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2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经典读后感10篇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一):无关男女

  某日远在上海的师兄突然来电,说在书店看到一本书,觉得封面很适合我,便买下来给我快递来。本身带着这样一点点神奇色彩的它,就这样来到我身边。这是读的严歌苓第一本书,也自此开始了对她万劫不复喜爱

  整本书一气呵成感觉却是无法名状,伤感中夹杂着一丝欣慰心底弥漫开来。在许久以后,我也总会想起第一篇故事习惯了用冷漠的壳包裹善良本质男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自尊”的女人,一支针管成就的一段若有似无的感情孤独寂寞短暂幸福交织在一起,或许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那个夕阳下的问候现实残酷,可是作者给了我们一个这样温暖又联想浮翩的结局。只能说,此情无关男和女,人的本性未曾泯灭。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二):异乡人的节日

  异乡人是没有节日的,只有寂寞日和更加寂寞日。

  不信你就看这个叫做《方月饼》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这回“我”依然是个留洋海外的异乡人,在一个让异乡人尤其乡思的中秋节,“我”和一群如“我”般的异乡人约定了一个聚会。为这个聚会更为这个节,“我”准备了和自己时薪同价的方月饼,然而聚会者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来电失约,于是“我”只能热情的邀请典型美国做派的美国室友一起共享月饼,虽然“我”已经低烧了好几天,虽然室友全然体会不了“我”喋喋不休的中秋诗词、嫦娥吴刚。

  这种寂寞的滋味,我们都体味过,现在越来越少有人踞守在出生地热血沸腾青春容易相信外面的世界精彩,扑棱棱的飞出去之后,才知道现实的精彩和幻想不太一样,而人生就是一段有去路无回头的长途。作为异乡人,我们得经历异乡人该有的锤炼:一切靠自己、加倍辛劳、加倍受钱的胁迫、加倍受各种情绪的俘虏,比如无助比如彷徨比如愤世嫉俗比如游戏人生……比如寂寞。

  这些我都经历过。

  幸好,到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太容易被什么唬住,我知道:

  异乡人是个名词,专为诗歌存在

  寂寞是种感动,只为自己存在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三):沮丧与复归

  近日受朋友推荐,看了严歌苓的《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看了其中三个故事:同名短篇、《学校里的故事》和《魔旦》。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这个故事让我觉得作者缺乏深情,而那种含不住止不了的骨子里的深情,往往被我看做是最重要的,是触到大地的。而在这部作品里,作者让我感到冷,并且不那么冷,接近于沮丧。有些东西总是会使你沮丧,你觉得现实的确是那样的,每一个细节分毫不差超市塑料袋封好的食物豪宅事业有成的园林设计师、离婚的女人,但同时你总想说一声:不、现实不是这样的。就像很多的美剧,你看着那些人生活事无巨细琐碎无以复加,却依然觉得,不,生活并不是那样的。

  并且不是对于我来说不是那样的,而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是那样的。你心里清楚

  有一个朋友费劲了心思也不能明白我为什么不看美剧,说那是将很多人的特质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极端地展现出来,比如欲望都市;我口舌笨拙,说它们包含的价值观不对,又说生命很短我得看更好的东西,还说我感到那都是事实不是现实。七零八落说了些,我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透,所以才不能畅达地讲出来。但其实,关于你的问题,你心中的那把称已经掂出来了。

  我没有说这个短篇中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真实,只是那种沮丧和冷,有些相似

  这种冷并不是来自高度发达技术控制下的压抑感,相反,对于美国这个科学与技术高度统治的社会所做的批判,字里行间,由浅入深,是文章独特闪光之处,甚至盖过了作者本想深入探讨的另一主题,是文中“热”的地方。这种令人沮丧的冷大概可以在一个虚无主义者那里找到相似的特质,这是一种“cynicism”,在其他地方作者也表现出这种特征,不过在这篇里更加明显。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cynicism”,带着那个环境特有的气息。一种什么都不相信态度,一种由于“民主自由”而带来的不信任感,由于权威解体而处处持否定的态度。口吻是嘲讽的,对于任何人和事都是毫不客气、毫无惋惜轻松嘲讽,并且是只为嘲讽而作的嘲讽。

  这大概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像一个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者,又通过那些面无表情的人慢慢接触废墟上慢慢建起了小屋,被抛弃的情感开始寻根,像是后现代解构的尸骸里找寻点点情感的残片。这样的风格于我,还是不大习惯。在我看来,有些东西在出发点之前就不该打烂,散作一地,渐渐变冷。

  比如说在你今天遇到黑人女佣、博物馆的老馆长、肉铺的红鼻子老板、酗酒的司机、印第安胖女人时,请不要戏谑,没什么滑稽,请饱含热爱,像凯鲁亚克那样。

  所以我不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被形容为“不动声色”,“不动声色”是要和“恍然大悟”连在一起的,而这个故事的一种气质是:根本没有声色,也不存在动或不动。真正的不动声色永远饱含深情,就像我最喜欢的一部布列松的电影摄影机凝固不动,场景单调,叙述极简,主角面无表情地来来去去,然而催人泪下。这样的冷,常生于热的心。

  除开这种沮丧之感,故事对于同性恋这个主题的阐释浅尝辄止了。因为从这个故事看来,造成女儿悲剧,造成主角们的悲剧的并非直接是同性恋这一事实,我认为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个悲剧的是科学技术的统治。男主人公的同性恋身份随着作品的展开渐渐淡化、隐退,并未对事件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悲剧:能够通过民主自愿签订生殖的契约,并由资本为这种契约作保障,能够由现代的技术产生出这样一种无性无爱的生殖。这在任何一个破碎的现代家庭都会发生。除此之外,男主角那基于营养学的生活方式、基于医学制定的孕妇时间表,基于基因学制定的培育理想一代计划,基于经济学的交易,基于法律责任义务感,无不体现出科学对人的统治。这从根本上造成了他对女主角的漠视态度,造成了女主角的悲剧。所以在故事的最后,与其说是体现了人类最为本质的男女关系的复苏,倒不如说是人类最为本质的情感在这个资本与技术时代的复苏。

  在这三篇中,关于同性恋的最深刻思考来自《学校的故事》。就像物品属性一样,人也有异性恋、同性恋,各种各样,女主角绝望地呼喊,真想抛掉所有这些属性,只从一种感觉出发,仅仅只从一种感觉出发。福柯说,关于“同性恋”这个身份的定义是对它本身的否定。在作者关注的这个资本高度发达,科学高度统治的国家,女主角的呼唤,至少成了一种呼唤出自人的、本质的情感复归的强音。

  《魔旦》这个故事好,一句一句清楚而恰到好处,很少读到有作品是真的行云流水,扯着你往下读。故事里浪漫想象历史的追寻相得益彰,大概浪漫的虚构占了大部,像一出亦真亦幻的大戏。大概戏子们的故事总是人生如戏,这戏色彩浓郁,像阿三翻飞而下的那团火,像阿玫燃烧的双霞,像当年华人的那种桀骜。

  华人悲欢离合她拿捏得最好,像煮一壶老酒,辣的刺鼻,腥得带血,又裹着岁月哀怨情仇

  那些故事里的中国人,就像带着一壶热酒,来浇这块渐冷的异国的土地

  但愿不再沮丧,但愿回归家园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四):何必其实不何必

  亚当和你,和M,以及律师,很多时候,M这样的前任,对你知晓很多,如你父母,会心疼你,对你的心绪丝丝毫毫都观察细致入微,你们都见过对方所有的样子,却缺少一些真正的面对面的交流爱情总是真实。律师对你相敬如宾,他甚至刚开始会因为你压低打鼾的声音,一切都富有条理,不用为任何事担心,是考虑结婚的绝佳对象婚姻需要技巧。亚当与你,萍水相逢,一场交易,从咖啡都喝何必,到有了不何必的友谊,一切起因于菲比,一个让你们都牵肠挂肚孩子,一个小天使。最终却只有你们一起依靠彼此,怀念她。

  生活中人太难找到机会表现崇高,因此人有时是乐得做一次烈士的。但等他明白过来,他会拿那份崇高来压制你,永久占你上风。他的这桩牺牲他会同你慢慢结算。

  讨人喜欢的人一般都祸害人。

  但他,M,看到我用心描过的眼眶里,两根很细的眼泪光环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五):胡乱猜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在美国念博士的中国女人伊娃,被中国老公抛弃,离婚后,为了生活费,和一个是同性恋的美国男子亚当协议生了一个小孩。短短的一个故事,不正常的一段婚姻,前半段读到的是残酷中的小温馨,几乎有一种看透了所谓婚姻爱情的感觉。后半段却是冰冷的让人绝望,故事在亚当和夏娃的一个长长的拥抱戛然而止,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想不是,关于成年人文学作品与童话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更能深刻的反映残酷的现实。而作为读者,我却总是希望那些书中的人物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严歌苓这部小说写作手法特别,人物对话间会经常夹杂着一些实际心理活动的描写。有的地方幽默的就像是一种吐槽:“我不是这样意思”(我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诗,是菜谱”(在这时做个诗人很难为情)我点点头。(我有什么不同意的?收了人家五万块。)一直到这里,小说的所讲述的故事都人感到比较轻松,直到菲比的出生。

  网上流传的一段告诫男性朋友的话:“在你没有遇到真正喜欢的男人之前,你以为自己喜欢女人”……读这本小说,我觉得还可以这样讲:“在你没有真正遇到那个愿意给你生孩子的女人之前,你以为自己只喜欢男人”……好吧,这是一个吐槽,但是菲比的出生,以及和夏娃之间的相处可能是最初触动亚当的几个瞬间,一直到后来亚当告诉夏娃她是他最亲近的朋友。即使亚当一如既往的讨厌女性身体,讨厌世俗的婚姻,我们也不难发现亚当内心深处其实早已给夏娃的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一切的改变,只因为他们制造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菲比半夜常常会自己跑到这里,摸摸你这个箱子”这是这本小说第一个直戳人心的地方

  菲比的小手一直攥着“我”的食指,他们合谋沉默的放弃了菲比。看到这里,我的整个心都沉下去了。那种突如其来的窒息感使我困惑绝望,虽然我明白这是不得已选择,但他们的冷静让我害怕。成人社会中,到底是经历了多少伤痛不幸,才会对这个曾经鲜活生命的离去做到不留一滴眼泪。菲比太不幸了,她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安慰了两个游离在生活边缘大人。她就像那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为亚当和夏娃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却被丢弃在一旁。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这样的书名在讲什么,文中的“我”,也是一个作家,在创作自己的小说。亚当问到“我”小说的时候,严歌苓借“我”之口这样说“名字很重要。….不问内容,就问名字,名字所泄露的,就足够去猜测”也是亚当也是夏娃?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亚当那样?即使衣食无忧过着富足的生活,即使不计较别人的眼光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内心深处都在渴求一种属于自己的延续,一个传世的园林设计?或者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我们每一个人也像夏娃一样?即使挣扎于破败的感情与困顿的生活,即使选择了一种看似卑劣的生活方式,但在面对一个真实的小生命时,依然能最本能的流露出人性的闪光点?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故事本身已经带给我触动,这些就够了。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六):抢劫犯的诱惑

  《抢劫犯查理和我》是《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的第七个故事

  查理是个抢劫犯,故事一开篇就打劫了“我”。

  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的动人低沉好听的声音、优雅礼貌举止深邃迷人眼睛,就连用手扼住“我”的喉在“我”耳边轻声说“别让我扼死你”,也是那样的磁性酥麻。这样的查理拿走了“我”的钱包拽走了“我”颈上的项链,走之前还温柔的对我说:“对不起”。

  “我”没喊叫,是被吓住还是被迷住,上帝茫然了。

  “我”和查理自然不会只见这一面,不然故事也就成不了故事了。两人的第二次见面是在一个酒吧,“我”的正经男友飞过来游说“我”结婚,“我”却在酒吧见到了查理,自然的,他的动人还是那么动人。他居然送了我一支玫瑰花,他居然还和“我”的男友攀谈起来,他甚至还在桌布下拉住了我的手……然后,又温柔的走了。走出酒吧的门,“我”才在呱噪的卖花女那得知手里那支玫瑰花,同样来自查理的抢劫。

  于是“我”答应了正经男友的求婚,请求他快把戒指套在“我”的无名指上,这样“我”就能被正经救赎,走上正路子。

  正经男友安心的飞走,“我”却和查理约会起来,饮鸩止渴一般……。

  ——————————————————————————————————

  先别说爱的事,我先想说的是感觉沦陷。就是有这样的人,像查理一样,身上有让我们挣不脱的引力,就算一开始就知道他应该被隔离在外,感情、心却不理智的奔向了他,而且是不可理喻的、多少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这就是感觉沦陷,一诞生就是洪水猛兽,一触及就是塌天陷地。

  然后再来说说爱,爱本来就是泥潭,当爱的导火索是感觉沦陷时,泥潭加泥潭沦陷加沦陷,注定万劫不复。千万别简单的质疑查理嘴里爱的真实性,他是抢劫犯,不是诈骗犯。他只对自己的快乐感兴趣,当他的快乐是和你在一起时,他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的;当他的快乐不是和你在一起时,他根本不用编出任何的谎话来欺瞒你,他来,他走,他怎样对你,都只是因为他只遵循自己的意愿。

  这些我也经历过。

  我的查理不是抢劫犯,却也同样用温柔抢劫了我的感情,他也曾经不止一次的说爱我,在招呼也不打的消失之前。很多年后,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我终于明白:无论他怎样只活在自己的世界怎样只遵循自己的意愿,都不能算自私,因为我们——所谓的受害者,其实也都是一样,我们没理由因为自己的沦陷,也要求对方天塌地陷,如果我们非这样想这样期许甚至这样要求,那么,无论查理带给我们怎样的伤,都是我们自己自私的罪孽,活该。

  尽管如此,尽管我也到了现在的年纪,但如果我又遇见我的查理,如果我的查理又温柔的靠近我,我倒是很愿意也温柔的对他说一句:“滚蛋”,用我也低沉的声音,也迷一样的眼。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七):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今天在书店看到《白蛇》没拿,后来看到 《也是亚当 也是夏娃》 就拿了。

  其实看名字时我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也猜不到书里会讲什么故事,不过还是忍不住拿了。

  书的内容很少,2-3小时就能读完,行文思路流畅,读着挺舒服的。

  亚当是同性恋,但又想要孩子,找到伊娃,伊娃缺钱就答应帮亚当生孩子,故事由此开始。

  中间还穿插了伊娃和前夫M,后前夫M又介绍伊娃和律师认识,伊娃和律师恋爱直至考虑结婚,当然最终伊娃没有和律师结婚,最终也没能凑活。

  亚当和伊娃的孩子最后去世,有些伤感,心里有点堵,书中将菲比描写的那样可爱,菲比和伊娃又是那样的亲密无间,只有伊娃才能让菲比感到安心。我不知道严歌苓为什么要让菲比发烧,让菲比失聪、失明,或许是为伊娃和亚当的重逢创造机会。

  我读书不是很多,我相信其中还有些深层次意味,我没能读出。

  这本书有些伤感,所以不是很推荐。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八):失忆者的路

  严歌苓背景是国外的故事,我总看的格愣格愣的。

  像是一个失忆的人走在一段似乎熟悉的路上,两边的风景明明是满以为的陌生新鲜,但猝不及防的就有一些熟悉的痕迹出现在视线里。

  “我来过这里吗?”“我来过这里吗?”“我来过这里吗?”……

  跌跌撞撞的,循着“熟悉”急速下沉,噼里啪啦的四处翻找,妄图看清自己最深最黑的记忆,但是那缕叫做“熟悉”的烟鬼影般瞬间消失,留下我尴尬的面对一片白的尴尬记忆。

  心有不甘却毫无办法的慢吞吞回到原路,继续向前,整理好心情说要重新开始,但是一小段之后,又蹦出一个“熟悉”来,如子弹般冲过去,结果还是抓个空……一次又一次。

  于是,我经历了一个失忆者从最初的急迫难耐到气急败坏再到逐渐平静。我摔倒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楼梯,“熟悉”是疼痛的台阶,将我一次次凌乱的抛起,每个腾空的过程都被空白封住延长成无声的慢动作,在无声的空白里,我能做的唯有等待下一次熟悉的触地。

  《失眠人的艳遇》

  “我在寻找一个人。他究竟是谁我无法知道,相貌、年龄、职业,我全不知道。但我大概知道他住哪里,否则我不可能与他亲近起来。我是在半年前发现这个人的,就是说我与他逐步了解、亲近已有半年。所以现在我非得找他了,非得搞清楚他是谁。此之前,我得让你们知道我是谁。”

  这又是一段我自以为是的新旅程:这个人在找一个人。

  两人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找,我懒得去想,反正后文自然会说,旅程就是放松,远的近的浓的淡的都是风景。

  ……

  “怎么会没这个人呢?一夜、两夜、三夜,芝加哥那么多窗泯了燃,燃了泯,它却始终亮在那儿。亮的并不肯定,像灵性和知觉。”

  第一缕“熟悉”出现了,在三页之后。

  细微的我差点掠过,但即便细微,熟悉感也强大的将我拉回,然后这种“熟悉”就开始吹了气般的膨胀,有了一个有压迫感的巨大形体。“像灵性和知觉”,这种出人意料又出神入化的妥帖比喻是熟悉的,熟悉的属于一个熟悉的人。

  然而在它之前,美国的、现代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女人,刚拿到艺术学位”,因为来自“中国大陆”,因为“年轻”,因为拿的是“艺术学位”她如来这块热土的千百万黄皮肤黑眼珠一样,“教一点书,时而到餐馆打打工,还在美术用品商店干半个售货员”“收入五花八门”。

  不幸的,她还是个失眠症患者。于是她每个月花五百块在一个五十层楼顶租了个独房公寓,为的是避开合租种种声音的干扰。这个与众不同的奢侈举动,惹来了同胞温和蔑视,她成为了一个背叛者,背叛者的下场就是迅速的被隔离。

  李海澜,这个继主人公“我”之后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拥有留洋穷学生的一切特征:冷漠、邋遢、诨不吝、无感情的应付孤独。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搬到那么贵的房子里,该睡得跟尸首一样了吧?那么高,什么还吵得着你?”;他和“我”走进学校的咖啡室,做的第一件事是“从一只塑料袋里掏了一大钢精锅冷面,吃起来”,美国学生对他瞪眼,他“将锅推出去:‘来点吧?请?’”;在得知“我”已经二十八天没睡时,提出的建议是“听我的,找个男朋友。日子就是太孤独了,不然我也不会和声声(他女朋友)搬到一块儿。”——这些都是陌生的,环境背景、时代背景、地域背景,当然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的个性,无论是多鹤、葡萄、扶桑还是苏菲,她们都有一个共性,严歌苓把它叫做“蒙昧”,然而这个“我”,有点像吴川,她们俩都在芝加哥,她们俩都让我陌生。

  满目的陌生将巨大的熟悉挤憋挤小、最终泄了气的缩成一团,无声的空白来了,我只好愣愣的回到原路。

  “我”,故事的主人公,自然没有听从同胞的意见遵循前辈的足迹,要记得,她是一个背叛者。她执着的相信世界上有一个和她一样夜夜失眠的人,因为在那些失眠的寂寞的深夜,从望远镜小小的镜头里,她看见“挺远的一座楼上,在与我相仿的高度,有口窗亮着。”“去看看那个窗,还亮不亮”成为她长夜里唯一不会推进狂躁的举动,“它亮着,一夜夜亮下去了”它成为她心灵的安抚,让她从一个被隔离的背叛者,获得一个“不平凡的对称,一个秘密的与我的对称”。

  ……

  “芝加哥的初秋是淡灰的,绿树都旧了。茸似的雨有点呛人。”

  这一次“熟悉”来的很快,有了前一次的经历,探寻的欲望让感官变得更加敏锐。“旧”、“茸似的”、“呛人”这些让我赞叹的想象又一次泛出旧识的光,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读《第七个寡妇》、《小姨多鹤》、《扶桑》、《白蛇》时被这种光晃过,毫无疑问,这种第一眼的惊艳,这种回味的愉悦都是熟悉的。

  刻意安定了下陌生和熟悉冲撞之后升起的焦躁,我决定平和的面对接下来的或是陌生或是熟悉,只有这样,我才不会迷失才能够接近真相。

  故事里的“我”这时是走在寻找那个人的路上,朝她自己认定的方向。这个带着未知刺激的举动,依旧没引起我的兴趣,她不像葡萄开篇就获得我的好感,也不如扶桑一开始就引发我的好奇,在她的故事里,我是个没心没肺的旁观者。

  为了不走坏脚上好牌子的网球鞋,“我”决定乘几站街车。这个决定让“我”遇见了一个不相见到的人——虹虹,一个曾和“我”一起在饭馆里共事的女孩,一个如今对着“我”炫耀富裕生活又盛情跟随至“我”住处、期待满屋狼狈来获得满足的优越者。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在经历三十九天失眠、在经历被同胞隔离被同事隔离之后,慌不择人的揪住她胳膊问:“我失眠整整三十九天了!怎么办?我在找一个人!”,这个人“想了一会,坚决地对我说:‘决不要吃安眠药!’”。

  这个无助的问句,这个冷漠的答案,依然没有赢得我看下去的热情,我说了,我是个没心没肺的旁观者。推着我继续的是我找不到的记忆,我想看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怎样剥茧抽丝的还原成原来熟悉的模样。

  李海澜,这个无畏的穷光蛋,做了一件好事——“押着我到了学校的学生咨询中心”,然后“我”就遇见了 “他”。“他”对于“我”是个远距离“的老熟人,一年前就认识,但“我”不记得“他”名字,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周到、温雅、有一点点神经质、无侵略性的人。“他”是个鬼子,“老美”。

  “我”告诉“他”我失眠、我在找一个人,一个失眠者,“他伸出手,摸了摸我的脸颊,爱怜极了。”

  ……

  “再是个中年人,心事重重对我笑笑,并没有问我:需要帮助吗?他是个神职人员,因为他突然打个弯到我面前,给了我一本小册子,叫做‘你是被爱着的’,封面上有个张开双臂的老太爷,大约是个蹩脚画匠理解中的上帝。”

  这种让人忍俊不住也是熟悉的,我常被逗弄的边笑边想扒开那个写这些字人的脑袋、看看里面活跃的脑细胞是不是闪耀着彩虹般多彩的光。“熟悉”闪动着狡黠。

  这个神职中年人是“我”要找的那栋楼里的住户,虽然“我”终于找到那栋楼,但“我”依旧不知道是哪个人住在望远镜里亮着灯的房间,密密麻麻的住户名字,没有给“我”任何讯息。在离开去往巴士站的路上,“我”意外的遇见了“他”,这个时候的他是个两眼下有暗晕的、着运动装在附近跑步的人。“这给了我某种线索”。

  有了这条线索,远距离的老熟人自然是近了许多,近到有一天晚上,“他”提出送“我”回家,“我”答应了。这样的夜里,“我”走近了“他”:“他有许多年没收到过信了,他的答话机十分负责地替他应接电话。他每天服维他命药粒、给室内植物浇水、长跑、到三个大学教法文和法国文学,他还有个女邻居,总来叩门,要他帮忙拉她衣裙背后的拉链。”,然而,也就是这样的夜里,“我躺在他怀里,明明白白躺在灯光里。两点了,他说。我将他又搂得紧写。人们都渡到“睡眠”那个安全的岛上去了。我问他:可感觉地壳在一鼓一瘪地呼吸,落雪一片片在彼此厮磨?他竟没有回答,我一下子坐起来。他怎么可能睡着?”

  ……

  故事没有这样结束,如果这样,也许这份熟悉就还原不了了。

  今晚我终于放下陌生与熟悉的焦灼、冷静客观从容的第二次走进故事主人公“我”的故事之后,那些一直隔离着我的陌生环境、陌生时代、陌生人物终于渐渐洗尽了铅华,我又感觉到了从月亮上渗过来的寒气,故事里的那声“砰”在我心中同时撞击,之后我哀伤的看着“我躺在床上,将自己身体装殓进丝质睡裙……我熄了灯的独房公寓里是浑浊的黑暗。”

  故事的后来发展是怎样,我不忍说破,它值得你自己去看。

  而我这个失忆者,找到了过去的记忆,那份熟悉,一如既往的好。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九):转几篇优秀书评:严歌苓的“她”生活

  书评★1.读《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佚 名

  这个星期,是五一黄金周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发狂似的从图书馆往宿舍搬书。一天就搬回9本,看完三本。这9本书中,四本是艺术的,有关摄影、画版等。五本是文学作品,都是些中篇小说,基本都是战争年代的或者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读严歌玲的《也是亚当,也是夏娃》,我从开始读就觉得新奇。亚当,夏娃,这伊甸园中偷禁果吃的人类的祖先在女作者笔下闪现,是否讲的也是偷吃青涩禁果的故事?就在这样的心思下开始读。读的回肠荡气,读的感思万千……

  伊娃,东方中国女人和丈夫一起留学美国,本来恩爱甜蜜的小日子在美国后慢慢变质,感情出轨。M-伊娃的丈夫在金钱的驱使下,在功利之心的奴役之下,凭着带有胯音的英语给美国人一种憨厚老实的好印象且人长的几分帅,俘虏了许多的美国女人为他挥金。伊娃和M离婚了,受重大打击的伊娃邂逅-亚当-一个男同性恋者。亚当选择了伊娃,让伊娃成为他精子转变为一具实在的人体的母体,以五万美金为交换代价,伊娃与亚当成交了。为了五万美金,伊娃认为值得,可以让她生活好些。生下的孩子是个女孩,叫菲比,象个天使美丽聪明,但却在一场发烧后失去了听觉与视觉,免疫系统也完全毁了,活得不成,这是个错误,一个美丽而悲惨的错误。六岁多,菲比走了,从此亚当、伊娃真正的没有关联了。而在此之前,联系的是一管试管的精子放入伊娃子宫成孕育出的菲比而已,牵涉两人的就仅于此。菲比对于伊娃是没有份的,她只负责把孩子生下来,却没有享受孩子叫母亲的权力,没有母亲的权力,因为她与亚当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然而,母女之间的天然的微妙的关系,是怎样也无法割断的。菲比唯一认的人就是伊娃,在她失明失聪后,只要嗅觉到伊娃的存在,她就很乖,这是一种天然的使性所在,是一种先天的女儿对母亲的承认。

  看完,闭目思之。同性恋这一纯属感情精神上的伴侣,违反着传统的以延续着人类的前承后继的异性恋相撞着。撞击着人类的灵魂。爱情只是建立在延续香火嘛?大凡男人长的非常的美象女人那样给人美感,都可能是同性恋人群,且他们对艺术的敏感超乎其他所谓的凡夫俗子谈的是凡人的爱恋的俗人。这是怎样的一个困惑?这难道是上天对这些用传统的眼光看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群的一种弥补,和对人类的一个玩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美国,在风光大好的佛罗伦萨的美国公民们,小资不现在应该说“金资”们的人生价值观只是金钱至上?不管是甚么,即使是人们永恒称赞的爱情也是建立在交易的原则上?爱情也跟美元挂钩?性,只是一种动物性,无伤大雅,只要有需要,有欲望,女的可以出卖,男人可以花钱买,这又是交易。性也是建立在交易上,建立在各自为组建一个家庭作考虑和计划各自能得到的实际利益。性可以让一个女人在情人面前圆谎,可以让一个逻辑思辨一流的男人屈服,这不禁得为性大喊:宝贝!

  菲比,这无辜的天使般的女孩,她的胎体的形成与出世与失去呼吸都是必然的,都是在提供她短暂生命的母体和父体生活所必然的,所以菲比是个惨物,是个痛苦!……

  小说给我们展现的只是美国公民生活的一个非常小的层面,但却很让东方人深思。是亚当,也是夏娃,也只有在西方社会,亚当,夏娃才是普遍性的。

  2007年8月9日

  2.书评★a.角色认同的困境 

  ——读《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Windows Live

  得承认这是一个很离奇的故事,或是说有点荒唐。虚构的小说却给人真实的感觉,惊讶之余总免不了迷惑,为什么亚当和夏娃以错误的身份相遇在预定的街头,演绎预制的感情却多出一份不曾料到的悲喜?仅仅因为那个计划中的孩子降临吗?

  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交往因为感情的投入都会变得复杂,我以为零度的情感没有可行的偶然,哪怕与一个陌生人在街头擦身而过,对进入视野的陌生眼神本身已是一个选择,谁能说这一刻你的内心是空白,你的情感是零而不是正负?所以相遇是缘分,不过亚当和夏娃的相遇得益于刻意的缘分。亚当要有一个正常的家庭以满足血脉延续的需要,化解同志身份带来的尴尬与压力;夏娃要有适度的金钱来简单生存,于是两人以红色为信号在街头相遇。可以想像一个落魄的女人独自等待着一桩交易的生成,她在想什么,她在梦什么,她显然已经分不清在生活中的自我了。

  没有站在伊娃的位置,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那桩交易是她堕落的转折——当然事情的结果未必证明这是一种堕落——或是冒险。存在即合理的下句应该是人要为自己选择的存在负责。于是两人拒绝了有味精的食品,放弃了有咖啡因的咖啡,那桩交易扭转了他们生活的许多“何必”。

  肮脏与“何必”都无关性与爱情,何必的结晶是菲比的出世,她是一枝针管的产物,就注定被抛离,但没想到命运如此捉弄一个无辜的天使。伊娃没有料到自己会对这个突然来临的生命产生本能的母爱,亚当也没有想到这个提前到这个世界报到的孩子会打乱他的生活。作为读者的我们更没想到严歌苓给小天使安排了如此短暂的出场。然而最大的包袱是女孩离开时亚当和夏娃的无力。在惊叹严歌苓的伏笔之外,谁能不为这个荒诞与凄惨的故事动容。

  故事外的我想着故事里的人怎么生活,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会重复他们的心路。我不是说他们的人生轨迹,而是说是否会和他们一样分不清人与自我、他人的关系。既然亚当认同自己的同志身份,他为何寻找合适的母体创造血缘延续的生命?既然伊娃纯粹为着应急的五万块,她为何像个简单的母亲一样为儿忧喜?他希望肯定自己的父亲身份,她企图遗忘自己的母亲角色,不幸的是他们都不能向自己所不希望的角色告别,他们对噩梦的断裂都不彻底。于是他们为了菲比重逢,为了菲比把各自的生活简化,可是这真的是他们的本意吗?与自己不认同的自我作战,没有绝然的输赢。他们会被爱的本能同化,这不过是我默念希望出现的结局,但是故事却以菲比的离开为结局。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亚当和伊娃在她生命的最后没有再做挣扎,是不想让孩子再受痛苦还是希望早点结束这场意料不到的灾难?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的文本中有太多的文化内涵,我的阅历和年龄给我局限,我的解读能力让我对其中的很多暗喻无法参透,是遗憾也是无奈。

  2006年2月15日

  3.书评★b.关于严歌苓的几个关键词 

  ——从《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的解读开始

  佚 名

  一、无非男女

  严歌苓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走红的旅美女作家。

  国内开始关注严的作品始于她获得首奖的兵被改编成电影的短篇《少女小渔》。纵观严歌苓的创作历程,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在美国的心理及生活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严的每部小说都是在写自己——写一个华人女子在美国这个“乱炖”社会中的种种形迹以及遭遇——和其中所感受到的,接受的、勉强的、永远对立的,等等。从开始的《少女小渔》、《红罗裙》、《约会》、《抢劫犯查理和我》、《栗色头发》(见短篇集《海那边》)中所表现的“我”与美国社会的不和,再到他潜心研究华人历史呕心沥血写出的杰出长篇《扶桑》中所发现的美国华人的内在“定力”,再到开始以她雌性的目光关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种,如《魔但》、《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严的眼界确实有了质的飞跃。严歌苓是有幸逃离了大陆政治话语的作家之一,又加之她本人敏感的心灵和不遗余力的探索,成就了一番别样的文学审美,既自然又感人,既家常又崇高。严歌苓的小说非常世俗化,没有任何拔高的人文精神,无论是中国古典的人文哲学思索,还是西方现代社会中深深隐藏而无处不在的工业般精确冷酷的平等和权利观念,严歌苓都给予一应的不屑一顾。在她的文学世界里“无非男女”——只有男人和女人!

  若严的小说里没有了女人,那相当于世界没有了天空,住宅没有了窗户。严歌苓的女主人公是世界的发现者,也是世界掩藏在深处的支配者。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苏曾说:“所有父权制——包括语言、资本主义、一神论——只表达了一个性别,只是男性利比多机制的投射,女人在父权制中是缺席和缄默的……,’女人不是被动和否定,便是不存在’”,但现今许多创作似乎正在打破这个桎梏,以严歌苓的作品为例,她的纯女性话语具备一种颠覆的作用;女人在社会上的确没有发言权——但女人可以沉默,女人沉默起来可以让男人们无所适从,男人无法得知女人的所想,而无法知道想知道的,无法得到想得到的,不正是男人们最无法接受的折磨么?女人正在非暴力不合作中,虽然表面上看来,女人的角色是被动者(被侮辱、被贬损、被欺凌者)、缺失者、沉默者、(主妇、看护妇)、有价者(商品)。她们温顺麻木、寂寞忍耐……

  严的男主人公呢?严的男主人公都是值得同情的,虽然看上去他们在经济上,在社会上,在历史上都站在主人的位子上,但严打心眼里同情他们,因为他们在心理上不是主人。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说男人比女人晚近化8.4万年。对这一结论的民间解释是:男人是女人驯化而为人的。在严的小说里,女人是母亲,不管这对立的一对人物他们双方的社会身份如何,男人是向女人寻求保护的。男人属于辽阔的天空,而不是母性的大地;可他们却出于大地——一个无法排遣的记忆如影子般追随着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摆脱一个“回归”的愿望。《少女小渔》中的小渔以自身的母性的博爱愣是让72岁的意大利老顽童正八儿经的去到街上拉琴“养家”;《红罗裙》里的卡罗,对海云这个继母又是何等的充满渴望:在陈晓晖的《另一种海洋——略论美华女作家严歌苓的三篇小说》(或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二期)中写道“卡罗是最孤独的人,这缕魂在这桩城堡里徘徊了多少年,多少年,似乎早于他被那个胖大的金发母亲孕育、娩出”……“卡罗的孤独在于没有任何属于他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没有根的人。卡罗对海运的爱恋可以解释为他的一种寻根的努力,他好像发现了一块蒙中的土地,可走来走去,却无法扎根……”这是飞上天空的男人们的悲哀;《抢劫犯查理和我》中的查理,向“我”抢劫来排遣“没有动作的生活”、和“我”恋爱成了他“无数的可能性在慢慢死去”的没有动作的生活的救赎;而在严歌苓新作《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那个自以为逃离人类进化公式的人的男同性恋者亚当,也发觉“你(夏娃)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不知道女性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但是严歌苓显然是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带一点自豪的。中国一句古话“有容乃大”不知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女人,才是真正“纳得百川”的生命……

  二、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这是严歌苓最新研究的成果了。严歌苓借夏娃之口告诉大家“名字很重要。……不问内容,就问名字,名字所泄漏的,就足够去猜测。”那么“名字”泄漏了什么呢?

  首先:这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其次,这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

  再次,这是犯罪和放逐的故事。

  仅仅是这个两个名字——亚当、夏娃——我们的始祖!看吧,严歌苓的目光从文革、移民、历史、性别——今天,到了人之为人的起点。

  这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男人不是男人,母亲不是母亲,犯罪和放逐都“温和”!

  这是个哲性故事。

  1、男人不是男人。

  亚当是一个多么令女人期待的那种“王子”,英俊、优雅、富有,而且有才华;而他却是个同性恋——对女人来说,他是虚设的。他有自己的同性伴侣,却发现了自己的潜在危机——他想要一个孩子,而不得。于是他策划者找一个替身孕母;亚当的生活“像”是纯理性的。他嘲笑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动物一样的求偶、生孩子,没有选择的养这些孩子!”他是比较幸运的成为人类进化公式的例外,活着不受吃和繁衍两桩本能所左右。对我们这个不违天性的生男育女的巨大集体,他是明显的居高临下。然而这个“人类进化公式的例外”为什么又感到0+0=0的危机呢?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价值感,还是一个个体的缺失感?我常常因初为人父的男人们的兴奋和骄傲而疑惑,不敢相信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流露,我始终认定那是传统文化使他们带有的某种习惯性作秀,后来我发现,那不是作秀,那是一种“创造”得以最终完结的成就感,那种快感不掺杂母亲们幸福笑容背后孕育的艰辛和得以升天般的超脱;那兴奋是实在的、纯粹的。作为同性恋者,创造的成就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更糟的事,亚当还是个进化派理论的信仰者,他明白,这一派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无非有两个基本动机:活下去,留下来。吃是为了自身活下去,性是为了自身的延续——留下来。而同性恋的第二个动机并不同于一般人,他们恋爱和色欲与传宗接代的动机并没有关系。“他们的爱与性不是功利性的。”那么他的危机感从何而来呢,他的缺失感将是多么严重的悖谬?他先前对我们这个无法摆脱自身欲望控制的巨大集体所带有的优越感哪里去了?既然人的生活轨迹是可以选择的,他亚当既然习惯对一切天性的东西造一些反,那么,他也有理由,就像他做的那样,制造一个可以让自己延续下去的东西。他以为一切都是可以设计的,他这个同性恋男人就开始了上帝一样的造人运动。

  我不知道这违不违反同性恋者的原则,但是很明显,亚当有这样的危机感并有了造人的念头和实践,这多少意味着他对他们这个群体的背叛,或者说,他的同性恋信仰有了某种游移和不坚定。他是亚当。是男人却又不是真正的男人。

  他开始严密规划,为生育准备一具最理想的父体——为此他在三年前截掉了大麻,两年半前戒了烟,紧接着戒掉了咖啡因、12度以上的酒,半年前停止了性行为,每天锻炼一小时变成了一个半小时;他喝纯度最高的水,严密控制食物里的盐分和脂肪,很少吃甜食。小说形容他说“一口清水喝下去,几乎能看到他如何流淌进亚当被彻底清理过的、半透明的身体”。应该说,有了生育的欲望,就代表他不是进化公式的例外,他颠覆人本性还不够彻底。

  看他选择孩子母体吧:一个一个接见从单身俱乐部来的女人,27岁到35岁,生育器官最成熟、心智也最成熟的女人们。他的细心和远见倒是值得称道——他最终选择夏娃,在夏娃本人看来是因为她“不具备任何个性特色。个性特色往往有颇高的代价……太出众的东西是危险的,适度的平庸是一个人心智健康,终生快乐的最好保障。他要他的孩子终生快乐,这比富有、才华、相貌标致都重要的多。”我在猜测这种心得是亚当结合自己经验总结出来的。富有、才华、相貌标致,这些亚当统统都有;个性特色,亚当就更不缺了。那么他为什们还不快乐?!超出人类进化公式的绝大多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优越——人类进化公式之外,是否属于男人们一直向往的辽阔天空,终于远离了母性的大地;像卡尔维诺的小说《在树上攀援的男爵》中的主人公科希莫那样,飞入天空——永远消失在大海的天际线上?严的小说里,男主人公都是飞不走的,母性的大地对男人们有致命的吸引——那是回归感归属感征服感的混合体——即使是亚当,这个不是“真正雄性”的人。即使没有了自身的依赖,那“留下来”的欲望依旧需要母性的加入。于是,夏娃来了。

  四周出奇的安静,她不知道去了哪里,床头柜上有一纸条,是她留的:餐桌上有香蕉和VC片,醒后记得各吃六个。

  恍惚中,感觉昨天自己杯来盏往中被灌了很多酒,最后自己是怎样回的家都不知道。

  寻去客厅,儿子正猫在沙发上看书,他问儿子昨夜发生了什么事,他妈去了哪儿,他们有没有吵架?

  儿子告诉他,昨晚他被几个人送回家,喝得谁都不认识了,吐得衣服上乱七八糟家里满地都是,妈妈烦的跟什么似的,大声的唠叨个不停。

  后来呢?他问。

  后来,妈妈帮你换裤子,解你皮带时,你狠狠的推了她一把,还说了句什么,妈妈便再也没有做声了。

  他心里直发怵,拿不准昨晚说了她什么,她是不是生气了,离家出走了呢?

  他焦急的问儿子:你妈上哪了?我昨晚推她时说了什么你记得么?

  我妈解你皮带时,你狠推了她一把说,滚开,别脱我裤子,我是结了婚的!我妈哭了一句话也没说。她让我帮你换下裤子,我们把你拖到床上去,她便趴在地上抹地。早上,她说她去超市,给我们做好吃的。

  突然的,他眼睛有点酸涩,默默的走到餐桌边吃起了她为他准备好的香蕉和VC,他决定,以后晚上尽量的呆在家里,在家的时候关掉手机。

  他突然间有了感悟:家,才是自己累了倦了的港湾,不能因了那些身外物,而忽略了对于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

  他奔向门边,对儿子说:走,我们接你妈去!

  2、母亲不是母亲

  夏娃的出现是一个必然还是一个偶然?就在亚当淘汰了上百母体之后,夏娃以他的“适度平庸”给了亚当一个惊喜。夏娃中选了——这个离婚、失业、潦倒穷困,被dump过的中国女人。一切如亚当所愿,交易成功,5万美金——数目不算小的“禁果”,始祖吃了,亚当和夏娃就再也逃不出蛇的诱惑,只有堕落到底的甘愿,一个为“留下来”、一个为“活下去”。看吧,亚当,你逃离了人类进化式了没?

  夏娃默默担当起这个孕育的重任,妊娠反应的折磨不能使她退却;“伪丈夫”的逍遥自在也没给她太多打击;身份被定位在孩子“保姆”上没有使她太过沮丧——这一场交易本身已经够堕落,两人都不计较将它进行得更加不合人性一点。只是,被亚当要求加薪给孩子哺乳时,夏娃支持不住了——那以为脐带断了一切也就断了的夏娃“心颤抖了一下,受不了自己的母亲形象”,“撑着重心不稳的身体,撇下他向湖水走,现在还来得及淹没这胎儿和它的母体”。在“母亲”这个形象面前,夏娃退却了。说得直白一点,夏娃太害怕做母亲的羁绊了——母亲意味着毫无保留地付出,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不是孩子的孩子!还有,远离这桩事情的始末,仿佛自己从未曾参与过、实施过……

  在异国他乡遭遇离婚事业贫困潦倒,夏娃只想省心地活着,凑合着活着,被亚当“饲养”在他家偌大的装修精良的“artistic house”里,夏娃只感到无聊,但“无聊一点都不难受,这年头没有几个人有资格无聊的”。是什么让夏娃真正失去了生活得指望?还是男人。是那个让夏娃在内的一大帮女人“不被他爱了也就停止了自爱”的M。在男女关系这个古老命题中,女人在两性关系中是出于“且退且进”的地位上;在M处失去的,夏娃在亚当这里品尝着补偿——或者叫“非补偿”。包括安适的生活,体面的“丈夫”,温馨的“家庭”……因为腹中孕育的即将加入人类的生命,这一张“蘑菇床”有了非一般的优越感;相反,这一切的主人亚当却在自己策划的整桩事中越来越显孤立。这是因为母性与生命的自然连接吗?就像夏娃明知自己女儿又聋又哑又瞎,但却喋喋不休与她喃喃耳语,而这个残缺的生命竟也真能明了这交流——或者叫“非交流”。

  女人的伟大不仅在于孕育,女人的伟大更在于联合。

  女人不耗费一枪一炮,女人敞开怀抱接纳一切。亚当看出了其中的危险,慌忙打发走了夏娃——这时的两人,已经完全扭转了各自的态势。夏娃发现,高度理性的自己之下,自己其余的一切都为自己女儿的哭声做出反应,母子间最初的联系——乳汁,使孩子的父亲感到了极度的危机和恐慌,这是整桩事情变得复杂,非母亲正在变成母亲。那先前为哺乳的事情而大发脾气的夏娃和现在为孩子哺乳的事情而大乱方寸的亚当在这件事上都失算了——人的天性,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美国人是痛快的,在事情变得严重之前,亚当用比任何语言都实在的支票打发走了这个看来要夺去他女儿的中国女人……母亲,不是母亲。因为两个人的拒绝。

  3、犯罪和放逐

  这是上帝给作为父母的亚当夏娃最严重的惩罚了。夏娃走后的第二个年头,亚当想方设法得找到了她,原因是经过一场大病之后,高烧使他们的女儿大部分感官失灵,免疫力低下,几乎是数着日子等待死亡。亚当也不知道为什们来找其实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夏娃——也许是本能。因为孩子的缘故,他们现在远离各自的生活轨迹。亚当为此和自己的伴侣分手,夏娃为此失去了真正婚姻的可能性,他们为自己犯的罪,付出了最严重的代价,两位特别父母割舍不掉的伦常之爱与他们自身尴尬境遇的冲突,让他们突然间无限地高大了。严歌苓虽看见并承认种族、国族、阶级之间的差异,但她仍相信(或试图让读者相信)有超越一切的真爱存在,并用这种人道主义话语在20世纪末后现代与后殖民社会中演绎出一则承认差异、寻找沟通、坦诚合作、文化平等的现代神话,《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似乎是离这个神话最近的了。一改开始到美国时的“失语症”,现在的严歌苓名正言顺地让男女主人公“共同承担这份哀悼”——一个白人男子、一个中国女人:哀悼他们死去的孩子——应该是“非孩子”,哀悼亚当“留下来”的愿望——女儿辜负了他繁衍的愿望,于是他以绝望的专注投入了大型庭院设计,它以另一种形式,使他不至于断子绝孙;哀悼夏娃再一次被未婚夫dump;当然最主要的,是女儿留给他们不可视的伤——连他们自己都不确定自己余生是否够长来养的伤。

  一直对本性造反的亚当,同性恋的亚当,厌恶女性的亚当最后竟然发现夏娃是他最亲密的朋友;而使自己安于“凑合”着生活的夏娃也奇怪“对亚当讲的实话已经超过对M讲的”。

  当上帝把男人的肋骨从他的体内抽离出来,就注定了男人幻想的命运,他渴望有力量主导自己的欲求并将其实现,但是他只有依靠女人才能实现自己虚拟的完整。我不知道同性恋的亚当是否在这种无限循环中感到窒息、感到毫无突破的希望,拧着要搞颠覆,却不幸地最终掉进了这个循环。

  读这篇小说,好多人把同情给了专为这场交易取了假名字的夏娃——因为女人受孕承担者的身份,还有,她是个希冀正常生活的人;她从来都没对亚当失去过幻想,最终的失败,似乎和她没有关系。但是亚当的失败和偏离比她更多。整桩事情彻底否定了亚当的整套理论:恋爱的选择性,繁衍的自主性,自身的独立性;先前所培养起来的自信和健康在实践中彻底坍塌——爱人的背叛、计划的失败,亚当是飞上天空然后被重重地摔到地上的男人。夏娃仍然是母性的大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不仅孕育了和亚当的女儿,也孕育了亚当本身。

  三、雌性的草地

  严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她对世界的忠实记录、对人的悲悯,她精巧地将最惨烈的故事化作了见解优美的故事……她化解了悲悯,就像水吸收了盐。只有在闭卷的回味中才体会到她的关切和深度。我想这也只有女性才能做得到吧——因为,女人是水。

  2006年11月24日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读后感(十):句子

  扶桑总是那么从从容容,似乎是服从于命运的一切摆布,才让她走过了一切灾难。

  边缘人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

  亚当还看中亚洲女人的现实,自律,忍耐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会有这母畜般的本性?原始的,悲哀的本性,使母畜不与歧视的从任何性质的孕育中得到的愚蠢的,甚至是野蛮的幸福。

  美国人善于应付有差错的时局。

  曾经的热恋,耳鬓厮磨,吵嘴,相互诅咒,彼此漠视,原来全都作数,都是这一笔那一笔的积攒。

  这一点令我侥幸,幸亏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人们只得依顺它愚蠢的母性,或者干脆利用它的愚蠢,让它去操劳,去带领鸡仔们渡过最脆弱的生命阶段。

  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菲比好,而真正的父亲不见得做得到桩桩事情都为女儿好。真正的父亲时不时会纵容女儿的弱点,因此亚当的表情举止,对于菲比,是非父亲式的

  我选择相信他。大概是从亚当那儿学的,他动不动就用选择这个词。

  菲比像刚刚从一部卡通片里走出来,鲜艳美丽,但不知怎么有点失真。

  我们那时年轻,真年轻啊。好和不好都是真心实意,爱和怨都是乐趣,都是兴致。我们那时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兴致,吵啊闹啊,相互刻薄,不依不饶。

  那些东西过分精美,缺乏人道。你是可以利用它们的,但更主要的是它们利用你。

  他的善意只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姿态。

  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无非有两个基本动机:活下去,留下来。

  人做什么都是在实现永生。生儿育女是永生的一个形式。

  他用音乐实现了永生,而这永生大概比他繁衍那些后代更可靠。

  她攥住我食指的感觉,至今还那么真切,整了一块不可视的伤,不知我的余生是否足够长,来养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