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误解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误解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3: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误解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被误解的中国》是一本由梁柏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一):观点放在一边,重要的是综述

  此书以专题形式综述了2011年之前著名的海外中国研究。书中试图回答的,依旧是著名的”大分流“问题。

  就覆盖的文献来说,中国经济史方面,美国经济学界包括了Carol Shiue,台湾有王业键、林满红,历史学界有彭慕兰、王国斌、李伯重等,国内的研究也引用了吴承明、高王凌等。欧洲经济史方面,引用似乎稍嫌不全,不过经典研究与观点基本都在,Joel Mokyr、Bob Allen、Steve Broadway等人的研究也均有收录。几种关于大分流的说法作者也均有涉及和讨论。可以说,作者作为一名非经济史专业研究者,写就的文献综述基本没有遗漏经典文献,真是让人钦佩。而其他方面引述的研究已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更显作者阅读之渊博。可以说,本书信息量极大,是一本了解明清时期海外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好综述。

  不过,作为通俗读物,书中难免还是会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文献并不是主要问题。国内的经济史研究文献浩如烟海且质量良莠不齐;作者的梳理并没有遗漏重要观点,呈现出的画面也符合当代学界的认知,基本是合格的。

  我认为最大的遗憾,是作者似乎太过于强调中西比较。本书粗看只是专题,看到最后才发现,作者其实还是为了回答“为什么中国落后于欧洲——或者说,为什么英国率先起飞了”的问题。本书从技术、武器、市场等角度一个个进行对比固然有道理,但是这样一个个切面看下去的结果,让人依旧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方式没有整体性了解;作者在地区差异、政府效率、财政、地方政府组织等多个方面,只是有部分涉及,却没有专门的探讨;特别没有探讨规定与执行的差别。而这些作为背景,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经济运行的脉络无疑非常重要。着重比较有限的统计数字与个案并讨论各种观点,却不给出数字背后的故事;这样的结果是,读者读罢,对历史上的中国到底怎样,还是说不清楚的。

  第二个遗憾也与这一点相关。由于已有定量研究的缺乏,作者的大多数观点只能是“一种观点”,却无法说明到底有多么重要,或者到底有多么不重要。比如,官员选拔固然是科举取士,但是随着王朝的推移流动性其实在渐渐降低;参加科举考试看似并无门槛,但却也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仅说科举向全社会开放,这似乎并不足以说明中国的社会有多平等。再比如,当代观点已经认为中国古代确实有发达市场,但是彭凯翔的新著中也有提及,古代社会的市场发达是相对的,虽然摩肩接踵、交易频繁,可运输条件会经常发生变化,信息的传递也可能很慢。

  中国内部有着极大的异质性;而前现代社会的效率低下,很多东西很难个案推至整体进而用于解答“大分流”这个巨大的问题。而说起来,这其实也正是定量研究和全国视野研究的价值吧。

  我所担心的是,在缺失必要文献背景的情况下,一般公众读罢《被误解的中国》很有可能只会剩下“历史上的中国其实不比西方差、专制也未必就比民主差“的印象。这样的观点当然很吸引人,但是对理解中国历史也是某种偏颇——虽然必须承认,这样的偏颇与传统历史教育相比,还是要好得太多了。

  综上,此书不适合只看观点,可能也不适合对文献背景一无所知的初学者。不过确实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帮助梳理了我的思路,而其中很多论点也引人深思,有继续深挖的可能。我愿意把它与Brandt, Ma, and Rawski、Rosenthal and Wong, 还有徐中约一起,放在我《中国经济史》课程的参考文献列表中。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二):人教版历史书和这本书八字不合

  这本书讲的东西,和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中国大陆高中生出版的若干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严重八字不合,奉劝将人教版历史书为圭臬的朋友慎读。。。。。

  现在越来越得说香港的学术氛围比大陆要好了,不解释。

  梁博士读了那么多中文字英文字,最后把人家的论文读薄,高度概括分类出来,实在不易,可是书薄了之后,又有人要嗔怪他这本书太薄,拿起来学术范儿不够。梁博士纠结半天,换了这群人的指正,实在是杯具一筐。

  现在想了解中国古代,乃至中国近现代,尤其是中国当代的历史事实,拨开迷雾实在是太困难了,不解释。所以当出现这样的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先搁下判断,别拿它和人教版教材做对比,或者比个高下,先读读嘛,亲,先读读嘛~

  窃以为这本书根不正苗不红,一看就不包含我D的伟大精神战力,慎读慎读。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三):曲学阿世,不值一驳

  这本书的观点确实不一般,标新立异,所以买了,看了之后大失所望,感觉基本上是骗人的书,虽然书中列举了不少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看似证据确凿,其实不值一驳,因为只列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推理一点都不严密。随便举几处:

  【例一】“另外还有一种看法,就是中国人不懂得运用推演逻辑,因而没有科学,但这是缺乏说服力的。推演逻辑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生存工具,任何不懂推演逻辑的民族,很快便会被大自然或其他民族消灭,不可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P139)——太平洋岛国上的原始部落,该如何解释?

  【例二】“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针对的是文学、政治和历史方面的创作,没有影响科技知识的传播。相反,正是因为出现‘文字狱’,很多清朝书商转而出版政治不敏感的医学书籍。”(P139)——那时候哪里有什么科技?“医书”跟“医学”书籍,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吧。

  【例三】“……意思是特权阶级的民主。这种民主政权只让属于统治阶层的人民——他们很多时候只占人口的极小部分——享有选举权及参选权,其他人民没有政治权利,有些更遭受残酷的压迫。……大英帝国与低税收、小政府、凭科举取士、社会流动性极高、社会权力结构是金字塔状的大清帝国相比,究竟哪一个更专制,哪一个更开放?相信不少读者会同意,是英帝国比清帝国更专制,清帝国比英帝国更开放。”——英帝国至少还有小范围的民主吧。恐怕只有脑子进水的读者才会同意这样的胡说八道。

  总体来说,不要指望从中得到启发,但可以买回去当作反面教材,看看颠倒黑白可以到什么程度。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四):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评?

  第一次听梁博士讲历史,是听他说,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将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历史就是这个样子。胜者为王败者寇,胜者控制了现在,掌握了影响将来的能力,也掌握了书写历史的权利。项羽是英雄,刘邦是小人;诸葛亮在百家讲坛中也脱去了神一样的冠冕,变得平民化。时间的河不断地冲刷着历史,洗去附着在真相上的泥沙,还看客以历史的真实面目。

  关于明清史的著作,除了《明朝那些事》算得上是优秀作品外,其他的都基本上是史记的白话翻译。关于明清中国经济情况的记录,以及与同时期的欧洲发达地区的对比,《被误解的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出色著作;用全新的比较方法,将西方汉学家的观点全面系统地展示给读者,并且从某种意义上颠覆我们对传统历史认识的,这本书是独一份儿了。

  从对当时中国经济指标的估算,到当时中国经济政策的“另类”解读,再到西方,确切地说是英国大陆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这本书成功地把新一代中国史学家最近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告诉大家之前一直被认为使中国落后的因素,都是没有说服力的。体制、政策、科技之类的都不重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才是根本。孟子讲“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只不过差在了“地利”上,明清时期的中国很好很强大,我们没有必要为当初统治者做出过这样那样“愚蠢”的决定而懊悔,甚至捏造出种种穿越小说回到过去来施行改革开放、让清朝独步天下。

  书里给出的结论是鼓舞性的。的确,现在的中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历史和数据告诉我们,这些问题都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中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西方世界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豆瓣上的一些批评很没有道理,比如只列举了观点没列举方法,中国刚刚成功对接了神八和天宫一号,难道电视报道的时候还要告诉观众中间的物理和机械原理吗?书中给出了足够的参考文献和数据来源,如果真有兴趣,网上一搜就能搜到原始的数据和研究方法。

  说到这本书对读者历史观的影响,用“革命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画笔在少数人手里,他们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他们想让大家脑海中的历史是什么样子就把历史画成什么样子。末代帝王被强加了无数污点、过去的政策被贬的一无是处。《被误解的中国》像是一泓清泉,洗去了很多泼在明清中国上的脏水,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有人胡打扮历史,就会有人过来正本清源。

  当诸葛亮呼风唤雨、开挂打败敌时,我们拍手喝彩;当纣王炮烙大臣、宠幸妲已时,我们义愤填膺;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时,我们无比荣幸。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只有接受的能力。所以我们期待更多的《被误解的中国》出现市场上,出现在我们的list上,出现在我们的书桌上。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五):明清历史此处入门

  很多人读明清史,被狭隘的民族主义遮蔽了双眼,从此眼里只有站队,站完队互相攻击。除了因为对现实社会不满,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是看起来的那种狂热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者,只是看错了书所致。对于明清史,要一般的读者从《实录》这类的书作为入门,太难为人了。而且向我们这种穷学生,整套的《明实录》实在也是买不起。那就只有从一些明清史的研究书籍入手了。

  我很有幸是从火器史方面开始了解明清历史的,对于明代火器和西方逐渐拉开差距看得很清楚。尽管如此还是受了一些民族主义的影响,心里对清朝非常鄙夷。又所幸我不是汉族人,所以融入不到大汉民族主义的阵营当中。

  我意识到应当公平公正的看待历史,看待历史问题,而不是做一个朝代的粉丝,鼓吹狂热,一天到晚骂大街。

  所以这类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的书非常重要,应该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看待明清史。

  不论这本书究竟有多少道理,引用的资料准不准确,最大的意义在于本书为我们提供的视角,提供的观点。而抛开那些民族主义的蛊惑,从这里入门,会学出不一样的历史,会使你真正进行历史研究,而不是到网络上和另一个朝代的粉丝对骂。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六):辉煌历史背后的残酷

  文/左页

  1651年,英国制定《航海律法》。在这部法律中,英国人赋予了英国商船垄断英国进出口贸易的权力。一个世纪后,英国率先发起了工业革命,当它的枪炮可以让英国的轮船想去任何一个它想打开的市场时,亚当•斯密开始宣传他的自由贸易和“看不见的手”,认为开放对外贸易是这个民族当下最有必要的选择,不过斯密也并不认为《航海律法》是英国的一个耻辱,他反而觉得在英国还不具备纵横全球的实力时,这部保护性的法律是那个时代英国最明智,最有远见的法律。

  这就是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启蒙论者,他毫不避讳自己的理论和历史叙述之间的相契或冲突,他唯一关心的是在当下的历史时期内,英国该选择什么样的政策才符合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最大利益。今天的中国人其实不难理解这并不复杂的利益公式,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却似乎有着更加苛刻的判断和推理,比如今天的国人依然把明清时代的“禁海”政策说成是“闭关锁国”。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一书中这样评价亚当•斯密和中国的“闭关锁国”,“既然像亚当•斯密这样的自由贸易主义者都赞成对外贸的监控和限制,我们对明清的外贸政策也许不必过分抨击”。 梁柏力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学人,他的判断不可轻易忽视,他一直以这种中西对比的方式破除今天的人们对于过去中国的种种“误解”。他提醒国人不要对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贸易、市场经济等等现代性要素抱着过于理想化的幻想,从而对于古老的中国产生种种的“误解”,甚至“误导”今天国人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

  2000年,美国终于给予了中国所谓的“最惠国待遇”政策,在此之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和今天的古巴、伊朗等国一样并没有获得和美国开展对等贸易的“许可证”。 梁柏力在对比今天的美国政策和明清时代的政策时说,“今天美国的外贸政策和明清帝国有相似的地方”。在他看来,今天的美国和明清时代的中国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的大国,同样的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也同样是制定符合各自当前历史形势的贸易政策,并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贸易伙伴。明清时期的中国采用所谓的“朝贡”政策,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承认“天朝”的“宗主国”地位,以“附属国”的身份带着贡品前来“朝贡”,“天朝”也以更丰厚的物品回赠,往往入不敷出,当然同时它也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非“朝贡”贸易实行“海禁”,此即为今天人们所谓的“闭关锁国”。这一政策背后的动机仅仅是因为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量很小,往往不抵由此而来的众多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损失。比如当时的“天朝”最害怕的就是外来贸易者在本地聚集或者定居,再次形成一个独占一方的“郑成功”。

  尽管有种种理由解释明清的“闭关锁国”,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中国的“禁海”和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政策的背后的动机,就会发现两者其实恰恰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而背后也是一个古老中国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真正差距。中国“朝贡”的目的在于某种政治安全,而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政策却在于保护本国贸易和经济利益。梁柏力说,“明清政府该做而没有做的,是用武力保护出洋贸易者,不让他们在海外受迫害”。但是,对于明清时代的中国,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发生,原因只在于明清政府的统治还只是局限于狭隘的统治集团的利益和地位的传承,他们远没有产生与外邦交往的经验,并形成作为一个整体民族的意识。这就是蒋廷猷所谓,不知道外国,所以也就不懂得外交。这是中西之间的区别,也是古老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区别。但是,如果说古老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历程是屈辱且充满艰辛的,那么现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形成却也并非安逸而平稳,其背后同样是连绵不断的斗争和伤痕累累的血债。

  在著名的《历史研究》中,汤因比提出历史形态发展的“挑战”和“反应”模式,指出有什么样的历史挑战,就会形成不同的历史反应,由此而形成不一样的历史形态。梁柏力先生认为中西近代的“大分流”也得从它们面临的不同“挑战”入手分析,他尤其强调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战争”因素。比如在解释明清的枪炮为什么那么不济时,梁柏力说,“长期的军事对垒令各方都需要不断改良热兵器的功能,这便是西欧的火枪在二三百年间,从类似元明的手铳演变成为火绳枪、短射程的簧轮手枪及后来的燧发枪的原因;大炮的威力和功能也不断地改进”。而长期的西欧各国之间的利益斗争,以及海外霸权的扩张战争使得西欧在科技水平和社会政治组织的发展水平都更胜一筹。这一点和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如出一辙,现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兴起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而这一点也曾经作为近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民族自尊的意识形态辩护。

  早在19 世纪中叶,最早译介西方文化的王韬先生就说“处今之世,两言足以蔽之:一曰利,一曰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就开始学着从软弱变成强硬。梁柏力先生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那就是我们在艳羡现代资本主义的狂飙突进并同时鄙薄近代中国的落后愚昧时,必须明白辉煌的历史背后必然潜藏的血债和残酷。可以说这是一个“很达尔文”的结论,在近代中国刚刚接触西方文化时,“达尔文主义”曾经也是中国最流行的文化,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他的《原强》更是现代中国觉醒的开始。

  《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 梁柏力 著 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刊稿于 深圳特区报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七):读书:被误解的中国

  两百四十页的被误解的中国终于啃完了,这薄薄的一本书用了我两周的时间,速度奇慢。我只能用我看的仔细来安慰自己。书虽薄,但收获颇丰。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看明清时代和今天”,那个所谓的被误解的中国,一目了然。误解也是符合逻辑的。谈到中国的过往,有四大发明,有大唐盛世的辉煌灿烂。马可波罗游离元大都,惊讶于它的奢华,回去写了个羡煞欧人的游记。可这些美好的回忆,在明清两代卡住了。到了近代,中华更是成了人家案板上的鱼肉,连不起眼的小日本都骑到咱们的头上。所以一切的责任,都归咎于明清两代。五四引来一德一赛俩先生,前朝更是被加上封建落后的标签,什么闭关锁国,什么独裁专制,总之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意识形态部门几十年的宣传,更是让满清皇权想翻案都难。

  可当时真的如此吗?从司马太监之类的书里是得不到答案的,我只能另劈小路,或者非官方,或者野史的一点点揭开历史的面纱。

  就说闭关锁国这事,书中说,明清之所以要闭关锁国,原因有二。一是天朝物产丰富,国内市场庞大,当时世界以农业经济为主,天朝基本不需要从国外采购其他物品,但开放沿海却常被倭寇和台湾郑氏骚扰,这乃是国防的考虑。二则天朝乃中央上国,周边小国的经济皆有求于满清。满清一面禁止私人对外贸易,一面与周边小国建立朝贡体系。通过朝贡的官方贸易来羁糜钳制小国,此为外交上的考量。书中说,就像早年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最惠国待遇一样,一年一审,皆因我们的经济有赖于它。这个最惠国的待遇也有点清王朝朝贡体系的味道。

  以上只是豹之一斑。从这一斑却也说明许多问题。

  历史是个有趣的玩意。你用不同的视角看它,它便呈现个不同的模样。问题在于,我们过往看历史,都是用的老马的那个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的眼镜,所以历史便成了宏大的叙事,而没了一点温情。老马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可过往的历史,我只看见大人物,却不见小人物的身影。意识宣传给历史定了调,我也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却忽略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却忘了或许存在另一种必然。就说百年前的辛亥,据说湖北第一枪的打响是因为枪走火了。百年已降,那把走火的长枪却换来几亿人命运的沧桑。满清固然要被推翻,但谁敢断言,没有那一声枪响,中国如今也铁定是这个模样。再说那些历史人物,高高在上,没了人性。但谁又敢说,和珅没有做过好事。

  这样想想,历史就是平的了。哪一朝没有比哪一朝更好,哪一朝也没比哪一朝更坏。更好的自有人民拥护,更坏的自有人民去掘墓。城头变幻大王旗,生活还在继续,何必苛求古人。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八):Very interesting book

  This book is an interesting summary of recent studies by economic historians on China's stagnation in Ming and Qing.

  The book has many merits. I like one particular aspect of it. It starts by asking perhaps one the biggest questions in human history: why di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ppen in England? Why not China? Why was China stagnated in Ming and Qing? The book then breaks this big question into different pieces and tackle them one by one. The author did a great job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and fitting the academic findings into these pieces.

  I have heard many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before I read the book. For example, labor saving technology was not adopted because of the labor cost was too low in China. Trade was prohibited, a sign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s an obstacle to change. The book cited researches showing these answers might not be correct. The reality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seems.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to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big question, whether you are an economist or not. You may not like the findings listed in the book, but you will have a better idea of where we are in terms of finding the answer after reading it.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九):文明的演进取决于面对的挑战,个人亦然

  所有文明的演进都源自对所面临的挑战的反应。——Arnold Toynbee

  十八世纪前后,欧洲尤其是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有很多决定性的因素:首先,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切断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为了到达东方(贸易收益大),欧洲人进行了航海探索。航海探索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方面是推动了航海技术和天文技术等科学知识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发现了新大陆,为欧洲产品找到了巨大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其次,欧洲诸国并立,战争不断。不断的战乱也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方面,火枪和大炮的水平影响步兵战和攻城战的胜负,所以各国竞相投资火枪和大炮,这导致相关的火药技术、钢铁冶炼、数学知识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战争消耗资源,国家在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向商人和贵族让渡权利以获得资金,这导致了权利的制衡和法律制度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有利于保护产权的一系列政治法律安排。概括而言,为了解决东方丝绸香料的短缺和赢得战争的胜利,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作出了一系列的应对,这些应对导致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新市场的发现、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的建立。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欧洲没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人均收入甚至不弱于英国。但由于面对的挑战和约束条件不同,中国没有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首先,中国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蒙古人,在草原战中,火枪和大炮的效果较弱,且需要很大的投资才可以达到超越刀枪剑矢的地步,所以中国没有动机投资发展火枪和大炮。其次,中国资源丰富,产品多样,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并不大。另外,由于地理和海洋环境的原因,中国进行海洋探索的成本高,收益小,所以政府没有进行航海探索的动机。再次,虽然岭南地区在十八世纪前后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岭南地区远离煤炭和铁矿产地,同时又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供给,导致岭南地区倾向于发展手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和商业资本,而没有去发展重工业等工业资本,因此也就与工业革命擦肩而过。最后,在战争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政府相对强势且没有太大的融资需求,导致商人和地主的谈判力较弱,所以当时封建帝王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向商人和地主让渡太多权力,也就没有形成欧美国家权力制衡的制度安排。当然,鸦片战争以后,政府打仗的频率加大,需要赔偿的金额也在不断增加,这导致政府需要通过卖官鬻爵的手段筹集资金。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商人不仅可以买官,其子女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获取功名。所以Acemoglu他们那套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还是很make sense的(http://economics.mit.edu/files/4469):政治制度决定名义政治权力,资源分配决定实质政治权力,政治权力进而决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两者进而影响后来的经济绩效和资源分配。

  第七章“为什么工业革命不是首先在中国爆发”,第十章“总结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以及附录“中华民族的智商”三章的理论分析很精彩。但对作者关于政府在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发展中的积极观点持保留态度。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十):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从很多方面,明清时代的中国并不比18世纪的英国差,但为什么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1、所有文明的演进都源于所面临的挑战和反应。一个文明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做出的各类反应,决定了这个文明的演进道路以及这个文明的特征。往往被选择的途径必定是最容易走的路径,即“最小阻力路径”。

  2、西欧国家的挑战—渴望新大陆的资源—远洋探险—开阔视野,刺激思维,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战争状态的挑战—改良枪炮—军事实力增强。

  3、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岛国,尽量避免战争,将资源集中在扩充海军及拓展海外市场;保护主义政策保护纺织业;新机器的出现—新纺纱机、蒸汽机;印度的财富令英国的国力大增;新大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人力和市场。

  4、明清帝国缺乏远洋探险的动机;中国发现新大陆的机会渺茫;主要敌人是游牧民族,热兵器的作用不大;中国工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缺乏煤炭及其他燃料,但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选择发展手工业;清政府是一个低税收的小规模政府,没有能力支持、推动、协调和保护新型工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