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4: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10篇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是一本由[德] 赫塔·米勒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一):我们那时已是故人

  读赫塔·米勒的书是挺费劲的事。尤其是在睡前阅读,像是夜空布满了秘密警察的眼线,分秒不漏地候着你盯梢。你用双眼在推进文字,目不暇接的画面与意象自顾自地跳跃转接,速度奇快,经常让人晕眩,但在捕捉到那神韵与深邃的时候,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厕所的水池子里有一块泡肿的棉花团,水是锈红色的,吸出了棉花团中的血。马桶座圈上粘有西瓜子。当女人们大腿之间夹着棉花团时,她们的肚子里就会有西瓜的血。每个月都有西瓜的血,还有西瓜的重量,让人感到疼痛。”

  一本两本,三本四本,会觉得她的书似乎万变不离其宗。总是那个年代、那个地域、那些人的这些故事。文字从哪儿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场死亡都有各自的方式,每一份绝望的都有不同的深意。身体被困在现有的生活,想象力被锁在周遭的际遇,即便这样,在驶向同一命运终点的路上,也在力争千变万化地将种种绝望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这是我在对我说的。

  “他们结婚,在白班和夜班之间,用有高有低的体位,将已经干瘪的爱插进对方的肚子,然后有了孩子。孩子带着锈斑躺在襁褓里。他们长大,穿上小的,然后是大的汗衫、裙子、袜子。他们也将带着干巴巴的破碎的叶子形状的锈斑站在传达室旁。等候。也同样不知道,他们今后永远不会找到出路,今后永远不会有新的思想。”

  生之艰难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显眼,甚至不怎么让人信服。死之意念也显得难以决断,难以付之行动。夹在生死之间,正是现世窘迫的境地。也许在那些意象里,可以不经意间收获共鸣的狂喜,也可能投掷下悲悯的决心,总有一天当每一个文字的坟墓都在纸张上被安然深埋之后,这一实体也能跟着其中任何一个人就此而去。

  “天上没有灯线挂下来,里弗对着沉默说,否则人们的日子就太好过了,到处都可以上吊。”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二):继续感受赫塔的语言

  冬天的痕迹在白色的花朵下一天天向下爬去。它们爬到了城市的下面。 窗户前,晚上的幽暗小路有一段时间如同深夜的灯光。

  台阶很高,风是黑暗的,比树叶还要沉重。

  日日夜夜像阿迪娜头脑里的鹅一样,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着,但是没有村子,像脊椎一样隐而不见,无止境地漫长。由从脖颈到指尖,由床和窗帘及夜壶和厨房组成的日日夜夜。或长或短的日日夜夜,每一次发出动静后倾听总会将恐惧转化为逃身,耳朵比熟悉屋子里一切的眼睛还要清醒。 荧光屏上只有一个空空荡荡的,黑白相间的天空。 他湿润的吻悬挂在黑白相间的天空。

  冬天的雷霆冬天的闪电 十二月的天空变成碎片 国王注定会归天 静静的权力大街后面,咖啡厅的玻璃被子弹打碎,红色的窗帘被撕扯下来,桌子周围全是士兵。杨树尖尖地高耸,注视着下方的河水。

  教堂的钟楼在鸣响,却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他们都是朝天开的枪,戴皮帽子的老人说,但是天在人的胸膛里。 我像爱我的孩子一样爱着你们,独裁者的夫人对着房间说。

  枕头上的两个头,因睡眠而分开,头发下面是耳朵。在睡眠的上方,在城市的后面,一个轻松但却伤心的日子正在等待。

  如果人们相互连礼物都不能送,她说,那大家彼此就是陌路了。 阿迪娜再一次感觉到头里有一种声音,就像折断了一根树枝,但是不一样。

  夜色在蔓延,鞋盒在漂浮。 在这片国土的深处,在平原的尽头,在每个人认识每一条路的地方,在脚尖在同一个夜晚刚好能达到的地方,伊利杰正横穿田野。

  光秃秃的灌木丛紧紧地贴伏在体育场的土墩子上。最后射出的球已经被忘却,那支禁歌已唱遍全国。

  ——摘自《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三):独腿旅行的人

  独腿旅行的人

  1很难彻头彻尾地喜欢上这本小说,但也绝非不喜欢。

  2女主人公伊莲娜和三个男人产生感情,但只有那个同性恋男子是真实存在着的,其他两个人只存在于信件中,想象中。

  3这也许不能算是一部小说。散文集《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才是小说。她的小说是诗。我将下面这首剪报诗敬送赫塔。

  .A

  一块面包是一张腐烂的秋千

  不平衡是沉默 一道栅栏

  是突然消失的一阵颤栗

  一段噪声是一枚干枯的核桃

  一种疑惑是一杯多出的牛奶

  而他有爱

  在被抚摸过的搪瓷盆里

  黑色的血是龙

  他遗失了什么,什么就会歌唱

  即使野鸡们沉默了

  在黄土里、在一个被日光晒红的细胞里

  还有蓝色的羞辱在流动

  一片面包是一株发光的黑合欢

  因为写这样小说的人是痛苦的,它会将人撕裂。在《独腿旅行的人》中,在《狐狸那时已是猎人》中,每个段落都是一次阻碍呼吸的心脏的猛烈跳动。但这种断裂也在震撼着阅读它的人。当一个人模仿赫塔的疯言疯语时,他发现她的语言是极其饱满的,所谓的断裂感只是对那些“浏览者”、“猎奇阅读者”所设的烟幕。她的语言,或者至少是合适的译者的语言,是一次时刻挖掘自身并不断否定自身的实验。她的诗也是游戏,但你尚可尝试,剪报诗的创作也需要天才。赫塔是那类在写作时在桌前摆满书籍的人。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四):诗性的语言,隐晦的协奏

  回顾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很容易让人想起04年的耶利内克,同样是女性德语作家,同样是获奖之前国内未尝引进过任何作品,同样作品都有隐晦的传言,所以在读赫塔•米勒之前我有过一些顾忌,因为耶利内克是在我阅读史上难得的被遗弃掉的作家,实在无法接受她作品中过于阴暗压抑的内容和隐忍晦涩的文字,而对米勒作品的担心就是基于此的意识里错觉的相似性上,然后又延展为下面的两点,其一,关于德语作品的艰深。众所周知,德语作家的思想都很缜密,表现在文字上几乎字字珠玑,而且又相当擅长意象的营造,所以以诸如卡夫卡,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等几位德语重量级作家为代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德语文学氛围,很多时候容易让普通的读者望而却步。其二,政治敏感性。米勒在获奖之前,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据我所知也只不过网上流有一些台湾方面译过的短篇,究其原因,不得不说米勒的政治倾向对她作品在国内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阻碍,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文学家把政治倾向矫枉过正的引入到文学作品中,那样很容易衰减作品的文学风格,所以对米勒,我也曾经一度有过这方面的担心。那么现在当我读过她的作品之后,是否打消了此前的种种担心呢?不妨先从《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说起。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是我读的米勒第一本书,一部长篇小说,此后又继续阅读了两部小说作品,在一定的认知下,应该说本书大体勾勒出了米勒小说创作的主题方向和文学风格。

  米勒小说里面的情节是相对淡化的,甚至有一种破碎的倾向,在《狐狸那时已是猎人》中尤为明显,整本书的布局呈现出一种散漫之式,无论是章节与章节的关联性,还是段落与段落的递进,都有一种明显的跳脱感,但是这一点反而与米勒的诗性语言有了很好的契合度。跟以往的德语作家相比,米勒的文字有着一种截然相反的特性,她喜好短句和断句,立求一种简洁,清爽,洗练的风格,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跃动的律感,多少削弱了隐晦带来的障碍。

  隐晦而不晦涩恰是米勒文风的体现,隐晦很多时候体现在意象的营造上面,在中国的古代文学里面有意境一说,作为一种小说文体,自然难以达到文字的不可置换性,和寥寥数语的意境感知,不过在米勒的小说里,时而也会出挑一些经过锻造打磨的带有此种追求的文字:“额头前的卷发看见喇叭筒里的喊叫声穿插在克拉拉的脚步声中。”我想这句话很能代表米勒文字的特性,在拟人化的前提下,视觉,听觉,触觉的多重置换,一种表象不合理下暗藏的值得细细玩味的意象营造。

  这一种风格使作品呈现出断裂之感,也有就是所谓的情节淡化,淡化却并非无情节,只是小说的进程被一种稍显凌乱的风絮放缓了脚步,其实整个故事所寓意的背景都散发着某种强烈的气息,一点点的逼近读者。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五):什么嘛都是

  看懂一本书,读懂一个人。每本书在每个人眼里都不会完全一样。赫塔

  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

  擦,有提示我太短了,恶心人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六):太阳横着照在门栏上

  太阳横着照在门栏上,那时的太阳在门栏和凯旋大道之间寻找最短的路径,马路上响起了喧嚣的灰尘,猫坐在廊檐的墙上,它用长长的眼睛和短短的一句话就能概括麦地里生长大丽花的情景,克拉拉在不断翻出的裤袋里找到那只已经干瘪的青蛙,青蛙还在大口大口的喘着气,阿迪娜却不这么想,她总想在回家的路上遇见格里高和那个女门卫,从他们口中探测远离地面的拍打声,哪些拍打声总是萦绕在阿迪娜的耳际,阿迪娜试着将这些恐惧带来的声音排出体外,可是没用,即使在猫的呵欠中她也不能看见任何的希望。

  孩子们仍然在麦地里阅读获得的知识,他们把它写在日记本上,长长的两页纸写满关于草地和坑洼的经历,克拉拉在读这些阅历的时候总看得到一只猫从墙角的阴影里投向另外一个树影,在夏天结束的时候她会把这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可是秋天来临之前这又会变成一个噩梦的开始,如此反复的在克拉拉的口袋里跳跃。

  最后克拉拉把项圈从长长的脖子上摘下来,冬天就已经过去了,这片麦地和那边的墙壁都说明了冬天是如此短暂,墙内的人头还来不及发出声音就已经把冬天远远地抛在脑后,为了不打消克拉拉的念头,阿迪娜决定把猫的眼睛刺瞎,于是猫在颓废的草地上就已经开始拉下长长的影子,所有的东西都是长长的,只有声音很短暂,和冬天一样短暂。

  工厂里的人头们不相信那个叫格里高的警察在插入的时候能够给克拉拉带来铁锈斑点的疼痛,那种用任何东西都无法洗掉的疼痛只有在所有孩子都聚集在工厂的大门口时才会彻底消除,但这个时候猫的眼睛已经只能看见自己被吃掉的孩子的那个星期,所以在女人的记忆里一年再也没有不再疼痛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疼痛,以及从子宫里搜刮关于疼痛的记忆,当这些记忆膘肥肉长的开始进军门廊的阴影时,所有的大丽花开始凋谢,花瓣在灰尘里慢慢漂浮盘旋,从一间没有记忆的门房里逃向夕阳的晚霞,晚霞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仍然可以被看见,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得到关于蚂蚁的消息,蚂蚁已经在那年的夏天通过克拉拉的胳膊开向一条没有终点的项圈,这个项圈最终被克拉拉撕开以后就再也见不到蚂蚁,只能听见蚂蚁的呻吟,它们的声音从长长的,被冻结的声音中呻吟出来。

  春天来临的时候,克拉拉已经再也找不到她的黑项圈。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七):你也要逃跑吗?

  【无意中找到篇旧文,已经不记得书讲啥了,也不记得为啥找我写,感叹下我从前居然能写这么文艺的书评……2010.10-2017.3 how time flies!】

  古今中外,讲狐狸的故事大多温暖动人。聊斋里的狐狸美丽善良,童话里的狐狸机灵狡黠,而时下流行的“阿狸”,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但这个,不一样。

  这里的狐狸一出场就是死的,一副皮囊,每天都短一截。看着令人心里直发毛,倒正好应了全书所描绘的景——风雨飘摇中的罗马尼亚,弥漫着无所不在的恐惧、屈辱和绝望。

  闪。小勺在闪,果汁在闪,金牙在闪,铜扣在闪,擦过的皮鞋在闪,黑色的眼珠在闪。闪光的东西都在看。阳光下,四处尽是眼睛,无边无际的眼睛。而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猫会将一切隐私尽收眼底。人群无处遁形。

  你想逃离这被监视的城市吗?你也要逃跑吗?

  忍。人群在忍。忍字头上一把刀。头顶的杨树正是那绿色的尖刀。在什么都够不到的地方,它斩断炎热的空气,投下又尖又锐的影子。杨树绿色的外壳是所有被遗忘的夏日。年复一年,夏复一夏,一个人能理多少回发,做多少件衣裳。年复一年,夏复一夏,碎发和碎布料装满一麻袋与人同重,那人终在这苦闷岁月里耗尽生命。财富被偷光,幸福被禁止。

  你想逃离这尖刀森林这夏日终年吗?你也要逃跑吗?

  忍无可忍,总会爆发。

  人们咒骂,咒骂一切。当克拉拉骂人的时候,她会问候万物的妈妈。当伊利杰身处臭味弥漫的黑夜,他骂遍了士兵军官坦克和战壕的娘,骂遍了上帝,骂遍了这个世界所有的生灵。骂的时候或许确实淋漓畅快,可是咒骂又有何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觉睡,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况且,你不可能永远地咒骂下去。

  “如果咒骂中断了,那它从来就没有过。”

  只剩下冰冷的死寂,令人窒息。像阿迪娜戴过的蚂蚁项链,蜜糖软管是个甜蜜的陷阱,蚂蚁终将窒息而死。那些生命,不过是假象而已。

  你想逃出这令人绝望的寒冷吗?你也要逃跑吗?

  死亡的阴影笼罩四周,威胁无处不在。阿迪娜的狐狸被不断地切割,危险慢慢靠近。她从狐狸的身上,嗅到了猎人的味道。

  那时狐狸已是猎人。

  颠倒黑白?无所谓,这本就是个混乱的世界。

  夫妻梦中相逢,却如同陌路人,只能轻声问:“你要逃跑吗?你也要逃跑吗?”不知逃往何处?没关系。出逃本无方向,离开才是真正的目的。像只兔子一样逃跑,左胸膛里跳动的是大地的心。倘若真有有命运这回事,那么吉普赛人的命运是流浪,他们的命运便是逃亡。短了截的狐狸是逃跑的信号,它即将化身为追赶的猎人。逃吧。逃出那片无边无际的眼睛,逃出杨树林,逃出恐惧绝望和死亡。阿迪娜和保尔是逃亡之人。可谁说克拉拉和帕弗尔不是。都是乱世之下的无奈人,我不懂,为何阿迪娜与克拉拉终不能“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跑跑跑。躲躲躲。别管身后的枪声,只当它是折断树枝。

  跑跑跑,躲躲躲,直到狐狸断了头被埋入盒中。禁歌唱响在全国。

  然后,或许你才能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不愿回首,还可学伊利杰,买张去远方的车票。

  单程票。

  http://book.sina.com.cn/news/c/2010-10-21/1503274711.shtml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八):读米勒,你准备好了吗

  赫塔·米勒的《狐狸那里已是猎人》这本书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和朋友们聊起了它。我大大地发泄了一翻对此书的不满。等我发泄完了,当天晚上我继续读它,发现它突然好看了起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它的情节突然变得紧张了还是我对它的不满喷发出去了,反正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要好看得多。

  我对此书之所以会有不满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脏”,我对它的形容是“比日本小说还要脏”。那些赤裸裸的性器官还不算什么,比这更脏的东西也会出现在小说当中。这么说吧,在看这本书的部分字句的时候喝水都会感觉到恶心。

  其次是它的晦涩。如果说毛姆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作家,那么米勒就是世界上最不会讲故事的作家,也许她根本就没有想过好好地讲一个故事出来。这么说吧,她会把一张好好的照片撕得七零八落,然后一片一片地展示给人看。于是读这样的小说就会非常累。我倒是很好奇,米勒在写这样的书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会比平常的作家更轻松还是相反。

  我觉得,米勒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写法,和她的诗人本质很有关系。她的小说更像是一首无韵的长节诗——她喜欢分节,她的小说像诗一样一节一节的。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小说会有非常强的跳跃性,稍不留神读者就会跟不上她的思路,于是也就带来了第二个后果——小说的情节不连贯。相比之下,米勒不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展示一个一个的意象,所以你读完她的小说之后,你也讲不出一个故事,但是那一个一个的片段可能会让你印象深刻。

  米勒的小说不是故事支撑,更多的是语言支撑。她的语言从坏的方面说是有话不会好好说,但从好的方面来讲是有一种特殊的活力。在《狐狸》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她关于“每一个针都有妈妈”的那段话实在只是三流作家的水平——即使排除翻译的因素,那些话本身也显得幼稚而啰嗦,但是到后面,她对夜晚的那些诗一般地描写确实有大师的风范。

  至于说她文字里的政治隐喻,我颇不以为然,我非常同意毛姆的一个观点,小说是写给读者看的,不是写给评论家看的,所以小说首先还是要好看。

  所以,如果你选择读米勒,你就一定要做好准备,首先不要在看书的时候吃喝,其次不要试图一目十行地读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这两点你做得到,那么米勒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九):狐狸永远都是猎人

  《狐狸当时已是猎人》是我阅读的赫塔米勒作品的第三部,和先前所读《心兽》《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同称“罗马尼亚三部曲”。可以说本书在写作风格上是很能体现米勒特色的,即使已经不是第一次读米勒作品,这种风格仍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本书是长篇小说,然而无论从故事架构,还是语言用词上,均可称得上十分“散漫”。跳脱的情节,凌乱的讲述,以及不知道是因为翻译还是本来就十分奇异的句子构成,经常会让人在阅读中感到摸不着头脑。难怪有人会说其小说是“诗化”“散文化”,甚至反感这种风格而认为其根本不会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而是只能带来一些零散的片段和串联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也是事实。但是,如果只是要看一个连贯的故事,那也许去读类型小说乃至YY小说更能满足这一需求吧~我们考量作品的表达特性时,还是应该与其所要表达的内容相联系才是。

  在一片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之中,民众所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本作中两个女主角阿迪娜和克拉拉的境遇,可说是两种不同的缩影:或是如前者因为隐晦表达不满思想而受到恐吓,乃至生命的威胁,或是如后者,甘愿委身于特权阶层而获得虚假的安宁。而如果选择了前者,那么所面临的就是真正的煎熬:审问,逼供,监视,恫吓,以及……无所不在的威胁。作者在叙述这些事件时,体现出了自己行文中另一个鲜明的特色:隐晦但却内涵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切割阴影的杨树、上下颠倒的裙子、独裁者照片上的卷发、吞食自己幼崽的老猫、村子里的鹅……每一个细细品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有些寓意第一遍读时不甚明了,等读完全书回头再看,却又豁然开朗。当然,最明显的意象,还是本书题目中的“狐狸”。那个阿迪娜放在家中,每次回去却会发现被悄无声息地割掉一条腿的狐狸围脖,象征着的,正是步步紧逼的生命威胁。在这样的令人窒息的气氛下,主人公的慌乱,恐惧,挣扎,以及绝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梦想着游过多瑙河,去到对岸的自由世界,可是却又害怕那背后响起的枪声;逃往偏僻的乡村,与世隔绝,但依旧无法遏制心中的恐怖与自我了断的念头……在米勒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找到这些类似的情感。

  因此,本书无论是文字风格,隐喻色彩还是与政治的关联,都可称是米勒的代表作。虽然在这套全集中位列第三本,但还是推荐对这位作家有兴趣的读者先从这本看起。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十):你的脸上有他的影子(转载)

  (转载。原作者不详)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如此评价旅居德国的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她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自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确实,米勒的小说像是诗歌与散文的结合,有诗歌那样丰富的意象和跳跃性,也有散文那样的冷峻和直抒胸臆。《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就是这样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像侦探小说一样危机四伏,让读者心跳加快;又像音乐一样“大珠小珠落玉盘”,吸引读者“物我两忘”。小说的主人公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阿迪娜在学校做老师,克拉拉则是工厂的工程师。有一天,克拉拉爱上了已婚的秘密警察帕弗尔,而帕弗尔的工作是监视阿迪娜和一群不安分的音乐家。于是,两位女友之间的友谊陷入危机中……

  罗马尼亚版的《一九八四》

  奥威尔并没有在极权制度下生活的经验,所以他选择用寓言式的、漫画式的反讽来影射苏联社会。薄薄的一册《一九八四》中所蕴含的能量,几乎与厚厚的几大卷《古拉格群岛》相等。在一九四八年苏联挟二战胜利国之威不可一世的时刻,奥威尔却先知般地给出“一九八四”这个遥远的预言,苏联的崩溃仅仅比这个时间节点晚了七年。寓言的真实有时甚至胜过现实的真实——《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不就比斯大林无数的肖像和雕塑都更加真实吗?

  而米勒本人曾经在恐惧、屈辱与绝望的罗马尼亚生活了多年,所以她选择用写实的、冷静到冷漠程度的笔调来描述这个铁幕背后的国家的日常生活。小说中的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隐喻,比如“没有脸的脸”、“你什么都不要说”、“我的头是黑暗的”、“透明的睡眠”等等。在作者不动声色的描述中,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罗马尼亚民众痛苦、困顿乃至麻木的精神状态。所以说,《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堪称是一本“罗马尼亚版的《一九八四》”。

  小说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秘密警察帕弗尔回到家中,带回巧克力、黄油、香烟等高级食品。妻子抱怨说:“我已经跟你讲几个月了,你要到学校去一次,你必须和老师谈一谈。大家都给老师送咖啡。女儿说,只有我们没有送。送不送在分数上就能看出来。”帕弗尔冷静地回答说:“咖啡她别想要,或许该给她来一下,我要是和她谈了,那就应当她送咖啡给我们了。”

  学生分数的高低居然与家长送礼与否有着直接的关联。可见,社会上的腐败已经渗透到学校里。而帕弗尔敢于拒绝这种腐败,并非因为他本性正直,而是他可以用秘密警察的权力去恐吓老师。拒绝腐败要靠更大的腐败,这就是专制社会中最为吊诡的社会秩序。从这个情节便可以看出:无论在工厂、学校还是家庭中,基本的道德伦理已经崩塌,人人都想往上爬,并不惜伤害身边比自己更弱的人,正如马内阿所言:“在社会主义的罗马尼亚,告密者的花名册渐渐类似于一次人口普查。”尤其是享有特权的阶层腐化堕落、作威作福,即使是门卫乃至仓库保管员这样握有微小权力者也可以肆意鱼肉人民。这样的生活方式凝固成了一种常态,受害者与加害者的界限也日渐模糊,一如米勒写给中国读者的文字:“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

  因为恐惧而产生的爱情

  那时的罗马尼亚,外表固若金汤,内在却风雨飘摇,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指出:“罗马尼亚共产主义的最后几年是在残暴和滑稽的交错中不安地度过的。”《狐狸那时已是猎人》中的两个女主角,可说是两种不同人生选择的缩影:阿迪娜热爱自由,放弃了在远方军队中服役的未婚夫,而与一名年轻的音乐人相爱,并为此受到监控、恐吓,乃至生命的威胁,双双走上逃亡之路;而克拉拉不满足于工厂里压抑的生活,甘愿委身于一名已经有家庭的秘密警察,以获得相对的安全和保障,但最后她还是被对方所抛弃。

  阿迪娜生存处境的恶化,与她衣橱中的那个狐狸皮毛的围脖直接对应。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个围脖被悄无声息地割短了一截。这一细节所象征的,正是步步紧逼的生命威胁。阿迪娜的遭遇应验了马内阿在《论小丑:独裁者和艺术家》一书中的感叹:在一个一切都如此荒唐的世界里,在一个残缺畸形的假面舞会上,那些固执地要讲出真相的人显得多么可笑又可怜!直面荒唐能消灭荒唐吗?那个无处不在无恶不作的魔鬼仍然在威胁着人们。即使他不直接杀死他的敌人,他也要把周围的一切都毁坏,让每个人都在这场闹剧中窒息而死。在这个肮脏的政权里还有什么是可以幸免于难的?怎样才能幸免于难?那些挣扎着逃生的人不仅受到暴君和安全局势力的威胁,同时还要提防别人歪曲事实、造谣中伤以及讽刺挖苦,这些秘密武器同样可怕。

  因恐惧而产生的爱情绝对不是爱情。克拉拉沉迷于其中,阿迪娜却一眼便洞穿了其本质。阿迪娜追问说:“你怎么能和这样的人上床?”克拉拉说:“你不了解他。”阿迪娜说:“我不了解的是你,我所了解的人中,肯定没有你,我原以为了解你。”她接着大声说:“你在和一个罪犯睡觉,你和他一样,你的脸上有他的影子。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当“你的脸上有他的影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的生活已经被他所毒化了”。

  两人之间还有一段最后的对话。克拉拉说:“帕弗尔保证过,他知道,只有在你不出事的前提下,我才会爱他。”阿迪娜说:“他强暴你是带着任务的。他要的是我们两个,一个在冬天,一个在夏天。每天他早晨醒来的时候,头脑里就像有两个眼睛一样,有两个愿望,对男人,他的拳头是坚硬的,对女人,他下面的那个东西是坚硬的。”克拉拉维持这段爱情的理由,只剩下保护阿迪娜。但是,两人还是走向了决裂。不过,克拉拉在最后一刻为闺中密友送去了抓捕将至的纸条,救了阿迪娜一命。这是她的自我欺骗式的爱情的惟一结果吗?

  那个没有出场的独裁者

  独裁者夫人说,我像爱我的孩子一样爱你们。独裁者沉默,把皮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荧光屏上有子弹飞过。墙壁被打烂,空空荡荡。米勒用她最为经典的、惜墨如金的短句描述了这一场景:“两个老农民躺在地上,鞋底冲着房间。围着他们的头站着一圈沉重的士兵皮靴。她的真丝头巾从头上滑到了脖子上,他的皮帽子没有滑,这是第多少顶帽子,这是最后一顶,最后相同的一顶。”

  此刻,整本书最大的寓意终于揭开了面纱:狐狸就是人民。在统治者眼里,人民是可以随意猎杀的、无法反抗的狐狸;殊不知,狐狸和猎人之间的转化,一夜之间就发生了:狐狸当时已是猎人,狐狸永远都是猎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