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10篇

2018-01-29 20: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锋读后感10篇

  《刀锋》是一本由[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60元,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刀锋》中西方宗教交流

  第一次看这本书,周煦良的翻译太棒了。没有这样的翻译水平,对于大段的哲学思想是读不下来的。

  对于研究过佛学的朋友,拉里的世界观就不难理解了。

  放下一切,关察自己内心就是佛。包括佛学中修炼的布施、忍辱、精进等修学过程。在我看来,拉里也就是沿着这条路在追求精神世界解脱。有点像我们的僧侣。

  但佛学对于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国家,这个就很难理解。所以毛姆的《刀锋》在西方国家会引起反响。对于西方人来说拉里的世界观充满了神秘。就我们国家目前的佛教来说,好像烧香拜佛就是信教一样。一切都流于形式了,对于佛学中最注重的内心的修学根本就没人做,大家把佛学做为消遣娱乐了。对于佛学的理解甚至没有达到《刀锋》中所阐述的水平。

  很喜欢小说中的结尾,大家都成功了。拉里成功了。每个人的追求都成功了。

  我学过一段时间佛学,后来放弃了,因为我物欲太重,放不下。

  《刀锋》读后感(二):无往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

  凡是能在心里激起漪涟的都是好书,这是我的标准。比如《刀锋》、《月亮与六便士》。

  凡是能再记起内容,再想念它的,也是好书。比如《你好忧愁》、《相约星期二》。

  作为床头读物,断断续续的看完,前后大半个月。期间带来各种入梦的心情

  喜欢毛姆,从月亮与六便士开始想象中的毛姆是个心思缜密,却善于掩饰,善于交际,善于观察,有点发福,有点意思的英国中年男人。有人说毛姆是双性恋,水瓶座的小说家,想来就更有意思了。

  整体上,刀锋给我留下一个关于追求终极真理模糊印象。但人物性格丰富各具特色作者事物评论见解有力道,犀利却行云流水自然,读来欢喜。

  贯穿始终的艾略特;起初以为会是女主角的索菲;及时行乐,对自己生活有一套的伊莎贝尔;强调现实的也有好运苏珊。倒是主角拉里,看不清楚不够饱满,有某种虚无缥缈,大概也和自己层次觉悟不够有关。读到年轻的索菲有一种清新,看到伊莎贝尔对索菲的所作所为,浮出自己最初的猜测得到应证的快乐;在拉里与伊莎贝尔,满足爱情还是满足物欲的谈话中,自己身临其境的假设,觉得左右为难,不由为伊莎贝尔的明确吃惊;最喜欢是苏珊,总觉得字里行间漂浮着愉悦之情,强调现实,对颠簸飘零的生活是接受,却不见冗杂的情绪和埋怨。虽有妓女之风,左看右看都觉得是个好女人特别的女人。

  一直相信,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有其最原始的一套“天道昭昭”,也算是终极真理。因为书太旧,边看边掉出各种粉末,期间一度放弃。而拉里的自我追寻,让我找到某种苟合,带着期待欣喜的心情,迫不及待又不愿省略的把书看完,想在结局中找到终极的开悟之道,或是获得启示,解开思想上错综复杂的迷惑。

  而结局,虽未能得偿所愿,想来却觉得是拉里人生最具现实性的走向。

  小说读的不多,喜欢的作家有毛姆和萨冈。刀锋没读过原版,但翻译却很见功底。

  没写过书评,心理学家认为:写作有益于在智力和认知层面更新对事物的认识。这是最初的动机。

  标题是一首拜伦诗的节选,在其他书中见过,在《荒野生存》中提起过,看到拉里时再度想起。

  《刀锋》读后感(三):《刀锋》中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摘录与感)

  “也许就没有什么答案,也许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罗摩克里希把世界看作是神的一种游戏。他说,‘世界就是游戏,在这种游戏里,有乐有忧,有道德亦有堕落,有知识亦有愚昧,有善亦有恶。如果罪恶和痛苦在创世时就被完全排除掉,游戏还能继续玩下去吗?’我将以全力否定这种说法。我能提出的最好的设想是,当绝对在这世界上表现为善时,恶也自然而然联带着出现。没有地壳灾变的那种无法想象的恐惧,你就据不会见到喜马拉雅山的壮丽景色中国烧瓷的匠人能够把花瓶烧得像蛋壳一样薄,烧得造型那样优美,点缀上美丽的花饰,着上迷人色彩,涂上粲然的光泽,但是,由于它的本质是瓷,他就没法改变它的脆弱性。如果失手落在地上,它就会变成许多碎片。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只能和丑陋东西共同存在,你说是不是呢?”

  “拉里,这是一个很别致的想法。我觉得并不怎样令人满意。”

  “我也不满意,”他微笑说。“顶多只能说,既然得出某些事情不可避免结论,一个人就只能尽力而为。”

  “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我有一件工作要在这里做掉,然后回美国去。”

  “回去干什么?”

  “生活。”

  “怎样生活?”

  他的回答冷静,但是,眼睛里闪出一种好笑的神气,因为他料准我会完全意想不到

  “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

  quot;我还以为最明智的生活方式是在肉体需要精神需要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呢。"

  “印度人认为这恰恰是我们西方人所没有做到的;认为我们有了许许多多的发明,许许多多的工厂和及其以及生产出来的商品,总想把幸福建筑物质上,但是,幸福的取得并不靠这些,而是靠精神。他们而且认为我们选择道路是毁灭的道路。”

  “你以为美国那种地方对实现你的理想合适吗?”

  “我看不出为什么不合适。你们欧洲人一点不理解美国。因为我们积累了大笔财富,你们以为我们只是需要钱。我们一点不要钱;我们一有钱就拿来花掉,有时候花得好,有时候花得不好,但我们总是花掉。钱对我们说是不在话下的,它只是成功的象征。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只是认为我们把理想放错了地方,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的理想是自我的完善。”

  “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拉里。”

  “这种理想值不值得人努力去实现呢?”

  “但是,有没有想到,以你这样一个人,对美国这样一个贸易匆匆、忙忙碌碌、目无法纪极端个人主义民族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无异于想要赤手空拳阻止密西西比河的河水不流。”

  “我可以试试。是一个人发明轮子的;是一个人发现引力的定律的。没有一件事情不会产生影响。你把一粒石子投入池中,宇宙就不完全是它先前那样子。把印度的那些圣者看作生无益于时,是错误的。他们是黑暗中的明灯。他们代表一种理想,这对他们的同类是一帖清凉剂;普通的人可能永远做不到,但是,他们尊重这种理想,而且生活始终受到它的影响。一个人变得纯洁完善之后,他的性格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得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很自然地去接近他。如果我过着给自己安排的那种生活,它也可能影响到别人。这种影响也许并不比石子投入池中引起的涟漪影响更大,但是,一道涟漪引起第二道涟漪,而第二道涟漪又引起第三道涟漪;很可能有少数几个人会看出我的生活方式带来幸福和安逸,而他们也会转而把自己所学到的传给别人。”

  “我不知道你可知道自己在和什么人作对,拉里。要知道那些不学无术的人过去用拉肢架和火刑架镇压他们害怕的意见,现在早已放弃不用了;他们现在发明了一种更为恶毒的毁灭武器——说俏皮话。”

  “我这个人相当顽强,”拉里微笑说。

  “好吧,我只能说你有点个人收益总算有你的狗运。”

  “这对我是很大的帮助。如果不是靠这点钱,我就没法像过去那样天南地北地跑。可是,我的学徒阶段结束了。从现在起,它将成为我的包袱。我要扔掉它了。”

  “这将是非常不明智的事。你打算过的那种生活之所以可能,唯一靠的就是经济上不仰求别人。”

  “相反,经济上不仰求别人,将使我计划的那种生活成为没有意义。”

  我实在按耐不住了,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来。

  “这对印度那些云游四方的托钵僧也许很合适;他可以在树下过夜,而那些虔诚的人,为了结缘,都很愿意把他的讨饭钵字装满吃的。可是,美国气候对露宿是很不相宜的,而且我虽然不敢自命对美国十分了解,至少有一件事是美国人全部同意的,就是要吃饭就得工作。可怜的拉里,恐怕你还没有起步,就会被人当作流浪汉抓到教养院去了。”

  ......

  “你大约忘记钱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节省时间生命太短促了,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那样多,所以一分钟也不能浪费......”

  拉里笑了。

  “讲得很对,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我可以拥有自己的出租汽车解决这个困难。”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将在纽约定居下来,别的理由不说,还因为纽约拥有最大的图书馆。我只需要很少一点生活费;我对住宿的地方毫不在乎;一天只要吃一顿饭就够了;等我把美国要逛的地方全逛到了,我将会省下一笔钱来买一部出租汽车,自己当司机。”

  ......

  quot;在你处理掉你的那一点点财产之前,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因为一旦脱手之后,就永远不会回来。说不定有一天你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别人迫切需要钱用,那时你就会后悔莫及,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蠢事。"

  ......

  “你比我把钱更加看得重。”

  “我很重视,”我直率地回答他。“要知道,你一直有钱,而我并不如此。钱能够给我带来人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一想到现在只要我愿意,我就能够骂任何人滚他妈的蛋,真是开心至极,你懂吗?”

  “可是,我并不要骂任何人滚他妈的蛋;而如果我要骂的话,也不会因为银行里没有存款就不骂。你懂吗,钱对你来说意味着自由,对我则是束缚。”

  ————————P325-330

  这是一段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这段话的前文是拉里自述自己幡然领悟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或者不能说是答案,拉里获得了一种力量。拉里说,“我觉得体内有种力量急于要扩展出来。要我离开世界,住进一个修道院,我决计不干;相反,我要生活在世界上,爱这世界上的一切,老实说不是为它们本身,而是为了它们里面的无限。(p323)”拉里寻找到一个答案,能够让他热爱生活。拉里找到的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继而得到的是支撑这个理想的力量。文中的“我”充当着现实的提醒官,而拉里则是理想的代表。二者交锋。这段话是最精彩部分,我忍不住一字字地打出来。就算我牢牢地记住这段话了,也不能坚定地回答,现实和理想哪一个可以获胜,就像拉里说的:也许就没有什么答案,也许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但这段话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觉得我向下的根更加扎实了一点。而拉里的态度让我想起一首诗——《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中十分著名的一段:

  “纯洁的维斯塔处女是多么快乐!

  遗忘世人,也被世人遗忘,

  美丽的心灵闪烁永恒阳光

  每次祈祷都被接受,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

  我感觉拉里说答案不重要的时候潜意识是蕴藏着这句话的,“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正因为“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所以才可以不执着于答案。他达到的是一种超然于外物的境界。至于怎样才能幡然领舞这些,拉里的话并没有给我们什么可寻之迹。因为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太一样,但是,起码,我看到了一个明亮方向和一条通达的道路。

  举报

  《刀锋》读后感(四):被毛姆神化的维特根斯坦

  毛姆笔下的美国有点像现在的中国,浮躁混乱渴求名望与财富,却让一切碎若浮影。

  毛姆笔下的维特根斯坦有点像嬉皮士那一代人,衣衫褴褛,四处远游,在印度求道。

  可是写的却是二战之前。

  不知道是毛姆本身的预言性还是毛姆笔下的维特根斯坦的预言性,在二战来临前角色就已经有了战争毁坏一切之后的那种迷茫和去物质化。

  无论是传记还是刀锋里写的,维特根斯坦都是很强调体力劳动对思想者的重要性,在现实世界里他当了一个园丁和老师,在小说里成为了出租车司机。但是小说里的维特根斯坦似乎真的通神了,可以用用语言焕发人的身体潜能,也可以维持某种毛姆不断强调的精神游离。

  当然和小说设计的他离开法国之后对宗教的质问和追寻有关,在寻找恶的来源的路上完成某种进化,evolution。

  当然,突出维特根斯坦的神化更多的是对当时的法国上层混乱而无意义的生活的细致描写,而在伊始,第一次线索人物和维特根斯坦的会面就是在阅览室,看心理学原理看了十个小时主人公,就像参悟大道的宗教人物。

  当然本来的维特根斯坦(起码在传记里)是没有那么神性的,更多的是像个永远纯真永远对世界诚实而尖锐的聪明孩子。

  我都忘了我是先接触了关于毛姆的描述还是先接触了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描述,但是看这本书却和最初的预想不一样。

  刀锋的第一句是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而书里的维特根斯坦,在历史的悬浮碰撞中消失在留白间,出现的时候,已经得到归来了。

  番外:书中女性角色对维特根斯坦的那种偏执狂恋,真的很符合我第一次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照片给我的第一印象:精致而好看的哲学家的脸。(大概和其他看过的哲学家照片都是大胡子有关....

  《刀锋》读后感(五):《刀锋》读后感

  时下年轻人流行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抛下生活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好就是周游列国、环游世界。《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大概会让他们有所共鸣。一战退役的拉里刚二十出头,抛弃了体面的工作或上大学深造机会、抛弃了美好的前景和体面的生活,一个人的跑到巴黎“晃膀子”。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 其中最令人费解的一段莫过于,拉里那羡煞旁人的青梅竹马同时也是贤良淑德的未婚妻,在拉里巴黎度过两年期间甘愿默默等待守候,换来的只是被他抛弃。本来是众人眼中的金童玉女,曾经幻想的长相厮守一下子化为泡影。但拉里认为他只不过是希望可以安心追寻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例如历史、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例如思考人生的奥义。在他看来巴黎是一个可以让他安静学习和思考,充满学术气息的文化之都,而不是纸醉金迷的浮华盛宴。

  一面是优渥安逸的生活,有体面的工作和社会地位、有爱他愿相伴一生的妻子;另外一面是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的朴素生活。面对这两种生活,想必大家都会思想挣扎一番。但我觉得大多数人喜欢后者的只是一时,说到一辈子的选择还是向往前者。毕竟这是社会或者世俗大部分人认同的美好生活。这让我想起那些年轻人声称要追寻自己的内心,要体验自己想过的生活。但他们哪里舍得放下机会拍摄美景附上一段人生感悟放上朋友圈,等待别人在下面点赞。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说到底我们还是在乎别人的看法。

  毛姆笔下《月亮和六便士》、《面纱》(看的是电影)和《刀锋》的主人公都有一种很独特的魅力。他们都有很纯粹的热望和不舍的追寻,宁愿放弃优厚的物质生活、无视世人的看法,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月亮》里的高更人到中年放弃了体面的证券经纪工作、美满的家庭,只身闯荡巴黎。投身到放浪形骸、三餐不继到画家生涯;《面纱》里的沃尔特抛弃上海安稳体面的政府研究工作,拉着对他不忠的妻子毅然决然地跑到中国大陆腹地一个霍乱瘟疫肆虐的小镇济世救民;《刀锋》里的拉里在抛弃一片大好前途,只为探寻自己的喜好,甚至到最后放弃了曾支撑他度日的房产收入,散尽家财,做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过着平凡的生活。毛姆总是在他们身上洞察到一种很质朴的品质。这种纯粹的品质,和宗教圣贤散发出来的至圣至善不同。他们同样都有自己的世俗欲望和缺陷。例如高更试过鸠占鹊巢,乱搞别人的妻子;沃尔特当初因为妻子的美貌一见钟情而选择和她结婚;拉里则是像我们常说的忘恩负义的“渣男”。这多多少少拉近了读者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可以尝试换位思考。所以说,毛姆在世俗和神圣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通过粗浅和世俗的语言让我们普通人也有机会接近和了解别致的人生。

  《月亮》里的高更和《面纱》里的沃尔特虽然都是离经叛道,但毕竟一个留下了传世的作品,一个也拯救过生命。所以用世俗的标准判断,他们多少也代表着一种成功。但《刀锋》中的拉里真的很普通,没有鸿鹄之志,没有经韬纬略,可以说是百无一物,和普通芸芸众生几乎毫无区别,甚至是世人眼中不求上进的年青人。书中有一段说,如果世界上都是他那样的人,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但看完书,我内心深受触动,拉里在我心目中也是一种隐秘的伟大。在我毕业后的这段时间里,我时常感受到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听到别人刚毕业年薪几十万为很艳羡,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觉得自己多少有些碌碌无为。但是认识了拉里后,我改变了自己一些看法。对生活也有了不同的理解。现今中国和《刀锋》笔下的美国时代背景有些相像。都作为一个崛起的后起之秀,充满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时代的洪流召唤我们投入到社会建设中,缔造和见证国家的繁荣昌盛。无可避免地,实用主义和功利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更有效用,更符合时代潮流。看到拉里的经历,我觉得如果仅通过金钱、地位、社会贡献去评判一个自己的成败有失偏颇,也很容易让自己迷茫彷徨浮躁。放下这些执念,我觉得自己内心踏实了一些。

  《刀锋》读后感(六):终于看了

  买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去看这本书,朋友总是向我推荐毛姆的书,说很有意思,但一直也没有去看...

  这是在旧书市场买的4块钱的老版书,封面就是这个了.很喜欢看旧版书,翻译准确又有感觉,也便宜.

  可能拉里都成为读过这本书的人心中一个略微神化的人了,谁也不知道是否存在这样的人,也许毛姆也想要那种事不关己的心态,但还是无法做到.不知道这个人物是完全虚构的还是真的存在,至少是有些人心中的向往吧. 其实我很喜欢那个女画家,虽然她半辈子过的也算糜烂,但还一直绕着自己热爱的艺术,最后真的自己搞起画展,这也算理想的成全与释放吧.

  我想没有人能成为拉里吧,首先像他那样读很多书就很难,如果读就得像他那样每天不工作也不常跟别人见面,而且读那么多书也是需要耐性的.至少我知道我没那么多的耐性去读那么多的书...

  总觉得现在生活一闲下来就什么也不想做,还不如以前上学忙的时候看的书多.忙的时候总想挤时间去看书,闲的时候却只是想呆着无所事事.现在我面前又放着一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刀锋》读后感(七):听拉里一个钟点接一个钟点谈下去

  听拉里一个钟点接一个钟点谈下去,谈上帝和永恒,谈绝对和厌倦的没完没了的轮回。

  拉里云游四海,试图从宗教、艺术等一切可能中去探寻人生的奥义。这是我极度渴望的生活,但正如书的扉页上援引的《奥义书》中的那句话: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的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那么,就先去满足凡俗的幸福吧。在真正云游了四海之后,探寻了一切未知之后,是不是也是想要得到最凡俗的幸福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渴望着拉里的渴望,却想要得到伊莎贝儿得到的一切。人之本性就在于此,矛盾和贪恋。

  我永远是两个人,两个极端,两个像拉里和伊莎贝儿一样注定无法结合的人。

  听拉里讲道理,或者说听毛姆讲道理,浮躁的心慢慢静了下来。

  喜欢《刀锋》中塑造的人物,每一个都不讨厌,每一个都让人觉得就应该如此。

  在上帝和永恒,绝对和厌倦中获得平静,在阅读中获得平静。

  书永远是最可靠的朋友。童叟无欺。

  《刀锋》读后感(八):所谓的得救之道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拉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对自由的追求,放浪不羁的无怪乎别人的看法,所不同的是我们依然周而复始的在现实面前做符合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的事情,当然我不是说拉里的行为不合法或者不合规矩。拉里几经挣扎与折腾最后还是归于俗人的轨迹,那么什么是高尚,什么又是庸俗呢?

  我钦佩拉里,但是不认同他的做法,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为了得到救赎为了找寻生命的意义,都去游走学习,那么整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人都会有倦怠,源于个人精神和肉体完成情况的不平衡,拉里十七岁做空军,同伴的死对当时的他来说不是恐惧,而是接受不了,对,我觉得拉里之所以一直找不到他所苦苦寻求的答案,正是因为他对已发生事实的一种抗拒,是种逃避,可以说他以后的一切行为都是从此开始的,从一件事情中痛苦的无法自拔,便用不同于常人常理的形式去排遣,这点和苏菲很像,作者有意识的将他们两个扯上关系,不无道理啊,苏菲丧夫丧子后的自我放纵,也许她也是在群求得救之道,文章最后说每个人都是成功结尾,包括苏菲的死,不全是伊萨贝尔的错,杀死她的是她自己。

  诚然,拉里是潇洒的,对物质的不屑,那种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的超然,我想,这一切都是真的,去做矿工,去印度,每一种经历都造就了他肉体的饱满,精神与肉体交替的发泄,那他得道了么,也未必,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最后他还是毅然的回了美国,倾其财产,像普通人一样去过活,工作,也许之后也会娶妻生子,在被平凡却实际的生活洗礼后,还能像当初那样的追求灵魂的彼岸么?

  也许所谓的大彻大悟就是即便看淡了世事也能隐与世吧。

  最后我想说说伊萨贝尔,我钟爱的姑娘,你能说她不超脱么,对拉里的爱,即便如烈火般炙热,却也能理性的如退了潮的海平面,悠远而平淡,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仿佛什么都没有在心上烙下痕迹,嫁给格雷是明智的选择,阻止苏菲和拉里的婚姻也是可以理解的对爱的最伟大牺牲,拉里要的是纯净是自然,那么我成全了他,为什么还要让苏菲去破坏我的宽容呢。我想,每一个女人对爱都是霸道的,她至少爱的真诚,爱的坦然,对拉里她永远都是那么的相信,我总觉得伊萨贝尔身上有种气质,那种不卑不亢,高傲而实大体的从容。

  不管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处于什么情境之中,你是像拉里那样完全的个人主义,抑或是仅仅如芸芸众生一样循着轨迹谨小慎微的过日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能说谁对或是谁错,也没有好和坏之分,每一条路,都有这条路特定的归宿,拉里对印度教的思考,对基督的参悟,我不由的想到最近看的《少年派》,人之所以会有信仰,有崇拜,给自己找个精神寄托,归根结底是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企图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以为这样就能解脱了,作者最后说结局是很成功的,因为每个人都得到了最好的归宿,可是我想,美满的背后,是拉里对答案无止尽的矛盾,是伊萨贝尔对爱的压抑,是格雷对财富和事业的物质欲的绞尽脑汁,艾略特的对地位的无比推崇却也在欺骗中自以为是的含笑而终,却不忘了他那可笑的装扮进入俗世的棺材,再有品位你死了终究是死了,就像名利一样,一旦你退出了社交圈,人们就会渐渐的将你淡忘,苏菲的死是唯一我觉得值得赞扬的喜剧收场,无论是谁,你永远摆脱不了内心的忧伤,也许你不说,但你无法否认他的存在。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高处不胜寒。

  一把刀的锋刃是很难越过的,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很困难的。

  《刀锋》读后感(九):读罢《刀锋》

  读罢《刀锋》,我跟朋友调侃说,毛姆简直是文艺鼻祖啊。真的,现在不是很多文青(包括我在内)口口声声喊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吗,或者就是辞职休学旅行去之类的豪言壮志,毛姆在《刀锋》里就塑造了这么一个文青形象——拉里。

  拉里因为当飞行员时候目睹了好朋友的死亡,开始对世界充满怀疑,迷惘自己人生的意义,然后开始了别人眼里相当不务正业的生活。不过他很有勇气,顶着别人的嘲笑眼光,果断放下订婚的伊莎贝尔,去巴黎寻找人生的终极答案。不能对他日后生活的好不好做出评价,因为虽然他或许住在破烂不堪却靠近图书馆的小旅馆,或许需要做些体力劳动,但是无论如何总是可以令他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想来毛姆的小说受人喜欢,一部分原因是他小说里透露的那种“任性”。就像Follow your heart 和Be yourself 这种无论何时说都很动人的励志语录一样,想想看,谁不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啊,谁不想跟着自己的心走啊,但是毕竟还有世俗的枷锁在,不是谁都有勇气冲出去的。就像毛姆说的: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者寥寥无几。《刀锋》里的拉里冲出去了,《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冲出去了,而且都探寻到人生的终极目的了,人人心向往之。

  其实毛姆的这种唯心主义对于我来说,多少是有些消极的,虽然深得我心。有一种虚妄,可以麻痹人。拉里因为最终寻得了人生的意义,他的“晃膀子”才有资格被称为是“本性与自然的结合”,否则自始至终不过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我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可是执行力为负,为求心灵的宁静,当我一事无成时我常常安慰自己“乖,是世界的错”,我是踱步在理想和现实界限上的人,总觉得有一天会被自己的理想主义杀死。毛姆小说里自嘲道:你知道,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时,他就成了作家。恃才傲物的人才这么说。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戏剧性强的小说,所以相比《刀锋》来说,我反而偏爱《面纱》里面的揪心情节。《刀锋》里故事过于零碎,按毛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人物形象为契机而发展的小说”。译者周煦良在序里也说,“毛姆的《刀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次大战之间那个时期的一个人物画廊。”除拉里外,印象深刻的角色有仨。伊莎贝尔从可爱的少女流于庸俗之辈了,她爱拉里只是这爱还不足以给她勇气放弃生活,跟大多数人一样,她只是比较现实罢了;索菲麦当娜就有些可惜了,她本来有机会回到正常轨道幸福生活的,拉里突然决定跟她结婚,是因为索菲还是他记忆中的美好样子:谦虚高尚,充满理想;还有一个十分可惜的路人甲,拉里在矿上工作时候遇到的考斯蒂,谜一样的家伙,好像小痞子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哲学家的脑子,他跟拉里交情很好,我甚至希望他俩能发展出点什么基情,可是拉里逃走之后毛姆再没有提起过他。

  都说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毛姆这儿得到了深刻的证明。读者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小说中找到毛姆的影子,总是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刀锋》里他甚至明目张胆的安了自己的名字。然而我很久不写东西了,生活被我搞成一团乱麻,实在很难理出头绪把他们写出来。其实也遇见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如果可以添油加醋成故事,又不暴露自己,不至于使读者对号入座就太好了,可是功力太浅,写出来都成赤裸裸的招供。

  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无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觉得。毛姆大叔也在小说里表示,“我读了不少的书,我不知道自己学到多少,只知道自己极端无知。不过这一点我过去已经知晓了。”我越来越佩服艺术家,无论是写书的,画画的,唱歌的……他们是浑浊世界里的精神旗帜。空有精神上的追求,或许不能养活一个人,可是却可以使他活的真实。

  “现实。你没法说它是什么,也没法说它不是什么。它是无法表达的。印度称它为大梵天。它是无在而无所不在。万物都蕴含它,仰藉它。它不是人,不是物,不是因。他没有属性。他凌驾在久与变之上,整体与部分之上,有限与无限之上。它是永恒的,因为它的完善与时间无关,它是真理和自由。”

  愿我早日领悟其中真谛。

  《刀锋》读后感(十):每个人都只理解她愿意理解的事物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100年前毛姆笔下西方的人的纠结与选择与现在的我们也并无什么特别不同。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生命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知道为什么要把伊莎贝儿作为反面人物,至少在索菲出现之前她还是挺完美的。及时行乐也未必不能成佛,顺势而为自有其不可动摇的理由。相较于拉里、格雷和作者,无疑地,她对索菲一开始的评价就苛刻到残忍,不过我想如果索菲是在100年后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不会得到比伊好多少的舆论。我只是不得不羡慕西方长期的理性思维、哲学思辩和宗教信仰的浸润,三个男主角都对他人的痛苦抱有深刻的同情和理解。不能想象以金钱和权势为追求的大腹便便的国内中年男人能有这样细腻温柔仁厚的态度。

  经历碰产等储多困境之后,伊莎贝儿和作者重逢,态度自若的样子还是挺迷人的。喜欢她对格雷的评价,特别是讲格雷精神受到重大创伤后在乡下静养时,而对平静美丽的乡村景致,身上自然流露的诗意,令人沉醉。而她并不爱他,这样的评价又令人动容。处世不惊大方得体对一个成年女人来说的确是非常高的境界。

  只是拉里重新出现后,这样完美的面纱一点点剥落。或者经不起诱惑的并不是伊,而只是人性,所谓的自然属性不就是兽性的代名词吗?

  虽则毛姆写得这些人都很真实,但是我并不喜欢他写的伊莎贝尔在车上看着裸露手臂的拉里时的描写。写道她露出野兽般的表情,一改之前作者“我”对她优雅气质的赞赏之辞,从这段开始,是伊在本书中形象的转折点。之后顺理成章的,用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索菲作为伊莎贝尔的参照物,明显可以感觉到她的言行都和之前的感觉不同了。深究其因,也不外乎两条。一则她本来就是入世型的女人,讲究的是一种可控的生活的快乐。发乎于心止乎于礼,对她的真爱拉里如此,对相濡以沫的丈夫亦如此。那为什么偏偏对落难自暴自弃的索菲毫无同情呢,我想是因为伊莎贝尔她平和的心态来源于对社会规则的一种敏感的认可。在秩序内的一切她自能泰然自若,高贵得体,她并无额外的智慧去体会不属于她生活规则内的东西。而用混乱来对抗命运的索菲的行为正和她对困难的观点相佐,入世之人是无法理解槛外人的思想的。她对索菲的排斥于其说是缺乏同情心不如说是她对体制外的东西的抗绝。每个人都只理解她愿意理解的事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刀锋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