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假面自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假面自白》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3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假面自白》读后感精选10篇

  《假面自白》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面自白》读后感(一):三岛由纪夫的死亡叙事伦理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本质的、稳定的、具有传统色彩规范意义社会关系。在伦理哲学领域,伦理具有生命本体论的意义,实质上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从伦理哲学和叙事学角度考察,小说文本是作家主体以叙事话语形式对多种伦理关系进行的艺术展现。叙事伦理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理论术语和批评范式,关于其具体内涵和理论意义,不同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作为通向现代个体自由与解放的必经之路,本能灵魂和谐统一欲望状态既是现代人不断追寻的永恒的生命课题,也是文学叙事现代转型的动因与意义之所在。因此,现代叙事在本质上具备伦理的意义。这就引出了关于文学的叙事伦理的命题,但它又是与传统的理性伦理相比较而言的。如果说理性伦理探究的是生命的一般法则人生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那么叙事伦理关注的则是“个人生活深渊”。根据刘小枫的理解,现代叙事的发展历程又分为两种,即“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前者“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上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生命更为重要”,而后者则只是一种“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印痕或经历的人生变故”,因此“自由的叙事伦理学更激发个人的伦理感觉,它讲的都是绝然个人的生命故事深入独特个人的生命奇想和深度情感”。作为伦理的核心要素,欲望叙事无疑更集中而深切地反映着自由伦理的演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小枫引申发挥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对身体情感和精神情感的论述,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竭力张扬自由主义的个体伦理。

  一、人民伦理的维度:死亡——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

  死亡是人类的基本经验,也是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死亡作为一种媒介不仅把人们紧紧地联系起来,也使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刻发生变化。因此,死亡伦理也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关怀之一。作家通过死亡叙事伦理,不同程度表现出关于死亡的伦理取向和价值判断。三岛由纪夫将死亡作为他情有独钟取之不尽写作资源,在他发表的所有作品中,涉及死亡的作品占了相当的分量。三岛关注形形色色的人对死亡的态度选择死亡的方式,以真实的死亡伦理体验,倾听、描绘死亡瞬间灵魂得以永存的声音

  三岛的天皇观是自幼形成的,学习院高等科毕业典礼上,他目睹天皇行幸的御影。他毕业成绩优异,由学习院院长母亲陪同赴皇宫拜领天皇恩赐的银表,他对天皇感恩戴德战争期间受到了日本浪漫派的“皇国传统”、“皇道文化”的洗礼,在准备好的遗书中发誓“报皇恩于万一”。在精神方面,三岛摄取中世纪日本武士道的道德修养书《叶隐》的精神内涵,《叶隐》之于三岛的意义,可相当于《圣经》之于基督徒的意义。三岛后来对此书进行解读,写了《叶隐入门》一书,该书可以说是三岛的思想自传。三岛在其中体验《叶隐》的人情义理、忠于主君的观念和以死相赌的生活方式,并作为他的行动哲学。

  三岛由纪夫《忧国》的写作就离不开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浸染与熏陶。《忧国》以“二·二六事件”为背景,描写一个皇道派中尉武山信二新婚不久,僚友没有让他参加军事政变。政变失败后,上级命令他镇压其僚友,在忠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他与妻子丽子双双剖腹自杀。在这部作品中,三岛就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对惨烈自杀的夫妇面对死亡的种种体验,那种日本传统的为殉道而死的武士道精神被表达酣畅淋漓。新婚不久的夫妇在面对道义与命运的抉择时,双双义无反顾选择走向死亡的从容淡定,那种对自杀过程宁静的描写中所深藏的是一对苦难的承当,对正义的坚守,他们在自由地把握自己生命走向的同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悲伤幸福

  “中尉的决心已定,每一句话都被死亡所证实,正因为这种证实是那样的阴暗和坚固,所以,话语中显出一般难以动摇力量……‘好吧!’中尉抬起虽然几天未眠,却仍然清澈纯净炯炯有神眼睛,第一次正视着妻子的眼睛:‘今天晚上我要剖腹!’”

  悲剧性是一种贵族化的、高贵的文化气质,《忧国》在讲述夫妻双双赴死的大义凛然中,也表现了其对悲剧命运的承当的高尚的伦理哲学。

  在丈夫决定赴死之时,妻子丽子的眼里没有丝毫畏惧,她说:

  “我早就下定决心了,请让我同您一块儿去吧!”

  “中尉确信,他俩决定去死时的那种喜悦,没有一点儿不纯的东西。当然,他们那时没有清楚意识到这一点,现在却觉得,他们这种不为他人所理解的正当的快乐,受到了大义、神威、还有完美无缺的道德的庇护。两人对视着,相互从对方眼里看到正当的死意时,再度感觉到,他们处在任何人都无法打破的铜墙铁壁中,披挂着其他人无法染指的美和正义的铠甲。因此,在自己肉体的欲望与忧国的至情之间,不仅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中尉甚至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

  可以看到,《忧国》中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中还隐隐含有一种对潜在神灵的敬畏,这是日本独有的武士道精神,那种对天皇、对道义、对太阳旗毫不犹豫信仰。书中这样写道:

  “这世上的一切,都被严肃的神威所庇护,而且,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也都洋溢着震颤般的喜悦。”

  承当命运、回归宿命的瞬间是幸福地颤栗着的。当丈夫站在武士道精神的道义要求下不得不选择挥刀切腹的时候,其妻丽子——这位堪称伟大女性,没有一丝畏惧与犹豫,而是将这一切看作在结婚之初就已认定的命运的定数,他们带着对彼此的信任,决定追寻真理而死去。可以预料到的死亡便不是灾难,坦然面对就是勇敢。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也是三岛本人的人生哲学。此时,他们的伦理无关乎“好”与“善”,而是“正当”与“应该”,是关乎真理的伦理选择。

  刘小枫认为,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着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中尉这种表面上勇于承担命运、追寻自由的背后蕴藏着深层的武士道精神——即对英雄自杀行为赞美推崇的日本町人阶层的伦理价值观。这种为了主君而牺牲自己的谏死,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时代错误,但是其伟大之处是舍私,把自己所属的特殊集团本身作为价值,其他任何普遍的价值都不能超越其集团。这种死的伦理观从主从的绝对化出发,却没有停留在这点上。它最终走到了不问其目的和效果,而赞美死本身的地步

  二、自由伦理:以死求生——肉体赞美中的古希腊文化元素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终极意义是对人的关注和理解。从古希腊的悲喜剧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无疑都体现了这种人本主义的精神。“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体系追求真善美一体的终极道德伦理乌托邦,虽然由于种种主客条件限制而难以兑现,但却是非常吸引人的美好幻想,因为这种伦理道德体系正是建立在人性平衡规律上的。

  日本民族对事物变化的敏感和纤细是众所周知的,日本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学以阴柔为美,岛国日本温和自然环境养成了国民大自然变化的高度敏感,形成了幽玄、物哀的审美情愫,体现着日本文学婉转柔弱、典雅缠绵风格。此外,长期天灾不断,也使日本人心灵深处有一种宿命观念和悲剧气质,容易现实感到悲哀失望,从而萌发对死的向往,日本民族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宏达、严峻的自然景观,从而培养了他们纤细的感觉和纯朴的感情。日本人对佛教无常体会,以及受到日本古典文学的物哀精神的影响,使他们对生命充满异样憧憬和幻想,对死亡也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死亡伦理观,常常出现自杀、情死等现象。

  综览关于三岛由纪夫的先行研究,他显然被认为是倾向描写死亡、向往死亡的典型作家之一,其“诡异”、“变态”的对死亡的迷恋常常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笔者认为,这是他受到日本民族人民伦理大叙事维度的影响。事实上,三岛伦理哲学中还有其独特的个体叙事伦理的维度,充满了对生命、对肉体、对青春的高度赞美。三岛从小就痴迷于被杀的王子、流汗的士兵男性肉体迸发出的原始生命力。他在上初中时,涉猎了许多外国文学,例如王尔德、拉迪盖的作品以及古希腊悲剧剧本,并对古希腊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他小时候便开始迷恋一副《圣·塞巴斯蒂安殉教图》,画面中赤裸的男性肉体美所体现的古希腊审美情趣给了三岛很大的震撼。他在《假面自白》一书中写道:

  “那白皙无比的裸体,被至于薄暮的背景前,耀眼夺目,在挺出的胸膛、收紧的腹部、稍稍扭动的腰间所漂动的都不是痛苦,而是摇曳着某种音乐忧郁的逸乐……箭射入他那健美的、青春的肌体,像是要以无比痛苦和欢乐的烈焰,从内部燃烧他的肉体。但是,没有画流血,也没有像其他塞巴斯蒂安像一样画上无数的箭。只有两支箭,将静谧、端庄的影子投在他那大理石般的体肤上,宛如投落在石阶上的枝影。”

  由这些描写可见,三岛不仅仅赞美死亡体现的美感,更推崇其青春的肉体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力,殉教徒死亡的瞬间表现出来的不是毁灭与哀伤,而恰恰是生命的活力。虽然有利剑深刺在身,但是却没有流血,没有痛苦,那是一种古希腊悲剧中常有的宁静(peace),主人公安然接受命运,因为他们认为命运是值得信赖的。

  “自由的叙事伦理学不提供国家化的道德原则,只提供个体性的道德境况,让每个人从叙事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自觉。”三岛对生的追求、对男性肉体美的赞美即体现了其个体的自由的叙事伦理。既然这种自由的叙事伦理不同于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并通常与之产生张力,那么三岛的这种以死求生的追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三岛从小就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对古希腊雕塑体现的男性肉体美极为推崇。1951年12月至次年5月,三岛到世界周游了一圈,最后一站是希腊。他在希腊之行中发现了古典式的男性艺术美,觉得古希腊没有什么“精神”,只有肉体和理性的均衡,而且发现希腊古典美存在于这种均衡即将被打破、又可能不会破的紧张对立中。

  在我所向往的希腊,终日是一种陶醉的心情。古代希腊没有什么“精神”之类,只有肉体和理性的均衡。

  希腊人以充满了难易遏止的生命活力的年轻人作为雕像的素材,暗示出他们潜藏在那些不朽的作品中的悲剧理念……希腊式的生的意识,是上升时期的人态,是感到自豪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意识的信赖、对一般人类的信仰。

  可以看出,希腊处处洋溢着的生命的气息正好契合了三岛对青春活力、肉体力量的赞美。在对古希腊艺术精神的不断领悟和对日本古典传统的扬弃过程中,三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很少描写自然景色的秀丽、女性动人优雅的柔弱美,也不过多地营造雅致精妙的气氛,而是屡屡以男性的阳刚美、生命的活力和暴力的死亡为题材,抒写男性美,赞美男性的青春的肉体,憧憬希腊英雄主义和男性肉体造型的宏大气魄,呈现出一种刚烈的美。三岛在日本古典主义和希腊的古典主义中找到了自己文学的归宿,他将自己的游记散文集取名为《阿波罗之杯》。阿波罗在古希腊主掌光明,同时身兼医药之神和诗歌之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永恒,这似乎也隐喻着他对古希腊文学理念的借鉴是一种自我改造,是对日本文坛的矫正。“三岛发现,希腊艺术尤其是雕塑,注重生命和力量的阳刚美的一面恰恰弥补了日本文学阴柔的一面,对希腊艺术的体验使他感到更应该重视生命、重视男性的肉体美和活力。”在游览希腊的过程中和回来之后,三岛先后创作完成了两部小说:《禁色》和《镜子之家》,在其中都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艺术留给三岛的深深烙印。《禁色》写了一个中年男作家爱上一个青年男子悠一,两个男子和与之相关的众多女子的感情纠葛及复仇故事。作家第一次看到悠一时,对他的身体是这样描写的:

  一个美得令人吃惊的男子。说他像古希腊时的雕像,他更像布罗奔尼萨派的青铜雕塑家们制作的“阿波罗”,身体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急不可耐温柔美丽。气质高雅挺拔的颈项,优雅的肩膀,平缓宽阔的胸,带着优雅气氛的圆手臂;纤长清洁充实的躯干,收起剑一样雄健的脚……在青年脸庞上,给人留下一种除了高雅和粗俗以外,莫可名状的某种纯洁野性的印象

  另一部作品《镜子之家》中对古希腊肉体美的概括更为明确:

  希腊人的美的肉体,是日光、海洋、军事训练蜂蜜结果,但是现今自然的东西已经完全死亡,希腊人达到肉体所拥有的诗的形而上的东西,就只有相反的方法,即为了肉体而锻炼肉体的人工方法。

  受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这种影响,三岛便形成了独特的死亡伦理观,即借用死亡表达他对生命力的理解、对世界的感知以及对身体的探索。马克思·舍勒曾说过:“时至今日,在日本民族那里,死者之永生也还是一个明显可感的经验现象,它只是附带地为一个其实只是否定性的‘不朽’假设提供了论证。对日本民族来说,这种永生现象完全不依赖于个人拥有的理论,以及在同一地方扎根的各种不同的宗教……而日本人则相信,他们之所以是不朽的,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感觉和经验到了永生以及永生者的作用。”在三岛的文学世界里也是这样,死亡并不是意味着生的终结,而是对非现实世界的憧憬。肉体的、尤其是青春肉体的死亡,只是对形体的摧残,但是确立了精神的长存。这种思想在前文提到的《叶隐入门》中可以得到证明:

  “‘武士道,乃求取死若归途之道’这一句名言自身,传达出的其实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我在这句话里,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其赋予生命存在的最大理由。”

  “我在《叶隐》里,很早便看到了他的生的哲学。《叶隐》是我永远的生命之意志的源泉。”

  可见三岛在把“死亡”作为核心精神的《叶隐》一书中,解读出的却是对生命的向往。他笔下的那些对死亡的崇尚、迷恋,恰恰是因为那些死里面包含了生命的活力!综上,在三岛的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中体现出的对肉体美的赞赏、对生命力量的追求,正是来源于古希腊注重生命活力的文化特质。

  两种伦理维度的结合——“青春之死”的创作主题

  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背景下,受到日本传统死亡观的影响,三岛形成了其怪异的死亡美学,写出大量关于死亡的作品;而在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中,受到古希腊文化中强健的生命活力的影响,三岛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死亡伦理观,即以死亡来表现对肉体美和青春活力的推崇。“自由伦理不是某些历史圣哲设立的戒律或某个国家化的道德宪法设定的生存规范构成的,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刘小枫更推崇自由的叙事伦理学,认为它更能够激发个人的伦理感觉。三岛的借死表现生的创作主题也更能体现其看待生死的伦理观,于是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以“青春之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典型代表作就是《忧国》。三岛首先阐明了他对于“青春之死”的看法:

  “虽然我深深地怀抱着对死的浪漫冲动,但作为器官来说,它严格地要求有古典的肉体。为了浪漫主义的悲壮的死,必须有坚强的雕塑般的肌肉,如果是柔软的赘疣直面死亡的话,那么在那里有的全是滑稽的不合拍的东西了。”

  可以看出,三岛认为死亡必须要有青春的肉体方可,自杀或殉情都是趁年轻时进行为妙,只有年轻之死才是具有美感的。在《忧国》中,中尉在切腹之前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时,他的形象在妻子眼里就充满“青春之死”的美感:

  “丽子也在凝望着丈夫,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就要赴死的丈夫的英姿更美的了。中尉身着非常合体的军服,他那威风凛凛的眉毛,紧紧抿着的嘴唇,在就要来临的死亡面前,无不显现出男人那极至的美。”

  “这张脸就要成为死人的脸,不能让它留下难看的剃痕。剃刮过的脸上,又重新辉耀着勃勃的生机,甚至都映亮了郁暗的镜面。这张明朗、健康的面孔与死亡的结合,说起来,竟含着某种潇洒。”

  没有人能阻止衰老,所以三岛由纪夫为了追求生命的活力,不得不在身体尚且俊美、生命尚且年轻时死去。三岛创作生涯中的最后几部作品的主人公们——《春雪》中美轮美奂的清显、《奔马》中青春阳刚的勋、《晓寺》中的月光公主——都死于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三岛正是用衰老与青春的强烈反差,突出了青春与生命力的美好,而让这样年轻的生命在最绚烂的时刻死去,正是三岛所憧憬的死亡之美。

  三岛本也可以像另外一些作家那样,用纯粹的故事美学逍遥于历史风情或欲望故事之中,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自觉接受了灵魂内部的某种自我折磨,他似乎一直在苦待自己。他那么尽力地去描绘年轻肉体的死亡与毁灭,恰好表明他是一个时刻都背负着精神重担的作家。三岛的写作,常常充满痛楚感,然而他不是想卸下生命之重,而是在享受这种痛楚感。写作的担负、精神的重担,最重要的是来源于作家必须对自身所处的境遇有自我觉悟。“我认为,最好的文学,都是找‘心’的文学、寻‘命’的文学,也就是使灵魂扎根、落实的文学。人类有了命,生了根,不挂空,然后才有日常的人生生活。”[18] 三岛生活在战后时期的日本,战后的二十年间,日本的事态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日本没有了武士,也没有了战争,经济得到了复苏,四处弥漫着太平盛世般的气氛,青年们也失去意志,倍感郁闷和无聊。在这种颓废萎靡的大环境中,三岛想要践行古代的武士道精神,就只能借助死亡警醒世人——不仅是利用“青春之死”的题材表达对生命能量的理解,更是身体力行,在45岁的壮年之际,带着自己苦练的强健的体魄,用切腹终结了自己辉煌惨烈的一生。“三岛将死作为一种教义,已经不仅在官能上,而且在伦理上、美学思想上引起他极大的共鸣。他将他这种对‘死的文化’的变态心理引进美学领域,对危险的美与恶进行艺术创造,以反应其末世感的变态美。”之所以说“死的文化”被引进美学领域,就是在于其中包含的古希腊文化中对肉体美的推崇,以及三岛最终要表达的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小说的叙事伦理具有一种语言层面的道德感,它所蕴含的丰富的伦理性质与强烈感召力,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乃至模塑读者个体的自我道德尺度。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需要一定的审美转换与人性深度。小说叙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讲故事,它还应该沉入人性的深渊,探究心灵的内在事件,这正是小说叙事的伦理意义之所在。小说叙事是用虚构和幻象来创造一种真实,因此,它更应该超拔而高蹈,并由此而获得观照现实的精神路标与伦理维度,在一种深刻的批判性中寻求对人性彼岸的抵达。三岛由纪夫秉着日本传统武士道的思想精髓,通过青春肉体的死亡来追求生命的力量,其悲剧的死亡观正体现了这样一种人性的深度。

  “伦理不仅与个体心性气质(体验结构)相关,也离不开时代、民族的价值偏爱、精神气质或体验结构。而且叙事常常就在‘个体’和‘人民’两个维度展开,正因如此,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既讲述国家、民族的命运也沉潜个人生命的叹息,比如托尔斯泰,比如尼采,而且在大叙事里面个体叙事展现的伦理困境有时会让人惊心动魄。”综合上述两种叙事伦理,笔者得出结论:在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描写中,人民伦理大叙事的维度来源于日本传统武士道的精神内涵,而自由伦理个体叙事的维度则来源于古希腊文化元素对生命力量和肉体美的崇拜;这两种叙事伦理的维度同时作用于三岛,便形成了其独特的“青春之死”的创作题材,如下公式:

  武士道理想地死 + 古希腊美丽地生 = “青春之死”题材

  人民伦理的大叙事 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充满悲剧意识的死亡伦理观

  要之,古代日本武士的道之善的意义上以死成全生的悲壮精神,融合了古希腊文化基调的享受生、崇拜生的乐天精神,形成了三岛以“青春之死”来表现生的文学以及悲剧死亡伦理观的主题。

  《假面自白》读后感(二):美即痛苦

  主人公竟然没有名字,方便行文,就叫岛真吧。

  如果园子和岛真的重逢是一场他与内心的博弈的话,结局便是二人在夏季闷热混乱的舞场,对比健康秀美的男舞蹈演员,岛真的自负犹如幽暗中凭空划过的蓝色火焰,在最高处捏造声势,却转而掉进原本就与之融为一体的自卑的深渊,归于湮没。这一过程是心里的城池坍塌,无人得知。尽管选择了撒谎,然而园子“吃惊似的沉默”又似乎显示了一切已昭然若揭。

  “我已筋疲力尽。而且心中的发条般的东西依然保留着,间不容发地要我做出合乎情理的回答。”

  生理上的缺陷致使岛真嫉妒完整的爱,他甚至嫉妒园子能够纯真而热烈的爱自己。

  他真的不爱园子吗?恐怕更多是他自以为的“不能爱上”,他企图以拒绝与园子结婚,即他所说的“抛弃园子”来保留内心的自负。在肉欲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尝试与已嫁作人妇的园子继续精神恋爱,然而灵与肉的分离对于信奉肉体美学的岛真(其实就是三岛)总是痛苦的。

  他在少年时期迷恋同学近江,认为刚健、粗野的近江与瘦小病弱的自己在心灵上是统一的。

  “现在我的孤独类似近江的孤独。”

  “我本应是一人扮演近江与我两个角色。为此,哪怕些许,我也必须找出和他的共同点。”

  在看到在充满海风和汗液气息中操练的士兵(却指向死亡的职业命运),塞巴斯蒂安画像上白皙的无与伦比的裸体(却被箭刺胸膛)、如美食一般被奉上餐桌的少年(却被寸寸解剖)所产生的情欲,都充满了毁灭的意味。岛真对男性的迷恋,源于将男性的体征美投射在自己身上,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获取内心的满足。不过,岛真的羸弱仅仅体现在肉体上吗?他追求死亡,以“脱胎换骨”,却被动地寄希望于战争的来临,当幻想死亡的情景,他又感到非常恐惧。这是多么真实而羞于启齿的人性,只是在三岛的笔下被双重放大了。

  然而,岛真这种幻想的自恋有何不可呢?三岛一贯模糊美与丑、温柔与暴烈、崇高与卑下的界限,《天人五衰》里因为自尊心受挫而患有抑郁性自恋的奇丑女涓江也是如此:

  “或许我的美貌压在天平的一端,而大海压在另一端,正好能保持平衡。这么着,我觉得好像把自己美貌的重负托付给了大海,心情十分轻松。”

  “美如仙鹤一般厉声长啼,一时天鸣地应,倏然消失不闻。它可以驻留人的肉体,但不过转瞬之间。唯独涓江以丑之网成功地捕获了仙鹤,且不断地喂之以自我意识之耳,使其成为永远的驯物。”

  美只存在于瞬间,只有自我认同能将其永存。

  而另一方面,三岛认为,美只有走向毁灭,才能永恒,正如燃烧的金阁寺。说到底,美只存在于心中啊。一切实体的美,都必须通过毁灭而得到确认、升华。美即痛苦。

  相比三岛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丰饶之海》,《假面自白》在语言的精致性、心理刻画、对死亡和毁灭的解读都还远远称不上高超,而之所以称之为奠定了三岛由纪夫作家地位的作品,是三岛的“死亡美学”由此始,在之后的创作中,都愈发醒人。

  《假面自白》读后感(三):打算看三岛的假面的不要再受唐奶奶的荼毒了,去看王向远的版本吧

  这两天开始看王向远翻译的假面,因为不懂日语,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有漏译,但从书的副标题"变态心理小说"来说应该在所难免,但是因为之前也看过唐奶奶的版本,看了不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与之相比,王向远的译本比唐奶奶的顺畅的多。按道理说可以翻译在众多的日语作家里独一无二,如果不是因为最后的事件,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岛的书,再加上早期北大东语系的底子,其日语的功底肯定是相当深厚的,可是为什么以自己的母语翻译出来的译本却那么的让人真心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看中文,更恐怖的是,作为三岛众多作品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假面,现在国内市面上能找到的译本却只有唐奶奶的版本,就是在台湾,通过万能的淘宝能找到的也只有唐奶奶的版本,可以说,唐奶奶几乎算是"垄断"了假面的翻译,可是她的译本真心有负汉语千年传承下来的美与无尽之意,也真心糟蹋三岛的东西。所以,各位想看假面的,去找王向远的版本吧,作为不懂日语,无法直接通过原文去感受三岛的作品的深意的我们,至少可以选择相对更好的译本,去单纯的感受三岛作品的独一无二!

  《假面自白》读后感(四):蝴蝶的日光,颤悠悠的

  关于回忆,还有回忆的意义,倒是没有想到,一代大师可以由此完成一篇漫漫几千言的中篇。而我目前还在那个沼泽里挣扎,或许可以在几次三番的顽抗下挣脱这重负,也或许只是愈来愈沉溺。

  略带沉重的气息氤氲在书的扉页里。这样的作品对现在的我来说,就像一个垂于水面之上的稻草。我游曳在现实以下的水面里,试图去触碰一些更真实的现实,而那根稻草可以让我沿着它的脉络,去探寻一些未知的自我。但那是过去的我,而非未来的我。也许,一旦我攀上这根稻草,却发现不过是前人投下的饵料,甚至饵料里藏匿着足够伤我至深的倒钩。便是抱持着这样复杂的感情合上这书页。

  人是卑鄙的。我也是。这卑鄙在造物主的眼中如此狭隘可笑,就像是在为自己的谎言和错误编织着翅膀,却陡然发现自己早已处在深邃的山谷之中,坠落。而有那么一种存在,会在天际,会在崖底,会在山岚之中,会在谷雨之内,从每个角度把你看穿。知道你坠落的角度、轨迹、着陆点以及粉身碎骨以后血迹凝固的形状。这种残酷的存在叫做现实。它捆绑着你,你无法知道它是沉重到想要拖着你同归于尽,还是轻浮浅薄到妄想救你一命。然而,即使是这份现实也是扎根在你心里的一个认知。意识到这点的我,突然醒转过来,发现这山谷间只有一个人,在寂寞地下坠。我在一边下坠,一边看着自己下坠;我在一边慌乱,一边嘲笑着自己的慌乱。能看到末日前自己的狼狈有多微小,未见得不是一件幸事。不过眨眼,即听见山谷中呼啸而坠以后的闷声。只有一声沉闷的回音,也只感到一阵钝痛,然后一股温热的液体铺面淌过。

  After

  不同于阿公,我始终说不清楚这种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它就像植入我的内核一般,会在越发清醒的夜里兀自发作。就像在心脏里灌满了泥土一样窒息地沉重。今晚,不知是沉没还是换了一口气,它只是突然又毫无征兆地来袭。

  突然急促的呼吸,无法静止下来的混乱思绪,渴望炸裂的胸腔,有一种尖锐又刺耳的疼痛感。不仅仅是烦躁。那种渴望自己被冲动奴役而纵容自己痛苦的感觉,总是不愿意用自暴自弃的颓废来代言。它有更深层,更深沉的意义,我多希望是这样。可是似乎我寻根究底地也没有个结论。我的脑袋里塞满了腐烂的棉絮一样瘫烂在一起的事情。从第一手指开始计算,刚刚好用完一双手,十件事情同时折磨着我的脑袋。我总觉得应对这些事情,终有一天会让我衰竭而死,然后以此来逃避无能的罪责和生命的义务。

  如果那是一个悲剧的话,那分裂的肉体和灵魂、生理和心理就意味着两个极端,极端的伦理和不伦。欲望驱使的肢体纵然是快活的,却困在自我的抵触和道德的鞭笞中得不到救渡。被伦理道德驱使的灵魂一丝不苟地追求着纯粹,以爱情,与异性的一如正常男子的爱情作为肯定自己的证据和救赎自己的工具。试图在欲望和道德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时候,他却完败。以那样一种奇怪的方式经历的性经验让他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正常男子的生活,如果园子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爱,恐怕是一种令他难以忍受的、对他而言反而不道德的感情。当时间以一种奔向死亡的奇异姿态截断他们之间的藕断丝连,我想他也痛苦地只能选择忠实于自己的欲望,或者说,欢喜地、如愿以偿地以及如释重负地。不过我也承认,他渴望在她面前成为真实自己的那种冲动是真真切切的纯粹情感。因此,当他渴望向她交付那异常脆弱的信任和依赖,却又否认自己资格的那个画面,还是让我流下热泪。容我自负,这液体里混杂了我的悲悯和他的羞耻以及悔恨。

  我现在唯一的预言,是阿公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又是意料之中的时刻,终于搭上了生命最后的班车,当他转头回望那副滞留在尘世中沾满苦痛而蜷曲瑟缩的羸弱躯壳的时候,他会突然想到曾几何时有个当着自己的面,赤裸着上身做引体向上的少年。他曾简单地爱过、疯狂地妒忌过,最后以为终于逃开了却从来不曾释怀过的少年。他和那个十字架的身影又一次重叠,就如同自己年少时的幻想一样,于是那恶习在死亡之后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作。在为欲望践行的最后时刻,他终于明白也终于体会到对等的爱,那是死神和这个世界送给他的悼词。“……”

  晚安。终于体会到死亡的腥甜和无边寂寞的阿公。

  《假面自白》读后感(五):敏感的天才总是不容于世

  对于现在官方逼死同人的腐女时代来说,同性之爱不仅不算是什么禁忌话题,都可以算是时尚之风了。然而这本书却不仅仅讲于此,它是一个心灵敏感柔软的天才对生命和世界的触觉,以诗一般的笔力细腻地描绘了少年到青年一路的心理线索。他写沉闷的亭亭如盖的樱花,说“这色彩就是大自然的火灾”,好妙;说主人公在车站第一次见到园子的情景,感觉自己是爱她的,那心理好有共鸣。

  关于三岛由纪夫,我仅仅知道他与川端康成的瑜亮情结。旧时的日本人为何喜欢自杀?仿佛不仅是不畏死,还很憧憬、向往死亡的美。对“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中国老百姓,脑回路都不是一个。看了他模仿圣塞巴斯蒂安的黑白照片,觉得他的身体展现的生命力更吸引人。也许有着更多纤细的触角,才不容易在这世间存活吧,活着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觉得他也是爱园子的,他爱身边那些女性美好的特征。这不是涉及情欲的爱情,但一点都不会比爱情低等,生命中应该有除却情欲之外的很多东西。

  我们在青春期时喜欢写日记,记下莲样的心事,但总怕有一天被人看见,就特意在内容上有所矫饰。要是真的如实一点点剖析自己,恐怕一二十年后成年的我们看了也要大吃一惊,关于那些瑰丽的幻想,和不愿为人所知的阴暗面。

  《假面自白》读后感(六):她有孤高不屈的灵魂,疯狂的诗一般的灵魂

  去年上映了一部很有名的传记电影叫《模仿游戏》,讲的是“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一生,电影很好看,但是也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关于图灵因同性恋遭“化学阉割”,最后吃毒苹果自杀身亡这一事实,电影里面几乎是一笔带过。抛开电影不谈,回顾真实历史中的图灵,我们发现比电影还要精彩。根据英国1855年的刑法修正案,“男性与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图灵因此于1952年被判犯有“严重猥亵罪”。为避免牢狱之灾,他不得不接受激素注射(即“化学阉割”),以治疗所谓的“性欲颠倒”。1954年,意志消沉的图灵吃毒苹果自杀身亡,天才陨落。2009年9月1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代表英国政府正式向图灵致歉,他说,图灵受到的对待是“骇人听闻的”和“完全不公平的”。天才可以得到一个国家的致歉,然而那些普普通通的LGBT呢?估计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糊弄过去了吧。2015年6月26日上午,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宪法。嗯,历史虽然残酷,但人类总体还是在进步,还能看到那微弱的曙光。

  扯了这么多,终究还是会回到文学上,这是十九君的一贯套路。喜欢八卦的人会发现,外国文学作家里有很多同性恋,比如王尔德、普鲁斯特、劳伦斯等等,今天我想谈的是一位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他在《假面自白》这本书里就隐约透露了他同性恋的倾向,也有人称之为“性倒错者”。

  这本书是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作,带有自传性质,发表于1949年,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被评价为“三岛文学的核心和根子”。作品首先叙述“我”的出生和家庭状况,而后将读者引入“我”五岁时光怪陆离的内心世界,进而描写“我”青春期大胆的心理。“我”对天生的孱弱感到羞愧,恋慕强健而富于野性的体魄,立志进行精神上的自我锻炼,但肉体的成长总令人不满。战时,“我”怀着尝试恋爱的心态接近异性,终于和同学之妹园子恋爱,但却因为感到自己能力不足而导致关系结束。战后,园子与别人结婚,但“我”却试图仍与她偷偷约会,尝试完全舍弃肉欲的精神恋爱。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通过倒错的内向型自白来对内心进行理智的探索,从一种社会心理的压抑出发,来对抗传统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的束缚。作品的特色在于内外交错、不拘泥于事实,完全凭主人公的意识轨迹构成。整本书里没有伪善、偏见、自我辩解,更没有沉溺于性行为和死亡暴力,更多的是作者冷静而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人生及人性的本质,并以大胆而客观自白的形式,将其表现到了极致,进而在文学上将自己深藏在内心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憧憬升华为艺术美。

  三岛在书中描写了三次性倒错意识的发生。第一次是在描写幼时内心世界所激发的官能欲望而自我陶醉,最终对着圣巴赛斯蒂安的画像引发出第一次“恶习”;第二次性倒错意识表现在对男同学近江的爱恋,“一个生命在近江本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潜人他的肉体,占领了他,突破了他。”于是,这些不能满足自己肉体的成长进而转向了自我精神的磨练,开始了性的觉醒;第三次表现在尝试异性恋时,“我”出于好奇心的原因开始慢慢接触园子,后来在终结了和园子的初恋之后“我”终于感到释然,由此发生了第三次性倒错意识。这三次的性倒错都是作者笔下的“我”的性欲与世人一般的性欲的倒错。

  死亡意识是本书的另一条重要线索,贯穿于三岛的创作中。但三岛笔下的死亡不是代表恐怖,而是代表一种使人向往的美。三岛憧憬死亡,特别是像圣塞巴斯蒂安般的殉教死。在小说中“我”小时候在玩打仗游戏的时候常常希望被打死,“我想象着自己扭曲身躯倒下去的模样,觉得异常高兴。在自我被击毙的状态下涌出一股不可言喻的愉快感。”“我”还对童话世界里王子的死有特殊浓厚的兴趣,“我涉猎了孩子们所能触及的所有童话故事。但是,我不爱公主。我只爱王子,更爱遭杀害的王子们、遭死亡命运的王子们。我爱所有遭杀害的年轻人。”三岛不仅耽于幻想死亡,还有对生的执着渴望。(纠结和矛盾

  《假面自白》读后感(七):沉重的自白

  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我是初读,排除一年前没读完的《春雪》(我是忘记当时为什么没有读完。)翻至《假面自白》最后一页,我顿感非常不舍,不舍读完,不舍窥探完了这毫无保留的人性的自白。

  我并没有研究过三岛由纪夫的生平,不过我想文中的“我”应该是和三岛他本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我甚至更愿意相信就是三岛本身,所有的心理的本真全赤裸着展现在读者面前,尽管无可否认,这种“赤裸”也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倘若不是,也不能称其为艺术品。这种生动的心理,如果不是自己的有感而发,亲身经历,何来这般的生动鲜活?

  胡适早有坦言,中国人最难以提及的两个话题是“死”和“性”,这是中国人的保守,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然而日本人的文化观念里却从来不忌讳论及这两个命题--这两个生命永恒的命题。从很多日本文学里也可以看出:岩井俊二的作品像是多触及死亡,少有“性”占主角的时候,毕竟人家走的是大和民族古典式的唯美路线;村上春树则大刀阔斧地谈及“性”。作为这两者的综合,三岛由纪夫在这本书中全有涉及,甚至我觉得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也是鲜明的亮点。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假面自白》的时候,会觉得三岛由纪夫多少有点变态。我想说他确实有点变态,但他的所思所想,与我们(我们,自以为是正常的人),有时候又是惊人的吻合,至少按我看来,我看着这本书,像是回忆录,想起曾经我和他一样,那样想过,那样的纠结,那样的让人难以理解。

  “我”因为身体羸弱而爱慕上身体健硕的近江,这点不光是“我”对强者的偏爱,也是他本身就有对健硕男子裸体的向往。我想说,在古希腊,在苏格拉底时代,那些哲人都以能有貌美的男子为伴侣为光荣,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而且个人的性取向也是自由的,这并不是谁的错。

  后来,因为出于对近江的嫉妒,“我”发现不爱近江了。嫉妒,又一个复杂的人类特有的心理,这个“情感的坏孩子”带我偏离了对近江的爱。何尝这种事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即使是自己很亲近,自己很喜爱的人,都会因为一些觉得胜于自己的优点而发生情感上的逆流。园子是“我”在这之后有好感的女生,很难说那是一种爱,因为“我”对园子并没有情欲。米兰昆德拉说,没有性的爱情不是爱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无疑,对“我”来说,园子是最熟悉的女性。“我”回绝掉与园子的订婚,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是引诱了一个女子,然后又抛弃了她的成就感。再次见面的时候,“我”又解释“相爱的人也不一定要在一起”来搪塞。这句话我也曾想过千万次,在自己设计的剧情里,想着那一刻的潇洒坦然,就像一本小说,就像一出戏剧。这种自鸣得意的幻想,不过是人类共有的属性。

  关于“死”,据说三岛由纪夫排演过好多遍,最终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能说自己没有一刻想过自杀呢。自杀的场景,自杀的方式,自杀的那一瞬。

  只不过,三岛由纪夫都说出来了。而我们没有。

  这是沉重的自白,之所以沉重,是因为这份自白像是镜子,映照的是每个人心里的念想。或许这份念想再丑陋不过。

  《假面自白》读后感(八):读后感

  我曾经认识一个好姑娘。和她在一起,我总会忘记烦恼。她会认可我的骄傲,向我讲述心事。她的光彩不耀眼,性格也安分随时。和她相处,就像是春天里去踏青。

  我以为,这就是爱情了。主动跟她接触,发现她的美好,去认可她,“侵略性”的调戏她,为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不断细微的变化感到新奇和兴奋。我觉得快乐,为自己的略有魅力,能招到女生喜欢而骄傲,为她脸上难掩的幸福表情而感动。我以为,这就是别人讲的“恋爱了”,我也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

  某一天傍晚,我和她走在学校的路上。刚刚转秋,两个人靠的并不近,只是牵着手,并不需要像其他情侣一样挽着胳膊。晚上的冷空气轻微的刺激着鼻子和胸口,呼出的轻薄的白气混合着路灯投过来的昏黄的光,把当时的气氛营造的刚刚好。她羞涩的低头跟我说,像这样走着,会忘记所有的事情,忘记要去做什么,认识过什么人,好像走到了画儿里。我没有回答她,因为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之后跟她打赌,我输了,也不敢履行诺言,高喊着向她表白。我以为,高个子男生或许会羞涩一些,其他男生朋友也说过,男生不像女生一样,会沉浸到爱情里去。更何况,情深不寿,感情这种事,平淡总是好的。

  尝试改变,强迫自己去喜欢她,还是可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的。无论是排解她心里的疑惑,还是替她排长队买车票,去刻意做一个处事得体、关怀备至的男朋友,这件事情可以给我带来快乐,尤其是当自己无法投入的喜欢她,总可以用这些点滴的细节,去自我安慰,向自己证明自己是喜欢她的。可是,这种幸福感是无法持续积累的,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每次只能向前一冲,就不得不猛地站起来,恢复呼吸,等到彻底平静下来,再奋力一扑。

  紧接到了放寒假,我送她搭长途车回家,放好行李,打点好一切后,她在座位上坐下,拉着我,让我也坐她身边,直到车开动了再离开。我没有拒绝,就这样坐着,无聊的说话,心里矛盾着是否会如约,假期里每天跟她通电话。终于等车启动了,我下了车,隔着窗户望着她,她恋恋不舍的向我挥手,嘴里不停的喊着“记得通电话”,我点点头,挥手,嘱咐她到家安顿好之后,给我发短信。我们就这样望着,直到望不见为止。这对我来说,像一种仪式,是一种必须,是爱她的证明。

  不过,那一刻的心情,至今都记忆犹新:我在期待,这些快快结束,完全不会理会过去的所有的努力是不是都会白费。车拐出车站的一瞬间,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好轻松,忘记了要搭公交,兴奋的一口气跑回了学校。

  那个寒假,我没有跟她通电话,短信草草分了手。

  当然,后来我知道,我是一个同性恋。认识R同学的时候,我失去了生活里平淡的小快乐,生活的所有,就是盯着他,试图超越他,这一切,都不需要我刻意坚持,也无法选择进退的。大多数的时候,心理感觉到跟跟肉体一样的酸痛,偶尔在某些事情上超越他,会激动的浑身战栗;更多的时候,则是疯狂的追赶,内心里不停的自我诋毁和斗争。

  我最终也没能挣脱这无形的束缚,这场一年多的马拉松,一直跑到毕业,他从我身边消失,才戛然而止。

  经常锻炼的人,会对运动上瘾,不活动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一个勇猛的武士,遇到真正的敌人,会兴奋的发抖。真心的喜欢,是否也该像受到了某种招引,可以情不自禁的陷入其中。而如三岛所说的,不掺杂欲望的,柏拉图的感情,可进可退的暧昧,是真的喜欢么?

  以上,就是读这本书,我想起的事情。三岛的多处描写,都让我有共鸣。当然,最大的收获,也不是重温过去的感情经历,或者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的目的,是想拿这事情去举一反三:一个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会不会跟一个同性恋追求一个异性一样?人总是可以慢慢发现自己的性向,由于不可逆转的天性,迫使我们做出选择。但是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显得更加复杂,界限更加模糊,缺少有效的参照。所以,这条路,更难走。

  《假面自白》读后感(九):假面自白

  总觉得要写点什么,纪念这本让我看着拧把又郁结的书……..三岛由纪夫<<假面自白>>

  他的文字,的确很不一样。不像川端那般美的让人哀伤,又不同于村上的明朗开阔,那是一种让人窒息的暖腻,梦魇一般缠绕着细读他文字的人们。书本前的我,切实感受到他的作品所带来的心灵痛楚。。。

  他始终是矛盾且极端的综合体,这点不仅体现在他的一生及其结局,更突出表现于他的作品中。他将少年时代的快乐与困惑,对美的初识与渴望,甚至是深层意识中对男性肌肉纹理的向往,加上假面化的“自白”,用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虽然他说“自白的本质是’自白是不可能的’,但他这个矛盾体还是创造出了属于他的“完全虚构的自白”。

  三岛自己说“我认为自己是个诗人,但说不定我就是诗本身。诗本身也许不过就是人类的耻部”

  何为耻部?貌似三岛对美与耻都独有他的理解。在他心中,纯精神是至高无上的,“我心想,大概人没有任何欲望才能真正爱女性。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无谋的欲求了”。多处表达了他的纯精神理论,可自白的第一点,却又详尽记述了少年时代自己对于死亡、热血和结实的肉体的“欲求”,他爱所有遭杀害的年轻人,各种想像算是他对美的一贯追求吧!三岛的作品中,结合了日本古典主义与希腊古神话,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强壮刚毅的男性形象。各种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当然了,一定要是最后惨遭敌人杀害的,许多都成为三岛的脑海里的想像对象。他们是他心中美与理想的结合!自然,他对“这些美”的诉求都是由他独特的家世背景所养成,他家人对他“封闭式”的教育,他和同龄孩子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他的世界没有对外界事物的好奇与认知,有的只是冷清的大房子。但他不仅不遮掩,还冷静理性地将自己年少时畸形的心理状态直白地展现出来,那时的他热衷于沉浸在幻想自己要么被杀害要么战死的情境中,士兵的汗味儿能唤醒他的内心于一切东西官能上的欲望,他更是被各种迷惘所长期折磨。“幼年时代是时间和空间的纠纷的舞台”,那种人世间淫乱的、明目张胆的陶醉的表情深深地伤害了童年的三岛,那是一种苦痛的烙印。作品的后部分便多处自白自己的丑陋面,把自己的“世俗”放大。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他的浅薄,相反,这一切,使得我们即便不爱,有不得不赞叹。。。书里头还有“自白”太多方面。只是我言语有限,无法表达。

  三岛的序言里说,写这本书是反过来自杀,看完《假面》,感觉到的是把锋利的日本武士刀,那把落下四次才成功结束三岛生命的武士刀。这些文字实在让人太不舒服,和他那长时间的自杀过程一样让人窒息。书中前部分的童年是光怪陆离各种色彩的拼凑,后部分就是他自己所谓“悲剧式的东西”。更要命的是,他那极为热诚的军国主义思想,真是让我带着“恨”去看的。

  《假面自白》读后感(十):自白

  读过了《假面自白》,才知道《潮骚》的确不是三岛常规的面目。那太平淡了,太温柔了,就像糖水画,绘画的人常用这个词指代那些整齐、漂亮得没有性格的画。

  和宝琳说,三岛是一个如此丰富的人,一般人接触一段时间,会分出温柔,粗鲁,善良,心软,没心肝,庸俗,麻木,阴暗,明亮。可三岛毫无规律可循,他常常是温柔的,精美的,孱弱的,却又常常是残忍的,麻木的,没有明亮,可他也并不总是呆在阴影里。表姐澄子躺在他的腿上歇息片刻,他说自己永远记住了在自己腿上存在过的片刻的、奢华的份量。并不是肉感,而是某种极其奢华的喜悦。他写园子的眼睛和嘴唇熠熠生辉。他发现园子那双凝望着他的眼睛放射出乌黑柔和的亮光。她把小妹妹交给十五六岁的妹妹之后,就以摇曳的光束似的袅娜姿态,从走廊向我跑过来。不过当这样一位史无前例的令他心动的人有可能成为他妻子的时候,他却几无犹豫地拒绝了。

  他以为他爱近江,其实近江只是他想象里的自己:强壮,毫无畏惧。

  他多希望东京成为下一个广岛,在空袭中,家人,自己,以及恋人,那有那些他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能化为灰烬。比如,恋爱和性欲的关系到底怎样的?为什么他不能接纳园子呢?那些明明都是爱。园子结婚了,他却仍然要见她。也不做什么,只是在餐厅里见见,说一些普通的话。他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如果说普鲁斯特的追忆是一部现实的素描,是他内心澎湃大海的一面镜子,作者事无巨细地将每一丝波纹都描绘下来,将那些引起波纹的海底的动荡也纹丝不乱地描绘下来,假面自白,却是一个人在海面上狂奔,浪潮推挤着他,他俯看着浪潮,他扭头回顾着同伴,缄默不语的他,将心里的浪潮和着身边的浪潮,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无视他脚边的浪潮,我也几次被他心底的浪潮拨动,惊诧,感叹,渐渐平静下来。

  恋爱和性欲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爱的是自己,还是对方身上的自己。是现在的自己,还是期许中的自己。我们爱别人吗,或者也不爱自己。观察是最大的乐趣,并不需要评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