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10篇

  《萨哈林旅行记》是一本由[俄] 契诃夫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一):契诃夫:答案在别处

  在村上春树《1Q84》Book1中,深绘里在天吾家借宿的那晚,天吾读书给她听,选的正好是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粗壮矮小的吉利亚克人是萨哈林岛上的原住民,他们从不洗脸,身上散发着浓浊的恶臭,但本性却不好战、亦不喜欢争论和殴斗。他们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便是在马路已铺好的地方,他们照旧在密林中寻找道路,似乎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存在的意义。

  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不仅是《1Q84》的主旨,也是《萨哈林旅行记》的主旨。人活在此间,总归是需要那么一个答案的。

  在《1Q84》中,村上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萨哈林岛》的原文,表现出他对作者的推崇及喜爱。也就是那时,我们才惊觉,似乎已经将契诃夫这个名字遗忘的太久了。曾几何时,契诃夫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外国文学大家之一,小学课本中我们就结识了《凡卡》中的《凡卡》,接着是《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和《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可是跟鲁迅的遭遇极为相似的是,同样是学医出身的契诃夫也被描述为“政治正确”的坚定的革命捍卫者,每一篇文章都被解读为是向黑暗腐朽的旧制度投掷出去的锋利匕首。

  正是这样的道德绑架让我们在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力之后远离了契诃夫,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对自己不那么笃定的拉美文学和东欧文学更对我们的胃口。毕竟,非黑即白的说教腔对年轻人来说只会招致反感。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解体以来,俄语文学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而曾被苏联官方大力推崇的作品及作品的创造者也就处于一个更加尴尬的地位,高尔基、肖洛霍夫和列宾等人都明显“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索尔仁尼琴、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等人的名字。因为他们是站在极权对面的弱小而又伟大的叛逆者,是受难的圣徒。人们不禁要问的是,在这样的时代里,阅读契诃夫还有意义吗?

  包括契诃夫本人在内的俄国知识分子都陷入了上述的精神危机,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无论怎么逼,即使用鞭子抽,我们也不行……我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目的。我们的灵魂里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因此,契诃夫抱着从生活中寻找“该怎么办”这一极为重要问题的答案,踏上了他的朝圣之旅。他先是到乌克兰、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漫游,在1890年,他选择了萨哈林岛。萨哈林岛(Sakhalin Island)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的大岛,中国历史上称它为库页岛。据有关记载,该岛南岸最初多为日本的渔民定居;至1853年,才有第一批俄国人聚居于该岛的北部。1855年,俄国和日本签订协定,分享该岛的统治权。萨哈林岛四面环水,帝国就把它当成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那里,在残酷的皮鞭下从事苦役劳动。

  在长达近一万俄里的险恶路途中,契诃夫遭遇了被马车撞、被洪水围困、险些在暴风雨中翻船等厄运,途中天寒地冻,他病倒在途、几次咯血,肺结核的病根就此种下。然而和这些肉体上所遭受的困厄相比,他更害怕的是这次探寻答案的旅程会无功而返。

  途经西伯利亚鄂毕河沿岸的红谷村的时候,他和当地包酒商彼得•彼得洛维奇有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谈话。彼得洛维奇说:“西伯利亚这里的人都愚昧无知,没有才干。你跟这种人生活在一起,只能无限的发胖,而对于心灵和头脑,什么也没有,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契诃夫说:“人干活,吃得饱,穿得暖,他还有什么可需要的?”“他毕竟应该懂得,为什么什么需要而活着。在俄国的人必定都懂得。”契诃夫悲伤地说:“不,不懂得。”“这绝对不可能,人不是马,在我们整个西伯利亚都没有真理,人也应该寻找这种真理。”彼得洛维奇愤愤地讲了许久,契诃夫没有说出口的是“我来这里也正是为了寻找这种真理,可悲的是我们都天真的以为,这答案一定存在在别处。”

  幸而,萨哈林岛上所呈现出来的一切,最终没有让契诃夫失望。在来萨哈林之前,尽管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工作,甚至谑称自己已经成了Mania Sachalinosa(萨哈林岛狂)。但是想象中的萨哈林岛应该是一个违背达尔文物种起源学说的所在地,劣胜优汰,毕竟在那里生活的都是罪犯。而且由于回到俄国本土的机会渺茫,岛上应该弥漫着绝望的气氛。意想不到的是,萨哈林岛上的苦役犯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

  契诃夫在开展户籍调查的时候发现,那些非自由民们,最喜欢强调的是没有犯罪以前那种无污点的状态,比如回答自己以前的身份,就简单说是“自由”。这是生活在俄国本地的农民决然意识不到的状态。人们明知道不可能逃离萨哈林,还是疯了一样的想要获得自由。例如那个曾经像天仙似的美人“小金手”,起初她和被流放到这里的女人一样,住在监狱外自由的民宅里,可是她却化装成士兵试图逃走。被捕之后她的美貌使所有的狱吏神魂颠倒,在斯摩棱斯克有一个看守曾帮助她逃跑,自己也跟她一起逃走。但是经过三年的苦役,契诃夫看到的“小金手”,只是一个头发斑白、脸上堆满皱纹的老太婆了。不过她依然在囚室中踱来踱去,走个不停,不断地嗅着铁窗外自由的空气。契诃夫相信,一旦有机会,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奔向自由。

  另外他注意到,苦役犯们在这里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待遇,当他们却最喜欢公理和正义。“他们脸色阴沉、凶狠、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人们、长官、美好的生活,可是监狱当局却无动于衷的听着,或者哈哈大笑——因为这一切确实可笑之至。”在这些苦役犯的内心深处,他们依然对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政权充满了希望,尽管他们会咒骂它,可是他们寄希望于它来改变这一切——就和莫斯科那些精神苦闷的知识分子们一样。然而当统治者们意识到需要改革的时候,总是已经来不及了。

  考察萨哈林岛三月有余,契诃夫回到莫斯科,最终花了三年时间完成《萨哈林旅行记》一书,在这本堪称为社会学开山之作的巨作中,他还涉及到地理、历史、气象学、人文学、监狱学和法学的叙事,唯独离文学性的叙事有些远。然而契诃夫却视其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他在给苏沃林的信中说:“我很高兴,在我的小说的衣柜里,将挂一件粗糙的囚衣,就让它挂着好了。这不是在杂志上刊登的东西,但我想它是一部有益的作品。至少你不必笑我。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在这部作品中,契诃夫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显而易见的是,他找到了答案,他探寻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未来应该走的道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萨哈林旅行记》是一部永不会过时的作品,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爱尔兰诗人谢莫斯•希尼也在庞杂的文本中嗅到了契诃夫的主旨,他在《契诃夫在萨哈林岛》上一诗中写到:“去试着用正确的调子写作——不写论文、政论、宗教宣传/丢开那些鞭打/他要把自己奴性的血挤出/成为觉醒的自由人/尾随一个囚徒的引导走遍萨哈林岛。”不会再有比契诃夫更伟大的画家,能刻画出人类心灵上如此无言的永恒而寂寞的景象了。

  刊于10.21《南方人物周刊》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二):一幅萨哈林的社会画卷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萨哈林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名,但如果提起库页岛,可能知道的人就可能会有一些,毕竟这个库页岛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库页岛,在俄罗斯就被称为“萨哈林岛”。这个萨哈林岛位于中国黑龙江出海口的东部,它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正是由于萨哈林岛四面环水,因此在19世纪,沙皇俄国把这里当成了一个罪犯没有办法逃脱的天然监狱,据一些资料记载,从19世纪60年代起,就有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被流放到这个岛屿,从事苦役劳动。

  这本《萨哈林旅行记》就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在1890年赴萨哈林考察和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状态的产物。1890年赴萨哈林旅行,在那里考察了三个月后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成《萨哈林旅行记》,全书从1893年到1894年上半年首先在《俄国思想》杂志上连载,1895年6月出版单行本。

  1890年时,契诃夫刚好30周岁,正处于创造的高峰,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这样的鬼地方?考察苦役地的情况和了解各种犯人的命运,当然是契诃夫萨哈林之行的重要目的。当时萨哈林是俄国最大的流放苦役地,囚禁了成千上万的在押苦役犯、流放犯和强制移民,其中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等等。而这些问题是当时的俄国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通过考察流放地的状况,了解犯人被判刑以后的处境,以便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命运遭遇的关注,这充分反映了契诃夫作为作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这次萨哈林之行,契诃夫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旅行的路线也是规划好的:从莫斯科乘火车到下诺夫哥罗德,然后乘轮船沿卡马河到彼尔姆,再乘火车到秋明,从那里乘马车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赴涅尔琴斯克,再转乘轮船从石勒喀河入黑龙江(俄人称阿穆尔河),抵阿穆尔河口的尼克拉耶夫后横渡鞑靼海峡赴萨哈林,在那里逗留两个月。回程是:新泻--上海--汉口--马尼拉--新加坡--马德拉斯--科伦坡--亚丁--塞德港--君士坦丁堡--莫斯科。

  契诃夫在萨哈林主要是挨门串户地进行人口调查,从监狱到屯村,他几乎走遍岛上一切有人烟的地方。他专门印制了一种卡片式的表格,分为十二项调查内容,调查时逐项填写。这种办法使他对萨哈林社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他的记录和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一幅比较全面丰富的19世纪80、90年代萨哈林的社会画卷。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三):烧酒报告

  烧酒报告

  偷爱警/文

  萨哈林这个名字听起来瘪嘴,陌生。摆渡一下下,才发现是库页岛的俄文名字。库页岛曾经是中国领土,因为当局政权的萎靡、退让、妥协,丧失了领土主权。(想要了解具体过程的童鞋可以摆渡,在此不以赘述)。

  契诃夫去萨哈林的目的?契诃夫曾说过:“医生是我的职业,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沙俄专制下的俄国,倒是是什么样子。监狱、流放者、苦役者,或许可以描述俄国的现状。

  医生向来是敏感的,而且对细节事无巨细。前往萨哈林的路途,崎岖不平,泥泞不堪,与死神相伴,契诃夫的身边,虽然显得周遭苍白。但选择了开始,就没想过轻易放弃。白秃秃的树木,哀鸣的禽鸟。似乎在警告契诃夫,此番征途,并不好走。

  萨哈林常年寒冷,九个月不能脱掉手套。冷僻的岛屿,历练着开拓者的双手。萨哈林的苦役者、流放犯、自由移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垦并不属于自己的家园。犯罪几率几乎没有,当然,也有勇敢者,想陪狱警们玩玩,如果逃跑成功,自然是喜上眉梢,如果失败,受点皮肉之苦或是刑罚加重,也是可能的。

  萨哈林在当时来讲,算是人间炼狱,一点不为过,在苦役、重犯、流放犯那里,罪恶早已经无法用,沙俄刑律,肢体折磨、精神折磨,来缓解和治愈,让罪恶不断的蛮夷下去,才会有活着的必要。典狱长居然喜欢听着抽打的呻吟,哼着小调。虐暴成为萨哈林的惩罚游戏。再看看犯人、流放者、自由移民的生活,房屋基本没有,都是睡在通铺的房间里。只有政治犯人才能享受特殊待遇。犯人可以赌博、贿赂、暴力,来得到想要的东西。如果没有钱,可以用衣服和面包作为交换。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无法形容这样犯人的样貌,如同一群群卑微的臭虫,寄生在监狱里,阴冷、灰暗、永无天日的监狱生活,让许多犯人,放弃了逃跑的希望,放弃了对这个社会的希望。劳作的苦役算是幸运的,可以通过夜以继日的劳动,来改造这块土地,但他们也是不幸的,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契诃夫走进每个家庭,为每个人进行详细的登记,很多人不理解契诃夫的做法,并询问契诃夫到底想要干什么?是不是政府派契诃夫来统计人口,人员明细情况等,准备释放犯人,结束苦役的劳作。契诃夫知道,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他只是想要描写一部现实状况的报告,但他给不了答案,他无能为力。现实很残酷,也很精彩,如同案板上的肉,被一刀刀切碎,一片片放到油锅里煎炸一样。萨哈林的服役者,除了苟且的活着,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任人宰割,自甘堕落。

  这部小说,详尽的介绍了萨哈林岛的生活现状,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萨林岛在沙俄统治下的残暴与荒蛮,岛上活着的人,不在为生活而奔波,而是为了活着而奔波,懒惰散漫、凌乱不堪、垂头丧气的负能量充斥在这个狭窄的岛屿上。疾病、荒凉、卑贱是岛上苦役的身份证,找不到半点生气勃勃的感染力。

  这里的人开始撒谎、懈怠、贪婪的处理身边的事情和人物。他们觉得这个岛就是黑色的岛屿,找不到阳光的希望,感觉不到温暖的存在。岛上的生存者,像是穷凶极恶,争抢美食的苍蝇,拼命的拍打翅膀,为了甜美的食物,为了存活的更久一点。危险随时而至,不一定什么时候,成为拍死的对象。

  烈性的烧酒,是男女都喜欢的良药,每个人都为了烧酒而让自己无所遁形。烧酒可以缓解体温,可以帮助人沉迷在晕晕的幻想梦境里,烧酒可以使卑微变得平淡,烧酒会缓解身体的所有压力。烧酒同时也是麻醉自己的最好毒药,不想不做不问,懦弱的倚在角落里,等待上帝的探访。

  道路,田野的荒草和凄苦的小白桦树都盖上了薄霜,好像是撒上了一层白糖。黑琴鸡发出求偶的鸣叫声……。(p21)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四):旅行的意义

  这是契诃夫写在1870年的旅行笔记,不过此旅行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旅行,它是以笔记形式记录的关于契诃夫从莫斯科出发,途经西伯利亚,一路寻访苦役犯流放地——萨哈林的纪实文学。

  小时候只听说过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长大了才知道那是一个远在俄罗斯的神秘存在,冰雪覆盖令人浮想联翩,而今在读过了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之后,我才知道它还是历史上沙俄和苏联流放罪犯的流放地,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也是苦役犯的人间地狱,在那里苦役犯可以被任意奴役,忍受各种不必要的折磨……

  《萨哈林旅行记》中,契科夫记录了自己通过不断的实地走访和查询农业注册、户籍簿、花名册、忏悔录的手段,进一步查核各村镇的建制时间、常驻(从业主)人数、居民人数,并藉此推算当初移民的状况和彼时的居民拥有土地状况。还通过对各村庄不同人物,诸如流放犯、从业主、居民、强制移民和自由人等关于毛发、面部表情结构、衣着、神态和婚姻、家庭构成、劳动、饮食、生活境况的细致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被繁华的现实世界所忽略的真实的萨哈林和曾经在那里以各种方式乞求生存的人们的真实样况。

  “这里的臭虫和蟑螂不是爬行而是走动;这里的旅行者不是乘车而是奔跑;在这里关于《限制条例》中苦役犯劳动限制的各种优待根本是形同虚设……”这是契诃夫写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那些苟延残喘的人在地狱里呼唤“上帝”的悲怆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可见彼时契诃夫在考察过程中的丝丝入微以及触碰现实过程中的感同身受。

  我知道,那些都不仅仅是契诃夫在亲眼目睹了苦役犯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或被人任意奴役的悲惨境况之后的无望喟叹,更是他关于完全泯灭的人性以及越来越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声声鞭挞以及叩问。

  另外读《萨哈林旅行记》让我对旅行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那就是旅行的意义完全是可以从看风景看世界看生命表象的层面,一下子提升到看时局看政治看人性更深处的更深层面上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五):研究生活状态的权利

  六年前,我毕业参加工作,在摆脱学习考试的同时,也感觉自己永远失去了读书的借口。上班的人天天抱着书啃是不合时宜的,除了学生之外,人们总是将读书研究与某一职业,以及这一职业相关的薪水相连。我没有信心去自称研究什么,连研究自己也不敢。因为确乎没有一个机构会给我的读书研究行为以报酬,我无法为自己的研究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目的,甚至连读书的理由都找不到了。

  那段时间自己觉得很苦闷,但又很无奈,感觉被一种集体的生活模式绑架。正如现在很多剩男剩女所恐惧的相亲,你没有借口不结婚。而更深的理由是,你如果因为个人的喜好错过了这段时间,以后你再想结婚也难了,自己把自己坑了。我没有理由读书,我也不知道这个年纪我除了上班下班,我还应该干什么,后来我便以爱好的名义进行。并熟稔一个道理:如果你不能为你的行为谋取一个公共有效的名义,那么你会不停地为各种问题所纠缠,质问你行为的有效性。

  晚上蹲家里看电视,常见的每日新闻电视上各种调研行为,来的相应的领导陪同,而结尾是肯定和希望。可我能去研究一种别人的生存状态吗,做一项调查,比如脱发的比例、胡须的生长,我有理由去读书吗,有理由做卡片吗?那是社科院的事,你想要读书和研究生活,一种责任和身份是必须的。仅仅有责任感是没用的,“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可谓大而无当。如非作家、非官方、非体制,也就丧失了身份。当然在契诃夫时代而言,写作《萨哈林旅行记》,一个作家这样做也是惊奇的,囚犯们总认为他受官方的委派。

  《萨哈林旅行记》中,契诃夫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显然也不是契诃夫的爱好行为,没有人会因为一时兴起而去这么个地方走一圈。“除了眼前的现实生活,还有一种可能的生活”,这正是旅行的意义,离现场足够的近,才能无隔阂的感受真理。不为描述囚犯故事,或自言传达声音,而是为了期待可能的东西。他找了一个借口去扩展视野,看到更多可能的东西。这种记录的卡片不会成为范本,也不会完美。你会问“这有什么用,统计人口还是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但又确实没有人或自然生活条件规定卡片是这种形式,要求他这样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这样一种流水账似的记录或统计学文字,看起来无趣,也很难归于文学之列,读完全篇,也常感到统计学味道太浓,而精神架构或自我被淹没,没有喘息之机,但这比一味抒发感情和感想要有用的多,感情过分地抒发必然造成空洞,“有效性”正是我越来越感受到的东西,务实的东西才会有持久的美学价值。你首先需要记录的是事实,这样才有关于事实的思考。这是一种记录的力量,不要事先赋予太多意义和责任,也指望这项工作一开始就能做到完美,仅是记录本身,粗糙的囚衣,原始材料的东西。正如别指望你的课堂笔记一丝不苟,写下来就赢了,这一行为总会有意义,在很久以后从你所意想不到的地方显现出来。

  “好好讲故事,认真讲道理,虽然很传统,但也很实用”。这带给我一种启示,借此认识自己内心未知的成分和另一种可能的生活,这正是旅行的意义。旅行者在观过各种生存可能性生活方式之后,生活不同可能性之后,变得思辨和宽容。今天这个下午,我继续坐在餐桌前写书评,我将自己进行的这项工作称谓读书和写东西。突出一种纪律性,而不再仅仅作为爱好而提笔的游戏。我这样持续地读书,并认为这是接近自己所想的途径。我希望我屁股底下的凳子不要被人抽走,让我再次失去借口。( 玟涛 2013年9月28日)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六):《萨哈林旅行记》一趟沉重的视觉旅行

  活泼好动的我很是喜欢出去走走,看外面的世界,感户外的风情,赏别样的景致,享人生的旅途!因为爱旅行,所以我也看相关的旅行类题材书籍。读过不少的旅行书册,也欣赏到了无数的美景和赏心悦目的风景画面。

  但是,今日刚读罢的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的俄国文学大师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却是大大地颠覆了我对旅行抱有美丽憧憬的赞叹。相反的,这本书的到来给予我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尽管这同样也是一次旅行的记录,但是这里却充斥着诸多我们寻常行程不可能观摩和聆听到的行程内容。一读《萨哈林旅行记》,读者也许会心情极端沉重,但是沉重背后更带给我们的是对过往某个世界一角,那最为阴暗面的了解和深入。这是一个真实的对黑暗现实的直击;这更是一个深入认识历史的旅途!

  难怪这本《萨哈林旅行记》如此让作者契诃夫毕生至为自豪。对于他而言,能够踏上如此的探访征途需要的不仅仅是精力和心神,我觉得这其实更需要的是勇气和感情。毕竟这样的旅途着实沉重;毕竟这样的旅行隐藏着其他的深意;毕竟这样的旅途会无形中影响到人的心情。同样是旅行,这里我们将会走上的是一个誉为“被上帝遗忘的角落”。一部成功的文化作品推出,其中的最为重要的元素便是作者可以用心去感受,聆听,分享和记录。而我们今日的读者在阅读这样的萨哈林旅行故事中,探访到的更多的不在于风景,更在于历史背后的故事。这次的旅行不同于往,这次的旅行杯赋予了全新的解说。于其说我们行走在这片文字的土地上,倒更不如说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触及到书中讲述的“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看这里的人,看这里的景,看这里的社会风貌,看这里的现象背后的深层话题!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缘由,我们所关注到的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萨哈林岛却是被定义为了天然监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萨哈林岛有别于地球上任何其他的人们生活的场所。因为这里的人们在到来之时早被套上了某个沉重的枷锁,所以作者记录中的这片土地的旅行是如此得让人心颤不已。客观而言,我读这本《萨哈林旅行记》时品的更是那种深入走入一个未曾了解的土地的过往和社会。通过那方方面面的描述,通过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不同阶层的人群捕获相关的过往和讯息。

  如此一趟沉重的视觉旅行,我却觉得感触颇深而又意犹未尽。读一遍其实只能了解个大概,每一次的复读或许有着更多的感觉和发现。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七):海……是大的。

  契诃夫在萨哈林

  谢默斯·希尼

  就这样,他要还他的“医疗债”

  但首先,他要在大海边喝白兰地

  背对着他一路向北所需面对的一切

  他的头晕得像秋明城

  自由摇撞的三驾马车

  从他三十年的围栏

  往里看,深及一里

  好像他就是那清水:

  从甲板的围栏上看到贝尔加湖。

  遥远的北,西伯利亚在南

  口腔是否该感到疼痛

  当他喝着,莫斯科文人送他的

  白兰地,在流放地——

  你会说,他出生于,一个小店主家?

  那至少意味着他知道这酒价。没有一个

  圣像旁高歌的领唱者

  能体会到他从杯中领受的虔诚喜悦。

  那光和热,像温暖

  沙龙女郎胸脯,的钻石

  ——让她们不可侵犯,让别人感到羞耻。

  而他感到,酒杯在午夜的阳光中变冷。

  当他摇晃着站起,把酒杯摔碎在石头上

  那声音像囚徒的镣铐般响亮。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纠缠着他

  如同他的自由——那种持续的负担。

  试着用正确的调子说话——不是命令,不是理论

  远离那些鞭打。他,这个想要挤出

  他奴隶的血液,来唤醒那些自由者的男人

  尾随着一个罪犯导游,走遍萨哈林。

  快要入冬的时候,东四十条大街上新开了一家卖海参的店铺,号称是“萨哈林海参”,很大的牌子,里头空荡荡的,没什么人。萨哈林我是听说过的,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野草丛生的岛屿,让人绝望的流放地……不知道是谁把生意做到那儿去了,想想也怪难为他。

  据说,萨哈林最冷的时候,气温低至零下四五十度。契诃夫动身前往萨哈林的时候是7月,也许是海岛气候最宜人的季节。即便如此,当他到达目的地时,仍然为荒凉的大海而感到心悸:“黑森森的海岸,铅灰色冰凉的海水……”在《萨哈林旅行记》中,契诃夫很少描写自然风景,为数不多的几次落笔,都和大海有关。他已经够克制了,没有褒贬和抒情,情感的力量十分巨大,但他有意抵抗着那种诱惑。

  普宁在回忆录中讲,当他问契诃夫是否喜爱大海,契诃夫没有回答,他只是说,大海太荒凉了。“依我看,最好当军官,当年轻的大学生……在人多的地方坐着,听听快乐的音乐……”他说了一些无关的话,似乎不愿回答是否喜爱大海这个问题。“我喜欢……我不喜欢……”这不是契诃夫的语言。他在作品中几乎不谈自己,不谈自己的品味、观点。好像自己对这个世界无关紧要。

  但他并非没有原则、无动于衷。有一次,普宁高兴地在契诃夫面前谈起高尔基的《海燕》,契诃夫竟十分生气地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说:“海——怎么会突然笑起来?海是不笑也不哭的,它喧嚣,发出激溅声,闪出亮光……你们之所以称赞,认为写得好,是因为你们不理解……看看托尔斯泰是怎么写的吧:‘太阳升,太阳落……没有人哭,也没有人笑……’”他竟为了一个句子大动肝火,可见那触动了对他十分重要的东西。

  “描写海太难了。不久前我在一个中学生的作文本上看到他对海的描写,你知道他是怎么描写的吗?‘‘海是大的’就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妙极了。”海……是大的。这句话被马雁移栽到了情诗里,她要的是“热烈而清洁”,虽然穿了“节制”的外衣。“节制”是很难的,据说,每一个想要持续写作,都要面对这个问题——要么理想得虚伪,要么真实得厌倦——而懂得“节制”的人,至少是有所保留,有所困惑的吧。对于不再年轻的人来说,这并非易事。因为被日常的惯性牵引着,每个人都会局限于自己的生活,毫不知情地被环境影响,付出盲目的代价。这种局限到什么程度?到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程度——直到庸俗、狭隘、伪善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

  契诃夫笔下的人物,几乎个个如此,萨哈林岛上的人尤甚。而当有人说,俄罗斯底层本身就是肮脏的,他们身上本身就有奴隶的血液时,契诃夫却反驳道,说这种话的人,是瞧不起人,或者说,不了解人性。人性……他认为人性是高贵的?他从未这样说过——他会说平静,愉快,或者美丽——但他不会下“高贵”、“低贱”这种判断。只有一点,他知道人性非常容易受到影响,也非常顽固。在《萨哈林旅行记》中,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他说自己不止一次动了逃离的念头,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正在被改变:当人们被贫困不堪,无聊黑暗的生活拖拽,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变得虚伪、狭隘、丑陋,如果失去了希望,他们一定会被打垮。甚至,“在长期遭受不幸的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自身不幸的同谋性”,这种同谋性会阻碍他们为改变自己的生活做出努力,也许,过度的刺激可以造就天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但在契诃夫的世界里,只有连绵不绝的“生活”、不可美化的穷、实实在在的不幸。当然也有美好的事物,纯真的爱情和幻梦,但那都是不能向生活要求的东西,那甚至不是“幸福”,而是“幸福的闪光”。

  所以当他爬上山坡,面对大海的时候,他无法说普希金或高尔基的语言。让我们看看他说的是什么吧:“大海展现在眼前,这时,你的头脑会逐渐被另一番思绪所占据,同监狱、苦役、殖民毫不相关。你只是感到,脚底下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烦闷和困苦。苦役犯和强制移民者日复一日地背负着惩罚的重担,自由民从早到晚只是谈论着有谁挨打,有谁逃晨醒来,有谁被捉住和将要挨打。奇怪的是,对于这些谈话和人们的兴趣,过不上一个星期你就习以为常了。你会首先拿起印有将军命令的当地日报,然后就整天都在听着和谈着有谁逃跑和被挨打的新闻。而如今,站在这个山顶上,面对着大海和美丽的山谷,一切又显示出它们的本来面目,使你感到人们确是庸俗和愚蠢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契诃夫是热爱自然的,但他面对大海的时候,想到的是人。的确,海……是大的,当想到人的时候,再没有比这更宽容的表达。

  2014.12.18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八):契诃夫的冷漠

  萨哈林旅行记是本不合理的书,因为扉页上这样写道: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径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所以,读之前我自然的期待着这位文学工匠用他绝妙的文笔去为我展示那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的凄苦,荒凉,告诉我那些令人无法忍受的人性的恶与黑暗。简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本鞭笞我的灵魂让我战栗的书。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契诃夫“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当起了土地文官,他马不停蹄的从一个屯子移动到另一个屯子,从一家游荡到另一家,拿着他作家的笔写下了一堆又一堆毫无生气的统计数字。同时也像一个合格的地理勘测员,向我们不停的汇报着地理环境,农业发展情况,监狱规模,屯落状态。起初,我十分困惑:说好的“不可忍受的痛苦”呢?

  但读完了整本书之后,我获得了与预期不同却更加深刻的感受,比起文字本身的力量,震撼我的是他的冷漠视角。

  是的,确切的说,契诃夫没有用“作家”惯用的视角去“揭露”萨哈林。而更像是用“旁观者”的方式去向我们“展示”这座岛屿。也许,苦难如果可以描述出来具体的形状和痛苦的感觉那是因为这种苦难不够庞大,那是因为人心还没有绝望至麻木的状态,还有那么一丝希冀去改变这种痛苦。但是,面对着萨哈林,契诃夫似乎只能采用完全的将自己置身事外的观察方式,冷眼看着糟糕的监狱环境,酷刑,饥饿的,疾病老弱的,遭遇不公的苦役犯们。

  书里有一段关于萨哈林的逃犯的描写彻底击中了我,契诃夫写道"他的逃跑方式是这样的:带上一块面包,锁起房舍,逃到离哨所不超过半俄里的山上、在那里坐下来,看林子,看大海,看天空。坐上三天之后,回到家里拿了食物再跑回山上。开始时,为此责罚过他,现在呢,人们都在嘲笑他。"

  “自由病,对某些人来说,具有周期性,倒很像酗酒癖和癫痫狂。听说,到一定的季节和月份,就会发作。"..."在萨哈林,医生们能够操纵惩处大权,他们可以决定是惩罚还是赦免。在许多情况下,他们面对的不是什么罪行,而是一种病。因此,他们必须注意,许多逃跑行为从头到尾都具有惊人的不合理性和不可思议性。常常有一些神志清醒的,朴实的,有家口的人突然出逃。他们出逃时不带衣服食物,没有目的,没有计划,明知会给抓住,会丧失健康,丧失长官的信任和自己相对的自由,有的还会丧失薪俸,甚至可能冻死在外,或者被枪打死。”

  我想,这才是最绝望的事情吧。当一个人永远的丧失获得自由的可能时却无法丧失对自由的渴望。

  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里读到过描写地狱的一句话:一个马车夫的影子,手中拿着一把刷子的影子,在拂试一辆马车的影子。

  我想真正的地狱不是能够感受到痛苦的地方,而是痛苦无处不在已经感觉不到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感叹契科夫的视角已经超过了一般作家的感知力,他抛弃了作家这个名衔的虚荣,非常坦诚的用他那颗无可奈何的麻木冷漠的心,创造了一本无比孤独的书,而我想,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也一定都体会到了吧。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可以说,契科夫的“冷漠”远比其他作家的人文关怀延伸出了更加沉重更加真实更接近于这个世界本质的东西。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九):作家最重要的是情怀

  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

  萨哈林是俄罗斯流放苦役犯的小岛,黑龙江之北,靠海,寒冷、潮湿、四面环水。苦役犯在岛上生活艰苦。他们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镣铐生活,但是,分量不足质量低劣的食物、阴冷潮湿不见阳光的气候、贫瘠荒凉不宜耕作的土地、骄奢淫逸愚昧贪腐的官员,使得这些苦役犯无法正常的服刑和劳作。而近在咫尺永不能回的祖国,更是让他们的人生陷入绝望,只能靠酗酒和赌博来填补内心的苦闷。

  在这里,人是没有尊严的。疾病和死亡随时会来拜访;贫穷让他们可以出卖一切,家产、牲口、身体、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这里的苦役犯大多都是重罪,杀人、放火、抢劫,男人大多为一时之气,而女人,都是为情所困。不论种族,不论时代,这一点从未改变过。每一个罪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可是,萨哈林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阳光从未真正照耀过这里。

  它就这样默默地存在了很久,期间也有人曾将试图掀起它的一角,但都没有引起特别的反响。直到契诃夫来到这里。我想说,有勇气来探访萨哈林,有信念记录萨哈林,不仅需要才气,更需要深切的悲悯之心。这种悲悯,一定是天生的,是上帝赐予给某些特别杰出的人物的,它无法靠后天的学习获得,之所以赐予他们,是希望他们去完成一些常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这种悲悯,不仅仅是看见路边的乞丐施舍两文那么简单,而是有勇气在明知可能会牺牲自己生命的情况下,仍然觉得,有些事情比生命更加重要,而这件事本来可以与他毫无关系。

  契诃夫在去萨哈林之前,已经是个颇有盛名的作家。越是成功,他越是感到困惑,在自己的文章里,他告诉人们哪些是不好的,可是,他无法告诉人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正确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当时的俄罗斯,正是一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景象。契诃夫找不到答案,他给自己的选择是,要么死,要么,去萨哈林。幸运的是,他选择了后者,并且,带回了这本《萨哈林旅行记》,在他的衣橱里,挂上了一件囚衣。

  未来该是怎么样的,契诃夫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萨哈林本身也许就是答案。即使在这么艰苦和绝望的环境下,苦役犯们仍然在挣扎求生,还有什么不能释然;只要还有萨哈林这样的地方存在,任何为了自由平等的努力,就都是有价值的,没有理由去放弃。

  从这本书,也可以基本了解俄罗斯民族和文学的特点来源。外表豪放、粗野、生命力顽强,但是内心敬畏自然,渴望灵魂的宁静归宿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十):沉重的旅行

  俄罗斯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古今中外的读者,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这些对俄罗斯文学甚至对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影响的大文豪,让我们无比敬佩,对契诃夫的大名,我们从中学时代的《变色龙》已经知道了,而因为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没机会更接近这个文学大师,这次散文性质的《萨哈林旅行记》让我们更加了解到文学大师的风范。

  旅行于很多人来说是轻松愉快的,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人文地理,暂时抛却现实的烦恼,而契诃夫的旅行却恰恰相反,怀着对社会深入了解的目的,对现实生活在苦难中人们的深切关照,带病毅然决然踏上萨哈林之旅,萨哈林不是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之所以只身前往却因为这是政治犯流放地,这个地方土地贫瘠、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大部分人靠着政府救济生活……几乎浓缩了当时社会的最为黑暗和苦难的生活。作者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热情,才支撑他在如此荒蛮之地完成体验生活的旅程?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契诃夫这种体验生活进行写作的精神让人望尘莫及,我想现在的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作家了吧,即使有,相比于萨哈林的生活,已经是大巫见小巫了吧。读《萨哈林旅行记》,首先是被作者翔实的记录、细节的描摹以及精心的刻画所折服,虽然作者身患疾病,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写作,没读一页,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即使对俄国当时的社会及生活不了解,也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苦难。一一读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关切越来越感染到我,更对对着为了写作此书进行的“摸底式”调查所佩服,这不仅是写作的需要,我想这对于萨哈林的这段历史都讲成为重要的史料。

  随着作者写作的深入,那种沉重之感越发明显,我不得不一次次合上书本,呼吸当下的新鲜空气,我快被萨哈林旅行中弥漫的沉重气息所击倒。现实于很多当时的人是残酷的,对萨哈林的政治犯更是如此,而作者亦用沉重的笔调让更多的人关注萨哈林,关注当下的现实,让我们记住曾经有这么一段沉重的旅行,那么一段沉重的历史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