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村落效应》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村落效应》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0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村落效应》的读后感10篇

  《村落效应》是一本由[加] 苏珊·平克(Susan Pinker)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90,页数:3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落效应》读后感(一):面对面交流是适合90后更好的社交方式吗?

  这本书讲的宗旨只有一条,面对面交流更有利于建立人际关系。我想和今天看到的另一篇文章联系起来说点感受

  文章题目是对当今中国90后及00后深入骨髓的剖析。(原址:http://mp.weixin.qq.com/s/edflX3GZxhusQsFiPRqnPA。)文章很不错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我有兴趣的是这里面讲到一个现象:两个在线上聊的很high的00后孩子,约好线下见面聊。见面后,两人沉默不语,低头耍着手机,熬过了艰难的几分钟,然后对彼此说:“我们还是线上聊吧!”。这种现象是现在年轻人社交的缩影。对于他们来说,线上交流比面对面交流感受更自在。这一点和书中提到面对面交流才会增进感情是相违背的。由此,我想到面对面和线上体验固然不一样,但是适合人类的交流方式没有固定,取决于这个人成长环境

  以90年代为界,在90年代以前,没有网络时代。我们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信息,寻求帮助,建立社交。在这之后,我们的生活开始慢慢与网络发生了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网络去解决。比如:吃饭,有饿了吗、美团外卖;购物,有淘宝、京东、海淘;出行,有滴滴、神舟专车;租房,有airbnb、58同城;社交:QQ、微信微博等。线上的这些产品延展了我们的物理范围和生活效率;我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作为90年代以前的人,是在建立的真人的社交关系之后再去建立线上社交;而90年代以后的人,是生活在线上的一代,线上的生活状态常态,线下交流是非常态。两者是完全颠覆的。

  本书所讲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面对面交流是建立人际关系更好的一种种形式,这是在线上生活为常态的情况下的一种倡导,而不说面对当今的大环境要如何去处理。只一味的强调,忽略大环境的影响,这个观点难在现在的背景下立得住。

  随着成长,我们建立了很多的关系,婴儿母亲的关系、儿童家庭关系、少年群体的关系、婚姻社会的关系;无论用什么社交形式,我们都是由这些关系而组成的;不同年代的人在所处的大环境下成长,一定有该环境下的社交方式,无论去倡导哪一种更好,都无法阻止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强关系,在虚拟生活里建立弱关系。强弱关系在各自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全由个人的生活状态决定。线上和线下两种状态在撕裂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停的切换状态;如果我们不克制的话,两种社交交织起来的焦虑恐慌会将你的注意力全部瓦解。两种社交生活中,我们要为自己建立边界,以免自己陷入混乱

  《村落效应》读后感(二):走下网络,face to face

  ---------------------读《村落效应》 文/纪汐

  什么能预测两个人的婚姻是否长久呢? “你在品尝我做的饭菜时,会有何反应?你喜欢我家人吗?你们能不能一起解决问题?你们能否帮助彼此度过个人危机,分享彼此的快乐幸运?" 等等这些其实并非头等大事,最重要的是你们必须有能力解决问题。两个人是否能共同面对逆境,是否像亲密无间朋友一起分享快乐,比任何的性格配对更加重要。

  苏珊平克在她的《村落效应》如是说。面对面一起解决问题,分享快乐过好生活是婚姻长久的不二秘诀。苏珊平克作为加拿大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记者作家。曾在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学习心理学拥有长达25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在麦吉尔大学教授心理学。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中心的掌门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2013年《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名列第3的史蒂芬·平克的妹妹,苏珊平克的第一本书《性别悖论》甫一出版, 就于2009年获得美国心理协会有名文学奖——“威廉·詹姆斯图书奖”(William James Book Award),并已经在17个国家出版发行。

  在这个网络盛行的在线时代,我们的微信,facebook,whatsapp,领英上都是几百个几千个朋友,看似高朋满座,可以通过网络快捷便利联系到我们想要联系的人,了解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可是我们却觉得越来越孤独,我们满肚子心事不知道该向谁倾诉,面对着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里面的一堆好友,却发觉无法启齿的事情太多太多,我们只能默默承受,默默消化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前两天有个朋友分享说:Facebook发布了虚拟现实社交网络Spaces,你可以和最多三个朋友一起通过VR头盔进入这个虚拟世界。大家可以语音聊天、画画、看视频、自拍等等。目前的功能更多偏娱乐,体验也很初级。但这只是一个开始,Facebook的野心是打造一个真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浩瀚宇宙中有很多星球,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创立的虚拟身份,大家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做任何真实世界里的事情,甚至更多,因为这里跨越了物理的局限。虚拟世界中有自己的规则、社会、组织货币,甚至伦理

  如果说Facebook真的这么做了,那么苏珊平克在这本书提到的我们在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哺乳的过程当中,那种非语言的交流,肢体接触,以及由此分泌的催产素,是否就没了呢?而人是否会越来越孤独呢? 看似越来越多的年轻选择了通过线上去沟通,甚至很多互联网公司也不断的开发软件来适应这个潮流。那为何我们却再也难以找到那种归属感了呢?

  《村落效应》在这个时候出版,无疑是一股清流,让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时代,科技益处真的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大,那么多吗?在线世界真的能取代我们的线下现实世界吗?撇开苏珊平克在书里提到的各种数据论证了面对面可能避免疾病原因外,至少很多时候人的情感交流除了语言,更需要非语言的交流,譬如书里提及被誉为”十二步上帝“的成瘾问题专家-平斯基是如何通过频繁地点头,赞同的大笑,情感映射,温柔膝盖轻拍等肢体语言影响着其他人,让那些瘾君子从濒临死亡的绝境走了出来,过上了以前从未奢望新生活。

  全书健康长寿,人际,饮食,婴儿,儿童,少年,婚姻,商业等多个角度,多维度的论证了“face to face”可以带来身心真正的放松归属感。而归属感,亲密感是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不断累积的。所以至少看完这本书我是完全赞同苏珊平克的观点。

  人与人之间,不要让我们彼此之间隔着一台手机。

  走,让我们关掉电视电脑,放下手机,和我们的亲人,好友,当面好好聊一聊吧。

  20170424

  纪汐

  《村落效应》读后感(三):《村落效应》:田园将芜胡不归?

  信息时代的到来,似乎让一切都变得相当便利,而这诸多便利中,“社交便利”必然是其中极典型的一项。现代人的手机里总有几款社交工具,帮助我们和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随时保持联系。几千里之外的人,只要动动手指,立刻就能“互诉衷肠”——似乎人类已经彻底解决了社交时的空间阻碍,再要发展,大概就只能实现心灵感应”了。

  可另一方面,尽管我们的社交越发便利,但我们的“孤独”却也越发明显原本需要见面,吃吃茶聊聊天来谈论的事情,现在分分钟就可以通过网络搞定。也许这样是更加快捷了,可我们却失去了“吃茶聊天”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们便陷入了这样奇特的孤独:明明大家都“在线”,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见面”。这就像是对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美好祈愿的讽刺——我们确实都连在一起了,可每个人却都成了孤岛,每座岛上都只有一个人,对着巴掌见方的屏幕吃吃发笑。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吗?的确,我们没办法论证网络社交究竟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在苏珊·平克的《村落效应》里,作者呼吁人们回归“面对面社交”——它的多多好处真切切,甚至“注定”可以让人,多活上十年八年。

  事实上,这种从寿命上给人的担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某些“伪科学性质宣传。然而实际上,《村落效应》是一部相当扎实的社会学著作。它从多个角度,论证了“面对面”社交——即“村落效应”所带来的好处。长寿老人多出于山村之中,一方面是生存环境上的山清水秀,远离尘嚣,但更关键的,是乡村生活所提供的“如环氧树脂般胶着粘合的社交纽带”。生于斯,长于斯,人们彼此依赖,少了些猜测,多了份信任自然过得简单惬意逍遥自在

  因而在苏珊·平克看来,村落的意义,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交际范畴。而在“前信息时代”,城市中的人也许同样能保有合适数量的“朋友关系”,因为时间和空间,总会阻碍我们认识更多的人。可当信息时代到来,瓶颈彻底打破,我们拥有了无比巨大的交际圈子,也就有了应付不完的人际关系。也许人在大多数时候能够理清社交媒体上的“亲密关系”、“普通朋友”、“点赞之交”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层次区分,但这无疑要投入精力,而总有一些不识趣的人会来扰乱你的情绪破坏你好不容易划分清楚的社交层次。更关键地,是网络社交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朋友圈”里的所谓分享,看似是增进人们交流的好办法,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天天都在举办“假面舞会”的地方——每个人都在那里展现给别人自己想给人看的一面,却又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以及总是光鲜亮丽的别人。社交媒体让我们压力陡增,我们却只能依赖这个“始作俑者”去排解——毕竟我们的朋友,大都“只在线上”。

  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是徒劳的,压力无从消除,而它往往又正是导致人们健康状况受损的“第一凶手”。除此之外,作者还论证了面对面社交给不同人群带来的种种好处——“亲密接触”是婴儿快乐成长的第一步,“家庭聚餐”可以让孩童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及得体的自我表达,“言传身教”远比给每个孩子发一台平板电脑,或者用PPT演示取代传统板书这样刻意的高科技手段更能给少年良好教育。至于婚姻、商业等领域,面对面带来的情感交流和信任的可能,其意义更不言而喻——为什么人们要在酒桌上谈生意?还不是因为醉酒状态下的交流更加“面对面”!

  当然,整部《村落效应》读完,读者或许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作品所讲述的道理,其实我们在生活里大多已然知晓。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取消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一方面,它是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了这些“事例”的科学性,从而巩固人们对其的认识;而另一方面,它至少揭示了这样的真理,即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和传统的社交相比,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的交际,实际上是另外一种行为。它也终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人们则需要在这种全新的语境下,重构自己的社交策略

  因而营建“村庄”,正是苏珊·平克给我们的真诚建议。所谓“田园将芜胡不归”,心灵与自然田地同样可能荒芜。唯有理所应当的回归,才是纠错和实现更好生活的不二法门。

  《村落效应》读后感(四):《村落效应》译者后记

  湛庐文化公司的心理学选题我一直都很喜欢。去年的某一天,副总编季阳老师告诉我:有一本新书、好书要不要翻译?两天后,我收到了这本探讨面对面关系的《村落效应》。这已经是我跟湛庐的第四次合作了。

  在我刚开始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朋友总问我一个问题:任何人都知道面对面的关系很重要,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位心理学家写一本几百页的书来告诉我们呢?

  这就要说说常识”和“心理学”的区别了。加拿大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在《这才是心理学》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模式,但是我们很少能将之清晰地表达出来,我们甚至可能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当我们需要对行为做出解释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套用现成的俗话,文化的习惯,甚至所谓的“普遍真理”。但是,不少常识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你既可以说“异性相吸”,也可以说“人以群分”;你既可以说“远亲不如近邻”,也可以说“血浓于水”。用斯坦诺维奇的话说:“我们之所以爱用它们,就是因为它们难以驳倒,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拿一条出来解释一番。”这种不可证伪的特性,让世俗智慧跟真正的心理学理论大相径庭。心理学是科学大家庭的一员,心理学的理论都是可以验证的——当然也是可以证伪的。

  另外,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常识都是错误的。本书作者苏珊·平克就提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例子。最近十多年来,教育官员和家长普遍认为应该让孩子趁早接触计算机和网络,在这种时代风潮的影响下,很多新型的教育工具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家庭。但是,当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研究之后,他们发现,大部分数字化教育项目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反而可能影响他们的阅读和数学能力。就连现在风靡世界的“慕课”(MOOC)——大规模网络公开课——也很少像支持者宣称的那样,惠及偏远地区的学生,推动教育平等化和民主化。

  上述这些结论都来自于实证得到的数据。心理学的理论不但可以解释已有的数据,而且还可以预测未来的数据。当数据和理论出现冲突的时候,科学家会尝试修正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从而做出更好的解释。也就是说,心理学理论和所有的科学理论一样,都是在不断进化的。新的理论会替代旧的理论,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结果。

  如果说常识是未经验证的假设,那么心理学就是世俗智慧的检验者。而苏珊·平克等身兼科普作家与心理学家双重职责的人,就是连接当代心理学和普通读者的桥梁。她在本书中介绍了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界在人际关系问题上的最新研究发现——多重且相互交织的面对面关系可以促进健康和长寿,情绪、怀孕、肥胖和行为不端都是可以传染的,肌肤相亲可以刺激婴儿和父母的大脑,人际接触可以影响员工的效率,女性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归根结底,面对面的关系确实可以影响人类方方面面的行为。从出生的第一刻开始,到生命的黄金岁月,我们都离不开面对面的互动,也都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建筑、经营、维护、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

  她为此提出了“村落效应”这个词。你可以说,这是现代人对一个愈发孤独、愈发疏离的世界做出的回应。但是,此“村落”非彼“村落”。试问读者诸君,我们真的愿意舍弃现有的便利、教育机会和笔记本电脑,回归艰辛、匮乏的乡村生活吗?恐怕未必。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获得村落生活般的归属感。我们都需要跟他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而面对面的互动也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才是“村落效应”想要传达的本意。

  在本书行将完稿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一件趣事。去年秋天,我去耶鲁大学拜访《善恶之源》的作者保罗·布卢姆教授,闲谈之间,我偶然提到了我当时正在翻译的这本《村落效应》。布卢姆说,如果你早点儿告诉我,或许还能约你跟苏珊·平克见个面呢,我也认识她。原来,这也是一个相互交织的网络啊。而我跟苏珊·平克的哥哥,著名的加拿大认知学家和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原来至多也只有三度分隔的距离——读者诸君想必已经在本书中读到过了,“三度分隔”是社会传染中的一个有趣的标尺。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核心村落成员,他们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他们让我蛰居南隅的生活充满了欢笑和鼓舞。或许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村落效应”的例证。

  2016年8月12日

  《村落效应》读后感(五):网络社会,重提“面对面交往” | One Book

  自从互联网被创造出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8年为节点。2008年起,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络社会在中国的崛起迅速更加加剧。甚至目前而言,网络在中国的应用先于许多西方国家,尤以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等等为代表。

  媒介技术和万维网的兴起与发展逐步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获取、交流方式等等,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骨血一般的存在。但其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种异化的趋势。网络上各种关闭朋友圈的新闻即可显示出这一反抗。而本书强调的也正是面对面社交的重要性,透露出被网络社会裹挟下对于传统社交方式的重提的重要性。

  本书以心理学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超于网络社会的面对面社交对我们的重要性,面对面社交产生的“村落效应”不仅仅利于长寿,而且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籍主要分为九大部分,分别从健康、长寿、人际、饮食、婴儿、儿童、少年、婚姻、商业等视角介绍了村落效应的重要性,并在书籍的结语部分为创造村落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原则。

  书籍前几章节对于社会网络的分析还挺喜欢,后面关于儿童、婴儿等章节的写作感觉有些繁冗、重复,过于罗列心理学的概念,有一种为了论证而进行材料堆砌的感觉,没有逻辑思维的那种新鲜感。

  看到作者一直强调的村落效应或者说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感觉放在中国可能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社会。费老所强调的乡土社会就是一种熟人社会,而这种以家庭宗族关系为主要纽带的社会又何尝又不是作者所期待那种熟人社会。这种社会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那么久,甚至在今天的中国许多地方仍旧存在。在那样的社会里,不会发生群体性冷漠,每天下午人们还是会聚集在固定的地方唠嗑(可能也是八卦,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八卦在现代社会也显得珍贵),邻里之间也会互帮互助,每一家是什么情况可能他的邻居比他自己还了解。但是,这种熟人社会在面临着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冲击和侵蚀。而城市里,则面临着社区归属感的重新建立。这些都是中国的“村落效应”面临的挑战。

  当初想读这本书是因为我自己一年多以来本身对于网络的使用就萌发出一种反抗心理,甚至有一段时间很是反感自己对于手机的过度依赖,现在朋友圈关闭了,每周会有定期的几天是不带手机出门的。我想我们现在如此依赖手机、网络是因为我们之间的物理距离在不断加大,即使朋友之间,由于各种制度设置,我们失去了那种较近的物理距离,因而网络社交便成为我们拉近彼此距离重要的工具。但是,我们慢慢的似乎有被这种工具所绑架的趋势。马克思当初所说的异化以另一种方式在现代社会被演绎。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随身携带手机,隔几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我想除了那些医生、公司老板等等,作为一个平常人,我们是没有必要时刻保持在线的。我们对于网络的依赖,一方面是时代病,尤其是生活在北上广这种特大型城市,社区没有给予我们一种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也因为竞争压力大等等原因缺乏朋友倾诉。网络社会让每个人都有用了话语权,我们急切地表达自我,但是这种即时性,缺乏双向的沟通。你在屏幕这一端诉说着你的好或者坏,可是是否真的有人在对你进行回应?还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笑话说,你不知道面对你的是人还是狗?

  各种各样的网络时代病在困扰着现代生活的人们,我们在线上交往的不断频繁也伴随着对于线下社交的逐渐忽略,但大多数的事情的最终解决仍旧有待于线下面对面的处理。处理好线上和线下的关系已成为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要让自己被网络绑架,重新创造自己的“村落”。

  《村落效应》读后感(六):归根到底,我们的生存质量由线下社交决定————Leo鉴书249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跟你说话时,你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或者Pad——现在这种情况可是很常见的。

  01.线上社交也许能帮我们办事,想得到内在帮助还是得回归线下。

  社交像吃饭一样,人人必不可少,网络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已经把它搬到线上了。我们每天刷微信、刷微博、看各种网红直播,得到各种快速而廉价的快感,仿佛生活在《黑客帝国》的虚幻世界,每个人靠一根儿管子(手机)与某种母体相联。虽然本体封闭在充满营养液的小池子里,但是脑子里是很自由的。

  看下坐地铁和走在路上的人,你会发现虚拟化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逐步接管我们的生活。

  呃……

  这真的好吗?

  本书展示了很多具备双盲测试的研究结论,其中比较核心的一条就是“网上的弱关系也许能帮你办事儿,想得到内在帮助还是得面对面。”

  如果找份新工作、推荐个好吃的餐厅,无疑你我可以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解决;如果是面对可怕的疾病、处理人生的关键难题,我们还是需要线下家人与朋友的帮助,毕竟有些内在的帮助是虚幻的网络世界无法给予的,其中包括: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与朋友之间坚定的互信和友谊。

  网络社交是种工具,无法也不应该替代现实中的种种感情。

  书里讲到某两位网友在游戏中认识之后结婚的故事,网络中的俊男美女,线下都是大腹便便的平庸之人。很遗憾,这个故事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婚姻结束于丈夫的虚拟出轨。

  这到底是什么鬼……

  02.电子设备不能替代教育,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才是不可或缺的。

  上周出差在火车上,旁边一对夫妻自己玩手机之余,给两岁左右大的孩子看IPad上的儿童视频节目。

  当时,我还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读完本书之后明白了,这样儿不成。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扔给电子设备,这是偷懒,也是失职。

  调查显示,家庭在社会中所处位置越低,越是倾向于把孩子扔给电子设备,因为这样很省事儿,父母可以用陪伴孩子的时间来看电视和玩自己的手机。呃……

  跟孩子融洽相处应该被看成是一种事业。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与心血,在真实中的互动中共同成长。

  世上不存在廉价的育儿解决方案。

  书中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哈洛在猴子身上做的“代理母亲”实验,猴子出生时给它一个带奶瓶的金属架子,除了提供食物并可以攀爬之外,什么都不做。实验结果证明这样养大的猴子学不会交流、不会玩耍,只会枯坐在那里重复一些自我刺激的行动(实验还有更黑暗的一面,本书里没提)。

  在笔者看来,让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其实就是把他们当实验中的猴子养,是身为父母之人的严重失职。

  03.商业社会中的关系更需要基于线下交往。

  互联网改变最多的应该就是商业社会,所谓的“E化”就是把线下的商品或者服务以各种形式搬到网上,开始看着还挺方便,到后来发展的趋势就成了——把客户也看成是没有血肉和情感的玩意儿。于是,有了各种硬广告、各种每天发的健康小知识(其实还是广告),麻烦的是客户仍然是人。

  书中提到谢家华创立“美捷步”的例子,在冰冷的电子商务世界里,这家公司的员工跟客户交朋友,同时让他们感到快乐。冷漠匿名的互联网大潮中,美捷步把温暖的人情当成是公司的信条。这公司后来买给亚马逊了,不知道有没有变。

  书里的内容涉猎很广,从宗教的归属感和利他性有益延长寿命、朋友是变胖的原因、最严厉的惩罚是社交孤立,再到杀熟骗局,认真读完会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启发。

  读完本书后,我决定尽量与家人在一起吃每顿饭,欢度我们生命中一去不返的美好时光。归根到底,我们的生存质量由线下社交决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