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火星救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火星救援》的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3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火星救援》的读后感10篇

  《火星救援》是一本由[美] 安迪·威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星救援》读后感(一):火星上的鲁滨逊

  多年来一直沉迷在推理和科幻这两种类型小说不能自拔,前者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后者则让思想信马由缰的奔驰。

  电影也在昨天(2015年11月28日)跟老婆一起去看了,跟书比起来,差远了。唯一让我有成就感的就是,不停的回答老婆的关于各种技术问题,以至于邻座善意的提醒我声音小点= P= 这也算是一个有趣回忆吧。

  这部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科幻小说,霍尔莫兹的离子推进器,MAV等等这些登录火星的设备其实都是最近30年内极有可能实现的技术,而人类登录火星在理论上已经是可行的了。这部小说应该说是一次对火星登录的头脑风暴。顺便一提的是,还有一部类似的影片(如果算的话)应该是阿波罗十三。

  沃尔特在火星上的求生欲望,以及对各种条件的计算,运用手上仅有的设备让自己活得更久,这些都是能让人坚持读下去的动力,而这里所有的难题也都有点Google面试题的味道,比如,也许谷歌的HR会问你“如果你在火星上你如何获得水?”之类的。总之脑洞要开的够大才行。

  人类总是在各种困难搏斗,在太空里,在火星上,在生活中

  与沃尔特共勉。

  《火星救援》读后感(二):随便写写

  看这本书呢,得到了两个心得

  第一,故事曲折性是刻意的。看这本书的时候这样的痕迹十分明显,每当男主遇事顺利,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下一part一定会有麻烦出现,阻碍男主西去取得真经。当然,作为一部正能量的科幻小说,情节发展肯定是会在下一部分讲述万能机智的男主,如何凭借聪明的小宇宙,灵巧的双手坚强意志乐观的心态排除万难一举攻克通往圣途的绊脚石,到达心中光辉的殿堂,来一个完美的happy ending!没错,这就是整个故事的节奏,一起一落,一高一低,就跟心电图一样。我不得不说,摸透了它的叙事结构之后,对于整部小说的兴趣降低了不少。因为我能猜到故事大致的发展脉络,已经没有悬念了。略微有点小遗憾心情有点小郁闷。所以,对于那些最后能够华丽反转的小说,我总是高看一些,内心不仅喜欢,而且佩服。因为它超出了我的预测,让我眼前一亮,拍案叫绝。没错,我就是欣赏那些能不知不觉把我骗住的故事,被骗了我还为它叫好!(画外音:我是抖M吗?)

  第二:翻译是门艺术。嗯,看这本书的时候深刻感受到了。以前也会有类似的感触,毛姆的小说通俗易懂,很好读,不仅是原作者写得好,翻译也是出了不少力。原著写作好坏当然是最关键的,精彩,深刻,流畅是一本书值得译作外语的基本要素。但是,当一本优秀的原著要被译成外文,流传海外的时候,遇到或是寻到一位有水平的翻译家是十分重要的了。不得不说,《火星救援》这本书的译者是一位与时俱进段子手,一股东北大碴子味儿,让我这样的南方读者看得十分有趣,捧着kindle笑得花枝乱颤,被舍友数落是个神经病-_-。所以说,翻译的好不仅让文字变得流畅通顺,明白易懂,也给书籍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可读性,是锦上添花好事。在我还没有能力读懂原著的当下,希望能遇到更多优秀的翻译作品,这也是读书带给我的另一种乐事。

  《火星救援》读后感(三):美利坚段子手在火星的那些事

  引言

  安迪•威尔,7 0后美国作家程序员兼理工宅。自20岁起便开始博客发表小说,直到2009年其免费连载的小说《The Martian》引发大量网络读者反响。为响应其众多读者出于阅读体验方面要求,他先后在博客上推出Ebook电子版以及亚马逊上推出kindle版并以0.99美元的最低价格出售。之后的四个月,作品受到更为广泛的好评并荣登亚马逊科幻类畅销书单的前列。最终,美国兰登书屋的皇冠出版社与他签订了出版合同,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与他签订了电影合同。

  最早听说安迪•威尔的这部作品其实是在2015年六月《科幻双月杂志》第一期的专栏“新书速递”里头。

  那时,负责该专栏的朋友理查德•帕克通过翻译国外的推介来将几本当时内地尚未翻译出版过的科幻畅销佳作引入。

  有趣的是,该专栏所推荐的第一本书,正是安迪•威尔的这部《The Martian》。

  然而,对于像我这种英语水平战五渣的普通幻迷来说,让我看外文原版书还不如给我来一梭子铁花生米。

  当时我就想啊,你们尽推荐这些国内一时半会儿都出版不出来的劳什子有个卵用?推荐点有中文版的书不行吗?

  然后不到四个月译林出版社就打了我半边脸。

  再然后得知台版更是早已先行一年译出的消息的我,另半边脸也开始有些隐隐作痛……

  好汉不提当年糗。赶巧在国内电影上映前,一时书虫上脑的我,偶然在本地书城闲逛时看中了这本译林版的《火星救援》。

  一开始还真没注意到这就是帕克推荐的那本《The Martian》。

  但看到封面一瞬间还真觉得蛮眼熟的,按腰封上的宣传也只知道这是今年蛮受期待的那部科幻片《火星救援》原著。

  直到在回家的公车上,我顺手撕开了塑封,开始了例行的检阅:

  这简介看起来还真有点眼熟。

  ——大阿拉伯地带——

  诶——这是……火星地图?有点意思……

  之后就是接连在笑与泪与多巴胺分泌中度过的三天。

  “第一章 日志SOL6

  我他妈彻底完蛋了。

  这是我考虑再三后的结论

  完蛋。”

  ……

  远足的人在深山里迷路了,人们会发动搜救。火车出了事故,人们会排成长队献血。地震毁了一座城市全世界的人都会捐出紧急物资。这种本能扎根于人类社会,每一种文化都不例外是的,有些傻逼对此嗤之以鼻,但有多得多的人愿意这么做。正因为这样,才有几十亿人站在我这边。”①

  ……

  是的,笑过,也触动过。

  但我依旧不禁要发问:

  马特•沃特尼究竟是NASA从哪请来的段(da)子(dou)手(bi)?

  哦不对这是小说,作者你哪位?

  翻到飘口的作者介绍:安迪•威尔,从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执着的太空宅男,沉迷于相对论物理、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火星救援》是他的处女作……

  流弊——可是,好好的一个理工宅怎么就成了段子手了呢?

  ……

  不仅如此,此次译林版的译者陈灼也是超流弊的……

  无论是从行文流畅方面,还是原作风格展现方面,抑或是情境代入感上,陈译本都表现得近乎完美,可以说无可指摘。若真要硬挑问题的话,于我而言可能也就译文中沿用的那些关于NASA仪器设备、任务指令、执行部门方面英文缩写稍微有些干扰,因为你需要在英文缩写一出现后就记住像JPL(喷气推进实验室)、EVA(舱外活动)、SOL(火星太阳日)、MDV(火星降落载具)、MAV(火星升空载具)等等诸如此类的缩写术语及其分别所指的具体含义

  当然,这对硬科幻迷与理工宅们而言简直就像普通人理解IPhone一般易如反掌

  最后当然还要说说书本身。实话说,安迪•威尔这书还真不是像《鲁滨逊太空历险》那样简单套用经典“鲁滨逊”求生模式在写小说。本书剧情实际展开其实是两条线:一边是苦逼宇航员马克•沃特尼通过口述日志来介绍自己的“火星求生日常”,另一边是作者以上帝视角描述地球方面的救援全过程

  可喜可贺的是这种双线展开的叙述方式想必不会让你感到厌烦,反而使你能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分泌出适量的多巴胺从而牵动起你的情绪。确实,书中的有些桥段着实令人触动——这可能是在当卫星中心的明迪通过照片证明马特幸存后因过分激动而抽泣时,也可能是在与NASA取得通信后的马克一再强调自己的意外与同组队友无关时的坚持,还可能是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为拯救主人公而临时放弃自己的航天项目以专门贡献出一台运送补给物资的助推器时的那种再三权衡,更可能是同组队友为了拯救马克公然违抗NASA高层命令调转飞船时的视死如归以及最终被成功救援的马克对这段不可思议的救援历程发自内心感慨……

  这一切的一切,不但饱含人文关怀,也让人道精神人性共情体现得更加具象而具有普世意义。

  总而言之,这不简单是一本段子成章的通俗读物,更是一本真情实意、有“情”有“趣”、探讨人文、富于思想的科幻作品,期待安迪•威尔的下一篇作品能继续令我们眼前一亮!

  注释:

  ①引号内容摘自《火星救援》,安迪·威尔著,陈灼译,译林出版社。(侵删)

  ——本文于2016年1月完稿,发表于科幻电子杂志《科幻双月杂志》第五期

  《火星救援》读后感(四):我要活

  每次电影火了以后,电影改编的原版小说才能火。而我就是不看电影看小说的那类人。电影没看过,不做评价,小说刚看完,感觉不错

  小说讲述的一个任务小组前往火星执行任务,不幸遭遇火星风暴,一个叫做马克·沃特尼的组员被误认为死亡而独自一人被遗弃在火星上,搞清状况后他挣扎求生,最终被营救回地球的故事。整个故事节奏感极强,不断重复面临危机、惊险过关的循环高潮一个接着一个,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这也是我读过的少有的硬细节科幻作品。所有故事的发展都建立在真是的物理原理与真实细节上,尤其是获救后因为长期不洗澡而浑身发臭的片段,真的让我几乎相信这就是一个已经发生的故事。

  当然,整本小说带给我的还不止这些。

  最大的收获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在面对一个一眼看去会觉得毫无头绪的问题时,常常就束手无策,在畏难情绪的带动下默默放弃了。而在马克这里,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举个例子,马克在火星上生存,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因为空气已有的设备能够提供。于是,他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在火星上找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看来只能等死了。而马克是怎么做的呢?他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是:水的组成元素是氢和氧,首先要搞到这两种元素,氧元素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氢元素可以从火箭燃料中获取。然后二者反应就能得到水,再仔细考虑反应的场所和收集水的方式,大功告成。我读到这里算是彻底服了,这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啊。

  现在让我总结一下这个模式:迅速评估问题和现状,然后把解决该问题所需资源都罗列出来,如果这些资源自己掌握最好,不掌握就去寻找或者替代,最后用一个周密的计划把所有东西都串联起来,去达成目标,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欲望,做成一件事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内心不竭的渴望。马克要在火星独自生存五百多个火星日,得越过三千多公里复杂地形,会遭遇火星沙暴,更可怕的是,独自一人,无人交流。面对如此绝境,他居然挺了过来,奇迹般获救。除了他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外,发挥最主要作用的就是他的求生欲望——我要活!

  在绝境中求生存,让他爆发出了无限的潜能,利用上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在历史上也多有例证:项羽破釜沉舟,自断后路,九战九捷;韩信背水一战,以寡破众。由此看来,想要完成一件极难的事情,就需要把自己逼入绝境,当退无可退的时候,才能一心向前。常常想要为自己留条后路的,大多数都会走过这条后路,无他,没有拼命的决心罢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可以用于平时,但在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候,需要“狭路相逢勇者胜”,拿出“我要活”的勇气和决心反而才能过关。

  《火星救援》读后感(五):火星救援,谁出了一道这么难的题

  《火星救援》很好看,是那种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一看就想看到底的小说。由此翻拍的电影也叫好叫座,全球票房接近6亿美元,也说明它的剧情足够紧张、足够刺激。但是,在我的豆瓣评分里,它只得到3颗星。

  理由很简单,作为一部科幻小说,《火星救援》没有对我的世界观产生任何冲击。

  它不像《三体》,一系列“降维攻击”、“黑暗森林法则”、“猜疑链”等名词令人眼界大开,让人在阅读之后,不由自主地对外星生物保持一份警惕与戒备;也不像《星际穿越》,对“虫洞”、“黑洞”、“空间翘曲”、“引力与五维空间”等旧意象的新解释引人入胜,哪怕读者半懂不懂,也很容易陷落在对新世界的幻想中不可自拔。

  相比之下,《火星救援》实在太土了,在这个被设定发生在2030年的故事里,既谈不上一切宇宙奥秘,也找不到任何高新科技主人公依旧是肉身凡体,渴了必须喝水,饿了必须吃饭,出舱执行任务必须要穿太空服,无聊的时候也得靠看70年代的美剧打发时间,每天的生活就是准点上班、准点下班、按时作息、正常饮食——一切都跟普通人的日常没什么两样,一点儿也没有超出人们的想象。

  主人公从头到尾都只在做一件事:修东西。过程大抵如此:发现bug、推导方案、解决问题、发现新bug……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最后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成功上岸。

  与其说它是一本科幻小说,倒不如说它是一本推理小说。就像“密室杀人”这样的套路,场景和任务都设定完毕,唯一的悬念是看他怎样一步一步推断出一个最优解,而且自圆其说。

  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它是一篇论文。主题是《论一个地球人在少量物资供给、有限通信条件的火星环境下能生存多久》,多半发表在类似《科学美国人》这样的科普杂志上,应该发不了《Nature》和《Science》这种专业期刊,原因大概是“题材陈旧、创新不足”。

  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点子。一个工科宅男摆弄着自己的R2D2乐高玩具,突然间灵光一闪,“要是有个人被落在火星上会怎样?”嗯,他首先要生存,要解决食物、空气、水和温度问题。活下去之后怎么办?他要想办法跟地球恢复通信。联系上之后怎么办?他得执行一套自救方案,前往某个设定好的救援点。地球人应该怎么营救他?得考虑飞行器的时间、成本、航线、人员配置……编吧编吧,就编成了一本书。

  整本书的写法,就是通过不断地提出各种常量与变量,逐个攻破诸如“如何在有限土壤面积上提高土豆产量”、“如何通过燃烧联氨得到氢元素”、“需要多少块太阳能电板才能供漫游车行驶90公里”、“ASCII码和莫尔斯码在卫星通信中孰优孰劣”、“怎样合理使用钻头才能避免电路短路”之类技术难题,来逐步推动剧情发展。解决一个问题,就发生一个新的危机,提炼出一个定理,马上又得推导下一个公式。

  实在太技术宅了,不是吗?

  这种硬马硬桥、丁是丁卯是卯的写法,肯定会让非技术宅们味同嚼蜡。就好像理工科大学男生常有的经验:女同学向他请教应该买哪一款手机,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你看,这一款用了最新款的八核处理器,那一款的屏幕达到了2K分辨率,这一款的边框工艺是“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那一款的操作系统据说东半球最好……口沫横飞、滔滔不绝,但女同学最想知道的只是:“哪一个自拍效果最好?”

  ——很多人看小说,更想看的是剧情跌宕、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他们没有多少耐心去了解或学习,一个碳纤维是如何在反复拉伸弯折之下,发生了4毫米的断裂。

  但是,这并不等于它不好看。对那些喜欢从虚构作品中读出非虚构感觉的读者,或者对那些喜欢一切皆有根据、凡事都有安排的处女座用户,这种一板一眼的写法可能恰好投其所好。

  本质上讲,《火星救援》就是一个现代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把荒岛换成火星,把轮船换成飞船,在第三人称中掺杂进第一人称,马上就改头换面、旧貌换新颜。《鲁滨逊漂流记》风靡了那么多年,现代版的Remix理所应当不会难看。

  只要有足够耐心,其实这本书里有趣的地方很多。

  比如说,它毫不留情地嘲笑了某种小资情怀。很多人可能都听过类似“荒岛唱片”、“荒岛音乐”、“荒岛电影”的说法,内容多数是“如果你一个人流落荒岛,你最想带上哪十本书/唱片/电影”之类,但这本书真实还原了荒岛场景之后,给出的结论却是“赶上什么听什么,真不挑”。比起无所事事地看书、看电影、听音乐,被流放者还有大把正事要做。在人艰不拆的求生挣扎中,他更需要满足的还是自己的肠胃,至于大脑,“贡献跟自己的屁眼差不多”。

  它异想天开地引入了中国元素(好莱坞一定非常非常开心),把中国太空局之所以愿意主动卷入的原因解释为:“既能得到拯救美国人的美名,又能实现把中国宇航员送上火星的实利”,好像对神州人不占便宜不舒服的习性深有研究。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要笑他实在太naive。贵国行政系统从来都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过即是有功”的中庸之道,谁会没事找事给自己引火烧身?

  它无心插柳般盘点了美国流行文化,虽然语调里多数是鄙夷。从MLB的芝加哥小熊队,到最终救援时的“钢铁侠”创意,从《星际迷航》里的工程师斯科特,到阿婆波洛三部曲里的《阳光下的罪恶》,从一连串中国读者基本完全无感的70年代美剧剧名,到刘易斯指挥官数据棒里满满当当的迪斯科音乐,无不沦为主角沃特尼的吐槽对象。沃特尼为什么如此痛恨迪斯科?想象一下吧,黄沙漫天的茫茫荒原里,唯一相伴的声音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和“动词打次动词打次”,非但不可能跟着音乐躁起来,你简直连竖中指的心都有。

  它还恰到好处地设置了一个“人相食”的老梗,如果给赫尔墨斯号的补给飞行器不能顺利对接,体型和食量最小的约翰森将被指定一人独活,后半程要靠食用其他人的尸体生存。这一幕多少有点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但少年Pi是真人真事,《火星救援》却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假定,“理查德-帕克”式的遭遇并不用上演,只变成一个不伤大雅的玩笑。

  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它屎尿屁横飞、百无禁忌的叙说方式。通常在这种印数较大的畅销读物里,你很难读到像“鸟人”、“装博一”、“牛逼”这样的词汇,但这本书却从头到尾都不正经,好像没经过类似某某总急之类机构的文字审查,读起来畅快之极。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我TM彻底完蛋了”,结尾则是“小贱命”、“一泡屎”。我们平常怎么说话,书里的人们就怎么说话,一点儿也不端着、装着,必须要给这本书的翻译者记上一功。

  最有趣的对话大致如下:

  * NASA:“请注意你的用词,你打出来的每一个字都会被实时转播给全世界。”

  * 沃特尼:“快看!好大一对乃子!—->(.Y.)”

  总的来说,从写作手法(顺叙、倒叙、补叙并用,第一人称的任务日志,通过节目、新闻发布会、会议等“旁白”形式解释信息)、人物塑造(至少主角沃特尼的性格很鲜活,不拘小节却又谨慎细心,意志坚韧同时爱开玩笑)、阅读体验(情节推动力强大,像好莱坞类型片一样预埋爆点,每一个危机都伴随意想不到的好运,解谜的悬念贯穿始终)等方面来看,这部小说都完成得相当漂亮,至少应该得到4颗星的评级,完全值得一看。

  但是,因为它在世界观的改造工作上力不从心,这一点完全不能符合我的期望。从私心角度出发,只能给它3星。

  另外还有一个不给它更高评价的理由。很多书读完之后,我会忍不住想再读一遍,但这本《火星救援》显然不在其中。了解了主人公的救援过程,满足了窥探剧情的需要,就再也提不起兴趣来重新翻看一遍,哪怕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所以,看完这本书的半个多月后,我才终于挣扎着写下一点体会。

  这多少证明了,至少对我来说,它不是一本多么重要的书。

  扫描二维码,收听阿鱼个人订阅号

  《火星救援》读后感(六):和安迪威尔一起穿越火星

  安迪威尔?何许人也?真是不知道啊!读完《火星救援》突然感到这就像个邻家的深宅好哥们儿一样。一个优秀的码农,一个死宅太空男,哈哈哈...真是有幸在今年的深秋认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人。

  仿佛就像是这样一个暖和的秋天,安迪敲开家门约我一起来一段火星的穿越之旅。唉,好吧...其实这真是一场危险重重的旅程啊!这场孤独的在路上,我们遇到了食物短缺、生存危机、火星沙暴、无法形容的恶劣环境(好吧...其实是我形容不来),但是至少安迪还有一些幽默感以及小强一样的顽强生命力。

  是啊,要是没有安迪的幽默,我想我们得死在这个旅程上吧。要在火星上当农场主?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至少要实现这个愿望,大脑和屁股得一样努力才行啊。当与JPL取得联系时,他可不会一本正经的好好聊天,看好大的奶子(.Y.)!当去阿瑞斯4之前,一顿脑补自己居然成了太空海盗了!哈哈,安迪君!不是每一个宅男都有你这样的幽默感啊。

  在旅途中谈论起成长,是啊,对于初入职场的羞涩和不善于交际,慢慢成长到驾轻就熟,死皮赖脸,独当一面的工作狂。那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啊!我吃惊地看着他,“喂,一个理科男为什么这么了解生活啊!”他只是淡定的笑了笑,呷了一口火星咖啡继续他的旅程。

  短短几天的旅途,我喜欢上了这个宅男((⊙﹏⊙)本人很直),他总会冷不丁的幽你一默,总是用他的聪明和幽默带着我这个凡人完成了这段伟大的冒险。到站了,我心有不甘的看着他。他只是轻轻拍拍我的肩,“好好休息,下段旅程可更刺激哦!”

  最后,感谢这枚死宅带来这样好看的一本小说!感谢译者的诙谐翻译!感谢这个虽没火星那么环境恶劣但依然需要我们用小幽默和小智慧去生存奋斗的可爱世界!

  《火星救援》读后感(七):书比电影好看,希望漫画化(妄想)

  当时先看电影的观后感是沉闷絮叨和夸大的美帝人文关怀,中国的出手帮忙都很滑稽。但是小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前因后果都讲明白了,中国的帮助情节出来得很自然还带了些遗憾和尊重的色彩,没有电影里那滑稽的无知偏见感觉。电影能让观众时刻感受得到男主的危机感,但是小说读起来很轻松,因为主角很贫很逗的关系,过程中常常让读者忘了男主每分每秒其实都在和死神搏斗的事实。

  关于翻译,不评价准确度什么的,中文读起来很流畅,粗话也因为接地气翻译增加了乐趣。但是又觉得译者用了太多网络流行语。让文字的调调变得有点轻浮。

  关于画面感,在读的过程中,我总是会因为脑中浮现的书里的一幕幕画面而逗笑。但那不是电影画面,而是漫画画面。那种反转、自嘲、男主和其他人的互动、火星的大环境和男主渺小的孤独感,竟然都以漫画的形式在我脑中展现。我是一个人么?而我脑补的漫画,是安达充风格的。如果这个作品能漫画化,希望是安达充或者浦泽直树来实现啊~

  《火星救援》读后感(八):火星救援短评

  简直太棒了。小说中充满了数字和计算(逻辑计算),虽然不知道科学性有多少,但谁管它呢。全书大概80%都在记录一个倒霉蛋在火星上吃喝拉撒几百天的事,种种土豆,修修房子,偶尔还来次长途旅行。预想应该是枯燥乏味单调重复了无生趣的情节,却让我一直想看下去,不在乎情节,只在乎马克·沃特尼怎么活下去。我知道他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知道他一定会解决所有难题。不在乎情节,已经知道结果,但还是会看下去,这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

  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大概99.99%的人都会喜欢上马克·沃特尼这个逗逼的。好吧,他有时候也是一个严肃的宇航员,一个植物学家,一个工程师,然后他才变成了一个运气很好的火星生存学家。当然,如果他不是个严肃的宇航员,我觉得他还有如下职业可以考虑:农民,喜剧演员,救火队成员,卡车司机,清洁工。。。应该都能干的不错。人类真是顽强的小强啊,在比鸟不拉屎还要恶劣一百倍不止的情况下,他居然能活几百天(具体多少天我忘了)。正常人,待在那样一个地方,在死之前,应该会先疯掉的。但他没有,我想,这主要归功于队友留下来的那些娱乐项目吧,包括七十年代的老电视剧和讨厌的迪斯科。当然,还有超越常人的乐观精神,如前文所诉,他是个逗逼,而这是火星生存的必要条件。

  小说是用日记的方式来记述的。本来日记体的小说通常会故事性不强,没有逻辑,缺少背景介绍。还要有必要的篇幅来介绍日记主人公的感受啊,心情啊,天气啊等等乱七八糟只有本人能看懂的文字。但用这种方式用来记录在火星几百天的生活真心合适。作为一本没有任何一个反派(如果非得说一个,那就是火星),所有人都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不合常理的小说来看,太棒了。我唯一有异议的地方是中国建造的助推器,怎么会叫太阳神呢。

  《火星救援》读后感(九):硬科幻的范本,乐观向上的科学精神

  早就想看的书,最终还是拍成电影才引进到国内。不过总比没有强。内容不用说了,真正的科学极客写出的硬到不能再硬的科幻。也许里面涉及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用现有的技术实现,只要有足够的预算。译文还算可以吧,虽然用到好多当今的网络用语,不过,考虑到主人公沃特尼本身就是个技术宅,也就可以接受了。

  整部作品与其说是科幻小说,倒像是个纪实文学。里面不符合科学的地方只有开场的那场风暴。不过为了引出后面的故事,这个虚构,或者说故意的设定错误,也是无可厚非。

  德格拉斯泰森说:这部作品是奇幻小说,因为官僚主义蔓延的NASA不可能像文中那么做的。也许看着这部作品,代理满足感最强的莫过于NASA那帮科学宅了。

  《火星救援》读后感(十):不会种土豆的工程师不是好宇航员

  幸运的是,马克是一个逗逼的宇航员。

  而万幸的是,陈灼是一个逗逼的译者。

  我觉得他们应该在一起。

  咳......开个玩笑。好在贝克跟约翰森飞船震了(为史上最开明的飞船指挥官刘易斯干杯)。

  这种小说,能不给拍成电影吗?简直太符合美国电影的口味了。这也是我为数不多在一周内读完的20万字开外的小说。请原谅我的懒惰。因为一开始,就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坑,在我们不知道马克可以在火星种土豆之前,没有人能够相信他可以活下来,更何况他不仅仅是宇航员,还是一个逗逼。这类人要么平安无事,要么会死得很突然,对了,就是那个该死的叫戏剧冲突的东西。

  只有这么一条强烈的主线,其他的所有,都只是起到了葱姜蒜的作用。哦,不对,是辅助的作用。所以阅读体验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酣畅淋漓,或者,爽。

  比如说:

  我实在很难想象如果马克是个严肃的人......我可能读不完这本小说。我知道这有译者的功劳,虽然我没看过英文版(我猜以我的词汇量是看不懂的),但是我猜一定有一个高频出现的单词,叫f**king。当然,这种性格跟恶劣的生存环境比,本身就是一种冲突。

  至于NASA团队,额,以及友情出演的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得有群人在干些正常情况下人们该干的事情吧,以告诉读者情况是多么的危机。其实,中国国家航天局也有简称,叫CNSA。

  再比如说:

  约翰森跟她爸通话的时候,她所说的补给问题。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我想起了《三体》的情节。本来一开始在《三体》里看到这种补给......呃......蛋白质的方法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但是跟《三体》不同,这里是大家自愿的。

  还有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描写,就是马克最像一个宇航员的时候。那时候,他回答指挥官,“就位。”而他就坐在MAV里。此刻他已经重新回到了这个团队了,他没有掉队。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很多人的泪点到了。

  法国人描述情感,像喝咖啡,要慢。美国人描述感情,像喝酒,要突然来一下子。

  火星版《鲁宾逊漂流记》?马克说,请给我找一个星期五来。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用《鲁宾逊漂流记》跟班长换了一本《格列佛游记》,后来,我把那本书给弄丢了。

  有报道说NASA在招募火星太空人。我希望他们记得拿回马克采集的岩石样本,他真的是个优秀的宇航员和植物学家,不然还有谁能在火星上种土豆?

  还!有!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