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托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乌托邦》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5: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托邦》经典读后感10篇

  《乌托邦》是一本由[英] 托马斯·莫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元,页数:1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托邦》读后感(一):《乌托邦》小札

  《乌托邦》【英】托马斯 莫尔 著 商务印书馆1982版

  第一部分:

  无论是心或手,不用就不灵。 ——塞拉斯特sallust(古罗马历史家)P20

  上帝命令我们无杀人之权,也无自杀之权。 P25

  赃物归还失主而不是交给国王。P27

  一个必须维持一支军队的国王,不管他的钱怎么多。总是不够的。——革拉苏crassus(BC115——53) 古罗马富人 P38

  国王内库的黄金和白银任何时候不超过一千英镑。 P39

  不管您演的是什么戏,要尽量演好他,不要由于想起另外更有趣的戏而把它搞坏了。 P41

  不要把抱有不同看法的人所难以接受的新鲜意见强加于这种人,而是一定要间接地尽你力之所能机智的行事。凡是你无法使之好转的事,切不可丝毫搞坏。 P41

  一千七百六十年时间的乌托邦国家建设 P54

  第二部分:

  关于职业:乌托邦人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此外每人各学会一项手艺。六小时工作。

  关于官员:三十户一个官员。公民议事。

  关于社交生活:家组成城市。城市人口限制。处理污秽和屠宰放在城外,由奴隶工作。良好的医院设备。听喇叭声集中在餐馆就餐而不是在家,餐厅废力肮脏的活又是奴隶做的。

  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出行获得总督的许可后领取马车,赶车的公共奴隶。从城市到乡村旅行,只要在乡村当天工作就可以获得食物。

  所以乌托邦全岛是一个家庭。

  乌托邦生产剩余后可以出口到别的国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互补商品和金银。

  乌托邦人把金银当作可耻的标记。

  乌托邦人追求高尚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

  奴隶的来源,一在本国犯重罪,二在别国判死刑的犯人,别国中贫困无以为生的人。

  乌托邦的一夫一妻制。

  乌托邦法律很少,把巧于操纵案情和曲解律文的全部律师逐出。乌托邦人人精通法律。

  乌托邦不结盟。

  乌托邦人憎恨战争。但是保护公民而战还是会发生的。

  乌托邦的宗教信仰是多样的,但是有见识的人只信单一的神。

  《乌托邦》读后感(二):偶尔写书评,算个好习惯

  概而言之,莫尔的“乌托邦”就是借一种高度发达的组织形式,去追求一种向原始、自然而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以“历史发展的必然”去看待共产社会的实现,而莫尔则致力于风俗习惯的构建(包括宗教、价值观念、婚姻制度等等)去探讨精神风貌重塑(荣誉感、集体观念、公共意识等等)的可能。怎样尊重人的个性并且发扬人性中“善”的成分,怎样整合个人与公众的利益并且遏制人性中“恶”的滋长,莫尔没并有一腔狂热与盲目乐观,只借拉斐尔之口将完整的构想娓娓道来。

  不过,乌托邦为什么还是显得虚妄?我想,一来,莫尔只给出理想的完整构思,却并没有指出通向这一境界的可行途径;二来,无论是风俗习惯、历史阶段还是地理环境,乌托邦都全然架空于现实之外;三来,细节的精微构想其实反而导致了乌托邦的脆弱——连地形地貌都要在论说之首预先精密设定,乌托邦的适应能力和现实意义自然尚存疑虑;最后,乌托邦的繁盛竟然依赖于“他国”的堕落(至少他们需要受金钱诱惑、受谗言挑唆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明显“独善其身”的倾向,是否也制约了它普世的价值?

  《乌托邦》读后感(三):梦幻,照进现实

  读过乌托邦才发现,马克思老先生对于共产主义的设想,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抄袭乌托邦,甚至某些观点而言,马氏依然无法脱离莫尔的理论,比如物质的极大满足,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 等等。

  乌托邦是虚拟出来的世界,但不代表它没有一定的可行性。它的出发点是,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私有制是万恶之源,铲除它,人类才可以创造大同世界。

  当然,但凡制度,从无完美,莫尔的理论也不例外。他试图消灭不平等,但他的制度里却还有奴隶的存在。

  《乌托邦》读后感(四):永远的乌托邦和永远的空想主义

  关于乌托邦,众人都有太多的幻想,它们或出现在电影或出现在闲暇下午聊天的内容中。但我估计很多人理想中的乌托邦都不会是原著中的那样。

  《乌托邦》绝对是一部划时代却又被所处的时代扼制住的作品。原著作者莫尔绝对不会想到在四百多年的18世纪,开始衍生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再过上一百年,还有数个国家和组织践行起自己设想过的理想社会。且不论成败,这已经足够称得上伟大。

  划时代之意义在于,它把柏拉图时期的民主概念加以强化和演变,人人自由平等,衣食住行具有保障不说,还可说是丰衣足食的小康社会。财产共有,但无人受金钱的诱惑而企图私有化其中的任何一点,且视金银珠宝为下贱之物,是唯有奴隶才穿戴的脚镣。生产劳动力高效,多到不用担忧短缺,就不会私自存有。务农为本,城市与农村之间界限模糊。城市规划整齐划一,严格制定人口政策和迁移办法。卫生健康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劳逸结合。教育学术,提倡人人受自愿的教育,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遵守。

  这样的提议都是现代社会每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性质,都将其放在重要的治国方针之内。其眼光之超前,已远超过当时资本主义萌芽但依旧笼罩在封建帝制统治下的社会意识形态。

  被时代扼制之缘故在于其提出的诸多想法虽超前,但不切实际也显得荒唐可笑。

  财产共有是始终无法实现的一个夙愿,因为人性即为动物的天性,而动物天性又是大自然优胜略汰的法则决定的,无从改变。

  生产力如何高效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产品始终有优良中差的区别,由天性决定也是没人会求其次。

  在当代社会当中,农业基本实现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人力的需求已经远远低于莫尔同时代,更多的人需要投入到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中去,这是莫尔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进步。

  现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建筑已经逐步趋向于乌托邦式的城市建筑风格,外形统一无区别,建筑范围在不停开疆拓土。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已经见到形式单一无创意,枯燥乏味的设计缺少人文精神和当地特色。生活乐趣被无端削减,本该五光十色的不同文化被趋同而逐渐消减至消失殆尽,这是国人正苦恼至极的问题,而不是一件很乌托邦的事。更别提全国人民穿一模一样的灰色工装了,那样的生活会把人活活逼疯。

  指导意义下的乌托邦造就了空想社会主义,但并不能完全付诸实际,不然出现的问题比缺少物资带来更为严重的精神建设问题。物质匮乏带来的灾害在精神缺失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人之为人而无思想,是为刍狗也。

  在以上问题以外,乌托邦里的很多设想依旧带有浓重的迂腐思想。

  60中写到的妻子呢,伺候丈夫,儿女呢服侍父母。这明显带有男女不平等的意味。虽说本书谈及男女地位的问题较少,但不讲并不代表没涉及。诸多设置都带有男尊女卑的意味,是当时主流思想,所以莫尔也无法挣脱的。

  86中谈到了支持安乐死的观点,但是鼓励安乐死,用称赞敢于安乐死的人。这无疑是一种道德劫持下的提倡鼓励,是完全无法客观的。

  96中谈及战争中收买敌人为自己作战的一些想法。就如作者自己所言那样,这是违背大家一致以为的忠孝道德的不耻行为。但是为了避免更多的血流成河,也是为了自己守护的正义。可是否正义的否决权都在乌托邦人民的视角里,这无疑是万恶美帝惯用的手法——利于我之人民即正义,违背我国道德思想者即为大逆不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才是真正的恶,打着正义的旗帜胁迫任何人遵从自己的道德观,这不就是网络暴力的由来么?这也不正是郜艳敏的写照?尤其是在P98当中利用塞波雷得人的恶,用金钱利用让其堕落死于战争,这都是比自己作恶更加厉害的恶。

  109中谈及宗教的自由,但又从另一个角度利用宗教钳制所有人。就如普通人民可以自由来去,但来去各个城市之间都需办理许可证。这无疑就是看起来自由的自由而已。

  以上的所有观点可能带有自我狭隘的观点和意识,但无论任何一个现代人去看《乌托邦》时,都会有赞许和反对的地方。而从莫尔的时代到目前为止,至今真正实现过短暂的乌托邦理想社会,仅是在美国60年代的反战无政府嬉皮士生活当中出现过,而其带来的是什么,有杂乱的性行为、无节制的吸毒也有平等自由的交流、各种思想交流碰撞,最终化作梁柯一梦,离我们远去,留下一些垮掉文学而已。

  《乌托邦》读后感(五):乌托邦

  《乌托邦》读后感(六):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

  很好的书,比大多的乌托邦小说好

  “乌托邦”的事物,正如这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指不可能实现的东西。通常的乌托邦主义者,也就是追求不可实现的东西的人,他们往往勾画一个福地乐土,这里有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王国的一切原则。尽管这些幻想式的社会构建无法实现,却在历史进程中鼓舞了一系列社会革命。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深入,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实力改善社会生产并促进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乌托邦思想的社会作用也在逐渐消失。这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在政治语境中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亦或是以社会主义自居的国家,乌托邦式的理想成分甚至不再成为社会进步的目标,他们成为了疯狂和不理性的代名词。

  乌托邦新岛上的基本制度是民主,由岛屿上每个城市的人民推举博才多学的精英学者担当政府官员,官员是人民的服务者而非管理者,同时每个人都懂用法律来保护自身权利;在经济制度中实行财产公有,重视农业生产。在岛屿上劳动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但由于人人需要劳动,每人只需要每天工作6小时便可以保证物质的富足。在这里货币被取消,金钱成为被鄙视的对象;在科学文化方面,乌托邦人注重教育,儿童在十岁之前学会所有的知识并根据天分确定个人应该发展哪种才能,每个人都轮流到农村学习农业,重视学术研究,在文学艺术上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相互间过着融洽的生活,一般在公共食堂吃饭,穿朴素的相同的衣服,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每个家庭限制在16人,实行男女平等;在宗教信仰上,乌托邦实行宗教自由,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最高神密特拉;他们痛恨战争,认为遵照自然的指示而生活即道德。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整个世界政治改良推动着社会不断完善,重新审视乌托邦思想,我们也发现其中有着许多非理性的要素。《乌托邦》中描述的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全面监督之下,甚至岛屿上的人口流动都要受到限制,这在自由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废除货币流通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封闭区域,在全球化的世界贸易体制下,只依靠诚信和道德依据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也无法实现。而在《太阳城》中描述的公妻制度,完全将人的情感排除在外,男女结合的目的只是为了国家生育,在这样的一个国家,人民完全失去个人情感和自由,一切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完美”的国家,这是违反人性的。 而依赖于神学或道德的世界,其持久性令人怀疑,何况现实中并没有完美的道德人物。除此之外,最与现代社会对立的是,所有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都建立在原始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之下,人人都熟悉所有的劳动的方式不能实现,因而人人付出的劳动量必然不同,在劳动不同的状况下,实行财产公有必然导致不公平,进而造成社会冲突,财产公有这一乌托邦世界的基础受到了挑战;同时乌托邦社会所要求的哲学式的完美的政治管理者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出现,一个完全相反的极权社会或者专制社会反而容易诞生。

  反乌托邦三部曲描述了一系列未来新世界中科技和物质高度发达下的可怕景象,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乌托邦似乎比我们预想到的更容易达到了,科技和物质也许会开启一个压抑文明和人性的极权时代,抑或是人类文明在战争中走向终结悲剧。 乌托邦描述的完美社会能够实现吗?或者我们还愿意实现乌托邦式的社会吗?

  一种说法是,由于政治改良的存在,社会只要通过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修补和完善,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到达一个最终的理想社会状态,乌托邦主义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但如果整个人类失去对美丽未来的想象力,只依靠社会自我发展,这种发展一旦没有方向,它的前途是可怕的。回顾以往,我们发现人类文明主要是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发明创造建立起来的,而物质的发明首先也需要以来天才般的设想。因而我们可以说,文明是思想家和理想家的智慧结晶。乌托邦思想家为这个世界创造了灵魂,他们以乐观主义精神和为人类奋斗的责任意识勾画了一副和谐社会的图景,使得几百年以来人类社会的构建有了一个理想的目标。而在科技和物质的支持下,理想不一定能够实现,它却可以给人类一个航灯。

  或许莫尔的“乌托邦”世界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其中关于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的天才设想是值得推崇的。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每一个乌托邦主义的设定中都包含着正义、平等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人类理想王国的基本准则。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自由做自己想做事情的地方,这也是每个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要求。尽管在现代化进程中,乌托邦主义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乌托邦思想的退却。天才的设想一部分已经转化为现实,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则在引导着整个人类前进,我们更需要智慧的火花迸发,为我们描述一个更美丽的新世界。

  《乌托邦》读后感(七):西方下的套,或《乌托邦》

  原来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并非完全的空想,跟陶渊明虚无缥缈的桃花源记完全两样。至少,莫尔认真的思考了劳动分工、政治架构、行政管理、对外贸易、国际关系、宗教信仰诸多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1、公民等级。莫老的社会有贱民。咱们查三代成分。

  2、迁徙自由。莫老规定了旅游许可证,咱们有支部介绍信。

  3、言论自由。莫老规定私议政事者死,咱们有新闻检查制。

  4、经济管制。莫老拿黄金作马桶,咱们抄家破四旧。

  5、共同贫穷。莫老让大家穿旧衣,咱们也有蓝蚂蚁。

  6、劳动分工。莫老设计了城乡轮换,咱们有上山下乡。

  等等等等。

  乌托邦的体例采用海客奇谈的故事模式。取消私产这么冒险的大题目,藏在别人的故事里是要安全一点。但这个书的核心内容,用的还是英国探险家和殖民者的常规报告体:面积、人口、政治、农业、贸易、宗教。所以,乌托邦跟桃花源不一样,它是一个可以讨论的东西。

  西方人抛出了乌托邦,一种价值主张,同时又是一个技术性的构想。在君王、封建主、教会、行会、市民等各种传统势力的彼此斗争中,这样的愿景提示着一种可能的方向。大家议论、谩骂、攻击、斗争,勉强还能沿着互相妥协的、相对理性的道路前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势力的消长、观念的变化,踉踉跄跄的脚步变得逐渐稳健,西方人逐步开始在更新的层面上追求其乌托邦理想。

  而我们接收了过来,好像那是神喻,或不辩自明的真理,结果,我们用了几代人的时间,浪费无数的钱财以至生命,才发现原来只不过是兜圈子。失败的宿命,早在400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莫尔是个高尚而聪明的人。他设想的乌托邦在400年后得到的验证,说明他的思考是深入而严谨的。莫尔又是个勇敢的人,能在亨利八世这样飞扬跋扈的帝王身边写出乌托邦来,已是勇气过人。亨利八世的荒唐婚姻故事,曾导致了滚滚的人头落地,看完这本书里的介绍,才知道莫尔也命丧于此。他临刑对刽子手说过的话,更见英雄本色:

  “我脖子短,看准了,别闹笑话。”

  乌托邦的悲剧,不是莫尔的悲剧。是人类的悲剧。

  《乌托邦》读后感(八):天堂到地狱的距离

  总是使得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F•荷尔德林

  我们明明是怀揣着充分的热情和120%的努力去投入新中国建设,为何最后却得到这般蹉跎的结果?我们明明以为自己在修筑一条通往幸福与繁荣的道路,为何路的尽头却只有贫穷和奴役?我们明明试图建立世间天堂,为何得到的却是人间地狱?

  ——佚名  

  1687年,《自然哲学及其数学原理》出版,书中万有引力以及三大运动定律的描述标志着经典物理学范式的建立,运用其理论可以对小到一片落叶大至整个星体的运行轨道做出准确预测。这使得18世纪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拉普拉斯由衷感叹:“这位智者(指牛顿)能够将宇宙最庞大的物体的运动以及最微小的原子的运动都归并为一个单一的公式;对于它来讲,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因为过去像未来一样,永远展现在他的眼前。”随着牛顿力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空前成功,人们不禁对自己将把握自然的缰绳这一猜想毫不怀疑。

  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无不时刻影响着社会科学领域人们的思考。而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科学,因此许多政治理论和学说都是以人性的假设为理论演绎的出发点。其中有的理论始于人性善恶的道德判断;有的理论发端于人类有知还是无知的基本假设。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就给予了有知论者充分自信的理由:他们热衷于发现类比于科学定理的社会规律,想以此为原则和依据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就像自然科学家的任务是探索客观规律并以此造福人类一样。他们对人的理性抱有最大的信任,他们凭借极大地热情和美好的愿望一心一意的试图设计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这样的有知论者,哈耶克将其称为建构理性主义者。

  建构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非理性的或者未被理性充分理解的事物,它假定人生而具有智识和道德秉赋,因而人能够根据理性原则对社会作精心规划,并尽可能地抑制乃至铲除一切非理性现象。它还认为,道德、宗教、法律、语言、文字、金钱、市场等一切文化制度都源于发明或设计,都是“精心设计之物”。建构理性主义认为所有有益于人类的制度在过去都是人们在明确意识到它们所具有的可欲结果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因此人们在未来也应当按照这种方式去发明这样的制度。

  与建构理性主义相对的是进化理性主义,他们认为所有人的知识都有局限,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一切或者掌握终极真理;人类的相对无知性是无法弥补和不可克服的;我们知识的局限不是科学和理性所能够克服的,它们的作用恰恰在于使我们认清这种局限。进化理性主义者主张社会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有机地、缓慢地发展,他们认为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会比单个人或某一组织有意识地调节社会取得更加恢宏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理性认识本身处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理论并不是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种规律的总结或发现,而只是关于客观世界某种自然秩序的主观重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不存在永恒的绝对真理。

  建构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对于人类无知状态的不断看法,直接影响到了其各自对人类政治潜能的估计,并最终构筑出风格完全不同的理论大厦。建构理性主义者对人类政治潜能的高估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全知的假设没有给可错行留下空间,因而也就否定了自由存在的必要,自由之所以必不可少就是因为它为不可预知、不可预见的事物留下了空间。而全知的建构理性主义则要求人们始终走少数人所发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样的要求势必导致政治上的过度强制和暴力,因为它不承认每个人都有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权利。而把发现真理的权利和垄断知识的资格教给极少数的“全知的”天才红太阳。在21世纪的今天,各种实施独裁和专制的幌子和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多都寿终正寝了。然而,我们依然要不断提醒自己:我们的无知如此重要。警惕那些过度膨胀的自信往往变成“致命的自负”。

  《乌托邦》读后感(九):即便是农业时代,乌托邦亦不可能

  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在于科学的进步。

  宗教信仰被摧毁了,但是另一种新的信仰却没有被建立。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的时期,正是中世纪神学时代与尚武精神的瓦解过程。上帝十诫的传统约束力与道德追求逐渐式微。受最大享受度的驱使,拜金主义取代了上帝之爱。道德堕落层出不穷。空想社会主义家将人类一切罪恶现象归因于私有制。他们认为货币导致罪恶,切断货币流通,罪恶便能从根源上被清除。因此私有制必须消失,以公有制代替之。按需分配将成为常规,犯罪减少从而改善道德领域,再用改善后的道德领域约束个人行为减少犯罪,互为促进,彼此成就。由此建立每个公民都是道德完人的乌托邦。莫尔与葛德文都抱着同样的观念。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构思,比上帝之城还要吸引普罗大众。开启上帝之城的钥匙---世纪审判---是彼岸的事情,人类的今世必须历经苦难以赎原罪。乌托邦却可以发生在今世,一切人都会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俗世的暴发户可以依据金钱而获取社会地位与所有享受,在乌托邦里却不可以。市民确立社会地位,与金钱脱钩而与智慧成正比例。所有市民都被鼓励享受精神上的探索愉悦,这才是最真实最至上的快乐。精神上道德上的智者,同时也会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这便是柏拉图提出来的哲学王理想国。

  乌托邦借以消除人类不平等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道德完人。乌托邦市民热爱劳动,轮流耕作,学有所长。农业与手工业产品极大丰富,不仅可以按需分配,还可向外出口。没有生存的威胁与财富的私有,并不会有盗窃、抢劫、贿赂的罪恶发生。再加上每个市民都致力于道德完人,个体的行为由自律约束,法律在乌托邦并不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由此法令甚少,死刑几乎空有虚名。

  然而后续有很多人站了出来异口同声的说了句,妄想。

  没有贫苦与罪恶的社会会产生过度繁殖,因为男女性欲从古至今保持同样的程度。没有贫苦威胁,人口的增殖速度会大于土地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而后战争与饥荒便会爆发。战争是杀人,饥荒是自杀。

  低等动物的繁殖受到两个自然法则的限制,一个是自然本身的资源限制,一个是食物链上级动物的捕杀。由此低等动物的繁殖会与自然保持适度的和谐。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虽然现有科技的发展可以极大克服自然本身的环境威胁,却无法以同样的人口增速比例使土地增产。有限的土地负荷率,使人类依旧受第一法则制约。而第二法则对人类是失效的。人类无法被他杀,便只能自残——战争与饥荒——人口增多超过生产资料负荷的逻辑后果,以此消灭人口。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写到,“人口按照几何比率增长,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按照算数比率增加。”除非人类可以不依据食物生存或者消除性欲,否则人口增长后,一个特定地域的人类群体便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自甘承受贫苦与由此滋生的罪恶,要么发动战争向外掠夺更多的土地与资源。在资源紧张的时候,人类为了进行自我保存,私有制会再次“复辟”。

  乌托邦的第一个支柱,公有制受到马尔萨斯的挑战,而弗洛伊德则以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击溃乌托邦的第二个支柱——道德神话。

  弗洛伊德的人格观念是,人具有两个本能。以性欲为代表的生的本能,以攻击冲动为代表的死的本能。这两个本能都藏在“潜意识”里头,由本我体现。为了抑制本我将这些难以实现的欲望顶到“前意识”的层面上,自我与超我会启动一切防御机制,包括否定、合理化、投射、压抑、理智化、抵消,以此减少本我的过度欲望需求与攻击冲动。然而防御机制使用过度,人类便会患上神经症。因此本我的一切不现实要求,只可抑制不可消除。本我存在于潜意识的层面,是人剥开社会性之后的生物性之本质,不会消失。因此道德完人无法实现。

  乌托邦不过是个神话。一个很美好的世俗神话.人类无法开创人人平等的未来。

  况且,它亦只是一个农业理想国。莫尔无法设想后续的科技进步将乌托邦引入机器大生产时代甚至信息时代后,乌托邦又将如何应对。

  农业时代里,费孝通先生心目中那种鸡犬相闻的乡土社会,人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农业劳动力扎根在黄土上。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只要不使得农业劳动力出现缺口便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进行代替的。工业时代里,按雅斯贝尔斯的话说,“产业工人只是大机器上的一个小螺丝”。传统的宗族系统逐步的被瓦解,人以蜂房结构驻扎城市,原先那些具有宗族依附性的农民及其后代,融入了城市工业的轰鸣声中,谁也不认识谁,老死不相往来。而现今的信息社会里头,每个人都被鼓励最大限度的个性发展。社会的精细分工,使得人类产生分化(哈贝马斯还观察到人的异化)。人,开始不可替代。

  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一种福音,因为它缓解了残酷的森林法则。假设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可以代替的话,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一部分弱者就要被社会淘汰。社会分工,使得个体停止与社会共同体发生竞争。除此之外,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带来的人的不可替代性,对人类来说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危机——自杀的扩大,杀人的延续。

  涂尔干将自杀归为三类,利己自杀,利他自杀以及社会混乱引起的自杀。第一种类型最为常见。举例说之,在城市一角蜗居的单身男人,没有亲人没有依恋没有牵绊,仿佛整个社会忽视与遗忘了他,由此选择轻生。一直以来自由主义者都把集体主义视为罪恶的东西。然而正是集体主义的存在,约束了自杀率的限度。集体主义能在其中起到建立归属、增强凝聚的作用,减少自杀现象的发生。但人的不可替代性,让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主义爬上人类的圣坛位置。

  奥古斯丁·孔德坚持认为,缺乏一种共同的信仰或者说指导思想,社会会发生涣散与混乱。“人可以用什么方法重新使人和集体结合成一体”,是家庭组织,政治组织,还是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国家——离我们太远太抽象,首先便被排除。家庭组织——家庭与宗族机构——受工业生产的冲击,传统宗族结构逐步瓦解,也失去了凝聚之力。最后只剩下宗教组织。然而现代人类开始信奉科学精神,我们分化并独立。牵绊与依恋的缺失,会引发自杀。

  另一方面,梅因在《古代法》里提到,历史的进程,是身份到契约的发展。身份,强调义务。契约,强调权利。历史进程带来的人的不可代替性,使个体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而义务观念却被弱化。由此个体的自信心膨胀,对欲望的要求变得比以前更想得到满足,对集体戒律的蔑视变得更加严重。其结果便是人类以攻击冲动为代表的死的本能上升。这会引发杀人。

  仅仅停留在农业时代,乌托邦亦不存在,我们还是会杀人与自杀。即便乌托邦可以维持运行,在进入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后,我们依旧会杀人与自杀。

  在人类古老的记忆中,上帝在西奈山上给摩西颁发戒律说,“不可杀人”。而后尼采告诉我们,上帝已死。

  人类创造神,也毁灭神。我们分娩自己,也手刃自己。

  《乌托邦》读后感(十):关于乌托邦人的宗教

  一

  首先从 103页(商务印书馆,2006)开始,莫尔借希思拉德之口叙述,乌托邦人有各种宗教,每个城市也是如此。而虽然乌托邦人信仰不一,却一致同意只有一个至高的神—密特拉(Mythras),但他马上又说,不同的人对这个神持不同观点。转而在104页马上又说:乌托邦人认为,不管这个至高的神指谁,他是自然本身……

  这段文本对乌托邦宗教的描述似乎采取了一个 多到一(多个信仰,一个至高神),一到多(一个至高神不同的人可以持不同观点),最终到一(一致认为至高神是自然本身)。这样一个线路。

  二

  反过来看,乌托邦的圣王“乌托普”深知对宗教问题,不可轻率作决定。这相对于宗教徒的狂热不审慎,恰恰彰显了莫尔要求政治对宗教应该审慎并且宽容的教诲。而后乌托普还出于对国家的利益考虑,采取了既反对 宗教狂热,又反对消解、降低宗教作用的政策。对于那些人,使用教育来进行规劝——或者放逐。

  *这一部分探讨的似乎可以用 理性不及(狂热和不审慎)与宗教 这两个关键词为线索

  三

  在112页开始,有关宗教与理性展开了一段颇有趣味的描述——这段描述的对象是教堂。“乌托邦人的教堂很美观,工艺精细……教堂的光线都不太强。这个特点并非由于不懂建筑学,而是出于教士有意的打算,教士认为过多的光会令思想分散,微弱的光能使精神集中,虔诚得到促进。”

  为何光会影响宗教虔敬?因为过多的光会令思想分散,微弱的光才能使精神集中。过多的光必会刺伤人的眼,将人逼开原本站立的地方,而也许那才是他们适合的地方。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莫非,这光象征的是理性。而太强的理性出现在宗教活动中(或者散布在宗教徒中)会影响宗教信仰,有碍虔诚……微弱的光,恰如神秘,能恰到好处的把虔敬保全在人们心中。

  对于那些有较强理性的人们,改怎样处理?莫尔似乎没有在乌托邦中明确述说,但我想乌托邦中的教士们可能知道……

  *这一部分的探讨似乎可以用 理性过度与虔敬 这两个关键词为线索

  …………………………………………

  莫尔在《乌托邦》中关于宗教的探讨,似乎可以看作 雅典-耶路撒冷 问题的严肃讨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