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读完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书读完了》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15:3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读完了》读后感精选10篇

  《书读完了》是一本由金克木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页数:4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读完了》读后感(一):一心不乱,万念俱灰,刹那生灭,不复存在

  很枯燥的内容在金老先生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对于读古书是很好的参照,对于书中提到的书都想要跃跃欲试了……

  读书应当是乐事而不是苦事p15(很幸运自己有这一爱好)……

  文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西方古书《圣经》亚洲《古兰经》,中国《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文学: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堂吉柯德》……佛法:本土偏重逻辑:《周易》一体、《老子》一用、《尚书》一言、《春秋》一行、《毛诗》一情、《论语》一理……外来的偏重非罗各斯:《法华》一信、《华严》一修、《楞枷》一解、《金刚》一悟、《心经》一密、《维摩诘》一显……不是要读全集,但必须要读一点

  古文文法:词序,省略,通假p45

  把文言当白话读,跳读,拣软性的读,莫先啃硬骨头,自己去解说,边读边解,别去找“标准答案”那是不存在的p177

  学问思辨行,博审慎明笃p62

  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都应当沉默p221

  文化的主体是人的活动p402

  念念起,念念灭

  《书读完了》读后感(二):书读完了?怎样才能把书读完?

  文|轻禅   每年十一月左右,各大电商网站都会进行图书促销活动,大多数人也在这个时候剁手买书。若是翻一翻图书页面,真是眼花缭乱,各类书籍应有尽有,色彩艳丽的封面,精巧别致的装帧无疑也给书增加了亮点。然而,茫茫书海,如何能读的完?究竟要选哪一些书来读?金克木先生说,书读完了,真的能读完吗?   抱着怀疑的态度阅读《书读完了》,才知道金克木先生读书是有选择的,也是讲求方法的。《书读完了》一书主要选取了金克木先生关于读书的一些随想,其中有如何读书,要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还有他读过一些经典名著之后写的随笔。先生认为读书,亦是读人,读物,于书籍中了解语言世界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了解历史著名人物。   如今这个时代,书不是稀缺资源,已然泛滥成灾,但读书仍然必不可少,因此如何读书,选怎样的书非常重要。《书读完了》中,金克木先生这样说:“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积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的书应当是少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只是基础。”   这即是先生提倡的基础阅读,如何理解呢?比如现今红学已经发展起来,市面上有刘心武、蒋勋、叶嘉莹等人所写的关于《红楼梦》一书的分析阐述,这些书当然能读,但对于一个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来说,多少有些吃力,或是不理解。因此,阅读《红楼梦》就是基础阅读。若是想了解西方文化,《圣经》必不可少;若是想知晓亚洲文化,《古兰经》不得不读。   那要是看中国古书呢?离不开写古书的人,所以,金克木先生给我们列出来以下书单:《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至于其他分类,有关于书籍的其他分类,《书读完了》一书中都有书单,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   金克木先生提及的另外一个问题,读书的问题,如何读书。现代的人读古籍,先生提倡“不求甚解”,也要“探骊得珠”,要讲求效率,不浪费时间。读古籍不能完全读懂也不存在问题,更不需要去考证,也不需要句句翻译,能有所启发便是好。关于读书的标准,金克木先生提倡与同龄人作比较,至少要比同龄人读得多。数量很关键,但质量更为关键。在这里,金克木先生提出“格式塔”之说,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格局,从宏观上来读,有整体观,这样自然不能够精读,也就是“博览”、“略读”。   从我自身考虑,如果读书有个大局观,整体分类知晓,书目知道,在需要具体知识时,自然可以去翻阅,再读。这或许就是先生所说的“格式塔”了吧?   《书读完了》一书中,除了这些读书的方法之外,还收录了一些先生读书之后的随笔,先生读古籍颇多,譬如《论语》、《史记》等。可他不同于其他人,他尝试古籍新读,譬如《老子》开篇“道可道”,韩愈的《原道》说老子“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他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阅读,同样是道,这两种道却不一样。   从金克木先生的一篇篇文章中,逐渐了解他,不禁感叹于他读书之多,也感叹于他的见识、能力。通过读书,他可以谈古论今,可以谈天文地理,除此之外,他竟然还学会了很多种外语,即使是今天,恐怕也很难有人能做到。金克木先生的博学与成就,细细想来,也跟他读书之多有关系,曾仅靠一部词典,一本凯撒的《高卢战纪》,他就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如此能力,真让人叹服。   那么,对于如今的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读书,学习,的确应该好好读一读书了。对于不知道如何读书的人,《书读完了》想必可以开启你的读书之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里全都有。

  《书读完了》读后感(三):万物皆有源,读书亦如此

  前几日有人在朋友圈中问我。

  “你看的这么多书,看过之后还能记得住是什么内容不?”

  对此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阅读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其实这话我说的当真是有些勉强,有点死撑面子的感觉。

  小时候,受条件的限制,可以阅读的书实在是太少。一本书反复的读,三遍之后几乎可以记住全部内容,并且很久都不会忘记。可如今,可供阅读的书多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去阅读了。一本书看过之后便忙不迭的去看另外一本,很少有阅读二次的可能了。于是一本本的书就这样被我囫囵吞枣的嚼完了。过后只能说是把书看完了,不能够称之为读完了。

  一年下来书是看了不少,但是总感觉真正深入读进去且有受益匪浅感觉的书实在是没有几本的。

  应该来说阅读书籍也是有技巧的,如何选择被阅读的书籍也是有方法的,只是需要有人来指点我们一下。

  严格说起来《书读完了》这本书并不是金克木先生专门为了来教授读者如何选择阅读书籍所专著的一本书。而是将金克木先生所著的有关于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一共五十余篇汇集成册,于是便有了这本《书读完了》。

  阅读各类书籍,古文学应该算得上是相当难啃的一类。一来是文言文功底不够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看上去值得阅读的以及想要阅读的古籍实在是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分不清主次先后,不知该从何下手。

  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读一篇文章,并领略其内涵?关键就在于要能够快速的抓住文章的要义,找出关键点。读一本书也是如此。读古书,必须要先将古代读书人几乎人人都要读的书读完,例如《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等等汉代以前的古籍读完,否则对于之后的古人所著的书是很难以读懂的,对于其中一些古籍中的词语与用意也难以体会的。

  金克木先生在书中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读书体会,对诸多古籍文学进行点评以及阅读的建议。认为不管读何类书籍,找出源头是非常重要的。万物皆有源,从源头抓起,之后的一切都会变得游刃有余。阅读古籍如此,外国文学如此、现代文学如此,其他各类书籍皆如此。

  如此说来,在今后的阅读书籍选择方面还真的是得学会如何用巧功夫而不是费功夫的。

  

  《书读完了》读后感(四):《建设方案之意义与地位》

  《书读完了》读后感(五):有这样一个老头

  黄德海

  一

  读书的时候,一个学哲学的朋友经常到我的宿舍聊天。像任何喜欢书的年轻人一样,我们的话题最后总是到达自己心目中的学术大家。有一次,他信誓旦旦地对我讲,在当代中国,只陈寅恪和钱锺书堪称大家,其余不足论。他讲完后,我小心翼翼地问,这两人后面,可不可以再加上一个呢?他毫不犹豫地说,不可能,中国再也没有这个级别的人物了。然后,我给了他一个老头的小册子,并且告诉他,我认为这个老头也堪称大家。

  第二天,这个朋友又到我的宿舍来了。他略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睛里却充满了光芒。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他有点认同我的看法了,这个老头或许可以列到他的当代大家名单中。临走,他又从我的书架上抽去了这个老头的几本小册子。等我书架上这老头的书差不多被借完的时候,他也开始了辛苦地从各个渠道收集这老头的书的过程,跟我此前一样。

  不用说,这个老头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金克木。为了看到更多如那个朋友样充满光芒的眼睛,我起意编这样一本书。

  二

  金克木,祖籍安徽寿县。1912年生于江西,1930年北平求学,1935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1938年至香港任《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到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任教。1941年,经友人介绍,金克木到印度加尔各答的中文报纸《印度日报》任编辑,1943年至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1946年,金克木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1949年之后,金克木的经历跟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没有什么两样。上世纪70年代以还,金克木陆续重印和出版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末班车》《探古新痕》《孔乙己外传》《风烛灰》等,译作有《通俗天文学》《三自性论》《伐致呵利三百咏》《印度古诗选》《摩诃婆罗多•初篇》等。金克木的一生值得好好写本传记,肯定好玩和复杂得要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奇特老头的几个人生片断。

  1936年,金克木和一位女性朋友到南京莫愁湖游玩。因女孩淘气,他们被困在一条单桨的小船上。两人谁也不会划船,船被拨得团团转。那女孩子“嘴角带着笑意,一幅狡黠神气,仿佛说,‘看你怎么办?’”年轻气盛的金克木便专心研究起了划船。经过短时间摸索,他发现,因为小船没有舵,桨是兼舵的,“桨拨水的方向和用力的大小指挥着船尾和船头。明是划水,实是拨船”。在女孩的注视下,金克木应对了人生中一次小小的考验。

  1939年,金克木在湖南大学教法文,暑假去昆明拜访罗常培先生。罗常培介绍他去见当时居于昆明乡间,时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见到傅斯年,“霸道”的傅所长送他一本有英文注解的拉丁文《高卢战记》,劝他学习。金克木匆匆学了书后所附的拉丁语法概要,就从头读起来。“一读就放不下了。一句一句啃下去,越来兴趣越大。真是奇妙的语言,奇特的书。”就这样,金克木学会了拉丁文。

  上世纪40年代,金克木在印度结识“汉学”博士戈克雷。其时,戈克雷正在校勘梵本《集论》,就邀请金克木跟他合作。因为原写本残卷的照片字太小、太不清楚,他们就尝试从汉译本和藏译本先还原成梵文。结果,让他们吃惊的“不是汉译和藏译的逐字‘死译’的僵化,而是‘死译’中还是各种本身语言习惯的特点。三种语言一对照,这部词典式的书的拗口句子竟然也明白如话了,不过需要熟悉他们各自的术语和说法的‘密码’罢了。”找到了这把钥匙,两人的校勘工作越来越顺利。

  上面三个故事,看起来没有多大的相关性,但如果不拘泥于表面的联系,而把探询的目光深入金克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不相关的文字或许就会变得异常亲密。简单说,这种方法是“眼前无异路”式的,集全部心力于一处,心无旁骛,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金克木把自己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和丰富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写出了一篇篇珠玉之文。我们选编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这些珠玉相关联的一些收集起来,看能否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在编选过程中,我小心翼翼地克制自己,尽量把选文控制在谈读书的范围内——否则,这个选本将是全集的规模。

  三

  在一个知识越来越复杂,书出版得越来越多的时代,我们首先关心的当然是读什么书。如果不加拣择,见书就读,那每天以几何数量增长的图书,恐怕会炸掉我们的脑子,还免不了庄子的有涯随无涯之讥。那么,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又如何读懂呢?

  “有人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无从问起了。”可是,光“中国古书”就“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敢夸这海口?”夸这海口的,正是嗜好猜谜的金克木——“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就中国古书而言,不过是《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数种;就外国书而言,也不过《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略微深入接触过上列之书的人都不免生疑,这些“‘太空食品’一样的书,怎么消化?”选在第一辑里的文章,前一部分是金克木勾画的“太空食品”系谱,有了这个系谱,我们可以按图索骥,不必在枝枝杈杈的书上枉费精神。后一部分,则是对这些书的消化之道,体现了金克木自己主张的“生动活泼,篇幅不长”风格,能让人“看懂并发生兴趣”。认真看完这些文章,直接接触原作(即便是抽读或跳读),再配合简略的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就一般人说是‘文史足用’了”。照此方法读下去,不知道我们是不是有幸某天会惊喜地发现——“书读完了”。

  可是,古代的书跟我们的时代差距那么大,西方的书跟我们的思维习惯那样不同,印度的书有着各种不可思议的想象,如何拆除这些壁垒,明白作者的弦外之音,从容地进入书的世界,跟那些伟大的写作者共同探讨人心和人生的奥义呢?金克木提供的方法是“福尔摩斯式读书法”与“读书得间”——这是本书第二辑的内容。

  四

  在金克木看来,要真正读懂一本书,不能用“兢兢业业唯恐作者打手心读法,是把他当作朋友共同谈论的读法,所以也不是以我为主的读法,更不是以对方为资料或为敌人的读法。这种谈论式的读法,和书对话……是很有趣味的”。“一旦‘进入角色’,和作者、译者同步走,尽管路途坎坷,仍会发现其中隐隐有福尔摩斯在侦探什么。要求剖解什么疑难案件,猜谜,辩论,宣判。”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要有尚友古人的胸襟和气魄,敢于并且从容地跟作者交朋友(却并不自认能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他本人);一层是跟着作者的思路前进,看他对问题的描述或论证能否说服我们。这样做也有两重收获,一是读书时始终兴致昂然,二是读会的书就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有字的部分有了方法,怎么读那些书间的空白呢?——这或许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古人有个说法叫‘读书得间’,大概是说读出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于无字处看出字来。其实行间的空白还是由字句来的;若没有字,行间空白也没有了。”“古书和今书,空白处总可以找出问题来的。不一定是书错,也许是在书之外,总之,读者要发现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不是专挑错。”这就是金克木的“得间读书法”。用这个方法读书,可以明白书写书者的苦心孤诣和弦外之音,进而言之,说不定还会发现古人著述的秘密。

  金克木曾提到佛教文献的一个特点:“大别为二类,一是对外宣传品,一是内部读物。”照此分类,金克木认为,佛教文献里的“经”,大多是为宣传和推广用的,是“对外读物”。“内部读物”首先是“律”,其次是算在“论”里的一些理论专著,另外就是经咒。如此一来,佛教典籍,除了“经”,竟大部分是“对内”的(“经”里还包含很多对内部分)。对内的原因,或是记载了“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容,外人最好不要知道;或是满纸术语、公式,讨论的问题外人摸不到头脑,看了也不懂。更深层的原因是,“佛教理论同其他宗教的理论一样,不是尚空谈的,是讲修行的,很多理论与修行实践有关。当然这都是内部学习,不是对外宣传的”。

  “不但佛书,其他古书往往也有内外之别。讲给别人听的,自己人内部用的,大有不同。这也许是我的谬论,也许是读古书之一诀窍。古人知而不言,因为大家知道。”在金克木看来,恍兮惚兮的《老子》和思维细密的《公孙龙子》,里面本有非常实在的内容,“不过可能是口传,而记下来的就有骨无肉了”。现在觉得浅显,仿佛什么人都能高谈一番的《论语》,也因为“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不像是对外宣传品,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连公认为历史作品、仿佛人人了解的《史记》,金克木也看出是太史公的“发愤之作”,所谓“传之其人”,就是指不得外传。正因如此,书中的很多问题,“‘预流’的内行心里明白,‘未入流’的外行莫名其妙”。知道了这些古人的行间甚至字间空白,或许书才会缓缓地敞开大门,迎我们到更深远的地方去。

  当然,读过了书,如果不能让书活在当下,“日日新,又日新”,那也不过是“两脚书橱”。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在书和现实的世界里出入无间?这正是本书第三辑的内容——“读书•读人•读物”。

  五

  金克木写过一篇题为《说通》的小文章,里面说:“中国有两种文化,一个可叫‘长城文化’,一个可叫‘运河文化’。‘长城文化’即隔绝、阻塞的文化。运河通连南北,是‘通’的文化。”对社会,对读书,金先生都反对隔绝、阻塞的长城文化,倡导“通”的运河文化。

  金克木出版的单行本中,如《旧学新知集》《探古新痕》《蜗角古今谈》等,书名都蕴含着“古”“今”“新”“旧”的问题。如他自己所说,他的文章,“看来说的都是过去……可是论到文化思想都与现在不无关联”。“所读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以这里说的古同时是今”。金克木关注的,始终是古代与现在的相通性,且眼光始终朝向未来。对他来说,“所有对‘过去’的解说都出于‘现在’,而且都引向‘未来’”。脱离了对“现在”的反应和对未来的关注,古书不过是轮扁所谓“古人之糟粕”,弃之不足惜的。

  只是,在金克木看来,单单读通了书还不行,“物是书,符号也是书,人也是书,有字的和无字的也都是书”,因此需要“读书•读人•读物”。“我读过的书远没有听过的话多,因此我以为我的一点知识还是从听人说话来的多。其实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而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反过来,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也许这可以叫作‘读人’。”“读人”很难,但“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言”正是“知人”和“知书”的重要一步。最难的是读物,“物比人、比书都难读,它不会说话;不过它很可靠,假古董也是真东西”。“到处有物如书,只是各人读法不同”。读书就是读人,读人就是读物,反过来,读物也是读人,读人也是读书。这种破掉壁垒的读书知世方法,大有古人“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较之“生死书丛里”的读书人,境界要雄阔得多。

  钱锺书力倡“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意在沟通东西,打通南北,要人能“通”。金克木“读书•读人•读物”的“通”,与钱锺书的东西南北之“通”,是一是二,孰轻孰重,颇值得我们好好思量。毫无疑问的是,有了这个“读书•读人•读物”的通,金克木那些看起来不相联属的人生片断和东鳞西爪的大小文章,就有了一个相通的根蒂。

  当然,书是否真的能够读完,书、人和物是不是真的能通,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要亲身体味领受才好。能确定的只是,金克木提示了一个进入书的世界的方便法门。

  六

  临了,要说明一下书中数字、标点的用法和文章的写作年份问题。为尊重原作,我们不对金克木先生与现行规定不一致的数字和标点符号用法强做统一,而是按其习惯照排。文章末尾原有年份的,一仍其旧。部分未标明年份的,编者根据各种资料推定写上,为与原标年份区别,加括号——如(一九八四年)——标明。另有少数年份尚难确定的,阙疑。部分文章在发表之后,结集时金先生另加了“评曰”,或指点文章读法,或又出新意,本书一起收入,以观其妙。

  最后,感谢金木婴女士授权此书出版,并应编者之邀写了后记。

  2005年12月写

  2016年10月改

  《书读完了》读后感(六):读书 读人 读世

  在北大读书时,钱文忠经常去拜会金克木先生,每次都发现自己成了老头倾诉的对象。在空空的书房里,金克木往往会海阔天空地“独奏”起来,从梵文、《论语》,一直侃到量子力学和释迦牟尼。几个小时之后,学生告辞出门,他还意犹未尽,“一手把着门,站着讲了半个小时”,然后“数说自己几乎全部的重要器官出了毛病。结束语照例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别的一些见过金克木的人也大都有同样的经历,老头的口若悬河让人一头雾水,之后给的稳定信息更是难以捉摸。

  不过在自己的文章里,老头的形象倒还算清晰。我们看到他从18岁就开始飘荡,“入大学图书馆任小职员,为时虽暂,获益殊多”,后因生计和国难成为记者或老师,又由中国而印度,“处鹿野苑,住香客房,与僧徒伍,食寺庙斋,披阅碛砂全藏……”1946年回国成了教授,才渐渐稳定下来。三十几年之后,对这段逝去年华的追忆成为金克木创作中最动人的一部分。求学和读书是他漂泊岁月里的一条主线,且一直延伸开来,其总结与身体力行的体悟大都被收入这本《书读完了》中。

  书里的文章可以看作是老头的“独奏”,“一不留神就写上万把字”。初读起来有些芜杂,再仔细看时,你会发现,除了写得高兴收不住外,老头或许是故意东拉西扯,不轻易有结论。《孔乙己外传》里,赛珍珠和康德一起出场,孔乙己与拿破仑纵论东西文化,牛顿出来比照胡适的科学方法,王阳明和达芬奇原来有共通之处,最后他也没忘了让孔乙己拍广告还酒钱。《九方子》更是不知所云,九方皋忽而成了公羊高,相马择人转而愤世嫉俗,秦朝与明代相通,又接于当今世界。金克木游走于古今中外之间,以话语的无章展现着它们的杂乱,或者告诉我们,其实不杂,那是历史的荒诞和规律在发挥作用。

  关于读书,老头还是想明确地说些什么。他告诉我们:书是可以读完的;要读书里的无字之处,因此读书也就是读人、读物。用老先生的话说,这是他“微薄经验的总结”,不过它回答了所有关于读书的重大问题:无涯书海中我们如何选择以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我们该如何应付读书与生活的隔膜?不想清楚这些问题,读书很可能只是消遣的一种。

  金克木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以为“连《资治通鉴》除了‘臣光曰’外也是‘东抄西抄’”,文化不是突然从地里就能长起来的,有其结构和系统,其中有创见能独立的书寥寥无几,只要花几年时间读通了这些根基之作,其他“多看少看无关大体”。这样概观中外、“文史足用”之后,面对无穷的书籍和多变的世界,就能更从容些,它们都会成为我们谈话的对象。

  在金克木那里,为补课、应考、谋生的读书是苦差事,而“读书应当是乐事”,它起因于探究世界的渴望,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宇宙、社会、人生都是些大谜语”,读书就是猜测其中“日出不穷的大小案件”,把人带入“一个又一个世界”。而看世界也就像读一本书,要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进行解释。读书也就是读人、读物,彼此相通,都会让现世人生变得更加广阔。“心中无宇宙,谈人生很难出个人经历的圈子”;不读书,也难以摆脱环境的束缚。

  《书读完了》所选文章中,不少是对话体式的。老先生读书有明确的对话意识,先追问“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从空白处读出字句来;之后又引入当下的时代、中国或自己的思考,成为中外古今的交流。他说《礼记》可用于现在的国际准则和人际习惯;以为列子是两千年前的卡夫卡,是会讲道理、著书的阿Q;从《尚书·汤誓》中,他发现古今战争中让士兵送死的法宝都是鼓动、诱惑和枪毙。于是“所有对‘过去’的解说都出于‘现在’,而且都引向‘未来’”,书、人、历史都从故纸堆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点在编者的《金克木的读书方法》中已有很好的论述,这里不再多谈。

  金克木就是如此这般读书的。十几岁时他就开始“读”老师和学生,教好了四个年级的弟子。之后不管在北大图书馆里当职员的短暂时光里,还是于印度随僧侣游学的难忘岁月中,他行路万里,读书万卷,力求会通。那么,这样读书、读人、读物最终会到达何种地方呢?

  那就是老先生身上时常闪现的境界。它出现于金克木对历史的体察中,这体察从《玉梨魂》革命加爱情的故事开始,到作者徐枕亚的失败爱情,再到法国大革命中革命者和卢梭的残酷“爱情”,最后延伸至老头眼前的大小事件上;它也总结了战国到20世纪所有圣人和百姓的悲欢,老头最后将其归结为古印度诗人的诗句,“光明又黑暗,仿佛明暗山”。我们说不清楚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也许它不能被表达,只允许进入。而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这里必须根绝任何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金克木的文章会显得那么芜杂,要讲出心里的世界,他只能如此。这些确实不是现在流行意义上的学术,不是从书堆中读出来的。畅游于海阔天空之后,它们总会回到个人身上,像金克木那样数量主要器官的病痛,唠叨还在远处的死亡。它们有宇宙的广阔,也包蕴个人的卑微。

  《书读完了》读后感(七):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

  我们从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我读的第一本书已经不记得是什么书了,但是我家小孩今年刚上幼儿园,也是从三岁开始读书识字,开学过去2个多星期了,从哭闹到不想上学,到喜欢上上学,到现在周末带她出去玩的时候,看见墙上的字,就开始和我说:“妈妈,我认识那个字”,虽然只认识“小” “上” “见” 这三个字,可以看出小孩对知识的渴望与兴奋。近些年因为国学热而兴起各个国学培训班,所以国学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幼儿园都教小朋友们读国学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国学教材。

  今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了,你今年买的书看完了吗?更甚至去年买的书看完了吗?虽然现在人们基本都会买或者看一些文学类的书和畅销类的书,因为这些书多事轻松愉悦的。很少有人专研古书如《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荀子》《老子》《孟子》《庄子》等数种;对国外的古书而言,有《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金克木的这本《书读完了》都是围绕上面这些古书做大量的分析和解析。

  今天看完金克木的这本《书读完了》,真是涨了大大的见识,收录了大量的古文文章和对古文的分析和见解。以前会觉得这些孔孟之道的书有些枯燥、晦涩、难懂,但是今天看完金克木老先生的《书读完了》里面对古书的分析,竟然没有了之前的枯燥的想法,也想一探究竟。

  前段时间李雨桐事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李和薛在网上互相撕的时候看到网上有个有趣的说法,女孩子还要多读书啊,以后撕起来有理有据的。从书本上说,道、理两字可以概括两三千年的文化思想,不但老子开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而且孔子也是开口“天下有道”,“天下无道”,闭口“道之不行也”,“大道之行也”,以至于“大学之道”,“生财有大道”。南齐刘勰作《文心雕龙》,开篇是《原道》。唐朝韩愈作《原道》,建立了“道统”。宋朝的哲学称为“道学”,又称为“理学”,讲“万事万物莫不有理”。于是“道” “理”并称,称为“道理”。

  在《古书试新读》这篇中,金克木老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老子《道德经》的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句,道和名并列)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对句,推进一边,由名延伸,有和无并列。另有一对是始和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三对句,再由无延伸,又成一对,妙和缴并列,这是由前面两对演绎出来的,重复第一对常字。)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又标出一对,同和异并列,指出所异的是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同生玄,玄又生妙。妙非一,是众。天地万物之妙由玄之又玄入门。)

  前面六句是三对,三对中的后二句以“故” 字连接前面。末三句是单行推进线,全章是两扇门,每门自有顺序安排,很严密。这一章中,主要的词有对偶。道、名、无、有、始、母、妙、缴、同、异。句子也不离对偶。对偶又归于一,由玄至妙。

  金克木老先生还给我们说了书的阅读,书的阅读是可以分层次的,在这本《书读完了》中金克木老先生给的建议是:一是把文言文当白话文读;二是可以跳着读,古书哪里能处处懂;三是拣软性的读,不要先啃硬骨头;四是自己去解说,边读边解,别去找标准答案,那是不存在的。读书不是应考,读书“为己,而为人乎哉?”深浅只能由自己,别人是帮不了忙的。喜欢读书的人,不一定出于功利目的,多读书、长学问至少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自身。

  读完这本金克木的《书读完了》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不能读完就算了,而且要时时翻阅才能深刻理解书中的文章。也可以看了某篇古文后,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看看金克木老先生对古文的见解。在这本书中金克木老先生不仅分析古文的文字,还有对古文的独特见解,因为金克木老先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看书是孤独的,要把这种孤独转化出来,所以金克木老先生甚至和书对话、和作者对话,或者自问自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