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三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九三年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1: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九三年读后感10篇

  《九三年》是一本由【法】雨果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2,页数:450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三年》读后感(一):浪漫主义如斯

  郭文是雨果的喉舌,雨果的社会理想,对人类前途的信念,对革命的感受,都借郭文的嘴加以抒发,郭文的思想斗争,反映了雨过自己的思想矛盾。在雨果的思想上,人与人的敌对的关系,是人性中的‘恶’造成的,一旦“善”的天性被唤醒,恶魔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雨果认为暴力不能降服,只有人道的光辉才能战胜敌人,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雨果虚构出的侯爵救小孩的情节,意在说明童稚的天真可以打败凶猛的心灵。

  雨过试图证明,在革命之上,在王权之上,在人世间的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人慈。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这世界或许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 或有绝对的力量 而爱 却能战胜一切

  《九三年》读后感(二):谈谈狄更斯和雨果的革命观

  最近我在写毕业论文,谈到了狄更斯和雨果的革命观,于是就这个问题写点自己的思考。

  雨果的立场处于仁爱和革命的两极之间,且倾向于革命。可雨果与革命的矛盾却要相对深得多。因为雨果既赞成仁爱精神又赞成革命和暴力,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内含矛盾的。雨果的矛盾在于他赞成革命却不能全盘接纳革命;他可以理解革命,却接受不了革命的严峻现实。具体来说,是革命的恐怖政治与人道原则的矛盾。他把这种内心矛盾放大为小说《九三年》。郭文是革命军的将军,西穆尔登是政委。郭文主张宽待俘虏,视人的生命为最高价值;西穆尔登主张严惩所有敌人,视革命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样一来,他们两人中间就产生了潜伏着的,可是很深的矛盾。他们两人各自驾着不同的云层……这两个人一个是死亡的化身,一个是生命的化身;一个是恐怖的本体,一个是和平的本体;可是他们互相爱着”。首先西穆尔登是正确的,因为“革命……需要一些凶猛的工作者做帮手。革命拒绝一切发抖的手。革命只信任铁石心肠的人”,革命的形象是粗犷之中包含着正确。但郭文却指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所以西穆尔登砍了郭文的头。郭文代表雨果,西穆尔登代表九三年。是九三年砍了雨果的头,恐怕任何伟大的革命都要砍雨果的头,雨果的伟大就在这了。革命是狂飙突进、不容减速的,可雨果却要给革命套上一个人道主义的轭,用良心做革命的指南针。他心中的理想国是比革命的乌托邦更为高远的乌托邦——“比天秤更高一级的还有七弦琴。你的共和国把人拿来称一称,量一量,而且加以调整;我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这就是一条定理和一只苍鹰的区别”,雨果为之奋斗的是未来的未来,所以雨果注定要跌倒,但即使跌倒了,姿势也很伟大。

  对比《双城记》和《九三年》可以看出,狄更斯和雨果都认为人道主义高于一切,在这个前提下,狄更斯反对革命,雨果赞成革命。同样是舍身从监狱中救人,卡登救了情敌查尔斯,郭文救了反动派头子朗特纳克。前者是为了心爱女人的幸福,救出她的丈夫;后者则出于理想,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国。卡登和郭文同样是被九三年砍了头,但卡登代表的是狭义的爱,郭文代表的是最崇高的理想。所以《九三年》高于《双城记》,雨果比狄更斯更伟大。

  参考文献:

  查尔斯•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尹康庄. 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思想差异论 [J].名作欣赏,2008,(12)

  雨果著. 李丹、方于译. 悲惨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雨果著.郑永慧译.九三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九三年》读后感(三):暴风雨之上,繁星熠熠生辉

  九三年,是怎样的一年呢?这一年,保王党与共和党争夺为国家的领导权继续着恶战,旺代爆发叛乱,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在酒馆中争论不休,整个欧洲对大革命下的法国虎视眈眈,法国的保王党对巴黎虎视眈眈。这一年,克莱摩尔号军舰沉没了,郭文走上了断头台。

  之前一直排斥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作品,无论是《红与黑》还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都看得一知半解。无感于复杂的历史背景、林立的党派、分不清楚的各种信条。

  然而《九三年》不一样。或许,因为它来自雨果。

  《九三年》的魅力在于,它一点点进入你的心,在每一个章节用最微小的细节堆砌起动人的美好。

  保王党或共和党、白军或蓝军,他们都在追求着一种信仰。保王党说:拯救法国、拯救王上、拯救上帝,共和党说:自由、平等、博爱。他们都有一种自认为是真理的信念,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去战斗。我更愿意相信,于实质上,他们都是人,善良的人。

  第一次被打动是在克莱摩尔号军舰沉没之时。舰长说:“把百合花旗钉在主桅杆上面,我们要最后一次看见日出了。”以一艘残破的船对抗九艘军舰,以九门大炮对抗三百八十门大炮,他们要拼尽最后一点战斗力,打完所有的炮弹。

  他们是保王党人,他们信仰上帝,比热说:“他们的秘密让四十万以上的人们知道,可是这四十万以上的人们用宗教的热诚来保守这些秘密。”他们站在历史的另一面,他们亦是英雄。

  雨果说:“在我们身上造成黑夜的,也可能留下一些星星给我们。在革命之上存在着真理和正义,正如暴风雨上仍然有布满繁星的天空一样。”

  朗特纳克重回城堡站在郭文的眼前说:“他又回来了”,那一刻,所有积蓄的感动变成焰火喷薄而出,仿佛照亮了黑夜,仿佛抬头望见了漫天繁星。朗特纳克独自走进大火中的图书室,共和军们为之肃穆,那一刻,一切都安静下来,止不住的热泪盈眶。

  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朗特纳克为什么会回去?曾经的他因为一个村落的人接纳共和党而屠杀整个村庄,他是狼,他可以为了目标而不择手段。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为了救城堡里的三个孩子,明明已经逃出城堡的他自愿回到共和军的手上?法国、国王、上帝、信仰……曾经为之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的信念不及三个孩子的性命吗?

  于是相信,魔鬼身上也有上帝,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泯灭的。

  郭文与西穆尔登,像极了索福克勒斯笔下安提戈涅与克瑞翁的冲突。同样的悲剧,从古希腊到今天,千百年过去,人们依旧为之争执不休。善与善,依旧进行着无休止的斗争。

  作为一个指挥官,我承认,郭文不适合他的职务。他说,我不跟女人战斗,哪怕她们是狂热的修女;我不跟老人战斗,哪怕他们凭借自己的年龄更能蛊惑群众加入保王党的队伍;我不用一千五百人跟一人战斗,我不跟受了伤在地上爬行的人战斗,哪怕他们被放走之后成为了敌军的领袖。

  西穆尔登下令处死自己心爱的学生,因为他违反法律放走朗特纳克。在郭文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是那个古老的问题,法律与正义,孰轻孰重?

  克瑞翁处死安提戈涅,因为她违反自己制定的城邦法;西穆尔登处死郭文,因为他违反战争法。克瑞翁与西穆尔登,他们相信法律即正义,他们用天秤去衡量得失祸福。安提戈涅与郭文,他们相信,比天秤更高一级的,还有七弦琴。他们相信和谐,他们相信自然法。

  记得第一次参加冯头的读书会,读的就是《安提戈涅》。为什么自然法比城邦法具有更高的地位?因为自然法具有更广阔的普适性。之前一直不明白自然法究竟是什么,总觉得,它不是存在的实体,是人所构建出来的空虚概念。冯头说,自然法是良心。雨果说,逻辑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从人类本身来的,后者是从天上来的。

  所以,灵魂坠地的那一瞬,上帝把良心赋予了每一个人。

  郭文没有错,西穆尔登亦没有错。郭文迷失在云层里了,西穆尔登迷失在计算里了。

  郭文拥有抽象的理想,他希望他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然而,如果没有西穆尔登的理智,没有西穆尔登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观念,没有必须执行的法律,郭文的共和国只可能是理想层面的乌托邦。

  郭文的共和国里,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展开双翼,需要有郭文的理念,亦需要西穆尔登和马拉、罗伯斯庇尔和丹东。需要有信念伦理,亦需要有责任伦理。

  《九三年》读后感(四):有灰烬的地方一定有火

  真实,严酷的真实 ——丹东

  九三年,如同稀世的花朵,从蕴育,到吐放,再到凋零,都极为绚烂,亦极为短暂,雨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准确生动地再现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朗特纳克侯爵和郭文子爵,留着相同的血液,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政治观念,一个是年迈的王权的忠实捍卫者,另一个则是初露头角的共和派领袖,这是过去与未来的交锋,全文的主线就是郭文子爵为着人民的共和事业,东征西讨,不忘初心,现身理想的过程。当日见旭日,而今见残阳,伴随着君权的倾覆,贵族的既定秩序化为了死灰,时局四分五裂,党派相互倾轧,这时期产生了许多耀眼如星斗般的人物,丹东,罗伯斯皮尔,韦尼奥,圣鞠斯特,还有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拿破仑。书中雨果似乎抛开了主义和阶级,在以侯爵为代表的保王党身上,和以郭文为代表的共和派身上,都有着高贵的灵魂。侯爵和郭文,他们不是敌人,而是两个背道相驰的人,喜用对偶法的上帝从来不曾造出一种比这更特别的对比和更惊人的汇合,一方面是准确,预见,循规蹈矩,谨慎,且战且退,整军以还,头脑顽强冷静,步骤坚定,进退有序,攻手以时,有老将的传统毅力,绝对缜密周全。而另一方面则是直觉,凭灵感,用奇兵,有超人的本能,一种说不出的如同鹰视雷击般的能力,才气纵横,一个身披过去的骑士铠甲,另一个则风度翩翩地代表着未来,在阅读中,康特纳克侯爵虽然属于对立阵营,但却让人肃然起敬,形象以及作风都格外接近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主角——冉阿让,然而不同的是,冉阿让得到的是光明,心中还有着小珂赛特带来的温存,而侯爵却不同,他的心中似乎只有冷酷,目标似乎很明朗,就是把内战演变为白热化,把希望寄托在莱茵河彼岸,让英军在诺曼底登陆,拥护复辟贵族,而郭文则是光明的化身,郭文的一段心路也是雨果对于理想共和的独白,那就是断头台的镇压并不能带来完全的胜利,最后作者把希望假托郭文之口,寄予在人道主义之上,故事的结尾,侯爵因为自己行为的崇高重获了自由,这是他书中第二次重获自由,而这第二次,则是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郭文在救了侯爵之后,入狱后第二天便上了断头台,一切都没有结束,他已在一条新的路上走出了很远,郭文,正是所有伟大人物的一个缩影,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共同事业在前往幸福朝圣的路上颠沛流离的人,保王党注定会被瓦解,但倘若把一切都归咎于王权,未免有失公允,历史始终是要向前走的,进步的暴力便叫做革命,暴力过去以后,人们就认识到这一点,人类受到了呵斥,但是前进了。俱往矣,那个虽非遥远却史无前例的年代,还有那个距离我们还不太遥远却已然有些离奇的年代。

  《九三年》读后感(五):为了改造人性的革命,可以抛弃人性吗

  救人是正确的,救下救人的人是正确的,革命也是正确的,然而革命却要前两者都死,判决者最后也要自杀……为了目标是不择手段的,无论共和国还是保皇党,都是不择手段不留活口,都是为了自己理想的胜利。为了所有人的幸福,但过程必须残酷的革命,期间是否不能跟人性再相容?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给的最大的问题。朗特纳克应不应该被放走?也许开头他自己在船上对闯祸之后又立功的炮长的授勋再处决就是一个预示。

  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章节应该是“圣巴塞洛缪大屠杀”那部分,看似只是在描写孩子的天真,其实他们撕毁记载着过往的书,自乐于其中的样子,暗喻的又是不是这场革命本身呢?而历史上圣巴塞洛缪屠杀中幸存的亨利四世,刚好就是革命所终结的波旁王室的开创者,不知作者是否既有本意。

  不要看前言直接看正文的感觉可能会更不同,不然真的就把最重要的部分剧透了。把文章高潮设置在最后一页的方法也会让人一直读到最后。

  很多人写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性”,但给我印象更深的是那句很不起眼的话:

  “他们在监狱里的表现怎样?像懦夫一样。他们在断头台上的表现呢?像勇士一样。死比活更容易。”

  《九三年》读后感(六):导师出现了,遗憾到来了

  作为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九三年》所展现给我们的姿态较之《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而言,多出了许多磅礴质感,我们惊奇地发现,雨果原来是个神,他在6个月之内完成了小说,在此过程中作者仿佛完成了从“文豪”到“导师”的蜕变,如果说《悲惨世界》能够算作人道主义的“史诗”,那这本书无疑就是人道主义的《圣经》。保王党和雅各宾派;革命和人道;断头台和救赎;信仰和幻灭;保守和激进···这些元素在雨果的笔下都是烹饪台上的佐料,作为一名浪漫主义的顶级大厨,雨果对料理的敏感仿佛是天生的,他很会做搭配,但你完全能感受到他调制东西绝不是以取悦食客的口味为初衷。

  就是这样一道美味,它呈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我们凝视着这道风景,初尝一下,就觉得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有了很多人饕餮的模样,用过之后呢?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这貌似是顶级大厨的最后一道菜了。

  我想遗憾就在于我们只能通过不停地回忆第一次探索这本书的那一个个瞬间、一个个心灵震撼,来完成灵感的继续驰骋~~~~

  这就是导师带给我们的遗憾。

  《九三年》读后感(七):三种镜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战争风云席卷,无论是保王党的统帅朗特纳克,还是共和军中的谋臣西穆尔登,都为了自己所谓正义的目的,诉诸不义的手段。大军过境,坚壁清野,平民流离,在所不惜。 在铁与血的风暴中,仁慈之心丝缕不绝,共和军首领郭文依然秉持恕道。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关键战役中,朗特纳克兵败遁走,逃出生天之际,又毅然选择死命,返回火场救出被困的三个平民小孩,安然束手就擒,等待踏上断头台。 《尚书》有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大意是要以人民为镜鉴,要以失去了天命的殷商为镜鉴。朗特纳克以孩童为鉴,看到纤尘不染的天真,所以他送死捍卫。郭文以朗特纳克为鉴,看到行霹雳手段的人亦有悯人的心肠,所以他放走朗特纳克,带着背叛革命的罪名赴死。西穆尔登以郭文为鉴,看到克己博爱成为将受荷马诗篇滋养的门生引向灭顶的特洛伊木马,看到秉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却灰飞烟灭的精魂融入亿万星辰,西穆尔登举枪自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九三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