鼻。因为在精英看来这些成果都是理所当然毫不值得惊讶。

  《特权》读后感(七):[非常无所谓]与 [不信奉勤奋]

  [淡定]教育

  [非常无所谓]

  [不信奉勤奋]

  不以自己的出身来强调特殊性,不强调自己的努力(努力变得无所谓)以证明优秀。仿佛一切都顺其自然的淡定教育。

  当知识变得越发民主,就不再值得利用它在阶级间创造差异,来区分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更多的人能获取知识,而上层的人也更少得利用知识作为划分等级的手段。但这种对知识的均衡产生来不平等的结果,因为人们利用、关联调配和整合这些知识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圣保罗的学生不是利用知识本身来脱颖而出。我们在这个日益民主和崇尚英才的世界里都能共享一样的知识,但与知识间的关系——无动于衷还是淡定,和如何去利用知识去创造联系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虽然世界发生许多变化,但精英的痕迹仍然保留在方方面面,从他们的衣着到音乐品味到阅读方式。而这种淡定,允许新的平等里保留着旧的不平等(同时将它模糊)。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安排是如何维护不平等的。贫穷不是穷人的一个特点或属性,而是穷人之于社会中其他人的一种关系。精英也是同样的道理。精英之所以为精英,不是因为他们是谁,而是因为他们和社会中其他行动者与机构之间的关系。

  “精英是被创造出来的”

  《特权》读后感(八):维系精英——读《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读《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在复旦学习传播政治经济学时,我请教了曹老师一个问题,她研究认为针对女性更年期的网络修辞中,尽是对于女性的污名。由于她所研究的样本是百科网站和百度贴吧,我自然很好奇:这些都是开放文本,每个人都可以可以编辑和修改,那么女性自身为何不“奋起反抗”为自身正名呢?

  在《特权》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备受期待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平等。”

  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思维转换,平等能否实现的责任就落到了底层人民的身上。贫穷、无知、愚昧的人意味着他们辜负了民主,没有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更平等新世界的果实。而精英阶层在享用着“文化平等主义”美名的同时,堂而皇之地维持森严的文化等级。

  这一切何以实现?作者尝试从美国的一所精英高中——圣保罗中学中找寻答案。作为一位非白人的少数族裔,年少于此求学的作者即已感受到精英教育中不平等的存在,对于有钱人家、背景强大的孩子,一切都那么轻而易举且顺理成章,而其他人则显得举步维艰。为什么看似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不平等却在同步增强?

  和欧陆根深蒂固的贵族传统不同,美国并没有太多沉重的历史包袱,因而社会的上下流动更多基于个体能力和财富而非出身。镀金时代的旧精英们往往在社交和文化上将自身隔离,甚至设置防御工事以保障精英身份的代际传承。某种程度上,寄宿制学校正具备了这样的封闭功能,圣保罗也因而担负起建构和维系精英关系网络的重任。

  精英教育在镀金时代之后经历了缓慢的变革,富人们不在将自身束之高墙之内,圣保罗也声称对黑人、亚裔、女性等少数族群敞开了怀抱,但事实上这样的开放仅限于种族上的,穷人则至始至终不曾得到优待。

  这一套体制合法化的存在于美国社会,基于其背后的英才教育理念: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勤奋和努力。于是,经历成为一个人最为看重的部分,它标识着你是谁。这种理念“将社会构成的差异自然化”,将产出取决于是谁来做,避而不谈在什么条件下做,从而模糊了问题的关键:个人的产出不单纯取决于个人素质。

  这种从排外到包容的精英理念在圣保罗的几年间得以养成,渗透在寄宿生涯中的方方面面。

  求学于圣保罗的学生需要的是褪去身份、地位等耀眼光环,“从零开始”。他们要和高年级学生打交道,通过辛勤的努力才能够升级,获得一定的地位;对来自截然不同世界的员工时,他们无视其中的结构性差异,架构特定故事来解释流动性的缺乏,或是超越界限建立关系,让界限显得无关紧要。老师与学生住在同一个社区,学生在这一等级交往的过程中既要使得权威得到尊重,但又要让其不存在。

  精英培养的另一种方式是要让学生对精英品味和鉴赏力表现得镇定自若。所有的学生从吃饭、穿着等最基本和日常的地方改变自己。当他们开始接受自己新的外表时,这些世俗的社会实践行为也在模糊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当这些特权被成功具身化之后,他们与其他人的隔阂便显得自然且不易察觉,精英的气质因而产生。

  然而精英的身体行为根据性别有着不同的要求。通过穿衣来规范人的身体,在这一方面,对待女性要比男性苛刻得多。女性的性展示被认为是对既定秩序的挑战,因而被定义为“越界的”,她们必须要在做精英和做女孩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女生在升学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她们的勤奋努力和淡定气质相悖;相比之下,男性的性存在则是自然的,且有着更多反抗的可能,对于男生也有着魅力、性能力或运动等其他的评价体系。

  圣保罗学生的精英意识还源自于他们自我成就的预言——“如果相信万事可能,结果还真可能是这样。”自信的养成贯彻在每一项教学氛围中,教导学生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和学习风格——哪怕他们对思想一无所知,依然可以淡定风度,侃侃而谈。

  这就是新的精英理念,也是作者所强调的新的民主化不平等。表象之下的文化等级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自下而上,得到了包括底层的社会成员的拥护。通过变得更民主,精英们削弱了美国弱势群体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更为强调社会上下流动的公平性,科举制即是如此,它让“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可能。无论是王孙贵胄还是平头百姓,看的是同样的教材、考的是同样的试题。但近些年来,美国这一套教育理念在中国也可见蔓延的痕迹,如大学硕博的申请制、高中的校长推荐制,打着鼓励“全面发展”的旗号,其实质则是强调了如书中所说的具身性经历的重要性。换言之,这种制度设计偏好的是精英阶层子女。这种趋势会不会扩大,对于中国又利弊几何?《特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绝佳案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