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仨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5 21:1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仨的读后感10篇

  《我们仨》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一):原创//敬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给我很多力量的一本书。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杨绛《老王》一文,初次讲授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的目标要求。 第二次讲这一课是在教学骨干比赛时,因为个人阅历阅读面的关系,我对这一课有了更深的了解

  文革时,夫妇二人作为不可接触者被下放牛棚改造,人人与其划清界限,但老王没有。

  一个生活穷困的孤苦伶仃的人,无依无靠,而且一只眼睛看不见,他靠拉人力车谋生。正是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给予了杨绛一家很多帮助,并不曾把我们当做不可接触者。

  临死前,他送香油和鸡蛋给我们。他照顾我们尽管他自己需要被照顾。他送的冰比别人大一倍但冰价相等。

  这样一个善良的底层劳动人民,他的品质让人感动,尤其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杨绛写文章回忆老王,是对那段特殊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那个善良人的缅怀。

  杨绛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是的,她是“幸运者”,老王是“不幸者”,这无需怀疑。但“愧怍”则是杨绛的善良的体现。

  全书,作者冷静的笔墨平实地看待历史,看待亲情,看待生死

  先生,我们敬你、爱你

  你和钱钟书先生,不仅在文化的传承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更为重要的是你们的人格魅力

  为学为人你们都是后生晚辈的楷模

  敬,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我们爱你。

  微信公众号:沧海一俗

  《我们仨》读后感(二):爱情原来可以如此简单,我愿做他家的那只猫

  这是一本无论读了多少遍都不会厌倦的书。

  没有华丽语言,没有惊心动魄轰轰烈烈凄美爱情故事。但在最朴实言语中,最平常故事中都是满满的爱和幸福。爱不是用来秀的,是需要彼此用心感受,要为爱而爱,而不是为秀而爱,秀给别人看的爱不是爱。在这个秀恩爱家常便饭时代,换朋友如换衣服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炫耀有过多少多少的前任,并以此为傲的时代,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常常和朋友说,好想回到那个相爱就结婚,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顺其自然的时代。感觉那个时代并不那么复杂,那儿的人都很单纯,单纯的想要幸福。到底是什么变了?变成现在的样子。也许那个时代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这个时代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坏。但对于那个时代我是一个浪漫主义,对于这个时代我是一个现实主义。

  幸福的东西不能看太多,如鸡汤不能看太多一样,这样我总是在憧憬些什么,又怕什么都等不来。

  不幸的东西也不能看太多,这样只会徒增悲伤。但我不会看到一些不幸的东西就吵着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不管你信不信,爱情就在那里,只是时间问题。不能再写了,鸡汤越熬越浓,差不多可以喝掉了,哈哈哈。

  《我们仨》读后感(三):从此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怀着想了解作者钱钟书的婚姻心情去看《我们仨》,发现杨绛和钱钟书是文化界最萌的一对CP。 他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小事上找到有趣的点,两个生活白痴用剪刀剪菜剪肉。能在各个方面欣赏对方,杨绛能把钱钟书的幼稚当成有趣,钱钟书能把杨绛的怕黑记心里,即使是自己有事也让几岁的女儿照顾妈妈。 还有各种两个人之间各种情话也是感觉是从偶像剧里出来的台词。 钱钟书说,“从此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钱钟书对杨绛说“我不要儿子,我只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简直是虐狗的最高级。 杨绛说起情话来也丝毫不输给钱钟书的。 “阿圆温厚,不与人争,像钟书。” “阿圆好静,像钟书。” “阿圆胆子大,像钟书。” “阿圆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 婚姻是一座围城,但重要的是城里的是与你相爱的人。暖于心的永远是最真的情,最深的爱。

  《我们仨》读后感(四):充满温情的跌宕人生

  在几分钟前添加这本书为已读时有一个标签叫“充满温情”,觉得特别恰当,这本书就是给读者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

  除了读下来了解了那大师级别的一家三口动荡起伏却又平淡温暧的一生后,内心难免不波起一些涟漪。在19世纪初即在英伦留学,不可不谓那个时代的姣姣智者经历了一个世界的诸多变化,不说初心不变,却保有对生活的温和气息,不焦不躁,只是那样的怀念着曾经过往,一切都已风淡云清,诸多事情其实不可谓不艰难困苦命运被时代所颠沛,家里三个人却保有了所有的美好

  先母亲而去的女儿与父亲给母亲带来的悲伤难以言表,母亲就在那里缓缓的怀念,坚强的生活,人生,也许这样才不惘来一生,即使曾经有过的,即使暮年之时的杨先生只能悲伤缅怀,可幸福的瞬间都已刻入骨髓扎入血液,为这一家三口致敬。

  《我们仨》读后感(五):如孩童天真,如老者淡泊

  2016年5月25日,初夏的北京略显闷热,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先生逝世。至此,这部献给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散文集《我们仨》也终于有了最后的结局。杨绛先生的离世带给朋友圈不小的震动,一些人的朋友圈纷纷转起了关于她的语录。作为杨绛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们仨》在各大书店热度不减。我并没有跟风一样去翻看这本小小的册子,大概百岁老人价值,并不在那些文艺青年热衷的,不知是否出自杨绛先生之手的鸡汤美文里。结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学习一个人,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他的原作。所以我选择在这个还不是太冷的秋天,翻看这本封面朴素的书,《我们仨》并不是一部能够给人多大力量的神作,也不是像是浓鸡汤那般一无是处,它令人畏惧却又心生希望。大概如钱钟书和杨绛那般,抛开了学者身份,我们在书中见到的不过是那份如孩童的天真和如老者的淡泊。

  初读《我们仨》,大概会觉得平淡甚至无聊。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老者,她笔下的世界从容安静有条不紊。正文分为“我们俩老了”“我们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作者那场“万里长梦”和这个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

  第一部分用笔细腻精致,以记述梦境的方式表现钱钟书和女儿钱瑗陪伴作者最后那段时光心理体验。古驿道和小船,白色的被褥床单,以及极其方便的客栈,都带给了读者梦的畏惧和不真实感。印象极深的是那条铺满落叶的路和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柳。一个断断续续似乎是春季扯不断的杨絮,一个孤零寂寞如同遥望夫君的女子。两个意象都带来那种扑朔而静谧色彩。“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此时的杨绛脆弱如孩童,在一个又一个客栈当中徘徊,心里挂念着钱钟书和阿圆。这些文字重点描写着作者的内心活动。“我心里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心里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眼睛这个意象在此刻杨绛的内心世界中出现多次,它既代表了一种纯洁天真的品格,也暗示着此时的杨绛和孩子一样的脾性。人越老越像是一个孩子,大概就是如此罢。她似乎是离不开阿圆和钱钟书了,爱情渐渐浓化成亲情,这亲情重在“团圆”、“相聚”。虽然在梦里,可是也在心里,懊悔自己送钟书坐上来历不明的车,不得不一次次前往古驿道团圆。恨自己挂念着,等待着电话,却忘记了给女儿做饭。钟书的病躯不仅仅让人挂念,在杨绛的心里代表了一种信仰相濡以沫数十年,此刻竟成了一棵繁茂的树。甚至连阿圆也成为了这棵树上的一把树枝,离不开割不下,三个人彼此搀扶,方有生活的热度和希望。前两个部分笔调未免悲凉,总是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此时的杨绛就好像是那驿道边的柳树,不管是荡着嫩绿的枝条,还是变成光秃秃的寒柳,这一年都似乎是漂泊而无所依靠的。好像有那样多的东西慢慢的向后退去,抓不到,摸不到,只能看着他们走远。她向阿圆告别,阿圆回到她“真正的家”。她对钟书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她同她的家人说再见。我们也大抵知道,这场长达万里的梦,似乎是杨绛送别丈夫和女儿最后的心路历程

  第二部分从两个人留学开始,慢慢到生女回国,讲述着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故事。知识分子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怎么样的生活,怎样的操守,或许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在书中跳跃出来的杨绛和钱钟书夫妇,并不像其他的那些新婚不久的夫妇一样,把时间放在生活的算计上,和娱乐放松上。这部分的笔触也渐渐趋于平淡和缓。书中从未出现那些甜蜜的情话,但是这份爱情却让我们心生向往。他们彼此做着自己的工作,有着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课程,但是心从未走远过。钱钟书和杨绛两个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坚持非常难得,他们一直保持着如同孩童那样好奇敏感的眼睛。不管是因为在梦寐以求图书馆里修习文学高兴,还是把外出散步作为探险,乐在其中。甚至连一次烹饪都可以让两人发现新的东西,为之激动许久。与当今的浮躁相比,这样沉静心灵或许更适合做学术研究。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来到英国求学,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他们有自己的计划,也保持着一颗相遇学习和观察的心。杨绛曾说:“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他们两个人在二十出头结婚,因为彼此共同的爱好和目标,这段婚姻时光更像是爱情时光。钱钟书称她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一直对杨绛保持的新鲜的爱。在阿圆出生后同样如此,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有时候连称谓也是多样的。钱瑗和钱钟书最像,在父亲眼里她是“可造之材”,是与自己秉性最相像的。这段富有童趣的少年时光也被杨绛写入书中,夫妻二人似乎也在陪着孩子一同成长。不管是三个人之间的打趣,还是阿圆早熟早慧的心灵,都展示出一种安然平和的生活。三个人在一起单单纯纯的,别的便也无所奢求。“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唯有这样平淡却依然乐趣满满的生活,才是长久关键

  在钱钟书成名后,两个人谢绝媒体采访,杨绛在书中也越发希望过那种单纯而安静的生活。此刻的两个人步入暮年,都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热衷,一个安安静静的编写《管锥编》,一个翻译《堂吉诃德》,两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之中。对于名利两个人避之不及,连钱瑗也同样如此。杨绛在书中写道:“他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从2001年起,杨绛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到2014年已累计捐款一千多万元。褪去名利,她干干净净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周国平评价杨绛说:“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收获平静地上路”。她和她的丈夫一样,如老者淡泊,如孩童天真,她的《我们仨》也正是这样一部书,没有激烈的词语和华美的辞藻,却胜过了太多喧嚣的文字。这份平平淡淡的知识分子的爱情,也让我们为之向往。

  《我们仨》读后感(六):有感

  这本书买来本来是要送人的,一个朋友结婚,原意是想说希望他们夫妻彼此理解,彼此搀扶。然后我妈问我,这书里都写了什么啊,我说,一个回忆录,这个女人是一个学者作家,她的丈夫也是,她的女儿也很有出息,可是不幸,她的女人还在壮年就走了,然后她的丈夫也走了,现在只剩她一个了。等我说完这句话才意识到什么不对。是温馨淡然吗?是的,是和谐有爱吗?是的,是茫然压抑吗?是的。寻寻觅觅的一个万里长梦,在梦里失落无助,纠结,难过,然后醒了,现实果然跟梦境一样让人伤心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然而也只能思念了。当你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这本书的时候,那些相处中的美好才更能反应出现实中的无措。所以,书还是自己留着了,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只看美好。那些无奈,就经过的时候再懂吧。

  《我们仨》读后感(七):梦的一厢情愿

  读完《我们仨》的一些小小感想。

  我不知道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我也并不向往。但我知道,精神的相通与契合是多么的重要。

  指尖的触碰是试探,一道道防线的突破,肉体的交合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确实,第一部分像是个引子,告诉我们,接下来这个“万里长梦”,“我”不想醒。醒了,也只是梦的一厢情愿。

  第二部分,让人悲伤到不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觉呢。

  就是,我虽没经历亲人离世的悲苦,却仿佛感同身受。我知道,感同身受这个词用得很不恰当,却一时想不到更好的词汇。因为试想,这个世界上,懂我怜我爱我的人儿已不再,我却还要生着,活着。

  每个清晨从梦中醒来,空气和思绪都是新的,转念间想,没有了最亲最爱的人,每一天又都是前一天的模样。

  那,会悲观吗?当然不是,既然我们可以继续看看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那我们就应该继续。杨绛先生享年105岁,93岁出版了《我们仨》。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们仨”的相处模式自然又温暖,独一无二的平凡。从第三部分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这一点,他们无比的幸福。相信杨绛先生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可以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记得清的,记不清的,通通都是美妙的往昔。

  然而,现今的日子,很多不是这么过的。太多的狗血剧情,好像生活总是戏剧性的,也确实是比“戏剧性”更加“戏剧性”,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

  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是非,复杂的人际关系,跨不过去的利益往来...这些种种把你我的距离拉得好远好远。

  其实,不难发现,文章有时候的时间线是模糊的,但又怎样呢?一点也不影响阅读时心情的宁静安好,很享受,也很舒服。

  毕竟,你喜爱看“真”的东西,谁又会不喜爱呢?

  《我们仨》读后感(八):读《我们仨》有感于我们仨

  挤了所有能挤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读第二部分开头的时候,是刚拿到书的当天傍晚,读的有些许的难过,不过还是放下它,睡去。早上赶紧起来,坐着车继续读,越读越难过,越伤感,失去至亲的痛楚,随着书中的平缓叙述,说不清是哪段的字字句句,渐渐清晰起来,被痛包裹着,眼泪压抑着。常说,没经历过的人不懂,再去体谅再去琢磨也不会懂,那种挖空感,那种凄凉感,那种再也再也不能想见的失落感,那种不舍,那种自责,所有的能用语言表达的感情乘以N倍,也不能够诠释的悲情。但是我们终究要去面对,只是记忆它说不了慌,也只有记忆能带你重温当时的幸福,最后,我们仨,只剩我们俩了。

  书中的点点滴滴,是他们一家人的回顾。全书读完,总是想哭,却又哭不出来,压着不透气的感觉不如大喊大叫来的痛快,但是人所有的情感和表达,如果是由心而发,就要去遵循,让它顺其自然,这样最真实,也最为好过。我不够多愁善感,若不是亲身经历,可能读起来,也不过是看看别人的家事而已,但是这本书触碰我敏感神经的点太多,读着读着就会想念,让我难眠。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地方,一句句话,那么温暖,那么熟悉,如果你在,该有多好,我们仨,还是我们仨。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我们仨》读后感(九):我看到了崇高

  崇高,便是她写下了一个平实自然的故事,而我们也读懂了。

  5月25日凌晨,杨绛女士在京去世,成一时热谈,很多人把《我们仨》提出来说是大师的杰作,简直刷爆朋友圈。唱别人乱哭的戏,自己还哭得更厉害,这让我觉得有一点可怕。我只是认为书的内容确实情真意切,只是名声远盛于其实在,杨女士也就是想记录下自己平凡的生活,没想写成巨著。

  于是,再次翻开书的时候,便直奔“我们仨”温馨的生活细节。她和先生相濡以沫,留学期间,他们体验搬家的乐趣,一起研究菜谱,先生为妻子做带有红茶牛奶的早餐,妻子带先生去“探险”。他们只要一个孩子,全部的爱都给女儿。在家里,三个人的角色来回换着,互为关心,每每有人外出归来,总会带回记录着生活趣事的“石子”。他们仨确实像她说的那样,“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这一晚,他们又一起去“探险”,苍茫间,她的先生消失了,四顾荒野,她的叫喊声也被吞噬了,她来回寻找,却次次走进一连串的胡同里。后来,先生在一条船上,病着,船又变成了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她的视野中。

  人对于未知的力量和自己无法企及的事物都充满恐惧,越发觉得自己渺小,力量微弱,没有办法扭转时间和空间。先生说,“绛,好生过”,她不记得自己有没有说“明天见”,她只做了一个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里,先生和女儿都在“发热”,女儿病在医院时,她慌乱、心力交瘁,不受空间限制的灵魂穿梭于多处以寻找女儿,却逃不过“死别”。即使在梦里,也现实得可怕,她被死亡赤裸裸地折磨,毫无抵抗能力,像冷风灌上她的胸口,划拉着,绽出一个个血泡,而心里的刺痛却听不见一声叫喊。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他们仨终究失散了,她也没有恶俗到急着去找他们、陪他们一起走,她一个人思念他们仨,把共同生活过的岁月重新温习了一遍,还执起笔来留下记录。她也难过于他们仨失散后家没有了,陪伴多年的人忽然消失了,是人都会感到恐慌,平凡的她不会例外。但是她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勇敢如她,当初在先生和女儿双双重病时独自承受担心和害怕,多少年后,依然选择勇敢地寻觅生命的归属。

  崇高,便是我所理解的她平凡而又勇敢地生活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作品和别人唏嘘的伟大。

  《我们仨》读后感(十):寻常百姓家

  初读此书,只觉平淡无奇,无非就是家庭趣事。合上此书,慢慢的都是感动。生活细节汇于文字,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只是记实,而这种不加以修饰的美好才更加美好。感于真心,流于笔尖。

  杨绛,钱钟书,钱瑗。他们一家三口虽不说留下了什么革命性的举足轻重的贡献,到也是为中华文坛和学术界开出了满园的玫瑰。可在这本书里,杨绛就是杨绛,一个不太会做饭,偶尔下厨都回让丈夫女儿感到惊喜的“不称职”太太;钱钟书也不是我们所熟识的文学大家,更不是外界认为的高冷先生,而是一个会“格物致知”、“耳聪目明”、“拙手笨脚”、“口剑腹蜜”的男人她的丈夫而已;而钱瑗,也不是我们知道的教育家,只是她们夫妻眼中心中口中笑脸像鲜花一样的小女儿(彼时钱瑗也已经年过半百),跟父亲很像。

  他们仨只是万千家庭中微不足道的一户,书中所记,全是寻常百姓家就能发生的事情。夫妻二人相对工作谁也不打扰谁,谁有空谁就去做饭,饭后去周遭“探险”,有了圆圆之后两口子一起照顾孩子,这些鸡毛蒜皮的小时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像是玫瑰园的精灵,鲜活地跳在纸上。看过这样的叙事之后我才相信,原来,书是我们想象中的电影。

  我还太小,不能体味为人妻母的感觉,由于家庭的原因我也不能直接问我妈妈,当她发现我和我爸爸很像的时候她是什么感觉,但我想,杨绛是什么幸福的。她爱锺书,虽书中没有半个字提及“爱”,但满书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那种相濡以沫,平平淡淡,没有人生大起大落却吧温柔和真诚碾碎进对方生命的温柔。这种感觉就像是和面吧,把糖撒进面里,成形时我们谁都看不见,但细细一品,甜味早已融进其中,化在心里。杨绛更是爱女儿的,她爱女儿的乖巧懂事,爱她的可爱俏皮,爱她的聪明智慧,爱她的体贴可人,可是,我想,杨绛最爱她的部分,是她很像锺书吧。书中有很多直接或简介写两父女的地方:

  “她翻书翻得很快,用两个手指头摘着书页,和锺书翻书一个样式。”

  “圆圆在苏州的一桩桩表现,都带着三分呆气,都不像我而像锺书。”

  “她和锺书有一样的习惯,到哪里,就找书看。”

  “他和女儿在这方面都很擅长。。。。。。”

  “锺书就像阿瑗一样乖。”

  “她两个手指头,和锺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得翻书,也和锺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就找出了原文。”

  其实,钱瑗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肯定也想杨绛先生的,但是书中一句也没有提,在她心中,也许,只有锺书和圆圆吧。在写圆圆的时候,那锺书作比较,在写锺书的时候又那圆圆对比。所不是把他们俩完全融入了自己的整个生活,又怎么会这样“词穷”呢?我喜欢杨绛先生的叙事手法,不刻意,不矫情,不刻意夸大,也许是上了年纪看淡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在书中并没有什么概括评价式的像“那段日子我们太苦了”的说法,只有讲故事一样的“我们早出晚归,学校很远,吃过饭就要赶过去”这样的话,避开生活的状态,只讲他们仨的状态,故事就像写书时的钱老的心境一样,再不泛起波澜,记忆有限,全都用来储存知识和生活的点滴,再没情绪,只有故事,再苦都是甜的,那是因为有了锺书和圆圆。

  《我们仨》是回忆录式的散文,没有严格的时间顺序,知识大致按着碾碎来写,但生活中的细节确实想到哪写到哪。想起圆圆与外公的互动就挨着都写了,可就是这样“接地气”的写法,才能流露爱女,爱夫,爱妻,爱父,爱母的真切。

  在钱老和圆圆生命的末期,他们父女俩,分别住在两家不同的医院,互不能探望,而杨绛先生只是做个中间的联络员,匆匆见面而已。在散文的开头被巧妙的想象成古驿道的故事,把离别写的淡然。

  “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地叫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了,就在这一瞬间,我也完全醒悟了”这是圆圆的离去,在声声叫唤中,带着鲜花一样的笑脸离去了,杨绛先生没有说悲伤,只是“我的手撑在书上,我的手枕在头上,胸中的热泪一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

  锺书的离去更简单“送一程,走一程”,“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而终于有一天,锺书也消失了,只留下杨绛先生一个人回忆他们仨。

  我喜欢书里写实的这样一段话:一九九七年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从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这一段话,总是让我想起我不太喜欢的一个女人的一篇文章《哭摩》。是的,就是陆小曼在志摩飞机失事之后写的悲悼,这篇文章让我觉得华丽,就像她本人一样妆容华丽,像塑料花,也好看,只是少了点真诚,但陆小曼的感情毋庸置疑是真的。可也许是文学功底,也许是人生经历,也许是创作心态,《哭摩》读起来太过矫情,全篇都像是在说“摩,你怎么走了,我号难过,以后没人像你这么爱我了,我好难过”总之就是在表现她自己的情绪偏多,总让人觉得是深闺怨妇的哀嚎。相反,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总是以会以为主,讲的都是生活琐碎的故事,朗朗上口而细水长流。

  还没到客栈,一阵旋风把我卷入空中,我在空中打转,晕眩的闭上眼睛。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我们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今年五月,当杨绛先生永远的离开我们的时候,我并不难过,只是替她开心替他们仨开心。杨老需要的不是我们而是她的锺书她的圆圆和有他们在的家。如今,杨老不再寻觅归途,钱老不再痴心等待,他们仨,团聚了。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看到钱钟书和杨绛,才相信这世上有势均力敌的爱情。”势均力敌,这个形容真的太贴切了,不仅说明了夫妻双方地位平等,还表现了一样都高。说实话,很羡慕,我不奢求将来我与他都是古木参天,但至少也要是橡树木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们仨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