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40: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10篇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是一本由[德] 约阿希姆·费斯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一):还原真实的第三帝国的末日时光

  还原真实的第三帝国的末日时光 -评《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文/信实的精灵

  “第三帝国”一词指的是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第一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第二帝国”的德国。纳粹德国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与1939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

  第三帝国的时期,那是一个辉煌的年代,那是一个有着领袖人才辈出的时代,阿道夫•希特勒在世的时光里,创造了太多的传奇故事。他执政和统治期间,德国几乎零失业,并且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半欧洲。

  曾看过一本书《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没错,当采用心理学分析的方法走近两次世界大战背后的人物斯大林和希特勒之后,才发现这些偏执狂手握阴谋论的大棒,简单粗暴,却又注定会受到大众的追捧。这样一种简单、有效的观念,把新生的反抗力量毒杀在摇篮中。也就是这样一种对待战争,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让希特勒几乎成为“众矢之的”。

  况且历史从来都是由成功的那一方人来撰写的,正如龙应台在她的作品《不相信》中所写到的那样,“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希特勒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一方的领袖,无疑会被更多成功的国家扣上各种帽子,再加上居心叵测的历史学家们的肆意编纂,也就成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多不真实的希特勒面目。

  这本书摒弃传统的纯历史书籍的写作方式,采用类似于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向我们展现了希特勒在最后十四天的生命时光里面所发生的一切事宜。不管是继续在他的地下大本营里指挥战争也好,或者是渴求着他所一手策划和发动的战争局势的惊天逆转也好,对于这样一个一直在政坛“呼风唤雨”的自负的人物而言,那仿佛才真的是他的“世界末日”。

  曾看到一个关于希特勒最后在地下室大本营里面躲避灾难、却依然不甘心、暴跳如雷、甚至于谩骂下属的视频,在视频中的他,虽即将成为战败者,却依然用自己强有力的强硬手段向着自己来报告战事情况的下属们疯狂咆哮。对于他这样一个一生都顺风顺水,甚至于自己以为自己即将创造历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他最为狼狈的时刻。所以,他最后选择自杀结束自己五十六岁的生命时,我觉得或许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最好的解脱。他这种性格,绝对不能容忍自己成为战俘,在别人的凌辱下苟延残喘。对于他,对于他死后即将投降的德国来说,都是相对来说不错的选择。

  历史从来就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关键是看写作的人能否秉持一种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态度来还原一段过往。我们期待着完全以一个旁观者、局外人的态度去了解一段历史,然后自己去评判这段历史。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二):希特勒的最后疯狂

  文/文小妖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与苏联共同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成为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至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然则,凡事都讲究一个“物极必反”。随着1941年,纳粹对苏联宣战,发动苏德战争;12月,纳粹的盟友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发起反击,卷入战争。呈巅峰状态的纳粹开始走下坡路。1943年,在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失败后,局势对于纳粹越来越不利。随着战争的推进,德国各大城市遭遇大规模地轰炸。1945年初,面临着物资的短缺,苏联红军的步步逼近,纳粹德国已呈苟延馋喘之势,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书中,曾经那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人希特勒的形象已不复,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佝偻着身子,走路时,奇怪地左摇右晃的狼狈老者。如果不联想到他先前恶行累累的罪行,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老人将会在帝国最后的末日里掀起怎样的癫狂?已走上绝路的希特勒越发地沉迷在自己一厢情愿的帝国梦里,犹如末期,他一直蜷居在与世隔绝的帝国总理府花园十米深的地下室里一样,因看不到外界的局势,听不见最真实的声音,世界任凭他自己的想象,反正不管如何,他已固执地要毁掉一切,诚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

  在波兰维托尔德·皮莱茨基上尉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一份来自波兰卧底的报告》和匈牙利医生米克洛斯·尼斯利的《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的两份真实记录的报告中,第三帝国对犹太人、波兰人以及其他种族实行的是“杀、杀、杀”政策。而在费斯特的这本书里,第三帝国最后几天里的“傻、傻、傻”也凸显得淋漓尽致。

  先是希特勒的“傻”,树倒猢狲散,被理想的“帝国梦”蒙蔽双眼的希特勒此刻已没有一颗清醒的头脑了,他一味沉浸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听不进任何建议,专断地实行着极权主义。可悲的是,第三帝国的内部已经开始人心涣散,他的命令不再是圣旨。然后则是内部的“傻”,忠诚的人,对希特勒誓死愚忠到底。比如戈培尔和其夫人,两人痴傻的誓死追随希特勒不说,还残忍地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连最基本的人性都已散失。而有点小精明的人,已开始寻求生之道,比如曾对希特勒忠心耿耿的希姆莱企图单独和英美媾和谈判,与他有连襟关系的费格莱因和红发情妇打算出逃等等。内部的官员拍马屁的继续拍马屁,想上位的继续想办法努力迎合希特勒往上爬,绝望悲观的,就纵情声色,夜夜笙歌,用酒精麻痹自己,此时的第三帝国内部已是散沙一盘。最后是小部分士兵的“傻”,在一线抗战的士兵是最底层的,也是最可怜的,帝国思想已深植他们的心里,在战争胜负已分明的时候,依然有部分士兵以肉身之躯迎难而上,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甚至有部分士兵在战败后,要么相互开枪自杀,要么自己饮弹身亡。对于生命只有一次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愚傻”。

  然而这一切的“傻”都是建立在希特勒想要迫切毁灭一切之上的,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思想、双眼已被蒙蔽,他脑海里想到的不是拯救德国人民于水火,而是要毁掉自己拥有的一切,他守不住的,别人也休想得到,只有毁掉,方可安心。可是聪明一时的希特勒,怎会明白,这个世界并非是一己之力可以毁灭的。

  第三帝国的最后末日,城市毁损严重,纳粹的兵力严重受损,德国老百姓死伤无数,本可避免的一些伤害却因希特勒的最后疯狂不断发生。以史明鉴,约阿希姆·费斯特的《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让人看到更多的历史真相,从而引发深思。面对历史,每个国家、每个人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自省者。

  .文字皆为原创,若转载或另作他用,请豆邮告知!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三):骇浪下的现实

  “在真正的崩溃中,丢失的东西总是远远多于人们所见。”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如此评价纳粹政权的终结。回顾二战历史,除了纪念那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和贡献巨大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捡起丢失的细枝末节,反思能为今用的种种。譬如战场以外的杀伤力、政治制度的流弊、以及统治者人格的影响。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是研究希特勒的珍贵史料,通过大量新的一手史料还原了帝国陷落的最后时光。在一系列记录奥斯维辛的作品中,幸存者常常用“活死人”来形容集中营里处于灰色地带的人。讽刺的是,这也成为希特勒自己命运的写照,地下避弹室的工作人员都害怕待在下面,觉得“就像是待在一口棺材里”。还有人称自己是“住在验尸房里的居民”,只是“佯装活着”。以为自己可以只手遮天的希特勒,最终毫无特权。

  费斯特用小说般扣人心弦的叙事语言呈现了一幅希特勒速写像。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已然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困兽犹斗,可眼前这个灰心丧气踟蹰难行的人,已全无抗击的自信和勇气。这一幕从未出现在他的想象中,末路穷途,度日如年,投身于闭目塞听的幻想,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希特勒惟有一死。所有外界赋予他的形容词都不重要了,此时的希特勒终于回到了他最真实的样子:危难当头色厉内荏,他只是个天命之年的普通人。

  费斯特笔下的希特勒既不是喜欢他的人眼中的军事天才,也不是仇视他的人眼中的精神变态。他幸运地在野心勃勃的年纪找到了登上舞台的机会,醉心于打造他心中的帝国。就像一个沉迷军事游戏的男孩,翻云覆雨间,只贪眼前的盛况,视他憎恶的如草芥,消灭人口的迫切甚或有几分卡内蒂笔下“慕男狂”的影子。

  书中穿插的四个思索性章节里,费斯特试图为局面做出解释。为什么希特勒有这么多死忠的拥趸?为什么负隅顽抗的追随者欣然赴死?这些问题并不新鲜,但是费斯特抛开对希特勒的成见,窥见了人性的共性,诸如对德国民族的洞见:“顺从和狭隘意识的幽灵到处游荡,这个民族暗中的野心,并不能逃过睿智的目光。许多表面看起来柔情脉脉的画面背后,躲藏着对暴行的嗜好和对世界的憎恨,对回归‘森林’的思念。”

  掀起惊涛骇浪的希特勒不是孤例,他的善与恶,跟其他灵魂的善与恶并没什么两样。梁文道在对瓦西里·格罗斯曼《生存与命运》的解读中,谈到对战的双方——苏联和纳粹德国其实是“互为镜像的关系”。斯大林和希特勒互为镜像,历史的某些片段互为镜像,人性中的共性互为镜像。费斯特聚焦于一个历史事件,却像步入一间装满镜子的房间,折射出无数重叠的细节。历史的真实令人惶恐:触到了灵魂的温度,最后也竟看见了现在和将来。

  现有的史料足够对希特勒盖棺论定,然而我们要的不是单纯的褒贬。倘若没有观照现实的反思、深切的忧患意识,这样的论定便了失去价值。

  ——乙未年读阿希姆·费斯特《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四):让历史不再重演 ——读《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希特勒建立的纳粹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本书试图再现在纳粹德国被灭亡的最后十四天(也就是柏林会战)中希特勒及其部属的所作所为及其生活环境。

  随着苏联红军进攻柏林的序幕拉开,第三帝国的灭亡日渐逼近。希特勒似乎并不像他自己鼓吹的那样勇敢和无畏,早在1933年他就要求在帝国总理府下面修建地下避弹室,并且在随后不断地扩建地下室系统,足见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柏林会战的空袭迫使他和他的部属们躲避在狭窄、灰暗的地下避弹室里生活。

  地下避弹室充满压抑,狭小的空间,人造光源,各种怪味、臭味。此时的希特勒一方面越发显出疲弱衰老来,有时要靠氧气瓶来减缓焦虑,另一方面,他仍然咄咄逼人地说服来访的人,试图保持着他的绝对权威。

  战争注定要失败,可是希特勒“却将失败演变为一场灾难”,正如他曾说过的,“那么我们......拉着半个世界跟我们一道走向灭亡”。在最后的日子里,虽明知道要失败,但是希特勒拒绝任何投降和放弃。他认为德意志民族如果没有强大到能打败东方民族,那么德意志民族就该“消亡和被消灭”,对那么多死去的生命没有丝毫怜悯。蔑视生命的他导演了自己和情妇的死亡,许多追随者也相继自杀,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可见对希特勒的盲目信仰所具有的可怕威力。而希特勒身边的那些领导人长期被训练成绝对顺从,隐瞒希特勒的死讯,目的是让人继续抵抗。

  我想人们不停地回顾过去,不断探寻二战的历史事实,不是想看希特勒有多疯狂,更不愿重温那段悲惨的历史,而是想探寻为什么这种反人类的政权会得到拥护?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暴行?

  人们往往会按图索骥,从德国历史中去寻求答案,如:德国民族的“顺从”和“狭隘”,“对暴行的嗜好”,“对世界的憎恨”等等。但直接的原因应该是《凡尔赛和约》的羞辱,大众愤怒的心态,这些被希特勒加以利用。还有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希特勒个人所具有的特质,他具备卓越的“演说才能”、“组织能力”和“战术天赋”。他信奉达尔文思想,遵循强者生存的准则;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开疆扩土,而是要灭绝“劣等民族”;他建立的是独裁统治,拥有绝对的权威,部属对其唯命是从。

  和德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相比,希特勒缺少的是责任感。他以自我为中心,拿整个国家做赌注,最后输光了。他达到了毁灭自身和世界的目的,留给世界的是一片“焦土”。

  我们忍不住去设想:如果《凡尔赛和约》能公正地对待战败的德国,如果当时德国领导阶层不贪恋希特勒的能干,如果当时德国民众理智地化解了愤怒的情绪......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希特勒的战车一旦发动,独裁统治一旦确立,不管是敌对国还是德国民众都无力使其停下,而是统统被其碾压。

  但是,未来却有如果。那么历史会不会重演呢?这着实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因此,二战的历史就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警钟。只有警钟常鸣,不忘记那段历史,才能提醒当下的以及后来的人们,不再重蹈覆辙。让历史不再重演!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五):一个处于极端状态下的国家

  对德国的那段历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是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无论是它的影响力,它的主要人物,还是它的惨烈程度。都是经常被人们提起和议论的。可对它又是陌生的。究竟历史的真相是怎样的,希特勒的死亡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还有整个战争的经过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情景还是模糊的。

  希特勒的统治,无论对于欧洲大陆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影响都是极大的。他摧残着人们的意志,让阴霾笼罩真人们的心灵,它残酷冷漠不近人情,而且对于国家的历史还有文化的宝藏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它让人们害怕,也让人们永远不能忘记。

  在《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这本书中,讲述了战争最后阶段的很多画面。无论是作为战争序幕的柏林战役,还是传说纷纷的希特勒自杀的内幕。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很多传说中的历史,让我们真正近距离了解这段历史。

  作者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还有对史籍的参考,为我们揭开了帝国灭亡前的神秘面纱。就像书中说到的,过来人经历了什么,遭受了什么,不知是无法避免的现代战争中那段毁灭性力量和彻底失败带来的可怕场面,而更多的是在临死前的挣扎中——希特勒帝国就是在这挣扎中消亡的——似乎有着一种力量,在操纵着整个过程。

  最吸引我的是《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这本书中对于希特勒的描绘。这个传奇的人物,他的决断,他对世界人民的影响,他的感情生活,还有他最后自杀的结局。都对我有一种吸引力,让我想了解他背后的故事,事情的本来面目可能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可是真实的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

  这个帝国在最后的十几天中经历了什么?就像这本书中写到的,如果说历史书写的任务之一,就是展现已逝生命的片段,那么它就必须努力对希特勒一手造就,也为许多人甘愿支持的崩溃提供另外一个可想象的视角。所以,历史与事实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也许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得到。

  了解帝国陨落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过程,了解国家和民族在这样的状态下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了解最后的这十四天惊心动魄的背后,看《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给你答案。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六):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谈起希特勒总会让人们联想到各种非自然事件的幕后操纵者,俨然是一个第三只手一般的推动者,影视题材更是层出不穷,从情妇到鼠疫的制造者,从月球到南极,处处都有希特勒的影子。

  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对犹太人的极端政策。德国还曾经考虑把所有的欧洲犹太人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去,让他们自生自灭,后来是发现根本没这么多资源,特别是运输的能力完成,干脆来了个最终解决,才开始真正大规模的杀犹太人的。 说穿了,欧洲那些国家几乎都讨厌犹太人,但是希特勒是笨人动了手,其它国家歧视但是没这么杀人,所以就显得高尚一点。

  这周美联储终于发布加息的消息,提振了美元,从经济和宗教的角度看,悄悄的说一下,如果当年希特勒成功的遏制了犹太人,那么美联储里犹太势力还在不在,世界的经济格局还是不是现在这个局面,唏嘘,历史的漩涡,终将影响着世界版图,个人的生命轨迹更是如蝼蚁一般身不如己。强大如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战车也终将驶入历史的浩瀚!

  我们可能要遭到毁灭,但我们崩溃时要带上一个世界----希特勒

  在本书中提到,这大概是历史的驳论:希特勒几乎悄无声息的消失,竟奇怪地让他在后人的记忆中长存。在这些人或那些人的头脑里,他仍然栩栩如生地活着,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变得更加强大。

  在占领和扩大权力的过程中,他放弃了所有理想化的修饰,从来没有对他的统治来番粉饰和美化。德国人自古以来都对这种理想化的思想感到自豪,也许驰名世界的精工科技就得益于此。写到这里,想提一下暴政的秦始王君,也是辣手摧花般的废百家。大一统也是赤裸裸的未粉饰和美化。历史上的杀戮,包括活埋赵国三十万大军等等,只不过是两个人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成功。

  在此书中,希特勒比起任何场合都更加毫无保留地吐露了心声,诸如,一九四五年五月十四日,他在元首大本营说:“会把怪癖的同类当作集体外的外来者踩死,猴子那奉行的东西,往高的层次说,肯定也适合于人类…….” 最后十四天,引发人们对德国政权终结的反思.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这本书,在对大量史料进行收集梳理甄别后,德国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以事关人性的角度,逼真再现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描述希特勒及其第三帝国行将灭亡的最后十四天里发生的事,揭示了“一个极端状态下的国家”是如何制造历史漩涡,影响欧洲及世界的。

  空港汇仁

  2015.12.22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七):天真的不会塌下来吗?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6-01-11/286910.html

  已发稿

  希特勒上台后就按照自己的宏伟蓝图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直至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他才开始走下坡坡路,让他没想到的是,巅峰一去不返,自1943年开始,德国开始遭受一连串打击。到1945年初,在苏联红军的步步紧逼下,德国已经步入穷途。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从一九四五年春天的柏林入手,以在帝国总理府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及周边的人物为主,将第三帝国将要走向灭亡的最后十四天里发生的事条分缕析出来,透过那些仿佛冒着呛人的烟雾和刺鼻的烧焦人肉味的文字和满步箭头的战势图、元首地下避弹室的平面图,读者仿佛亲历1945年即将坍塌的柏林城。

  在这十四日中,终日躲在地下的,无法实时掌握外界的局势,听见最真实战势回报,意识已经有些混乱的希特勒依然凭借他自己的想象,将历史的使命感和高度集中的意志力两者合一,这让他在此经历充沛,而吞噬着他的猜疑是另一种激励,他仍视自己为孤胆英雄,富有捍卫幸福和拯救因地位丧失而失去的荣耀。而忠于这个政权的战士们,怀着难以描述的顽强,必胜的信念,随时准备付出生命,这种用“生存或死亡”的危机感制造出的扭曲的热情直接导致了从未有过的无数人的丧命,那么多的城市被毁坏,那么多的地方遭蹂躏。这就是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是的,第三帝国的天真的塌下来了。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八):末日乱象的生动再现

  多年前看过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一部影片,《目标希特勒》。这部影片将第三帝国频临崩溃前夕的场景展现开来。而手头的这本书,《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则将这末日乱象生动地再现出来。

  这部以崩溃前夕的第三帝国时期为背景的大众历史读物,以逼真再现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态和刻画人物形象而著称。本书作者约阿希·费斯特为德国知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和甄别。这本只有170页的书看似格局略小,但却以细节描写和剖析历史问题而见长。

  作者对一些场景的描述,相当详尽,而对人物的刻画,也足够清晰。在作者的笔下,不仅那位曾经不可一世最后落魄凄凉的元首希特勒得到了较为真实的还原,而且诸如戈林、希姆莱、威廉·布格道夫(希特勒的副官长,一位激进的党内将军)等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也都得到了生动的再现。而这些人物描写和细节刻绘,因其文字生动形象,所以它们给这本以记叙第三帝国崩溃前夕的乱象为主题的历史书增加了许多文学性。但是,正因为其文学色彩较为浓重,因而会使读者多少对历史细节的真实性有所疑问。不过,鉴于这位作者是研究纳粹德国领域的权威人士,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历史真实性上应该是没有瑕疵的。

  在作者的笔下,第三帝国里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的人们尽显落魄又落寞的窘态。但是,在整个德国,那些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有多少普通百姓过着更为苦痛的生活。在战场上,又有多少年轻而无辜的性命为这行将灭亡的第三帝国陪葬?这场战争不过是历史发展到必然阶段而出现的悲剧,即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其他人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是不论谁登上那权力的巅峰,一场大战的爆发都是必然。人究竟还是无法战胜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是,第三帝国崩溃前的场景被作者描述得越详细,便越是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战争之残酷,迎面扑来,那遍布战场的尸身,那城镇里因空袭而丧生的平民,那些惨遭蹂躏的妇女和失去双亲的孤儿,他们仿佛是一个个阴魂,从书中跳出来,久久都不散去。

  当然,这种逼真的再现、生动的还原,并非是要我们如看热闹一般地去看“别人家”的热闹,而是警醒着我们:战争这玩意相当残酷无情,不要以为在网上叫嚣几句“灭了某国”就是彰显自己的“民族情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他们在战时的境况都很悲惨。这末日一般的乱象,最好还是尽量少上演吧。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读后感(九):帝国梦碎,魅影犹存

  “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这句话出自阿道夫•希特勒之口,那是1945年初,他预见到德国即将落败,对副官尼古拉斯•冯•贝洛说的。但其实,早在1941年11月苏德战争相持阶段,希特勒就有过类似言论。这就是希特勒,可怕的不仅是他的疯狂,更在于疯狂中的冷静,以及他把疯狂的念头化诸为现实的决心和行动力。

  但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情节性,而是需要读者去自我挖掘,在那些打破节奏的横生枝节之中。本书篇幅很珍贵,仅仅192页,作者不惜笔墨挤出了两章,从事件本身抽离开来,以审视的目光透析背后的“推手”:第二章/必然产物或浩劫:德国历史中的希特勒;第八章/世界末日。前者从历史根源寻找希特勒的“制造”过程;后者则分析希特勒的个性心理以及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产”。这两章貌似和故事本身并不相干,但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品位,让它超拔了畅销书范畴而引发大众的反思。

  日耳曼人曾经不断迁徙,直到公元919年,亨利一世建立了德意志王国。德国在欧洲史上只能算是列强丛林中饱受欺凌的小家伙,长期的分裂割据和宗教战争更是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因此很多德国人都具有世界公民的情怀和广阔帝国的迷梦,即使是黑格尔这样的大哲,也热衷于论证德意志民族是一种“世界历史民族”,作为普遍精神发展道路的承载者,德意志民族有权统治世界。极端民族主义结出的恶果首先就是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者的羞辱感不仅没有遏制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反而在“前线战士”希特勒等人的心里种下了二战的复仇种子。正如本书所说:“一个种族的乌托邦,它将开创一个世界的新纪元。”无数德国人抱持着这样的信念,认为自己担负着历史的使命,要去占领广泛的区域,灭绝所有的“劣等民族”,建立一个“新人”的美丽新世界。这正是法国思想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一再告诫的,当群体意识取代了个人的独立思维,带有“自发性、暴力、残忍并充满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毁灭性的巨大灾难。

  这场灾难借助希特勒之手点燃了火把。为什么是希特勒?本书最后一章的分析如此必要。费斯特说希特勒的头脑里不具备任何的文明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让纳粹所经之处必然留下一片“焦土”。“使多数人跟着走的,使他们折服的,把他们迷惑住的,是希特勒本人。”这就是“群体领袖”的魅影。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在1924年就在演讲中指出,纳粹党以衣着颜色和徽标、游行和煽动性的演讲、夸张的宣誓和庸俗的音乐来激起青年的政治热情,乃是对年轻一代的毒害,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希特勒并不是领导真正的民族革命的英雄,他通过各种独创性的仪式树立个人的权威,唤起德意志民族“天命论”的感情,让整个德国社会都陷入到非理性的狂热,让群体氛围主宰着处于其中的个人的全部想象。

  第三帝国终结了,纳粹政权在炮火中烟消云散,但本书作者说,“在真正的崩溃中,丢失的东西总是远远多于人们所见”。后希特勒的世界依然幽灵飘荡,那些丢失的能否找回,那些不该存在的能否最终丢弃?1945年,史学家称之为“零年”,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