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不缺建筑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不缺建筑师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5: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不缺建筑师的读后感10篇

  《中国不缺建筑师》是一本由阿更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18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一):中国不缺建筑师

  表象里,他们——书中的20位建筑师千姿百态。有的品红酒,有的抽雪茄,有的戴墨镜,有的声高亢,有的总皱眉,有的笑声朗,有的嗓子亮,有的一副嘻哈相,有的茶壶里煮饺子,就爱闷声不响……他们或寡言,或多语,或经常抛头露面,或深隐难见。实际上,他们,拥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类似的成长经历:全部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建筑学专业出身;全部受到过较为完整的良好教育;学业期间又先后遇到了一批“文革”后绽放青春的老师;校园环境相对单纯朴实;毕业后迎来改革开放,也正巧赶上红红火火的中国大建设时代;进入单位,由于“文革”时期造成的人才断层,百废待兴的建筑行业急切需要一批人来补缺,又顺理成章不必等靠很快被委以重任,成为中流砥柱。正所谓,时也,命也,运也,一应俱全。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二):怪味豆。。。什么味?什么豆?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当代建筑师群像脸谱集。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注中国建筑师生态的文字记录片。

  书中所选20位建筑师,为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他们均为建筑学专业出身,有鲜明的建筑主张和受瞩目的建筑作品。但出乎预料,又令人欣喜的是,本书的立意并未纠缠于此。作者将视角延展于他们的出生年代、从业背景、创意背景、创作过程、灵感来源。着墨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行业中,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以及从业过程中,体味到的困扰,惶惑、期待与苦辣酸辛。

  本书打破以往说明书式的人物写法。将作者日志、同行评价、 手绘草图、创意模型、个人漫画、照片等多要素有机整合。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将山南海北的20位建筑师集于一书,并用文字将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有趣、有个性、有人味儿,用了5年光景。可谓字字来之不易。

  总之,这是一本类似怪味豆样的书。有点好玩、有点用处、有点幽默、有点苦涩、有点嚼头的,有点……您自己慢慢品。

  先买书,后买豆,边吃豆,边读书,估计就能尝到其中百味了,哈哈,期待中。。。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三):突如其来的

  很巧合,很机缘巧合。

  5年前,曾经在某个报纸兼差挣零花钱。那个时候认识了阿更,并且通过她认识了众多陌生的名字。

  在她高强度的工作之后,在我惺忪的睡眼间,我们共同见证了无数个糟糕的华丽的版面。也在那个时候知道了南京有个张雷,很帅;知道了天津有个周恺,很帅。前者的剪影曾经占了我半个版面,成为我后来无数次去南京的借口;后者成了阿更挂在嘴边的梦中情人。

  我们互相打岔,搭档过了一年。

  而后分别。我继续读书,而后工作。她继续工作,继续写作。

  直到有一天,阿更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亲爱的呀,我在你们社大厅呢。

  天。

  她出书了,她真的出书了,她终于出书了。

  能把那么多年的经历写出来,能把那么多人的群像呈现大众。能让更多人知晓那些建筑后的冷冰冰的人,或者假装冷冰冰的人。是她的梦想,也是我的期待。

  突然觉得自己很牛B,因为我可能是这本书出了印厂之后的第一个读者。阿更也没我快。哈哈。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四):夏日的感动

  阿更,好久没见。

  几天前的下午,突然在msn上看到写有她昵称的绿色小人后面跟上了一本书的名字,《中国不缺建筑师》。

  “阿更出书了?太好了。”心中暗叹。

  随后在msn上聊起来,果然,出书了,忙碌四年的成果。

  心中涌起感动。为她的认真和执著。

  一次又一次。

  曾经,她的文章在报纸一大摞的版面中轻易的就跳出来,因为行文的独具匠心、老道的遣词造句。

  曾经,她在闲聊中谈到写稿时对文本的焦虑感、睡梦中的辗转反侧。

  而这次,她用时间把曾经的奔波、焦虑、难眠熬成了一碗鸡汤,不仅是给建筑师以及想了解、想成为建筑师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心灵的见证:给所有努力、认真、执著的人。

  毕竟,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五):鲍鹏山:读阿更的《中国不缺建筑师》

  鲍鹏山:读阿更的《中国不缺建筑师》(全文)(2009-10-10 11:00:04)标签:文化

  读阿更的《中国不缺建筑师》

  鲍鹏山

  大学时读中江兆民的《一年一半,续一年有半》,很欣赏这样的一句话:男子汉、大丈夫,到这个世界上来一趟,就要留下一个大大的脚印。

  但要留下一个大大的脚印何其艰难,司马迁为了要给历史留下一个他个人的印记,他忍受了宫刑的奇耻大辱。不过他是幸运的——他终于还是留下了他的大大的脚印:一部辉煌的《史纪》。

  司马迁的幸运是由于他的天才,是由于他的伟大,还由于他时代的伟大。

  假如司马迁缺乏这些,他还能留下他的痕迹吗?

  好像谁都不行。

  但却偏有一类人行。他们尽管平庸,尽管敷衍,仍然有可能在时空中留下他们的印记。

  那就是建筑师。

  因为,建筑是一种蛮横的存在。

  哪怕丑陋,哪怕野蛮,哪怕惨不忍睹,丢人现眼,堵心刺眼,它们仍然戳在那里。

  “戳”这个词,是阿更描述建筑时使用的。很好。很传神地写出了建筑的蛮横姿态。

  已经有太多的这样的建筑,戳在那里,戳在人们的眼睛里。

  正如阿更所说,这个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中国,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却往往只领风骚几个月。

  但,建筑有它的生命周期。

  它们一旦被建筑出来,就如同一个生命:无论残疾,无论白痴,无论丑陋,它都要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所以,今天的建筑师,在中国大地上的营造的,不仅是现在的景观,而且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景观。

  直言之,今天建筑师们,决定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面貌。

  但,中国现在的建筑师们是什么面貌呢?

  他们一直隐藏在建筑的后面。

  必须有人把他们推出来,让我们认识他们。

  认识他们,我们才能放心地把祖国大地交给他们。

  阿更就是这样的推手,她一下子推出了二十位中国当代顶级的建筑师。

  但愿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宽慰,是放心,是我们晚饭后安心睡觉——我们知道工地上正在施工的建筑,由他们为我们设计和把关。我们知道中国的面子,有他们在帮我们挣。

  ——————————————————————————————————————————————————————————

  附阿更回信

  谢鲍老师!阿更

  时 间: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 上午11:57

  发件人:

  qfly66

  收件人:

  aopsh

  。。。。。

  邮件收到,非常感谢 鲍老师的辛勤劳动 。请告知 邮寄地址,以便奉上样书。

  邮件写一半,网络除了问题,白写了。尊重您读《中国不缺建筑师》的感受,我的感受两字——悲哀。追加再两字,沉重。

  我永远都会记得“80后”老头——陈志华老先生在我面前的失声痛哭。为失去的。为改变不了的。为无能为力的。而又心所不甘的。永远记得他在图书馆里跟在我后边,重复“我们不能成为罪人”、“良心不要被权势所收买”唉,我怎么会掺和到这么沉重的历史话题来呢?我感到了累。感到了力不从心。

  职业关系,我一直游离于建筑和建筑师边缘。也就是说,比大众要距他们稍近些,而真正离这个圈儿的核心又有距离。或许,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对于职业写作是个好事吧。

  但,这也常令我感到一种隐隐的尴尬。我体会到的一方面是一些建筑师在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对甲方奴颜媚骨,而对媒体显出的清高、自负、冷漠和矫情、太把自己当棵葱、或太不把自己当盘菜,无感恩之心,不近人情;另一方面是建筑师群体形象口碑并不佳,一些优秀,有真才实学的建筑师,都要跟着吃点儿“瓜捞儿”。呵呵,但无论怎样,我也没想到鲍老眼里的他们,竟是如此的不堪。

  作为一个文字民工,我竭尽全力,想在身处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上,在大拆大建的时代里记录下点什么。但也要受到经济眼球的扫描,或借用高名的揣度。所以啊,鲍老师说我是“推手”,那可不是捧我,而是为我招骂了。不信,等着瞧。。。。。。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六):《中国不缺建筑师》之才子王澍 转帖

  《中国不缺建筑师》之大才子王澍 造个楼里长树的

  阿更博客

  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他对自己有所坚持。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陆文宇是他背后的无名英雄,——罗四维

  作者日志 2008年10月4 日 星期六 下午16:13 天气 小雨

  照例,今天在杭州与我通话的是小鹿姐姐——陆文宇。虽然,我找的人是王澍。照例,我们要聊聊她的夫君王澍,说说他们的儿子斗拱,。

  这是我喊陆文宇为小鹿姐姐,原因有二。一,她姓陆,陆、鹿同音。二,她身形灵巧、机敏、像极了内心蕴藏超强能量,日夜奔袭的小鹿。他的夫君王澍跟她形成明显反差。是个外表朴拙放恣,内心清逸散淡的雅士。据传,此公不仅擅长山水书法,还能吹箫引鹤,煮黄酒调竖琴。

  遗憾的是,几年前我在杭几日,既未亲见王澍吹箫引祥鸟,也没赶上他泼墨发清音,但才子总也是错不了的,鹿姐姐若没两把“神煞”是“擒”他不住的。

  这次聊天,我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儿子。说起儿子斗拱,鹿姐姐自会津津乐道一番。三年前,斗拱尚属学龄前儿童,现在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不仅不再管爸叫哥,也不再追究“爸爸为什么喝一次奶就长那么高?”了。原来爱说“把老爸做的房子都拆了,再重新做一遍”。现在改拆机械玩具了。人家那边神州7号还没上天,他这边马上就鼓捣出了“神8”。这效率!比父母造房子快多了。

  接着,我问到了他们夫妻两人和象山项目近况。鹿姐姐说,这几年,她和王澍一直为象山校区二期忙得晕头转向,再难有郊外挖野菜的情致。今年9月,去了趟法国巴黎,也并非度假。而是应法国巴黎建筑遗产城和巴黎Malaquais建筑学院邀请去做讲座。十一才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又去了西安,现在人都有点撑不住了。

  说起象山校区,我回想起2001年夏,王澍趴在图板上,面对象山原始总图,手捏铅笔为如何下手费思量。2005年夏天,我来杭,一期已初步完工。二期还没影儿。三年过后,仅一河之隔,风格迥异的二期拔地而起。

  这个秉承中国传统建造技术和理念的中国传统大合院,触动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我去时,一期工地尚未全部收拾停当,就有观者迫不及待前往了。他们看过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去了喜不胜收,流连忘返;有的人嗤之以鼻,说所获甚微。

  我曾问过身在其中的美院学生,在读生会反问你:“‘走,去美院象山校区看油菜花’这口号不会没听过吧?在杭州旅游西进的新文化旅游景观里上课,两字“享受!”没赶上搬往象山校区就毕业的学生则说,“这么美的园林校区我们没份,心里不平衡啊!”有的说,“时光不可追,毕业就毕业了吧,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象山校区开个小店,或当个保安。”;“再考一次,再报,就报建筑艺术学院。不能在青山、绿水、白鹭飞的课堂里听课,枉为美院学子。”

  记得我在杭州时,中国美院还只有一个建筑艺术系,王澍时任系主任。在艺术学院办建筑专业,在中国算是新生事物。他对中国建筑教育持批判态度,说其有两个痼疾:一是不思考;二是忽视有思考的技术训练,培养出成堆的“画图师”。他断言,如果将建筑艺术系办成工科建筑系的简化版,半吊子的艺术版,必定走向学难致用的困境,所以我们根本不会走这条路。

  据知,现在中国美院已经成立了建筑艺术学院,王澍为院长。他的既定目标是:建立一种既有中国自己本土传统,又有开放思想的建筑教育。为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哲匠——具有哲学家气质的工匠。据悉,该院的学生不仅要读《论语》、《老子》、《中庸》……,学木工、瓦工、书法,还要到真山水中去画素描。这,无疑是对中国建筑教育进行一场革命。

  那么,这场革命成果如何?“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且让我们假以时日,拭目以待。

  简历

  王澍简历

  王澍,喜劳作,嗜造房、恋箫管,擅书法和山水画。1963年生于新疆,长于西安,学于南京东南、上海同济,1988年定居江南杭州。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业余建筑师。

  代表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上海顶层画廊、 垂直院宅 (钱江时代)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 宁波博物馆 、 三合宅/南京

  成名于中国美院的知名建筑师,却经常戏称自己为造房子的人,以此来否定建筑师的身份。但他却一直执着地践行着他的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

  正 文

  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世界

  2005年8月 杭州

  上帝说,如果你恨谁或爱谁,就和他(她)生活在一起。因为时间是张神奇的试纸。有的人,日久生厌。有的人,日久情深。

  王澍和陆文宇属于后者。此行南下杭城,采访对象为王澍,但如影相随的陆文宇,无处不在。

  “是她成就了我。她是我的导师,在没有遇到她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出家当和尚的命”。王澍的生日,正是佛的诞辰日。从6岁起,他就露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苦行僧特质,不吃肉,不近女色。到了20大几,情感世界还是混沌未开,白纸一张。

  直到大眼、浓眉、小奔头、黑皮肤的陆文宇撞进他的视野,王澍才陡然动了情念:“这么瘦小的女孩子,应该有人来保护。最合适的人选嘛,当然是我”。

  陆文宇是王澍的初恋,从东南大学读研相遇,正式嵌入了王澍的历史。那时王澍在学校已经是个风云人物。广为流传的一件,是他当着导师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面口吐狂言“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也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后来,这事越传越神,演变成了他在硕士答辩现场大放厥词,老先生们惊骇之余,被气得半死。结果,他没拿到学位,倒霉了好几年。

  还有一件,是王澍恃才傲物,性情叛逆,老师们对他又爱、又恨、又没招儿。有的老师看他的方案,一开始时就警告他,“你敢这样做下去就是0分。”但他愣是不听,照做不误。结果,全年级最高分。因为,他手上功夫极好,能把一个0分的作业以极高的标准做完。老师拿他也没辙。

  所以,当大家得知,安静的小女生陆文宇与“狂生” 王澍谈恋爱都觉得不可思议。从外形来说,王敦实、粗犷,典型的北方男人骨架;陆娇小、纤弱,具有突出的南方女子特征。王、陆二人根本没夫妻相。但没想到,真应了那句老“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陆文宇不仅能“拿住”王澍,还让他心中充满感激“妻子是我的人生导师。”可见,这个女子不简单。

  王澍与陆文宇生活、工作几乎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她几乎包揽了王澍所有干不来或不愿意干的事。比如,开车、电脑、答记者问。所以,王澍对她非常依赖。离了她,很多事就“玩不转”。当然,二人日久天长也有磕磕碰碰,只是王澍权且将其视为修炼心性。不仅礼让,还从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上,得出了种种的好:关注没有意义的存在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质。而男人永远想做有意义的事情。而有意义的事又常是危险的、对生活是有伤害的。

  “我们夫妻同在一条路上散步,妻子常会惊喜地指出‘你看那,那朵小兰花开得多好。’我顺着指引看过去,确实有几朵小花就开在脚旁,我差点就错过了。”

  他说,这是因为

  也正是有妻在旁常提醒,促使王澍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在思考严肃问题的时候,会,去想一些看上去很自然的小问题。而生活当中这种小问题更会让人感动。”

  (*插图:宁波美术馆1)

  ((详见《中国不缺建筑师》作者阿更)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七):很好玩的人物采访喔

  我刚才在阿更的博客上一口气看完了连载的几篇文章,可能有些秘密的东西收藏到新书去了,所以只能看到可爱的脸蛋,没有看到惹火的身材,遗憾呀O(∩_∩)O~

  这本书比较清新,读起来很像是个小孩子采访他老爸似地,肆无忌惮,一点没有吧大人物当人物看,更多的时候像是老师找小学生谈话,还给他们布置作业,不完成的话还要罚他们玩魔兽世界一个月,哈哈,罚我吧,我最喜欢魔兽了。

  这些人物都是好牛好牛的,比蜗牛还牛,比犀牛更牛,比蒙牛还牛,因为蒙牛世界人民未必知道,但是水立方可是连非洲人民都知道呀,而这位水立方的设计者就是阿更老师的学生,你说牛不牛,当然啦,这牛是我吹的,虽然阿更用了10000000000这么多魔兽币来行贿我,可是我坚决做到不受贿,要是把魔兽币改成英镑,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说她几句坏话,但是现实归现实嘛,想我骂人,就像想任志强夸人一样,难呀!

  看惯了采访的哥们,可以尝试一下这本什么来着?好像叫中国不缺建筑工人,O(∩_∩)O哈哈~

  如果你想吃饭的时候都你女朋友开心的话,背两个里面的故事讲讲,比你送两朵打折的玫瑰还有效果,今天好像就是七夕喔,牛郎难得见织女一面,送这本书给她吧,骗她说阿更特意给你签名寄过来的,里面还有20为伟大的建筑师的亲笔签名(⊙o⊙)?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八):阿更 :鲍鹏山老师 我不是建筑师推手

  转自阿更博客

  阿更回信

  谢鲍老师!阿更

  时 间: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 上午11:57

  发件人:

  qfly66

  收件人:

  aopsh

  。。。。。

  邮件收到,非常感谢 鲍老师的辛勤劳动 。请告知 邮寄地址,以便奉上样书。

  邮件写一半,网络除了问题,白写了。尊重您读《中国不缺建筑师》的感受,我的感受两字——悲哀。追加再两字,沉重。

  我永远都会记得“80后”老头——陈志华老先生在我面前的失声痛哭。为失去的。为改变不了的。为无能为力的。而又心所不甘的。永远记得他在图书馆里跟在我后边,重复“我们不能成为罪人”、“良心不要被权势所收买”唉,我怎么会掺和到这么沉重的历史话题来呢?我感到了累。感到了力不从心。

  职业关系,我一直游离于建筑和建筑师边缘。也就是说,比大众要距他们稍近些,而真正离这个圈儿的核心又有距离。或许,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对于职业写作是个好事吧。

  但,这也常令我感到一种隐隐的尴尬。我体会到的一方面是一些建筑师在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对甲方奴颜媚骨,而对非甲方显出的眼皮上翻、清高、自负、矫情、拽、。太把自己当棵葱、或太不把自己当盘菜,无感恩之心,不近人情;另一方面是建筑师群体形象口碑并不佳,一些优秀,有真才实学的建筑师,都要跟着吃点儿“瓜捞儿”。呵呵,但无论怎样,我也没想到鲍老眼里的他们,竟是如此的不堪。

  作为一个文字民工,我竭尽全力,想在身处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上,在大拆大建的时代里记录下点什么。但也要受到经济眼球的扫描,或借用高名的揣度。凭我一个文字民工之力,推不动(我从小就不爱吃菠菜,当不了大力水手),也不想推(干嘛要推呢?凭嘛要推呢?我的时间跟他(她)的一样值钱),他们也不屑我推(功名都自己挣来了)。所以啊,鲍老师,你说我是“建筑师推手”,那可不是捧我,而是为我招骂了。

  不信,等着瞧。。。。。。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九):书里帅哥酷哥多

  建筑师长得挺个性

  20个人里,我见过大半儿

  不只是管小米说的张雷和周恺

  他们俩是建筑系女生很推崇的人

  那个刘家琨嘛

  看着就特冷酷

  但崇拜他的人挺多

  有不少粉丝

  那个水立方的建筑师

  我电视里见过

  长得胖墩墩的

  能作出这么端庄的建筑

  嘿

  看来设计如其人也未必

  不过,这帮人也确实不太好打交道

  凡是跟艺术沾点边儿的

  都特有思想

  有见地

  又都心高气傲

  其实呢,

  骨子里可能比小市民还小市民

  可能比谁都更无情无义

  所以采访他们不要说20个

  就是10个就挺不容易了

  20个啊

  这个阿更不知是男是女

  反正算够有韧劲的了!

  《中国不缺建筑师》读后感(十):阿更

  酝酿了很久,想写写阿更,本书的作者,我以前的同事,同事中难得的好朋友。

  对于这本书,我没法用语言来描述,因为我知道,它凝聚了阿更太多的心血,还有泪水。而我还没有发明能够概括这样的艰辛的语言。

  阿更,相识于四年前,当时我刚刚来到这家报社,失恋、彷徨。

  得知同一个部门中有个写人物的高手,自然地就有了心理上的接近。此前,我在一家人物类报纸实习,那是我重要的起点。

  只是,阿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冷漠的,甚至,有一点点傲慢。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她正处在联系采访与写作的煎熬中。

  事实是,一开始就显示出热情的人,不一定是友好的。而起初的冰冷,却往往是真诚的假象。

  那次在雁栖湖,一屋子的人在唱歌,阿更说,谁想出去走走?“我!”说不好是排斥吵闹的天性使然,抑或是受接近她的好奇心左右。

  于是有了我们第一次的长谈,在有点清冷的湖边。忘了说什么了,只记得那是个很长很长的交谈。

  阿更,是文学的,热爱鲁迅;阿更,是理想的,在文字被批量制造出来贩卖的年代,她坚持一个一个字地戳出思想。

  阿更,也是生活的。那年的10月,我刚刚搬家,她在二十分钟内炒出了一桌好菜,庆贺我乔迁。而在我搬了无数次家,总算稍稍安定下来后,阿更和我一起熬排骨玉米汤,剁玉米的方法,都还是她教给我的。

  我的生活发生过很大的变故,大得在当时的我看来似乎永远也无法逾越,无法面对,只想逃得远远,越远越好,甚至,一辈子也不想回来。

  云南,我接到阿更的短信,她千叮万嘱,千万要好好活着。那般关怀,至今难忘。

  后来,遇到木木,每次和他吵架,一找阿更倾诉,她就会劝我要知足。她见过那根木头,并且坚持认为那是我最大的福气。

  一年多前,给阿更介绍了出版社的朋友,之后就沉浸在自己的小日子中,甚少关心她。此间屡次因为情绪不佳找她疏解,才知她为了书的写作和出版,不知哭了多少次。那般艰辛,谁能解?

  直到书快要出版了,我才知道,她换了出版社,兜兜转转,此间滋味,只有她才能体味了。

  现在,《中国不缺建筑师》就在我的床头。我一口气买了八本,我要送给用心阅读阿更的人,让更多人读到阿更用心的文字。

  很多文章,我那时候都在报纸上读过,同事中惯常用的一句话是,阿更写建筑师,已入仙境。不过,拿到书才发现,很多篇章,很多人物,阿更都用心地重新写过,她绝没有将为报纸写作而多少显得仓促的文字堆积到一本书中,尽管那时候的文字也是掏了她的心的。

  阿更的书出来了,以前的编辑,同样是我很欣赏的女子管是她书的发行人。缘啊!管结婚了,据阿更博客说,新郎很实在。很靠谱。很温顺。很体贴。很幽默。很闷骚 。配上同样靠谱,同样幽默,同样闷骚的管,是多么可喜可贺的事啊!

  上周六,木头总算抽出时间,和我去买了钻戒。第二天,睡眼朦胧中,接到阿更短信,祝福我找到心灵的归宿。

  只是,我亲爱的,知道吗,这是我一直在心里想对你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