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3: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10篇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是一本由[英] 尼尔·麦格雷戈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6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一):博物馆里的世界史

  如果是要写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书,总免不了某种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譬如人类的起源、人口的迁徙、国族的争斗等等,一切都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被淘洗出来的结果就是所有政治正确的论述:阶级流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另一种可能就是或八卦或戏谑或悲壮地臧否人物,最后得出似是似非的结论。

  还有别的可能吗?至少,这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给予了我们一个稍显特别的回答:以藏品之珍贵和全面著称的大英博物馆与BBC-4合作的“通过文物看历史”广播项目从策划到准备到固定播出历经两年,从博物馆中选择了100件藏品,以文物为切入点讲述相关的历史,受到了很高赞誉,最终这套节目变成了经由馆长执笔、我们手中的这本“世界简史”。

  正如在导言中所说,“文物跨越时空所传递的信息……表现的是整个社会群体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而非一些独立事件,她们所讲述的是制造它们的时代的故事,也是她们经历重塑与迁徙的时代的故事,有时,她们还能获得超越制造者原本意图的含义。”从物品的设计制造、使用,遭遇各种或必然或偶然的经历,最后悄然出现在博物馆的钢化玻璃之内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注视,文物藏品给予了我们解读历史的材料和程式。

  但这必将是“知易行难”的行动,尤其是大英博物馆为自己设置的难题:在展示200万年人类史的浩瀚藏品中,仅仅选择其中的100件文物讲述一部世界历史。最终,这100件物品被分为二十个主题,从第一部分“人之所以为人”到最后一部分“我们制造的世界”,从第一件古埃及大祭司的木乃伊,到第一百件生产于中国深圳的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物品不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也避免了仅仅向享有盛誉的艺术品或者权贵阶层的偏斜,让这部书在远古与现代之间、关键的历史政治事件与虽然平凡背后却颇有历史意味的日常生活之间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一部枯燥无趣的物质史。物品跨越时空进入我们的讨论语境,历史与当下产生的奇妙火花让更大的主题和更广泛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这同样也是本书的新意所在:木乃伊棺木(第1节)不仅有它的历史传统与重见天日的际遇,还有现代的CT扫描技术让我们在不解开裹布的情况下还原其中的躯体;来自威尔士的黄金披肩(第19节)不但用其精湛的工艺和流线型的美感震撼了我们,更有一段令人扼腕的墓葬被贪心的采石工们私下瓜分而导致关键证据丢失、通过碎片还原的披肩来历成谜的令人遗憾的故事;中国元朝的大卫对瓶(第64节),在几百年间享誉世界、象征着中国特色的青花瓷,既反映了生产它的中国盛极一时的疆土,更讲述了它的游历——起源于伊朗的蓝白配色、少数民族治下的中国制造、最终成为在欧洲备受追捧的奢侈品;而对第100件物品选择的讨论,从人类为征服南极洲而设计的服装,到足球,到智能手机这样的科技产品,到最终确定为一台来自深圳的小小的太阳能充电和照明设备,其理由尤为凸显了本书讲述历史的方式与角度,电力与电灯改变了我们生活着的世界,太阳能则代表了我们未来生活的理念,它象征着健康、安全、平等,更包含着未来无限的可能。

  而在专业的考古学知识与人类学知识架构等之外,我们阅读历史和理解物品背后的丰富内涵的尝试,还离不开作者所强调的“诗意的想象”,丢勒通过他人的文字描述画出了他从未见过的异域生物《犀牛》(第75节),庞大的似乎身披盔甲的身躯、布满鳞片的皮肤、头上的尖角,每一个栩栩如生的细节都充满了力量和震慑,不但以插图的形式进入了各种自然史作品,其后最终以各种形式出版的销量可以百万计。然而我们知道,这幅出自想象的版画没能真实地反应犀牛的形象,但这种错误又何尝不是我们试图认识历史的绝妙譬喻?我们同样在“想象并理解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只能通过他人的描述和经历来了解的世界”。因此,这本雄心壮志的世界历史书,在标题里写的是“a history”而非“the history”。在历史面前,谦卑是必要的,但这无损200万年人类史的创造和伟大。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二):时间的洪流

  三年来第一次写书评,我觉得我快不会说话了。这本书我无法也没有能力去用刁钻的眼光或者学术知识去评价它,在阅读的时候只会一再又一再的刷新自己的见识之鄙陋。

  作者说制造使我们成为了人类。在我看来一个极其粗糙的石块也是古人们经验的产物,需要详细的计划、技巧、 以及长时间的学习和改进。古人用它来捕猎以维持生活所需,并逐渐开辟新的领土,在土地上协助合作、创造语言,制造更实用的工具,探索未知的领域......人们不停的在努力,让世界变得可以掌控。

  自从人类居住的社群规模超过了部落或村庄,就出现了城市和国家,出现了统治者、政权、秩序、法律和军队。一个国家如何治理?如何实施政府权力传播消息?这时,文字就出现了,文字不仅能记录,也能让我们开始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以及创造新的实体——金钱、组织、政府、社会的复杂形式。文字是文学与科学的开端。

  父亲闲时爱去林中捕鸟,因父亲的爱好不多,于是我只能为捕住的鸟儿着急,看一点点玉米粒、一个宽簸箕、一根线,就能一次一次吸引不同的鸟儿过来,被我父亲框入网中。我问,它们怎么就这么笨呢,为什么不仔细观察一下环境,或者是看看周围同伴少了没有,至少有一点警觉啊。父亲打趣说,这就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倘若鸟儿有文字,鸟祖宗们都写点《防人类攻略》出来,一章章记载人类捕鸟的方法和工具,再配点插图以解释,也不会有那么多鸟类灭绝了。就算没有文字,鸟儿们去开一个学习班,在幼鸟的时候都由长鸟来口述生存的秘诀,鸟世界也太平了。

  当然,以上只是想象,若是地球上出现了有智力又不断学习的生物,如今能在这片大地上自由活动的或许就不是人类了。

  国家趋于稳定和富裕,于是产生了更多的东西,音乐、文学、舞蹈、宗教,最原始的宗教关乎于我们的生存,水、玉米,亦或是土地。一部分国家实施宗教宽容,而在另一部分国家的领土上,入侵者野蛮的推翻当地神庙也取而代之,彻底取缔当地的宗教。

  最后还要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埃及、希腊这些古老国家富饶昌盛的时候,中国就存在了,而直到如今,几百年前还在闪闪发光的国家已经衰退,只能依稀见得旧日的繁华,却只有中国仍在历史舞台上继续发光。中华上下五千年,单说这句话没什么感觉,只有在读史书的时候,看着一个国家兴起又灭亡,只有中国雷打不动几乎隔几章就要露一下脸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国家的源远和悠久。

  在日本游玩的时候,当地导游说打趣说,你们不要那们反G嘛,毕竟中国土地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想想就算每一个人每天只吃一个鸡蛋,一天都需要十三亿五千多个蛋才行,所以对体谅下当政的领导人吧。我爹跟我说,土地多,人多,地大物博是好事啊,怎么反倒成坏事了。

  不管怎么样,看完之后对身处这样一个传奇似的国家深感荣幸,就在我站立的这片土地上,经历过多少朝代的更缔,见证过多少伟人的崛起还有思想的碰撞。

  先不急着出国玩了,走走中国吧。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三):这本书有几处错误

  1. 首先是翻译有些地方有误,比如原文是“Ramesses' statue itself squabbled over by European intruders”,被翻译成 “拉美西斯的雕像也被近期的欧洲入侵者毁坏”; 其实这里是说雕像被争来争去(squabbled)~

  2. 原文本身有些地方也有问题,比如说“中国四周康侯簋”那章,原文居然说此簋是司徒为了纪念自己的亡父而造 (“So the man who commissioned the gui, Mei Situ Yi, did so in order to honour his dead fat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as a loyal Zhou, he chose to commemorate the quashing of a Shang rebellion in about 1050 BC by the Zhou king's brother, the Marquis K'ang”,书中译文也没有丝毫质疑,直接翻译成 “沬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铸造此簋的沬司徒疑,不仅纪念了自己的亡父,同时也作为一名忠实的周人,纪念了公元前1050年周王的兄弟康侯平定一场商人叛乱的战争”),看来大英博物馆既不知道Situ(司徒)是啥,也不知道簋的主人是谁~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四):从文物来解读历史

  虽说自己是学历史的,但是每次自己去博物馆的时候,内心深深困惑的事是自己根本看不出这些破铜烂铁到底有多大价值,值得我们去瞻仰它。但是自从翻看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原来文物背后还隐藏着如此多的信息,可以给我们讲述如此精彩和深刻历史故事。大英博物馆储藏了世界各地的优质文物,由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来解读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确实非常适合。同时我也很期待中国能出一套从中国的文物来解读中国历史的书来,我们现在的历史读物,要么就是艰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薄和浮躁,没有太多的内涵可言。能够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实现折中的书实在是太少了。学院派史学和大众史学阵营分明对历史学的普及和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非常喜欢这本书所写的序言部分,“若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除此之外“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是只有胜利者才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被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因此仅依靠文字史料无法得出客观全面的历史结论,我们得像王国维先生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那样,将“地下文物”与“纸上材料”相结合,进而推导出更合理的历史结论。所以一部理想的历史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

  物品来讲述历史比紧靠文字还原的历史更为公正,但是如何解读这些古人留下的物品是非常考验智慧的一项工作。 一件文物可能在几千年中几经流转,可能被长埋地下,解读这些文物需要我们充满想象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重构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物品讲述历史也有缺陷,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文物的保藏是巨大的威胁,能够留存至今的文物都是带着偶然和幸运的。即使留存至今也可能带着不同程度的残缺,这种残缺可能是由于自然的侵蚀,也可能是人为的破坏和改造。提及文物的改造,不得不提乾隆,他经常在文物上盖印章的行为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在犯罪。一件物品被制作后可能长埋地下最后重见天日,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和主人都可能发生变化,文物本身的流转过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历史。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也能够对文物进行更先进的分析,进而获取到更多的信息,通过分析文物的成分,进而确定材料的来源地,这些信息对于文物创造者本身而言,也许都未曾关注的东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被我们进一步的挖掘,为我们更好的解读文物,特别是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提供有力的证据。对文物的理解,可以让我们对世界有更真实的理解。

  在每件文物介绍的结尾部分,作者不忘现实关怀,提及当下这个文物属地的社会现状,也许文物本身所折射的内涵,在当下的社会还有所体现。这种东西是什么呢?是宿命?其实放在更科学的角度来讲,属于地缘政治的某些影响吧,虽然我们自认为自己影响自然条件,改变自然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地理环境所给人类社会的影响,远远没有消失,还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文物本身如果不经专家学者的解读,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堆破烂而已,很难发现文物本身所蕴含的魅力,我想这也是建立公共博物馆和专门的博物馆学的必要性所在。书中介绍的文物最喜欢的有两件,第一件是中国汉代的漆杯,另外一件是霍克森胡椒瓶。那件希伯来星盘也不错,看起来就像一块黄铜怀表。如果要说最大胆的文物我想非沃伦杯莫属了,尺度好大。。。。

  我认为漆器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一大精品和独特的技术,不过很遗憾这种漆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了。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这只中国汉代的漆杯,出土于北朝鲜,作者详细的解读了漆杯繁杂的制作程序,一层层的刷漆,制作周期长,价值昂贵。作者还注意到杯底部刻上了制作工匠的名字,由此反映出西汉时期严密而高效的官营手工业体系。以及这只漆杯本身所蕴含的政治意义,汉朝皇帝给驻守边疆的将军的礼物,除了货币价值之外,体现皇帝与官员的亲密关系。通过各地物品的流通,营造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作者不忘漆器制作时的西汉王朝的局面,深处内忧外患之中。最后作者不忘联系现在的中国,国企、与朝鲜的亲密关系、外交礼品的运用、还顺带黑了一把中国的熊猫外交……这就是英式幽默?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习近平正在英国访问,同英国签署了经贸协议,不知道这算不算中国很会送礼的表现呢?

  第二件文物霍克森胡椒瓶,我刚开始是被瓶子萌萌哒的表情所吸引的。这个高十厘米的银质胡椒瓶是一位罗马妇女的半身雕像,大部分由白银制成,在眼睛和嘴唇上使用了部分黄金,如果自己有这样一个胡椒瓶的话,确实会给生活增加乐趣,说不定会因此喜欢上胡椒粉的味道。作者还根据胡椒瓶的样式,推测胡椒瓶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当时的宗教信仰。我始终觉得历史文物的最大魅力还是来自于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个胡椒瓶所折射出的是当时在英国人的饮食习惯,胡椒粉在当时的英国人饮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胡椒能给人以辛辣的口感,让人大量出汗,使人在炎热的天气里感觉舒适,同时也可以促进消化。然而胡椒并非英国本地所产,胡椒来自遥远的印度,这件文物也印证了亚欧大陆之间在很早的时候就存在着密切的经济交流。

  关于这些文物我还有一个比较深刻印象是关于帕特农神庙和印度印章两节的内容,这两件文物在20世纪以来被希腊和印度人民赋予它的新的历史含义,这些文物所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其实从本质上而言,这些文物跟现代希腊和现代印度关系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先后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两群人而已。就帕特农神庙而言,刚开始是被当做金库,希腊灭亡之后,先后成为天主教堂,清真寺,最后成为一片废墟。在19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帕特农神庙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同样印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给印度人民带来的民族自豪感,让人民产生了印度文明并不亚于殖民者的文明,甚至比他们更强大,最后得出英国人应该离开印度的结论。但是从历史史实而言,现代印度人跟摩亨佐·达罗文明时代所生存的并没有很强的继承与被继承关系。除了我提及的这两个地区之外,在伊拉克和伊朗,包括一些美洲文物的讲解中作者都有意无意的涉及到这些文物在营造民族自豪感,甚至在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有这不容忽视的意义。虽然书中涉及到中国文物并没有谈及这种情感,但是在20世纪的中国,考古发现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内容,并且可以将世界极大文明古国的对待考古发现的文物和遗迹的态度做一个总结和对比的话,是一个不错的角度。这些历史文物在20世纪的第三世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我觉得这本书没有把每件文物是如何流向大英博物馆这段历史说清楚是一个缺憾。我想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能够汇聚一堂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讲讲的故事,而且会是一个不错的故事。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五):从文物看历史

  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之所以会是现在的样子,是因为有无数前辈先人几千年来的积淀,这个过程漫长而又神秘,这套书是通过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来描述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与史书不同,通过文物来了解历史,会从另一个层面感受每一个时代的繁华。这是这套书的第一本,从远古人类的基本生活物品,到后期的精神物质文化所需,从简单的砍砸器到最后的礼乐铜钟,全球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有一些历史有文字记载,而有一些历史只出现在别国带有偏见的印象中,从出土的文物才能客观地看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曾经发展到多么繁荣,有了人才有部落族群,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才有聚居的城市,有了定居的城市,才有统治者的出现,有了人,有了食物,有了财力,有了权威和信仰,才有国家,才有战争。一切都有因果起源,都在合情合理之中,世界历史太长,越了解就会越觉得奇妙。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六):颠覆常识的历史

  我总是被“全球通史”“世界简史”这样的名字吓到,觉得要用短短一部书讲完全人类的历史,这该是多大的工程啊!同时,我又有种贪便宜走捷径的心理,光读一部书就了解人类的历史,多划算啊!这样的书想必是提纲挈领重点突出的。——虽然我常常鄙视“一生不可不读的十本世界名著”之类,觉得那是给不肯老老实实读书的人偷懒的,好书难道才十本呢?其实,并非人人都是文学爱好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几本重要的书,不是很好么?同样,对于我这样的历史外行,好好读一本这样的通史,已经很不错了。有人写出这样的书,真是功德无量!

  而且,挑选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展现200万年的人类史,是很不容易的。挑哪些呢?怎么讲呢?这件事非专家不办。还不能单纯介绍这件物品本身(那成了看图说话),更要讲出背后的意义,这就是眼光,这就是智慧。简单一件东西,在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看来,却满满都是故事,精彩有趣。

  一、人之为人

  精致的工具

  书中讲到一把一百二十万至一百四时万年前的石斧,发掘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早期的工具如石制砍砸器往往较为粗糙原始,而这把奥杜威石斧则有了工艺上的飞跃。它不是能随便敲出来的,需要详细的计划、技巧,以及长时间的学习和改进,表明当时人类大脑的运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这件石斧中还可能隐藏着有关语言的秘密,很可能,就是在制作这类工具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交谈。科学家使用现代医院的扫描设备来观察石匠工作时所使用的大脑区域。令人惊讶的是,现代人的大脑中制作石斧的部分与负责语言的部分高度重合!

  还有,如果他们能制造这样的工具,并且能交流这一过程中所需的复杂技能,他们就很可能已经开始形成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

  能制造出这种工具的人,是和我们同样的人。:)

  艺术和宗教的萌芽

  在发过蒙塔斯特吕克发现了一件公元前一万一千年的雕刻作品,一段猛犸象牙上雕刻了两只驯鹿,一公一母,正在游泳。这件作品细节准确,非常写实。制作它的目的不是改造世界,而只是想把自己生活的世界展现给自己看,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艺术品了。

  我想,能够做出这样的东西是不容易的,它表明人类的思维有了飞跃。

  在这一时期的艺术品中,你能看到人类正全心融入生命的洪流,让自己成为周围动物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从更深的层面让地球成为他们的家园,事实上,这是一种极其宗教式的冲动。……(世界上伟大宗教)它们的主题是如何活在当下,活在此处,成为生命洪流中的一部分。”

  二、文明的兴起:城市与国家

  一般认为“文化”与“文明”有点区别,任何一个村庄或部落都存在“文化”,而“文明”的标准包括有城市或国家,有文字。

  武力统治国家

  “如果你拥有一个国家,其中大部分人互不相识,而你只能和极少部分的居民直接交流,你将如何管理?自从我们居住的社群规模超过了部落或村庄,这个问题已困扰了政治家们超过五千年。”

  这块埃及法老丹王的凉鞋标签给我们的答案很简单:武力。画面中,丹王威风凛凛,敌人伏地求饶。

  实话说,这让我略有忧伤,因为感到人类一开始就与武力、争斗相伴,难怪直到今天世界上还这么多冲突。不过也没必要妇人之仁想得太多,这就是事实,呵呵。

  文字的作用

  发掘于伊拉克南部的早期写字板,记载了啤酒和政府机构的诞生,大小相当于现代人的鼠标。

  “我们总是容易把文字与诗歌、小说或历史,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联系起来。但其实早期的文学都是口述的,靠人们用心记忆,一代代朗诵或吟唱出来的。人们需要写下的是他们记不住、也编不成诗歌的东西。因此在世界各地,早期文字都是用来做记录、计数,或是像本节中的写字板一样,记录啤酒数量的。”

  文字的诞生未必是一件浪漫的事,相反可能与权力、压迫相关,有了文字就可以登记人口、收税。而且在相当长是历史时期,文字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秘密,他们掌握与神沟通的工具,掌握权力。

  人类学家、政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写《弱者的武器》那个)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文明缘何难上山?在中国边境及东南亚地区有很多山地民族如苗族、瑶族,他们在历史上往往居住得很高而且没有政府、文字。斯科特的观点是,这种“没有文明”的状况很可能是他们主动的选择,只有往更高的山上走,才能逃避山下他族政府的控制;不用文字,才能避免被登记、征税。

  生产工具、艺术品、文字是我们生活中习见的东西,仔细考究,它们背后有丰富的含义,还很可能有悖于常识。多一些这样的知识,我们想必会变得更为成熟、理性,这就是历史研究的贡献之一。

  最后说一下,书里满满的彩图非常精美,享受极了,真想去大英博物馆亲眼看一看呀!能摸摸就更好了!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七):走入凡间的博物馆

  著名文学家普鲁斯特从来也不是博物馆的常客,他表示,宁可看复制品也不愿在博物馆与吵吵嚷嚷的游客为伍。“人们以为对文学、绘画、音乐的喜爱已成风气、愈演愈烈,实则真懂的一个也无。”普鲁斯特以此来讽刺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金时代”的巴黎上流社会的附庸风雅。性情尖刻而敏锐的普鲁斯特日后写出《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博大深邃,富有教益,但却很难为普罗大众所欣赏,在各种“看不下去图书排行榜”中高居前列。

  今天要聊一聊的这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作者是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掌门人,尼尔似乎预设好自己的观众是“实则真懂的一个也无”的芸芸众生,因此主动抛去一切艰深的专业术语。他像一位邻家老爷爷话家常一样数拉着馆中的宝贝,让文物从阳春白雪走向凡间,并由点及面的串起自人类产生以来的文明史。我很享受这种平易近人的阅读体验。

  作者将起点开始于奥杜威石制砍砸器,这是一块来自非洲现坦桑尼亚地区的碎石,是人类史上已知的最早的一批手工制品之一。已有信息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东部某地(PS:学界对此有争议),而这些在东非大裂谷温暖土地上的发现,向我们表明,我们可能都是这些非洲祖先的后代,所有的文化也都从这里起步。作者继而想到,人们太习惯于划分不同的民族或种族,始终想找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其实我们用于区分彼此的标准,如皮肤的颜色,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等,都是如此肤浅,在我们逐步了解自己,互相欣赏,尤其在了解我们共同起源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丢掉过去的很多偏见。

  这种对于全人类的博爱和开放的心胸可以打消掉很多无谓的分野和偏执,而作者在书中所挑选的物品更是竭力对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所顾及。我对于激情澎湃、泛政治化的爱国,心中多多少少总有些抵制,“我是中国人,我只爱中国,至于他人,要么爱她,要么滚蛋”,这种简单的不加选择的逻辑看上去似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但难以得到理性的支持。这世界上有很多可爱的国家和民族,你不能仅仅因为生于斯长于斯,便认定此地为无条件的善好,这种无来由的自尊,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看低别人生活模式和道路的无知和莽撞。但我对于那些基于对古老文明的认同而生发出的源于内心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则心有戚戚。这感觉就像我走进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馆时,被那里的小桥流水激起的温润绵长的思乡之情,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看到各种笔法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张”时那种自豪而庄重的体会。

  我在博物馆做讲解时,经常会有一些认真的听众锲而不舍地追问,“这个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个是怎么制作的?”,有很多时候我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目前还不是很确定,有可能是…也有可能是…还有可能是…”然后目送提问者心有不甘的离去。尼尔在他的书中指出,所有的博物馆都希望或相信,对文物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世界有更加真实的了解。考古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结构可以解答很多基本的问题,但是在力求真实的同时,我们还需借助诗意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诸多文物的前世今生,并对他们做处的时代有所解读。比如在两座大型的印度河城市发现的物品中,没有发现任何他们曾与敌人交战或受到战争威胁的证据,没找到太多的武器,没找到防御工事,没有一座像统治者的居所。富人与穷人的住宅区别也微乎其微,这似乎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建立文明的方式,既不宣扬暴力,也没有个人权利的高度集中。作者进而大胆地猜想这些城市也许不是以强权而是以公民的意识为基础建立。

  尼尔还指出如果要不偏不倚的讲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一部理想的历史应该是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达到的成就。在人类出现后的大部分时间段里,只能用物品来记录自己的忧虑和渴望。而文字出现后,历史又通常由胜利者书写,那些失败者,那些被征服和毁灭的社会,也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比如透过澳大利亚原住民留下的一顶帽子,我们可以找寻到那一支已经灭绝的土著民族曾经有过的浪漫和憧憬。

  我工作的地方在繁华的市中心,窗明几净的写字楼下是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店,每次我从博物馆做完讲解,坐着地铁回去上班,都有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街边那些昂贵而华美的的衣服、皮包、化妆品,精雕细琢,是现代商业和艺术的杰出代表。也许千百年后,他们中的一些也将有幸进入博物馆,来记述我们这个时代。但你若不能沉静旁观,而一味耽迷于此,则极易陷入无休止的欲望,追逐、虚荣而不自知。我有一把一把的困惑和烦恼,常常上一秒还觉豁达从容,天广地阔,下一秒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屑而饮食无味,在博物馆的时间把我与现实和喧嚣人为的拉开了一段距离,让我有机会俯瞰自己的庸常。文物静静安放于此,那一把线条,一片泼墨的生命比任何政权都久远,而他们所曾经见证过的人们的态度及信仰,乃至国家与文明,没有任何东西如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天长地久,亘古长存。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看到尼尔•麦格雷戈对于书中很多藏品的来源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显然已经超出了馆长先生的专业能力...

  (文章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沃若晨夕,欢迎关注。如需转载,请豆邮。)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八):带你去看实实在在的历史《大英博物馆简明世界史》中

  带你去看实实在在的历史《大英博物馆简明世界史》中

  总觉得历史不如地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了解的历史其实都曾经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我们所研究的历史,更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物体来展开的。

  我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历史的呢?是通过考古学家从地下挖出来的具体的文物,是通过文献学家查找的古代文献,是通过遗留下来的建筑,文物,甚至具体的人来讲述出来的,这就是历史。

  大英博物馆的这一百件文物,讲述了两百万年跨度的人类历史,好像是一位精彩的导游带你畅游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开馆二百多年了,开馆不久就一直是免费的。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也是一个研究机构,在书里面经常提到,采用各种最新的科技手段来研究这些文物,有医学,有物理学,有化学,有刑侦学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得到大量的关于文物的信息,让我们对文物的了解增加了很多。

  进入第二本,重要的文物开始多了起来,首先出现的就是罗塞塔石碑,这是大英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几件文物之一,大英博物馆虽然是世界上开放最早的博物馆,可是却没有卢浮宫那么有名气,卢浮宫里面有蒙娜丽莎,有胜利女神,有维纳斯,这三件珍宝世人皆知,而大英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就找不到可以和这三件抗衡的珍贵藏品了,不过幸好还有罗塞塔石碑,这也是从法国人手里抢来的,要不然卢浮宫就又多了一件珍宝。罗塞塔石碑是什么可能有人还不知道,这是一块不大的残缺了的黑色石碑,上面有三种文字,三种文字是同一个内容,文字学家商博良根据这里面的文字,破译了埃及的象形文字,使得我们能够得知埃及的历史。所以罗塞塔成为了翻译的代名词,重要价值可想而知。

  还有一件珍宝,那就是中国的《女史箴图》,原作是东晋顾恺之,大英博物馆的应该是唐代的摹本,这是中国传世绘画的精品中的精品,本来存放在圆明园,可惜被八国联军带到了英国。据说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救助英军,为感谢中国政府,英国曾经想要归还《女史箴图》,让中国在《女史箴图》和一艘潜水艇之间做出选择,当时中国正处在危急存亡的时刻,当然选择潜水艇,从此与《女史箴图》失之交臂,以后估计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后面还介绍了一对中国的青花瓷瓶,叫大卫对瓶,其实英国国土面积不大,所以大英博物馆里面多数都是得自外国的藏品,不过为什么能够流落到这里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自己不重视,不觉得这是宝贝,还有就是你没有能力保护这些东西。

  没有想到最后一个竟然是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这个肯定会受人喜欢。憨憨的样子,身上不知道藏着什么秘密。

  大英博物馆里面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还有下册等着我们呢。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九):以独特视角观世界历史

  从数以百万计的藏品中选出100件,并以此为切入点,展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很有新意。尽管“历史很大程度上是由胜利者书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作者在选材时并没有过多地受其影响,鉴于作者来自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这一点尤为可贵。

  与常规的博物馆中的导览讲解不同,作者会阐述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谈谈该文物的发掘过程,抑或对该文物的细节用优美的文字进行描绘,还可能对该文物的历史价值进行解读。例如,对于某些来自非洲的藏品,作者谈到历史上有人因这些藏品的制作工艺之精细、图案之复杂而误以为这些藏品产于欧洲并历经周折而到达非洲,后来借助于碳14测年技术,人们逐渐达成共识,即非洲同样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这样的讲解颇为有趣,不仅颠覆了我对于非洲文明的成见,也让我对于考古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即考古活动可以帮助现代人重新认识自己、重塑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在篇章结构方面,作者共划分成20个专题。每个专题通过精选5个文物来贯穿各自的主线。这个组织结构别有用心:既让读者看到了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化的多样性,也不会因为展品的玲琅满目而感到倦怠。

  最后值得一提是,这套书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有朝一日想去大英博物馆,好好领略一下灿如星河的人类文明。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读后感(十):穿越时空遇见你

  也许是我的浅陋,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部以器物为主角的世界史。说句暴露我水平低下的话,此前我一直以为世界史最好的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那一套书视野宏大,角度客观,我看了很多遍。

  大英博物馆馆藏珍品无数,若从中选多当然易如反掌,然而从中只选取一百件来讲述它们背后所贯穿的世界历史,可绝非易事了。正如书的序言中所写一样,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个任务居然完成了!在这668页的文字与100幅图片中浓缩了人对人类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探索世界、创造世界的认识。很喜欢也很受启发。这也是喜欢读西方人写的世界史的原因,没有说教,没有定性判断,有的是娓娓道来和探索未知。

  写了这么长好像都跟我的题目无关。不,是有关的,因为这本书带我越过蒙古高原,越过乌拉尔山,渡过莱茵河,渡过英吉利海峡,横跨欧亚大陆来到了大英博物馆的展馆,让我关注到了也许徜徉其中也会擦肩而过的很多展品。并且让我穿越千年甚至千万年看到了每件展品后边或波澜壮阔或润物无声的历史。

  说个印象深刻的,大家也都感兴趣的,呵呵,那就是钱。

  第十五部分《现代世界的入口》的第二节展示了一张明代纸币。看到这张纸币也就是钱的时候,我心中狂喜无法自抑,拜金女的本质不过如此吧。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早起晚归,为的不就是钱嘛。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即使想要过上不需要钱的理想生活,也必须以钱作为基础。

  这是一张用桑穣制作的面值一贯,就是一千文铜钱的纸币。”桑穣纤维长而柔软,在六百年后的今天,这张纸币仍然保持着柔韧度,可以折叠。“四边刻着繁复的防伪龙纹(可惜工艺并不复杂),顶端像对联的横批一样印着“大明通行宝钞”,右边像上联一样印着篆文“大明宝钞”,左边则像下联一样印着篆文“天下通行”,中间标着面值“一贯”,下边画着十串铜钱,每串百文。同时为了表明钞票的合法性也是对伪造者的警告,下边印着:

  户部奏准印造

  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

  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

  洪武 年 月 日

  这张纸币从生产、制造到流通、交换到最后废止,到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甚至到以后,曾有多少只手曾经以多少种表情和心情触摸过它?它的背后又有着多少抽象与具象的规律与理论?

  这张纸币与同面值的铜钱相比携带起来肯定是更便捷也更安全,再加上有明政府强大的统治做后盾,应该大受欢迎。可是这种纸币后来发行失败。原因与现代相同,因为通货膨胀——“明代没有中央银行,且发行了过量纸币。”

  可是纵使纸币有这样的缺点,千百年来,它”所拥有的无数优势仍然驱使世界各地的人去重新使用它“,并探索改进使用它的方法。

  最后,这一篇的结尾我看到了这样两句话:“有关印在中国桑皮纸上的早期纸币的记忆,依然活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小花园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了向这些纸币先驱致敬,英格兰银行种下了一小片桑树。“

  我突然很想流泪,一下子特别想去英格兰银行看看那一小片桑树,还有那些桑树上面承载的历史与记忆。

  这样的历史书难道不让我们感动吗?”中国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这种教科书术语,我们从小学学到大学。当听得耳朵生趼的时候,看到那片桑树和那一张千年前的纸币,难道你不感动吗?

  平安夜的早上,天还灰蒙蒙的,我在地铁口一边把三张一元纸币递给小摊主,一边从她手中接过了热乎乎的灌饼。这时,我突然想告诉她:你知道吗?这一接一送中,我们创造了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