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10篇

2022-04-04 03:31: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10篇

  《希特勒:恶魔崛起》是一部由克里斯丁·杜瓦执导,罗伯特·卡莱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一):现代政治变革与媒体宣传之间关系的文化解读

  希特勒•恶魔的卷起》这部电影讲述了奥地利海关官员与其第二个妻子(同时也是其侄女)的儿子阿道夫•希特勒从童年到1932年执掌大权期间的故事。历时约3个小时的影片只能大致展现希特勒的掌权路,但即使如此,短小精悍的电影还是让人们感受到20世纪以来媒体宣传对现代政治变革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在此我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出发,联系当时的文化现象来解读这部电影。

  传统社会变革,在传媒得到大规模发展之前,特别是陆地国家,通常是在非人民群众(既统治阶级)之间通过某些方式——大部分是采用暴力军事手段——改变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分配方式,例如朝代更迭或新阶级的掌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光荣革命等比比皆是。以上变革的共同点,就是在变革方式上,大都为自上而下的,在非广泛群众参与而是局限在统治阶级内部参与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变革的舆论宣传方式上的局限。

  “能指的视觉符号包括面部表情、手势、文字、实物画、雕塑等。”

  ——符号学家格雷马斯

  影片值得思考的另一方面,是希特勒耐人寻味的一系列标志性符号,这里说的符号包括:纳粹标志、独特的肢体语言、特定的穿衣风格,特别是希特勒鲜明的油头小胡子形象。在出版商汉夫丹格的建议下,希特勒以倾斜的“卐”字为主体配合黑、白、红三种颜色为底色作为党的标志,他在《我的奋斗》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实际上起到的就是一种粉饰其狭隘民族主义野心的作用。领袖往往有其独特的风格气质,正如影片中说的“想到列宁就会想到大胡子和秃顶”希特勒也不例外,米色的风衣,配合油光发亮的头发,看上去英气十足,本来是八字胡的他将胡子修剪成了——姑且称为仁中胡吧,这实在是不帅,但必须承认这类形象非常鲜明。肢体语言方面,人们不会忘却希特勒伸展右臂高呼“Sieg Heil”,而人民以“Heil Hitler”回应的画面。以上希特勒所采用的标志性符号,都存在与符号学的联系,并涵盖深刻的文化意蕴。

  总而言之,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现代政治变革已不局限于政治范畴,可以说广泛涉及文字学、传媒学、符号学等文化范畴,并与之存在广泛深刻的联系,相应的,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启发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探讨发现。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二):个人和社会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能把责任单推给社会或个人,只能说二者都有,相辅相成。比如一个人擅长数学或者英语,本来大家是一起上的学,一起学的新课一起背的单词,慢慢差别就显出来了,只能说这个同学第一确实擅长这门课,第二对这门课感兴趣,第三受老师父母鼓励和同学竞争刺激。同理,希特勒的崛起不仅是在于其内在的好斗且稳准狠的天性使然,还有他的洞察力,如何煽动群众为他个人服务。而处于一个动荡不安时期的德国民众,在社会主义者,共产党人,犹太人和民族复仇主义中当然愿意选择一个能实现自己利益的政党,此谓mitschuld。

  电影有些流水账嫌疑,抓不住重点,看了半天摸不着头脑,美国作风大概总如此。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三):三问这片子的历史真实性

  太过简单化了,这不讲得元首童年就变态虐待狂,后来一路顺顺利利的变成全球虐待狂了。

  三问这片子的历史真实性(虽然有问题的远不止这么多):

  1. 希特勒到底是怎样开始恨上犹太人来的?从片子来看很容易让人觉得就是听了街边一个乞丐说上两句,元首就突然恍然大悟了。要知道在忽悠人这方面元首是大师级水平啊,那这么容易被人就忽悠了啊!!

  2.电影出现的历史时间居然可以精确到分钟!真能这样么?历史真能这么具体?

  3.这片子上集(我也只能忍受到上集了)极力变现元首的忽悠能力,但你说忽悠一般民众愤青可以,但连那些原本想捧元首做傀儡的大款们,最后也完全被元首牵着鼻子走(从片子看到的就是元首想干嘛就干嘛,造反一事也是元首突然想出来的然后就不经商议马上执行了),是他们能力太底下,还是元首真这么牛逼?

  唉,这片子弄得……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四):这个主演不咋地

  对这个演员有太多的特写

  面目,双手的特写,都让人觉得这是个变态

  想不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拥护他

  即使是思想偏激,也总该有些魅力所在吧

  感觉这个演员并没有把Hitler的非凡特质给表现出来

  活脱脱一个蛮横,暴躁,偏执,不善与人沟通的角色。

  最近的一期新周刊在讲时代中心和时代边上的人

  感觉Hilter身边的人在时代中心,面对他的恶魔般的疯狂也无所适从

  身在旋风当中也难以自保啊

  人们的仇恨为何那么轻易的就能被激发出来呢?

  大概我们内心深处都住这个小恶魔吧~~

  恨这个社会不好,另一个社会又能怎样?

  只有在这个社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才能让“在大时代边上”成为一种选择或者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社会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好多思想的束缚

  什么样的工作算是好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其实应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可是我们的社会貌似把这些都定义好了

  一旦不符合,就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在这样的感觉驱使下,人们就容易走向极端

  其实,我觉得有时候比较会给人带来很多的不幸福感。。。。

  在这个社会上彼此各司其职,并无比较可言~~那么何来不幸福呢

  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爱好

  和谐而美好

  现在被找实习弄的我心神不宁,每天给自己强大的心里暗示,告诉自己一切都无所谓,我不相信我没有工作,我也觉得只要我努力,即使一个不好的工作我也能幸福快乐的过每一天~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五):看起来很牛逼,仔细想想也很肤浅

  一股子正剧范,看起来很牛逼,但是不能细想。

  首先:希特勒为什么这么仇视犹太人,他又是怎么引导德国人仇视犹太人?显然德国社会本身就有一些对犹太人的看法,电影没有表现这点(只是说犹太人掌握财富);

  接着,希特勒是如何崭露头角并有自己的威望?就靠演讲啊?!电影中可以看到有的投资商在背后帮助他,但是帮助他什么?介绍更多人去听他的演讲啊?!凭演讲就能这么牛逼你是骗德国人还是骗观众啊?就拿我党领袖来说,也是打土豪分田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些政策让百姓得到实惠之后才有这么多的拥护者啊。希特勒只凭嘴炮就忽悠人民追随他歧视犹太人,too young too naive了吧。这个点没有处理好搞的这个电影就跟玩似的。

  最后,当希特勒真的开始采取种族歧视政策的时候,犹太人显贵难道就没有什么防范对策??????

  另外,希特勒选角很失败。作为演讲电影也是不合格的,只喊口号而无系统辩证,处处用力过猛。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六):何时能客观的去评论希特勒?

  演员很好,尽量的还原了希特勒演讲的疯狂,只能说是“尽量”了,看样子是看了希特勒演讲的片段,至于内容肯定是小心小心又小心的删节了很多,要知道当时的希特勒的演讲,反犹并不是主要部分,更多的是一种雅丽安民族血统论的宣扬和民族主义的煽动,要是一上来就针对犹太人大吵特书,那当时的德国人不会那么听希特勒的,虽然那个时代,那个氛围反犹是一种社会风气。

  至于影片一开始就把希特勒从小刻画成一个先天就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一脸愤恨的样子,烧掉蜂箱等,都刻画出他是一个天生的恶魔,典型的熊孩子形象。看到这也就知道这部电影的基调了。对于一个不抽烟,不喝酒,基本不近女色(相对同时期的知名政客,恋童癖,梅毒男,等)而且还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对于这样的一个反面人物,想要发掘其黑暗面只能从那些蛛丝马迹中捕风捉影。反正他失败了,他死了,他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无论怎么摸黑都可以了。

  毕竟历史掌握在胜利者手中。失败者没有话语权。

  水晶之夜没演,处决冲锋队基本处理的毫无色彩。因为看的是170分钟的版本,所以看到最后明显感觉出来导演和编剧厌倦了,想要着急的结束这部“传记”类影片。

  在当今这个国人电影开始站在日本鬼子的角度去反思侵华战争的时代,何时欧美电影能够像国人电影那样不再一味的丑化侵略方,而是以一种客观悲悯的角度去看待希特勒这个人物?

  想必即便是他们想这么干,那帮世纪“受害者”犹太人们也不会允许的。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七):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还原真实历史的希特勒电影?

  实在没有坚持从头到尾看完这个片的耐心,虽然我对希特勒的生平极为有兴趣。但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希特勒,而不是妖魔化的、想当然的、迎合大众的希特勒。

  除开残暴一面,希特勒的伟大与不凡之处,是令人钦佩的,从一个一文不名的街流浪汉,奋斗成为一国元首,直到彻底改变世界格局。靠的完全是个人意志和对政治理想的坚持。从私德来说,希特勒是个高尚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好女色,完全自学成才而且平易近人。从治国来说,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且是全民共同富裕,工人农民全部过上好日子。从政治来说,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虽然是偏执的狭隘的),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从私生活到政治,都是。

  说回这部片,一开场就不免让人所望。看看导演找来的扮演幼年希特勒的演员吧,一看就是个邪恶的孩子,瞧那双双邪恶的大眼睛,如果去演那些恐怖鬼片里的怨鬼倒是挺合适不过的。无非想告诉观众,看看吧,希特勒他就是个天生的恶魔,打小就有那么一股邪气。再看看那位成年后的“希特勒”吧,活脱就是个小丑,何来半点个人魅力个人气质。不禁想,如果希特勒真是这么个德行,当年的德国人会为他而疯狂,那德国人才真的是疯了。而所有的情节,也都象选择演员一样,仅仅围绕“恶魔”两个字来展开意淫,在真实历史事件的表象下展开一场虚幻的意淫,原本沉重的题材,变得毫无份量了。

  妖魔化的希特勒,只能满足人们的发泄欲和报复欲,并不能真正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反正这就是个天生的恶魔,那我们还怎么预防?去妖魔化,还原真实的、人性化的希特勒,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任——当再有类似希特勒这样的破坏性的理想主义者出现时,人们才会更容易加以识别。

  本来想给这部片一颗星的,不过跟《玩转希特勒》之类恶搞片相比,好歹普及了一点初中历史常识吧,还是算它两颗星吧。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八):时势造英雄 战争总是令人血脉喷张

  首先,我不希望有人有同感,但我必须要说,战争总是令我血脉喷张,就如同每次想到天生杀人狂,我浑身的毛孔都会竖立起来!

  前言:

  我不明白为何很少人对战争本身感兴趣。我并不支持纳粹,也不欣赏侵略,但希特勒本人抛却政协,本身确实是个天才,不管是演讲天才,还是蹩脚却虚荣的士兵,他通过不要脸却又充满自尊的方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态度和方式或许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你可能不赞同我的看法。但请听我讲。

  不管你是否是战史爱好者,你都难以忽略这样一个在历史中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他从小是受虐待的幻象成为艺术家的孩子,长大后是张嘴讨奶(邀功)的士兵,但要了解二战战史,和德国一战到二战的过度关系,你必须清楚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德国国情。

  首先,一战后遗留的凡尔赛合约,要承认的是作为战败国和其民族,必然存在不服输和不甘心的心里。换位思考,巨额的赔偿、各个战胜国的盘剥,民族内部的矛盾,战后经济的萧条。失业率的剧增,人民丧失存在感、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等等等,德国人,不,日耳曼人在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德国,在柏林,也在世界。他们意图喘息,尤其是这样一个自认为天生高贵的民族。他们热切的渴望纯粹的日耳曼,渴望日耳曼的重新崛起,渴望雅利安人的重振旗鼓。正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出现了,是的,他适时地出现了,你要承认历史的必然性。即便没有他,依然会有别人带领日耳曼人面对全世界起义。

  德国工人党的前身,正是希特勒的栖身之所,在哪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他未必是天才的演讲家,他却知道如何卖弄和吸引注意力。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个人建议参考一些希特勒生平及史实,这样你才明白导演的一些别有用心,却又无法再有限的时间内让你明白的细节。——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这在电影中已经着重体现;希特勒是个蹩脚的艺术家,虽然他一事无成但是他愿意尝试;希特勒是个无耻之徒,同样的面对战争和一条狗,他可以再前一秒咒骂,却在后一秒因祸得福地赞美,是个他是个二皮脸。但是,还有你不知道的希特勒。

  他严重的欧陆版图甚至全世界,就该是由纯粹的日耳曼人统治,他看不起英国人,法国佬,更包括美国这个多民族“无历史”、不纯粹的政治体制和存在。

  希特勒有几个细节方面,可以归列到其独特的演讲才华,也可以称其为独特的演讲技巧。他享受众目睽睽下发出自己的吼声,他仔细演练自己的演讲手势和身体语言,他总是在掌声响起之后,等待良久才走上演讲台,他总是要将台下人的胃口钓到最高才肯给final shot最后的高潮。

  从另一方面讲,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德国人的电影,我也不相信德国人愿意这样侮辱自己。剧中出现的美剧硬汉的脸,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这是现实。这是传统欧美式的大片,它用自己的政治背景去试图理解当时的德国和希特勒的诞生,比如军阀、傀儡、智囊团、财团。联想至当今的美国选举,不依然是一样的套路吗?这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党派、一个新的临时政府诞生的必然阶段,没有人会在没有财团、没有民众、没有军阀的支持下擅自革命,这简直是摆自己一道。

  希特勒是个孩子,在他的愿望不得逞的时候、希特勒是个冷血的人,当他的出身将阻碍其事业生涯的时候、希特勒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当他发觉自己在财团面前可以得到支持的时候——极端的民族主义色彩,加上童年 青年时期的一事无成的挫败感,是的!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希特勒的诞生大有历史必然性,如上述,结合当时一战后的德国国情和历史背景,你不难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希特勒是无可替代的,正式因为他的穷兵黩武、对犹太人的赶尽杀绝、也是由于他疯狂的民族主义、宣扬日耳曼的重新崛起,也才吸引了那么多军队、政党、民众加入其中。

  再举个例子,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并非喜欢侵略本身,而是他在希特勒身上看到了日耳曼崛起的希望,你不能说隆美尔是盲目追随,因为在当时,希特勒只提反抗未提独裁+侵略。即便是发起二战之后,他依然不使用侵略这个词,在他的概念中,在他的演讲中,在他灌输给德国人的思想中,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为可怜的日耳曼人争取仅有的生存空间。

  同时,军阀们,毕竟属性是武将,他们渴望世界再造一个铁血俾斯麦,渴望对英法人的复仇、渴望军队停止无所事事的日子,于是他们也发现了希特勒。这就是市场和需求的完美对接!你想买IP,我手里刚好有,不用去排队抢了!齐活!

  这部电影要承认,在尽量贴近史实,但是你我、包括导演都无从得知真正的希特勒本人是什么样子什么形态。所以,我只能说他在尽量贴近,却在形式和表达上不尽完美。因为最终,他还是掺杂着大片的意识流,因为当希特勒本该操着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向人民发表群情激昂的言说的时候,却变成了蹩脚的英语。这本身就是一种败笔。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九):恶魔崛起是因为他太天真

  纳粹德国的历史很复杂。“要做到充分论述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历史,描写那种恶魔般的邪恶,政治上的异想天开,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以及给德国和全世界带来的灾难和破坏,而同时又能探索世界史上这一幕最可怕的戏剧的所有参加者的动机和心理动态,这就得有修昔底德(Thucydides)和布克哈特(Burckhardt)那样的历史洞察力,托尔斯泰(Tolstoy)那样的哲学和伦理概括力,以及耶利米(Jeremiah)那样的预言家的悲悯心肠才能办到。”

  但这段历史其实也很简单。源于希特勒的天真。

  他天真的以为暴力革命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做到了,自己却被捕,于是开始展现自己”天才“的一面。

  他天真的以为《君主论》中关于”狐狸“和”狮子“的理论可以成为自己的政治艺术。他做到了。妇女狂热地崇拜他,孩子们也以他为偶像,大多数国民公认他是杰出的”政治领袖“。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可以通过美滋滋的蛊惑实现,于是战后德国来自民间的忏悔一浪接一浪,远胜日本。

  他天真的以为纳粹德国一定可以融合成一块最大的巧克力,万众一心,于是万劫不复,皆融于历史的火狱之中。

  他天真的以为灭绝种族也可以像扑杀家禽一样简单。他做到了,送走了无数灵魂,还送走了自己。天堂恐怕都被挤爆,于是自己只能下地狱。

  他太天真了,所以恶魔崛起,帝国毁灭。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影评(十):伟人之我见。

  在我眼里,希特勒已经不能用感性或者理性来形容,他巨大的能量,让他超越凡人,于是他很容易带领一个时代的风潮。

  听一首歌曲,哭,就是感性?或者喜欢画画,就是理性?这样的分析都可以,不过,不要这么二分法的分析这么个伟人。

  这步电影的手法,表演先不谈。看完电影,我觉得可以谈谈我对希特勒的一些观感和对他如此成功的理解:

  他的牛逼在于,高的情商。这和感情理性没有太大关系,随后在那种纷杂的环境下,直白简单的爱恨,让他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心。而这么伟大的人,也是需要历史和时间去积累的。如果换个平台,例如在中国,可能早就给干掉了。

  在大部分政客都墙边草,看风水的时候,他鲜明而身先士卒的态度,真正捕获了民众的心!是的,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大成功不都是有些逆天的吗?

  我是能量主义者,他巨大的能量,让他不得不成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