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10篇

2018-04-07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10篇

  《科学终结(修订版)》是一本由【美】约翰·霍根(John Horgan)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一):其实,你没必要对书的名字耿耿与怀

  看过很多科普类的书,但却很少看到如《科学的终结》这样一本首先是在书名其次是在内容上都很让人震惊的书,特别是在注意到本书的副标题——“用科学究竟可以将这个世界解释到何种程度”——的时候,这样的感觉越发趋于强烈文艺复兴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越来越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同时,也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内心世界;当然,也不可避免培养了人们某种程度上的刻薄、刁钻以及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不切实际期望。无论如何,在对这本书得出自己的第一印象之前,不如先安静一会儿,理一理思绪三思而后行更为稳妥一些。

  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为什么竟然会引起了这么多的争议甚至是批评反对声音呢?以至于这本书在20年前刚出中译本时,译者在评介中如是来结尾:“显然作为一本较严肃的科普读物,《科学的终结》仍值得一读,它也确实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但正如李政道和郝柏林两位先生所云:此书在本质上却是‘一本坏书’。因此,在阅读本书时,‘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科学普及的熏陶,如今的人们已经不会动辄对一本书抱以“友邦惊诧”般的快速反应了。到底怎样,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

  《科学美国人》是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一本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的姊妹刊,是一本大众化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作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资深撰稿人,约翰·霍根对于当代科学有着卓越领悟——原因就在于,他具有一种常人无可企及的优越条件,能借工作便利,经常性地接触科学界的名家,诸如罗杰·彭罗斯、史蒂芬·霍金等等,并能得心应手地刺探他们内心深处思想。所以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霍根能够触及这些大名鼎鼎人物平凡一面活跃的思想。约翰·霍根认为,科学家“在面对认识限度时……更像常人一样,易受到自己的恐惧欲望的左右”。也就是说客观而言,这么多年的科学普及,一方面起到了它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神化了科学以及科学家,普通人们的口味都已经有所变化,更不用说科学家自己了!

  所谓的“终结”,一共包括十章的内容,即“进步的终结”“哲学的终结”“物理学的终结”“宇宙学的终结”“进化生物学的终结”“社会科学的终结”“神经科学的终结”“混杂学的终结”“限度学的终结”以及“科学神学,或机械科学的终结”。从来人所得到的教诲是,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学也是无止境的。如今,当约翰·霍根提出“科学的终结”这种观点时,他又是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见解呢?在本书里,约翰·霍根着力探讨了这样一些问题——是否所有重大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所有值得追求知识都已被掌握了吗?是否存在着某种标志着科学之终结的“万物至理”?重大发现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今天的科学是否已衰退到只能解答细枝末节的问题、只能修补现有理论地步……

  约翰·霍根发现,在这本书里他所采访的许多科学家,在涉及到上述沉重话题时,无一不被某种深深不安所左右。这样的一种感觉,其实在一百多年前,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话以及后来的量子力学兴起的时候,当时的科学家们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疑虑。当时,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发表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而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开尔文男爵却若有所思地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晴朗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而“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今天,对于《科学的终结》,回想起百余年前的这些话,也许可以稍微静下心来,不必急于得出什么结论,而要耐心地等一等,等待科学家们的研究取得新的成果

  而在本书的“跋”中,约翰·霍根也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科学的主流观点的敬意以及其他一些想法。对于这本书在1996春问世后所引发的反响,在如此之广的范围内受到如此众口一致的谴责,他说,“诚非我始料之所及”。或许,约翰·霍根的本意,不过是想强调一下对科学的最大威胁可能来自于科学规范的某种丧失罢了。而要想对这一想法进行验证,除了跟随他的脚步和采访,对当今科学世界的成果进行一番审视和回顾,还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至少,急于驳斥的反应显然很不公平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二):终结。(转载)

  现在离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差不多有十一年了。我对它的感觉从不懂,到基本看懂,再到满心的哀伤

  那曾经是我们童年少年时期信仰——科学,一个闪烁着高远清晰亮光名词。仿佛生活中一切的问题都可以有一个科学解释,在看到答案的那一刻,一切怀疑和恐惧都会消失。

  这些年经历种种变迁。走进大学,再走出大学。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找到他们的路。各种选择,各种谋生。才明白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答案。我们只是活着,凭借求生的本能,活下去而已。

  谁会去研究什么重大问题呢。谁会去在乎我们有生之年看不到答案的、遥远的理论问题呢?就算有人研究,也不过是为了在有保障科研系统中取得一席之地享受名望和高薪,如此而已吧。

  曾经科学家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有如神学家对待神学。实验室如同修院,聪明而专注的人们清心寡欲,远离世俗,用尽毕生的汗水,去寻求最高真理。可他们都去哪里了呢。还有谁会在不眠的夜晚,苦苦思索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问题呢。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在曾生活过的小城市中心的新华书店,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努力伸手够到书架高处的一本量子力学著作。

  现在呢。仿佛一切早已终结,任何意义都不再存在,我们在时间的尽头之后又生活了无限长的时间。

  转自:豆友SR4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三):认识科学

  关于科学一类的书可以说得上是我读书以来一直不喜欢触碰的一类书籍,大概是因为自己属于文科范畴,然后对于科学存在着敬仰,害怕自己读不会,吸收进去的东西将会是一知半解,万一哪天不经意说出来,会给“科学”二字蒙羞。毕竟,正常人理解,科学都是客观存在的,最具权威性的东西。当我翻开《科学的终结》时候,厚着的一本,承载着满满分量的科学内容,说实话我是害怕的,害怕自己看不下去,但是心里面却鼓励着试着去挑战这样高难度的知识,一回生两回熟。

  作者约翰·霍根, 《科学美国人》杂志资深撰稿人,他的文章常出现在《纽约时报书评》、《新共和》、《发现》、《新科学家》、《科学》和《集萃》等杂志上。正因为借助这样的工作便利,他走访了科学界的名家,诸如史蒂芬·霍金、托马斯·库恩、里斯·兰顿、卡尔·波普尔、史蒂文·温伯格以及E·O·威尔逊,等等科学家们。最后以才华横溢笔触描写了这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们平凡的一面和他们超脱于常人的神奇活跃的思想,形成此书。

  书中:科学家通常与容易自以为是的其他学者不同.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不是在建构真理,而是在发现真理;其工作是要揭示经验世界存在的规律.而不仅仅是去解释它。但科学的力量存在着自身固有的限度,如量子力学显示出不确定性,混沌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的预见是不可能的,同时,科学合理性本身正受到新勒德派分子保护动物权利活动分子、宗教原教旨主义者以及新时代信徒攻击。因此本书共分成十章,每一章解释一个科学学科的终结,并通过采访一名科学家的,让我们像看人物传记一样去认识他,然后去理解他背后所代表的科学。我们可以了解关于进步、哲学、物理学、宇宙学、进化生物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混杂学、限度学、以及科学神学或机械科学的终结,并能够接触岗瑟·斯滕特、本特利·格拉斯、列奥·卡达诺夫、尼古拉斯·里查、弗兰西斯·培根、卡尔·波普尔、爱德华·威滕、约翰·惠勒、史蒂芬·霍金等这些科学家们的一生所至力的这些伟大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本书中作者所着力探讨的:是否所有重大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所有值得追求的知识都已被掌握了吗?是否存在着某种标志着科学之终结的“万物至理”?重大发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今天的科学是否已衰退到只能解答细枝末节的问题、只能修补现有理论的地步?对于诸如此类敏感问题,在作者采访了那些科学家们后,并与他们深刻讨论之后,抽象出了率真的答案。在作者笔下的这本书读来既让人兴奋激动,又给人带来衷心的愉悦,重新洗刷了自己对科学的认识。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四):是科学的终结,还是科学的限度?

  霍根这本书中,在两个意义上来解释科学的终结。其一,科学不再可能会有革命性的理论创建,未来科学只能在既有“范式”内做一些解答“难题”的工作,所以科学终结了。其二,科学或许永远不可能找到“终极理论”来解释一切,所以企图寻找“终极理论”的努力只是对科学能力的不切实际幻想,是一种“理性的自负”。人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有着生物学意义上的限度,而这也是科学的限度。科学发展到当今,已经极为接近这个限度了,所以科学终结了。第一种意义上的解释,其实就是库恩说过的那一套,只不过库恩在科学革命发生可能性上更为乐观罢了。而第二种意义上的解释,提出了科学限度的问题,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纯物理的机械世界,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具有意义价值人文世界。因此科学解释这个世界必须有一个界限,但是这是否可以说是科学的终结呢?也许这是霍根作为一名记者惯用的噱头罢了。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五):因为孤独,所以要一直向前

  我们人类是孤独的吗?正如《科学的终结》前言中所云,作者热切地希望外星生命能够在我的有生之年被探测到,因为那可使科学产生意料之外的变化。但考虑到哪怕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与地球间的遥远距离(即便我们最快的宇宙飞船,也要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抵达),达成类似发现的机会可以说微乎其微

  因为看似不可能我们便说自己已到达极限了吗?不!因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好世界的能力不存在极限。科学,不就是应该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存在吗?

  那么,因为好像感觉更高阶的科学是神秘的,那么就随心所欲地用“猜想”和创新词儿的方式去证明科学在进步吗?好像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看了这本书我才能明白,为什么这本书20年前刚出版时引起轩然大波,但二十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能证明此书的观点是错的。

  好书,值得每个人读。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六):逆向思维看科学发展

  (1007)看到《科学的终结》这一书名时,我很好奇,应该是即使有一天人类终结了,科学也不会终结吧。在整个宇宙之中,科学只会不断的上升发展,从低维度发展为高维度,从低级阶梯登上更高的层次,从初级文明进化为高等文明,科学的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科学不会终结。

  美国作者约翰·霍根的这本《科学的终结》还有个副标题:“用科学究竟可以将这个世界解释到何种程度”。所以这本作者的采访集,以此名命名其实是“怼”了一下科学家们和所有抱持上述观点的我们——你说科学不会终结?那我就要刨根问底问个清楚,科学究竟会不会终结。约翰·霍根的座上宾们是斯蒂芬·霍金、托马斯·库恩、克里斯托弗·兰顿、卡尔·波普尔、史蒂文·温伯格以及爱德华·威尔逊等等。而约翰·霍根则是《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职撰稿人,具备了专业优秀记者与作家素质。记者的身份让他关注焦点,问题咄咄逼人,绝不因对方显赫的科学地位而怯场;作家的身份则让他的行文流畅易懂,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能通过巧妙的梳理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这样的约翰·霍根看起来生来应该有这样一场与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们的对话,这场世纪思想碰撞必然值得关注。

  在前序中,刘兵提到李政道和郝柏林对此书的批语:此书在本质上却是‘一本坏书’,因此,在阅读此书时,‘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虽然‘终结’的提法是个xue头,但是这种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已知概念,不迷信固定思维的“反向思考”仍值得肯定。刘兵对作者价值观也有类似的看法,虽然科学观达不到领域内专家以上的水准,还处于朴素和陈旧的阶段,但是他究根底的“终结”问题却已是哲学层的观点。一个科技观,一个哲学观,并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对这样的对话,我们也不该吹毛求ZI,错过这场盛宴中爆发出的欣喜火花。放下误解,不妨敞开来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进步的终结。这里的进步指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历史规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一种畸变、一种随机的侥幸、一种由社会智力财富政治共同促进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当这些外在条件消失殆尽时,科学的进步存在终结的可能。最显而易见的是政治手段的打压、社会的抵制、财力支撑的消失、智力的QUE失、信念的消亡。从这种带些宿命论式的悲壮之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先见之忧,当然,你可以说他‘想多了’。

  哲学的终结。任何学科发展到最后都变成哲学,哲学会有终结的可能吗?想想,哲学的载体消亡时,富丽其上的哲学即便存在,也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如人类之爱的消失。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七):听犀利记者讲述好玩科学家八卦

  其实翻开这本书之前有点被书名吓到了,因为感觉看书名好像这是一本很严肃很深奥的科学书,结果怀揣着“我肯定看不懂”的想法一路翻看,我一个文科生居然不知不觉看完了,并且觉得十分意犹未尽!好奇驱使我去查了查作者的资料,我才知道原来这位作者是《科学美国人》地资深撰稿人啊!

  《科学美国人》是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是大众化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作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资深撰稿人,约翰·霍根对于当代科学有着卓越的领悟,因为他具有常人无可企及的优越条件,能借工作的便利经常性地接触科学界的名家,诸如林恩·马古利斯、罗杰·彭罗斯、弗朗西斯·克里克、理查德·道金斯、弗里曼·戴森、莫雷·盖尔曼、斯蒂芬·杰伊·古尔德、史蒂芬·霍金、托马斯·库恩、克里斯·兰顿、卡尔·波普尔、史蒂文·温伯格以及E.O.威尔逊等,并能得心应手地刺探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

  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霍根以才华横溢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平凡的一面和活跃的思想。科学家“在面对认识的限度时……更像常人一样,易受到自己的恐惧和欲望的左右”。

  本书对文科生可以算十分友好了,没有涉及任何专业的数理知识,轻轻松松地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科学”这个大话题。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八):可爱的科学家们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有点点吃力,尤其对文科生来讲有些科学家的名字是很陌生的,但其实认真看下去就会发现,整本书可以当做一本八卦采访(科学家篇)来看。

  之前有段时间网上很火的文学家的八卦,被戏称为巴黎文学圈“毒瘤”的雨果大大惹得网友们大呼好萌,相信我,这本书里平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家们会让大家觉得更萌。

  互相“瞧不上”,跟夫人因为洗碗的频率是“经常”还是“偶尔”而争论,刚开始因为一些意见不同而吵架认识的两个人后来经互相被吸引继而结成连理最后互相理解对方等等等等八卦,这可比明星八卦精彩,比文学八卦有趣得多了。

  在我盘算着该怎样降低自己对采访的期望值时,波普尔走了出来。他已有些驼背,戴着助听器,人出乎意料的矮,因为按照我之前的预想,能写出如此独断霸气的文字,其人也应该长得高大霸气才对。然而,他却像最轻量级拳击手一样动感十足,挥舞着我为《科学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大致写的是在量子力学问世后,科学家正被迫放弃把物理学当作完全客观的事业这一信念):[7]“我不相信这上面的任何一个字”,他以一种带奥地利腔调的咆哮宣布,“主观主义”在物理学中——量子力学或无论什么别的地方——都没有容身之地。“物理学,”他继续嚷着,同时从桌子上抓起一本书,再把它扔到桌子上,“就是那么回事!”说出如此豪言的人,竟然与他人合著了一本信奉二元论(即认为观念和其他一些人类意识的产物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书。

  即便终于坐了下来,他仍不时地弹起来去搜寻能支持自己所谈及观点的书籍或文章。为了能从记忆中挖掘出一个人名或日期,他会不停地揉着太阳穴,不停地咬牙切齿,仿佛正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似的。有那么一阵子,他忽然想不起“变异”这个词来,就开始一下又一下地把自己的脑门拍得“噼啪”作响,并喊着:“词(儿),词(儿),词(儿)!”

  词汇像机关枪子弹一样从他嘴里喷射而出,以压倒一切之势向我倾泄, 以至于尽管我事先准备了许多问题,此刻已完全丧失了就其中任何一个向他请教的希望。“我虽已年逾九旬,但我还能思考,”他宣称,就像他怀疑我会怀疑这一点似的;接着又不知疲倦地向我兜售由他以前的一名学生——岗赛·魏契特肖瑟(Günther Wähtershäser),一位德国专利代理人,曾获化学博士学位——提出的生命起源学说。[9]波普尔不断强调他认识20世纪科学的所有“巨人”: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Heisenberg),但他指责玻尔(Niels Bohr)——他对玻尔“非常了解”——因为他把主观主义引入了物理学。玻尔是个了不起的物理学家,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但他却是个可怜的哲学家。并且别人简直无法同他对话,因为他总是说个不停,只偶尔地让你说一两个字,然后立即把你打断。

  这段真的是把波普尔从书本上冰冷冷的科学家变成了一个可爱执着的小老头~想知道更多有趣的事就去看书吧。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看懂哦。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九):科学是否会终结?

  《科学的终结》,仅就其名称而言,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首先来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有关论述早已在我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说科学的总结未免有对前人不敬之嫌,其次终结在我们的理解里无非就是结束了,完成了,科学的终结难道是科学存在的使命意义已经结束了,科学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再无建树了?!也无怪乎本书二十年前在中国出版时引起的不绝于耳的批评声了。 对于非理工科学生来讲,科学一直是一个高大上但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一个东西,我一直以为这是属于阳春白雪的,而我只适合那些下里巴人的,但是略微翻了一下,虽然书中也提到了各种显得神秘复杂的名词量子力学、相对论、弦理论等等,但是关于科学家们的访谈对话却更和我的胃口。在书中,以往科学家们都脱下了在科学研究中严肃紧张一丝不苟的外衣,而更像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常人了,也有面对未知世界时的恐惧,就像本书前言中所说,在霍根的笔下,那些大腕科学家们许多都自以为是、妄自尊大、装腔作势、心胸狭隘,而这些性格缺陷又同科学大师们强劲的思想魅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科学众生相。 全书分为了十一个章节,除去第十一章算是总结以外,其他的十章从十个方面对于各个类别科学的终结进行了阐述,有关于进步、哲学、物理学、宇宙学、进化生物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混杂学限度学以及科学神学或机械科学的终结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至始至终也未对到底什么是科学的终结做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有关于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终结只能靠我们从书中从其与科学们的对话之中得出我们自己的理解了。所谓的科学的总结更像是指在宏观方面的总结,所谓的科学的总结就像是一座所有的架构均已完成,只是装修了一部分的毛坯房,即有关于科学的重大发展问题均已被解决,剩下的就是实用性科学了,也就是如何对房屋进行装修,使房间看起来更加的富丽堂皇罢了。 最初的时候,我以为科学的终结这个观点是科学家们提出的,但是在阅读本书前言时才发现,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约翰霍根,一位出身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记者,这实在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了。通过文中对科学家们外貌和性格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他对文字有着精准的把握,在对哲学家波普尔的采访时他这样写道,波普尔走了出来,已经有些驼背,带着助听器,人出乎意料的矮,说话时会不停的揉着太阳穴,不停的咬牙切齿等等,精准的将一个人神形兼备的描绘了出来,或者很多人物传记作者都未必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纯文科出身的记者对于科学的洞察力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不然也不会提出科学的终结这个引人非议的论题了,他二十年前宣称的未来将不会再有如量子力学、进化论等重大的启示或革命的预见已然成为现实。。。

  无论约翰霍根有关于科学的终结的论断在未来会不会变成现实,但是他有关于科学发展的有关论点依然值得我们审慎思考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十):可爱的科学家们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有点点吃力,尤其对文科生来讲有些科学家的名字是很陌生的,但其实认真看下去就会发现,整本书可以当做一本八卦采访(科学家篇)来看。

  之前有段时间网上很火的文学家的八卦,被戏称为巴黎文学圈“毒瘤”的雨果大大惹得网友们大呼好萌,相信我,这本书里平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家们会让大家觉得更萌。

  互相“瞧不上”,跟夫人因为洗碗的频率是“经常”还是“偶尔”而争论,刚开始因为一些意见不同而吵架认识的两个人后来经互相被吸引继而结成连理最后互相理解对方等等等等八卦,这可比明星八卦精彩,比文学八卦有趣得多了。

  在我盘算着该怎样降低自己对采访的期望值时,波普尔走了出来。他已有些驼背,戴着助听器,人出乎意料的矮,因为按照我之前的预想,能写出如此独断霸气的文字,其人也应该长得高大霸气才对。然而,他却像最轻量级拳击手一样动感十足,挥舞着我为《科学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大致写的是在量子力学问世后,科学家正被迫放弃把物理学当作完全客观的事业这一信念):[7]“我不相信这上面的任何一个字”,他以一种带奥地利腔调的咆哮宣布,“主观主义”在物理学中——量子力学或无论什么别的地方——都没有容身之地。“物理学,”他继续嚷着,同时从桌子上抓起一本书,再把它扔到桌子上,“就是那么回事!”说出如此豪言的人,竟然与他人合著了一本信奉二元论(即认为观念和其他一些人类意识的产物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书。

  即便终于坐了下来,他仍不时地弹起来去搜寻能支持自己所谈及观点的书籍或文章。为了能从记忆中挖掘出一个人名或日期,他会不停地揉着太阳穴,不停地咬牙切齿,仿佛正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似的。有那么一阵子,他忽然想不起“变异”这个词来,就开始一下又一下地把自己的脑门拍得“噼啪”作响,并喊着:“词(儿),词(儿),词(儿)!”

  词汇像机关枪子弹一样从他嘴里喷射而出,以压倒一切之势向我倾泄,以至于尽管我事先准备了许多问题,此刻已完全丧失了就其中任何一个向他请教的希望。“我虽已年逾九旬,但我还能思考,”他宣称,就像他怀疑我会怀疑这一点似的;接着又不知疲倦地向我兜售由他以前的一名学生——岗赛·魏契特肖瑟(GüntherWähtershäser),一位德国专利代理人,曾获化学博士学位——提出的生命起源学说。[9]波普尔不断强调他认识20世纪科学的所有“巨人”: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Heisenberg),但他指责玻尔(NielsBohr)——他对玻尔“非常了解”——因为他把主观主义引入了物理学。玻尔是个了不起的物理学家,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却是个可怜的哲学家。并且别人简直无法同他对话,因为他总是说个不停,只偶尔地让你说一两个字,然后立即把你打断。

  这段真的是把波普尔从书本上冰冷冷的科学家变成了一个可爱执着的小老头~想知道更多有趣的事就去看书吧。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看懂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