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愤怒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愤怒读后感10篇

2018-02-12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愤怒读后感10篇

  《愤怒》是一本由北村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元,页数:3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愤怒》读后感(一):读北村还是余杰?

  愤怒 北村著 团结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图书馆就快闭馆了,也没看中哪本书。无意中在一排子外国小说里看到了这本书,红红的,很醒目。拿过来一看,北村,没听说过。是不是那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那是雪村。不是,是北岛,呵呵。封面上写着,作者有名作品是《周渔的火车》。听说过,巩俐和孙红雷,不过没看。图书馆的阿姨在催了,只好拿着这本书出来了。

  翻过第一页,序是余杰写的。余杰,不喜欢。他的东西还是有点思想的,代表中国现在较为“进步”的青年人的思想。但为什么要是余杰?就因为他毕业的那个学校?有比他先进思想的年青人多了,只是这些人缺乏把思想表达文字能力。那么我们就要选这个非要印上自己毕业学校才能卖动第一本书的人吗?不如要韩寒

  虽然不喜欢余杰,但他给《愤怒》写的序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余杰在序中激情洋溢地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义无反顾’地走向媚俗与媚权,走向娱乐与游戏时候,《愤怒》的出现具有标杆性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挽回中国当代文学声誉的优秀之作。。。。。。正是通过这部作品,作家本人勇敢地站出来,申明我们的罪与我们的爱。。。。。。”

  余杰在序里胜赞北村,把他说成“中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呵呵,有点意思。中国当代文学经过80年代那段时期短暂文艺复兴”,现在似乎的确是走到了十字路口严肃深刻的作品受人耻笑,肤浅搞笑的作品受人追捧。80后的那批作家被宣扬成是洪水猛兽,卖的火了,老一辈作家当然眼会红。余杰似乎有意和80后划清界线,将自己标榜成80后里为数不多的捍卫文学传统道德的旗手,但两头都不讨好,更多的是不屑。

  不谈余杰了,被余高调称作“中国版的《罪与罚》”,别管是否言过其实,应该还是和我胃口的。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迷,从他的作品中里,我真能读出痛苦来。一种我没有经历过的屈辱,我却能体会出其中的痛苦,不仅仅是靠文字和叙述,而是靠人物的思想发展变化,所以我认同他。《愤怒》的故事情节就不复述了。从马木生到李百义,是一个人内心巨大变化,但北村对于这种心理变化描述还是不够。宋江以前也是土匪,拉斯克里尼科夫也杀过人,但是他们最后都没有跨越“过去”。李百义也没有,他一直相信生活美好的,半截香蕉都能让他放弃自杀的念头,似乎这样的人最后就一定会变成一个善人。唉,如果人物必须服务情节,那是小说家最大的失败。看过小说,感觉故事还挺大众的,编成电视剧一定会有很多人看(想起《周渔的火车》的“卖点”。。。。。。)。但在塑造李百义这个人的过程中,北村可能还是太幼稚了一点,人,不是这么简单的东西。(想想拉斯克里尼科夫,对余杰更不屑了)如果说余杰所谓的北村的“神性写作”塑造了李百义这样一个当代有神性思想的人,不能不说是对神身份的降低,因为神只是这个故事的可悲注脚而已。

  《愤怒》读后感(二):《愤怒》,北村的破冰斧

  深夜,第一次看北村的《愤怒》,直到尽头。中断了几次,一面是为了应对繁冗如常的工作,一面也是为了暂且舒缓不时绷紧的心弦。很久没有遇到这样几乎令人艰于呼吸的书了。

  卡夫卡说:“一本书应当犹如一柄利斧,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北村的《愤怒》,正是这样一本书。

  多年以前在图书馆里,匆匆读过北村《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那过于浓郁宗教色彩使我产生了抵触心理。这是中国特色教育的后遗症:对于任何布道式的文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远离它!不肯再费披沙拣金、矢中觅道的心思。于是,此后一直没再关注他的“神性书写”,直到友人郑重推荐了《愤怒》。《愤怒》中仍然隐隐闪现着基督教的义理光彩,但与北村当年的作品相比,显得内敛、节制多了。这本书使我重新开始注视北村,并心怀敬意:这确实是一个用心写作的人,一个“哀民生之多艰”的人,一个致力于引导灵魂投向窄门的人。

  《愤怒》中不难看到《悲惨世界》、《罪与罚》、《复活》等西方名著的影响,而李百义的受难、挣扎、救赎的历程,大致对应着《神曲》中的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其中,尤以《悲惨世界》投下的光影最为鲜明。李百义的身份与经历,和冉阿让有很多交集:同是从罪犯到圣徒,同是从平民到官员,同是受了基督教义的感召,甚至同样收养了一个不幸的孤女,并爱若掌珠……但李百义的苦难历程,始终充盈着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符号时代特征,而他最终的体悟与选择,也比冉阿让显现出更多灵魂自觉的意味和理想主义光辉

  雨果的笔,北村的笔,发掘的都是惊心动魄的“悲惨世界”:一个“触目惊心熟视无睹”的世界,一个“罪孽太多,救赎尚少”的世界,一个“绝望已深,希望犹存”的世界。与雨果华丽、雄辩、滔滔不绝的铺陈相比,北村在《愤怒》中的叙述是朴素的,沉厚的,坚硬的,有时竟是笨拙的。然而,那犹如石头缓缓滚动的叙述的力量,让人无法漠视。雨果笔下浓墨重彩的油画,北村笔下则是黑白分明的木刻。

  这是一本淤积了太多夜色的书,弥漫其间的夜色有着各种来源,不乏艳阳高照下的夜色。在夜色的罅隙,透出熹微的曙光。

  《愤怒》读后感(三):爱·人性与救赎

  作家北村,本名康洪, 1965年9月16日生于中国福建省长汀县,基督教教徒。北村的创作生涯起始于自由思想蓬勃的八十年代中期,是从先锋小说开始的。

  从2003年开始,北村进入其第四个阶段的写作 ,其作品开始以理想主义和正面价值为创作目标,计有长篇小说《望着你》、《玻璃》、《愤怒》和《发烧》等,至此,北村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主,进入真正的黄金期,创作力旺盛,创作量大大超越往年。

  《愤怒》这部小说,曾被作家余杰称为,惊心动魄之至的小说。这本小说读来令人窒息的原因在于,作家北村是以一种异常悲哀语言略带神经质叙述他故事中许多小人了无生趣的死。他们是一群已经消逝了的人类,但是他们毕竟是挣扎过了的。这是一群已经觉醒了的人类,他们是一群渴望拯救,寻求拯救却又在现实中拒绝的流浪儿。他们觉察出了灵魂局促在现实中的困境,却又为了无法彻底摆脱什么而绝望而自杀。他们是一堆燃过的火,毕竟我们是听过火焰那哧哧跳跃着的声音。他们死的很痛苦,也让我们看了觉得应该痛苦。他们把伟大永恒的无期决然留给我们,并让我们走进某个被潜伏过的深夜并让我们绝望面对。

  《愤怒》确实是一部严重损耗作家的身心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义无反顾”地走向媚俗与媚权、走向娱乐与游戏的时候,《愤怒》的出现具有标竿性的意义。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部挽回中国当代文学声誉的优秀之作,也是一次向雨果的《悲惨世界》遥远的致敬。正是通过这部作品,作家本人勇敢地站出来,申明我们的罪与我们的爱。作家所要捍卫的不是人的个性的相对价值,乃是其绝对价值——保卫每个给定的个体的绝对价值,它永远也不能仅仅成为手段,无论为了什么目的

  “恶”与“罪”

  《愤怒》的前半部是对“恶”的集中揭示。主人公李百义来自社会底层。他出生于一个困窘的农民家庭,“农民的孩子”在汉语里面实在是一个过于平凡词汇,但这个词汇对于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经常就睡在尘土飞扬的地上,像一具小尸首一样。没有尊严,没有价值自生自灭,没人把我们当人。”患哮喘病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以向书记出卖肉体来换取儿女基本的生存物资的母亲土地被掠夺,尊严被践踏……这一切,让热爱读书、热爱文化的李百义感到: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于是,他带着妹妹来到城市,希望能过上崭新的生活。

  然而,城市并不接纳他们。城市同样是罪恶的渊薮。他们原本试图依靠劳动获取幸福,却遭到了黑心的工厂老板残酷的压榨和欺骗,他们如同包身工一般起早摸黑地劳动却一无所有。妹妹被抓进收容站收后,居然被卖入了风尘。李百义疯狂地寻找妹妹的下落,但妹妹刚刚获救即被汽车撞死。苦难远远没有结束:李百义与父亲开始了漫漫的上访之路,结果双双入狱,并招致非人的折磨。父亲从此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鬼。

  触目惊心的描写充斥着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在看到报纸有关农民工讨薪被揍,无路可走跳楼时,中性的语言并没有像这里这样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看到或听到有人驾车肇事逃逸时,并没有像这里这样愤怒!在这里,我们似乎真正地看到了一条鲜活生命的陨落!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心灵了,社会需要正义的呼声!

  中国当代的作家们最缺乏的并不是所谓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罪恶早已超越了作家们的想象力。

  在若干惊心动魄的新闻事件早已超过小说情节的今天,我们的作家都在写些什么呢?贾平凹在《废都》中渲染士大夫颓废而病态的情趣,王安忆在《长恨歌》中重现旧上海的风花雪月,莫言在《丰乳肥臀》中津津乐道不受理性制约的性欲,刘震云在《手机》中展示如洪水般泛滥的谎言……这些作家似乎感觉到了当代人心灵的堕落。然而,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仅仅停留在对恶的白描上,甚至还陷入了对心灵堕落状态的情不自禁的把玩。这些作家自身离“圣洁的生活”无比遥远,面对罪恶亦无能为力。在权力话语商业话语的夹攻之中,“一线作家”们成为有限度的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受益阶层,他们愈发认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宛如神话遥不可及。当代文学不仅未能改善当下国人心灵堕落的趋势,反而加快了其堕落的速度。由此,中国的当代文学只停留在与罪恶平行的可悲境地

  李百义的经历并非“偶然的悲剧”,北村从这个“小人物”的身上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正如作家阎连科所说,没有愤怒就没有文学,北村与他的主人公一起愤怒了。但是,一个更为关键问题是:“愤怒”之后,李百义以及许许多多与之同命运的人,会选择一条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呢?“愤怒”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犯罪”。“愤怒”诱发了人天生的罪性,将隐在的“罪性”凸现为显在的“罪行”。

  心灵的堕落”始于邪恶肆无忌惮,始于巨大的悲伤、巨大的绝望,始于“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基础的否定里的伟大感”。接下来,小说讲述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犯罪故事:在所有寻求正义的可能性被剥夺之后,李百义自己奋起捍卫正义。他杀死了那个将他父亲虐待致死的警察,在处死此人前,还认真地起草了一份判决书,并郑重地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在完成“个人的审判”之后,李百义远走他乡,经商致富,摇身一变成为一位品格无可挑剔慈善家。他对自己的生活如同中世纪的苦行僧一般苛刻,却视钱财若粪土。他企图通过自己的奉献和舍己来克服罪的折磨,他也终于成为当地官员敬重、百姓爱戴的“圣人”。李百义似乎成功了,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人不能因行称义。无论李百义怎么做,杀人的罪孽都无法抹去。最后,李百义坦然地接受了养女为他安排道路——被捕归案。在被捕的那一瞬间,他的脸上绽放出极其灿烂的笑容。警察和媒体都难以理解笑容的意义。这是李百义留给自己的命运,他在法庭上劝说那些试图救他的百姓时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全好人,连一个都没有,我们是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罪人,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审判别人。当李百义认识到这一真理的时候,他像回家一样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法庭,以及审判之后的监狱

  这不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李百义是罪犯,更是哲学家。在法庭上,人性最深刻的秘密被揭示出来,人性及其绝对不可侵犯性的伟大而神圣规律被揭示出来——受苦者与施虐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不同。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揪心事实。李百义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他刚从工厂被赶出来没饭吃的时候,与民工们一起到公路上。有人将烧热的沥青倒在公路下坡的转弯处,一辆客车翻转了,车上的人有死有伤,民工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抢钱。李百义当众忏悔说:“我没抢钱,但我妒忌了,我是抢劫者中的一个,可能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但我参与了。我原先以为,穷人才是正直的,现在我觉得不管我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掌权者还是一般老百姓,这地上没有一个好人……”由此可见,这个时代所有的罪行,我们都是参与者——旁观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参与。李百义在法庭上的演讲超越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针尖对麦芒的善恶二元论。在孔子看来,人人皆可成圣贤;在耶稣眼中,人人皆不能成圣贤。前者造就出了中国的“自义”文化,后者生发出了西方的“忏悔”精神。

  “爱”与“拯救”

  《愤怒》是标志北村的写作进入第三阶段的作品。作品不再把目光拘泥于人物缠绵纠葛的爱情生活,而把指针指向了更为现实,更为广阔的境遇,关注于弱势群体——民工的生活,以极大的人性关怀投入到了写作中。正如之前朱大可所预言的那样:“北村已经走向他自己的末日,这是不容质疑的。沉浸在黑暗的结局里,说出对世界和自我的厌倦,仿佛一种极度的杀气,在聒噪的舌上一闪,去擦击出信念的火焰。在北村的尸骸上,北村正在复活。这说出了两个事实:‘新潮’小说的死亡和一种更接近灵魂的有力话语的诞生。” 李百义是一个经历罪恶、参与罪恶、摒弃罪恶的“罪人”,他最后的选择是通过爱获得救赎。② “既然有怎么美丽的世界,为什么没有美丽的人生呢?”这是李百义的法庭上的追问。在此背景下,当年与李百义一样劫富济贫的“战友”张德彪和老六,选择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张德彪信奉“以恶抗恶”的逻辑,不仅劫掠贪官污吏,还对普通民众施以毒手,在制造若干灭门惨案之后,终于被捕伏法;老六则屈服于“近墨者黑”的“潜规则”,成为一个放弃善恶判断的奸商。这两条都是不归路。

  惟有李百义的道路是一条真正的拯救之路,他由拉斯科尔尼柯(《罪与罚》)走向梅什金公爵(《白痴》),由聂赫留朵夫(《复活》)走向冉阿让(《悲惨世界》)。这一艰难的历程说明,爱比愤怒更加恒久,爱比恨更具有力量,爱是改变中国的唯一可能性。小说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是负责抓捕李百义的警长孙民的剧变:当年孙民参与了对李百义父亲的殴打,尽管他施加的不是致命的打击。当他面对平静地承担罪孽的李百义的时候,他的良心开始隐隐作痛。“指出真相,就得平安。说谎,就受捆绑。”已经升任省看守所所长的孙民,像一个痛苦的囚犯;而在牢房中的李百义,却像一个自由人。如同无法面对冉阿让人性的光芒而投水自杀的警长沙威,孙民以把自己送进监狱来的行动来获得与李百义一样的自由。李百义改变了孙民的生命,如罗赞诺夫所说:“任何一个先知也不能把荒漠上的沙子变成敏感的听众。但在历史的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沙子不能永远在那里停留,——那时就会出现他的收获。”这是从哪里来的力量呢?

  一个生命可以改变一个生命,而其中的纽带就是爱。甘地说过:“如果印度的每一个基督徒都活出基督来,那么印度就不会有印度教徒了。”李百义是杀人犯,是罪人中的罪魁,却蒙恩典、被拣选,从而成为世上的光、世上的盐。李百义没有革命的激情,也没有乌托邦的幻想,而是用爱在自己的身边锻造了一个奇异的磁场,从官员到囚徒,从警察到商人,都受到他的光照。北村所面对的当代文化宛如一片干涸的荒漠,靠他孤身一人的能力无法孕育出像《悲惨世界》那样伟大的作品来。但是,在《愤怒》中毕竟出现了李百义这样一位力图“明光照耀”的人物,李百义归属于冉阿让这一人物谱系。他们都是在教堂里聆听到了福音真理,从而脱胎换骨、洗心革面。他们没有被邪恶所击垮,也没有被黑暗所淹没。相反,在弯曲背谬的世界上,他们以失败者的名义证实了人性崇高的存在。在此意义上,北村默默地为当代文学增添了某种特殊的质素。 “以暴易暴、以恶制恶”的中国历史,在此有了转折的可能。爱从这里开始,自由从这里开始,宽容从这里开始,救赎也从这里开始。

  在《愤怒》中北村却用了“爱”作为了“死亡”的消解,这是心灵上的消解,主人公李百义没有在受到审判的那一刻死去,而是在审判中获得了重生。阴郁恐怖的地狱大门合上了“大嘴”,迎来的是爱的圣洁的阳光。这无疑是一次触目惊心的变奏,看到了“罪”的行径终于可以获得“爱”的救赎。正如《愤怒》文末所描写的那样,李百义接受了法庭的审判,他入狱了,即便当时他是用“自己的罪”洗涮“别人的罪”,用罪行严惩别人的恶,但在最后一刻他接受对自己的罪行的宣判,因为这究竟带来了对别人的伤害,即便逃脱法律的宣判,但心永远是被捆绑着的,他自认为结局是公平的、合理的。当他在囚车上前进时,街边的标语写着:“凶手脱罪,民愤难平!”时,李百义说:“我下去再鞠个躬吧。” ③ 当他在车下遭到鸡蛋、石头甚至大便的袭击时,他忘记了浑身上下滴着的粪水,已闻不到它的气味。当车驶达钱家明墓地的时候,与先前的“愤怒”截然相反,他闻到的不是腥臭的泥土,而是泥土的芳香,这便是超越了“愤怒”的坦然!“……监狱的围墙已隐约可见,朝阳照临它,镀上一层金色光线。似乎天国的景象。”所以,④最后一章用“天堂”为题,似乎让每个人看到了爱的惠临,生活布满了希望。

  《愤怒》读后感(四):内在的伟大

  读这本书时,心中在不断的攒着火,我努力的压抑着,不让它迸发!我知道一旦宣泄,感情的潮水将摧垮一切障碍,最终会陷入无边的悲伤中。我认为好的小说是关注人性的,且是悲剧性的,因为美好的总是易逝的,现实却压得人喘不过来气,且还将存在着!本书类似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主题,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由生活、理想所迫去杀人,到忏悔、流放。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拉斯柯尔尼科夫心中的苦难,精神的煎熬描写的无以复加!本书的故事从犯罪十年后说起,李百义得到身外的自由,又为了追寻心中的自由而认罪伏法,只为完成自我的救赎。书中有个小故事(在纪伯伦散文里同样出现过),众人要对妓女进行审判,耶稣说,谁认为自己没有罪才能惩罚她,结果没有一个人。这世上的人都是有罪的,罪行或罪性!伟大的人通常是自虐者,李百义在十年里物质上极度的折磨自己,只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一个人自出生以来的不公、苦难并不能压垮、扭曲一个内心伟大的人,只会使他更接近神性!那些没有自我或心灵不够强大的人才会迷失本性,施虐报复、圆滑世事,攫取利益而成为压迫者,张德彪、老六是这样的人!余杰曾说过,世上的人分为两种:宽容者和被宽容者。北村也将人分为两种:一种迷失本性的人,一种内在接近于神性的人,前一种人会对来自社会上一切苦难、压迫、幸福,只是接受或条件式反射的回应,默默的汇入历史的洪流;而后一种人有自己的决断,内在的道德律法,不为身形、物质、社会所累,将慢慢的引导着历史前进的方向!

  《愤怒》读后感(五):一知半解

  似乎把《愤怒》与《活着》一前一后这样地读着,会更有感触。

  《活着》里面的福贵一家似乎比《愤怒》里马木生的一家有尊严多了。

  也许,马木生的经历其实是多种世态的结合、综合。我宁愿不去相信现实的中国有这么的一类人,一生中总是磨难与痛苦伴随左右。

  但我确实相信,现实的黑暗并没有消失。

  但《愤怒》于我而言,意义并不在于愤怒。而是愤怒以后的清醒。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一个也没有,我们都是罪人,即使没有罪行,也有罪性。我们没有审判别人的权力,只有全能的上帝和严肃的法律。

  在《愤怒》以后,我幻想了一下。我似乎发现真正能时刻让自己恐惧的是人的良心,或许说是我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无处不在,而道德对有些人是没有用的。而那些人,是丧失了道德的人。从此,法律的作用在于挽救那些道德迷失的人,在于清楚道德丧失的人渣。

  当我们都失去审判别人的权力以后,也许,当这个观念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时候,文化革命的悲剧就不会再那么轻易重演吧。

  从来没有不存在罪性的人。

  《愤怒》读后感(六):文人气的农民工的自我心灵救赎

  离开学校多年,重新读起北村,突然觉得他写作时的做作。这种做作,并不指他创作的矫情,他在创作思想方面有诸多值得嘉许和欣赏的地方,只是对他文字的一种看法——那种特有的小说体的书面表述。但平心而论,纵观整个中国,能把文字写得行云流水生动自然的又有几人?可能缘于自己逐渐年长对文字的重新认识的结果吧。

  整部《愤怒》,前半部分有些琼瑶(养父女之恋),中间部分太残酷,后半部分太崇高。母亲、妹妹受辱,讨薪未果反被毒打,上访无门被收容,妹妹无故被车撞死,父亲审讯毒打致死,人生该的苦难全都压负在李百义的身上。人如蝼蚁,现代社会希望把人驯服成能忍辱能负重的良民,可惜李百义读过书,如他认为的“他读过很多很多书”,所以他比一般农民工有思想,所以他寄希望于依靠法律来得到公平公正。但更可惜的是法律虽是公正的,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是人,是没法公正的,所以李百义就比一般人更痛苦了。

  后半部分,越看越觉得李百义得道了。困苦中,他找到了一条以恶治恶的现代江湖道义,虽然盗窃,却是“杀富济贫”,把贪官的不义之财偷来一部分发给穷人,自己只取其中一小部分。为替父报仇,杀了钱家明,却留下了“没一个人能审判别人”的良心重负。远走西部隐名埋姓的十年。虽挣了钱发了财身价千亿,却吃着发霉的谷子而食物中毒,穿着捡来的一样一只的皮鞋,而把钱财用于救济他人。最后他间接地自首了,辩护宣判,完成由内至外心灵的平和,达到了理想中的“天堂”。

  白描式的苦难促使自己要一气要读下去,后面的缺少思想根基的大悲悯大良善不禁有些哑然失笑。北村是好的,他想写出现实社会的黑暗,写出弱势群体的苦难,但他在闭门写书的时候,对这些苦难有多少身临其境的体会?抑或他只是道听途说了诸多素材,将之堆砌到李百义身上?因为没有亲历,所以少有对苦难彻骨的感受,所以更没有对苦难产生缘由的深刻反思,继而更无计于消除这些苦难了。于是构想出了以恶制恶的方法。但这样的行为是社会不允许的,而现在的社会不是解放前的那个万恶的旧社会,不可能去推翻而建立成一片新的天地。无以为继,所以只能让李百义以基督教徒的内心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来终止这个残酷现实社会的非常态方式的抗争。

  结局圆满,但过于理想,充满中国式的文人气

  《愤怒》读后感(七):把愤怒的种子撒向那些罪恶衍生的土地

  第一次读愤怒是在高考失败之后,心情极度压抑,暗藏着的所有不满需要倾泄的渠道,在自怨自艾和哀叹世间不公中徘徊,忸怩着察觉我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孤自生长的狗尾巴草.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突然的释然,这就是生活.

  我们愤怒的撕喊,把心理郁结的罪戾用写下的貌似深刻,实则浅薄的文字借以刻薄的名义刊发.那些裸露在肉体之外的心脏,那些在心脏外表沉积的黄色油脂,那些被强暴的青春和迷奸的暗流涌动都在霎时被现实碾过,车轴印刻在柏油马路上,有参差不齐的好看血腥.流逝在过往曾经中的激愤被抛弃在野鸽低吟的丛林中.

  这似乎是一个很余华的故事,但我宁愿相信这是北村的一次人体解剖,而不是依样画葫芦.整本书都是在近乎记录片似的静默中度过,没有长篇累牍地渲染人物的心理,更没有大段的风景描绘(这好象小四比较擅长),他只是像一个知情的局外人在安详地诉说整个故事的所有情节,而这里面压制的冲动在方圆三十里都能深切体会.

  李百义,无数中国进城打工的农民的一个典型.他没有丝毫的特殊,如果真有的话,我们可以说他是太普遍.母亲被村长霸占,妹妹被凌辱,父亲窝囊,而他则老实得近乎木讷.但就是这样一个比祥子还有骆驼的人,用自己的道德和良知开了另一个法庭,我宣判,处死.但他却是不能免俗的,在这个貌似极端的老实人心目里,COMMUNIST-PARTY是唯一值得相信,他们至高无上.

  所以,他选择救赎,用对自己的苛刻和残酷,对他人的博爱和怜悯,对现实的忍受和屈服.他不愤怒,只是总有一些东西逼着他反抗.

  一个小人物的一件小事件,我们可爱的GO-VERN-MENT肯定会置若罔闻,即便丫们全门清.所以,到最后李百义的锒铛入狱和大批大批智商正常心地纯善的人们痛哭流涕矛盾得棱角分明.

  这很荒诞,但这现实得很贴切.

  第二次读这书是在无所事事的大学,我再一次开始渴望愤怒的种子疯长,掩杀那些被压抑的不安.但,我卑躬屈膝的姿势很滑稽很连贯,连丝毫的反抗都不曾,挣扎对我等是不是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很多时候会期冀有天上砸下的陨石能打破如此波澜不惊的生活,我希望能在买西瓜的时候老板多找我两毛钱,我希望在上网的时候会有陌生人告诉我,我们好象认识,我希望在午夜甚嚣尘上的时候,手机上有短讯传来的消息,我会哑然失笑,我会癫狂若痴,我会迷乱魔障,但你永远不知道.

  让愤怒都见鬼去吧

  《愤怒》读后感(八):关于罪恶

  这本书在我看来好像是为了写成一部小说而去写一部小说。当然在苦难的基础上,感情表达的很充分,但是很多可以发人深思或者让读者见仁见智的东西作者偏偏要写出来,读起来好像是被牵着走一样。

  在书中有个亮点在于,内心的挣扎。关于罪恶,罪心和罪行,让我不得不去审视自己的内心。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也就是这点了。

  当握着权柄的时候,是否能先问自己一句你是否有这样的权利去宣判别人呢。当感到罪恶的时候,是否会为了内心的自由而去放弃拥有的一切呢。

  《愤怒》读后感(九):是歌功颂德还是真正的责任感?

  这本书让我想想到“责任、自省”此类乃至更大的字眼。身边有人把这本书理解为为现今的社会歌功颂德,我却并不这样看。

  《愤怒》不是仅仅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认识,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良心和责任感,而这种良心和责任感,本该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却大都把它丢失了。我不知道北村的作品会有多大范围的读者,而这些读者中又有多少能真正理解了这本书的意义。

  那些带有盲目的仇恨的人,在看到这本书之后会自省吗?而我又突然非常害怕让我所知道的那群人读到这本书,因为他们终将完全的断章取义,把仇恨变得更深,叫喊的更加声嘶力竭。

  这或许是在阐释宗教,这本书中蕴藏着真正的、宗教存在的意义。当我沉迷于它时,是一片温暖的橘红色的光。

  《愤怒》读后感(十):北村:后半部分的“一场虚构”

  北村是当今中国文坛相当活跃的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北村的小说写作,就一直坚持形式探索和精神追问的姿态,被视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2001年,第一次读到北村的作品是《老木的琴》。这篇文章在枕头下压了半年,最起码也看了八九遍。那些细节很长时间之后我仍能烂熟于心。自那之后,我就开始关注北村在文坛上的各种活动,他的新书,以及《周渔的火车》的喧闹上市,北村的陡然走红。

  即使这样,北村在我的印象中,仍然停留在那篇《老木的琴》里。《周渔的火车》使北村的走红,依然不能让我更加喜爱这位作家。我总偏执地认为,北村就应该写那样的作品,里面有一个作家的良知,对一个社会觉醒;他不能随着文坛走流行,不能哗众取宠。然而,这期望显然是高了。

  三年之后再认真读北村的新作品《愤怒》,是源于北村面对媒体的宣传:《愤怒》这部作品矛头直指时代的“恶”与“罪”,揭示了在当今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人群中可能发生的故事。最重要而又令人期望的一点是,作品的主题和语言一改北村以往的风格。

  凭着前面的介绍,就让我没任何理由的把这本书从书城捧了回来。

  无疑,《愤怒》的前半部对“恶”有了充分的揭示。北村把主人公李百义定义为:“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并安排他在母亲死后带着妹妹到城市里打工,期望能够摆脱穷困的生活。这里,也是北村给文章打了个伏笔,在李百义和妹妹试图依靠劳动获取幸福时,先后遭遇到种种压榨、欺骗,及至他的妹妹不幸死亡。之后李百义与父亲开始了上访之路,结果却是双双入狱,父亲在狱中突然失踪。而这时,李百义突然放弃了上访。这里,才是真正吸引读者的一部分,因为北村从这个“小人物”的身上触摸到了社会最底层的东西。也真正应了那句话:正如作家阎连科所说,没有愤怒就没有文学。北村与他的主人公一起愤怒了。

  然而,让人遗撼的是,这愤怒仅仅停留在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显然成了北村的一场虚构。在后半部分,我们明显的看到,那些所谓最令人感动的声音却是让人最感头痛的虚假片段,主人公李百义的突然暴富以及他无偿对穷人的一些奉献,更让人失望的是,北村竟给李百义安排了一个“养女”,这个养女在后半部分串起了一系列故事,却让人没来由的感到乏味。这和我所期望“北村”远远差了一大截。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审视和内省的生活不值得过。我在想,北村是否经历过了那些底层人物的真正生活,是否真正的有“小人物”对社会以及黑暗的愤怒与无奈。我以为,北村应该是在平静中愤怒的,至少,他不会在这篇《愤怒》上,给自己打上新创作的一个标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愤怒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