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7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精选10篇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一):看红佛夜奔所想

  刚刚看完新买的《红拂夜奔》,居然完全不是我以前在某盗版书上看到的,情节还算紧凑,多少有点类似武侠的东西。完全是充斥着王小波式的讽刺,荒诞不经,还夹杂着那个作者“我”——一个花了十年证明费马定理,还一边想入非非的写着小说的干瘦的数学老师事情

  不知道要怎么去说王小波的小说,反正就是很喜欢,看他的东西很痛快,又拍案叫绝,不明白他怎么可以看似一本正经把极尽荒诞而又真实的东西絮絮叨叨的说出来,常常可以看着笑出声来……

  看这本书的时候也不例外,可是,今天,在看到这本书快要结束的时候,李靖为自己,为皇上造了一座长安城之后,把自己困住了,也把红佛困住了,红佛想要逃离,就如同他们二十年前逃离洛阳城一样。可是李靖不愿,他不肯,他宁愿变老或者变小,装傻卖疯……我突然感觉到一阵痛苦,很强烈,连同眼泪一起涌出,有点莫名奇妙,他们就这样,困在长安城里,困在了自己的生活里,再也逃不出来,甚至连逃出来的勇气也没了,只有死,才成了唯一的方法,也许是这样吧,李卫公死的很早,六十多一点就死了,而红拂,也去主动要求“殉夫”却也死得那么困难……

  为什么会这么痛苦,这么无奈,我也不清楚,也许是想到了自由,想到了激情,想到的逝去的青春,想到了一切的一切都要在那一座用黄土做成的,四四方方的都城里面化作一抔黄土,随风逝去,哦,我忘了,那土城里是没有风的,那就散落在地上,被每天的马车行人踏着吧。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二):荒诞的生活 我们又知道多少

  书中小波也说到 此书充满了影射 隐喻 总之就是文化人那套不好好说话的习惯。虽然他一直鄙视文化人 经常自嘲,这个有着理科生的文化人写出来的东西让人不在为感性担心 他总是会将其科学表达出来,当然你会说:"这不科学!"

  是啊 生活本就荒诞!有些本就荒诞无比,你讲科学、民主!呵呵!

  也会有人说道存在合理,但是荒诞的事本身就不合理,而且发生了, 但是我们能说吗 所以给个理由

  本书小波先生黑色幽默贯穿全文,喻古讽今!看似描述大唐盛世实际是作者对当前无趣社会的抨击。

  喜欢小波的文风,就如同上完厕所,虽然臭但是全身通畅,不正经语气故事 让你笑过之后 不禁思考起来“ 到底是造就了谁 又是谁影响了谁啊!”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三):做一个想入非非的人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放在书柜中已许久,看了一半之后就因种种原因放在手边,倒是对其中天马行空,肆意喷张的想象力记忆犹新。阴差阳错花了几天时间看完《红拂夜奔》,期间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感叹是需怎样的创造力深邃想象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故事怪诞,文字自由不羁,现实虚幻交织却又教人分不清哪里才是真实的“现实”,隐喻,暗示,反讽随处可见,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怀用意。禁不住掩卷思索良久才明白他的高深,我的浅薄。他用轻松戏谑的语言,写出了自由主义哀伤无望的暗黑喜剧温柔残暴

  李靖将长安城建造得毫无生气,却在心底残存“另外的可能”,在幻想破灭之后,强迫自己装疯卖傻接受无望的现实。他从一个城市逃到另一个城市,却被困在自己设计的牢笼里。虬髯公远走他乡,想忘掉从前的生活,还有对红拂的迷恋,他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拒绝想入非非的怪物,可还是戒不掉那年在庭院打麻鞋时闻到的红拂处女般的香气。“想入非非”有蛊惑的危险,但它诡计多端,去骨连筋,让人束手无策,无可遁形。

  红拂是书里最纯粹的人,她从头到尾都未曾随波逐流,对自己始终忠诚。她的悲剧在于闪耀的璀璨烟火最终在暗夜里渐次熄灭的虚无悲凉。因爱李靖而逃出杨素府和洛阳城,在发现长安不过是另一个洛阳,她想到了再次逃跑,却又清楚明白这已不可能,于是毅然决然选择死亡,到头来却被安排用一场荒诞至极的死亡仪式结束了无望的一生。“死亡和无性,无智,无趣的生活相比,哪个更可怕?”在我看来,那种近乎“无感”的冷漠,才是最令人绝望状态

  “逃离洛阳城”是全书的转折,每个人命运走向由此如绵延江河拐向了不同人生节点。它看似是一场伟大的壮举和不合时宜的叛逆,以为借此逃出生天的人一不小心又掉进自缚的陷阱。这是某些时刻的生活常态,任由时钟钟摆奔腾不息,但都有可能以同一种理由停滞不前,古往今来的每个人都在寻求出口,包括李靖,红拂,虬髯公和那个用了十几年终于证出费尔马定理的王二,却绝望发现他不过是过上了另一种令人绝望和不安的生活。王小波在书里说,“生活能有什么寓意?在它里面能有一些指望就好了。对于我来说,这个指望原来是证出费尔马,对于红拂来说,这个指望原来就是逃出洛阳城。这两件事情我们后来都做到了。再后来的情形我也说到了。我们需要的不是要逃出洛阳城或者证出费尔马,而是指望。如果需要寓意,这就是一个,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我以为他执意将此书写成一本“令人绝望的小说”,却惊喜发现原来在这看似无望的“无意义

  中竟然深藏着执迷不悔的探寻拷问,即如何在这“无趣”的世界里保持“有趣”——“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且表里如一”。看到这里,我在kindle上将它high-light标注,就似走了好长的路,终于望到不远处孱弱却明亮的火光,竟然有些感动。想起最近随处可见的一句Slogan,“好看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千里挑一”。有些俗烂煽情,但我却如此提醒自己。毕竟,做一个有趣的人是多么困难的事啊。

  书的最后,王小波写道“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自勉,共勉。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四):早上在地铁上看完了《红拂夜奔》

  诚如作家所言: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人生没有了趣味,以前是天才流氓的李靖在后来选择了装疯卖傻;红拂为有趣而夜奔,嫁给李靖之后反倒丧失了人生乐趣,也选择了殉夫。唯有虬髯公,重复着意淫和施虐的无趣人生,渐渐变形成了腌鳐鱼。

  值得一提的是:风尘三侠在他们的一生中,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仿佛是冥冥自有强制性的安排般。这种生活形式是无趣的,本质却是一种病态的有趣——王二是这么过日子的,作家也是这么写作的。寓意是:“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且“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一词概之:黑色幽默。

  此书是王氏黑色幽默的集大成,我没法相信当代有哪本小说可比《红拂夜奔》更有趣、更讽刺、更智慧——现代有本《围城》。如有其它,请推荐。有人说这是一本过时的小说,我想,关于追求乐趣、追求智慧,是永远不过时的吧,何况我们仍身在这个本身就充满着黑色幽默的时代里呢?

  缺点是:稍嫌啰嗦,读者还能体谅,大不了花半个月看完;过于笔耕,绞尽脑汁,对作家身体可不好。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五):奔出一个旧牢,奔向一个新笼

  《红拂夜奔》,是我读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不过翻开两页,就知道“王小波式”的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了——个人色彩实在太过鲜明,让人无法忽略。

  最初的两章,我为他的冷幽默而深深着迷、深深吸引。但是越往后,越明显的感到这种个人色彩带着的繁琐、市井。当他戳不到我的笑点之时,我就会默默嫌弃他太罗嗦……也许这就是身边的人告诉我他们没有读完一本王小波大师的作品的原因吧。

  其实一般来说,当我遇到乏味感时,常常就不会继续下去了。

  但是我仍记得翻开《红拂夜奔》的黑色封皮,第一眼的惊艳笑容,于是我决定怎么样也要把它看完了再说。

  看完了,还是觉得,啰嗦……

  因为我本人对于风尘三侠这一段历史完全没有了解,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在这本《红拂夜奔》之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夸张的。

  当然,有一些内容一眼看上去就是真实的,有一些一眼就看出来是作者的夸张;但是偏偏就是有那么一些,看上去不像真的,又不一定能完全将它看做假的,完全猜不到是真是假。

  托他的福,我决定过几天去恶补一下初唐史,泪。

  虽然以我的道行和智商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作者的意思,但还是觉得,这一本薄薄的长篇小说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讽刺的味道

  讽刺领导,讽刺体制,讽刺朝代更迭,讽刺庸庸群众

  当然,也在讽刺卫公、红拂、虬髯公。

  总觉得同样是在讽刺王二呢。

  最喜欢的一句:或者成为一只猪和死了,也不知哪个更可怕。

  一生忙碌奔波,不过想要追求新的世界、自由的解脱。最后却发现,这样一班人敲锣打鼓演奏的,根本就是如同当年一样的老戏码。

  卫公要的大海、要的山林,通通枪毙。只能屈服于他的皇权,建起一座黄沙漫天的长安。

  好不容易期待怀念矛盾之中逃离了洛阳,却建了一座长安重新锁住自己。

  当红拂悲惨地连殉夫都没法好好地完成之时,他们的悲剧走到了尽头。茫茫尘世的各个阶层却始终逃不开这个怪圈。

  奔向哪里才是一个终点呢?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六):无趣致死

  “这是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有趣在混沌中存在。”这是王小波在他的《怀疑三部曲》的序言中写下的话,而这句话对应的是《怀疑三部曲》中的小说《红拂夜奔》。

  《红拂夜奔》的故事取自唐人传奇《虬髯客传》。红拂、虬髯客和李靖的“风尘三侠”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也有几种不同版本的演绎,而王小波却利用这个人们熟知的故事演绎出“无趣致死”的故事,在看似调侃和意义跳动不居的行文之间,是令人绝望却又无法回避的生活的真相在流动。

  小说开头对于隋朝洛阳城的描写可算一段奇文,这是一段超出我们以往既成的阅读经验的文字。现在有人把王小波的文字与他的理科知识背景联系,甚至意图用数理逻辑之类的东西来对之进行解读,这当然是一种很有创意想法。但对于不太懂数理逻辑的人来说(我相信这样的人占大多数),这段文字也可以找到一个很合适的词来形容:有趣。行文有趣,文字下呈现的内容也有趣,以煞有介事的历史家的笔调去描述荒诞不经的编造出来的“历史”,一座有趣的城和一个有趣的人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在污水横流、人人拄着高跷行走和生活的洛阳城,身材高大的数学爱好者李靖苦闷地当着一个有些另类的小流氓。李靖当然无意于当一个扭扭捏捏地跟小摊贩收保护费的混混,他醉心于数学,甚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这个数学天才就证出了费马大定理。这当然是件有趣的事。

  什么是有趣?或许可以这样解释:有趣就是在摈弃了某样东西的实际用途之后得到的纯粹精神上的快乐。纯粹的数学无疑是件有趣的事。当数学还没有被运用到物理化学计算机工业农业经济学、中学考试中去的时候,当李靖苦心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时候,数学,作为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作为一种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却能给人的思维带来单纯的乐趣的事,当然是有趣的。这种有趣跟踩着高跷在洛阳城中“飞翔”是一样的,你无须去探究它象征了什么或蕴涵着什么,它能让你简单地会心一笑,它体现人类那无所居心的天真的想象力,这就足够了。

  但有趣的李靖和同样有趣的数学所遭遇的是一个无趣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自己无趣,还十分害怕一切无趣的东西,以致于要不惜余力地将所有有趣的东西扼杀殆尽。证出了费马大定理的李靖就这样遭到了政府的追杀。但李靖是个有趣的人,有趣中必定蕴涵着天真的成分,否则就很难算是真正的有趣,总之,天真而有趣的李靖在自己完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成为了当时掌权的杨素的敌人,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有趣的生活引发了洛阳城中接二连三的动乱和灾祸,这可真是一件无趣至极的事。

  《虬髯客传》中慧眼识英雄的风尘侠妓红拂,在《红拂夜奔》里从一开始就生活在无趣中。作为杨素府中的侍女,红拂每天的生活就是洗她长达几丈的头发,或者看同样无趣的虬髯客嚼草鞋,并跟他学习用剑刺苍蝇的技艺。

  想要生活得有趣却被无趣的世界欲杀之而后快的李靖,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无趣中的红拂,他们逃离洛阳城,就是对无趣的世界、对生活中的无趣的逃离,尽管他们没有方向,也没有什么成就大业的野心,但他们看来都深知无趣致死的道理。一个关于理想、关于爱情、关于乱世、关于私奔的故事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反抗无趣的故事。

  然而对无趣的拒绝却绝非仅仅通过离开一座城市就可以达到。当李靖成为李卫公之后,当红拂成为一品夫人之后,生活再一次显现出了其残酷无比的一面—无趣。并且李靖和红拂都终于明白无趣是生活中无法逃离的阴影。当年大闹洛阳城的李靖亲自为太宗皇帝设计建造了方正整齐的长安城,他发明的开平方根的工具被皇帝改造成杀人的刑具。红拂每天的任务则是到无所事事的贵妇委员会上班。

  这个时候他们选择了死亡。李靖在装聋作哑很长一段时间后终于选择无趣地死去。而这时的红拂,做出了和当初在洛阳城时一样的决定—逃离。只不过,这次她选择的逃离手段是死亡。这时,书中最惊心动魄的描写出现了:红拂的死被煞有介事地提到了政府工作日程里,一切都得公事公办,而这“公事公办”却正是一种无趣至极的东西。死亡被当作逃离无趣生活的最后手段,但连死亡本身也已经被纳入无趣的生活中。作者对红拂死亡过程的戏谑描述,让人们切肤感受到了生活中那种无处不在、无法摆脱的恐怖力量—无趣。

  传奇被演绎成了荒诞,英雄美人的佳话变成绝望已极的言说,谁能说这种文字仅仅是戏谑的或者个人的?

  我们不是在生活中也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吗?这件事有什么用?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本书蕴涵了什么深刻的哲理?……当然,我们无意于无谓地消解所有的意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东西之所以吸引我们,最大的原因在于其有趣,那种不带功利色彩的天真的欢乐和神秘才是真正应和我们心灵深处渴望的东西。

  让我们满怀敬意地提起这些制造有趣的人:加西亚·马尔克斯,人们不会去在意《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子孙到底发动了多少次起义,甚至不会费心去梳理小说中一共有多少个奥雷良诺或乌苏拉,人们仅仅是为这样的句子而着迷:“若干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不管儿子死后鲜血奔涌百米回到母亲脚下,还是玻璃房子中与正在发生的事同步进行的羊皮卷上被破译的密码,它们首先吸引我们的不是其中蕴涵的什么哲学意义、叙事革命,而是有趣,这个我们心灵中最基础的音符。还有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学者们煞费苦心地分析他作品的互文性和神秘的叙事的时候,吸引我们的也许仅仅是那个住在树上的男爵,他继承了伟大的民间故事的传统:有趣。当然还有王小波。他用有趣的文字告诉我们无趣致死的恐怖。“我只有强忍着绝望活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话比《红拂夜奔》的末尾这句更令人绝望的了。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七):看小波时我们在看什么

  当一群人乱舌某某隐喻象征,群话卡夫卡的风格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达到了张大春在《小说稗类》里提到的创造世界的能力。虽然,《红拂夜奔》和小波其他的书一样,奇诡怪诞的想象中消散着对现实的讽刺,而这讽刺又很难懂,有时要绕好几个弯子才能拍着脑袋骂一句:这逼是吊;有时候看上个五六遍也骂不出来——根本看不懂啊。

  当我们在看小波的时候不能用义务教育的残余去理解,因为人物不再是传统的写法,是转用碎片式的段子随机性的鞭笞现实。

  说是碎片,因为很容易看出小波在构建整部小说的时候打乱了时间轴,冲散了传统的逻辑性叙述,不再是一天内的描摹一年后的闪过,也不再是一个个巧合接着一段顺理成章的故事延续。这是小波的风格化展现,用人物代替时间与逻辑,从“风尘三侠”的主体延伸,先赋予人格上的隐喻,再叙述相关的故事。

  说是随机性,因为小波像是以杂文的强调在写字。一副惯用的“我不懂诶”“我无耻混蛋不是人瑞”“领导上是好样的”的嘴脸,就在你眼前,还满嘴跑火车,却总能到达最终的目的,足见小波对文字的张力的理解和拿捏,是先天作家才有的才华和身为一名理科生爱耍的思维理趣——两者的结合,导致文乱又有序,故事有趣又有论证性。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八):谈谈我看过的红拂夜奔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而且表里如一。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 -------《红拂夜奔》

  也许,我从未真正的理解过王小波。

  在中国,对于一个人的热爱也许只能以无限的个人崇拜来表达,亦或是喊出来的所谓的万岁口号。但当我们把这些方式放入到红拂夜奔之中,才发现,这其实是王小波最为反感的东西,就像书中暗讽的那个在数学白卷上写下万岁却能得到满分考生一样。所以我们总是满怀着对于王小波的崇拜却又不敢上前一步,这大概是王小波的仰视者们的最大痛苦了。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书,就是这本红拂夜奔。在一个苦闷又无知的年纪里。单纯是因为前言里对于本书所谓关于“有趣”的描述以及那个怪怪的有关于时代的历史背景——李靖、红佛以及那个当时不知道念什么后来查字典才知道的所谓虬髯公,还有那个没几个人会的费马大定律。以上的因素都让我在阅读之前对于这部“有趣”的小说有一份期待,虽然他并不有趣,甚至有些血淋淋。“我们的时代”算是红拂夜奔的主题,说起来也许它并没有那么坏,但是应该也算不上好。至少在那个王小波的作品需要口耳相传,直到死后才有机会出版小说的时代,还真的是有点糟糕呢。

  小说介绍这座住着风尘三侠的洛阳的方式相当的扯淡,以屎建成却有着永世不倒的期待(看看有多扯!),人们期待着这座城市能够随着城墙颜色的变化——或者是屎的颜色改变而永世不倒。但却没有人能够有机会目睹到这座城变色——因为它还没有坚持到变色的年纪就被推倒了。然后在这个很荒诞的环境里,李靖以一个混混的生活方式来展现他过人的智慧,或许是无用武之地的的无奈。因为数学太好了,却会在数学考试上得零分;发明了许许多多的创新工具,却因为使用者操作不当而被打得鼻青脸肿。或许是他太优秀了,才会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住在满是骚气的房子里、被拴在高柜台上等着发工资以及因为喝醉酒而害死这个城市里六分之一的男人。其实他应该是个正常人,但在这个时代里他就是显得那样的怪异而又危险,为什么他不能好好过个安稳生活呢,安心的在家数数,就像那个一生只专注于嚼草鞋与练剑两件事的虬髯公一样呢?

  呃,虬髯公表示也很困惑,不过他的困惑也的确有点多。也许他就是作者总是说的“领导上”派来的人:活在杨府那个安稳的体制内拿着宝剑练习削苍蝇或者是嚼着可以把自己的脑袋撑大的草鞋,每次小说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到底是哪个人看起来不正常?做着莫名其妙的事情的却看着外面的正常人行为而觉得不正常,不正常的让他无法理解。但是无法理解的太多了,就像他不知道为什么红拂为什么要逃离杨府一样。所以他就去了扶桑,然后在那里做莫名其妙的事情,大概在那里可以让他的莫名其妙看起来很正常,毕竟他做了王。还能在活了好多年以后变成了一条可以从门缝里钻进来的鱼,时不时还能挂在墙上。即使年少的我不懂事,也是反感这样的的人的。就像王二反感那个军代表一样——呃,真的很讨厌。

  我们总是期待着让我们难堪的时代可以有些改变。但有时候哪怕它的改变如同由隋到了唐一样天翻地覆,感觉这一切还是不可避免的在走向庸俗。王小波总是能够以一种开玩笑的语气让他的读者们知道这个笑话真的有够难笑的。如同看起来李靖与红拂能够逃离洛阳来到长安,然后从混混和舞女变成将军与将军夫人,顺带着还可以受到皇上的器重并且委以重任。但好像一切也没有变得好起来,就好像是另一条故事线里变成了人瑞的王二,就算分了房子还能和一个漂亮的女同事同居。但是在领导上的关心下还是得不到理想实现的生活。当他的“新洛阳”设想遭到否决,还被皇上派来的刺客砍了一刀做个警告之后。卫公也就彻底的失去他的生活希望,然后阳痿的生活。失去了他的丰富想象力,不再满心欢喜的创造那些稀奇古怪的发明。不再对于红拂之外任何人的予以信任,装出一副生病的老糊涂样子,最后突然死亡然后留下那个在世界上活不下去的红拂——因为爱他而活不下去的卫公夫人。

  因为天性活泼不拘一格加上喜欢上外人看起来神经兮兮的李靖让红拂终究没有机会变得开心起来。因为她的爱情故事被其他的夫人看做下流,身为卫公夫人却要忍受着与她格格不入的社交生活和流言嘲笑。卫公的爱本来是她坚持的理由,但李靖终究还是死了,所以红拂也打算一死了之。怎能想到自杀的过程要比要比死亡本身痛苦许多,因为超过里当季的自杀殉夫指标,加上她的夫人身份,死亡意想不到的变成了那么遥远的目标。琳琅满目的自杀服务和长安的死亡指标看似笑谈,却是最为真实的讽刺。没办法,毕竟我们活在一个计划的时代,这个时代让我们的人生没有办法计划自己的生活。或许我们并不是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而是真真正正的有想法的少数派,但这的确不是我们的时代,哪怕我们正行走在我们人生最好的时光里。

  写到这里,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细思却又是说来话长。以我的天资与理解能力来评说王小波也许有些力不能及,因为王小波大概是那个走在雾霾里但却能够看得见蓝天的人。在各种隐喻与讽刺方面,不管是辛辣还是含蓄的方式,《红拂夜奔》都以一种太过真实的方式来和我们说着那些看起来好遥远的段子。而王小波本人,大概是中国文坛里曾经有过的最具创造力的作家了,他无名的生活,寂寞的死去。他不曾看见他的身后有多么的辉煌,也无法看见到那个他日思夜想的自由时代。但抬头看看现在的天空,我们却生活在他笔下的未来世界吗。虽然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你,甚至已经没有了一个哪怕是像你一样的人。就像麦克莱恩在《Vincent》中唱到的那样:

  “This world was never me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

  二十年后的今天,愿我们还能够借你睿智的眼睛,让我们能够笑侃这世间的苦难。

  2017.4.11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九):做一头猪,抑或死去

  活着做一头猪,抑或死掉。也许王小波已经给出答案了,那就是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曾经,在新概念作文刚刚成为新概念,在还如粉丝一般迷恋韩寒的时候,自己大抵也是做过一个文学梦的。那时候的自己,大约也想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的,后来渐渐地,就活成了一头猪,却把特立独行丢了。

  那个文学梦,或者是特立独行的梦,在红拂女随李靖逃到长安城,在李靖一手建立起长安城,在虬髯公成为扶桑国国王,在作者解出费马定理的时候,就消失了。那时候,我以为自己来到了那样一片天地,那里有淡紫色的天空,浅蓝色的风,那里就是我的归宿。

  后来,丰满的理想慢慢地剥落了,从海边的风力城,山腰的水力城,变成了规规矩矩的土城,从一个能解费马定理,会写小说的人,变成了召集大家开会的瑞人。现实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整形师,操着岁月这把杀猪刀,把一头特立独行的猪,整成了一头猪,一头纯粹的猪。

  而我,选择成为一个渴望有趣却假装无趣的人,没有如红拂女一般的勇气,用无趣的上吊来终结这无趣的一生。

  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长安城里,没有想入非非。

  《王小波全集:红拂夜奔(第四卷)》读后感(十):王小波:怪我咯?

  先抄几句当做书摘吧:

  我也不能不去上班,走到灰色的人群里去,一路走一路想入非非。活着成为一只猪和死掉,也不知哪个更可怕。

  这一切都沉浸在墨一样的黑暗中。这样的死亡和一个无形、无智、无趣的人相比,也不知哪个更可怕。

  如果需要寓意,这就是一个,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

  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情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而且表里如一。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

  --------------------------------------------------------------------------------------------

  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似乎就是《红拂夜奔》里每个人的宿命。当然红拂有点例外,她的一生可以归结为两次奔走,其一是莫名其妙地跟着李卫公逃出洛阳城,其二是也想逃出长安城而李卫公却不再是当时少年,在李卫公死了后奔走在坎坷的求死之路上。王小波小说惯用的手法就是把借用历史人物,把历史故事简单地荒谬话,大致路线一样,而故事却匪夷所思。

  对历史不太了解,百度了一下,红拂与虬髯公似是虚构人物,红拂女的故事大概是:还是布衣青年的李靖在杨素家里遇到了当侍妓的红拂,两人一见倾心。后红拂跑到旅馆找李靖,两人私奔逃离长安城。后在半途遇到虬髯公,红拂与之结为姐妹。在见到了李世民后三人分道扬镳,红拂与李靖投奔李门下,虬髯公回到长安(虬髯公本来也想起义,见到李世民后认定他才是“真天子”,于是打消了念头)。三个在长安再次相遇后,虬髯公将家产全都给了李靖夫妇,据说率兵击败扶桑政权,也成为一国之主。而红拂应是中年得病,先于李靖离世。这样看到除了最后死法不同,《红拂夜奔》的故事也算得上是有模有样。

  不知道大家对梦境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做梦的时候,一切都是轻浮的,梦里的“你”只受到你的意志的轻微控制,就像摇摇欲坠的风筝。你好像可以掌握你的梦境,用意识遥控梦里的“你”一般去做任何事情,却又无法把握那个度。读王小波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大概都知道接下来人物会做什么会去哪里,但谁都想不到他们的事情又是那么荒诞离奇。就像提线木偶一样被牵着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

  总觉得年轻人不适合读王小波的书,读着读着就会有种阳痿的感觉,性生活只是饭后加餐,性器官也只是装饰物,都可有可无,没什么大惊小怪。要的时候就要,不要的时候就不要。王小波诗意般的流氓感就是来自这种潇洒随性吧,或者也可以叫做萎靡不振,简称阳痿。而正是这种萎靡感,才让人伦逻辑说得那么理所当然。娓娓道来。

  你可以把他的小说只当做一部荒诞的历史笔记,也可以当做内涵深刻的现实主义,这也正是这个无法进入文学史的人的伟大之处,但对于读者而言,他小说中的现实感总是让人惊叹,里面似乎也有很多我们现在流行的词,什么“傻逼”,什么“屌”,竟然也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说到底,我们在制造词语上花太多工夫去雕琢优雅的词汇,而粗俗的字眼往往供不应求。时间轮了几十年后,又发现骂人的话从来没有进步,落来落去还是那么几个词语最有感染力。

  而真正的现实感是时间经过了那么多年,王小波里的话那些话、那些映射似乎道路现在也仍受用:

  “自打有了人类,就有人装神弄鬼。当然了,一开始是想占点便宜,但是后来没便宜也要装,这就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谁能做到公允?就拿我说,虽然对人多很反感,但是假如满街都是漂亮女人,我也不会反对,反正她们也不会把男厕所弄脏。

  “我现在日以继夜地努力,正是要证明自己是个怪物。因为如果无法证明我是个怪物,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从古至今,领导这个词用一句话便可概括,就是对别人的权利。

  “红拂殉夫正逢太平盛世,领导上碰到每一件事情都把它往好里解释。这时候有一个红拂为了某种未知的理由想要死掉,领导上也能够泰然安之,并且把它看成一件吉利的事情。

  这样的句子如果放到现在的小说里,依然是极度敏感的文章,再放几十年估计也还是进不了文学史。在我看来小说的高潮就是红拂企图自杀的经历,大唐皇帝近乎变态的苛刻要求,让红拂这个“遵纪守法”的魏国夫人很是难堪,辛辛苦苦上了邢台,终于要升天了(我觉得《红拂夜奔》里的死亡一点也不比《檀香刑》里的弱。尤其是第二种死法里面被拉去浸浴全身除毛的过程),结局之一还是被个老婆子拉下来偷走外套把人卖去她女儿的妓院。

  里面的任何一小步放到现实里面,都绝对是社会热点、微博头条了。但反过来再看,现在我们耳闻目睹的种种,组合起来又何尝不是一个红拂所经历的呢?

  王小波在自己的小说里面推荐很多欧美、拉美的作家,尤其是在这篇《红拂夜奔》中每一章都是在向一位作家致敬,但我还是觉得直观上他的写作与米兰·昆德拉相似——将自己的经历反复写,写了又写,写了一本小说后再写一本。同时,构造出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并向而行,这样做一是有强烈的代入感,读者理解起来太累就干脆把自己假定为小说里面的第二主人公“我”了,也就是经常说到的王二;二是两条线索有极高的相似度,尤其是在《万寿寺》中两者几乎相同,因此相互映射,传达言外之意。

  一直是那个梗,一直很王小波——王二既是数学家,还是作家、工程师,有很多舅舅、表弟,艳遇众多却有点性冷淡,收入不错,家庭稳定。要是放到现在,大概就是社会地位平平的中产阶级吧。而正是这样的中产阶级,既活在下层人民的谴责之上,又活在上层精英的蔑视之下,生活有余而幸福指数一直不太高,压抑郁结,看似沉默,其实对社会的牢骚比谁都多。

  若把情绪设定在这样的基调上,读完整篇小说基本就是一个愤青了——我们年轻时意气风发,爱好发明,梦想着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也有过逃离洛阳城这等壮举。步入中年后多了秃顶与将军肚,名利双收后不想掺和杂事却处处受迫,心里一个小人让你再逃一次长安城你却说英雄不再,只能装病装死。世事坎坷间收获爱人,性生活美满,却无奈爱人离世,真正想死的时候已经求不得痛快了,才开始考虑一个终极问题:活着成为一只猪和死掉,哪个更加可怕。

  而此时,王小波带着小说文字中萎靡不振又行云流水的语调,摊摊手对你说,怪我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