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胭脂扣 生死桥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胭脂扣 生死桥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7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胭脂扣 生死桥的读后感10篇

  《胭脂扣 生死桥》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4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一):苍茫人生无以报白头一生

  看李碧华的书是因为徐老怪拍了青蛇,关老爷拍了胭脂扣。后面还有个饺子,但是一直想知道这种跨时代类型小说作者的本尊是啥样。

  翻出了胭脂扣,便一口气读完了。

  看过的灰的与他共度61世对胭脂扣的原片的批判。

  但是我却不那么觉得。

  作为一个荣迷一个半专业的编导学生来说。

  我觉得胭脂扣的改编剧本的确不能拿满分,但是85或者更高是可以肯定的。

  小说里的永定和阿楚爱情的无力感就像我们一对对一样

  迷茫,市侩。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永定会迷恋如花的美色,但是又止于自己的敦厚。

  在小说里永定和如花是男女主角才对,但是电影里对十二少和如花的刻画,才是重心。

  其实关老爷的胭脂扣就透着他男性视角的女性视角。记得妓院那一面满是彩色玻璃的门,柔弱的如花让人心中生怜。

  其实这样的女人跟梅姐的性格很不符,但是我却一直认为她就是如花,只有她能演这个如花。眼中带媚媚中带笑。

  不记得他们相见时唱的那段粤剧了,只是突然听了十八相送和哥哥唱的客途秋恨,只觉两人演的就是最好的了。那份情谊那份爱恋

  不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而是轰轰烈烈的你只能是我的爱情

  其实现实里没有这份爱,越是现代,越是商业的我们。爱情就变得只是柴米油盐,最后被时间冲淡。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二):《胭脂扣》——沸腾后的冰点

  李碧华最擅长的事情,是在情节到达高潮后陡然降温,让我在准备好涕泪纵横银河倒挂时狠狠被嘲笑一番——“小样,你以为我是琼瑶吗?”

  宿舍曾有人在看过哥哥与梅姑的电影后飙泪一下午,感叹身为女子的种种痴心不易。我曾建议她看原著,并且说看了原著你就不会为情节而哭了。因为原著与电影的表现手法截然不同,这种以第三者的视角叙述故事方式不在乎是否于看罢的几秒钟内触动你的泪腺,留给你的更多的是长久思索

  一个小记者的口吻,字里行间充斥着生活琐碎世俗。一对在柴米油盐之间奔走的小人物,和上一个时代的风流佳丽发生交集,一组平行的故事在两个时空内展开。

  最后,当我以为结局即将冲上顶峰——如果相见,他们会不会再次错过?如果未见,是不是如宁采臣与聂小倩那样相隔咫尺而不得见面?但是故事就这么戛然而止了。曾经出尘脱俗的翩翩少年怯懦了,退后了,最后沦为庸碌众生中的一人。佳人的一场等待,不是以旷世悲情皆大欢喜收场,而是……一场近似嘲讽的荒诞。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三):生死之桥——读《生死桥》兼寄李碧华

  三年前写的。想想那时,好像比现在年轻许多,把以后的话都说了,现在不知说什么了,那时就是比现在年轻吧。

  (有少许情节透露)

  ——————————————分割线———————————————

  生死之桥——读《生死桥》兼寄李碧华

  看完小说《生死桥》,我在想这“生死桥”的“桥”究竟是指什么。

  是指老北京的天桥吧。三个主人公都在这个繁华惹扰之地走出来,最后又如约在三年后回来此地,是故事的起点,也是终点

  是指上海这个具有桥梁意味的辗转之地吧。初出茅庐的武生,一路追随而来的姑娘,两个人在三十年代的上海这个“海”上,各自沉浮,绕了一大圈,当初的勾画已全然模糊,再回首时已物是人非

  是指从生到死的过程吧。生死之桥,原是一生的际遇,横跨阴阳两界的,是十丈红尘之中的爱恨悲欢。三个主人公,丹丹、怀玉、志高,在第一次碰面时就预知了命运,“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久经世故老公公用阴阳不定的语调揭示出三个人的命运,可是三支签子混在一处,所以命运还是要个人自己取认。故事就是从这个混乱的“命运”开始的。宿命之事是李碧华爱写的。其实宿命并不可怕,只是人们在预知结局后,看到主人公挣扎不已而倍感心酸。妙就妙在,这“个人的命运”都只望见了个影子,不真切不落实,还得进一步看下去。《生死桥》几乎包括了李碧华小说的所有元素:痴情、畸恋、错过、背叛、宿命、老北京的风俗、早期电影的拍摄、妓女的一世悲辛、梨园行的光鲜和污秽……还有怎么挣扎都是枉然的命运。怀玉和丹丹第一次见面时就各自拉开架势,对“耗”着。一生一世地彼此消耗,丹丹追怀玉至上海,发现天地已大变。于是你堕落,我比你还堕落,负气作态,只是要苦心孤诣地让那个人回来。本来相当的一对,却要在别人的眼皮下做贼一样的私奔,却又最终没有走成。不过三年的时间,从北平到上海再回到北平,一切都变了——一个被大烟和绝望摧毁了容颜、一个被人用石灰夺去了双眼、一个苦尽甘来成为叫座的当红武生。这其中故事,曲曲折折,纷纷扰扰,红尘中的一份爱意牵挂在动荡的时空里随烟散尽,三个人纠缠得命运也各自清晰。“夜阑人静更柝声来自遥远莫测的年代”,“朝北,直至,雍和宫……”故事从这里开始,有魂一般地飘回来。那些小儿女的爱爱恨恨、浮浮沉沉便在宏大的殿宇中化成一声钟鸣。“当——”留下一个回声,激荡故事之外的我们。

  “灿烂悲剧已然结束。华丽的情死只是假象。他自妖娆梦中,完全醒过来,是一回戏弄”。李碧华在小说《霸王别姬》的结尾这样写道。她又说,“我喜欢‘戏弄’这两个字。它并不严重,并没牵涉到生死,有没带来任何肯定性的结局,甚至见不着因果报应。他只是不负责任。”李碧华用如此之语结构了她的小说和读者心中的惆怅。呀,原来只是戏弄——被情节,被作者戏弄了。但转念一想,如何这“戏弄”来得如此悲凉!我宁愿相信这“戏弄”是她用来给自己排解的。她自己也写过灵验的算命先生总是泄露天机太多却算不清自己的命数,多半没有体面的下场。她就是一个太爱戳破人间真相的人,所以与其认真点破倒不如承认这只是“戏弄”,“又不必填命”。她的作品中竟是跨越生死,隔世姻缘,仿佛把自己变成“生死桥”,用一支灵异奇崛之笔写尽情欲纠缠,尘世悲辛。她说“我的主角们,一个一个,都充满杀气。”这杀气,就是那股“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执着,但结局却往往是“四处茫茫皆不见”。《霸王别姬》中的蝶衣、《胭脂扣》中的如花、《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中的潘金莲、《青蛇》中的白素贞、《秦俑》中的蒙天放……

  小说里看到的李碧华使沉郁深厚缠绵缱绻却又狠心决绝的,专栏随笔中的她则是丰富多变而又清醒挑剔的。她曾说过“文字力量足以令你固执地对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铸就了形象”。是的,这个坚持不公开身世相貌的香港女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极聪明极透彻又有些自私刻薄

  而我对她的印象,在读过她近期作品后有所改变。《烟花三月》中她的悲悯和善心,《北京酸奶载乡愁》中她的顽皮和温情,都在证明这个说尽狠话,“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人,内心中确有悲恸的情感,确有激荡的波澜。还是洁尘评价的好“心血刻薄”,而“有心和血这两样东西,能刻薄到哪里去?”观碧华近日之作,觉得她的悲悯和感慨不是求索和追问了,是不平是怀念是无奈,更细碎了更低了。

  所以我以为,她写这些故事是因为心中有大悲凉,想必各样的变卦反扑、炎凉世态都见过了,所以“演变成一个‘预先悲哀’的人”了。李碧华之所以肢解美满如花是因为懂得,而太“懂得”就会孤独,即使“身在香港的人群众仍然很孤单”。她独自看粤语陈片,看一出出的京戏,让满台歌舞升平、情义恩爱按摩自己。一个女人凄凉无助,即便不着一字,也是可以相见到的。一直没有见到她写过丈夫,不知这个太彻悟太明白男人和女人的凌厉女子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

  桥,总是横跨在山水之间,丰姿妙曼,如一道不散长虹。地老天荒。(自《生死桥》)

  韦庄的词里道:“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桥,是一种没有遮蔽,没有依靠的坚持,凉风满袖,激起一腔惆怅。天上已然升起一钩新月,俯视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家,才停泊的温馨之所。也许某一天,也会有一只杜鹃落在桥头,凄婉地唱起: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四):艳鬼寻夫的爱情启示录

  李碧华习惯将人物设置成形式各异,力求创新,妖魔鬼怪、人神佛,人,甚至有的不受时空限制这是她小说的一大特色。《胭脂扣》艳鬼寻夫,痴情已故塘西阿姑的艳情史着实令人唏嘘。如花,50年前塘西倚红楼红牌阿姑,50年后的痴心女鬼。如花执着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可以为爱不顾一切,50年前为了得到十二少家人认可,她洗尽铅华,“鼓起勇气,穿着朴素衣裳,十足住家人模样,不施脂粉,不苟言笑,亲自求见陈翁”只是仍不被接纳,十二少为她离家出走,她甘心腆脸为十二少铺路,打点一切。但是真情始终抵不过现实,两人最后约定双双殉情。如花在阴间苦等50年后,甘愿用来世七年的寿命换七天甚至宁愿重复前世的命运也要找到十二少。世事变迁,如花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显得那么得不合时宜,她过时的着装,以及对爱情有着现代人没有的执着。在陌生空间与时间里,她漫无目的地寻觅着,“来的时候,迷迷糊糊,毫无头绪,我只强烈感觉到,第一个遇上的人,是可以帮我忙的”无所依傍的女鬼只得“厚颜无耻”“死缠烂打”地寻求现代情侣永定和阿楚的帮助。一个身世飘零的女鬼,因难忘前情,在阴间苦苦等待五十载而不愿投胎,等不到,方在这五十年后的阳间,苦苦追寻着自己的爱情,殊不知两人殉情的真相竟是“阔少梦醒,安眠药散偷生”,如花“寻死志坚,力挽无从。玉殒香销”。如花所执着的爱情,背后竟是一个背叛与谋杀的故事。“她的前生,已经在征歌买醉烟花场所里,无立锥之地。如今,连锥也无”。

  爱情不过是一个游戏男男女女玩得不亦乐乎。于现代都市男女,爱情更是一个传奇,一个神话。要像如花和十二少那样殉情断是做不到的,太不切合实际了。都市的节奏,生存的需求,爱情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磕磕碰碰、打打闹闹也就过去了。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五):三生石上精魂流

  重温《生死桥》,这部李碧华最为用力的长篇之作,情节之外关注的是文字。香港作家多惜墨如金,皆因版面有限,须得在千字乃至数百字间交代清楚来龙去脉,这在李氏的专栏结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也和作家自身的性格有关。生于斯长于斯的李碧华做过记者编剧,前者高效率,后者锤炼文字考究耐心,不比《长恨歌》的白描细作,只是干净利落地一路往下。这样的性子其实跟更适合写中短篇小说,方寸之间水落石出情事落幕生死了断,读的写的都来得同样痛快

  读熟唐宋诗词与红楼三国之类,遣词造句也会变得俭省起来,就那么三五个字,意境细节余韵全出,完全不必画蛇添足。所以写怀玉“身段神脆,长相英明”,写下雨“天河暴注,人间惨澹”,雨后则“郊原如洗,远山妩媚”,都亦属平常。“华灯绿树,芸芸众生”这样的组合已有新意让人念想,而“那座砖石桥,万念俱灰,一如丹丹的肺腑,十室九空”已是典型的李氏独出机杼。跟着学也是好学的,但都不是李碧华了。

  但《生死桥》是长篇,从童年写到韶华盛极,再写到急景凋年,从北京天桥景况敷衍至上海夜灯繁华,总得耐下性子慢慢道来。可以一词一句带过指出与细细描摹之处,参差相间,浓处淡笔,淡处浓墨,浓浓淡淡之间,情仇打底,前世今生轮流上台。当然不是工笔画作,亦非印象色块,更像是前拉斐尔画派中附着古中国精魂。

  之前萦绕在脑海中的三句谶语哪句对应哪一个人的问题,突然之间也有了解答。不若用互文的手法去看待这三句话吧。当他们三人把签混作一堆,命运也因此纠结不清,于是每一个签文在不同时期都可以对应每一个人。只是结局,依然是怀玉生不如死,丹丹死不如生,志高先死后生。但谁不曾是置自己于死地呢,怀玉从武生转电影,丹丹南下之后又执意留下,志高根本就是从死地生出来的。谁曾想,死地之后有繁花,而繁花之后依然是死地。谁能够逃出生天。

  倒是丹丹和怀玉拍戏的场景让人想到了刘德华的电影旧作。刘德华在片场遇到旧爱刘锦玲,而她此时已是投资商的干女儿,戏里戏外,人前人后,旧日光景与今生现状,重叠交织,生生织就残锦,酿做苦酒。而那部戏的名字叫做《天长地久》,是属于另一个故事了。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六):心思千般,终作烟云字

  小小一枚胭脂扣。十二少用脆弱誓言换来如花生前死后的痴情。

  若不是如此这般的原因,怕是一直也没有机会静静地坐下来讀李碧华的作品。电影小说都读完,还是动容梅艳芳戏中满目的痴情与幽怨。

  幽冥之地几十年。如花见过林黛乐蒂,见过生前的诸多好友。鬼海茫茫,就是不见本应同她一道赴死的十二少。故事中,李姑娘将大家潜意识里的人物形象来了个彻底颠覆:妓女成了优雅而通情理的淑女;大户人家成了不讲理的蛮人;本应從十二少那里拿来胭脂水粉錢的如花却费尽心思为十二少谋求出头之路。

  只为一份真情。她为他尽心尽力。他为她弃家舍业。

  7天的人间路换去她7年的阳寿。如花终究等不及了。上天遁地她也要找到她的十二少,区区7年阳寿又算什么。

  誰都以为,故事的最后,浪漫从头到底,一个十二少也在苦苦念着如花。念着他们年少的情爱。念着他为她斥资购回那惊天动地的铜床。念着他初见时如花那一出《客途秋恨》的惊为天人。

  但。这些年。日内有音的十二少。真是那般念着如花。怕如花也不必苦等这些年了。

  而今。仍然记得十二少为如花戴上胭脂扣后在如花背后用力地抱住他。他的眼泪和不舍。如花设局一同赴死。到头来赔上一条命却换来爱人的偷生。究竟誰更狠毒?誰更不值?

  邓景生的词荡气回肠念念不忘。如花面貌不改地凑在年老的十二少面前吟唱“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他们相识时的字眼,迷住了当时的十二少,也令眼前风流不再的十二少愕然。

  如花的背影陪着阿梅怨怨的唱:“负情是你的名字……”演唱会上张国荣絮絮的一句“负情是我的名字……”这一对故事里悲剧散场的璧人,戏外也未能欢笑终老。

  十二少的眼泪换不来如花的原谅。或许几轉轮回,他们仍是痴缠的冤家。左右环顾,又有什么把握身边的张三李四不是我们前世未了的孽缘?

  海誓山盟再多。终是烟云一场。人生在世。或许碌碌一生可得善终,已然谢天谢地。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七):深沉的爱情通难偕老

  书名的来头是因为里面包含一个中篇、一个长篇:《胭脂扣》、《生死桥》。你可能看过张国荣和梅艳芳合拍的《胭脂扣》,惊艳感动不已,这本书的上半部正是电影的出处。看到不少因电影而追溯到原作的人,悻悻地留言:书没有电影好看。我没有看过电影,不便于评价,纵使真的没有,也很正常。《情书》的原版小说不胜电影,《潜伏》的原版小说不胜电视连续剧……这都是公认的事实。第一个创作者固然是天才,但后来者也有可能成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个更具灵性的不世之才。李碧华是个很优秀的作家,著作极丰。特别奇怪的是,无论她写的是什么,单单读那文字,你就能读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的味道,三十年代的北平的味道。她写三十年代的北平,文笔和民国时期的文人几乎没有区别。可她明明是一个在八十年代才在香港的报界崭露头角的人物,哪里见过三十年代北平的光景呀。她不像张爱玲,张的文字像徐志摩,浓郁得化不开;李是白描中略略加了点色彩,只是这白描用的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技法,你可能会不适应,欣赏不来。大多数人认为《生死桥》不如《胭脂扣》。怎么说呢?若是从好看的角度讲,确实这样;若是从文学的角度讲,二者在一个水平线上。《生》的故事拖的时间长些,人物也多些,主人公的发展更加跌宕,不到最后一页,猜不到各人的结局。作者下了大笔墨在过程和细节的描写上,但如果不是这种“拖沓“,无法衬映出结局的悲凉。李的文字多短句,跳跃性也强,称不上严谨,不适合五大三粗的男人们来读。

  电影中的两个主角,张国荣和梅艳芳都已逝去多年。记得梅姑出殡那天,我正在深圳,窝在房间里看了一上午的现场直播,看得心里沉甸甸的。现实中的十二少和如花终于如愿所偿走到了一起,不同的是,这次是十二少先去等了如花。生的平凡,死的高调。真正洒脱的却是故事的始作俑者:人生所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作风低调,活得逍遥。(李碧华语)

  ======================================================================

  已发个人公众号(ID:一人一书一世界),欢迎关注,听一枚侠骨柔肠的资深制服党讲我们的故事、推荐凡人看的书、逛我们能去的世界。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八):生死桥

  金 段 牡 宋 唐

  啸 娉 丹 志 怀

  风 婷 高 玉

  时间[明国十四年-二十四年]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王老公后来被自己圈的猫,馋食于那间充满诡异色彩,老人气息的房间里。。。

  他曾经对着乱了的签说过:

  一个是,生不如死

  一个是,死不如生

  还有一个,先死后生

  ­

  若有所失,若有所待

  直至云收雨散,天也凉了,知了罢叫,蜻蜓倦飞,萤虫也失明了。

  凉意纵横,雾气弥漫。

  ­

  元宵灯,灯火阑珊。

  不是灯黯然,只是心事蒙上一层灰,哪管九曲黄河,一百零八盏灯,闪闪烁烁如汪洋大海,纷纷纭纭,撩乱迷醉,不似人间,丹丹的心里没有灯.....

  ­

  ­

  志高心里只知自己是搓根绳子便想绑住风,哪有这般美事?

  只恨岁月,就似箭在弦上,瞄准了,开弓了,就此不回。

  一个小伙子,不长大就好,一长大,快乐 就结束了,他的一切,都是失策,是他的,终究是他的,不是,怎么留?

  心头动荡,似一碗慢煎的药,那苦味,慢慢地也就熬出来了。

  ­

  段娉婷,一个女人,就是贱,金雕玉琢,还是贱。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九):璧人一双

  一首《芳华绝代》最近又红了起来,大家都爱凑个热闹做个比较,其实不用比,答案就已有,活人永远比不过死人的,这好像是定律。在这时代,似乎不时兴“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样的说法了,谁这么说便是不懂经典,没有品位。时间果然是最好的助兴剂,她好似魔法,一吹或是一挥,本该铺满尘埃的过去就凄凄婉婉地跑来,成了人们心里最深的怀念。

  更荒唐的是,死亡在这娱乐化的今日也变成了可被利用的煽情伎俩,悲哀沉痛都是可贩卖的,还有什么严肃可言。

  大概也是在说自己,把别人的哀痛当成生活的可有可无的调味剂。

  胭脂扣里,如花和十二少都是妩媚的,两人是妩媚到了一起,才有了整个电影的妖气,和鬼故事的故事背景正好契合。而原小说是没有这股妖气的,多的是如花的怨恨与理智。

  电影虽和小说有许多不同,但并不歪曲。想起来如花似乎就该有电影里的那股子狐劲,十二少就该有电影里那般浮华气,倒是小说写得不到位。

  时隔两年,会让人想再看一遍的书,再看一遍的电影必定不是胜在剧情的,不是说那些胜在剧情的书和电影不好,而是没有再看第二遍的必要性。再看书,是为了看李碧华的理智与泼辣的文字;再看电影是为了在这一双璧人的眉眼间找出何为芳华绝代。

  大一大二的时候,因为迷恋某个姑娘,就学起她来,猛看李碧华的书。“只是蝴蝶不愿意”,多么动人心魄的书名,胭脂扣,生死桥,写在书皮上,就像一句诗。两年后的自己,已经少了很多这样的浪漫,不再觉得冰冷的理智有多潇洒,倒是觉得作者硬是把悲哀写成美景,不过是为了逃避,其实自己也没有理智可言。

  两年后,不再迷恋那姑娘,不再看李碧华的书,才发现李碧华原来还在写博客,看到一篇文章下的评论,有人称她为大师,我心里竟莫名其妙的起了一阵不屑,是对她,还是对评论者,是对当初的我自己,还是对当初那个姑娘,我没搞清楚。

  看到李碧华的最新那篇文章叫做《情深不需要轰烈》,是我过去喜欢过的调调,轰烈本应写作轰轰烈烈,可是你看,如果换成“轰轰烈烈”了,就没李碧华的味道了,原来“大师”的根本就在此。

  我还是喜欢李碧华的,故作理智总比没有理智好。我也会凑个热闹,听个张国荣,梅艳芳,真心和大家一样,觉得死去的人就是好。

  《胭脂扣 生死桥》读后感(十):生死桥读后

  心情的近来,一直沉在一种哀婉的情绪中,未能拔出。细想来,可能是中了书毒。呵呵!李碧华的<生死桥>,几个人物穿插交错的人生所演绎出的悲喜。作者极具力道的文字功底,将一切整合得自然而不露刻意与痕迹。

  书中“一撮毛”抛纸钱的一段:这叠白色的圆钱,以为到了不能再高的位置,却又扭身一抖,借着风势,竟似一只一只圆圆的中间有个洞的大眼睛,飘远飘高,风起云涌,迄自翻腾天女散花,在红尘中做最后的一次逍遥。人们看他撒纸钱,依依不舍,万分地留恋,这盛暑天的白雪,终于软弱乏力的漂泊下堕了,铺满在电车轨道上,没有一张重叠。……然而他生未卜,今生却只是一些虚像。在唯美并极具表现力的文字的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或者也就在这里是了。

  时光退回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三个少年至中年人,纠缠的人生。唐怀玉:天桥上买把式,却难掩雄心壮志,梦想有一天能够在凌霄大舞闪光自己的人生。宋志高,一人底层妓女的儿子,在被挤压的的生活里渴求混饱肚皮。牡丹,无父无母的孤儿,留着长的辫子,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吊辫子在江湖上维持买艺的生计。两个少年都爱慕着牡丹,年少时的爱情懵懂而坚韧。怀玉为了梦想退出情感的纠葛,而牡丹终于还是为了爱情别了志高而一路追随到上海。只是到了上海后,才发现感情的舞台上,她却只能是配角。上海影后段娉婷爱上了怀玉,爱上了这个原本不懈于她的冷傲的少年。牡丹气郁伤心之际,委身大亨金啸风,达到了报复怀玉的目的,引得怀玉远大风光的志向至此趋走黯然。而金啸风这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也终在与牡丹的桃花闪闪中从辉煌步向默默。在金倒台之际,怀玉顾及牡丹的安危,挺身相告,并立下与之私奔的决心。怎奈,一切,竟已逃不脱掌握,怀玉最终双目无明,与段聘婷隐居西湖,了此一生。牡丹在策划了金的死亡之后,自杀未遂,委身于一直对她心有所顾的史仲明。宋志高,在人生的煎熬中,得以出人投地。三年约定,我们看到了原本就已存在的个人的命运,一个是生不如死,一个是死不如生,一个是先死后生。

  呵呵,作者极富生色的作品,就在以上被我解肢成支离破碎的死猪肉。呵呵,主要人物的命运因为在开篇便多有暗示,一路猜测着看到尾声的叹音,也不觉过于突兀。倒是随后出场的几位,引人唏吁。作品中,唯一得以眷顾的或许就是段娉婷了,偶然相遇,怀玉出现了。是否就是她的命运未可知,然而,她却极具分寸的把握了。她心知:得不到善终的因缘,是因为爱得不够吧。金啸风,千树的桃花,只有一朵是属于自己的,而为了这一朵,就要付出生命以及荣誉。史仲明,为了牡丹而与金啸风倒戈相向,被叛不需要机会与能力,所需要的或者只是一个理由。一个可以使人义无反顾的理由。世上种种,千变万化,所顾所执的缘起缘落,只有自己才能心清。

  整部作品,开篇如钹与小锣齐奏两击,鼓与碎板也急不可待的打碎撕边,由慢转快人物纷纷上场,在演完各自的命运后,便纷纷退至幕后,只在读者的心中留下胡琴样的吱呀与呜噎声。人物淡去,留下命运空洞的眼晴与人对望。人群中匆匆来去的男女,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走人生的一个过场。没有下一场的演出,再卖力的吆喝,曲终人散时,终究只能活在各自的宿命里。究竟谁是谁的劫难?若是命运真的就在前面残酷的等待着各位,那么,是走,是停,结果真的就只有一种了吗?!

  小说读完,人生仍在路上。前方会有怎样的光怪,谁也不可知。或者吧,像照看别人命运一样,照看自己的人生,把一些偏颇与差错看成了规定的情节,人生,便会多一份心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