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0: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10篇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是一本由[美] 本·方登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一):与本-方登的短暂邂逅

  我一直在想究竟要如何描述自己正在阅读的这本书,来自美国作家本-方登笔下的《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也许很多人对这个书名感到陌生,同时也像我一样对作者的名字感到似曾相识,那么若是提起他的另一部作品《漫长的中场休息》,相信很多人此时都会瞬间恍悟,毕竟以此改编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被更多人熟知。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由八个短篇组成,略感奇怪的是书名并没有来自其中任何一个短篇名,唯一靠边的是第二篇“中部山脉近乎绝迹之鸟”,而我则是乖乖的从第一篇“良人难寻”开始读起。

  我不敢说自己真正读懂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在“良人难寻”中,德克与梅丽莎因战争而长期分离导致双方的关系出现了很多状况。从表面上来看是讲了一个婚姻中“肉体出轨”与“精神出轨”的故事,可是作者却透过这些表面事件挖掘和探讨人性深层的欲望。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竟无意呈现出内心的镜像,它让我读得很纠结,虽然此刻我会忍不住因这个故事拷问自己的内心,但是我亦知道下一刻的自己仍会摆脱这种念头回归日常。

  本-方登的作品主题大多与战争有关,但它们仅仅是一些反战作品吗?在阅读时我不断自问,人性到底是因战争等原因被扭曲还是它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环境给人带来的诸多影响中战争也许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罢了,至于信仰会带来救赎更让我持疑。

  如果说第一篇的故事情节很吸引我,那第二篇作者用语言所描述出的场景更适合想象。“MURC占领区的边界,浓郁的植被扑面而来,密集的像是个植物洞穴”以及“清晨,他们在皮哈鸟的尖叫声中醒来,随后各种禽类开始合唱”等场景也许会让你忘却自身真实的处境,但是紧接着“巡逻的叛军不时带回尸体或者血肉模糊的自卫军战俘”能让人瞬间跌回现实,这可不是什么山野游记,而是残酷的战争。

  整本书的八个故事虽内容不尽相同,但主题相仿。作者在如此反复中加深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人类个体的渺小与脆弱。世界是病态的,人类是魔鬼,可是又每每在对人性的失望中透出一丝希望,在本-方登的这本书中看到最多的是人陷入困境后做出的改变或抗争,不管是德克的改变还是梅丽莎的抗争,布莱克的改变还是埃尔南的抗争,以及观察员的改变还是混血儿“医生”的抗争,在这本书里看来大多都是徒劳的。抗争的动作比抗争的结果更重要吗?这总是让我忍不住去想故事结束后的故事。

  阅读完“海地之梦”才开始有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念头,好的作品是会在阅读结束后至少在读者的脑袋里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记,只是这次我厌倦了思考。阅读会让现实发生改变吗?也许不会,但是可以让人暂时逃到另一个世界得到短暂的喘息,否则我一生中何时会走入哥伦比亚“中部山脉”这种地方呢?

  _�2y��"�-�g�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二):十八年,一本书,八部电影

  1

  无数陈列案头和书架上的经典作品,其作者十之有九都进了棺材。论证一部作品的经典性,逃不过时间这个坐标尺。这是活着的作家无可避免的悲哀。

  当然,于他们而言,也无意与故者去争一二。譬如阿城,早已“封神”。譬如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作家,本·方登。

  2

  李安去年导演了一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本·方登是原著小说及编剧之一。

  他潜心创作十八年,三十多次出入海地,写作八部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是为《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

  这部短篇小说集曾获海明威奖和欧·亨利小说奖。

  在我眼里,它配得上。如果李安愿意,这八部小说都可以改编成八部很好看的电影。这个很好看是指艺术性与商业性兼而有之。

  3

  理解商业性很简单,四个字:性爱,暴力。性爱是读者理解并进入一个人物的核心。暴力是读者理解并进入一个情节的关键。

  我这里所说的性爱是一个大概念,它囊括爱情、亲情、性行为、同性、不伦等。而暴力,是打破,是对完整、对体制、对道德、对理想、对美好的破坏。

  最典型的书中所节选的第一部短篇,《良人难寻》。“她的下身紧贴着他的粉红色‘巡洋舰’,他的舌头在她口中甜蜜而柔软地挤压着。”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

  小说里的性爱描写可以让读者迅速进入角色,但借助性爱这个壳,本·方登真正想要探讨的是战争背景下的夫妻关系的异化以及和解。

  谈到暴力,似乎就更好了解了。几乎每篇小说都涉及到了战争。从处女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本·方登对战争的痴迷,就像莫言离不开高密,贾平凹的商州,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

  4

  而文艺性关乎文学本身,即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及文学语言。

  本·方登的语言精准而独到,常有特别而事后回味又觉得精妙无比的比喻冒出来。在描述所见事物时,分外清晰而果断。他的文字给我一种强烈的直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他的老朋友。至少是邻居。他们会在深夜举一杯朗姆可乐畅饮,听着李斯特的钢琴曲,然后聊起曾经在缅甸、海底、哥伦比亚经历过的事。他们有一个共同话题:战争。

  战争是一场极致的暴力事件,它破坏的是一个国家的秩序和体制。在这种破坏之下,有的邻居会给他讲述,他曾为海地一位革命者走私古巴艺术家的画作,赚来的钱用来支持革命。有的邻居为他会讲述同校的一位教授,曾经是一位鹦鹉研究专家,考察时被哥伦比亚的革命派误当成间谍抓获,意外发现革命派的驻地有罕见的将要灭绝的鹦鹉。还有兄弟俩捕鱼发现毒品,先后上交警察、参议院最后自己留着换钱的故事。

  小说就是虚构。对于虚构而言,最难的就是如何抵达真实。抵达人的真实,人性的真实,甚至社会及世界的真实。能让我产生作家与人物是老朋友的强烈直觉的作品不多。这本书是近期看到的唯一。

  本·方登小说里的人物不存在明显的善恶分界。正如封皮上的一句话:

  善的力量总是关乎我们无法企及的东西,而邪恶则是纯粹的,它只为自身服务。

  在善恶混沌的世界中,他们深处绝望的泥沼,却总有一道光,会为极端处境下的底色增一份温暖。

  尹沽城

  2017.10.29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三):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寻找遗落在人性丛林里的羽毛

  潜心创作18年,30多次奔赴海地......如果说当今时代还有哪位作家对写作抱有如此决绝的初心,那么本.方登无疑是其中之一。他的《漫长的中场休息》甫一出版,便大获好评,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使远隔海峡的李安导演都对其青睐有加,于去年拍摄完成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一本流行的书籍若想成为经典,与作者不厌其烦的打磨息息相关。但写作这种事情,很多时候并不完全依靠艰苦卓绝的努力,需要仰赖恰当的时机、个人的天赋以及有鉴赏力的批评家。在未出版之前,这部书稿只会静静躺在作者的思想之海里,然而一经出版,书稿便被赋予了意义:它不再只属于作者,各种观点会将这部书篡改的面目全非。当书籍光鲜亮丽的摆上售卖台,作者就需要承担因此带来的毁誉。

  为作家限定标签,是一种最不费力的做法。尽管本.方登被评论家誉为“海明威的接班人”,但从方登的文字风格中,我丝毫看不出与海明威文风的相似之处。在国外的大学文学课上,教师会把海明威、福克纳和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专门做成几十讲的课程教授给学生,也许在他们心目中,这三位作家能够代表美国20世纪以来的最高文学成就。一个有鉴别力的读者,则往往会用批判而审慎的目光来看待那些负有盛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话一点不假。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第二本小说,其中包含了8个具有异国风情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本相当迷人的短篇小说集,方登在这部小说里集中展现了他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绝顶的编织故事的能力,结实而绵密的语句与奇诡而丰富的想象融合的是如此天衣无缝,尽管主人公身份迥异,故事外部形态各异,但每篇故事几乎都指向同一个主题——战争之下的政治角力与个人命运的挣扎浮沉。

  同样的,在其他7个故事里,“战争”依旧是方登绕不开的话题。有时是缅甸,有时是哥伦比亚,有时是海地,变幻的国度,陌生的身份,在各种政治压力面前无所适从的人们......你会发现,在方登瑰丽流畅的文字背后,还有一丝自嘲与戏谑的意味。然而,这份嘲弄的底色却来自于对人世荒凉的洞悉。方登就像他故事中的珍稀鸟类学家一样,在偌大的人性丛林中寻找最后遗落的那枚珍贵羽毛。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四):本·方登的海地之梦

  坐在餐厅里磨了整整十八年,终于出了一本书,其间飞往海地三十多次,最后在妻子的强烈抗议下才打消屡屡身陷险境的念头。第一本书获了大奖,却又钻回书房好几年,才出版了第二部小说。

  不论哪一条,都是一位闪亮登场的畅销书作家应该避免的。然而,本·方登每一条都做了。

  他的两本书斩获了无数奖项,《漫长的中场休息》更是被李安相中,搬上了大荧幕。美国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盛赞他是海明威的接班人。

  《纽约客》用“大器晚成”来形容本·方登。他花了十八年的时间打磨自己的文字,最终才换来这本令读者难以释卷的《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

  书中的八篇故事讲述了八个身份各异的人,怀揣着不同的梦想来到异国他乡,却纷纷身陷困境,不得解脱。在时代的巨变之中,这些满怀善意、心怀希望的人们,终究被卷入他们无力抵抗的风暴中。

  而在这八篇故事中,有五篇和海地息息相关。

  本·方登对海地的兴趣源自海地动荡的近代历史,他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个国家。起初,方登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计划,只是出于兴趣,通过报道和书本了解了大量和海地有关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他逐渐萌生了以海地为背景创作一部小说的念头。

  写了几个月。方登意识到,必须去海地看看,亲眼见识一下这片诱惑着他的土地。

  “当你置身于当地,让事情在你身边自然而然地发生,你将拥有完全不同的经历。”

  1991年,本·方登第一次来到海地。

  “我到了旅馆,走上楼梯,看到一个人站在台阶上,他说:‘我叫皮埃尔。你需要一个向导。’我说:‘千真万确。’他是个真诚的人,很快意识到我并不是去那里追女孩子或者搞毒品,我除了旅行并无他求。然后他一下子有主意了:‘我可以带你去逛逛那里,带你去见见那个人。’”

  这时海地刚刚摆脱杜瓦利埃的独裁阴影,新选的总统刚上任。本·方登觉得自己来晚了,未能经历海地动荡的政治风云。

  然而在他初次到访几个月后,新总统便被军方赶下台,海地再次被冷酷和血腥统治。这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思路,在《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中,他的每一篇故事都沾染着魔幻、炮火与硝烟的味道。

  第一次离开海地之后,方登就开始着手创作第一本小说,当小说完成后(很可惜,这本小说一直未能出版),他已经和海地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说,我真正融入了他们,没法说走就走。整个过程有着非理性、非线性的一面。”

  虽然第一本书未能顺利出版,方登还是重返海地。“我一直下意识地想颠覆自己的固有价值观,而海地给我提供了无数机会。”

  接着,他创作了《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中的第一篇小说《海地之梦》,这篇小说充满了悲情色彩,主人公结识了想改变海地的青年,被对方的坚韧和信念感动,决定助他一臂之力,帮他走私海地的艺术品,换取活动资金。然而主人公的热情终究抵不过残酷的现实,那笔资金最后也没有交到海地青年的手中。

  以后,本·方登又陆续创作了《博奇与可卡因》《良人难寻》《与切·格瓦拉的不期而遇》等以海地为背景的短篇。

  苦苦等待丈夫回家的妻子,却发现丈夫成为了伏都教教徒。醉心于稀有鹦鹉的鸟类学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叛军破坏它们的栖息地。为了救助当地的妇女,申请不到资金的负责人唯有走私沾着她们鲜血的“血钻”。天赋异禀的钢琴少女,只因错生时代,成为了各方势力角力的核心……

  在创作期间,方登数十次往返于海地和美国。“我去了海地不下三十次。”有时候,只是去见一两个人,说一两句话。有时候一住就是很长时间。“书中描述的是海地一个特定历史时期,需要知道一些特定的事情,我遇到一个为‘拯救孩子’工作的人,他住在中央高原,坐汽车去大概需要十二个小时。我并没有什么原因要去拜访他,但还是去了。旅途很艰难,但是十分壮丽。这趟行程与我的作品毫无关系,但是我感到不虚此行。”

  在写《海地之梦》的时候,方登接触到了独具特色的海地艺术,日后往返海地时,他也会到市场上买几幅海地的画作,装饰房间。他将之视为海地的文化碎片,小心收藏。这些画作光怪陆离,主题除了伏都教,就是充满隐喻。“我很喜欢这些画,不过当我儿子还小的时候,这些画把他和他的小朋友吓得不轻。”

  一切的艰辛终有回报,2006年,方登发表了《海地之梦》,凭借这个短篇斩获了包括欧亨利奖在内的一系列奖项。《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一书更是为他拿下了海明威奖。

  已经功成名就的本·方登依旧热爱海地,尽管此后的写作计划和海地无关,他还是会时不时回到海地走走看看。2014年海地地震之后,他重回海地,走访了曾经认识的很多人,以记者的身份在报纸上发表了数篇灾后报道。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生命变得越来越灰暗,直到我们以为所有的光都离我们而去。然而光还在,一直都在。只要我们把门打开一条缝,光就会涌进来。”

  在本·方登看来,海地永远是他灵感的源头。“总有一些东西——总有一些——在这里等着我。”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五):寻访绝迹之鸟——末世狂欢和救赎之道

  在真正翻开这本书之前,对它的态度其实是漫不经心的。

  一鸣惊人的畅销书作家,紧接着推出自己的短篇作品集,这种套路我们见的可不少了。作家本人的IP可以及时变现,但作品质量大多是不敢恭维。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也是不过如此。开篇之作《良人难寻》吊吊胃口,并不能说有多惊艳。然而读到第二篇《中部山脉近乎绝迹之鸟》,对作家完全是肃然起敬的。去北京出差的飞机上读完了这本小说集,掩卷回想这几篇留下的印象最深,主打作《中部山脉近乎绝迹之鸟》自然不用说,除此之外的《海底之梦》、《亚洲虎》、《狮口》都是耐人寻味的隽永之作。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饶有趣味

  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乱世之下荒谬的秩序,作为自救存在的信仰,以及现象背后的难以评判的“真相”,仍然是这本小说集的主线索。

  在《漫长的中场休息》中,战争带给主人公比利难以解释的荒谬和巨大的个人迷惘,找不到解脱之道。而在这本《绝迹之鸟》作品集中,每个小故事中的人物都以某种形式得到了解脱,也就是我们说的信仰。信仰未必是宗教,也无所谓优劣,信仰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是外部疯狂混乱仍能保持自己精神正常的解药,在这本作品集中,它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于是在《良人难寻》中,信仰表现为伏都教的女神。海地归来的士兵突然改信了伏都教,每周两晚要和木雕的女神共眠,妻子万分不解。其实妻子应当感恩,至少丈夫没和其他人一样目睹战争惨状后发疯癫狂。

  在《绝迹之鸟》中,它则是不惜用生命去寻访和保护的快要灭绝的鹦鹉。被叛军绑架的鸟类学者,恶劣条件下克服恐惧仍然在研究即将灭绝的鹦鹉,原本胆怯畏惧的人,得知叛军要毁灭森林,甚至拒绝获救也要抗争。真的,你说这不是信仰是什么。

  在《海地之梦》中,它是艺术品和激情。其实这信仰是梦,我们不愿清醒后反而无处安放自己。

  在《亚洲虎》中,它是对家人的爱。

  在《狮口》中,它是人道主义。

  有人以为信仰就是宗教,为了解脱还是为了赎罪,为了来生还是天堂,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说到底,信仰就是三观。它真的无所谓善恶对错,它只是赋予人评判世事的价值尺度,它决定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安全边界,它就算是功利的也没任何关系。

  有了信仰,不能保证你做出绝对正确的事,但可以让你免于精神失常。比如《亚洲虎》这篇,过气的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为了薪水放弃职业精神打假球,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钱交易。但这决定做的并不纠结,因为有了这份薪水可以让两个女儿有书读,有夏令营可以上。这信仰是爱,无关乎其他价值判断。所以尼采说,当你换了一种标准看世界,你发现以前的全错了。

  这本书篇幅不长,但质感喜人,值得一读。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六):这是今年读过最好看的短篇小说集

  去年我在总结自己喜爱的短篇小说集时说,最爱的是《俄罗斯套娃》和《夏屋,以后》两本。今年看的短篇小说不多,但是本·方登的这本书《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一读完,我就几乎已经笃定它进入了我最喜欢的短篇系列了。

  真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很好看。

  本·方登这个人,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去年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其原著《漫长的中场休息》就出自本·方登之手。和《漫长的中场休息》一样,《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大多数都是军旅或者战争题材的。

  在《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这本书中,短篇小说《良人难寻》讲的是丈夫在海地执行任务时,迷上了伏都教,和伏都教的女神在精神层面上结了婚。妻子难以容忍丈夫精神上出轨,两个人的爱情出现一些摩擦。这个故事读起来有点像中国传统的恐怖片,但是意义明显更加深刻:精神出轨是对爱情的背叛吗?

  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在美国频繁的战事中,精神错乱的军人别无选择,只能在当地的文化中寻找慰藉,让自己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继续活着。

  我最爱的应该是其中的《中部山脉近乎绝迹之鸟》。生活拮据的博士生布莱尔在安第斯山脉考察时被叛军抓住,在被扣押期间,布莱尔继续在山区考察近乎绝种的鹦鹉品种。他对这种鸟类进行了大量的记录,他明白,只要再从叛军那里拿到自己的相机,拍点照片,掏出去把这个物种公之于众,就能震惊世界。但是,叛军怎么会放他走呢?随着美国一个私人考察团到达叛军的驻扎地,布莱尔看到了出逃的希望。

  但是紧接着,希望破灭,这些利益驱心的商人,拒绝了解救他。此时绝望的布莱尔发现,商人是来和叛军商量木材生意的——以木材,换军火。他不准备走了,他要和叛军斗争,他要说服叛军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革命。这个蔓延的山区里,可是有很多即将绝种的动物啊。戏剧性的是,正是因为他的反抗,叛军怕他扰乱自己的计划,竟然央求商人们把布莱尔带回去。布莱尔获救了,但是那些即将绝种的动物怎么办?

  《中部山脉近乎绝迹之鸟》这篇读起来很过瘾。叛军,即那些共产主义分子,口口声声要斗争,要起义,要建立一个怎样怎样的国家,但是和政府军一样,他们也是虚伪的。为了钱,为了武器,他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国家。很多时候,他们是为抗争而抗争,而忘记了自己革命的初衷。

  《博奇与可卡因》也写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两位年轻的渔夫捡到了两包毒品,交给了警察,紧接着警察就开上了豪车;后来他们把捡到的毒品送给政客,政客也立马变得阔绰。在海地那样混乱的国度,到底还有谁可以相信?于是他们对政府丧失了信心,转而自己寻求出路。在克服警察的威逼利诱和围堵之后,他们俩成功地把毒品运了出去,当地的百姓们因此过上了好日子。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很诱人,喜欢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国内作家的作品中,几乎见不到同类的作品。中国的作家着眼于乡土人文,很少有放眼于世界的。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遗憾——在现有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作家是没法做到“干涉他国内政”的。

  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不自觉地把它和《战狼》这部电影作比较。其实《战狼》的立意如果再深一点的话,也许不仅可以做到“又红又专”,而且会拥有国际视野、国际情怀,这样它就有可能成为一部更加出色的电影。

  本·方登所带来的震撼,有点像以前读奈保尔和库切时的感觉。仔细想一想,读者读一个作家的书,越是绝望、无力,其实越说明一个国家在国际大环境中有问题。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美国英国和南非那样的国家,盛产这种作家,而中国作家因为在外部没有求索的动力,转而探索自己国家内部的绝望和无力,追求对现实、对传统和对人性的解答。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七):一片非写实的写实记录

  刚开篇就感受到不知是作者还是译者语言表达的非平铺直叙。 第二篇读起来感觉特别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那种魔幻主义。 被侵犯,发生内乱的民族里,遭受不幸的人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每个故事结尾貌似都很圆满,第一篇妻子适应的“第三者”,第二篇那个鸟类学家回到了祖国,第三篇我成功卖掉了那些画,第四篇高尔夫球手,第五篇西多成功解决了那批毒品,第六篇吉尔精神不再飘忽,内心有了片刻安宁。所有这些人物都因为现状不满,都尝试改变,但最后都回归于现实,照顾好自己。感觉就像正经受发生战乱的每个人一样,都曾有过雄心壮志和不甘。 贫穷,不公,压迫,苦难,仍旧是如今世界上大部分人生活的主题词。 看完后搞不明白,一个正常的国家到底是怎么建立的,有那么多人放弃了,一小部分坚持的人也没有看到他们取得的任何进步。

  战地民族的故事跟我们这些和平地区的感觉也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角色不一样而已。

  吉尔帮忙偷运钻石,和平地区也有人偷运毒品。第一篇丈夫精神出轨这在和平地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鸟类学家想要保护那片森林那片鸟,现在也有很多学家在做。事情本身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时间地点,总是在上演着相同的故事。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八):短暂邂逅

  邂逅;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最初都是欢快的神态。

  八个短篇故事里的邂逅,体验到的是什么?看懂了什么?只有当局人明白。

  关于宗教与领地的纠纷,引发出来的问题,国外大多都混乱都和战地有关,战乱时期就会出现为了军需用品以及个人利益选择了违背良心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不过战乱之地想要合法确实很难的。

  救助,贫穷,枪械,利益,都是互相利用和冲突下发生的,想要得到一些就要舍弃一些,良知与天性的使然都不能存在啦,布莱尔心痛自己的研究付之一炬,可能怎办,武装突袭下,国家大部分之后解救人员,不会再顾及所谓的研究,除非研究对于枪械是很重要的一个科目,才会保留下来,让他们受益。

  欲望与宗教的原因,就出现在梅丽莎丈夫的归来引发的问题,不管真假,但在那个需要军人的地方人人都选择了这样的信仰,所以不管梅丽莎再怎么不接受,也只能这样啦,欲望也好,女神也罢,都是要继续下去的,步入归途有点遥远但不会太远吧!

  有点霍乱时期的感觉,艺术家最终败给了贫穷,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源,潜在的力量都被积压,等待新生的到来,看着随波逐流而走的人们,心痛的感觉已经麻木啦。这就是不同时期,不同人命运的齿轮。

  有一种诬陷,就是让人们警惕哪些所谓的正义之士,在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的东西中得到解脱,付出代价以后,痛渗流身体中,提醒着人们,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真的不适合在刚刚战乱的地方伸张正义。 有一种生存就是明知犯法违纪为了活下去而要走的那条路,难道选择这条路的人不害怕吗?不怕法律的制裁吗?可是如不这样,生命耗尽的人真的会产生很多,所以生存下的违法属于正确的吗?

  “你觉得,如果有白人暴毙,他们会削减我的基金吗?”她曾写信问母亲,母亲回信说:“回家吧,美国也有挨饿的人。”

  “光努力是没用的,要学会掌握技巧。”他操着上流社会的口音告诉她。(详见狮口 155野)

  她别人喊小姐,是小姐又能怎样?不是也是无可厚非的,她要完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解救还是被困,事实放在哪里,只要信念够强,就能完成吗?书中告诉你答案。

  不得不佩服作者,潜心创作18年,30次奔赴背海地,只为打造奇诡情节与完美文字。一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作者本人的用心,有一种人就是把作品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它慢慢成长。 光荣的背后代表着牺牲,想要光彩夺目的站在人群中必要失去一些东西,理智是仅存的意识,邂逅里的奇遇有点无厘头。 时代的巨变,正在稀释一些重要的事件,发生的依然在发生,你得到的并不是你心想的,可那又能怎样?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九):愿一切安好

  一本特别有深意的短篇小说集。看的时候,心情特别沉重,所以不建议晚上看,不然一夜无眠。这本短篇小说集集结了作者的所有思想和思绪,还有对贫民或者说平民生活的担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个长长的思考,而这本《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却是多重的思考。面对战争的残酷和现实,作者的文字犹如一道光,照亮对与错之间那道分界线,照亮深陷困境不得解脱的角色,不论他们为善还是为恶。

  故事还很多,大家可以好好的阅读,思考何为和平?!什么又是正义!

  作者的写作手法具有自身的特点,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获海明威奖也是实至名归的。环境描写细致多样,比喻手法独特形象,语言丰富有趣,情节跌宕,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所以,一定不要晚上看,不然你会为了全人类失眠!

  《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读后感(十):悖论无处不在

  老辣、大胆、幽默、讽刺、荒谬与悖论,读本·方登的《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就像吃了一道酸辣小白菜,脆生生,酸溜溜又辣呼呼。本·方登,美国作家,被誉为海明威未来的接班人。作品《与切·格瓦拉的不期而遇》获海明威奖,《漫长的中场休息》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入选入选BBC本世纪必读12本小说。《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是短篇小说集,收录本方登8个奇诡的故事。风格别致,让人眼前一亮。

  《良人难寻》中24岁的梅丽莎新婚不过15个月,丈夫德克却被派去海地执行任务。在远离都市文明的蛮荒之地,战士德克被原始的文明洗礼加入伏都教,成了禁欲敬神,爱上虚无女神的奇怪份子;而梅丽莎的生活以及勉强支撑自我的坚强在这强大的信仰面前瞬间崩塌。人生的悲喜剧莫过于此,想以求神问佛安抚当下,却没想到求与问之中,因逃离此处而陷入更大的危机。

  《海地之梦》棋如人生的虚幻与真实,主人公梅森每日在海地街头巡视,“梦想家和反叛者在海地随处可见。”《亚洲虎》主人公来自缅甸的高尔夫运动员桑尼被称为“亚洲虎”。高尔夫运动以及发达国家的一切行事都与缅甸迥然不同,“这个国家的未来掌握在你手中”这样的结论更让桑尼无所适从。这个短故事,让我们看到东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与冲突。

  方·本登对社会各个角度进行细致而深刻的侧写,不懈余力地挖出社会各个层面的毒瘤与病灶,让我们看到一场疯狂的盛宴。作者文字风趣而灵巧,如一双不凡的手,编织出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荒芜人生,让人“实在难以压抑心中的战栗”。

  雨果的活力,福楼拜的机智,左拉的激情,而方登则是冬日寒蝉,嘶哑着鸣叫,带着点毅然的偏执。这并不令人厌烦,相比,却还能从这种倾注一切力量的表演中体会到关照者的一丝温情。这本《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绝对是近一个月以来读到的最好的短篇小说集,没有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