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甫洛夫的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巴甫洛夫的狗》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1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甫洛夫的狗》的读后感10篇

  《巴甫洛夫的狗》是一本由[英] 亚当•哈特-戴维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一):《薛定谔的猫》、《巴甫洛夫的狗》读书报告之二

  基于对物理学和心理学兴趣,在《猫》、《狗》上市以前就在关注。一经官方提供预定,即刻下单等待收书。两本读完之后,概括起来是这样几点印象

  1、书籍的纸张、印刷皆为上乘,开本也很适手,可见出版方对刊印质量重视程度

  2、文内插图直观明了、色彩悦目,对理解内容有所助益;

  3、每节内容皆有摘要,载明年份、人员领域结论一目了然,十分明朗 。不足之处是没有写明研究人员国籍,整理笔记过程中时时需要借助搜索引擎;

  4、书籍内容稍嫌单薄,对实验背景、过程、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省略,甚或有些章节对实验的介绍很不具体戛然而止,使人看得意犹未尽

  5、章节衔接不够用心,各部分内容割裂欠缺整体结构之美;

  6、本套书籍虽说定位科学入门普及之列,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如此单薄之内容,恐有辜负编辑、画师辛苦劳作之嫌。所谓“入门”也不是没有门槛的;

  7、此书算是学科史的提纲或目录,因此适宜亲子阅读作为唤起少年求知兴趣的敲门书籍,如需进一步了解所涉实验始末,还需其他文献相佐。

  再说说说书中展示给我们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猫》。(此略)

  另一本是关于心理学的《狗》。

  不得不说心理学是一门十分吸引人的学科,关于人类记忆学习思维行为习惯等的种种疑惑甚至奇思妙想总是围绕着我们的大脑。心理学不仅扩展我们的认识论,更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方法论带来变革。比如小艾伯特实验、恒河猴实验、波波玩偶实验、蔡格尼克记忆效应、霍桑效应、米尔格拉姆实验、霍夫林医院实验、菲利普·津巴多的监狱实验等等,都给人们深刻启示,并在教育管理等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不过,不得不说,诸如小艾伯特实验和恒河猴实验此类,实验本身的道德争议性也十分值得深思。学科的进步以实验客体不可逆转牺牲代价,究竟是值得还是残忍。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时常想起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来到人间描述,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也总是伴随着残酷的宰制和物化同胞历程

  最后,作为「未 · 读」品牌铁粉,真诚希望出版方日后引进图书之前更加严于甄选,提高作品质量与内涵,永葆品牌活力与口碑。

  说点闲话。距初读本书已有月余,当初发下宏愿要及时整理笔记,至今仍被搁置。真真是用实践落实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蹉跎。」

  2018年1月7日

  于 广州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二):一本实验心理学的简明地图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关注起精神生活。心理学近几年似乎已经成了大热,愿意了解心理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心理学的春天到了。了解心理学的科普书中最为推崇的莫过于津巴多老爷爷的《心理学与生活》,而津巴多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可能了解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巴甫洛夫的狗》一书以时间为序,根据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梳理了50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心理学实验,其中包括了上文提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巴洛的恒河猴实验、安斯沃斯的依恋理论实验等等。全书图文并茂,用最简练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心理学实验。每个实验都列出了实验时间、研究人员研究领域、实验结论以及实验内容和过程。可能有人会问,作者是根据什么来选择这些实验的?它们真的在心理学实验中举足轻重吗?作者在书的最后做出了解答。值得称赞的是,出版方还将英文的人名索引及词汇表列在本书最后以供查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网上查询英文相关资料

  心理学发展的一百多年间,研究人员做过的实验数不胜数,伴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心理学实验的研究伦理始终备受关注。首先,科学家必须遵循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原则,采取中立客观态度。然而观察法很多时候是带着主观色彩的,实验也会出现偏差,导致无法重复。例如书中的案例“祈祷可以治愈病痛吗”的结果就无法重复。

  其次,早年还没有健全的实验伦理观念,而现在被研究人的权利越来越被看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实验不能再重复或者继续下去的原因。被试人员必须有知情权,随时可以退出实验。实验不能对他们造成任何心理或者生理上的伤害,而研究者要严格保密,不能随便透露被试人员的信息二战时期希特勒和日军曾经残忍地做过一些灭绝人性的实验,虽然这些实验证明了一些理论或推测,但是为后世所批判和诟病。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行为主义学派做过不少可以称得上是残忍的实验,小阿尔伯特即是一例,相信没有任何的父母愿意自己孩子经历小阿尔伯特所经历的。

  现阶段的心理学随着其他学科例如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实证。正在发生的和未来的实验不计其数,这些实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人探索自身提供了方向。而《巴甫洛夫的狗》一书就像一张地图,可供读者鸟瞰心理学实验的走向与发展。

  勘误

  第30页,括号里的话:也没有证据证明它仍然存在着。怀疑英文原文中的本意是,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依然活着。这样才能和下文连接上。因为小阿尔伯特是baby,所以英文用的是it。没有看到原文,此处存疑。

  第30页,然而他于1987年去世之前。艾伯特·巴杰是2007年去世的。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三):不一样的狗——《巴普洛夫的狗:改变心理学的50个实验》有感

  lue编辑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现在的人们与十几二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再是谈心理色变了。相对西方而言心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大陆传播时间晚了许多。但是后续的发展势头却不容小觑,我们现在在市面上能够看到相当多关于心理学的各种书籍,什么销售心理学、重口味心理学、恋爱心理学、生活中的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等数不胜数。从这些种类繁多的心理学书籍的繁荣景象我们也能够感受大众对心理学的接受程度的深度和广度了。

  心理学(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我们对于心理学已经开始从心理上慢慢接受,也在开始试图去了解这门学科。但是仅仅只是看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畅销书和一些理论书籍而没有去了解心理学的前世今生,这样了解到的心理学还不是全面的,甚至有可能出现偏差。不过关于心理学发展历程的书籍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即使有也主要偏学术偏理论性地介绍,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既能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全面不失真,又能够吸引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对于相关的作者而言是一个挑战。

  心理问题(图片来自网络)

  由未读出品的“探索家”系列之一的《巴普洛夫的狗:改变心理学的50个实验》一书则采取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来介绍心理学。书名中提到的这条“巴普洛夫的狗”在心理学上名气可是相当大的。在书中你可以通过《巴普洛夫按铃了吗?》一文对这条狗由足够的了解,不过在这里狗只是一个媒介,一个著名心理学实验的道具而已,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习得反应条件反射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具体形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对这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相当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作者一共选取收录了影响心理学发展历程的50个重要试验,这些只是无数个心理学相关实验的一部分。在这一个个的实验中,作者尽可能的当时的这些实验进行整理以一种普通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展现,例如在《你能想象出派基番茄吗?》一文中看到在1910年左右,美国的心理学家玛丽•切夫斯•维斯特•派基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参与者被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磨砂玻璃屏幕面前,让观察者注视屏幕中心的白点,同时想象一个彩色的物体如番茄,但是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形轮廓模糊清晰是有一个过程的,玛丽通过观察这些实验参与者给出的判断得出了感觉、记忆和想象之间的区别的结论:在想象时,大脑很难将心理表象真实感知区分开。

  在这个实验的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讲述这个实验的时候不仅仅采用了文字形式,也适时的配上了相关的实验装置,流程等彩图,这样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这个实验的内容。在结论阐述部分,作者还进行了相应的延伸。

  通过本书的阅读,你会发现从1848年心理学的出现开始到现在的50个实验中,心理学家们在探索人类的心理奥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些实验的设计也是相当经典的。建议科研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都可以看看本书,可以体会一下心理学的学术研究以及借鉴相关的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四):有趣的心理实验

  对于心理学方面的测试,很是好奇,求学期间影响中参与过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测试活动,不过多是纸质方面的简单问答,也可能是IQ测试,至于具体亲身参与至心理学的实验,则从没遇到过。

  作为一门学问高校设有“心理学”专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是很多。虽然如此,那些经典的,有重大影响力最新的研究成果却在外界很少听到,无法和专门设有诺贝尔奖的其他专业相比。除了在中学时代,在学习《生物学》时,早已熟知的“条件反射”实验(1901)。

  作者收集了50个心理学方面的实验,是不是经典对于外行人士来说,就不知晓了。如果再由另一位作家来写,会不会更换掉其中的部分实验。书中只分析了每个实验的目的和结论,就如同学论文里所描述的一样,至于该实验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意义则很少分析。也不知这些实验,在心理学领域中,是不是如同巴普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一样,是个经典实验。

  实验涉及的领域众多,有动物行为学、感知觉、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等,虽说是科普读物,对于实验的解释有些读来通俗有趣,有些则充满深意,没能读懂。讲述时则按实验开展的时间顺序,每个实验的开头,都列出了实验的参与人和研究结果。

  没想到达尔文还开展过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早在1881年,其对蚯蚓的生理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开展了“蚯蚓的智力”研究,暗想这会不会是最早的心理学研究实验。待回头翻看引言,才知道最早的心理学实验是在1879年左右,不过作者并没有将其收纳,很想知道为何未被收录的原因所在

  所收录的实验,有些涉及到伦理,常常会遭受到众人指责,如,1920年对“人类经典条件反射的探索”,目标对象是才9个月的婴儿艾伯特。有些则将视为常识的内容,亲自设计成实验,如1984年对“熟能生巧”的研究。

  有些实验则充满了好奇,如1974年对“高焦虑状态下的性吸引力”的研究,1966年对“个人空间的研究”。1966年“霍夫林医院实验”的研究,1956年“从众”实验的研究。也有些实验,则具有一些参考价值,如1973年对“金色星星带来的困扰”的研究,1953年对“耳鸣的普通性”研究。

  此书,也适合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尤其有些实验内容,如1927年对“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的研究,学生如果有阅读,可以尝试着进行“有意中断学习”的实验,或许会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书内配有许多的插图,如此有趣的设计,应该是想更多地吸引住孩子们注意力吧。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五):用实验勾勒心理学历史

  世界上最难探测和了解的两样东西:一个是浩瀚的宇宙星空,另一个是人类深邃心灵。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了探明这两个世界而孜孜以求,从星空到心灵,涌现出占星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等等。

  不过人类弄明白自己似乎要比弄清楚宇宙更难一些,从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研究实验室,人类才打开了了解自身的大门。现代科学建立在实证辨伪之上,为了弄明白人的心理,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具体的实验从行为、思维、认知意识等多个方面来摸清楚人的“心灵”。

  这本由英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亚当·哈特-戴维斯编写的《巴甫洛夫的狗:改变心理学的50个实验》,是一本充满趣味性的简明实验心理学读本,该书按照心理学发展的时间顺序及阶段,精选了50个重要且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勾勒出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人的心灵是神秘的,最早的人们没有意识到如何找到研究心灵的通道,更多是因对动物行为的好奇而引发对自身的思考。如达尔文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蚯蚓堵塞洞口的方式表明蚯蚓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偶然性的,所以蚯蚓是可能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的;桑代克的小鸡与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这两个实验,则为之后对行为与学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行为主义心理学铺平了道路。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进行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生活和习惯其实是由连续行为形成的。约翰·华生将研究从动物扩大到人身上,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实验之一——“小艾伯特实验”,在实验中,小艾伯特对噪声的自然反应变成了对白鼠的条件反射,华生进而将对白鼠的恐惧转移到兔子、棉花团等上面,但实验太过残忍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对人类经典条件反射的首次探究。

  在对行为研究的风潮下,人们开始探究行为产生的原因,即动物和人类是如何习得行为的。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个领域,他用实验梳理了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脑的研究更加深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感知、语言、注意力、记忆以及思维来突破行为主义研究的实验范式,让人们明白了过多的奖励并不能换取更高的效益、人的记忆是会受到信息的干扰而成为“虚假记忆”。心理学发展至今,科学家渐渐意识到“意识”,开始对大脑的组成——神经元进行研究。

  通过这50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也能够更好地认识了我们自己,但长路漫漫,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和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去探索和实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