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9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精选10篇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是一本由彼得·比斯金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51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一):一群棒哥们

  这是个很酷的作家我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不但喜欢揭老底,还喜欢像个帕帕垃圾一样八卦。如果你读过《低俗电影》这部奇厚无比的书,你会懂得我在说什么。这本书也是奇厚无比,我每天蹲在马桶上都极度热情地读着,上下通畅,乐趣滚滚而来。有人说该书译得很烂,这跟我也没多大关系,以我的英语能力,在纽约街头打听一下厕所在哪儿都很困难。咱还是发展中国家,能看到就不错了。最近有哥们儿指责我说最近你阿白阿Q精神很足啊,饱暖淫欲都差不多了是不是?我在此作答曰你还真说对了。人活一世,真正有用东西不过就那么几样,鲁迅先生指的道儿,怎么走着怎么舒服

  再说回这本书,书名是《逍遥骑士|愤怒公牛》,两部我喜欢的电影。看完前者之后我觉得像丹尼斯霍伯和方达那样死于路上也不是什么坏事,抽着大麻卷积起滚滚尘烟,让哈雷摩托带你到未知的远方,何必等到生老病死这些悲哀人生常态来找麻烦?看完后者之后我不但更加崇拜德尼罗,也觉得斯科塞斯就是影坛的愤怒公牛,他总能拍出别的美国人拍不出来的电影,并且正又辣,我一看就起生理变化肌肉绷紧心跳加快觉得男人就应该是他电影里拍的那样。像杰克伦敦一样牛逼,像戈达尔一样操翻电影既定的体系

  书里写了花童年代里那些新好莱坞电影小子们的故事,科波拉,斯科塞斯,施拉德,斯皮尔伯格,卢卡斯,霍伯以及团聚在他们周围那些形形色色的怪人。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总有那么多貌似神经病的天才和像极了天才的神经病,电影的一页被重新揭开,美国人的牛仔精神再度翻转了世界毒品美女和被燃烧着的胶片,经典就在这些大胡子们疯狂的头脑里被酝酿出来。夕阳下的西贡,纽约的穷街陋巷,张着大嘴的鲨鱼,雌雄大盗歪倒在阴影中的尸体……这就是美国电影最牛逼的时段。像那本揭摇滚乐老底的《请宰了我》一样,这本书每一页都在书写也许是臆造着真实。看过之后某些对电影大师奉若神明家伙绝望了,因为以我国人民道德评判来看的话,这些大导演全部都是无可救药的毒虫色鬼和神经病,人的道德指数永远才华挨不上边儿,这不算真理,但是这也是个道理来着。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我把书看完了,直接得到的领悟是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也不必在乎暗处传来的诅咒打击。这世界上人人放屁,人人需要解决性欲。我没有交通工具甚至连拖拉机也没有,但是我穿着CAT鞋,也相当于把挖地虎的标志踩在了脚底。我有两部小说一部剧本要写,有事儿干的人应该算是一种幸福的人。我想我这么理解没有错。

  我说亲爱的……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看来我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睡觉。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二):中国电影书籍翻译界的耻辱:严敏

  文汇出版社可能是全中国最容易混的一个单位了,在《逍遥骑士、愤怒公牛》的最后一页上,印着责任编辑刘刚的名字,这个名字将和这本书的翻译者严敏一起被载入中国电影书籍翻译界的史册,因为他们共同炮制的《逍遥骑士、愤怒公牛》,是对原著的侮辱、对中国读者的蒙蔽以及对他们自己和他们所在单位的欺骗。

  eter biskind的easy riders raging bulls的重要的副标题“性开放、吸毒、摇滚乐一代如何拯救了好莱坞”被阉割了。这发生在我国并不奇怪,但请问严敏先生,你把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英文吃掉了,没翻译给广大读者,这又是怎么样的阉割呢?这句话的原文没多大敏感问题,难道是因为翻不出来?

  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章节里,甚至在同一章节里,都会出现不同的译名,这又是怎样的蒙蔽?在第一章里的dog day afternoon是《午后狗》(可笑),到了第十章变成了《伏天下午》。wild bunch在引言里是《非法者》,在第一章里变成了《无法无天的人》。

  a hard day's night被译成了《哈德·戴之夜》(更可笑),night gallery被译成了《夜间观众》,coppola blazed a trail for the movie brats被译成了“科波拉拍儿童崭露头角”。在第八章《圣马丁的福音》里,影片《Shaft》居然被译成了《上死刑台的电梯》,这应该不是翻译错误,而可能是粘帖错误了吧。

  在第十一章里,拉德付给卢卡斯15000美元开发剧本,中文版里这个数字变成了15万美元。同样是在第十一章里,《绿野仙踪》里的铁皮人(Tin Man)在中文版里变成了”瘦子“。还是在十一章里,Two Bobs,原文指的是罗伯特·赞米基斯和鲍伯·盖尔,但在中文版里他们成了亲戚:”鲍伯兄弟

  在整本书最后的导演片目里,《最后的命令》的英文The Last Detail被打成了The hast Detail。

  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在严敏的译文里变成了《庄稼汉骑兵》,那就让这个名字成为严敏终身的绰号吧。因为,在电影书籍翻译界里,严敏将永远地无愧于“庄稼汉骑兵”之名。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三):作者电影——新好莱坞的一个魔咒

  虽然一直骂这本书的译者怎么能这么凑合了事,好多句子绝对有漏字现象搞得文句不通,但说实话,看到最后一章哈尔·艾什比之死,眼睛还是有些湿。整个新好莱坞在此落幕实在是再妥当不过,在艾什比的守灵夜上,那些他过去的朋友同事合作伙伴不仅仅是在祭奠他,也是祭奠自己已经破灭的青春理想

  整个新好莱坞干将们,除了两个“叛徒”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最后生存了下来,所有人都一蹶不振曾经的领袖科波拉的结局尤其让人心酸。他把自己的葡萄园改造成了旅游景点,而他就坐在园外的摇椅上,迎接每一个来参观的游客。一些漂亮的中西部女孩可以坐在他腿上与他合影。

  所谓历史观,就是我们总忍不住为“果”寻找“因”,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虽然因果之间的那道联系被休谟证明为其实非常不可靠,但人类只有在求得一个“为什么”之后,才会觉得些许安心。对于新好莱坞的失败,我也常常问,为什么?是因为大片场的绞杀?因为内部的不齐心?因为观众被电视培养得越来越肤浅?

  上面的猜测都有道理,但我的观点是认为,从一开始新好莱坞就错了,最后的失败只是错误的必然结果。他们从一开始就种了一种理论的魔咒,这个魔咒来自于法国理论界,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制作。这个魔咒的名字就叫做“作者电影”。

  作者电影这个理论所产生的问题实际上引起了上面猜测的所有情况。正是作者电影把导演抬高到了神一般的地位,而妖魔化了制片经理,导致了制片方与导演的矛盾;也是因为作者电影的理论,让每一位导演都变得桀骜不驯目中无人、自我中心,他们要求掌控一切,不愿接受任何人的意见(他们认为是干涉),这最终伤害了那些一开始与他们一同奋斗做出好电影的合作伙伴;也是因为作者电影的理论,观众被放置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电影成了导演个人抒发情感的工具,当导演与观众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嬉皮文化)和情感体验时,这没有任何问题,可当观众已经变化,反文化和嬉皮文化的潮流已经过去,这些极端个人化的导演们就无法分辨影片的好坏了,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经典好莱坞(旧好莱坞)最可贵的一个品质——借由制片厂与观众取得良好沟通交流——他们根本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

  最讽刺的一幕发生在科波拉借由《教父》取得了辉煌成功,他却闷闷不乐,因为他觉得自己依然是拿别人的小说、别人的剧本在执导电影,这让他觉得自己不是个作者。他羡慕像伍迪·艾伦那样能自己写剧本自己导的导演。有多少次,奥特曼、博格丹诺维奇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是电影作者的虚荣心,强行把自己加入了编剧名单,甚至不惜挤掉真正的编剧?

  电影本身就是个合作的产物,任何一个试图成为电影作者并试图控制一切的人,最终只能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整个新好莱坞一直在上演着朋友反目成仇、兄弟势不两立悲剧,只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应该是那个掌控一切的人。当导演真的权势滔天的时候,他们是否真的比在被制片人管制的时候做得更好?实际上他们的任意妄为带来的是不受控制的成本和拍摄现场,不断地超出预算,把制片成本抬高到惊人地步

  也许派拉蒙经理们提出的高概念影片,才真正摆脱了作者电影的魔咒。毕竟,电影不是自己的事儿。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四):好书好书,新好莱坞时代的灭亡

  最近正好买了这本书和《隐疾》,基本上两天内把这两本书看完,心中浮想联翩,都是好书啊……

  这本《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讲述了科波拉、马丁斯科西斯、斯皮尔伯格、卢卡斯们登上历史舞台,开创新好莱坞时代的经历。如果过去我们看了那些如现代启示录、愤怒的公牛,以及无数对其艺术成就赞誉的言论,那就该看看这本书。它讲述的新好莱坞时代的灭亡,像它的产生一样耐人寻味

  如果有一些他们的电影看不太懂,更应该看看这本书,因为它提供了更多解读的机会,并对这些影片的产生会有更透彻的看法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读后感(五):糟糕翻译·小报体的比斯坎大叔·德帕尔马和林克莱特

  1.

  不用说了,看见封面上的“等译”就会让人心里一凉

  果然,内文里面的译者署名是四个人

  但是本人也还是没有想到这本书能够译得这么差劲

  按说文汇出版社虽然是小社,但就冲封面上的“文匯”两个美术字,这个招牌也不能砸啊

  结果居然就砸了,4/5本译得彻底失败(最后几章不知道是谁译的,还算达标)

  大量的句子完全不通,讲来讲去完全不知所云

  少数的句子意思算是明白了,但作为印在纸上的铅字则极其糟糕

  全书的错别字倒是不多,但并非校对工作可靠

  估计是有年高德劭的老校对坐镇,错字白字是有效规避了,但同一人名同一片名在不同页面(很多时候干脆是同一页)则随心所欲,各各不同。

  其他的,无论是原文意思还是句子语法,老校对更是一律不管了(当然估计也是管不了,就好比前些期《三联生活周刊》的老校对把《丁丁历险记》的问世时间由编辑行文的“1930年代”改为“19世纪30年代”,Orz)

  这种情况现在当然是屡见不鲜了,一个教授挂帅,手下几个研究生开工,最后一起署个名(当然教授要放到第一位)

  问题就是现在的研究生们英文水平很多就是不够滴,而作文水平甚至有可能比英文水平还要糟糕

  当然最让人无奈还是那份敷衍塞责,毫无责任心可言

  本来遇上这种情况并非无可挽回

  比如教授负责一点统统稿也行(本书译者署名第一位兼代序作者严敏是80年代《希区柯克论电影》的译者)

  或者再退一步,教授也不管

  那至少该书的责任编辑还是最后一道闸门

  结果不幸的是,本书有责任编辑,甚至还有“特约编辑”,也统统是敷衍派,于是这样一本让人扼腕痛心的书出炉

  实际上,比斯坎大叔的另一部名作《低俗电影》

  当初广西师大请来的译者也不靠谱

  但就是靠了负责的责任编辑从头到尾捋着原文对照,差不多靠重译完成任务

  碰到道行浅的译者没法子,但“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就是要负起这种责任,可惜的是,当下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多数失职得厉害

  2.

  比斯坎是现在已经倒闭了的美国版《首映》前主编

  对圈子里的事情确实门清

  不过从《逍遥骑士》到《低俗电影》

  大叔的路数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情节耸人听闻地小报化

  在他的笔下,不管是这帮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派,还是后来的圣丹斯一代

  统统是些男盗女娼的神经病

  几乎全是是些漫画人物:自负、傲慢、偏狭、疯狂、胡作非为、侥幸成功——总之搞电影的都有rpwt

  这么写当然生动活泼——谁不爱看八卦?

  不过看着看着还是有点让人起疑和腻味,这种写作路子多少有些下作

  当然了,这种真真假假的故事,和正经体的电影史比照起来一起读,倒是很过瘾的

  3.

  《逍遥骑士》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德·帕尔马和《低俗电影》里的一个重要人物:理查德·林克莱特

  在这两本书里都有个特点

  就是其言其行贯穿始终,但从来没有被独立描写(但很多其他影人都有这样的待遇

  其实两者都是这个断代史里的中坚级人物,也都和领袖人物(70年代的斯科塞斯、科波拉、史匹堡;90年代的昆汀、索德伯格)交往颇多,甚至都有点当时那个圈子里的军师智囊的味道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很多更小卡的人物都被比斯坎写了

  唯独他俩,总是作为其他人的经历中的配角出现

  很是奇怪,而且这两段历史少了他俩,感觉相当不够

  当然估计这并非比斯坎的故意,只是有趣的巧合罢了

  不过这两段历史里缺少了他们,还是颇为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